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李祖莉

合集下载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研究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研究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总结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分析其成因,谈探究促进合理用药的措施方法。

方法:选择2018.4~2021.10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的120例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解析不良反应成因,探讨改善策略。

结果: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占比达到43.33%,其次为全身性反应,26.67%,第三位是中枢系统反应,15.00%。

引起本品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教导,包括自身化学成分因素、不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超时使用等。

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较多,应加强药学干预及监督,提升药物使用效果,改善疾病预后。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措施探究[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analyze their causes, and explore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treated with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from April 2020 to Octo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Results: skin andits accessories damage was a common adverse reaction, accounting for 43.33%, followed by systemic reaction, 26.67%, and central system reaction, 15.00%. The cau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this product include its own chemical composition factors,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drugs, differences between inpiduals, overtime use, etc.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and supervision should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drug us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Adverse reactions; Rational drug use; Research on measures中药注射剂自身有使用便捷、安全性高、治疗效果优良等特征,故而当下其在很多疾病临床治疗中由所应用,比如治疗心血管、肿瘤及妇科疾病等【1】。

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用药合理性分析

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用药合理性分析

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用药合理性分析作者:韦焕丽朱莉罗亚妮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4年第11期摘要:目的评价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及趋势。

方法对我院2011年四季度至2012年三季度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排序和分析。

结果我院2011年四季度至2012年三季度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总销售金额逐步增高,DUI接近1(0.75≤DUI≤1.25)的品种在2012年前3个季度所占比例分别为53.33%、53.33%、66.67%,说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较多,但趋向合理。

结论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临床药师干预效果明显,但应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以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医院药学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11.046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11-0127-04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用药总量、用药比例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安全性受到高度重视。

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收到来自全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5万份,其中15%来自中药,且49%来自注射剂[1]。

因此,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是我国药品安全性评价中的重点。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具有疏通血脉、祛除瘀血的作用,目前广泛用于内、外、骨伤、妇、肛肠、五官及皮肤等临床各科。

笔者现对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和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计算机区域网药品管理系统中2011年四季度至2012年三季度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药剂量及金额等,纳入以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开头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研究进展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研究进展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研究进展【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原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方法:对近年来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和分析。

结果:得到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对策【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99-02目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使医生和患者在用药方面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与普通的中药制剂相比中药注射剂起效迅速、作用强,但是由于其直接进入血管、皮下或肌肉组织,且中药成分复杂,各种配伍关系尚未清楚,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参差不齐等,使得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率较高,本文统计了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对adr 的特点和成因进行了的探讨和分析。

1.常见中药注射剂adr累及的系统及临床反应中药注射剂的adr与其它中药剂型相比,位居首位,几乎累及身体各个系统,(见表1)。

2.中药注射剂adr的特点2.1 普遍性:中药注射剂adr涉及的品种多,所统计的常用中药注射剂均有不良反应发生的报道。

2005年我国药品adr报告超过17万例,中药不良反应占总数14%,而中草药注射剂占到其中的75%[1]。

2.2 多样性及严重性:由(表1可知),临床症状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以皮肤反应的症状较为常见。

2.3 多发性及偏向性:各年龄段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60岁以上的老人和18岁以下的儿童发生频率较高,女性更易发生adr[2]。

3.引起中药注射剂adr的原因3.1 药物本身的因素:3.1.1 中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注射剂的质量。

中药材本身的质量受产地、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加工洗涤、炮制、贮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如膜荚黄芪以内蒙产的质优,而黑龙江移载的则植株高大,质量低劣[3]。

3.1.2 中药的成分:中药注射液都是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的,由于成分复杂,且有些蛋白质、鞣质等大分子物质难于剔除,残留在药液中作为抗原在输注时易引起过敏反应。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发表时间:2016-03-21T09:31:52.870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9期作者:张旭红[导读] 甘肃省静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甘肃静宁 743400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其安全性,加强用药管理,优化制剂工艺,提高其安全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甘肃省静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甘肃静宁 743400)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10月我中心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转归。

结果:60例患者中有26例(43.33%)不良反应发生在30min内;在出现不良反应的13种注射剂中,苦黄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居于首位,占总数的21.67%,其次是热毒宁(16.67%);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占总数的41.67%;60例不良反应患者均转归结果良好,未出现后遗症及死亡病例。

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其安全性,加强用药管理,优化制剂工艺,提高其安全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创新性药物。

该类药物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能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养生保健、增强疗效、抗病毒感染、延缓衰老等[1]。

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不断增多,其用药安全性受到了人们的严重质疑。

为了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及相应预防措施,本研究对我中心发生的60例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中药注射剂治疗时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32例;年龄7-80岁,平均年龄(54.3±17.8)岁。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9期 -141-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A review on adverse reaction from TCM injection张晓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中图分类号:R28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09-0141-【摘要】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中药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一种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临床应用优势。

中药注射剂是对我国传统中医文化的一种良好的继承和创新。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存在认识误区,多数的人认为中药注射剂属于中药范畴,因此是没有不良反应的。

但是目前随着中药注射剂的种类增多,以及临床应用的广泛,由中药注射剂所导致和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

因此,深入分析引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积极探讨应对措施,有效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已经成为了目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文主要对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中药注射剂本身的因素、患者机体因素及使用过程中的因素等引发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降低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措施,以期能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用药【Abstract】 TCM injection is a kind of inje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CM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CM injec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bioavailability and quick action. TCM injection is a goo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there is a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TCM injections, most people think that the TCM injection belongs to the TCM category, so it has no toxic and side effects. However, with more and more kinds of TCM injectio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more and more widely,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injections are more.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work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adverse reactions of TCM injections, and to explo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CM injection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of TCM injection process, and on this basis, the factors of TCM injections and in the process such as caus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proces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s th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TCM injections the use of the proces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Adverse drug reaction; Rational drug usedoi: 10.3969/j.issn.1674-7860.2017.09.068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与普通中药制剂相比,中药注射剂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等临床优势。

165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165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A R的报 告 15 , D 6 例 报告 表 质量评 价 均合 格 。
12 方 法 .
22ADR 分 布 系统及 器 官与 临床 表现 情 况 . 本 组 患者 AD R涉 及 的 系统 或 器 官 较 多 , 穿 刺局 部 损 以 害 最多 ( 90 %) 其 次是 皮肤 及 附件损 害 ( 24 %) 4 .9 , 2 .2 和全 身性
生 A R的机会 多 。 D 张运琳【侵道 ,2 例 A R发生 报告 中儿童 u j 51 D
的构 成 比较高 , <0岁患 儿共发 生 A R 18 (6 9 , 年龄 1 D 3 例 2 . %) 4 儿 童 易 发生 A R可 能 与 其 身体 各 脏 器 、 经 系统 发 育 尚未 D 神 完 全 、 物 吸收代 谢不 规 则及 对 许多 药 物极 为 敏感 等 因素 有 药 关 。本组 研 究 显示 。0岁 以下 AD 1 R患 儿 占 60 %,0 2 .8 1 0岁 占 l. %, 于文 献报道 。 33 低 3 老年 患者 易发生 中药注射 剂 A R. D 分 析原 因可 能 与其 年 龄偏 大 , 体 抵 抗力 下 降 . 器 官 功 能 身 各 减退 , 对药 物剂 量 的个 体差 异 和药 阈值 低 , 对药 物 敏感 性强 , 就诊 机会 较 多及 中药使 用 率 高有 关 。本 组 A R发生 的年龄 D 段 以 6 ~ 0岁 最 多 , 3 .1 与 文 献报 道 接 近[ 18 占 09 %, ” 。因此 , 在
附件 损害 ; 生 A R最 多 的药 品为注射 用七 叶皂 苷钠 , 次是 炎琥 宁注射 液 ; 发 D 其 8 (8 8 A R发 生 的时 间 ≤2 。 0例 4 . %)D 4 4h 结论 : 中药 注 射剂 容 易 发 生 AD 应 引 起 临床 医生 高度 重 视 , 时 、 真做 好 A R预 防和 监测 工 作 , 以提 高 临床 R, 及 认 D 可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课题名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摘要:我国新发明的一种新剂型中药注射剂,主要就是在中药制剂的根本上有所改进和发展的。

它不仅可以避免传统中药制剂以及中药制剂的缺点,还可以将复杂的配药形式进行完善,从而实现了它自身的诸多优点,比如:它比传统剂型的药效见效要快的多,而且用药的药量也比传统的可控和量少。

在临床中,中药注射剂现已经被广泛应用,它可以用来对抗急症疾病等重大疾病,但是,由于目前使用量越来越高,现出现了很多不良的反应现象,人们不得不对用药的安全方面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本文针对中药注射剂带来的不良现象,给出了见解和相关对策,是一次重大性突破。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对策一、前言从一些官方(CFDA)显示的数据来看,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市面上的中药注射剂大约有134种。

注射后效果显著,作用明显是中药注射剂的优点之处,所以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重大急性传染病的治疗中,但是,从近几年反应的数据来看,中药注射频繁出现不良反应,在社会中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受到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在2015年,共有12.7万例次中药注射的不良反应现象出现,其中严重不良反应高达9798例次。

在2015年,关于中药反应的不良事件中,其中占比最高的高达51.3%,就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中药注射剂。

相比来说中药制剂现又成为重大疾病的特殊治疗手段。

如:颗粒,胶囊,片剂等。

本文重要是深度研究和解析中药为人民带来不良反应的影响,同时针对不良影响给出建议,并对安全使用药物作出呼吁。

二、中药注射剂不良影响的原因(一)药物因素1.中药材质量无法保证中草药作为中药注射液的原材料,其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对产品安全、功效,但由于中药材的质量起源、处理方法、储存运输、采摘时间,存储时间和其他因素,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了什么有效而什么内容的将这些因素变化明显不同的影响。

黄芪的含量使用把控上存在了明显的不同,由于其原料比较复杂,截止到现在,我国依然没有一套完整明确的用量标准体系。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巴哈提古丽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巴哈提古丽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巴哈提古丽发表时间:2017-11-08T14:00:24.7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作者:巴哈提古丽[导读] 探究临床治疗应用中中药注射剂所产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有效提升临床用药安全。

新疆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新疆阿勒泰市 836500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应用中中药注射剂所产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有效提升临床用药安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8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并且针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统计。

结果:108例患者当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以神经系统、胃肠系统以及皮肤及附件是非常常见的,各占14.81%、19.44%、31.48%,三种器官损害占了65.73%,与其他器官损害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个体因素9例,占8.33%,输液速度过快13例,占12.04%,剂量过大、时间过长20例,占18.52%,配伍失误26例,24.07%,结果药证不相符40例,占37.04%。

其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就是结果药证不相符所引起的,与其他因素相比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病情进行辨正的用药,严格了解中药药物的适应证,在用药之前应该询问患者的过敏史,重视临床用药的方法准确掌握用药的剂量,加强用药过程中对患者的实时观察,重视临床药物的配伍方法等。

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有效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随着我国中西医结合的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我国中医治疗逐渐出现一种“复苏”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临床治疗和用药都涉及到中医药。

中药注射剂实际上就是指在药材当中提取一些有效治疗的物质,然后制作成为能够注入人体当中消灭菌群的乳状液或者是溶液等,又或者是浓溶液以及供临用之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这是近些年我国逐渐发展的一种重要制剂治疗的新形式[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李祖莉
摘要】本文就主要对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过敏反应、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常见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298-02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心血管系统损害中,最常见的有心悸、心律失常、胸闷、休克等症状。中药注射剂益气复脉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劳累性心绞痛等疾病的一种重要药物,但有文献报道指出,益气复脉在临床治疗中会引起心血管系统损害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为心悸,但绝大多数患者在停药后,症状可自行得到缓解[6]。
2.1药材成分与质量的影响
制作中药注射剂所使用的中药材成分与质量是影响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在制作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是中药材中所提取的有效成分或部位,但由于中药材所含的成分比较复杂,其中不乏一些会有致不良反应的药效成分,例如水牛角中的蛋白质、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山羊角水解物丹参中的丹参酮等成分均具有致敏作用,是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中药材的生长会受到地域、气候、采收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不同生产厂家,不同批次的中药注射剂在质量上也存在不同,这也给临床用药造成中还会引起以下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血液系统损害和运动系统损害,引起的局部反应,目前发现的有关节型损害,主要由猪苓多糖注射液引起;还有溶血、注射部位疼痛、肿胀等不良反应。以上不良反应虽然较为少见,但仍存在,且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危害。
2.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4消化系统损害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消化系统损害,主要由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有临床研究对消痔灵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结果指出,消痔灵注射液主要会引起患者出现消化系统损害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7]。
1.5泌尿系统损害
中药注射剂会对泌尿系统产生损害,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少尿、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等症状。有研究分析,通过对检索到的18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发现脉络宁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均会对患者的泌尿系统产生损害,从而引起不良反应[8]。
2.2制备工艺粗糙
目前中药注射剂的提取制备多使用水提醇沉或醇提水沉的方法进行,这种方法获得的提取物多数成分复杂,临床使用易产生新的成分,从而引起交叉反应。最常见的就是生脉注射液,其在提取过程易合成鞣酸蛋白,该物质易引起变态反应,具体表现为疼痛、静脉炎等不良反应。
2.3临床使用不合理
临床的不合理应用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在实际使用中,有部分医生将中药注射剂当做西药使用,或中西药结合使用,忽略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以及中药所具备的寒热温凉性质。还有部分医生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未按照说明书进行,导致用量、滴速不合理,从而引起不良反应。
1.中药注射剂应用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
1.1过敏反应
临床用药中发现,中药注射剂最常引起的过敏反应有皮肤及附件损害,以及全身反应,具体表现为皮疹、皮炎、荨麻疹、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发热、过敏性休克、口腔溃疡、寒颤等。最常见的易引发过敏反应的中药注射剂有丹参注射液、丹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其中丹参注射液、丹香注射液主要易引起皮疹、胸闷气短等;而参附注射液最易引起皮疹、荨麻疹等[3]。
2.4中药注射剂辅料的影响
增溶剂、助溶剂的使用能够增加中药注射剂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同时这些辅料的使用也造成了安全隐患。最常用的敷料有甘油、吐温-80、苯甲醇、pH调节剂、氯化钠等,临床曾出现由中药注射剂敷料甘油引发过敏反应的病例[10]。
2.5中药注射剂溶媒的影响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因此在不同溶媒剂中的溶解度也有较大差异,稀释溶媒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导致不溶性微粒增多,易在使用过程中引起刺激性炎症、微血管阻塞、循环障碍等不良反应。
3.讨论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在应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需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管理,做好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规范中药注射剂的应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姜俊杰,谢雁鸣.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性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4):4766-4769.
中药注射剂是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中成药制剂,这类药物不仅保留了中医药的传统治疗优势,同时也具备了西药起效迅速的特征,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伴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药物不良反应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1]。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仅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危害,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2]。因此,积极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于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就主要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1.6神经系统损害
中药注射剂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主要会引起患者出现兴奋、头晕、头痛、严重者甚至会引起患者出现神经错乱症状。有国内学者对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现,丹参注射液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可高达30%以上,且其中主要以头痛、头晕等症状为主,以上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得到痊愈,无后遗症遗留[9]。
[2]孙世光,李子峰,谢雁鸣,等.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方法学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2969-2972.
1.2呼吸系统损害
中药注射剂以引起呼吸系统损害,常见的症状有呼吸抑制、肺水肿、哮喘等。国内学者研究指出,复方麝香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其中发生概率较高的是呼吸困难[4]。还有研究指出,喜炎平注射液和痰热清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会引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损害症状[5]。
1.3心血管系统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