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总结材料

合集下载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

康震教授还特别强调了韩愈的人格魅力。他认 为,韩愈是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感、有担当 的人。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这种高尚 的人格精神也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墨客
第6部分 结语
结语
通过对康震教授评说唐宋八大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唐 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心声 通过学习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 文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可以汲取其中蕴含ຫໍສະໝຸດ 人生智慧 和精神力量第3部分
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那么,康震教授解读"唐宋 八大家",为什么一定要从 韩愈开始讲起呢?说到唐诗 宋词,我们自然会想到李白、
杜甫、苏轼、李清照
他们那一篇篇洋洋洒洒如行 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 无垠黄灿灿的麦田,成熟而
富于生机
而在"唐宋八大家"中,韩愈 和柳宗元有着特殊的地位, 是他们竖起了古文运动的大 旗,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
第7部分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
第8部分
柳宗元的文学风格与 思想
柳宗元的文学风格与思想
1
柳宗元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思想深邃,观点鲜明
他的作品以山水游记、寓言、散文为主,文笔简练明
2
快,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的独到见解和深切关注,以
3
及对人生、人性的深入思考
第9部分
不可磨灭的贡献
韩愈生于唐代中期的公元 768年,字退之,河南孟州 人,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 导者,与另一位著名的文学
家柳宗元并称"韩柳"
而要说到唐宋散文,我们自 然就会想到"唐宋八大家"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讲稿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讲稿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讲稿(一)一步登天还是一步登空画外音:柳宗元少年成名才华出众,可是就在他平步青云的时候,一场政治打击却向他猛烈袭来,面对这场异常猛烈的打击,柳宗元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继续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第一集《一步登天还是一部登空》,敬请关注。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柳宗元字子厚,山西运城人,生于唐代中期的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终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的人生经历完全可以用大起大落来概括,少年时代的他才华出众、平步青云,然而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关键时刻,他却遭到一场异常猛烈的政治打击。

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继续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第一集《一步登天还是一步登空》。

康震:给大家朗诵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好诗,大家都知道是谁写的吧?唐代著名的诗人柳宗元写的《江雪》。

我问你,读这个诗,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一派清凉世界。

感觉到非常地清静,非常地清凉,非常地超然独立,万籁俱寂,没有一点声音,没有一个踪影。

在那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小舟。

在那孤独的小舟上,有一个披着蓑衣的老渔翁,正在那儿垂钓,他想钓什么,钓鱼吗?不知道。

所以这首诗给我们传递出来的首先是一种意境,意境特别好,就二十个字,意境全出,非常地优美,所以这首诗连小学生都会知道,更不用说我们这些成年人了。

但是我要再问一句,就是柳宗元为什么会写这首诗,你能回答我吗?可能你就未必能回答上来了。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知道,柳宗元喜欢清静,他喜欢一个人待着,不让人打扰。

你说我还知道,柳宗元内心里边,觉得自己的人格冰清玉洁,不想跟这个污浊的凡世有什么瓜葛,所以写这首诗以表心迹。

你还可能说,柳宗元心里有事,特别烦,就想一个人静静地待一会儿,所以写了这首《江雪》。

康震《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讲稿(一)这个宰相不寻常

康震《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讲稿(一)这个宰相不寻常

康震《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讲稿(一)这个宰相不寻常康震《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讲稿(一)这个宰相不寻常【画外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留给后人的传世名句。

然而,作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成员,王安石给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更在于政治,在于改革,在于变法。

作为北宋神宗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以主持“熙宁变法”闻名于世。

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又戛然而止的大改革,将王安石这个名字与“变法”永远联系在了一起,也注定了他生前位极人臣,身后骂名滚滚的传奇命运。

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卒于公元1086年,这位66岁的江西老人究竟是如何将传奇进行到底的?他的是非成败、千秋功罪,到底应该如何评说呢?从今天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走近王安石这个“唐宋八大家”中最为独特的传奇人物,揭开一段你不得不看的历史真相,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第一集《这个宰相不寻常》,敬请关注。

【康震】朋友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讲唐宋八大家里面最独特也是最不寻常的一大家,王安石。

王安石为什么独特?因为在这八大家里边,他的官做得是最大的,而且他是最具有争议的一个人物。

王安石一生两次担任宰相(国务院总理),又先后两次被罢免宰相之职。

所以他的经历是非常独特的,人们对他的褒贬也不统一。

又为什么说王安石这个人他不寻常呢?他不寻常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今天一讲到王安石这个名字,一提到这个名字,我们就会想到另外一个词,是什么呢?变法。

所以王安石和变法,基本等于一个固定词组,就是“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他的王安石变法影响力更大。

不但对他当时的影响力大,而且一直影响到了八九百年以后的二十世纪。

所以我们说他的第一个不寻常是他的历史评价力不同寻常。

他的历史评价的不寻常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古今中外,赞不绝口。

我们先来看中国,在1908年的中国,这一年是“百日维新”失败的十周年,也就是在这一年,光绪皇帝和他的姨妈慈禧太后去死了。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详情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详情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详情在线播放和下载地址: [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在线观看和下载 ],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01)考试进行时 ,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02)理想照亮现实 ,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03)敢问路在何方 ,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04)沙场初点兵 ,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05)敢向皇帝说不 ,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06)一介书生单刀赴会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01)一步登天还是一步登空 ,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02)朋友一生一起走 ,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03)世家子弟的难言之隐 ,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04)破解一道无解之题 ,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05)动物开口会说话 ,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06)小人物大道理 ,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07)与大自然对话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01)人见人爱苏东坡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02) 自古英才出少年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03)忧国不谋身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04) 浪漫的实干家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05)十年生死两茫茫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06)苏门六君子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07)海内存知己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08)布衣之交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09)黄州惠州儋州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0)豪放词里天地宽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1)也无风雨也无晴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2)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3)响彻千古天籁音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4)写在文学边上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5)书画真性情solve the inspection, partial arrangement many, the effect is not good enough.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clean-up inspection on the project, can be firmly combined with, there is no legal and policy basis resolutely revoked, unauthorized resolutely stop, only keep safe production units of the annual target assessment responsibility target assessment 2 inspection work, strict standards and financial rewards,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6) 笑对人生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7)舌尖上的东坡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8) 兹游奇绝冠平生 ,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01)二十七始发愤 ,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02)五十一方九品 ,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01)冰山下的火焰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02)各有各的好 , 欧阳修(01)醉翁之意在哪里, 欧阳修(02)偏向虎山行, 欧阳修(03)他动了谁的奶酪, 欧阳修(04)提前开始的决战, 欧阳修(05)清醒的醉翁, 欧阳修(06)费力反而不讨好, 欧阳修(07)忠臣反被忠臣害, 欧阳修(08)科举文章怎么写, 欧阳修(09)后浪如何推前浪, 欧阳修(10)力断皇帝家务事, 欧阳修(11)花甲之年惹绯闻, 欧阳修(12)《卖油翁》的境界, 欧阳修(13)六一居士的六个“一” , 欧阳修(14)退而未休名千古,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01)这个宰相不寻常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02)不做京官为哪般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03)给力的基层一把手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04)中看不中用的京官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05)百年帝国烂摊子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06)挑兵挑将费精神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07)北宋百年第一札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08)讲课也能惹出祸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09)小女子掀起大波澜solve the inspection, partial arrangement many, the effect is not good enough.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clean-up inspection on theproject, can be firmly combined with, there is no legal and policy basis resolutely revoked, unauthorized resolutely stop, only keep safe production units of the annual target assessment responsibility target assessment 2 inspection work, strict standards and financial rewards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10)不能承受青苗之轻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11)从变法到变脸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12)十大罪状三不足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13)熙宁新法一二三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14)一张画击倒王相公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15)东山再起也枉然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16)冷面宰相的独特个性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17) 说不尽的王昭君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18) 翻案诗文第一家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19)拗相公与司马牛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20)不是冤家不聚头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21)可怜人间四月天 ,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22)千秋功罪任评说 , 曾巩(01)非常七加一, 曾巩(02)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曾巩(03)身处乡野名比天高, 唐宋八大家大结局——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solve the inspection, partial arrangement many, the effect is not good enough.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clean-up inspection on the project, can be firmly combined with, there is no legal and policy basis resolutely revoked, unauthorized resolutely stop, only keep safe production units of the annual target assessment responsibility target assessment 2 inspection work, strict standards and financial rewards。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苏轼2——自古英雄出少年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苏轼2——自古英雄出少年

内容简介:苏轼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无不样样精通、造诣深厚,甚至可以说,从文学艺术的全面性和综合实力上考量,苏轼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

苏轼带给我们无数的憧憬和享受,也带给我们一个大大的困惑:那就是这样一个文学艺术上的天才与全才,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从眉山小镇到名震天下,苏轼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的成才秘诀呢?苏轼的天赋异禀确实超乎常人,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如何运用这样的禀赋,才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而苏轼的成才恰恰不是恃才自傲、坐吃山空,靠的是他难得的勤奋和勇气,尤其是在大多数人墨守陈规、人云亦云之时,苏轼却总能大胆质疑,不落窠臼。

对前辈、对老师的尊重,不等于盲从,只有千锤百炼,才能百炼成钢,才能化为自己血液里的东西。

那么,苏轼究竟是如何在对前辈的质疑中一步步前进的呢?苏轼才华横溢,很快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其中既有四川当地的行政首长、益州知州张方平,也有朝廷重臣、文坛领袖欧阳修。

难能可贵的是,这两个人本为政见不合的“对头”,老死不相往来,却因为苏轼的出现而摒弃前嫌,并且竭尽全力,扶持和奖掖苏轼这个晚生后辈。

在苏轼成才的的道路上,张方平和欧阳修,就是两位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那么,苏轼到底是什么地方,让这两位引路人能够如此不遗余力?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精彩的故事呢?全文:苏轼的身上,他能够成功有他自身的主观的因素,也有很多客观的因素。

主观的因素是什么呢?第一,聪明。

这没办法。

问题是我们现在孩子也都挺聪明的,你得聪明到正道上。

举个例子,苏轼小时候也是上学的,在眉山的时候有个当地的老师叫刘巨,苏轼小时候还有其他的一些孩子们就跟着这刘巨老师去上课,就跟我们现在上小学、上幼儿园一样,那时候苏轼还很小,大概就是六、七岁的样子,这上课的时候,我们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因为你将来考科举是要考诗这些东西,老师上课的时候也得讲,让你写作文,老师自己先得做个示范,写首诗对不对?刘老师写了两句诗,这诗的名字叫《鹭鸶诗》,鹭鸶就是那种水鸟,这诗里边有两句写得挺好,怎么说呢?“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讲稿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讲稿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讲稿(一)醉翁之意在哪里节目导语:青年时代的欧阳修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但却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遭到贬谪,那么这件蹊跷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他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走进百家讲坛精彩讲述《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敬请关注。

画外音: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期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也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公元1007年生于江西吉安,公元1072年卒于安徽阜阳,终年六十六岁。

走近这个在北宋政坛和文坛都有丰厚建树的一代伟人,我们发现他留给世人许多匪夷所思的疑问,比如:青年时代的欧阳修,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之时,为什么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而遭到贬谪?以骈文成功取仕的他,为什么对古文情有独钟,并最终成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人才济济的科举考试中,他如何慧眼识珠,亲自提携了后来成为一代文坛宗师的苏轼?晚年时期德隆位高的他为什么被王安石百般阻挠,没能成为宋神宗时代的宰相?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一起走近百家讲坛,听他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破解这一个个谜团。

今天播出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

康震:大家好,前一段时间我们讲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唐代的两大家——韩愈和柳宗元,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陆续地给大家介绍另外的宋代的六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还有曾巩。

我们讲唐代那两大家的时候是从韩愈讲起的,当时我们说了很多理由,说必须得从韩愈讲起,因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那现在我们要讲宋代的这六大家,从谁讲起呢?得从欧阳修讲起。

大家说那为什么从欧阳修讲起啊?为什么不从王安石讲起,为什么不从苏轼讲起啊?因为欧阳修在宋代这六大家当中,包括在唐宋的八大家当中位置非常地特殊,他有三个领袖的地位:首先,欧阳修是宋代政坛和文坛上的当然的领袖,他是北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0:力断皇帝家务事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0:力断皇帝家务事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0:力断皇帝家务事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0:力断皇帝家务事画外音:嘉佑6年即公元1061年,55岁的欧阳修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成为了文臣中排位仅次于韩琦和曾公亮的朝廷重臣。

从此欧阳修进入朝廷中枢,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中最辉煌的六年时光。

而就在此时,大宋皇宫之内一件事关国体的重大难题摆在了欧阳修和宰相韩琦等人的面前。

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必将给大宋王朝带来严重的后果。

如果处理得当,王朝未来才能保证相对的稳定。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难题?欧阳修等人将会如何处理这个难题呢?康震:欧阳修在做参知政事,做这个副宰相期间一个特别值得说的事情就是处理皇帝的家务事。

我们经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在封建王朝,最大的家务事应该就是皇帝的家务事。

清官都难断家务事,更何况皇帝的家务事。

皇帝自己都断不了,你还去断?这不但得见出水平来,而且得见出技巧。

对于当时的皇帝宋仁宗来讲,第一桩大的家务事是什么呢?就是立太子。

宋仁宗继位40年了,没有立太子。

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在封建社会,立太子就是要立接班人。

接班人不立,国体不稳。

当时的宰相韩琦据曾经跟宋仁宗说,说您怎么还不立太子啊?您该立太子了。

宋仁宗曾经有3个儿子,早亡。

从那3个以后就一直没有儿子。

时间越长,随着他年纪的增长,身体也不好,大臣们就非常着急,所以韩琦就问他:“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庙社稷计。

”您就在皇室宗亲里边选一个侄子辈的人,不是也挺好的吗?宋仁宗说不着急,再等等,再等个一两年的。

他等什么呢?他等后宫看有没有生出儿子来的。

因为对于宋仁宗来讲,肯定首先要考虑的是把皇位传给谁呢?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不是传给自己的侄子,除非是没有办法了。

一来二去的,生是生不出来了,生出来都是姑娘,无法继位。

他就在子侄辈里边选了一个人,是他的堂兄的儿子,叫赵宗实,赵宗实就立为太子。

宗实这个名字不好,就由欧阳修出面,出了几十个名字,这名字旁都带“日”字边的。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总结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总结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演讲人:康震讲师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李白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个被后世仰望的传奇名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唐宋八大家”到底有着怎样独特的个性魅力他们的人生传奇和道德文章,又会留给后人怎样的启示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得“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这两个人也被后人并称为“韩柳”。

晚唐时代,“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

到了北宋时期,以欧阳修、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古文运动,使散文重新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

苏轼,中国古代最传奇的文化巨人;苏辙,比苏轼可能还要劲爆的激情政治家;苏洵,布衣之身却名扬天下;曾巩,躬耕乡野却能一鸣惊人。

他们共同提倡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的散文,反对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铿锵的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从2010年1月开始,《百家讲坛》栏目先后分四部播出了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作为整个系列节目的收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盘点今天的人们将如何来解读“唐宋八大家”呢全文:我们讲完“三苏”之后,“唐宋八大家”的每一位大家就都给大家介绍过了,我们很有必要对这样一个大的系列进行一番总结和盘点,归结起来看“唐宋八大家”这个跨越时代的文人群体,他们的总体成就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唐宋八大家”这些作家的创作和他们的思想和人格,中国古代的文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就会失色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演讲人:康震讲师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李白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个被后世仰望的传奇名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唐宋八大家”到底有着怎样独特的个性魅力?他们的人生传奇和道德文章,又会留给后人怎样的启示?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得“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这两个人也被后人并称为“韩柳”。

晚唐时代,“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

到了北宋时期,以欧阳修、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古文运动,使散文重新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

苏轼,中国古代最传奇的文化巨人;苏辙,比苏轼可能还要劲爆的激情政治家;苏洵,布衣之身却名扬天下;曾巩,躬耕乡野却能一鸣惊人。

他们共同提倡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的散文,反对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铿锵的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从2010年1月开始,《百家讲坛》栏目先后分四部播出了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作为整个系列节目的收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盘点?今天的人们将如何来解读“唐宋八大家”呢?全文:我们讲完“三苏”之后,“唐宋八大家”的每一位大家就都给大家介绍过了,我们很有必要对这样一个大的系列进行一番总结和盘点,归结起来看“唐宋八大家”这个跨越时代的文人群体,他们的总体成就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唐宋八大家”这些作家的创作和他们的思想和人格,中国古代的文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就会失色很多。

“唐宋八大家”这八个人,他们总共创作了将近9000首诗词,12000多篇文章,人均2600多篇诗文。

在“唐宋八大家”当中,寿命最长的是苏辙,七十三岁;寿命最短的是柳宗元,四十七岁,年龄都不算很大,甚至柳宗元应该说年龄很小,算英年早逝,所以在这么短的生命历程当中创作了如此大量的精品,应该说,创作的业绩是惊人的。

“唐宋八大家”的人生总体来讲是非常辉煌的,这八个人当中有三个人做过宰相或者副宰相(欧阳修、王安石、苏辙);还有四个人担任过翰林学士(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还有三个人担任过中书舍人(苏轼、苏辙、曾巩);有七个人是进士出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还有六个人担任过地方的最高行政首长(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可以这么说,“唐宋八大家”的阅历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从政的一个缩影,这是他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他们每个人又有着不同的方面的特色,比如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唐代的“古文运动”就是从他们两个人的手里倡导起来,并且是主要的创作的主力,如果没有韩愈和柳宗元,就不可能有“唐宋八大家”这个序列的开始形成。

再比如欧阳修,欧阳修是一代文宗,是文坛的领袖,他在宋代的地位相当于唐代的韩愈,但实际上他在宋代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当时韩愈在唐代的影响力。

欧阳修本人不仅众体兼备,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他还是史学家、金石学家,他的创作的才能是多方面的。

在宋代的其他六大家都跟他有很深的渊源关系,要么是他的学生,要么是因他的奖掖而声名远震的,所以在北宋欧阳修有着特殊的不可磨灭的功能。

王安石在八大家当中也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人,他是这八大家当中唯一一个宰相,也是八大家当中最大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争议也最大的改革家。

苏轼我们刚刚讲过,他在八大家当中是一个最全面的天才,中国文化史如果没有了苏轼的身影,我不晓得应该怎么讲。

他的创作也是天才的、全面的,最重要的是,他无论在士大夫阶层还是在民间,都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这是其他七个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地方。

苏洵,苏洵好像在我们的心目当中是比较黯淡的,事实上苏洵几乎是完全靠着自学而成才的,而且他写的文章,上追孟子、荀子,中承韩愈、欧阳修,下开苏轼、苏辙,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的意义,他的《六国论》是中学语文课本当中经常要选的名篇,这就足以说明他的才华。

苏辙,苏轼的弟弟。

很多人觉得他是沾了他哥哥的光,事实并非如此。

苏辙的才华是很卓越的,苏辙是在八大家当中跟他的老师欧阳修同样存在的两位副宰相,能做到副宰相并不简单。

曾巩,曾巩好像就更黯淡了,我们原来讲到曾巩的时候,说有一种“七加一”的感觉,这好像对他评价很低是吗?对,曾巩中进士的年纪比前边所有中过进士的人年龄都要大,他到三十九岁才中了进士。

苏洵当然一生都与进士无缘。

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曾巩)十八岁就开始在家里操持家务,他在家乡整整宅了二十一年,到了三十九岁头上才考中进士。

与这个迟到的进士形成相映成趣的一个事实是,他的家族里边,在他的带领和教育下,在十年当中有十个人考中了进士,这是非常罕见的,这个功劳应该归功于曾巩。

所以我们说,“唐宋八大家”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别人不可替代的闪光点,因此他们的组合是一个超级组合,每个人都在某一方面有着卓越的业绩和才能,组合起来就成了一个超强的组合,成为了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一段奇迹。

“唐宋八大家”在当代的影响也非常大,我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在现在的七个出版社所出版的语文教材当中,文言文的部分,“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占了四分之一,“唐宋八大家”的诗文占了5%,这就意味着当一个中学生要学习一篇文言文的时候,他每学习四篇,其中一篇就是“唐宋八大家”的,如果他学习一首古诗词,那么每二十篇当中有一篇是“唐宋八大家”贡献的,这就意味着如果抽掉了唐宋八大家,我们的语文基础教育,特别是文言文的教育、古诗词的教育是严重缺失的,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唐宋八大家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吗?足以说明了。

解说:作为“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大家,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们有感于隋唐以来骈体文讲究对仗工整、辞藻华丽,却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因此提出恢复古文文风,也就是先秦两汉的散文,这种文体的特点是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这就是著名的“古文运动”。

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得“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这两个人也被后人并称为“韩柳”。

那么,康震教授如何对韩愈和柳宗元做出独特的点评呢?首先是韩愈,韩愈如果我们要评价他的话,我想用两个字可以概括他的一生,就是“刚毅”。

苏东坡曾经评价他说,“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什么意思啊?说他的文章超越了前代,开创了文章写作的新时代;他倡导的儒家的思想,致力于拯救当时日益衰疲的唐朝;他是一个大大的忠臣,而且是敢于上谏的忠臣,直接上谏皇帝,敢于触怒龙颜,这个勇气可嘉;同时他孤身一人深入叛军的巢穴,说服了当时的叛军,让他们没有制造更大的动乱。

我们应该可以这样讲,韩愈是在八大家当中唯一一个有着真正的军旅生涯的文人,也是唯一一个曾经孤身深入叛军的虎穴与叛军周旋的这样一个文人,从这点上来讲,他在八大家当中是非常独特的。

所以我们说韩愈在“唐宋八大家”当中,他不但是一个思想家,他还是一个教育家;他不但是一个政治家,而且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参谋,他还是一位能挽狂澜于既倒的、善于实践的忠臣,这样的人物在古代文人当中并不多见,所以我们用“刚毅”来形容他对于儒学的捍卫;对于当时叛军的态度;对于敢于上谏的这样一件事情的态度,我觉得是完全适宜的。

柳宗元,柳宗元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拯救”。

我们知道他跟韩愈刚好相反,韩愈是从开始考科举到开始做官就没顺利过,他的前半生一直是磕磕绊绊、踉踉跄跄,到了后半生的时候才渐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宗元跟他恰恰相反,从二十一岁开始中进士,一直到三十二岁做了礼部员外郎,六品,顺风顺水,干得漂亮极了,如果不是因为后来跟了王叔文的政治集团,可能不久他就做了副宰相也未可知。

他从三十二岁被贬永州,后来又被贬柳州,一直到四十七岁再也没有能回到长安老家,客死他乡。

在被贬的岁月里边,他一直处在一种郁闷、纠结和沉痛当中,文学就成为了柳宗元拯救自己灵魂最可宝贵的良药,作者真正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全部地融入到了山水和自然当中。

韩愈在给柳宗元写的墓志铭里边说得好,说柳宗元来到了永州,就把自己放到山水里边遨游、翱翔,他有多大的不痛快,就把这不痛快都释放到山林、水野、泉石之间,所以他的才华一经触碰自然山水,立刻迸发出了光彩。

韩愈说,柳宗元被贬谪了,世间也许少了一位将相之才,但是却因此而多了一位卓越的文学家,究竟少了一位将相,多了一位文学家好呢?还是多了一位将相,少了一位文学之才好呢?这事只有后人才能评说,到底孰是失、孰是得,我不知道。

其实我们知道韩愈的褒贬已在文中显现,所以我们讲柳宗元恣肆在山水之间,写出了很多精彩的山水篇章,这是他对自己灵魂、性命和生命的一次拯救,这文学的拯救一经迸发光彩,就必然可以成为所有人可以分享,并且可以疗救自己内心创伤的一剂良药。

解说:晚唐时代,“古文运动”趋于衰弱,出现了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

到了北宋时期,以欧阳修、王安石等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古文运动,使散文重新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

那么对于北宋时期的文坛盟主欧阳修和独特鲜明的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康震教授将会做出怎样独到的点评呢?欧阳修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太简单了——“宗师”。

没法不宗,没法不师。

他是北宋的大文学家,他的宋代诗歌、宋代的词和宋代散文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

他是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纂了《新唐书》,独立撰写了《五代史》,在《二十四史》当中,一个人参与两部史书的撰写,实在不多见。

他是著名的经学家,对于《春秋》、《周易》、《诗经》都有精到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他是金石学家,他撰著的《集古录》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金石学的著作。

欧阳修还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的《六一诗话》开了“诗话”这种文学评论的形式。

你说,光仅仅就文史领域,他的宗师级别就足够了。

他还是著名的政治家,在地方任首长多年,在中央也任多种重要的职务,一直曾经担任过翰林学士,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还做过参知政事、副宰相,应该说欧阳修功德圆满,在政治上。

欧阳修还有一样东西也堪称宗师,就是他具有一种特别的人格力量,他在政治上有一种很突出的品格,就是耿介不弯,特别地犟颈椎特别硬。

宋仁宗对他有很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欧阳修上疏说了些狠话,仁宗皇帝就问旁边人说,哪儿冒出来这么个欧阳修啊?还挺厉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