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23价肺炎疫苗

23价肺炎疫苗一、疫苗针对疾病肺炎球菌是引起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严重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引起急性中耳炎和鼻窦炎等的常见病因。
肺炎球菌性疾病一直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导致我国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
肺炎球菌主要在人际间经呼吸道传播,并可在人的鼻咽部长期生存,老年人感染的危险性相对较高。
二、疫苗简介23价肺炎疫苗,全称“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价”代表预防细菌的种类。
通俗理解为,23价肺炎疫苗可以预防23种肺炎球菌,可有效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减少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风险。
三、疫苗作用预防由23种血清型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球菌疾病。
约90%的肺炎是由这23种血清型引起的。
四、免疫程序(一)适用对象2岁以上易感人群。
(二)接种剂次和间隔通常只需接种1剂,但对2岁以上存在严重肺炎球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接种者、首次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已超过5年且肺炎球菌抗体水平可能快速下降者,建议再接种一次。
(三)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或皮下注射。
五、其他事项(一)接种禁忌1、已知对疫苗所含成分(荚膜多糖、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苯酚)过敏者禁止接种;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器质性病变者禁止接种;3、疫苗说明书所列其他禁忌症;4、正在进行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5、受种者在五年内已接种过23价肺炎疫苗。
(二)暂缓接种1、发热、急性感染或处于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待病愈或病情缓解后再进行接种;2、接种疫苗和开始化疗及免疫抑制治疗之间至少应间隔2周。
正在接受化疗或放疗患者等结束后数月内再接种;3、以上使用要求如和疫苗说明书有冲突,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一例接种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引起偶合症纠纷的思考

一例接种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引起偶合症纠纷的思考【摘要】疫苗接种在预防传染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疫苗,但偶合症可能会引发纠纷。
本文首先介绍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简介,然后探讨了接种该疫苗可能引发的偶合症。
通过案例分析和病例讨论,发现偶合症纠纷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权衡风险与益处。
最后结论指出加强监管与信息传递是减少偶合症纠纷的重要途径,同时分析了引发偶合症纠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保障公众健康与权益。
【关键词】关键词: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偶合症、疫苗接种、偶合症纠纷、风险与益处、监管、信息传递。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疫苗接种已成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疫苗能有效地提高人群的免疫力,降低某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与疫苗接种相关的偶合症引起的纠纷也时有发生。
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偶合症引起了广泛关注。
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尤其是在儿童和老年人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一些患者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引发了偶合症纠纷。
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发热、皮疹、注射部位红肿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为了更好地探讨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引起的偶合症纠纷,本文将结合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简介,以及相关案例分析和病例讨论,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同时提出风险与益处的权衡、引发偶合症纠纷的原因以及加强监管与信息传递的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接种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引起偶合症纠纷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探讨疫苗接种对公共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简介。
重点关注接种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可能引起的偶合症,通过对偶合症纠纷案例的详细分析,探讨疫苗接种所带来的风险与益处的权衡。
将通过病例讨论和分析,加强对偶合症纠纷的理解,为未来疫苗接种策略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肺炎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如何安排

肺炎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如何安排随着新冠病毒的爆发和传播,疫苗接种成为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接种疫苗的患者来说,了解不同种类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肺炎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的安排和注意事项。
一、肺炎疫苗的分类和接种时间间隔肺炎疫苗主要分为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根据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推荐,以下是常见的肺炎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安排:1.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PCV13疫苗(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对于儿童,推荐在2、4、6和12-15个月接种,18个月-5岁需加强剂次;对于成人,推荐65岁及以上接种一次。
PCV13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一般为4周以上。
2.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PPSV23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对于儿童和成人,一般在2岁以上接种。
PPSV23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一般为4周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接种时间间隔可能因个体健康状况、医生建议和地区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接种肺炎疫苗之前,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二、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除了肺炎疫苗,还有其他常见的疫苗需要接种。
以下是一些常见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安排:1. 百白破疫苗:通常情况下,百白破疫苗接种间隔为2个月,共需接种4剂次。
接种百白破疫苗与肺炎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一般为4周以上。
2. 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疫苗:一般在12-15个月接种第一剂次,4-6岁接种第二剂次。
MMR疫苗与肺炎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一般为4周以上。
3. 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通常为2周以上。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仅供参考。
在接种疫苗之前,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个体化的建议。
三、注意事项在安排疫苗接种时间间隔时,有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考虑:1. 准时接种:遵循疫苗接种计划,按时接种不同类型的疫苗,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免疫力,保护自身免受疾病侵害。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1

惠益康™
我国肺炎球菌性疾病情况
1981-1985年,由我国中检所组织18个省、市共29个单位的协作 组,参加了WHO“引起严重感染的肺炎球菌荚膜型的监测”的国际协作 项目。在1982-1985年收集的由肺炎球菌引起的病例中:
肺炎 病例 % 死亡 67 13.9 11 脑膜炎 病例 % 死亡 % 169 35.1 27 16.0 中耳炎 病例 % 246 51.0
惠益康™
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病死率
肺炎球菌肺炎占了所有类型肺炎的10-25%
20%的肺炎球菌肺炎患者伴发菌血症: 肺炎球菌性菌血症的总病死率高达36%; 老年患者病死率高达60%。 肺炎球菌性脑膜炎, 致死风险高: 成人病死率约为20-40%; 老年人群病死率更高(高达80%)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 CNBC
惠益康™
肺炎球菌的电镜图
多糖荚膜 细胞壁 细胞质膜
表面多糖荚膜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 CNBC
惠益康™
肺炎球菌的多糖荚膜
具有抗吞噬作用,有效地保护肺炎球菌免受宿主 免疫系统中白细胞的攻击 主要的致病物质,
25
%
30
Woodhead M. Chest 1998;183S-187S
惠益康™ 我国肺炎链球菌感染疾病情况
我国在18个省、市、自治区27个医院和科研单位从病人标本中分 离到712株肺炎链球菌,共有42个血清型,主要流行的8个血清型 依次为5(最多)、6、1、19、23、14、2和3型
肺炎儿童疫苗接种指南

肺炎儿童疫苗接种指南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健康始终是最为关心的问题。
肺炎作为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孩子们的身体带来了不小的痛苦。
而接种肺炎疫苗,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一下肺炎儿童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
一、肺炎疫苗的种类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肺炎疫苗主要有两种:13 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 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13 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可以预防 13 种肺炎球菌血清型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适用于 6 周龄至 5 周岁(6 周岁生日前)的儿童。
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则能预防23 种肺炎球菌血清型引起的肺炎,通常适用于 2 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比如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儿童。
二、接种肺炎疫苗的重要性肺炎对于儿童的危害不容小觑。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侵袭。
一旦感染肺炎,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接种肺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降低孩子患病的风险。
即使接种后仍有可能感染肺炎,但症状往往会相对较轻,治疗也会更容易,能够减少孩子的痛苦和家庭的负担。
三、肺炎疫苗的接种时间和程序(一)13 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基础免疫:在 2、4、6 月龄各接种 1 剂,加强免疫在 12 15 月龄接种 1 剂。
对于 7 11 月龄的儿童,基础免疫接种 2 剂,至少间隔 1 个月,加强免疫在 12 月龄以后接种 1 剂,与第 2 剂接种至少间隔 2 个月。
12 23 月龄的儿童,接种 2 剂,间隔至少 2 个月。
2 5 岁儿童,接种 1 剂。
(二)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通常建议 2 岁以上的高危儿童接种,一般接种 1 剂。
对于存在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可能需要在 5 年后再次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接种时间和程序可能会因孩子的身体状况、当地的疫苗供应情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家长应咨询当地的预防接种门诊,按照医生的建议为孩子安排接种。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说明书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说明书【接种对象】建议以下人群接种本品:免疫功能正常人群:50岁以上(含50岁)人群的常规接种2岁以上(含2岁)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慢性肺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气肿)或糖尿病的个体2岁以上(含2岁)患酒精中毒、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及脑脊液漏的个体2岁以上(含2岁)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个体(包括镰状细胞病和脾切除)2岁以上(含2岁)生活于特定环境或社会环境的个体(包括阿拉斯加土著和某些美国印第安人群)免疫功能受损人群:2岁以上(含2岁)HIV感染者、白血病、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多发性骨髓瘤、一般恶性肿瘤、慢性肾衰或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性化疗(包括皮质激素类)的患者;以及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见免疫程序和剂量,接种时间)。
【作用与用途】本品适用于免疫预防该疫苗所含荚膜菌型的肺炎球菌疾病。
南非和法国的对照试验和病例对照研究证实,本品在预防肺炎球菌性肺炎和肺炎球菌性菌血症方面具有有效性。
对于本疫苗未包含的荚膜菌型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本品不能预防。
本品对颅底骨折或脑脊液漏所导致的感染可能无效。
皮下或肌肉注射本品0.5mL(建议注射于三角肌或大腿中外侧)通常,不推荐已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免疫功能正常者再次接种。
然而,对2岁以上且存在严重肺炎球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接种者、首次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已超过5年且肺炎球菌抗体水平可能快速下降者,建议再接种一次。
所有在5年内未接种疫苗的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包括前次接种时不到65岁者)应再次接种疫苗。
由于接种3次或更多次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安全性数据不充分,一般不建议在第2次接种后再接种。
【不良反应】本品的临床试验和/或上市后使用中报道有以下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如疼痛、红斑、发热、肿胀、局部硬结、四肢活动减少,以及注射肢的周围水肿。
罕见的蜂窝织炎样反应。
这种在上市后使用中报道的蜂窝织炎样反应一般在接种疫苗后短时间内发生。
默沙东 - 肺炎疫苗(纽莫法)23价肺炎

名称:肺炎疫苗(纽莫法)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商品名:纽莫法英文名:Pneumococcal Vaccine,Polyvalent汉语拼音:23Jia Feiyanqiujun Duotang Yimiao本品的主要组成成分为:23价肺炎球菌多糖表1.本品所含有的23种肺炎球菌荚膜型Danish命名法肺炎球菌类型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A**,19F**,20,22F,23F**,33F**这些血清型经常引起耐药性肺炎球菌感染[性状]本品为澄清无色溶液。
[药理毒理]肺炎球菌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是肺炎、菌血症、脑膜炎和中耳炎的重要病因。
肺炎球菌的耐药性菌株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越来越常见。
在某些地区,多达35%的肺炎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耐药。
许多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也耐药(如红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和广谱头孢菌素),因而突出了疫苗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重要性。
本品是供肌肉或皮下注射用的无菌、液体疫苗。
它由经高度纯化的23种最流行或侵袭力最强菌型的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混合物组成,其中包括导致美国儿童和成人耐药性的肺炎球菌侵入性感染最常见的6种血清型(见表1)。
根据美国的调查数据,这种23价疫苗至少包括了90%的肺炎球菌血分离株和85%的通常无菌部位肺炎球菌分离株。
本品是按照默克研究所开发的方法产生的,每支0.5ml剂量的疫苗含有每种类型多糖各25微克,这些多糖溶解于含有0.25%苯酚防腐剂的等渗生理盐水溶液中。
流行病学在美国,肺炎球菌感染每年导致约40,000例死亡。
据估计,美国每年至少发生500,000例肺炎球菌性肺炎;在需要住院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性病例中,肺炎球菌感染约占25-35%。
美国每年估计有50,000例肺炎球菌性菌血症。
一些研究表明,每年菌血症的总发生率约为15至30例/100,000人,65岁和65岁以上人群中约为50至83例/100,000人,而两岁以下儿童中为160例/100,000人。
肺炎疫苗有必要打吗 肺炎疫苗有什么副作用

肺炎疫苗有必要打吗肺炎疫苗有什么副作用肺炎疫苗为“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主要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
肺炎球菌感染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且是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的主要病因。
那么肺炎疫苗有必要打吗?一起来看看吧。
肺炎疫苗有必要打吗目前来说,肺炎球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可以引发肺炎、脑膜炎、中耳炎。
肺炎球菌常寄生在健康人生的鼻咽部,约有一半左右的人携带这种病菌,当人的免疫力降低时,病菌就会趁机侵入肺部,造成肺炎。
对宝宝来说,如果身体非常健康,可以不接种肺炎疫苗,但如果宝宝抵抗力较弱,可以考虑接种。
专家表示,接种该疫苗后并不等于就一定不会患上肺炎,接种疫苗只可以降低得肺炎的几率。
不过对于肺炎还是重在预防,接种肺炎疫苗便是预防的一种好方法。
肺炎疫苗有什么副作用在接种了肺炎疫苗之后可以看见注射区局部有疼痛情况,也有的会出现红肿,还有硬结,少数人还有可能会出现低热,身体不适,虚弱,过敏样性反应等等。
对于已经稳定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而言,还有很小的几率,在接种之后两个星期左右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复发。
肺炎疫苗不良反应有哪些1.偶见低热(38.9℃)、身体不适感及虚弱无力、腺炎、过敏样性反应、血清病、关节痛、肌痛、关节炎、皮疹、荨麻疹。
2.罕见神经病学方面的紊乱,如感觉异常、急性的神经根神经病,包括格林-巴利氏综合症,其因果关系尚未被证实。
3.常见注射区局部的疼痛、红肿及硬结。
4.已稳定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会极偶然地在接种后的2-14日内血小板减小症复发且可持续2周。
以上就是肺炎疫苗有必要打吗以及肺炎疫苗有什么副作用的介绍,此外还为大家介绍了肺炎疫苗不良反应有哪些,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Ⅳ期临床研究-大面积安全性观察
[摘要] 目的进行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Ⅳ期临床研究,评价其在大面积使用后的临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疫苗接种后罕见不良反应。
方法对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受种者发放疫苗接种监测卡,30d以后回收监测卡,统计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收集罕见不良反应。
结果本次观察共接种121255人次,回收有效监测卡114172张,局部反应发生率0.34%,全身反应发生率0.29%,未见罕见和极罕见不良反应。
结论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上市后大面积使用是安全的,未发现疫苗接种后罕见不良反应。
肺炎球菌是人体上呼吸道正常定植菌之一,其致病菌株不仅可以直接由鼻咽部入侵中耳、鼻窦、支气管、肺部等引起粘膜感染发病,还可经血流传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腹腔、关节、心瓣膜、心包等无菌部位的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s, IPD)。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会被肺炎球菌感染,尤其儿童和老人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肺炎球菌至今仍为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因,同时也是细菌性脑膜炎的第2位的病因[1]。
WHO估计肺炎球菌感染每年至少导致160万人死亡,并且90%以上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对控制和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特别是老年人肺部感染,儿童中耳炎和脑膜炎)效果明显[3]。
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006年在国内上市,尚无大面积临床使用安全性观察资料,为了评价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大面积使用的临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疫苗接种后罕见不良反应,2009-2010年,我们组织全国18个省区市参与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大面积使用临床安全性观察,观察样本量接近15万人,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疫苗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批号:20080606,20080608,20080911,20081213,20090102,20090203,20090305,20090507,20090710,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现更名为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并已获得国家批签发合格证。
疫苗的运输、储存、现场使用均严格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规定进行。
1.2 观察对象符合说明书接种条件的2岁以上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后,自愿参加疫苗接种后安全性观察者。
全国选取河南、福建、吉林、黑龙江、陕西、宁夏、新疆、四川、广西、江苏、湖北、湖南、浙江、云南、江西、安徽、广东、上海共18个省区市的使用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接种点作为观察点。
1.3 接种方法在2009年09月到12月期间,所有受种者在当地预防接种点/接种门诊接种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处,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接种剂量为0.5ml,免疫程序为1人1针次。
1.4 安全性观察方法对2岁以上接种人群按说明书要求规范接种疫苗,每个观察对象发放《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预防接种监测卡》,由观察对象或其监护人记录疫苗接种后的局部和全身反应,要求记录本次接种后7日内接种局部和全身反应发生情况,30日内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所有就医、服药、住院行为,发生呼吸道疾病随时报告。
该登记卡应于疫苗接种后30日后交回接种人员。
接种人员对收回的登记卡核实,签名。
无论受种者疫苗接种后是否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均应将《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预防接种监测卡》返还研究者。
1.5 统计分析用Excel进行原始数据双录入,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受种者基本情况此次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临床安全性观察共发放疫苗接种监测卡15万张,实际收回121255张,严格按照监测卡质量要求,剔除无受种者姓名,性别,年龄和无任何不良反应记录信息的监测卡,实际有效监测卡114172张,回收率80.8%,有效率94.2%。
受种者性别分布见表1,年龄段分布见表2。
注:在大面积疫苗接种工作中存在2岁以下儿童误接种的情况,总计147例(0.1%)。
此次大面积接种中最大接种年龄为89岁。
2.2 0~7d全身反应情况全身反应情况要求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0~7d出现的下述症状及其程度进行记录,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嗜睡、烦躁、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反应。
注:※发热:同一人无论发热时间长短,统计时按一人次计算。
※※过敏反应:主要为过敏性皮疹,未见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严重反应。
※※※其他:为接种人员在上述症状外填报的受种者自述症状,如咳嗽,流涕,头晕,脚痛,咽部红肿,咳喘,血压高,扁桃体炎,上感等非典型症状。
2.3 0~7d局部反应情况局部反应情况要求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0~7d出现的接种部位下述症状及其程度进行记录,局部症状包括:接种部位发红、肿胀、硬结、疼痛、瘙痒、皮疹。
2.4 0~30d住院情况在0~30d内,住院例数为146例,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皮疹、发热、手足口病、扁桃体炎,肺炎等。
经调查,与疫苗接种相关住院原因主要为发热和皮疹,
经住院治疗均很快痊愈,其他为偶合发病,与疫苗接种无关。
3 讨论
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商品名:惠益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此次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上市后大面积使用临床安全性观察结果发现,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0.29%,局部反应发生率0.34%,与Ⅱ~Ⅲ期临床研究中[4],疫苗接种人群后局部及全身反应轻微的结论完全一致,而且疼痛发生率大大低于Ⅱ~Ⅲ期临床研究。
在此次大面积临床安全性观察未见罕见和极罕见不良反应,因此,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完全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为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预防做出贡献。
受种者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后最常见的全身不良反应为发热反应,发生率1.20%,与常见疫苗接种后发热发生率相当,其他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在0.20%以下,是安全可接受水平。
受种者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在0.80%以下,其中疼痛发生率为0.80%,可能与疫苗多糖浓度较高,并且使用苯酚作为防腐剂有关。
此次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临床观察中,由于基层接种门诊的疏忽,出现了2岁以下幼儿接种疫苗的情况,总计147例。
虽然属于误种,但经过30天的接种反应观察,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接种安全性。
在以后的接种宣传和培训中,应加强接种人员对受种者年龄的监督,防止误种情况的发生。
此次临床观察中,超过95%的受种者为2-10岁儿童,而肺炎球菌感染人群呈典型的U型分布[3],即儿童和老人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应积极推进老年人健康保健及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工作。
由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的免疫原性较差,将多糖结合到蛋白载体上制成的结合疫苗可以克服婴幼儿对多糖抗原无应答的现象[4] ,2010年美国辉瑞公司已经开发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将对保护2岁以下婴幼儿免受肺炎球菌的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希望国内厂家能尽快研发出国产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供国内婴幼儿使用。
本研究属于疫苗Ⅳ期临床观察中的大面积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观察,由于各地疾病预防控中心不良反应诊断水平,接种人员对接种注意事项掌握尺度可能不尽相同,可能存在偏倚,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观察区域,加强基层培训,对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