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量要求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实施方案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实施方案XXX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实施方案XXX课题组执笔:XXXXXX一、问题的提出一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是语文研究的核心环节,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的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要求六年制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将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政府教育改革政策的重要内容,提出“走向阅读社会”。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研究的导向性更为明确,我校提出了语文阅读计划,要求学生以书为友,和书为伴。
创设“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而阅读兴趣与好的阅读惯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保证,鉴于这些,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二是当前阅读现状的需要。
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没有阅读兴趣。
学生课外沉醉于电视、电影、上网等活动,读书兴趣缺少,学生读书是应付,流于形式,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即使有少数学生有课外阅读,但阅读兴趣比较单一。
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内容庸俗、贫乏,少了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人性智慧的描述。
(2)阅读惯和阅读量不平衡。
家长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家庭中的孩子,通常比那些家长仅接受较低层次教育家庭的孩子,有较好的阅读惯、有一定的阅读时间、较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惯养成。
(3)阅读消费较少。
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多数家庭没有家庭藏书,更别说专用书房。
(4)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正在退化。
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孩子的思维变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为此,从人生第一学段这一读书的起始阶段就引导我们的学生与书交朋友,徜徉书海,学会阅读,养成惯,夯实阅读基础,至关重要。
小学课外阅读计划7篇

小学课外阅读计划7篇小学课外阅读计划篇1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要做到“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课外阅读计划:具体方法:一、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
我们本学期的共度书目是曹文轩的《金茅草》。
这本书是注音版的,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们每天让学生读三页,并划出好词好句。
在每周的阅读课中进行回顾总结。
另外在家长会上讲清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事例的讲解,使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引起高度的重视,能在经济上和精神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二、充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
1、建立、更新班级图书角。
新学期伊始,充实图书角内的书籍。
二一班的文学书类有102本,绘本类有76本,充分保证孩子的阅读量。
2、规范借阅制度。
选出两名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维护。
每人发借书卡一张,作为借阅凭据。
由老师起草一份图书借阅制度,贴在图书角旁边,人人遵守,文明借阅。
3、规定借阅时间。
三、加强学生之间的图书借阅。
同学之间可以建立起图书借阅传换的关系,一周之内,同学之间的书可以相互转借,这样可以使图书的利用率得到更大的发挥,也是开阔眼界、节约金钱的一个好办法。
四、定期评比读书明星。
及时地鼓励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及时地指导,更要及时地鼓励。
我要每天抽查各小组的阅读记录,每周评选出读书小明星,数额不限,只要做得好,有进步的都有参评资格。
在每周一的早读时间进行读书活动交流,引导学生从读书的内容、读书的趣事、读书的感受等方面来谈,激起其他学生的共鸣,这样形成了喜读乐读的班级舆论,这对于我们顺利开展课外阅读是十分关键的。
小学课外阅读计划篇2“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一切为了孩子”是我的教育宗旨。
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计划

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计划第一篇: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计划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虽然在幼儿园已学过部分拼音,但识字能力有限,识字还很少,还不能够自己阅读课外读物,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要多指导及陪伴他们一起阅读,多为他们讲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首先,要懂得帮他们选择合适的书籍,寻求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在家也每天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在阅读中快乐成长,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幸福。
我会控制作业量,保证让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的自由阅读时间。
其次,我让他们每人准备一个日记本,取名为“我的采集本”,,然后每天多读多记,日积月累,就会掌握更多知识,也能慢慢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每星期五下午,我会专门抽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们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故事,速度让他们掌握在每分钟50至60字,然后展开小故事会,评比“故事大王”,看谁讲的最好。
总之,我希望同学们个个都能爱上阅读,把书当作最知心的朋友,享受书籍带给他们的幸福和快乐!第二篇:培养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计划培养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计划一、课题的提出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新课标对各个年级段的阅读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
对于低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
对于课外阅读的量,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
2、通过对新生入学半个月的细心观察,我发现仅个别学生在入学前在无意识地进行一些“阅读”,但大部分学生并未养成初步的阅读习惯。
从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中,更进一步了解到孩子中的绝大部分都只是翻看图像精美的漫画类、连环画类书籍,而且只看图,不看文字,因此,并未进行真正意义的阅读。
3、专家指出:阅读能力是儿童今后学习能力的基础,有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阅读频度越高、阅读时间越长的孩子,学习成绩越好,反之则成绩越差。
小学学生阅读制度(三篇)

小学学生阅读制度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要求。
一、每日阅读时间:学生每天需要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具体时间根据年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安排。
一般建议小学生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以上。
二、阅读内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包括儿童文学、百科知识、故事书等。
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季节和课程安排,提供一定的课外阅读指导书目。
三、阅读记录:学校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写下自己阅读的书目、阅读的页数和所收获的感悟等内容,并进行统计和汇总。
这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激发学生的持续阅读欲望。
四、阅读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读书角、读书比赛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与交流学习经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五、家长参与:学校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鼓励孩子多读好书,并定期与老师交流孩子的阅读情况。
通过以上的学生阅读制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小学学生阅读制度(二)是指对小学学生进行阅读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套制度。
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时间安排:学校可以安排每天一定时间进行集体阅读活动,比如每天课间休息时间或早读时间。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或周末有时间进行个人阅读。
2. 阅读书目: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制定推荐书目清单,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推荐的书目可以包括名著、儿童文学、科普读物等。
3. 阅读记录:学校可以要求学生记录他们的阅读进度,例如每本书的标题、作者、出版社、阅读时间等信息。
可以通过阅读日记、阅读报告等形式进行记录。
4. 阅读评价:学校可以通过考试、测评或阅读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激励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小学生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评价标准及评价办法

小学生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评价标准及评价办法我们进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实效性的研究”,其最终目的还是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采取观察、测试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对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为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评价标准。
包括以下八项: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8.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结合上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低年级阅读能力评价的基本要素如下:●阅读方式:包括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阅读策略:包括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诵读儿歌、童谣,展开想像。
●阅读兴趣:包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及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阅读习惯:包括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一)小学生低年级语文阅读行为调查问卷的设计与使用1.小学生低年级语文阅读行为调查问卷的项目及题目设置小学生语文阅读行为调查问卷分为小学生语文阅读方式、阅读策略、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四个子项目,每个项目设计6个题目,共计24个题目。
各子项目题目设置具体如下:阅读方式(共6题)(1)阅读时,我一般不会读出声。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量要求

小学各年级课外阅读量要求年级学期阅读量(合格)学期阅读量(优秀)每天阅读量(合格-不少于)每月阅读量(合格-不少于)一年级2万字4万字150字4500字二年级3万字6万字250字7500字三年级20万字40万字1500字45000字小学一――三年级课外阅读书目推荐:序号书名或内容作者或主编1 《语文新天地》1—6年级余秋雨2 《新语文读本》1—12卷王尚文3 《西游记》吴承恩4 《水浒传》施耐庵5 《三国演义》罗贯中6 《中华经典诵读本》7 《东周列国志》8 《封神演义》9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0 《中外神话传说》11 《叶圣陶童话》叶圣陶12 《稻草人》叶圣陶13 《高士其科普童话》高士其14 《张天翼童话》张天翼15 《寄小读者》冰心16 《三毛流浪记》张乐平17 《严文井童话》严文井18 《长生塔》巴金19 《小坡的生日》老舍20 《金近童话》金近21 《陈伯吹童话》陈伯吹22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冰心23 《张天翼儿童文学全集》张天翼24 《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叶圣陶25 《中华上下五千年》吴兆基26 《格林童话》格林兄弟27 《安徒生童话》安徒生28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29 《神秘岛》凡尔纳30 《海底两万里》凡尔纳3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凡尔纳32 《汤姆?索娅历险记》马克?吐温33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34 《水孩子》金斯莱35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36 《爱的教育》亚米契斯37 《木偶奇遇记》科洛迪38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刘易斯?卡洛尔39 《洋葱头历险记》罗大里40 《长袜子皮皮》林格伦41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42 《哈里?波特》及系列丛书罗琳43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丹尼尔44 《绿野仙踪》莱曼?弗兰克?鲍姆45 《危险的旅行》托?豪根46 《夏绿蒂的网》怀特47 《天鹅的喇叭》怀特48 《奥尔索》显克微支49 《孤儿的命运》普鲁斯50 《童年的罪过》普鲁斯童洪星(杭州学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一年级阅读量课标要求

一年级阅读量课标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年级阅读量课标要求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阅读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一年级的学生阶段,阅读量的要求尤为重要。
一年级阅读量课标要求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更是对教师和家长的一种指导。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年级阅读量课标的具体要求。
一、培养阅读兴趣一年级是学生接触阅读的起点,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要选择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图书,引导他们主动去阅读。
通过对图书内容的讲解和引导,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让他们愿意主动去读书。
二、多样化阅读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学生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等。
可以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童话故事,以及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故事书。
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和知识。
三、鼓励家长参与阅读学生在家庭中的阅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阅读活动。
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一起读书、讨论书中的内容,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
家长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适时地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阅读习惯。
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在一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在教学中重点加强。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可以让学生每天在课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阅读练习,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五、注重阅读量六、定期评估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定期进行阅读评估。
可以通过阅读测试、作业等形式,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也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学生阅读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的阅读量课标要求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更是对教师和家长的一种指导。
只有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外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广泛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1.提倡多样化的课外阅读形式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通过书籍、报纸、网络、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文学修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文学经典、当代文学、科技类读物等,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2.强调课外阅读与学科学习的融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外阅读和学科学习相互关联,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将课外阅读中的知识和情感与学科学习相结合,形成对学科学习的积极态度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3.倡导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享受阅读的乐趣。
要求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4.重视阅读过程的引导和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外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品味。
因此,要求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同时,要求学校建立课外阅读评价体系,通过阅读报告、作品展示、口头表达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进行评价。
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实施建议1.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学校和家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需求,制定相应的课外阅读计划,包括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时间等。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分类设置课外阅读书单,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2.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课外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各年级课外阅读量要求
小学一――三年级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序号书名或内容作者或主编
1 《语文新天地》1—6年级余秋雨
2 《新语文读本》1—12卷王尚文
3 《西游记》吴承恩
4 《水浒传》施耐庵
5 《三国演义》罗贯中
6 《中华经典诵读本》
7 《东周列国志》
8 《封神演义》
9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0 《中外神话传说》
11 《叶圣陶童话》叶圣陶
12 《稻草人》叶圣陶
13 《高士其科普童话》高士其
14 《张天翼童话》张天翼
15 《寄小读者》冰心
16 《三毛流浪记》张乐平
17 《严文井童话》严文井
18 《长生塔》巴金
19 《小坡的生日》老舍
20 《金近童话》金近
21 《陈伯吹童话》陈伯吹
22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冰心
23 《张天翼儿童文学全集》张天翼
24 《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叶圣陶
25 《中华上下五千年》吴兆基
26 《格林童话》格林兄弟
27 《安徒生童话》安徒生
28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
29 《神秘岛》凡尔纳
30 《海底两万里》凡尔纳
3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凡尔纳
32 《汤姆•索娅历险记》马克•吐温
33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
34 《水孩子》金斯莱
35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
36 《爱的教育》亚米契斯
37 《木偶奇遇记》科洛迪
38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刘易斯•卡洛尔
39 《洋葱头历险记》罗大里
40 《长袜子皮皮》林格伦
41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42 《哈里•波特》及系列丛书罗琳
43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丹尼尔
44 《绿野仙踪》莱曼•弗兰克•鲍姆
45 《危险的旅行》托•豪根
46 《夏绿蒂的网》怀特
47 《天鹅的喇叭》怀特
48 《奥尔索》显克微支
49 《孤儿的命运》普鲁斯
50 《童年的罪过》普鲁斯
童洪星(杭州学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在语文教学中,童洪星提出了“教语文要学会‘偷懒’”的主张,形成了一套以“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扩展阅读”为核心内容的语文教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认为,当今语文课的根本弊病不是教师“讲”得太少,也不是课堂讨论不够,而是学生“诵读”不足;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要把一篇文章分析得怎样透彻,而是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课后去看书、看报、看杂志,引导学生去写文章,激发同学读的兴趣和写的兴趣,引导得好的语文课才是效率高的语文课。
他常常说:“任何语文老师都不应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上课效果,学生的语文水平主要不是来自于教师的上课,主要来自于学生自己课后的阅读。
”为此他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该讲的言简意赅地讲,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没有什么可讲就干脆一句话都不要讲”,尽量减少老师“讲”的时间,增加学生“读”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