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探讨

合集下载

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探讨

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探讨
12 观 察 指 标 : 括 饮 食 控 制 、 物 疗 法 、 . 包 药 自我 监 测 、 动 锻 运
炼 、 理 因 素 和 代 谢 指 标 。观 察 指 标 中有 一 项 内 容 达 到 知 晓 心 或 得 到 控 制 即 为有 效 。
物成 分换 算 的 正 确 方 法 , 变 不 良 的饮 食 习 惯 。科 学 用 药 , 改 在 医生 的 指 导 下 合 理 调 整 用 药 , 导 注 射 胰 岛 素 的 正 确 方 法 。 指 自我 监 测 , 者 学 会 自测 血 糖 , 注 血 压 和 足 部 皮 肤 的变 化 , 患 关 定期进行 体检 。运动 方面 , 择 适合疾 病 康 复的锻 炼 方 式。 选 心理 方 面 , 助 患 者 和 家 属 正 确 对 待 疾 病 , 极 配 合 治 疗 。 帮 积
[ 关键词 】 社区医院 ; 糖尿病患者 ; 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指 由于遗传 、 自身免疫 、 环境 因素 共 同作用 , 导 致体 内胰岛素分 泌缺 陷和/ 作用缺 陷 , 或 机体 糖 、 脂肪 和蛋 白 质 代 谢 异 常 的一 种 病 理 状 态 … 。 有 效 地 护 理 干 预 可 以促 进 患 者 的治疗和康复 , 研究 旨在探讨 通过采 取综 合护 理干预对 本
基本情况 、 有无糖 尿病家 族史 、 液实验 室检查 , 血 家庭情 况和
生活方式 。
15 干 预组 成 员 : . 由社 区 医 院 内 科 护 理 人 员 组 成 , 1 高 由 名
年 资 护士 担 任 组 长 。 2 护 理 干 预 方 法
9 6例糖 尿病 患者 经 过 综 合 护 理 干 预 , 中 9例 1 糖 尿 其 型 病 患 者 , 效 7例 , 效 2例 , 效 率 为 7 .% ;7例 2型糖 尿 有 无 有 78 8

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综合干预治疗论文

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综合干预治疗论文

浅析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干预治疗【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347-01【摘要】目的:社区医院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治疗后,有效控制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运用综合措施进行心理、饮食、运动、用药等干预治疗,为观察组共40例;另外一组进行普通的对症治疗及用药指导,共40例为对照组。

在6个月后对两个组分别进行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及空腹血糖测定,并将结果制成表格,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6个月后调查通过综合干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及空腹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

结论: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治疗有效的控制了病情的发展,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树立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治疗当今社会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极易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给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糖尿病作为社区医院慢性病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倍受疾病预防控制的关注,为了更好的提高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水平及控制效果,改善社区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对本社区部分糖尿病病人采取了综合干预治疗,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0年2月至5月在本院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80例。

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45~65岁,病程3~8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例,初中45例,小学以下文化26例,其中i型糖尿病患者3例,ii型患者77例,均无智力及语言障碍,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恶性肿瘤。

1.2 方法1.2.1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为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建档,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诊断、血糖情况、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各项检查化验结果、住址及联系方式等资料录入电脑,以便追踪访视。

社区综合干预对防治糖尿病的效果探讨

社区综合干预对防治糖尿病的效果探讨

社区综合干预对防治糖尿病的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社区综合干预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方法)43例,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法+社区综合干预)43例。

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同对对照组相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进一步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向临床推荐。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依从性血糖【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10-02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加剧,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我国糖尿病人的发病率达2.0%-3.5%。

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态度,同样对其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影响,并且会引起很多并发症[2]。

有研究报道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的患者疾病的康复有很大影响[3]。

本文选取我镇社区卫生服务站于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进行跟踪随访的86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健康档案资料,其中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法+社区综合干预)4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镇社区卫生服务站于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进行跟踪随访并建立随访档案86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随访档案资料,其中男性患者54例(62.8%),女性患者32例(37.2%),年龄38-72岁,平均56.3岁。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方法)43例,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法+社区综合干预)43例。

患者的入选及排除标准:所有86例患者全都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无严重的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排除1型糖尿病、有精神障碍以及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管理分析

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管理分析

者 主动到社 区卫 生服 务站 随访相 结合 的
方 式 。填 写 糖 尿 病 患 者 随访 表 , 随 访 内容 包括 : 糖尿病 基本 知识传 授 ; 对于 患者进
H b A I C值均较 干预前明显降低 , 差异 有统
叶学 意 义 ( t F B G :2 . 1 6, t P B G =2 . 4 5 , t H —
b A1 c=2 . 6 3, P<0. 0 5) 。结论 : 充 分 利 用
行针对性 的健康教 育 ; 指导患者 自我监测 并记 录 ; 督促规患者范药物治疗 以及定期
复查 , 发现相 关动态 变化后 , 及 时 督 促 患 者 去 医 院进 一 步 检查 。
结 果
根据 WH O糖 尿病诊 断标准 , 随机选 取我们 社 区 1 2 0例 居住 >5年 的糖尿 病 患者作为 研 究对 象 。1 2 0例 糖 尿 病 患者
b A1 C=2 . 6 3. P<0 . 0 5) 。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c o mpr e h e ns i v e i nt e r v e n t i o n o f di a b et e s i n c o m mu ni t y .Me t h o d s: a c c o r di ng t o W H O di — a g n o s t i c c r i t e r i a f o r di a b e t e s , t o my c o mmu— ni t y 1 2 0 p a t i e nt s l i v e d mo r e t ha n 5 y e a r s o f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具可 比性 (>O 5 ,具有可 比性 。 P .) 0
1 - 2方法
病病 知识知晓率 ;④自我管 理行 为。
1 . 计学处理 4统
对 照组 在进 行一 般血 糖监 测 , 自行 锻炼 和饮 食控 制 ;观察 组 给 社 区每个 糖尿病 患 者建立 一份 慢性 病档 案 ,包括患 者生 活状 况 ,血 糖变 化情 况 ,服药 情况 ,有无 并发 症 出现 、常规检 查有 无异 常 ,需 不需 要调 整用 药等 ,便 于就诊 时调 阅 ,提供 参考 ,同时实 施实施 下
患者注意药物 的不 良反应 ,学会 自 我观察 及护理 。 ] 1. .2饮食 指导 2 根据每 个 患者身 高 ,体重 制定个 性化 饮食处 方 。包 括 1 天总 热量
区居 民欠缺 对糖 尿病 的认 识 ,所 以,针对 社 区患者进 行社 区糖 尿病
的综合 强化 管理 ,建 立糖尿 病病 良好的社 区管 理模 式 ,已成为 社 区 医疗工作 重点 。我 们对 本社 区糖 尿病病 患者进行 护理干预 ,取得满 意 效果 ,报道 如下 。
尿 病 患者 ,随机 分为观 察 组及 对照 组各 5 0例 ,对照 组在 进 行一 般血 糖 监测 , 自行锻 炼和 饮 食控 制 ;观 察 组建立 慢 性病 档 案 ,实施 实施 下 列 护理 干预 健康教 育 、 饮食指 导 、运 动指导 、 心理护 理 。结 果 两 组实 施护理 干预 前依 从性 (4O VS5 . 、疗 效 (40 V 6 %) 5. % 6 %) O 4. % S4 . 、 O 糖 尿 病病知 识 知 晓 (8 % VS5 . 、 自 管理 ( 0 % VS4 . 5. 0 4 %) 0 我 4. 0 2 %)比较 无 显著 性 差异 0 > 00 ) . ,实施 护 理 干 预 6个 月后 观 察 组依 5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干预的体会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干预的体会

不 同 年 龄 、不 同 病 程 的 糖 尿 病 病 人 松 的运 动 ,如 快 步 走 和 交 际 舞 、打 太 极 食结构 ,减少 脂肪摄 人 以及 营养素 的合
心理 反 应 往 往 不 一 样 , 发 病 人 多 表 现 为 拳 等[,视 网 膜 病 变 患 者 不 适 合 从 事 负 氧 理 搭 配 ,并 需 长 期 坚 持 ;加 强 锻 炼 。 防 新 2 1
mm l o L;指 导 家 属 给 予 病 人 精 神 上 的 支 /
持 和 生 活 照 料 ,协 助 病 人 遵 守 饮 食 计 划 ;
完 全可 以控 制 血 糖 ,防止 并 发症 的发 生f 4 药 物 治 疗 ” 。
可 以 请 一 些 病 情 控 制 得 很 好 的 老 病 人 进
药 物 治 疗 是 有 效 控 制 血 糖 和 防 止 并 教 会 病 人 和 家 属 掌 握 足 部 的 护 理 方 法 ,
行 现 身 说 教 ,让 他 们 相 互 交 流 ,相 互 倾 发 症 发 生 的 主 要 措 施 。 依 据 血 糖 水 平 和 预 防各 种 感 染 ;指 导 病 人 定 时 到 医院 复
心 律失 常 和心 力衰 竭等 心血 管 的病变 ;
适 当 的 体 育 活 动 有 利 于 降 低 血 糖 和 注 意有 无 四 肢 麻 木 、感 觉 异 常 等 周 围 神
人 。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预 测 ,到 2 2 0 5年 我 国 血 脂 、减 轻 体 重 、增 强 体 力 和 体 质 .根 经 炎 的 表 现 ;注 意 有 无 蛋 白 尿 、水 肿 和 糖 尿 病 人 数 将 达 5 0 0万 人 。 我 国 将 成 据 不 同 年 龄 、不 同 病 情 制 订 不 同 的 运 动 高 血 压 以及 肾 功 能 减 退 的表 现 :注 意 有 0

以社区为基础 进行糖尿病综合干预的探讨

以社区为基础  进行糖尿病综合干预的探讨
2 防治 原 则
险 因素 的人 群 每 年 进 行 检 查 , 且 由 于 楮 尿 病 、 胖 、 血 压 、 而 肥 高 境 危 险 因 子 , 以应 把 高 血 压 、 脂 血 症 的 病 人 也 纳 人 糖 尿 病 所 高
筛 查 的 主要 对 象 中 。
识 别 出糖 尿 病 易 患 人 群 ; 能 在 全 国 范 围 内有 效 地 开 展 糖 尿 病 高 脂 血 症 等 动 脉 硬 化 存 在 有 共 同 的 遗 传 危 险 因 子 及 共 同 的 环 未
慢 性 非 传 染 性 疾 病 的社 区综 合 防 治 , 施 面 向高 危 人 群 和 全 人 尿 病 的 危 害 、 险 因素 及 其 预 防 方 法 , 一 步 提 高 居 民 的 自 我 实 危 进 群 的 健 康 促 进 和 干 预 计 划 , 分 利 用 电 视 、 播 、 纸 等 大 众 媒 保 健 意 识 能 力 , 而 引 导 居 民 建 立 健 康 的 生 活 方 式 , 而 降 低 充 广 报 进 从
进 行 高 水 平 的 合 作 研 究 ; 建 立 糖 尿 病 三 级 防 治 和 疾 病 监 测 服 务 可 使 社 区 医 生 与 居 民 建 立 长 期 的 、 定 的 、 记 忆 的 健 康 ③ 稳 有 可 网 , 视 高 危 人 群 的 筛 选 和 患 者 登 记 , 展 行 为 危 险 因 素 的 干 服 务 与 被 服 务关 系 , 以 充 分 利 用 与 病 人 及 其 家 属 的 每 一 次 接 重 开 预 ; 开 展 健 康 促 进 活 动 , 糖 尿 病 纳 人 心 脑 血 管 病 、 血 压 等 触 机 会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和 健 康 促 进 的 综 合 干 预 , 居 民 认 识 到 糖 ④ 把 高 使

糖尿病人在社区综合管理与防治论文

糖尿病人在社区综合管理与防治论文

糖尿病人在社区综合管理与防治【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目前我国现有约4000万人患病,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成人已高达30.0%,而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随着全民医保实施和社区卫生的不断完善,社区医疗将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和慢性疾病患者就医的主要场所。

糖尿病为一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性自主治疗,糖尿病的防治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与防治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因糖尿病病人大多数时间是在社区、家庭中度过。

因此,探索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有效模式,规范糖尿病的管理,有效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这就要求具有集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社区治疗具有减少患者因疾病的治疗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综合管理与防治将成为重要环节。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管理;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14-02糖尿病(dm)是一组与胰岛素功能缺陷或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有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造成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是患者早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对社区中的糖尿病人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和防治,是提高糖尿病控制率,降低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 社区管理糖尿病社区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医学管理模式,是在各级政府支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共同参与下,形成的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药物治疗的概念,对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意义重大。

1.1 建立社区糖尿病病人档案由社区医师及护士入户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载患者的一般情况、家庭史、生活习惯、体格检查、发病时间、联系方式、接受治疗情况,特别是血(尿)糖情况、用药情况、过敏史、有无并发症以及治疗、保健指导和追踪访视记录等,资料录入微机,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探讨
【摘要】目的:通过对社区糖尿病人进行规范的综合管理,提高糖尿病控制的全面达标,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方法:通过对社区76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措施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药物、监测等干预。

结果:76例糖尿病患者知识技巧掌握优良率达90.7%,干预前后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遵从健康教育、运动等人数明显增多,有效的控制了并发症。

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有利于帮助患者逐渐建立起正确合
理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192-01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患病人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精米、精面、多脂肪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

2010年报道我国糖尿病患者达9240万人[1],随着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及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也随之上升。

因此重视糖尿病综合干预等措施的教育,对医护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社区中对76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76例。

其中男4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0 ±8) 岁,平均病程(7. 5 ±3. 5) 年。

其中ⅰ型患者4例,ⅱ型患者72例。

大专以上文化9例,初中46例,小学以下文化21例。

1.2 方法:收集与病人相关的所有信息、资料。

内容包括:①病人的一般生理、心理、发育情况、相关病史、伴随疾病、生活方式和并发症。

②病人的文化程度和社会文化背景。

③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

④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情况。

所有信息制成表格录人电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由专人管理。

2 综合干预措施
2.1 正确用药:正确使用药物是有效治疗的保证。

对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将每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剂量、用法、用药时间及注意事项等仔细地向患者或家属讲解清楚,尤其向患者讲解胰岛素的作用、注射时间、方法、部位的选择及储存方法,低血糖反应知识及预防措施等。

并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社区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同时告诫患者不可乱用土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

定期由内分泌专家来社区对那些经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及治疗,使他们的血糖长期稳定地维持在理想的水平。

2.2 饮食控制合理控制热能,达到和保持标准体重,平衡膳食,保证营养需要,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适当的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
的基础,过分的饮食控制可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又可进一步加重内分泌代谢紊乱,甚至低血糖。

因此,饮食疗法应遵循:①“三高一低”原则进食,让患者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及低糖低脂饮食。

②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每日分4~6次进餐,使每餐热量明显减少,以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

让患者多进绿叶蔬菜、豆类、粟谷类、水果。

总热量为6000~8000 kj/d,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00-250 g,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脂肪占20%-25%,三餐热量的分配为:1/5、2/5、2/5或1/3、1/3、1/3。

2.3 自我监测讲解血糖的正常范围,示范血糖仪的操作,指导患者现场操作以及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应急处理及预防。

不少患者认为自己已应用降糖药物,又无任何不适,不需进行血糖和尿糖测定。

血糖控制不佳时,每日可监测3~5次,血糖控制较稳定时,
每周监测2~3次,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同时建议患者做好血脂、血压、体重等的监测。

2.4 运动指导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利用。

文献报道,规律的运动锻炼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改善脂肪代谢,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3]。

运动宜从小运动量、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可安排在餐后0.5~1 h开始,这是降低血糖
的最佳时间,有利于减轻体重。

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状况、病情轻重及有无并发症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如散步、慢跑、跳舞、体操、太极拳及游泳等。

一般应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准,鼓励患者不可间断,要持之以恒。

2.5 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使患者保持心态平衡。

目前糖尿病还是一种终身疾病,不能根治。

治疗需长期不间断进行,且其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患者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失望甚至放弃的心理。

我们应耐心劝导患者,应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做好心理疏导[4]。

2.6 健康教育:包括集体教育、示范教育、经验交流及个别指导等形式,社区设立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手册。

①每周举行一次专题讲座结合录像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宣传糖尿病有关知识,发放糖尿病知识宣传单,现场接受有关健康问题的咨询,使糖尿病患者和家人正确认识各种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②经验交流主要围绕有相同问题的患者之间、患者家属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及体会。

采用授课、提问、榜样患者发言、集体讨论意见反馈等形式,鼓励糖尿病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③个别指导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一对一的交谈,每次教育内容包括1~2个目标,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及学习障碍情况,分多次进行,对文化水平较低学习有困难患者给予特别辅导。

引导患者克服不良嗜好,指导患者平衡膳食,饮食有度,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运动。

经常与患者家属取的合作,获
取反馈信息,根据患者反馈意见改进教育方法
2.7 定期随访:对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每周1次进行随访,进行健康查体,了解患者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社区76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等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前优良率为23.7%;干预后平均优良率达到90.7%。

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运动锻炼、正确服药及饮食、自我足部检查、护理和依从健康教育的人数明显增加。

4 体会
在现代医学模式中,对糖尿病的治疗不再是单纯的控制血糖水平,更要防治并发症、缓解疾病的症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糖的控制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降糖药物等。

而健康教育为综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通过近几年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普查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甚至是很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程度很低,有的可以说还停留在无知状态,病人缺乏有效的监测管理,没有和医生进行有效的配合,认为只有吃点药没什么不适就好了。

这样对糖尿病的控制治疗,尤其是对并发症的预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所以,只有依托社区进行大量的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患者进行具体行为指导和干预,把糖尿病的社区管理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技能,才能有效的控
制疾病。

因此,对糖尿病进行社区管理极为重要,应把专科临床与预防性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社区、家庭与医院、医生与病人之间互动,以连续性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建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一体、全程管理、终身服务的糖尿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防治模式,以达到控制、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文英等.2010年最新糖尿病指南。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0
[2] 刘国良.糖尿病人运动治疗与实施[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2):98-100
[3] 陈文会,向晓红.对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干预[j].中国保健杂志,2006;14﹝6﹞:40
[4] 李兵晖,姚民秀.老年糖尿病治疗与护理.人民军医出版
社,2006;7(1)转
作者单位:046012 山西长治淮海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