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一元一次方程常见等量关系

合集下载

一元一次方程等量关系(学生版)

一元一次方程等量关系(学生版)

一次方程等量关系方法一:根据常见的公式寻找等量关系1、 工作问题和工程问题(1) 单人工作: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 多人合作:甲的工作总量+乙的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例】某工作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8天完成。

现甲先做1天,然后和乙共同完成余下工作。

问甲一共做了几天?【例】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20天完成,如果甲队先做10天,乙队再做5天,就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245,乙队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2、 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特别注意:两地的距离不变)(1)追击问题:①同时不同地出发: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距离=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时间=追者走的路程②同地不同时出发:前者走的路程=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时间=追者走的时间+等待时间【例】甲乙两地路程为18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每小时走15千米,另一人骑摩托车从乙地出发。

已知,摩托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若两人同向而行,骑自行车在先且出发2小时,问摩托车经过多少时间追上自行车?【例】甲乙两人都以不变的速度在400米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在同一地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00米/分,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3/2倍,问经过多长时间后两人首次相遇?第二次相遇呢?(2)相遇问题: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例】甲乙两站之间相距360千米,上午9点1刻,一辆慢车和一辆快车分别分别从两站相向开往对方车站,经过3小时相遇,已知快车速度是慢车的1.5倍,问两车在什么时刻相距90千米?【例】上午8时,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上午9时,两人相距54km,两人继续前进,到上午11时,两人又相距54km,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3km,求A、B两地的距离。

(3)航行问题:①顺风(水)速度=静风(水)中的速度+风(水)速度②逆风(水)速度=静风(水)中的速度-风(水)速度引申:在静风(水)中的速度=1(顺风(水)速度+逆风(水)速度)2风(水)中的速度=1(顺风(水)速度-逆风(水)速度)2【例】一轮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航行需要3小时,逆水航行比顺水多用30分钟,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6千米/时。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设元的四种方法及如何找等量关系.doc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设元的四种方法及如何找等量关系.doc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设元的四种方法及如何找等量关系解应用题时,首要任务是选设未知数,如何准确恰当地设未知数呢?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设未知数要有助于表示相关量,有助于简化解题过程。

设什么元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条件确定,常见的设元方法有:直接设元法、间接设元法、整体设元法、辅助设元法等。

那么在做题时又如何找等量关系呢?抓住几个原则:(一).分析题中的不变量原则,利用不变量来列方程(二).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个量原则,以此得到相等关系,从而列出方程(三)利用总量等于各个分量之和”原则列方程具体方法上可以利用平时掌握的一些公式等基本数量关系,也可以抓住问题中的和、差、倍、分关系中的关键词来寻找相等关系。

以上所说,并不单指一元一次方程,所说的方法不可能全面,要学会每一部分知识仍需要同学们自己辛苦,多归纳,多总结,会用了才是你的方法。

一.直接设元法1.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中型汽车的停车费为12元/辆,小型汽车的停车费为8元/辆,现在停车场共有50辆中、小型汽车,这些车共缴纳停车费480元,中、小型汽车各有多少辆?【分析】这道题我们抓住小型车的车费十中型车的车费=总车费这一关系列方程,具体设谁为未知数,哪种都可以.解:设中型汽车有x辆,则小型汽车有(50一x)辆.根据题意,得12x+8(50一x)=480解得,x=20则50一x=50一20=30.答:中型汽车有20辆,小型汽车有30辆.(1)和、差、倍、分问题基本数量关系: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现有量=原有量+增长量,现有量=原有量-降低量.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多、少、倍、几分之几以及原有量、现有量之间的关系导出相等关系.2.男、女生人数有若干人,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为4:3,后来走了12名女生,这时男生人数恰好是女生人数的2倍,求原来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分析】抓住关键词男生人数恰好是女生人数的2倍”,也可以理解为女生人数恰好是男生人数的一半,等量关系是:男生人数=2(女生原有人数一走了的人数)或女生原来的人数一走了的人数=男生人数的一半.一般看见有比例关系的条件时,未知数设为一份数,所以.解:设原来男生人数为4x人,则女生人数为3x人,根据题意,得3x一12=(4x)/2解得×=12.原来男生人数为4x=48原来女生人数为3x=36答:原来男生人数为x人,原来女生人数为36人.(2)体积变化问题基本数量关系,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计算公式.等量关系有,形变体不变,即变形前的体积=变形后的体积;形变体积也变,但质量不变,即变形前的质量=变形后的质量.3.用直径为4厘米的圆柱形钢材,铸造3个直径为2厘米,高为16厘米的圆柱形零件,问需要截取多长的圓柱形钢材?【分析】等量关系是:铸造前圆柱形钢材的体积=铸造后三个圆柱的体积.解:设需截取x厘米的圆柱形钢材,根据题意得π(4/2)²x=3×π×(2/2)²×16解得x=12.答:需要截取12厘米的圓柱形钢材.(3)行程问题这类问题比较复杂,基本数量关系为,路程=速度×时间.①相向问题的等量关系为: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距离.②追及问题的等量关系为:第一,同地不同时出发,前者走的路程=追者走的路程;第二,同时不同地出发,前者所走的路程+两地距离=追者所走的路程.③航行问题基本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顺水速度=静水速度十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一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水速度十逆水速度)/2,水流速度=(顺水速度一逆水速度)/2.寻等量关系时,抓住两码头之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度不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的特点来考虑.注意:行程问题,关注出发的时间、地点及行走的方式,往往画路线图,帮助分析等量关系,同时注意相遇和追击的区别.4.小红骑车以每小时10km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返回时因事绕路而行,比去时多走了8km,虽然速度增加到每小时12km,但比去时还是多用了10min,水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分析】注意单位统一,10min=1/6h.设甲、乙两地之间距离为xkm,则去时的时间为x/10,回来的时间为(x十8)/12,根据回来时间比去时多用了1/6h,可列方程解: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km,根据题意可得x/10+1/6=(x十8)/12解得x=30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0km.5.一艘轮船从A港到B港顺水航行需要4.5小时,从B 港到A港逆水航行需要6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分析】抓住,从A港到B港顺水航行的路程=从B港到A港逆水航行的速程不变.解: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船在逆水航行的速度为(x一2)千米/时,船在顺水航行的速度为(x+2)千米/时,依题意得4.5(x+2)=6(x一2)解得x=14.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4千米/时.(4).劳动力调配问题将一处的人员调往另一处,一处的人数减少多少,另一处的人数会增加多少,两处的人数之间往往存在着倍分关系,可从题意中的关键性词语找等量关系6.铸造车间共有工人86人,若每人每天加工A种零件15个或B种零件12个或C种零件9个,应怎样按排加工三种零件的人数,才能使加工后的零件按3个A种零件,2个B 种零件和1个C种零件配套?【分析】等量关系是:加工A种零件的人数十加工B种零件的人数+加工C种零件的人数=86.设有x人加工A种零件,因为3个A零件,2个B零件和1个C零件配套,所以最后A种零件:B种零件:C种零件=3:2:1,也就是15x:(12×加工B 种零件的人数):(9×加工C种零件的人数)=3:2:1.所以加工B 种零件的人数为5x/6人,加工C种零件的人数为5x/9人.(必须学会这种用未知数表示相关的量).解:设按排加工A种零件为x人,根据题意得,x十5x/6+5x/9=86解得x=36加工B种零件人数为:5x/6=30加工C种零件人数为:5x/9=20答:安排36人加工A种零件,30人加工B种零件,20人加工C种零件.(5).利润问题基本数量关系为:商品利润=商品售价一商品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100%,销售额=成本(进价)×(1+利润率).7.某商场以每件80元的价格购进了某种品牌衬衫500件,并以每件120元的价格销售了400件,商场准备采取促销措施,将剩下的衬衫降价销售,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销售完这批衬衫正好达到盈利45%的预期目标?【分析】等量关系为:销售额=进价×(1十利润率)解:设每件衬衫降价x元,依题意得400×120+(500-400)(120-x)=500×80×(1+45℅)解得x=20答:每件衬衫降价20元时,销售完这批衬衫正好达到盈利45℅的预期目标.(6)储蓄问题基本量的关系为:利息=本金×利率×期数,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期数×(1一利息税),本息和=本金【1十利率×期数×(1十利息税)】8.小明买了一年期债券150元,一年到期后小明用本息和正好买了一个价格是162元的书包,问小明买的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无利息税)【分析】等量关系是:本息和=本金×(1十利率×期数)解:设年利率是x,依题意得150×(1十x)=162解得x=8℅答:小明买的债券的年利率是8℅.(7)工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各部分工作量之和等于工作总量(单位1).9.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小时完成,乙队独做15小时完成,丙队独做20小时完成,开始时三队合作,中途甲队另有任务,由乙、丙二队完成,从开始到工程完成共用了6小时,问甲队实际做了几小时?【分析】甲队做的时间,也是三队合作的时间,等量关系是,甲、乙、丙合作的工作量+乙、丙合作的工作量=1.解:设甲队实际做了x小时,依题意得(1/10+1/15十1/20)x十(1/15十1/20)(6一x)=1解得x=3.答:甲队实际工作了3小时.二.间接设元法(8)数字问题.关键是掌握多位数的表示法,若一个多位数,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百位数字为c,则这个三位数为100c+10b+a.抓住新数与原数之间的关系列方程.10.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5,且这个两位数比它的两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的8倍还要大5,求这个两位数.解:设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x+5),这个两位数为10(x+5)十x.依题意得10(x+5)十x一8(x十5十x)=5解得x=1,x十5=6,这个两位数为61答:这个两位数是61.三.整体设元法11.一个五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为4,这个五位数加上6120后所得的新五位数的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恰巧分别为原五位数的个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上的数,求原五位数.【分析】此题各数位上数字之间没有明确的数量关系,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整体设未知数.解:设原五位数去掉个位数后的四位数为x,则原五位数为10x+4,依题意得(10x+4)十6120=4×10000+x解得x=3764,10x+4=37644答:原五位数是37644.四.辅助设元法当题中直接设未知数,不好表示其他量的关系,或一个未知数也不能满足需要,这时不妨再设一个未知数来列方程.12.某公司只生产普通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该公司在去年的汽车产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总量的10℅,今年由于国家能源政策的导向和油价上涨的影响,计划将普通汽车的产量减少10℅,为保持总产量与去年相等,则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应增加的百分数是多少?【分析】此题汽车的总产量未知,知道所占的百分数也不好表示量的关系,所以多设一个辅助未知数,则关系就明朗.解:设去年的总产量为a,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应增加的百分数为x,则去年普通汽车的产量为90℅a,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10℅a,今年普遍汽车的产量为90a(1一10℅),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10%a(1+x),根据题意得90%a(1一10℅)+10℅a(1十x)=a解得x=0.9=90℅答: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应增加的百分数为90℅.【总结】以上只是几种常见的题型,还有很多没有列举出来,同学们要活学活用,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地设未知数,切不可生搬硬套,多总结,多归纳,形成自己的一套设元法。

(完整word版)一元一次方程中常见的等量关系.docx

(完整word版)一元一次方程中常见的等量关系.docx

七年上一元一次方程1、行程行程的基本公式:速度×= 路程常见的等量关系(1) 相遇一般公式:× 速度和= 相遇路程一、由意得例:甲、乙两地相距 1500千米,两汽同从两地相向而行,其中吉普每小行 60 千米,是客速度的 1.5 倍。

注意数学用,如:等于,⋯⋯与⋯⋯相等,一共有,剩余,是⋯⋯(1)几小后两相遇?(2)若吉普先开 40 分,那么客开出两相遇?的几倍,比⋯⋯多几等等。

例 1:一个数的1与 3 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求个数。

( 2)追及7一般公式:例 2:一个三位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7,百位上的数字比十出地不同,同出:×速度差 = 路程差(追及路程)位上的数大 7,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三倍,求个三位数。

出地相同,先后出: A× A速度= B× B速度例 3 :从正方形的皮上,截去一个2cm 的方形条,剩余的面是80cm2,,那么原来皮的是多少?例:小明家距离学校 1000米。

一天小明以80 米每分的速度去上学, 5二、前后不分后爸爸小明没文,开始以180米每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在途中追上了他。

例1:在要将一个底面半径 3,高 12 的柱条重新熔成一个底面半径 9的柱,求熔后的柱高。

例 2:小一本,每天( 3)形跑道20 ,需要 12 天完,如果每天多 4分析意,分析两人路程差或者差,将形跑道直,需要多少天完?如果每天少两,需要几天完?相遇或者追及。

三、算公式例:甲乙两人在形跑道上跑步。

已知跑道一圈400 米,乙每例如面公式,公式等等。

3秒跑 6 米,甲的速度是乙的。

4四、数量关系( 1)若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相距8 米处同时相向出发,经过几秒( 5)火车问题两人相遇?火车过桥总路程= 桥长 + 火车身长( 2)若甲在乙前 8 米处同时同向出发,那么经过多长时间两人首次相火车完全在桥上时的路程= 桥长 - 火车身长遇?火车过隧道总路程= 隧道长 + 火车身长火车完全在隧道里的路程= 隧道长 - 火车身长(4)顺流(风)逆流(风))以及上下坡问题例:一座桥长1000 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从上桥到离开桥公用1静水速度是指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也就是船自身的速度。

一元一次方程如何找等量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如何找等量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如何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找等量关系的关键就是找到题目中的不变量,不变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种,题目中的已知数,也就是具体的数值,这种是比较简单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有的是通过未知数与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结果作不变量。

当然理解题意非常重要,只有理解了,才能分清等量关系。

好,下面我就一些例题详细作以讲解1.找题目中已知数或者是题目中的一个或多个数字的运算结果作为不变量,让它作为等量关系的一边,把它放在方程的右边(也可以在左边,为了方便叙述,就把它放在右边),然后设未知数,通过未知数和题目中数字的运算列出代数式,使代数式的意义和右边不变量的意义相同,把代数式放在方程的左边,这样方程就会轻而易举的列了出来。

例题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这个题目中有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都是不变量,任何题目中的数字都是不变量,找到一个不变量,放在方程的右边,我们再用x与题目中的数字把它表示出来。

这个题目中的我们把98作为不变量放在方程的右边,98代表的含义是甲乙两班共有学生的人数,根据题意可以设甲班人数为x,根据第二个条件“甲班比乙班多6人”,就可以用x表示出乙班的人数为x-6,这样就可以用x把98所代表的含义表示出来x+(x-6),这样就可以把方程列出来了: x+(x-6)=98同样,我们可以把6作为不变量来列方程,这里不再叙述,同学们自己可以根据这个思路列出方程来。

例题2.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前往相距25.5千米的B地,甲骑自行车,乙步行,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的2倍还快2千米/时,甲先到达B地后,立即由B 地返回,在途中遇到乙,这时距他们出发时已过了3小时。

求两人的速度。

这个题目中的不变量就是两地之间的距离,这里不做过多解释了。

解:设乙的速度是x 千米/时,3x+3 (2x+2)=25.5×22.先把未知数设出来,然后直接把它放在方程的右边或者与题目中的一个或多个数字的运算结果(代数式)放在方程的右边(也可以在左边,为了方便叙述,就把它放在右边),接着通过未知数和题目中数字的运算列出代数式,使代数式的意义和右边代数式的意义相同,放在方程的左边,这样方程就会轻而易举的列了出来。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常见类型及等量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常见类型及等量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常见类型及等量关系湖北翟升华搜集整理班级姓名一、和、差、倍、分问题此类题既可有示运算关系,又可表示相等关系,要结合题意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的含义,如相等、和差、几倍、几分之几、多、少、快、慢等,它们能指导我们正确地列出代数式或方程式。

二、等积变形问题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

常用等量关系为: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但体积不变.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底面积×高=S·h=πr2h②长方体的体积:V=长×宽×高=abc三、行程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1)相遇问题:①甲行距+乙行距=原距;②(甲速+乙速)×相遇时间=相遇距离。

(2)追及问题:①快行距-慢行距=原距;②(快速-慢速)×追及时间=追及距离。

(3)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静水(风)速度=(顺水(风)速度+逆水(风)速度)÷2;水流(风)速度=(顺水(风)速度-逆水(风)速度)÷2。

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水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4)环形跑道上的相遇和追及问题:同地反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走的路程和等于一圈的路程;同地同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差等于一圈的路程。

(5)车上(离)桥(隧道)问题:①车上桥指车头接触桥到车尾接触桥的一段过程,所走路程为一个车长;②车离桥指车头离开桥到车尾离开桥的一段路程。

所走的路程为一个车长;③车过桥指车头接触桥到车尾离开桥的一段路程,所走路程为:一个车长 +桥长;④车完全在桥上指车尾接触桥到车头离开桥的一段路程,所行路程为:桥长 - 一个车长。

四、工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合做的效率=各单独做的效率的和。

一元一次方程经典例题讲解解析

一元一次方程经典例题讲解解析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梳理1.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用字母表示若a=b ,则a+m=b+m ,a-m=b-m(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或都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用字母表示:若a=b,则am=bm,n a =nb(n 不为0)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例1、解方程(1)y-522-=例2、由两个方程的解相同求方程中子母的值已知方程104x x =-的解与方程522x m +=的解相同,求m 的值.例3 、解方程知识与绝对值知识综合题型 解方程:73|12|=-x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找出等量关系) 一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弄清题意.(2)找出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3)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检验后写出答案. 1、数字问题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 ,十位数字是b ,个位数字为c (其中a 、b 、c 均为整数,且1≤a ≤9, 0≤b ≤9, 0≤c ≤9)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a+10b+c 。

例1、 若三个连续的偶数和为18,求这三个数。

例2、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如果把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求原来的两位数等量关系:原两位数+36=对调后新两位数例3、有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为百位数字的2倍,十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1,若将此数个位与百位顺序对调(个位变百位)所得的新数比原数的2倍少49,求原数。

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公式大全

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公式大全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公式大全1、行程问题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1)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2)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3)航行问题 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并且还常常借助画草图来分析,理解行程问题。

2、工程问题 *一、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1)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 (2)完成工作总量的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效率=(3)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4)各队工作量之和全部工作量之和=(5)各队工作效率之和各队合作工作效率=二、考点归纳考点1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一件工作,甲单独做x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y 小时完成,那么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x 1、y 1;甲、乙合作m 天可以完成的工作量为y m x m +或 m y x ⎪⎪⎭⎫ ⎝⎛+11 考点2 全部工作量之和=各队工作量之和相等关系:全部工作量=甲独做工作量+甲、乙合作工作量考点3 甲完成工作量+乙完成工作量=1变式:甲x 天完成的工作量 + 乙y 天完成的工作量 = 13、利润问题 *利润问题中常用数量:成本价(进价),售价,定价,标价,利润(获利),利润,利润率,盈利; 亏损; 折扣, 原价,现价,【知识点一】折扣问题常用数量:原价, 现价 ,折扣,常用数量关系:现价=原价×折扣折扣=现价÷原价【知识点二】通过了解利润问题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利润中常用数量及等量关系:.进价(成本)、售价(定价。

标价。

)、利润、利润率 的关系式:利润 = 售价 —售价=标价×折扣数 ()利润 ×100%=利润率 定价=进价×(1+利润率)利润=进价×利润率4、数字问题(1)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 ,十位数字是b ,个位数字为c (其中a 、b 、c 均为整数,且1≤a ≤9, 0≤b ≤9, 0≤c ≤9)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a+10b+c 。

初一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所有题型等量关系式

初一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所有题型等量关系式

初一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所有题型等量关系式
(1)等积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变形前的体积(容积)=变形后的体积(容积)。

(2)调配类应用题的特点是:调配前的数量关系,调配后又有一种新的数量关系。

(3)利息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本金×利率=利息,本金+利息=本息。

(4)商品利润率问题:商品的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5)工程类应用题中的工作量并不是具体数量,因而常常把工作总量看作整体1,其中,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6)行程类应用题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

环形跑道题:
①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②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飞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①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②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风速航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①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②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7)比例类应用题:若甲、乙的比为2:3,可设甲为2x,乙为3x。

(8)数字类应用题基本关系:若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则这三位数为:。

(9)浓度问题:溶质=溶液×浓度(),溶液=溶质+溶剂。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汇集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解题思路)
(1)审—审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2)设—设出未知数:根据提问,巧设未知数.
(3)列—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答—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检验后写出答案.(注意带上单位)
二. 1.一般行程问题(相遇与追击问题)
(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行程问题基本类型
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2.行船与飞机飞行问题:
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3.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经常在题目中未给出工作总量时,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

即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
4.市场经济问题
(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2)商品利润率=
商品利润
商品成本价
×100%
(3)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
(4)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5)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标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如商品打8折出售,即按原标价的80%出售.
5.存贷问题。

存贷问题中有本金、利息、利息税三个基本量,还有与之相关的利率、本息和、税率等量。

其关系式有:①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②利息税=利息×税率;
③本息和(本利)=本金+利息-利息税。

6.和差倍分问题
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7.等积变形问题
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但体积不变.
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V=底面积×高=S·h= r2h
②长方体的体积 V=长×宽×高=abc
8.数字问题
一般可设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百位数字为c.
十位数可表示为10b+a,百位数可表示为100c+10b+a.
然后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