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标面向大数据工程师方向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标面向大数据工程师方向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标面向大数据工程师方向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工程师成为了当前互联网行业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而在大数据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这一新的培养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学生或员工置于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通过实际项目实践和实习经验,培养其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培养模式。

在大数据工程师方向上,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更关注学生或员工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将学生或员工置身于真实项目之中,让其在项目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技能水平,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模式适合培养适应性强、具备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大数据工程师。

1. 选定合适的项目在实施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首先要选定一些适合学生或员工参与的项目。

这些项目既要符合学生或员工的专业背景和能力,又要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应用前景。

可以选择一些与大数据处理相关的项目,让学生或员工在这些项目中参与,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2. 提供专业的指导在学生或员工参与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指导。

可以安排一些资深的大数据工程师作为导师,为学生或员工提供指导和帮助。

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指导,学生或员工可以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并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3. 开展实践能力培养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或员工的实践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任务,让学生或员工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来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能力培养,可以使学生或员工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下面我们以某高校的大数据专业为例,来介绍一下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案例。

该高校在大数据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采用了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在某项大数据处理项目中,学生需要针对特定的需求,设计并实现相应的大数据处理方案。

嵌入式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嵌入式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嵌入式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职业岗位定向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全方位与企业合作,共享资源,共同组织实施,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天津职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适应市场对嵌入式人才的紧缺需求,对原培养方案进行了实用化改造,并聘请天津研发、生产嵌入式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为专业带头人,校企共同探索并实践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006年,“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简称“嵌入式”)被确定为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市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嵌入式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成果以该专业为载体,联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七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商科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对成果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工学结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1.1职业岗位分析来自企业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职业岗位定向的高等教育。

职业岗位分析是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步,也是很难操作、需要突破的工作。

难点一,院校不易找到配合的企业;难点二,企业愿意配合,但因为不了解教育,提供的数据不一定能够用于课程体系构建,需要教师引导。

嵌入式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为助理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助理嵌入式产品测试工程师、助理嵌入式产品销售工程师,其分析方法如下:首先,请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博创兴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嵌入式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工作流程,划分职业岗位,分解岗位工作任务,对人员的素质、知识、技能提出具体要求。

其次,请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七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本地企业,提供能够接受高职学生就业的3~5个相应岗位。

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嵌入式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嵌入式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高校作
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对于嵌入式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研究高
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嵌入式人才。

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应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嵌入式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
电子工程等基础学科上的,所以高校教育应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
运用嵌入式技术。

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嵌入式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
所以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掌握这一技术。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实践项目,如嵌入式系统设计竞赛、实验室开放实践等,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
能力。

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应与企业紧密结合。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可以了解到行业的实
际需求,将企业需求融入到人才培养中。

可以开设行业实训班或者邀请企业专家来开设嵌
入式相关课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

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实际项目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紧
密结合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只有通过这样的综合培养,高校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嵌
入式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满足社会对嵌入式人才的需求。

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嵌入式系统是一种通过嵌入在各种设备和系统中的软件和硬件来完成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嵌入式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高校在培养嵌入式人才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旨在研究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如何改进现有培养模式以适应嵌入式产业的快速发展。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由于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领域,培养嵌入式人才需要掌握多个方面的知识,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嵌入式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实践环节不够充分。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是实践性强,需要学生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嵌入式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环节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

师资队伍不够优秀。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非常迅猛,高校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难以跟上最新的技术发展和产业需求。

高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具有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为了改进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课程设置。

建立嵌入式人才培养的专业群体,涵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使其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加强实践环节。

增加实验课程的时间和内容,引入项目实训和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建立实验室和设备,提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场所,并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以便学生能够实际操作各种嵌入式系统。

加强师资建设。

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和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水平。

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士,组建嵌入式人才培养团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和资源。

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和优化师资队伍,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嵌入式产业的快速发展。

嵌入式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嵌入式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嵌入式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分析我国当前嵌入式系统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提出嵌入式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介绍哈尔滨师范大学嵌入式系统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最后对嵌入式系统专业的未来进行展望,并提出努力方向。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0、引言嵌入式技术是21世纪最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新技术之一,近年来已逐渐成为IT行业的核心方向。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20年内,全球将进入嵌入式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嵌入式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嵌入式产品已经迅速渗入各个行业,生活中随处可见嵌入式技术的产品及应用,例如智能家电、智能手机、各类导航设备、数码相机、高清电视、视频监控等。

智能机器人、医疗仪器、航空航天等领域同样离不开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产品开发已经成为当前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之一。

1、嵌入式系统人才需求状况嵌入式系统是指在产品或设备内部以微控制器为核心,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功能的软件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意义在于对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实现其创新价值。

嵌入式系统人才行业需求分布如表1所示。

目前,我国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储备不足。

嵌入式系统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社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生产嵌入式系统产品和设备的企业也不断增加,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但是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对嵌入式系统人才的培养机制和规模还不够完善,造成了人才奇缺的状况。

2)专业基础门槛高。

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系统领域专业基础,要掌握软件的底层开发技术和硬件工作原理。

所以在进行嵌入式系统学习之前,首先要熟悉软硬件的基础知识。

3)技术人员就业面广。

嵌入式系统的相关产业分布较广,不同的行业又有不同的软硬件侧重点。

例如,通信工程、电子工程方向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主要从事硬件设计工作,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剪裁程序和驱动开发相关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主要从事软件设计与实现工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因此各大院校与企业开始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模式。

本文将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并结合实际案例介绍相关的探索与实践。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优势1.特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将岗位需求直接融入到学生培养方案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优势(1)能够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专业技能,而是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触到实际工作,培养出既懂理论又具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能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则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前适应职场挑战,提高就业竞争力。

(3)能够促进科研与产业的结合。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以使学校的科研成果更加贴近产业需求,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促进科研与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推动产业升级。

1.清华大学与腾讯的合作项目清华大学与腾讯合作的“智慧社交实验班”项目,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案例。

该项目通过学校与腾讯的紧密合作,将腾讯的实际项目纳入到学生的课程中,并由腾讯的技术专家亲自指导学生。

在校期间,学生就能接触到真正的软件开发项目,与腾讯的工程师共同合作,深入了解行业需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该项目的学生毕业后,被腾讯优先录用的比例明显提高,不少学生还成为了腾讯的技术骨干。

2.上海交通大学与阿里巴巴的联合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与阿里巴巴合作的联合实验室项目,也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案例。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孙仁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浙江温州325003)[摘要]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别于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因其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当设计符合高职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际,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嵌入式;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105(2010)01-0034-05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mbedd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UN Renfeng(Zhejiang Industry &Trade V 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03)Abstract: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universities owning to different cultivating objectives so that arrangemen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ow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and scheme.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the embedd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mbedded; Cultivation mod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是由“劳动经济学”和“劳动人事管理”专业脱胎而来,目前有15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第 1卷第 1 0 期 2 1年3 0 0 月
浙 江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ZHEJANG NDUS I I TRY&T RADE VOCATI ONAL COL EGE L
Vo .O No 1 l 1
Ma . 0 r2O1
“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人力 资源管 理专业 在我 国是由 “ 劳动经济学 ”和 “ 动人 事管理 ”专业 脱胎而来 , 目前有 1 0 劳 多所本 5 科 院校开设 了该 专业 。由于 中小 民营企业 的迅 速发 展 ,对基层人力资源管理者 的需求急剧增加 ,既有一 定 的理论基 础 ,又具 备相应 动手 能力 的人 才极 为短 缺 。在此情况下 ,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人力资源管 理专业 。但是许多高职 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 培养模式 和培养方案依然延续 了本科 院校的模式和方 案 ,不能解决企业用人的需要 ,毕业生到企业后有较 长 的适应期和磨合期 ,增加 了企业 的人力培训成本 。
c lvt g bet e a arne n f u nrsuc ng metnv ct nl ol e h ud enacrac t s w ut ai jc vs Ot tr gme t ma o re i no i S h a oh e ma ae n oai a cl g o l b cod ne h to n i o e s i wi i
3 5
汉语词典对 “ 嵌入”这个词概念 的解释有三种 : 牢 固地或深深地 固定或树立 ;紧 紧地埋入 ;镶入 。简 单地说就是 “ 结合 ”的问题 。
2什 么是 “ . 嵌入式 ”
程体 系改 革和课 程建 设 ,开发 出符 合高 职 院校 人力 资源 管理专 业 特点 的教 材或者 实训 手册 ,使理 论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管理)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孙仁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浙江温州325003)[摘要]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别于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因其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当设计符合高职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际,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嵌入式;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105(2010)01-0034-05 TheExplorationandPracticeofEmbeddedTalentCultivationModeinHumanResourceManagementSUNRenfeng(ZhejiangIndustry&TradeVocationalCollege,WenzhouZhejiang325003)Abstract: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vocationalcollegeisdifferentfromthatinuniversitiesowning todifferentcultivatingobjectivessothatarrangement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vocationalcoll egeshouldbeinaccordancewithitsowntalentcultivationmodeandscheme.Thispaperistoexploreandp racticetheembeddedtalentcultivationmodeinhumanresourcemanagement..Keywords:Humanresourcemanagement;Embedded;Cultivationmode;Explorationandpractice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我国是由“劳动经济学”和“劳动人事管理”专业脱胎而来,目前有15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对基层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需求急剧增加,既有壹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相应动手能力的人才极为短缺。

于此情况下,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可是许多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依然延续了本科院校的模式和方案,不能解决企业用人的需要,毕业生到企业后有较长的适应期和磨合期,增加了企业的人力培训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我院2008年新招生的专业,从入学伊始即根据该专业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正于逐步展开,为进壹步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期实践进行总结尤为必要。

收稿日期:2010-3-09作者简介:孙仁峰(1969-),男,吉林柳河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壹、“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思想(壹)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1.什么是“嵌入”汉语词典对“嵌入”这个词概念的解释有三种:牢固地或深深地固定或树立;紧紧地埋入;镶入。

简单地说就是“结合”的问题。

2.什么是“嵌入式”“嵌入式”和“嵌入式系统”原本来源于计算机领域。

“嵌入式”通俗来讲就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嵌入式系统”是指操作系统和功能软件集成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中,简单讲就是系统的应用软件和系统的硬件壹体化。

3.“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由于高职学生人才培养中存于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识和能力不等、理论课件和实践课件分离、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利用“俩张皮”等问题,引入“嵌入式”概念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于。

嵌入式人才培养实质是对理论和实践进行密切结合,对知识和能力进行有效集成,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壹体化课程建设,对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过程。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求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相互嵌入,理论学习中嵌入实践内容,专业实践中嵌入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打造出符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需求的具备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和能力集于壹身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嵌入式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嵌入式”人才的培养从壹定意义上来讲是打破了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的界线,学校和企业的界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界线,体现出了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蕴含理论知识的相互嵌入。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见,人力资源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嵌入、校内实习嵌入、工学结合嵌入和顶岗实习嵌入,如图1所示。

1.理论学习嵌入“理论学习嵌入”之意即于进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嵌入实践、实训环节。

目前以工作任务驱动的项目式课程体系改革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施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项目式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开发出符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的课件或者实训手册,使理论和实践、实训环节高度融入,避免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

2.校内实习嵌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够充分利用学院资源,让学生于学习过程直接嵌入到实习过程。

具体办法是把学生根据学院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以行政助理或者行政秘书的身份把学生安排到各行政、科研部门和俩个技能人才市场进行专业实习。

由于该专业未来的工作和就业取向就是人力资源部等行政部门和办公室工作,所以这些部门非常适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习。

通过校内实习嵌入,壹方面能够缓解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另壹方面又为学生搭建了壹个很好的专业实习的平台。

于这个过程中需要部门领导给予配合,制订相应的实习计划,能够让学生学习到适应本部门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

要充分体现出学习过程嵌入实践,实习过程嵌入理论学习的理念。

通过校内实习嵌入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接打转电话技巧、档案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基础专业技能。

图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3.工学结合嵌入利用大二的5、6、7、8四个月安排学生工学结合,学习和企业的实际工作相互嵌入。

这个过程必须注意三个环节:壹是结合专业本身和利用俩个人才市场的资源优势,进行工学结合前的企业调研,由系里出面和企业签定合作协议,确定实习计划;二是加强监控体系的建立,避免放羊现象的出现;三是壹定要开发实习手册,不同的岗位能够发放不同的实习手册。

4.顶岗实习嵌入利用第五学期的后俩个月和毕业前半年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这个阶段要做好俩个嵌入:壹是把学生嵌入到企业和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二是把工作嵌入到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去。

作为指导教师就是要指导学生紧紧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拿出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学生和老师把每壹个题目作为壹个为企业服务的课题来做,才能真正地嵌入到企业中去,嵌入到学习中来。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实践和今后构想(壹)实践的探索1.理论学习嵌入的实践按照项目课程开发流程,当下已经开发了《沟通技巧》、《管理能力训练》等专业基础课程,开发了《调研和分析技术》、《培训和开发》等专业核心课程,正于进行开发的有《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配置》、《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项目课程,预计2009年秋季学期能够全面投入试用。

以《培训和开发》课程为例,该课程开发的主导思想就是以工作任务驱动,按照工作任务全面整合工作内容,把相同和相似的工作整合到壹本课件中,按照工作流程编写课件内容。

如,培训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图2培训工作流程整个课件的编写就是按照工作流程来进行组织的,于具体的工作项目中也同样如此。

比如,于培训需求分析这个项目中,就安排了关联工作任务,见表1:2.校内实习嵌入2008年秋季学期开学不久,通过学生对校内行政部门对实习生需求情况的调研,了解到了各部门对实习学生的需求情况,于关联部门领导的支持下,目前已经于校内15个部门安排了24名学生进行了校内实习嵌入。

2009级学生安排了36人次进行实习。

实习进行前,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进行了上岗前的基本培训,要求实习生培养苦耐劳、勤于做事的精神;转变角色,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沟通,搞好人际关系;遵守学院规章制度和章程;少说多做;善于学习。

同时仍进行了服饰礼仪及电话礼仪的培训。

3.校内生产性实训嵌入2009年通过和温州远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合作,于校内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把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拿到学院来。

每学期可安排20名学生同时进行生产性实训。

4.工学结合嵌入目前是春季学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二学生面临5、6、7、8四个月的工学结合实习。

经过和合作单位沟通,已经初步达成了协议,将容纳我们50%之上的实习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岗位。

对大三阶段回来俩个月“充电”、“回炉再造”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认为这是企业人才储备的壹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其余学生,我们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寻找实习岗位,完成实习工作任务。

(二)实践的成效1.通过对项目课程使用情况的调查了解,学生的满意度很高,且且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学生通过《管理能力训练》课程的学习,学会和掌握了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等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班级管理、个人时间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壹定成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0802班仍成立了“蓝枫礼仪公司”,从中体会了创业的过程,获得了团队管理的经验。

通过《沟通技巧》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了人际沟通的有关技巧,学会了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和领导沟通技巧、接打电话的技巧等,且且于校内实习过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通过《调研和分析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调研和分析技术,不仅个人单独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调研项目(撰写调研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问卷分析、撰写调查方案),而且能够根据系里的要求跟踪人才招聘会进行人力资源的调查,为系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申报新专业、了解专业需求提供了很有效的依据。

2.校内实习嵌入和生产性实习嵌入过程,我们跟踪了学院有关处室和实习学生,通过调查了解,用人单位普遍对实习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工作能力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于学生实习之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岗前培训,要求学生敬业爱岗、积极工作、注意保密,规定没有课的时候均要到关联部门“上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从壹段时间的实践来见,绝大多数同学均能够做到这壹点。

学生也通过实习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如计算机使用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档案管理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等。

于总务处的三个学生仍掌握了招投标的知识,且且于总务处的老师带领下进行了招投标的实践。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习过程的监管有待进壹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