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空调系统设计技术
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研究与实践

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研究与实践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研究与实践愈发受到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接着探讨了节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建议。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优化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影响因素1. 引言地铁车辆空调系统作为地铁列车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到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研究与实践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分析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探讨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节能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建议。
2. 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地铁车辆空调系统是一种专门为地铁列车设计的空气调节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确保车厢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适宜,为乘客和列车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该系统通常包括制冷系统、制热系统和通风系统等组成部分,通过各种高效的技术和控制策略实现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2.1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部件实现对车厢内部空气的冷却。
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吸收车厢内的热量并排放到车外,从而实现车厢内的降温。
2.2 制热系统制热系统通过加热器、风扇等部件实现对车厢内部空气的加热。
加热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风扇将热空气输送到车厢内,实现车厢内的升温。
2.3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通过风扇、风道等部件实现车厢内部空气的循环和更新。
通风系统不断将新鲜空气引入车厢,同时将污浊空气排放到车外,以保持车厢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3. 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能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3.1 车厢内热负荷车厢内热负荷是影响空调系统能耗的关键因素。
地铁车辆空调设计方案

地铁车辆空调设计方案在地铁系统中,空调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确保乘客在地铁车厢内的舒适度,还可以确保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地铁车辆空调设计方案,解释设计空调系统的原则和考虑因素。
空调系统设计原则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地铁车辆空调系统必须遵循的设计原则:1. 空调系统必须满足室内舒适度的标准为了确保乘客在地铁车厢内的舒适度,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来满足室内舒适度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地铁车辆室内温度应在22℃至25℃之间,湿度应保持在40%至60%之间。
2. 空调系统必须满足环境质量标准地铁车厢内部的空气质量必须达到特定标准,以确保乘客的健康和安全。
设计空调系统时,必须确保同时满足以下两种质量标准:1.新风量:新风量必须足够,以确保车厢内的空气不会变得污浊。
通常情况下,新风量应在每小时20立方米左右。
2.PM2.5控制:空调系统必须能够有效地从车厢内空气中去除PM2.5颗粒物。
这可以通过专门的过滤系统来实现,例如高效过滤器。
3. 空调系统必须具有节能功能地铁车辆的空调系统需要长时间运行,如果不具备节能功能,将会浪费大量的能量。
因此,设计空调系统时,必须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的消耗。
这可以通过使用高效的能源回收系统,例如热泵和空气透视器,来实现。
空调系统设计考虑因素在设计地铁车辆空调系统时,有以下几个因素需要考虑:1. 车辆的尺寸和形状车辆的尺寸和形状是决定空调系统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车辆需要不同的空调系统和设备,以确保空气在车厢内的流通。
2. 热负荷热负荷是指地铁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必须考虑热负荷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车厢内的温度。
3. 空气流动地铁车厢内的空气必须在车厢内自由流动。
设计空调系统时,必须确保空气能够连续循环,以保持室内舒适度并增加系统的能效。
4. 运行噪音地铁车辆的空调系统必须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最小的噪音。
地铁车辆空调设计方案

地铁车辆空调设计方案一、引言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为了满足乘客的舒适需求,车辆内部的空调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拟就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设计进行讨论,以提供一个高效、节能、环保的方案。
二、设计目标1.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确保乘客的舒适感受及健康安全。
2.实现高效能的制冷和制热效果,适应不同季节的气温需求。
3.提供良好的空气流动和分布,确保车厢内空气的均匀性。
4.优化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5.降低噪音水平,保证乘客的安静环境。
三、设计要点1.空气处理系统a.采用高效的空气过滤器,过滤PM2.5颗粒和有害气体,确保车厢内空气的清新。
b.配备恒温恒湿系统,控制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内。
2.制冷系统a.采用高效的压缩机和热交换器,提供快速制冷效果。
b.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车厢内外温度的变化调整制冷量,以降低能耗和噪音。
3.制热系统a.采用高效的热泵技术,将外界的低温热能转化为车厢内的热量。
b.引入座椅和地板的辐射式供热,提供舒适的热感。
4.空气循环系统a.采用便携式风扇和天花板上的送风口,实现乘客手动调节空气流速和风向。
b.安装風向板,使空气流通均匀,避免产生死角。
5.能耗管理系统a.配备智能控制系统,根据车辆内外温度的实时变化调整制冷和制热效果。
b.利用智能传感技术,监控车厢内人员数量,动态调整空调的运行模式,以达到最低能耗。
6.噪音控制系统a.采用隔音材料和隔音窗户,减小车厢内外噪音的传递。
b.配备噪音降低装置,减少空调系统本身的噪音。
四、设计流程1.需求分析:调研用户对于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需求和期望。
2.技术选型:选择合适的空气处理、制冷和制热设备,确保符合要求的性能指标。
3.系统集成:将不同设备进行有机组合,保证各个部分的运行协调性。
4.车辆应用:将系统安装到地铁车辆中,并进行实际运行测试。
5.数据分析:收集车辆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能耗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估。
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要点简析

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要点简析空调系统是地铁车辆的重要系统之一。
文章以某地铁项目空调系统设计为基础,对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要点进行分析,着重对空调负荷计算、客室空调机组设计、均匀送风道设计、废排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和紧急逆变系统等进行了阐述。
标签: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要点我国现代化城市交通迅速发展,城市轨道车辆已成为极为重要的运输工具。
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内部乘车环境是对城市轨道车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指标。
合理的空调系统设计才能使车厢形成均匀而稳定的温湿度场、风速场以及高洁净度,以满足人体热舒适性要求。
本文以某实际项目车辆空调系统设计为基础,简要介绍其设计要点。
1 车辆概述和对空调系统的基本需求1.1 车辆概述我国南方某城市B型铝合金鼓形地铁车辆,4动2拖编组。
编组型式:+Tc*M*M=M*M*Tc+Tc:带司机室的拖车,M:具有动力的动车+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半永久牵引杆额定载荷250人/辆。
车辆可在隧道、高架和地面线路上运行。
1.2 车辆空调系统的基本需求(1)列车采用车体顶置单元式空调机组,具有预冷、预热、制冷、通风、采暖和紧急通风功能。
额定工况下:当外界环境温度为35℃、相对湿度为70%时,车内温度不大于27℃,车内相对湿度不大于63%。
制冷功率不小于37kW。
(2)司机室设置一个独立的通风单元,通过风道从相邻的空调机组引入经过处理的空气,实现司机室的空气调节。
(3)列车能对整列车的空调机组进行集中控制。
(4)空调机组采用微机控制,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自动调节客室内温度,也可根据各自的温度控制器所设定的温度进行客室内温度控制。
(5)当列车断电或辅助电源、空调控制器故障时,空调机组自动转为紧急通风模式,紧急通风不低于45min。
当故障恢复正常后,系统自动恢复至正常运行模式。
2 空调系统的设计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的一般分为三部分: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紧急逆变系统的设计,三个系统相辅相成,共同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
地铁站通风空调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地铁站通风空调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一、前期准备1.安全评估:在开始施工前,应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包括评估地铁站结构的稳定性、通风系统的设计合理性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对应的安全对策。
2.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施工流程、安全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知识,确保他们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3.设备采购: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及时采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设计方案1.通风系统设计:根据地铁站的布局和人流量,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车站内空气流通,缓解高峰期的拥挤状况。
通风系统可以包括风机、风口、输送管道等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单向通风、循环通风或混合通风等方式。
2.空调系统设计:根据地铁站的面积和使用情况,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确保车站内的温度舒适。
空调系统可以采用中央空调或分体空调,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冷、热两种模式,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
3.维修通道设计:在施工时,应考虑到通风空调设备的维修和清洁问题,设计合理的通道和设备安装位置,以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安全检修。
4.消防安全设计:考虑到地铁站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问题,应设置合理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同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消防宣传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
三、施工对策1.施工组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设置专门的施工组织机构,负责协调各个施工环节,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2.安全管理:建立严格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设置专门的安全监管人员,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3.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产生噪音、扬尘等污染。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方法,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质量控制:建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监控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修复和整改存在的质量问题。
地铁空调控制技术方案

地铁空调控制技术方案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的进步,地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地铁内部空间广阔,人员密集,且地下环境特殊,所以所需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均需要得到保障。
空调系统是地铁车内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集中控制以确保乘客的舒适度和车辆的安全性。
目前针对地铁空调控制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技术方案,分别是中央空调系统、分体空调系统和全自动恒温空调系统。
一、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是目前地铁车内最常用的空调系统。
该系统通过一组操作台内的控制器集中控制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可以根据车厢的人员密度和环境特点进行智能调节。
中央空调系统不仅在空气调节能力上具有很高的性能,在控制精度和操作稳定性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空调送风系统送风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车载空调机组抽取新鲜的空气,经过过滤和加湿等处理后送到车内。
同时,它还可以将车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让空气更清新,减少乘客的不适感。
2.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可以设定车内的期望温度,让整个车厢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温度控制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车内的温度变化,并将其反馈到控制器中。
控制器则可以自动调节空调送风系统的冷热输出,以保持车内温度的稳定。
3.湿度控制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可以防止车内的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
在潮湿的季节,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车内湿度的增加,并将其反馈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则可以自动调节空调送风系统的湿度输出进行调节。
二、分体空调系统分体空调系统与中央空调系统不同,它是由若干个分散的空调装置组成。
每个空调装置可以单独控制,通过管道将处理好的新鲜空气分别送到各个车厢中。
分体空调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独立调节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而不需要依赖中央集中控制。
分体空调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空调机组空调机组是分体空调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可以独立控制空气的处理和送风。
空调机组可以根据车厢内的人员密度和环境特点实现智能调节和控制,保证车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舒适度。
地铁车辆空调设计方案

地铁车辆空调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地铁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其车辆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良好性能对于保障乘客出行体验至关重要。
因此,针对地铁车辆空调设计方案的研究和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设计要求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分时段、区域调节,实现全车平衡;2.控制准确、动作响应及时,实现快速制冷、制热;3.膵合整车电气系统,可长期稳定运行;4.能够满足高峰预期负荷需求,实现高效节能;5.设计要考虑舒适性、环保、安全等方面。
三、设计方案3.1 空调系统整体布置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整体布置应考虑空间利用率和施工简便性因素,在车厢顶部进行布置,通过新风进口和冷风出口配合周边设施实现全车平衡,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空间浪费和影响车内乘客的舒适性,同时也可以方便维护。
3.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地铁车辆空调系统需要考虑的重点,在保证准确控制的前提下,同时需要考虑空调系统的响应速度。
针对这一需求,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分时段、区域调节,调节时控制精度高,限定控制时序和行程;同时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和状态自动回传等功能,在必要时提供技术参数输出供后期分析和决策制定。
3.3 制冷剂选择对于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制冷剂选择,应考虑其环保性,以达到减少对大气层的损害。
同时,选用合适的制冷剂能够提高空调系统效率,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一般推荐使用环保型制冷剂,例如HFC-134a、HFO-1234yf等。
3.4 风速和风量设计为满足地铁车内空气的舒适度,应根据车厢内部面积、车站停靠时间长度和进站口户门的多少,合理设计风速和风量。
应采用调控器精准调节风速和风量,以满足实际运行中对空气流通的要求,调节时机精准。
3.5 空调设备的维护性设计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设备需要考虑其维护性,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告维护等都需要进行完善的规划。
设备的调换和技术升级应便于操作,且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其不对车辆发生影响。
在设计时尽可能增加标志牌和操作窗口,简化操作难度,为维护人员提供充分的便利条件。
地铁车站空调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地铁车站空调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一、前言地铁车站是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地铁车站内部环境舒适、安全,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空调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铁车站空调系统的设计技术规程。
二、基本要求1. 温度:地铁车站内温度应保持在20℃-28℃之间。
2. 湿度:地铁车站内湿度应保持在40%-60%之间。
3. 空气质量:地铁车站内空气应保持清新、无异味。
4. 噪音:地铁车站内噪音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乘客的舒适感。
5. 安全:空调系统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三、设计方案1. 空调系统类型:地铁车站空调系统采用集中供冷、分区送风的系统。
2. 冷热源:地铁车站空调系统的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根据地铁车站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等情况进行调整。
3. 空气处理:空气处理采用空气净化技术,包括空气过滤、除菌、净化等措施,确保地铁车站内空气清新无异味。
4. 空气分区:地铁车站内空气采用分区送风技术,将车站内空气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分别进行送风处理。
5. 维护保养:地铁车站空调系统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系统稳定运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四、详细设计1. 冷热源设计(1)地源热泵的选型:根据地铁车站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等情况,选用合适的地源热泵型号。
(2)地源热泵的布置:根据地铁车站的建筑结构,将地源热泵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上,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
(3)地源热泵的管路设计:根据地铁车站的建筑结构,设计合适的地源热泵管路,确保系统运行稳定、管路布置合理。
(4)冷却塔的选型:根据地铁车站的建筑结构,选用合适的冷却塔型号,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
(5)冷却塔的布置:根据地铁车站的建筑结构,将冷却塔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上,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
2. 空气处理设计(1)空气处理设备的选型:根据地铁车站的建筑结构、使用情况等情况,选用合适的空气处理设备。
(2)空气过滤:采用高效过滤器,将地铁车站内的空气进行过滤,确保空气清新无异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站与隧道相通(设置安全门), 需要迂回风 界大气隔断,仅供给满足
道,利用活塞或机械进行通风。
乘客所需的新鲜空气量。
地铁 通风 空调
基 础 知 识
三、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制式”
开闭式系统
概念:根据需要,运行时控制隧道、车站与外界大气的通风量, 通过“开、闭式”运行实现内部环境的控制要求。 做法:风井、车站出入口及隧道峒口与室外空气相通(设置安全 门), 车站与隧道相通,需要迂回风道,利用活塞或机械进行 通风。 运行:夏季闭式运行,车站内采用空调,与室外连通的风井关闭, 新风量一是通过风机从室外向车站提供,二是活塞效应从车站出 入口带进。区间隧道环境借助于列车行驶时的活塞效应将车站空 调冷风携带入区间,迂回风道开启,满足闭式运行活塞风泄压要 求;过渡季开式运行,开启与室外连通的风井,关闭迂回风道, 加大与外界通风量,满足环境控制要求。 严寒地区冬季闭式运行,非冬季开式运行。 案例:北京地铁很多条线、严寒地区地铁线、广州地铁1号线、上 海地铁2号线、南京地铁1号线等。
地铁 通风 空调
基 础 知 识
三、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制式”
屏蔽门系统
概念:公共区与隧道轨行区隔开,车站公共区设置空调系统,区 间隧道采用活塞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方式,分别实现内部环境的控 制要求。
做法:设置屏蔽门将站台公共区与隧道轨行区完全屏蔽。隧道设 置机械风井和活塞风井。
运行:区间隧道全年采用活塞通风方式需要时辅助机械通风。车 站通风空调类似一般建筑物。
案例:深圳、广州、上海大部分地铁。
地铁 通风 空调
基 础 知 识
三、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制式”
优缺点对比
制式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开闭式 不必设置活塞风井;非空调 车站的环境品质较差(风速、 系统 季可以利用活塞风冷却车站; 尘);车站空调设备容量及机房
大;设迂回风道
屏蔽门 车站的环境品质好;车站空 系统 调设备容量及机房小;不必
基 础 知 识
三、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制式 ”
开式系统
2.0.36 开式运行
概念:通风系统实现内部环境的控制目标。 做法:隧道设置机械风井和必要的活塞风井,
地铁隧道通风与空调系统 运行模式之一。开式运行 时,隧道内部空气通过风
风井、车站出入口及隧道峒口与室外空气相通, 机、风道、风亭等设施与
车站与隧道相通(设置安全门),不需要迂回 外界大气进行空气交换。
基
以下)。 2.车站
础 岛式站、侧式站、明挖车站、
知 暗挖车站、换乘站
识 (十字换乘、L型换乘、平行换
乘、通道换乘)
3.公共区
4.环控系统
5.活塞风
6.过渡性舒适
2.0.1 地铁 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 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 位于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城区 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
13.2.19 地下车 站公共区内的 CO2 日平均浓度 应小于1.5‰。
地铁 通风 空调
基 础 知 识
三、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制式”
确定原则
1. 多专业多影响因素,以通风空调系统节能 为主来确定。
2. 宜优先采用通风方式,选择开闭式系统。 3. 设置空调系统,一般空调季节时间长的地 区选用屏蔽门系统;过渡季节时间长的地区 选用开闭式系统; 4.无疑可调屏蔽门系统具有明显的概念优势
车站公共区 车站站厅层公共区为供乘客完 成售检票到乘车区及出站的区 域;站台层公共区为乘客上、 下列车的区域。
2.0.38 活塞通风 利用地铁列车在隧 道内的快速运行所 产生的活塞效应而 形成的一种通风方 式。
地铁 通风 空调
基 础 知 识
二、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 1. 系统设计复杂、管线占用空间大 2. 能耗大、运行费用高 3.对地铁车站方案影响大,一旦成型无法更改 功能 1.为乘客提供往返于地面至列车的过渡性舒适的环境; 2. 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3.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环境; 4. 当列车在隧道内发生阻塞事故时,保证列车周围环境温度满足列
车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 5. 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气流组织,及时排烟,诱导乘客
疏散。
地铁 通风 空调Leabharlann 三、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制式”
车站公共区与区间隧道的分隔形式不同,习惯叫系统制式。目前 主要有屏蔽门和安全门两种制式。
基
开式系统
础
知
安全门制式
闭式系统
识
系
统
制
式
开闭式系统
屏蔽门制式
地铁 通风 空调
13.1.6条“通风空调系统制式 应结合地铁的运输能力、 当地的气候条件、人员 舒适性要求和运行及维 护费用等因素进行技术
经济综合比较来确定。”
13.1.5 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分为通风系统(含列车活塞通风、自然通风和机械通 风)和空调系统两种系统方式;
2 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应优先采用通风系统(含列车活塞通风、自然通风和 机械通风);
设置迂回风道
必须设置活塞风井;非空调季不 可以利用活塞风冷却车站;
13.2.25条“当活塞风对车站 有明显影响时,应在车站的 两端设置活塞风泄流风井或
活塞风迂回风道”
13.2.26条“站 台和站厅的瞬 时风速不宜大 于5m/s”
13.2.20 地下车站公共 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 物的日平均浓度应小
于0.25mg/m3。
风道,利用活塞或机械进行通风。
闭式系统
概念:车站采用空调系统,区间隧道冷却借助
行车“活塞效应” 携带的部分车站空调冷风来
实现”内部环境的控制要求。
闭式运行
做法:隧道设置机械风井和必要的活塞风井,
地铁隧道通风与空调系统 运行模式之一。闭式运行
风井、车站出入口及隧道峒口与室外空气相通, 时,隧道内部基本上与外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技术交流
目录
1、 几个简单概念 2、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3、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制式 4、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 5、 地铁风机盘管应用介绍 6、 工点设计 7、 常用设备
一、几个简单概念
地铁 通 风1. 地铁、轻轨
空调远期单向客运能力地铁(3万人
次/h以上)、轻轨(3万人次/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