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鹅的饲养
蛋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蛋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蛋鹅是一种专门用于产蛋的鹅品种,具有产蛋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以下是一些蛋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 选择合适的场地:蛋鹅需要一个安静、干燥、通风良好的场地,最好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
2. 提供充足的饲料:蛋鹅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健康和产蛋,因此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如玉米、豆粕、麦麸等。
3. 保持环境卫生:蛋鹅的养殖环境需要保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杂物,防止疾病传播。
4. 加强管理:蛋鹅需要定期检查和治疗,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如产蛋量下降、生病等。
5.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蛋鹅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来维持健康和产蛋,因此需要提供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6. 定期防疫:蛋鹅需要定期进行防疫,如注射疫苗、消毒等,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总之,蛋鹅的养殖需要注意场地选择、饲料供应、环境卫生、管理、温度和光照、防疫等方面,以确保蛋鹅的健康和产蛋量。
蛋鸽的养殖技术

蛋鸽的养殖技术蛋鸽,也被称为家鸽或者信鸽,是一种普遍被用于养殖和赛鸽的鸟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蛋鸽的养殖技术,并分点列出其中的关键信息。
一、选择合适的蛋鸽品种:- 不同品种的蛋鸽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常见的品种包括中华雕、黑花斑、白耳、灰耳等。
选择合适的品种,需考虑其适应性、产蛋能力和观赏价值。
二、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 蛋鸽需要平衡的营养摄入,主要以谷物(如玉米、小麦)、豆类和油料为主食。
同时,可以适量添加鸽粟、酪蛋白粉等高蛋白饲料,以提高蛋鸽的生产性能。
- 注意饮水设施的清洁,确保蛋鸽可以随时饮水。
同时,可以添加一些饮水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有助于提高蛋鸽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
三、合理的饲养环境:- 提供适宜温度和适当的湿度,蛋鸽的理想舍鸽温度在15~30℃之间,湿度则在60%~70%之间。
夏季应保持通风,避免高温和高湿度对蛋鸽的不良影响。
- 为蛋鸽提供充足的空间,每对蛋鸽至少需要2-3平方米的空间。
同时,要注意舍鸽的干净卫生,经常清理鸽舍和更换鸽舍内的杂物。
四、培养良好的繁殖管理习惯:- 雌性蛋鸽每年可产蛋2-3次,孵化期为17-19天。
在繁殖季节,应提供适宜的鸽蛋孵化环境,如使用孵化器、维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等。
- 注意保护孵化出的雏鸽,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营养摄入,帮助其健康成长。
五、定期的健康检查:- 蛋鸽易患鸽病,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预防措施。
可以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排虫和驱除外寄生虫等,同时注意观察蛋鸽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六、科学的选配和繁殖:- 为了提高蛋鸽的产蛋能力和赛鸽能力,可以进行科学的选配和繁殖。
根据蛋鸽的品种特点和优点进行合理的配对,以获得更好的后代。
以上就是蛋鸽的养殖技术的关键要点。
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培养良好的繁殖管理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科学选配和繁殖,可以帮助养殖者养殖出更健康、高产的蛋鸽。
百度文库东北传统蛋鹅豁眼鹅的粗放家庭饲养

百度文库东北传统蛋鹅豁眼鹅产蛋率增加的几个小窍门豁眼鹅又称疤瘌眼鹅,是东北农村家庭中饲养鹅子的主要品种。
豁眼鹅的体重在3.25-4.75千克范围内,它产蛋高,每年能产蛋100左右个。
东北冬季长,比较寒冷,家庭饲养的主要特点是粗放养殖。
粗到什么程度呢:白天就放在院子里,每天喂食老三顿,也有的人家有条件让鹅子在院外活动,信步在田间地头寻觅食物;正餐喂的是秕谷加玉米破,秕谷主要是用干燥的玉米秸或豆秸或地瓜秧等加工而成,也有的人家用麦麸或稻糠代替秕谷,这样会更好些。
一般每户只养两三只,多的也不过十几只,目的是供自家日常生活用蛋,有余也可用来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既好看又实惠,深为农民所喜爱,大概有将近一半的家庭家里都有那么几只。
因为养鹅主要是为了产蛋,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发有几个小窍门可以提高鹅子的产蛋量。
一、选择优秀品种虽然叫豁眼鹅,但在一群成鹅当中,有的鹅子眼部是有豁(即疤瘌眼),有的没有豁,事实上带有豁的鹅子产蛋要好于不带有豁的鹅子。
所以选择品种时就要留心。
二、幼雏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喂给精饲料加玉米面第一种方法,精料可以直接从饲料门市购鸡雏饲料,因为市场上没有专为雏鹅配制的饲料,用雏鸡饲料代替效果不错,到20日龄的时候可以加兑玉米面,以减小成本,除喂精料,还要额外放牧或喂菜园中的嫩白菜等。
第二种方法是自行配制幼雏的饲料,方法是将黄豆豆饼凉干,掰成小块,块的大小只要家庭用的玉米破碎机能加工就行,然后进行加工,加工之后把它用大锅炒八分熟,按豆饼破两份、玉米破八份拌匀放在料盒子里干喂,另外用饮水器给水即可。
干喂的优点是夏季放时间长了也不会变质,人也省事,免去了勤添食的麻烦。
三、一个月之后以喂青草为主,喂秕谷加玉米破用水搅拌均匀为辅,这时因为有青草,所以秕谷要少放,10%的量为好,或者是用麦麸、稻糠代替秕谷会更好。
四、到了秋季,除了喂以上的秕谷加玉米破搅拌物以外,还可以喂些土粮、青玉米秸子叶、菜园中的大白菜、萝卜叶子,有条件时还可以勤放牧。
产蛋鹅饲料配方

产蛋鹅饲料配方鹅是一种重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而在饲养鹅的过程中,饲料的合理配方对于鹅的生长和产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产蛋鹅的饲料配方,以满足其营养需求,促进产蛋量的提高。
一、主要原料选择产蛋鹅饲料的主要原料包括谷类、豆类、油料、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谷类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可以选择玉米、小麦等;豆类作为主要蛋白质来源,可以选择豆粕、菜籽粕等;油料作为脂肪酸来源,可以选择豆油、鱼油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则是保证鹅体内代谢正常的必需物质。
二、饲料配方比例根据鹅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适当调整饲料配方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产蛋鹅的饲料配方比例可以参考以下标准:1. 能量比例:能量是鹅生长和产蛋的基础,一般在饲料中的比例应占总量的55%左右。
2. 蛋白质比例:蛋白质是鹅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于产蛋鹅来说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饲料中的蛋白质比例应在15%左右。
3. 脂肪比例:脂肪是鹅体内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适当的脂肪比例可以提高鹅的产蛋量。
一般来说,饲料中的脂肪比例应在5%左右。
4. 矿物质和维生素比例: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鹅体内正常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应适量添加在饲料中。
三、饲料配方示例以下是一种适合产蛋鹅的饲料配方示例:1. 玉米:45%2. 豆粕:20%3. 菜籽粕:10%4. 鱼粉:5%5. 植物油:5%6. 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2%7. 其他辅助饲料:13%四、饲料的制作和使用根据以上配方,可以将各种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制作成饲料。
饲料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质量控制,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饲料的使用过程中,要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产蛋情况,适时调整饲料的配方和用量,以满足鹅的营养需求。
总结产蛋鹅饲料的配方是鹅饲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配方可以提高鹅的产蛋量和饲养效益。
在制作和使用饲料时,要注意原料的选择和比例,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和安全性。
同时,饲料的使用要根据鹅的生长和产蛋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鹅的营养需求。
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

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
1.产蛋前的饲养管理
鹅产蛋前以粗饲放牧为主的,应提早补饲,每天喂2-3次,为开产打好基础。
一般在鹅产蛋前20天左右开始喂精料,大型鹅每天每只喂精料(玉米、高粱、麸皮和饼类)150-200克,粗糠100-150克,另外补喂0.4-0.5%的食盐和4.5%的贝壳粉。
2.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母鹅进人产蛋期后,食欲旺盛,食量增加,可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
在不放牧时需喂大量青菜与牧草,并补喂精饲料2-3次,每次200-250克,以后随产蛋多少和体质情况建行凋整。
母鹅产蛋多在下半夜到上午9点之前。
因此,9点前不宜外出放牧,应在舍内补饲,让其交配、产蛋后再外出放牧。
放牧时如发现仍有不吃草,引颈鸣叫者,是要产蛋的表现,要立即赶回舍内产蛋。
产蛋母鹅行动迟缓,放牧时要慢慢驱赶,防止跌伤造成在腹内碎蛋。
产蛋期,鹅舍周围与四角,应铺3-4厘米的软草或设专用产蛋箱,供母鹅产蛋用。
以上内容由收集整理,仅作为《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的参考资料;如果您有更好的农村实用技术,欢迎给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栏目投稿。
1。
蛋鹅的养殖技术及流程

四季鹅养殖技术一.为蛋鹅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1.清洁和消毒。
蛋鹅育雏完成后,可以再电站下进行放养.电站边上或附近空地处合理的建设鸭舍,作为蛋鸭下蛋的地方。
蛋鹅进电站放养前半个月,将鹅舍的地面、支架等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地面附近的电站底座,把洗净的用具放入鸭舍,用0。
2%的百毒杀喷洒1次后,再按每立方米容积福尔马林液30毫升加15克高锰酸钾混合,关好门窗密闭后熏蒸24小时以上。
雏鹅进棚前2-3天再对房舍场地用消毒威喷洒彻底消毒一次,棚舍门口处应设消毒池。
2。
、温度、湿度:如果需要自己育雏,要注意育雏似的温度湿度。
出壳后的雏鹅因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一旦外界温度不适,会影响成活率,舍内的湿度要与温度相对均衡。
进鹅苗前2天,在鹅舍铺好细木刨花、碎新鲜稻草等垫料。
准备好250瓦的红外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并检查所用设备是否完好.育雏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适应15℃的常温,在恢复常温时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温. 垫料及保温。
3。
备好水盘、料盘.水盘和料盘按5羽雏鹅配1个均匀摆放,调好高度。
4。
饲养密度:每群雏鹅以500羽为宜,应根据雏鹅的体形大小和生长情况,不断高速饲养密度。
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平方米饲养18——25羽,7-15日龄每平方米12-15羽,15—21日龄7—10羽,以后随着鹅的不断生长,降低每平方米的饲养羽数。
二.育雏1。
育雏密度及湿度。
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8~25羽,最好用高为35厘米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2. 挑选雏鹅。
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
蛋鸽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蛋鸽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蛋鸽是一种受欢迎的鸽子品种,其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养殖蛋鸽,并强调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饲料、住所、疾病预防等关键点。
正文:蛋鸽是一种养殖量大、适应性强的鸽子品种。
蛋鸽以其高产蛋、易于养殖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民和养殖户的喜爱。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蛋鸽养殖产量,我们需要依据科学、严谨的方法来进行饲养和管理。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蛋鸽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合理饲养是养殖蛋鸽的关键。
蛋鸽的饲料应该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成分,以保证其全面营养的供给。
蛋鸽饲料可以选择谷物、豆类、青绿饲料等进行搭配饲养。
应当特别注意不可以使用含有泄糨酶的饲料,以免导致饲料消化过快,影响蛋鸽的食欲和养殖质量。
其次,住所的布置也是蛋鸽养殖中需要关注的一点。
蛋鸽需要一个干净、通风良好且安静的环境来保证其正常生活和生产。
饲养空间应该根据养殖规模合理确定,为了方便管理,可以采用单独圈养或集约饲养的方法。
此外,蛋鸽饲养室内应该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消毒,以预防传染疾病的发生。
第三,病虫害的防治也是蛋鸽养殖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蛋鸽养殖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蛋鸽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首先,要定期为蛋鸽驱虫,及时清理鸽舍内的秽物,避免病虫的滋生。
其次,要注意人员的卫生,保持手部的清洁,穿戴干净的工作服,避免污染蛋鸽的环境。
最后,如果发现蛋鸽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咨询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要注意蛋鸽的繁殖管理。
蛋鸽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和秋季,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温度来促使蛋鸽的繁殖。
鸽子的配对也需要重视,选取健康、优良的种鸽进行配对,以保证后代的优良品质。
繁殖过程中,我们要对母鸽的营养供给特别关注,以保证卵的质量和数量。
综上所述,蛋鸽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获得高产量和质量的产品至关重要。
合理饲养,提供良好的住所和合理繁殖管理是成功养殖蛋鸽的关键。
怎样饲养蛋鹅

怎样饲养蛋鹅夜里喂食是提高蛋鹅产蛋率的重要措施,特别是产蛋前期和产蛋中期一定要加喂夜食,每夜喂1〜2次’可使每只母鹅年产蛋40〜80枚。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鹅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蛋鹅饲养方法1、放牧不要太远鹅是草食水禽,而且有回穴产蛋的习惯,因此不要将产蛋鹅放牧太远。
母鹅不吃草,头颈伸长、鸣叫等是其恋巢的表现,这时要将母鹅及时赶回棚内产2、供给足够的饲料从母鹅产蛋前4周开始,应给其喂谷物占25-30%、青草、菜叶占70%的混合饲料,每天每只喂250~300克,并全面供应足够的优质粗饲料,如秕谷、干草粉等。
有放牧条件的,应以放牧为主,适当喂少量精料。
3、加喂夜食晚上喂食是提高母鹅产蛋率的重要措施,特别是产蛋前期和产蛋期一定要加喂夜食,每夜喂1—2次,可使每只母鹅年产蛋40~80枚。
4、留好公鹅公鹅好斗,编群最好在母鹅产蛋前(即在繁殖季节)进行,以免临时编群造成鹅群混乱,影响产蛋鹅的受精率。
鹅群的公母比例为1:6。
5、人工辅助交配用手握住母鹅的两脚和翅膀,引诱公鹅靠近,当公鹅踏上母鹅背上时,一只手把住母鹅,另一只手把母鹅尾翅提起,以便交配。
训练几次后,公鹅看到人捉住母鹅时就会主动接近交配,每当母鹅产蛋次,就要人工辅助交配一次,以提高种蛋受精率。
加喂夜食晚上喂食、人工辅助交配用手握住母鹅的两脚和翅膀,引诱公鹅靠近,当公鹅踏上母鹅背上时,一只手把住母鹅,另一只手把母鹅尾翅提起,以便交配。
训练几次后,公鹅看到人捉住母鹅时就会主动接近交配,每当母鹅产蛋次,就要人工辅助交配一次,以提高种蛋受精率。
蛋鹅饲养技巧饲养产蛋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鹅蛋,但是鹅的饲养期长,采食量大,年产蛋量较少。
在饲养过程中,如何提高产蛋量和蛋的受精率,是养好产蛋鹅的关键。
由于鹅的品种不同,其成熟期也不一样,小型鹅开产时间为150-180天,大型鹅为210-240天。
母鹅产蛋量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产蛋高峰在第2-3年,第4年产蛋量开始下降,但有少部分鹅产蛋高峰可保持4-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鹅的饲养蛋鹅的饲养家鹅的祖先是雁,大约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经驯养。
世界各地均有饲养。
鹅头大,喙扁阔,前额有肉瘤。
脖子很长,身体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脚大有蹼。
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强。
生长快,寿命较其他家禽长。
体重4~15kg。
孵化期一个月。
栖息于池塘等水域附近。
善于游泳。
主要品种有狮头鹅、太湖鹅等。
家禽,成年的鹅比鸭大,额部有肉瘤,颈长,嘴扁而阔,腿高尾短,脚趾间有蹼,羽毛白色或灰色。
能游泳,吃谷物、蔬菜等,肉和蛋可以吃。
雏鹅,刚刚孵化的鹅,黄色或黄褐交替绒毛,嘴扁,脚掌和嘴橘黄色。
家鹅,它是鹅类中的素食主义者,根本不会吃荤食,不要以为鹅长期生活在水里就会吃鱼虾等,而且长得比鸭子肥壮。
其实它们只吃水生植物,藻类等,包括人为投放的饲料或青菜,最爱吃的是稻谷。
蛋鹅的饲养方式鹅是杂食性家禽,对青草粗纤维消化率可达40%~50%,所以有"青草换肥鹅"之称。
从鹅的生物学角度看,鹅的肌胃压力比鸭大0.5倍,比鸡大1倍,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细胞壁,易于消化。
另外鹅消化道比体长长10倍,而鸡仅为7倍,加上鹅小肠中碱性环境,能使纤维溶解,因而鹅从牧草中吸收营养的能力特别强。
牧草营养价值高,加上配合饲料的补饲,营养全面,使发展种草养鹅成为投资少、周期短、收效高、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养舍要求清洁和消毒。
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房屋作为育雏室。
将雏鹅舍的地面、墙壁、门、窗等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墙壁,把洗净的用具放入育雏室,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后,再按每立方米容积福尔马林液30毫升加15克高锰酸钾混合,关好门窗密闭后熏蒸24小时以上。
垫料及保温。
进鹅苗前2天,在鹅舍铺好细木刨花、碎新鲜稻草等垫料。
准备好250瓦的红外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并检查舍内有无贼风进口,在墙壁上安装抽风机以便换气。
备好水盘、料盘。
水盘和料盘按5羽雏鹅配1个均匀摆放,调好高度。
调节温度。
在雏鹅进舍前几小时,预开取暖设施,使地面与雏鹅背部等高处的温度达28~30℃,并保持恒温。
饲养1.育雏密度及湿度。
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
2. 挑选雏鹅。
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
如发现卵黄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灯泡放在雏鹅腹部烘5~10分钟,促进卵黄吸收。
3.雏鹅的饮水和开食。
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
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2小时后,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
4.饲喂方法。
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
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
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3周龄起鹅舍内放入砂盘,保健砂砾以绿豆大小为宜。
5.饲料和牧草。
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特殊情况下可用小鸡料代替),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雏鹅的生长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从而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
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育雏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2。
6.光照和温度。
观察雏鹅的叫声和在舍内分布情况,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温度和光照。
1周龄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温28~30℃;2周龄保持晚间光照,舍温24~28℃,以后逐步调低舍温;4周龄前舍温保持在20℃以上,晚上喂料时使用灯光照明。
7.分群、卫生及通风。
随着鹅体的长大,1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20只,2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15只,随后视天气情况,如果适宜可大圈饲养,但每群最好不超过200只。
雏鹅在生长过程中,每天从身上抖落的皮屑、羽毛较多,可在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抽风换气,没有条件的可短时间开窗开门换气。
勤扫栏舍,清除粪便,勤换垫料,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同时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8.定期消毒育雏舍。
每天打扫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
9.严格执行免疫计划。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免疫程序,及时、正确地进行免疫,加强雏鹅对疫病的抵抗力。
饲养注意事项鹅生长至4~10周龄,应离开育雏舍,转入生长鹅舍。
一般每日饲喂4~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
喂料时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内,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为:玉米粉粒45,米糠15,麸皮10,豆粕22,鱼粉4,骨粉 1. 5,贝壳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
配合料用量应随着饲养日龄逐日增加,牧草可切成1~2cm长喂鹅。
如果没有水上运动场,饮水器内要不断清水,每天清洗2次。
生长鹅舍每天打扫1次,勤换垫草,遇晴天,可在运动场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安全,让鹅充分生长。
适当调整鹅群,将体弱幼小的鹅集中在一起,单独特殊照顾饲养。
对鹅群抽样称重,分析鹅生长情况。
若生长过慢,要找出原因。
饲养期28~60日龄为生长高峰期,60日龄以后,生长开始减慢,70日龄可将群鹅出售上市。
饲养员必须加强巡栏,注意观察鹅只状态,发现早期病鹅及时隔离和治疗。
检查和发现病鹅的最适时间是每天早晨天刚亮、中午、深夜及两次喂料之间,此时鹅群正处于休息、睡眠中,病鹅容易表现出各种异常状态,易于发现刚病或有轻微病症的鹅。
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从1日龄开始,连用1~3天。
能有效地控制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
仔鹅25日龄用吡喹酮10毫克/公斤体重驱绦虫。
如果仔鹅水草食得多,应全群服用驱虫药1次。
做好消毒工作,减少禽出败、黄曲霉菌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病鹅应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管理人们常说:“春鹅好养,春雏难育。
”规模生产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率较高,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率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
引起雏鹅死亡的环境因素如下:温度鹅是恒温动物,而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低温和温度骤变的适应力很弱。
雏鹅在26℃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常因窒息而死亡。
人工拨散挤堆的雏鹅,出汗多的雏鹅很容易着凉感冒,人走后鹅群重新扎堆、出汗。
如此反复,不仅感冒的雏鹅增多,而且雏鹅多次出汗后易引起叨毛,形成僵鹅。
鹅舍温度一旦超过32℃,雏鹅即精神不振,吃食少,喝水多,体温升高,体热散发受阻,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诱发疾病。
长期高温还可引起雏鹅大批死亡。
养育雏鹅的温度要求适宜而均衡:0~7日龄的雏鹅要求舍温在28℃左右,而后随其日龄的增加每周下降2℃,但昼夜温差不能超过2℃。
湿度雏鹅对环境湿度的要求亦不能掉以轻心。
实践证明,当湿度超过80%,同时伴随温度不适时,雏鹅即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挤堆、呼吸困难、拉稀、绒毛松乱等症状。
这样的雏鹅大多发育不良,生活力、抗病力减弱,日后容易成为僵鹅,失去饲养价值。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容易滋生,饲料和垫料容易霉变,鹅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同时还会引发雏鹅的热射病。
饥饿与缺水随着体内剩余卵黄逐渐被吸收,雏鹅的新陈代谢日益旺盛。
因雏鹅的胃肠容积小,消化能力差,所以要求所供应的饲料品质好、易消化。
饲养过程中要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盘的大小、高低要适宜,摆放位置要适当,保证每只雏鹅都能吃得好、吃得适中。
刚出壳的雏鹅机体含水分75%左右,如果24小时内不给雏鹅饮水,雏鹅就会因严重失水而迅速出现精神沉郁、两翅下垂、嗜睡、眼球下陷、局部皮肤皱缩等症状。
因此,对幼雏来说,及早供给清洁适温的饮水比喂料更重要,而且一旦开始饮水,就不能无故中断。
有害气体雏鹅对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十分敏感。
当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每千克0.51毫克、氨气的含量超过每千克21毫克、硫化氢的含量超过每千克0.46毫克时,雏鹅就会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口腔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无光泽等症伏。
如果有害气体继续蓄积,雏鹅则会出现眼角膜浑浊、眼睑水肿、流泪、流鼻涕,进而食欲废绝,并出现动作失调等神经症状,最后仰头、抽风、瘫痪而死。
造成雏鹅二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室温较高、育雏舍通风不良、雏鹅饲养密度过大等。
引起雏鹅氨气和硫化氢中毒的主要原因有育雏舍潮湿、通风不良、污秽的垫料和粪便等有机物没有及时清除等。
药物中毒由于多用药、滥用药造成雏鹅中毒伤亡在养鹅过程中很常见。
其主要原因是饲养户缺乏现代饲养观念,从雏鹅开食起就盲目地使用硝基呋喃类(痢特灵等)、抗生素类、磺胺类药物等,引起药物急性或蓄积性中毒。
鹅属草食水禽,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
由于习惯于人们长期的传统粗放饲养,鹅对药物比较敏感,尤其是雏鹅。
实践证明,只要能经常保持育雏环境清洁、卫生、干燥,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适宜,个体分群合理,通风换气良好,并定时定量喂给新鲜干净的饲料和饮水,雏鹅就能健康成长,且不易发生普通病和寄生虫病。
至于小鹅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黏病毒病等传染病,采用药物防治均无济于事,唯有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种鹅和雏鹅定期进行免疫,才能避免发病,保证生产安全。
挤压和鼠害育雏室保温条件不好、雏鹅突受惊吓、雏鹅在装运过程中遭受颠簸、不定时喂料饮水、饲养密度过大等常会引起雏鹅挤压致死。
鼠害对3周龄内的雏鹅影响最大,不但会引起雏鹅死伤,还会传染疾病,危害其他畜禽,必须严加防范。
重点要堵塞育雏室的鼠洞,注意关闭门窗,严防老鼠进入。
蛋鹅的饲养五点注意农村养鹅多采用分散饲养,规模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
由于饲养规模较小,对产蛋母鹅的饲养管理不当,常造成产蛋率低。
现结合生产实践,将蛋鹅饲养应注意的五个环节介绍如下:1、供给足够饲料产蛋前四周开始喂给谷物占25%-30%、青草菜叶占70%的混合饲料,其中加有豆饼,使粗蛋白水平占15%-16%,每天每只喂给250克-300克,并全天供应足够优质粗饲料,如秕谷、干草粉等。
若有放养条件的,以放牧为主,适当喂少量精料。
2、放牧不要太远鹅是草食水禽,有放养条件的也不要将产蛋鹅放得太远,因鹅有回穴产蛋的习惯,如果看到母鹅不吃草,头颈伸长、鸣叫则是恋巢的表现,就要把它赶回棚内产蛋。
3、加喂夜食晚上喂食是提高产蛋率的重要措施,特别是产蛋前期和产蛋期一定要喂夜食,每夜1-2次,可提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