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上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知识点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知识点

一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百万位、
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十、百、千、万、十万、百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整数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计数单位是指计算物体个数的单位;数位是指一个数中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

易错点:
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是不对的,一定要注意“相邻”二字。

读数方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一画二看三说四读”。

“一画”是指从右边起,按每四位一级画虚线;“二看”是指看这个数包含哪几级;“三说”是指说出最高位上是几;“四读”是指读出这个数。

思路分析:看清算盘的个位是哪一位,每一位上分别有几个上珠,几个下珠,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答案:
250781369 二亿五千零七十八万一千三百六十九
73062000305 七百三十亿六千二百万零三百零五
2. 2013年年初以来,我国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通过四舍五入估计约有6亿人受影响。

受影响的最多有( )人,最少有
( )人。

思路分析:如果是通过“四舍”得到的6亿,那么这个数千万位上的数是0、1、2、3、4中的一个,把这个数舍去尾数后是6亿,原数就比6亿大;如果是通过“五入”得到的,那么这个数千万位上的数是5、6、7、8、9中的一个,这个数是5亿多。

而6亿多比5亿多大,因此,要求的最大数是通过“四舍法”求得近似数的,那么这个数千万位上最大是4,其他数位上最大都是9,那么这个数最大是649999999;要求的最小数是通过“五入法”求得近。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万以上数的认识》 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万以上数的认识》   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材简析:本节课选自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

《万以上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并且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整万数,掌握整万数的写法,能够正确地读出整万数,并会进行大小比较。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万以内数的读写能力,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万以上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万以上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整万数,掌握整万数的写法,能够正确地读出整万数,并会进行大小比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整万数,掌握整万数的写法,能够正确地读出整万数,并会进行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整万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旧知:让学生回顾一下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

2. 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整万数,如人口数量、车辆数量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整万数。

二、探究新知1. 认识整万数:让学生观察计数器,引导学生发现整万数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用小棒表示整万数,进一步理解整万数的概念。

2. 整万数的写法:教师示范整万数的写法,并让学生尝试自己写一写。

同时,让学生讨论整万数的写法与万以内数的写法的区别和联系。

3. 整万数的读法:教师示范整万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尝试自己读一读。

同时,让学生讨论整万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的区别和联系。

4. 整万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出示一些整万数,让学生进行比较。

四年级上 回顾整理万以上数的认识

四年级上 回顾整理万以上数的认识

谈话:大家在欣赏图片,阅读图片内容的同时,能联想到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吗?(让生观察并相互交流。

)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整理一下,关于《万以上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好不好?(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2.出示目标:通过复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①知道数位顺序表中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十进制计数法。

②能熟练的读、写出万以上的数。

③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会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

3.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04页的内容,思考:①数位顺序表中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②怎样读、写万以上的数?③怎样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怎样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 3分钟后学生汇报。

4.知识回顾:根据自学指导的内容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可以根据自学指导的顺序进行。

(1)数位顺序表: (要学生相互补充来完成)质疑:数位顺序表,从哪边数起,依次有哪些数位?有哪些数级?各级有分别包括哪些数位?有哪些计数单位?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预设:(各组都会有自制的数位顺序表,根据自制数位顺序表进行汇报。

)①数位顺序表,从右边数起,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②数位顺序表中有个级、万级、亿级,个级上的数表示有多少个一,万级上的数表示有多少个万,亿级上的数表示有多少个亿。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四个数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四个数位。

③计数单位与数位不同:他们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依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完善数位顺序表)(2)读数:数位顺序表我们共同制作完了,万以上的数怎样读?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预设:(汇报过程可让学生互相补充)①万以上的数要从高位读起;②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④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一、关键信息项1、大数的计数单位名称: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

进制关系: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2、大数的读法先分级,从右往左每四位一级。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3、大数的写法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 占位。

4、大数的比较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5、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整万的数去掉末尾四个 0,加上“万”字。

整亿的数去掉末尾八个 0,加上“亿”字。

6、求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二、详细知识点阐述11 计数单位111 计数单位是用来计量数的大小的单位。

例如,个、十、百、千、万等都是计数单位。

112 随着数的不断增大,计数单位也在不断扩展,从个级扩展到万级、亿级等。

113 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例如 10 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等。

12 读法121 分级是读数的关键步骤。

例如,数字 56789012 可以分为5678|9012 两级,分别是万级和个级。

122 读万级的数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万”字。

比如 5678 万级的数读作“五千六百七十八万”。

123 个级的数按照正常的读法读,如 9012 读作“九千零一十二”。

124 特别注意每级末尾的 0 不读,如 56780000 读作“五千六百七十八万”,中间连续的 0 只读一个,如 50089012 读作“五千零八万九千零一十二”。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认识万以上的数,能够读写万以上的数,并能用万作单位进行计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万以上的数:使学生能够认识万以上的数,能够读写万以上的数,并能用万作单位进行计数。

2. 万以上数的组成:使学生了解万以上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

3. 万以上数的比较:使学生能够比较万以上的数的大小,掌握比较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万以上的数,能够读写万以上的数,并能用万作单位进行计数。

2. 教学难点:万以上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万以上数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万以内的数,引导学生进入万以上数的认识。

2. 新课导入:讲解万以上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规律。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万以上数,使学生了解万以上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 总结讲解:总结万以上数的读写方法,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6.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万以上数的认识》2. 板书内容:- 万以上数的读写方法- 万以上数的组成- 万以上数的比较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巩固万以上数的读写方法。

2. 提高题:比较万以上的数的大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拓展题:寻找生活中的万以上数,了解万以上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万以上数的读写方法,了解了万以上数的组成和比较方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万以上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万以上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万以上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学习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理清本单元的几个概念。

2.会正确读、写万以上的数,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感。

一、自主整理
请你阅读整单元课本,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点。

二、复习知识点
1.回忆本单元哪些基本概念。

借助数位顺序表复习数位、计数单位、数级和十进制计数法。

2.怎么读240300、40200000000,整理万以上数的读法。

3.怎么写“两万三千零一”“七十三亿零六万”,整理万以上数的写法。

4.比较三组数,整理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5.思考把450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能写成“四十五万”吗?区分改写与读数,整理改写的方法。

6.思考“90090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等于900万”对吗,整理“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7.举例说明编码能告诉我们的信息。

思考运动员编码的3个问题。

三、跟踪练习
1.一亿张纸有多厚?
(1)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一厘米,一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厘米,也就是()米。

(2)10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米,100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米,
1000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米,一亿张纸的厚度大约是()米。

2.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截至2000年7月1日零时,我国人口已达1295330000人,这个数读作(),改写为以万为单位是(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 )。

四、单元小结
通过复习你掌握这一单元内容了吗?你能说一下吗?。

青岛63制数学四上单元知识总结

青岛63制数学四上单元知识总结

青岛63制(四上)数学单元知识总结速度x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1、相遇问题的特点: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跑道上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

2、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路程两地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3、解答相遇问题,应注意物体运动的方向、出发时间、相遇时间、是否相遇等。

除了找出两个物体的数量关系,还要根据题意想想实际情境,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找出解题途径。

例1: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5千米,小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5千米,两辆货车分别从东西两成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先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方法一:方法二:先求每辆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先求两辆车1小时共行驶的路程,再求…… 再求……65x4+75x4 =260+300 (65+75)x4=140x4=560(千米)=560(千米)答:东西两城相距560千米。

答:东西两城相距560千米。

例2:甲乙两个工程队从同一地点分别向东、向西两个方向铺设管道,甲每天铺140米,乙每天铺150米,5天后两个工程队一共铺设管道多少米?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方法一:方法二:先求每队5天铺设路程,先求两队一天共铺设路程,再求…… 再求……140x5+150x5 =700+750 (140+150)x5=290x5=1450(米)=1450(米)答:两队共铺设1450米。

答:两队共铺设1450米。

知识概要条形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各种数据之间的差距。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竖条的宽窄要一致,间隔要相等。

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1、手机数据2、整理数据3、描述数据、4、汇总分析数据并做出判断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如果数据比较大,为了绘图简便,可以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本单元在认识计数单位、数位、十进制计数法的基础上,会读写万以上的大数,会改写整万、整亿的数,会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具体要点如下:1、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个位、十位、百位……是(数位)。

在解决一些填空和判断题时,一定注意进行区分,如:在数位顺序表中,第九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个、十、百、千……都是数位。

(错误,这些是计数单位)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这里需要注意相邻二字。

3、读数:“读万以上的数,先分级;从高位读起;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

都要写成汉字的形式,不要汉字和数字掺和。

如:30503050305 读作:三百零五亿零三百零五万零三百零五21000102010 读作:二百一十亿零十万二千零一十4、万以上的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如:三千零五亿零五十万零五十先写亿级的3005,再写万级的0050,最后写个级的0050,合起来就是:300500500050。

5、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小的;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6、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

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要看尾数的最高位是几,用“四舍五入”法确定是“舍”(0 1 2 3 4)还是“入”(5 6 7 8 9).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区别:相同点:都要写成用“万”或者“亿”做单位的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再在后面写上“亿”字。
如:300000000=3亿
10 0000 0000=10亿
六、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①要先分级,找准亿位;
②用千万位上的数和5作比较;
大于或等于5的,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向前一位进1,再加上”亿”字;
小于5的,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后,直接加上”亿”字。
如:1249270000≈12亿
20897000000≈209亿
七、万以上数的比较大小: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八、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二、万以上数的写法:
先分级(圈万、亿字),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三、怎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①先分级,去掉万位后面个级的4个0;
②再在万位后面写上“万”字。
如:80000=8万1500000=150万
四、怎样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①先分级,找准万位;
②再用千位上的数和5比较,
如果等于或大于5,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
如果小于5,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
③最后在万位后面写上“万”字。
如:8 4380≈(4)万
805 7999≈(806)万
五、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方法是:
①先分级,找准亿位,去掉亿位后面万级和个级的8个0;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本单元是本册的重点单元,也是难点单元。请打印好贴在书上)
一、万以上数的读法: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然后在后面加上一个“亿”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级开始和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