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叶绿素是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中重要的光合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到接收和转换光能的关键作用。

测定叶绿素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光合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和调控。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一、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是基于叶绿素对光的吸收特性。

叶绿素分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特别是蓝光和红光,而对绿光的吸收较弱。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叶绿素溶液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光度,可以通过比较吸光度与叶绿素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制备叶绿素提取液:将适量的鲜叶片(去除茎和大的叶脉)放入离心管中,加入少量酒精,并用研钵捣碎,使叶绿素释放到酒精中。

然后用酒精将研钵中的残渣洗入离心管中,最后用酒精将叶绿素完全溶解。

注意,酒精的使用要避免火源。

2. 离心沉淀:将叶绿素提取液离心10分钟,以沉淀残渣和悬浮物。

3. 分光光度计测量:取离心后的叶绿素提取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如645 nm和663 nm)测量其吸光度。

记录吸光度值。

4. 制备标准曲线:取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标准溶液,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吸光度,记录吸光度值。

5.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数据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各个标准溶液的叶绿素浓度作为横坐标,吸光度作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利用标准曲线可以通过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反推出其叶绿素的浓度。

2. 计算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酒精接触到火源。

3. 叶绿素提取液的制备应充分溶解,避免残渣和悬浮物的影响。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是植物中的重要色素,用于光合作用中的光能捕捉和转化。

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可以评估植物的光合活性和健康状况。

常用的叶绿素测定方法包括:
1. 酸醇提取法:将植物组织置于酸醇混合液中,利用酸溶解细胞膜,醇提取叶绿素。

然后用光度计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叶绿素浓度的关系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将植物样品制备成溶液,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离和检测。

根据标准曲线或内标法,确定叶绿素的浓度。

3. 光谱分析法:通过测量叶绿素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光谱,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常用仪器包括光度计或分光光度计。

4. 荧光光谱法:通过测量样品在激发光下发射的荧光光谱,间接推测出叶绿素的浓度。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波长下激发光和荧光信号的比值来评估叶绿素的含量。

5. 无损测定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或其他无损技术,通过样品材料的光学特性来推测叶绿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植物样本测定。

叶绿素测定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验条件、设备和样品特性。

根据需求,可以选用适当的方法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10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10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多种有机溶 剂,如丙酮、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等研磨提取或浸泡提取。 叶绿色素在特定提取溶液中对特定波长旳光有最大吸收,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该波长下叶绿素溶液旳吸光度(也 称为光密度),再根据叶绿素在该波长下旳吸收系数即 可计算叶绿素含量。 利用分光光计测定叶绿素含量旳根据是Lambert-Beer 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经过溶液时,溶液旳吸光度与溶 液旳浓度和液层厚度旳乘积成正比。其数学体现式为: A=Kbc 式中: A为吸光度;K为吸光系数;b为溶 液旳厚度;c为溶液浓度。
叶绿素a、b旳丙酮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旳最大吸收峰 分别位于663、645nm处。叶绿素a和b在663nm处旳吸 光系数(当溶液厚度为1cm,叶绿素浓度为g·L-1时旳 吸光度)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处旳吸光系数 分别为16.75和45.60。根据Lambert-Beer定律,叶绿素 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旳吸光度(A663和A645)与 溶液中叶绿素a、b和总浓度(a+b)(Ca、Cb 、Ca十 b,单位为g·L-1),旳关系可分别用下列方程式表达:
叶绿素含量旳测定
一.试验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旳吸收, 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 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旳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旳吸光 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 A=αCL.式中:α百分比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 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 旳吸光系数。多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 旳吸光系数可经过测定已知浓度旳纯物质在不 同波长下旳吸光度而求得。
漏斗、大试管
三. 试验环节
叶片洗净、吸干、去大叶脉 ↓
称0.5g叶用丙酮研磨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1. 嘿,你知道吗,分光光度法就可以测定叶绿素含量哦!就像用魔法镜一样,能把叶绿素的秘密都照出来。

比如说,在实验室里,小明拿着样本放在分光光度计前,专注地操作着,那认真的样子,简直酷毙啦!
2. 还有一种方法叫荧光分析法呢!哇哦,这就像是给叶绿素装上了信号灯,一测就知道它的情况啦!想象一下,小红在那里调试着仪器,期待着结果,那心情肯定很激动呀!
3. 说起来,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是很厉害的哟!这不就是给叶绿素来个精准的“体检”嘛!记得有一次,小王看着色谱图出来,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嘿,肯定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结果!
4. 重量法也能行呀!这就像称一称叶绿素有多重一样。

就像那次和小李一起做实验,看着天平上的数字,我们都在猜叶绿素到底有多少呢!
5. 浸提法也不错呢!感觉就像是给叶绿素泡个舒服的“澡”,然后就能知道它在里面的情况。

那次和朋友们一起用这个方法,大家边做边讨论,可有意思了!
6. 哇塞,难道你不知道还有纸层析法呀!这简直就是给叶绿素来一次奇妙的“旅行”嘛!上次看到老师熟练地操作着,那技术,真牛!
7. 原子吸收光谱法也能测定哦!这是不是跟找宝藏一样神奇呀!就像我们有一次好奇地看着仪器,在想它怎么就能找到叶绿素的秘密呢。

8. 近红外光谱法也很管用呢!想想看,就像是给叶绿素照了个特别的“照片”。

我记得有一次和同学一起用这个方法,大家都觉得好新奇呀!
总之呀,这些方法都各有各的奇妙之处,都能帮助我们了解叶绿素含量呢!。

叶绿素测定方法

叶绿素测定方法

叶绿素测定方法一、方法选择1、分光光度计法>荧光光度法>SPAD速测法,浸提比色法>萃取比色法,常温浸提比色测定>高温速浸提比色法,如果时间条件允许,建议选择常温浸提比色法。

2、药品的选择,常用有机浸提叶绿素的试剂由甲醇、乙醇、丙酮,乙醇对身体的伤害最小,丙酮最厉害,如果通风条件不是太好,建议选择乙醇;有机试剂混合液提取具有协同优势,乙醇与丙酮的混合液比甲醇与丙酮的混合液(甲醇乙醇混合很少)浸提的要完全,而且稳定,乙醇、丙酮、水的浸提效果次之,差异不显著;综上,如果能买到丙酮的话,乙醇、丙酮以1:3的比例混合液提取最好,其次是乙醇、丙酮、水以4.5:4.5:1的比例混合液,如果不想用丙酮,可以用95%的乙醇代替,但是与混合液比,提取效率不高。

3、称样量,0.2g样品,选用20ml浸提液浸提,0.5g样品,选用50ml浸提液浸提。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包括a\b\类胡萝卜素\总量) 含量的原理是,以有机溶剂在常温暗室直接提取样品中的叶绿素,测定其吸光度,根据叶绿素(包括a\b\类胡萝卜素\总量)在特定波长的吸收,用公式计算其含量。

三、器材棕色容量瓶、721型分光光度计(751型分光光度计更好,越精确越好) 四、步骤1、将叶片洗净,选取中间部分,称0.200克左右,并剪成2mm左右碎条2、将样品放入容量瓶中,加入浸提液,定容,放在暗处26h左右3、比色,如果仅仅测定叶绿素A\B总量,测定波长在665nm、649nm、652nm 处吸光度即可,如果还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再测定处波长在470nm处的吸光度即可。

目前,不同的浸提液提取方法都是在这些波长下测定的。

4、每个实验样品重复三次,空白两次重复即可(本实验中空白意义不大)五、计算Ca=13.95*A665-6.88*A649Cb= 24.96* A649-7.32* A665C类胡萝卜素= (1000*A470-2.05* Ca -114.8* Cb)/245C总= A652*50/(34.5*m)Ca 为叶绿素a的浓度M 为称样量。

叶绿素的提取与分析测定

叶绿素的提取与分析测定

叶绿素的提取与分析测定叶绿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中的色素分子,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析测定是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操作之一、本文将介绍叶绿素的提取和分析测定的方法及其应用。

1.取新鲜叶片,将其放置于干净的细网纱袋中,用乙醇浸泡片刻,使其浸润。

2.将浸泡的细网纱袋取出,轻轻挤压以使叶绿素溶出。

3.用乙醇将溶液稀释至一定浓度。

4.离心沉淀,将上清液取出,即可得到叶绿素溶液。

叶绿素的浓度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分光光度法是根据不同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其浓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溶液置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2. 使用合适的波长进行测定,一般波长为663 nm和645 nm。

3.依次测定样品和纯溶剂(如乙醇)的吸光度,并计算其差值。

4.根据比色法原理,利用比色计算公式或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叶绿素的分析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叶片的生理状态、环境因子对植物的影响等。

叶绿素浓度的变化可以指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营养状态。

因此,叶绿素的提取与分析测定在植物生态学研究、农业生态学研究、环境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叶绿素的提取与分析测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例如,在进行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时,应尽量选择含有丰富叶绿素的叶片样品,避免阳光直射、避免用硬物破坏叶片结构等。

在选择测定波长时,要根据叶绿素的特性选择吸收峰值附近的波长,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总之,叶绿素的提取与分析测定是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操作。

通过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测定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叶绿素的含量,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OD663=82.04Ca+9.27Cb
Ca=12.7OD663-2.69OD645 Cb=22.9OD645-4.68OD663 Ct=Ca+Cb=20.2D645+8.02D663
解方程式得
(二)步骤
称取0.5g叶片,剪碎后置于玻璃匀浆器中加纯丙酮5mL,研成匀浆,用80%丙酮10mL洗匀浆器,用80%丙酮定容到25mL,避光静置5min。用移液管吸取上面的绿色清液1mL置于一大试管中,加入丙酮4ml稀释,摇动试管,作测定用。
测量光密度值 取上述提取液以80%丙酮作为空白对照,于663及645nm下读取光密度值
计算结果代入公式求出各来自绿素的含量(单位mg/L)最后计算时需考虑稀释因子
叶绿素a含量(mg/g鲜重)=CA*5 *25*2/1000 =0.25CA
叶绿素b的含量(mg/g鲜重)=0.25CB
研钵、吸管、小烧杯、试管、培养皿等
01
95%酒精、石油醚
02
碳酸钙
03
(二)仪器和药品
(三)步骤
用天平称取15g鲜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的CaCO3粉末及95%酒精5-10mL研成糊状,再加95%酒精20mL,充分混匀以提取叶片匀浆中的色素,5-10分钟后,过滤入三角烧瓶中加塞待用。
取一张色层分析纸或定性滤纸代用,剪成圆形,直径应略大于培养皿的直径;将圆形滤纸平放在培养皿上,用滴管吸取叶绿素提取液,滴在滤纸的中心位置,稍干后,再重复操作几次;然后取另一滴管吸取石油醚,慢慢地推动叶绿素提取液,不久即可看到分离的各种色素的同心圆环,由内到外依次为:叶绿素a为蓝绿色、叶绿素b为黄绿色、叶黄素呈鲜黄色、胡萝卜素为橙黄色。
叶绿素a、b在长波方面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为663nm和645nm。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叶绿素是植物体内含量较高的绿色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1. 直接萃取法:直接萃取法是最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 取新鲜叶片,将其切碎并放入含有乙醇或丙酮的试管中。

(2) 在测定之前,将试管置于黑暗中,以避免光照对叶绿素的破坏。

(3) 将试管加热至60-80摄氏度,使用超声波震荡器震荡一段时间,以使叶绿素从叶片中完全溶解到溶液中。

(4) 将溶液离心,收集上层液体,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5) 根据吸光度测定值和标准曲线来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2. 酸碱法:酸碱法是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一种简便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取新鲜叶片,用醋酸乙酯将其完全浸泡。

(2) 在测定之前,将其放在黑暗中保护叶绿素不受光照。

(3) 将浸泡叶片的醋酸乙酯溶液转移到一个离心管中,再添加一些酸性乙醇(如95%乙酸)。

(4) 离心一段时间,使叶绿素溶于酸性乙醇中。

(5) 将上清液转移到一个试管中,并用乙醚稀释,使其适合测定。

(6)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3. 间接法(叶绿素含量的计算):间接法是一种根据叶片在不同波长下吸光度的差异来推测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包括440 nm、645 nm和663 nm。

(2)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非光合色素 Chl (a+b) = 0.0073 A663 + 0.036 A645叶绿素 a = 0.0127 A663 - 0.00269 A645叶绿素 b = 0.0205 A645 - 0.00488 A663叶绿素 a/b = (0.0127 A663 - 0.00269 A645) / (0.0205 A645 - 0.00488 A663)(3) 使用所得结果进行各种关于叶绿素含量的统计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十三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根据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值与其中溶质浓度C以及光径L成正比,即A=aCL(a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值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的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叶绿素a、b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2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度值,并根据叶绿素a与b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各自的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含量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应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b的80%丙酮提取液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663nm和645nm,又知在波长663nm下,叶绿素a、b在该溶液中的比吸收系数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 下分别为16.75和45.60,可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
A663=82.04Ca+9.27Cb (1)
A645=16.75Ca+45.6Cb (2)
式中A663、A664分别为波长663nm和645nm处测定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值;Ca、Cb分别为叶绿素a、b的浓度(g/L)。

解联立方程(1)、(2)可得以下方程:
Ca=0.0127A663-0.00269A645 (3)
Cb=0.0229A645-0.00468A663 (4)
如把叶绿素含量单位由g/L改为mg/L,(3)、(4)式则可改写为:
Ca(mg/L)=12.7A663-2.69A645 (5)
Cb(mg/L)=22.9A645-4.68A663 (6)
叶绿素总量CT(mg/L)=Ca+Cb=20.2A645+8.02A663 (7)
叶绿素总量也可根据下式求导
A652=34.5×CT
由于652nm为叶绿素a与b在红光区吸收光谱曲线的交叉点(等吸收点),两者有相同的比吸收系数(均为34.5),因此也可以在此波长下测定一次吸光度(A652)求出叶绿素总量:CT(g/L)=A652/34.5
CT(mg/L)=A652×1000/34.5 (8)
因此,可利用(5)、(6)式可分别计算叶绿素a与b含量,利用(7)式或(8)式可计算叶绿
素总量。

一、仪器、药品与材料
(一)实验材料
不同生境的新鲜植物叶片。

(二)仪器与用品
分光光度计,天平(感量0.01g),研钵,漏斗,量筒,滤纸等。

(三)试剂
1.丙酮。

2.80%丙酮:取80mL纯丙酮加入20mL蒸馏水混匀即得。

3.石英砂。

4.无水CaCO。

3
二、实验步骤
1.叶绿体色素溶液提取:选取不同生境下生长植物的成熟叶片按照实验七-I中方法用80%丙酮进行提取。

2.测定吸光度值:以80%丙酮作为参比溶液,分别在652nm、663nm和645nm处测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浓度大时需稀释)的光吸收值。

3.计算:把测得的光吸收值代入上述5、6、7和8等公式计算出叶绿素a、b和叶绿素总量。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稀释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