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的CT、MRI诊断

合集下载

喉癌的CT影像小科普

喉癌的CT影像小科普

喉癌的CT影像小科普在现代生活中,随着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我们的身体可能面临许多不同的健康威胁。

喉癌,这种在过去可能被视为“罕见”的疾病,现在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健康话题。

它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患者,但幸运的是,现代医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先进的检测工具,让我们有机会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上风。

本文将为您揭示CT影像在喉癌诊断中的重要角色,并解释为何及时的检查和诊断如此关键。

1、喉癌闪现:CT影像揭秘喉癌,一个可能让人瞬间联想到声音嘶哑、咽喉不适的疾病。

然而,这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并不总是那么简单。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CT(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技术已成为我们主要的武器之一,助力于喉癌的诊断。

为什么说CT影像如此重要呢?首先,CT影像可为我们提供一个三维的、详细的咽喉结构图,在此基础上,该影像允许医生清晰地看到组织的细微改变。

在喉癌的早期,可能只有一些细小的不规则性或增厚。

而传统的X光片可能无法捕捉到这些细节,而CT则可以轻松地呈现出来。

当然,单凭CT影像,医生并不能百分之百确认为喉癌。

但CT的优势在于它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比如,一个肿块的形状、大小或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都可能为医生提供判断其性质的重要信息。

然而,尽管CT影像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它仍然需要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来解读。

一幅清晰的CT影像,配合专家的解读,就能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为接下来的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2、影像之眼:喉癌在CT上的特征2.1 影像的不规则性与增厚喉部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区域,包含了许多不同的解剖结构。

在健康的喉部CT影像中,我们期望看到清晰的结构边界和均匀的组织密度。

但是,当喉癌开始发展时,我们可能会在影像中观察到一些不规则性。

这些不规则性可能是因为肿瘤的增长导致的组织增厚或形状的改变。

例如,正常的声带在CT上应该是细长且均匀的,但在喉癌的影响下,它们可能会显得增厚或变得不规则。

2.2 明显的质地差异与密度改变除了形态的变化,CT影像还可以揭示组织的密度。

咽喉部的影像学诊断

咽喉部的影像学诊断

鼻咽癌颅内侵犯(增强)
鼻咽癌颅内侵犯(增强)
喉部 (一)、喉部影像学检查的价值及限度
1、X线平片可以显示部分喉室的结构, 但对较小病变和周围软组织内部情况难于 显示。
2、CT可清楚显示喉部和周围结构的异常, 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对病变来源、性质 及肿瘤的分期提供依据,能清楚显示周围 喉软骨的破坏。
CT示软组织肿块,充满鼻咽腔,可经后 鼻孔长人同侧鼻腔,蝶腭孔扩大,肿瘤 长人翼腭窝、颞下窝,向上可破坏颅底 骨质,侵人蝶窦或海绵窦,肿块境界清 楚,密度一般均匀,肿瘤强化异常明显。
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T2 WI呈 明显高信号,强化明显,瘤内可见低信 号条状或点状影,称为“椒盐征”。
(三)、咽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1、咽部正常X线表 现
2、咽部正常CT表现 (1)鼻咽腔层面:
(2)口咽腔层面
(3)喉咽腔层面:
3、咽部正常MRI表现 MRI所见与CT显示相同,具有良好的组织
分辨率,能直接显示粘膜、肌肉、间隙、 血管、神经等。
T1WI
T2WI
鼻咽癌
纤 维 血 管 瘤
(三)、喉部正常影像 学表现: 1、喉部侧位片:
2、喉部正常CT表现 (1)会厌溪层面:
(2)梨状窝层面:
(3)室带层面:
(4)声带层面:
(5)声门下区层面:
3、喉部正常MRI表现
MRI可直接显示喉部矢状面、横断面和冠 状面的影像,喉软骨在未钙化前在 T1 WI、 T2WI呈中等信号,钙化后呈不均匀低信号; 喉肌T1WI和T2WI呈偏低信号;喉粘膜在 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喉 旁间隙在T1WI和 T2WI均呈高信号影;喉 前庭、喉室和声门下区则均呈极低信号。

喉癌汇总(总)

喉癌汇总(总)

喉癌喉癌(carcinoma of larynx)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以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发病率最高。

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患病者几乎邻有长期抽烟历史。

喉镜检查可发现喉部新生物,CT有助于明确肿瘤的侵犯范围,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喉癌确诊的主要依据。

标本的采集可以在喉镜下完成,注意应当钳取肿瘤的中心部位,不要在溃疡面上取,因该处有坏死组织。

有些需要反复多次活检才能证实。

活检不宜过大过深,以免引起出血。

喉癌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喉癌的手术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范围行喉全切除术或喉部分切除术,后者在切除喉部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喉的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喉癌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吸烟烟草燃烧后产生的苯丙芘可使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审批增生核鳞状上皮化生,纤毛运动停止或迟缓,有致癌性。

2.饮酒长期刺激粘膜可使其变性而致癌。

3.病毒感染一般认为病毒可使细胞改变性质,发生异常分裂;病毒可附于基因上,传至下代细胞,发生癌变。

成人型喉乳头状瘤(HPV)引起的病毒源性肿瘤,目前认为是喉癌的癌前病变。

尤其是高危型(HPV-16/18)与喉癌的发生关系比较密切。

4.环境因素如石棉和芥子气致癌。

5.放射线长期接触镭、铀、氡等放射性同位素可引起恶性肿瘤。

6.性激素研究表明喉癌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而雌激素则降低。

7.微量元素缺乏体内某些微量元素,则Zn、Se等缺乏可引起没得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导致基因突变。

病理:组织学上喉癌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约占95%~98%,腺癌少见,约占2%,未分化癌、淋巴肉瘤、纤维肉瘤少见。

喉鳞状细胞癌依其发展程度可分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三种类型。

原位癌较少见,经过一段时间可发展成浸润癌;早期浸润癌一般是由原位癌突破上皮基底膜向下浸润,并在固有层内形成癌巢;喉浸润癌绝大多数为高分化鳞癌,癌细胞可见不同程度的角化现象和细胞间桥,在癌巢中心可见角化珠,低分化鳞癌少见。

咽喉部影像解剖咽喉部病变的影像诊断

咽喉部影像解剖咽喉部病变的影像诊断
组织的侵犯情况。
MRI检查的优点是软组织分辨率 高、无辐射损伤,但费用较高,
且检查时间较长。
04 咽喉部病变的影像诊断流 程
初步诊断
了解病史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家族史、用药史等,以便 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
观察影像特征
医生通过观察咽喉部影像,如X光片、CT或MRI等,初步判断病 变的性质、位置和范围。
CT检查可以发现咽喉部肿瘤、炎症、囊肿等病变,以及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CT检查的优点是分辨率高、可以多角度观察,但费用相对较高,且存在辐射损伤的 风险。
MRI检查
MRI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 查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咽喉
部软组织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MRI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肿瘤、炎 症等病变,以及了解病变对周围
确诊与治疗方案制定
病理诊断
对于需要确诊的病变,医生可能会进行病理诊断,即通过活检或 手术后进行病理组织检查。
制定治疗方案
医生根据确诊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放疗等。
治疗效果评估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 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5 咽喉部病变的影像诊断案 例分析
会厌囊肿的影像诊断案例
总结词
会厌囊肿是咽喉部常见的良性病变,通 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囊肿的大小和位 置。
VS
详细描述
会厌囊肿的影像诊断主要依靠喉镜和CT 检查。喉镜可以直接观察囊肿的大小和位 置,而CT则可以显示囊肿与周围组织的 界限。大多数会厌囊肿没有症状,但如果 囊肿较大或继发感染,可能会出现喉咙不 适、异物感等症状。治疗会厌囊肿的方法 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喉咽部病变类型与影表现01会厌囊肿

喉癌的CT诊断与分期

喉癌的CT诊断与分期
系来自粘膜上皮的良性肿瘤是由粘膜上皮和结缔组织共同形成的乳头状团块富含血管虽属良性肿瘤但其生长活跃手术切除后?复发部分病例可发生癌变故其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为临床症状以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为主有单发和多发带蒂和广基之分无声带运动障碍肿物边界较清楚增强扫描可见强化一般?侵及喉旁间隙但?其发生癌变时病灶向周围浸润则可见喉旁脂肪间隙狭窄或消失32ct对喉癌t分期的价值喉癌的精确分期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意义重大近?来随着喉部分切除术适应证的扩大要求术前?加准确的分期目前纤维喉镜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纤维喉镜能直接观察喉粘膜及肿瘤表面情况但其无法评估肿瘤对喉深部间隙如会厌前间隙喉旁间隙的侵犯有否喉软骨的侵犯以及颈部?巴结转移等另外当肿瘤较大掩盖或充满声门裂或肿瘤侵犯广泛致张口受限时喉镜对声门及声门下区的观察无法进?导致对肿瘤的分期困难文献报道纤维喉镜对喉癌分期往往偏低?能满足目前临床的需要4而ct克服了纤维喉镜的上述?足可以清晰显示喉旁间隙是否受侵以及喉软骨是否破坏特别是多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以克服因呼吸或吞咽动作所产生的伪影另外多排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功能可以一次扫描后对原始数据进??薄层面的二次分割最薄可达01m使其对微小病灶的显示?加清楚使ct对肿瘤分期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本组资?ct分期与临床病?分期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本组资?分期过高者3例其中2例ct诊断为t3期而病?结果为声带重度?典型增生伴局部癌变实为t2期其原因为声带局部增生致声带增厚僵硬边缘隆起而ct无法区分增生与埋藏于增生组织中的局部癌变组织另1例ct见两侧甲状软前角分离间隙增宽其内见软组织影与会厌前间隙肿物相连故诊断为t4期病?结果证实甲状软骨无破坏其前角间隙软组织影为增生性组织实为t3期患者多排螺旋ct同时还可进?多平面重组mpr即在原始横断面数据基础上进?任意方向任意层面的重建这样既可以缩短扫描时间又可以减少患者的受照射剂?该重组功能已接近mri的多方向成像功能mpr冠状位像可以直观地区分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并直接显示喉室情况mpr矢状位像可以直观地显示会厌会厌前间隙舌根咽后壁下咽部和食管入处等结构因此mpr是常规横断面图像的很好补充有关喉癌的ct与mri分期的比较文献报道ct检查的敏感性为4666之间特异性为8494在显示喉软骨改变方面mr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74mr虽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容?出现假阳性其原因可能与炎性改变纤维组

超声与MRI在喉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对比分析

超声与MRI在喉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对比分析
Co cu i n : Uh a o o r p y c n p o ie a e u t if r t n i t e l c t n ie n if t t n f l r n e l c r io , n ls s o r s n g a h a r vd d q a e n o mai w t h o ai ,sz a d n l ai o a g a a cn ma o h o i r o y
1 一般 资料 . 1
【 稿 日期】2 1 — 6 2 收 000—2
超 声诊 断仪 , 探头 频率 6 1 MH 。患 者取仰 卧位 , ~3 z 颈
[ 作者 简 介 1胡 巧 (9 0 , , 18 一)女 江西 进 贤 人 , 治 医师 主

8 4.
中国
匿堂 苤圭 !笙笙 鲞篁 ! 塑
(.广 西 壮族 自治 区 人 民 医院 超 声科 , 西 南 宁 1 广 5 02 ;.广 西 医 科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 院 , 西 南 宁 3 0 12 广 502 ) 30 1
【 要 】 目的 : 比分 析 超 声 与 MR 在 喉 癌 诊 断及 术 前 T分 期 中 的 临床 应 用 价值 。 法 :6例 喉 癌 患 者术 前 分 别行 超 声 及 摘 对 I 方 3 M I R 检查 , 与手 术 所 见 和病 理 结 果进 行 对 照 分 析 。结 果 :6例 喉癌 , 并 3 超声 检 出 3 4例 , I 出 3 MR 检 2例 。在 T分 期 中 , 超声 对 T 、 ,
r. e a m n o i nsc Uts ud h epeSH si l unx h cgAu n m u ei ,N n i 3 0 1 D p r et f Da ot lao n,teP ol’ opt G ag i i l o o osR go t g i r ao f Zt o t n ann 5 02 g

喉部的影像诊断学

喉部的影像诊断学
★ MRI
◆ 颈线圈 ◆ 常规T1WI、T2WI,层厚 3mm~5mm;三维显示;脂
肪抑制 ◆ 增强检查
声门上、下区的解剖关系
★喉上起会厌,下达环状软骨上缘
◆ 声门上区:
▲ 从会厌软骨的游离缘开始,下界是假声带和喉室 ▲ 侧壁为杓会厌皱襞 ▲ 喉前庭 ▲ 咽部鳞状上皮黏膜向下延伸入声门上区
◆ 声门区:
喉部的影像诊断
本节教学目的与要求
★ 熟悉喉部影像学检查手段及各自价值和限度 ★ 熟悉喉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 X线
◆ 侧位 ◆ 软线(钼靶)摄影
★ CT
◆ 包括会厌-声门下区 ◆ 横断面3mm~5mm ◆ 容积扫描:三维重建、仿真内镜技术 ◆ 增强检查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
★ 喉腔狭窄或闭塞:见于炎症、肿瘤、外伤等 ★ 喉部肿块:见于肿瘤、炎症 ★ 喉壁增厚或喉周异常密度和/或信号影:见于炎
症或肿瘤 ★ 喉周间隙移位或消失:见于炎症或肿瘤
三、观察、分析和诊断 四、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 喉部平片检查只能依靠喉腔内空气显示轮廓和腔表面形 态的改变,通过侧位平片可观察会厌软骨、喉前庭、声 门区、声门下及喉后壁,通过正位体层摄影呼吸相和发 音影像可评价声带活动情况
喉气囊肿(图)
七、喉外伤
★ 各种暴力作用,如打击、挤压、自缢、被 扼、锐器、弹片或插管处理不当等
★ 甲状软骨及环状软骨骨折多见 ★ 粘膜可出血和水肿 ★ 骨折片刺伤软组织可导致与咽、喉相通,
出现皮下气肿 ★ 晚期因肉芽组织增生,而发生粘连及持续
性喉狭窄
八、喉异物
★ 口含食物或异物偶然吸入所致 ★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 异物吸入气道多停留在气管或支气管内,
◆ T2WI呈稍高信号(长T2信号) ◆ 坏死区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 ◆ 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强化 ◆ 易于显示病变范围

喉癌(carcinoma of the larynx)

喉癌(carcinoma of the larynx)

声门癌
第一节 声 门 癌
一、一般情况 最为常见,其占比例为50%~60% 病理类型多为高分化鳞癌 临床表现主要为声嘶 · 肿瘤多发生于声带的前1/3~1/2处,可 通过前、后联合的受侵而侵及对侧声带, 向上可侵及喉室、假声带,向后可侵及声 带突和构状软骨,而甲状软骨甚少受侵。 但病变晚期可侵犯甲状软骨或通过环甲间 隙而侵及颈部或甲状腺

喉癌

声门癌: T1:肿瘤限于声带,可以累及前、后联合,声 带活动正常 T1a:肿瘤限于一侧声带 T1b:肿瘤限于两侧声带 T2:肿瘤累及声门上区或声门下区,声带活动 正常或受限 T3:肿瘤限于喉内,声带固定 T4:肿瘤侵犯甲状软骨或/和超腔,如侵及气 管、颈部软组织、甲状腺和喉
喉癌
三、喉的淋巴引流 声门上区淋巴管丰富,其淋巴管穿过会厌 前间隙和甲状舌骨膜后_颈上深或颈中深 淋巴结 声门下区淋巴管较小,主要引流至声门下 区旁、前、下方的结构如喉前、气管前、 气管旁淋巴结,然后进人颈下深淋巴结, 至锁骨上和上纵隔淋巴结 真声带基本没有毛细淋巴管,少发生淋巴 转移:但声门癌侵及声门上区或声门下区 发生率可达15%~30%
喉癌
六、治疗原则 喉癌确诊后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和放射 治疗。晚期喉癌标准的治疗模式为:气道梗 阻明显时,行全喉切除术±术后放射治疗; 气道梗阻不严重者,则以术前放射治疗+手 术治疗为主,部分病人经有效的术前放射治 疗后,则可行较为保守的手术。诱导化疗一 根治性放疗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总之,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必须综合考虑 两方面的因素:最大可能地提高喉癌的局部 控制效果;在保证局部控制的基础上,尽最
一、喉支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门上区的淋巴引流
经杓会厌襞 前端、梨状 窝前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穿环甲膜
入颈内静脉 周围的颈深 上淋巴结
• 喉上部和中下部分别来 自不同的胚基,胚胎期 左右各自发育,至婴儿 期接合,此乃临床治疗 喉癌时行喉部分切除术 的理论基础。 • 若存在喉深部组织侵犯 或淋巴结转移,常须全 喉切除,所以术前掌握 肿瘤侵润程度殊为重要 。 • 影像学检查的任务—— 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 范围及邻近组织的浸润 情况;了解有否颈部淋 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对肿瘤进行分期,为临 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 助。 • 喉癌的临床分期多采用 国际惯用的TNM分期法。
4.喉咽癌 • 也称下咽癌,多发生 于梨状窝,少见于环 状软骨后部和咽后壁。 • 此区淋巴管较为丰富, 而且肿瘤的分化程度 多较差,故易出现淋 巴结转移,发生率在 70%左右,亦易于向 粘膜下扩散,向周围 直接蔓延。
4.喉咽癌CT
• 一侧梨状窝区软组织肿块, 梨状窝明显变小,但正常 双侧梨状窝多不对称。 • 发音或瓦氏呼吸有利于显 示较小的梨状窝肿瘤。 • 肿瘤易侵犯甲杓或环杓间 隙,患侧甲状软骨与杓状 软骨或环状软骨的间距大 于对侧是梨状窝癌的特点 之一,有助于与声门上区 原发肿瘤相鉴别。 • CT增强扫描有助于观察肿 瘤与颈部大血管的关系。
• 室带 • 声带
韧带、皱襞——室带与声带
• 杓会厌襞 • 室带
又称假声带,左右对称, 平行走行于声带上方
• 声带
左右对称,平静呼吸时厚 度约5 mm。 声带间三角形裂隙称声门 裂,发音时小于1mm。 声门裂前端称前联合,前 联合的正常厚度在2mm以内, 后联合处不应见软组织影。


喉室为真假声带间的隐窝, 呈椭圆形,其前端向上外延 展为一小憩室,称喉室小囊。 喉室的高度仅3-5 mm, 室带、声带厚度5-7 mm 。 CTMRI冠状位、矢状位 显示良好,轴位CT偶见。 扫描时位臵不正、层厚和 方向不当均直接影响喉腔结 构的显示。
• MRI能很好地显示声门上癌及其 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T1WI肿瘤呈中等或稍低信号, 脂肪呈高信号,有助于观察肿瘤 侵犯会厌前间隙和喉旁间隙的情 况。 • 声门上肿瘤下缘与声带的间距对 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 若肿瘤已侵及声带上缘,则不能 作声门上喉切除术,MRI冠状位 能直接显示肿瘤下界与声带上缘 的关系。 • 有时不能直接显示喉室,可将甲 杓肌的上缘看作是声带的上缘, 正常甲杓肌的上方及外侧周围有 少量的脂肪,T1WI呈高信号, 当声带被侵犯时此高信号区消失。 • 矢状位观察肿瘤与舌根部及前联 合的关系亦优于CT扫描。
深部间隙—— 声门旁间隙
位于喉前庭与甲状软骨板之间,在室带层面较宽,显示较清晰。 因含脂肪组织,而与会厌前间隙同在MRI呈清晰的高信号。
血管、神经及淋巴引流 1
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 颈内静脉和头臂静脉
喉上神经——声带紧张度
喉返神经——声门的开闭
血管、神经及淋巴引流 2
喉部的淋巴引流分上下两组。 声门上区淋巴管丰富,经杓会 厌襞前端、梨状窝前壁穿环甲 膜汇入颈内静脉周围的颈深上 淋巴结,后者一般位于颈总动 脉分叉附近,胸锁乳突肌内前 方。 声门区和声门下区淋巴管较少, 其前部穿越环甲膜,引流到颈 前淋巴结,入颈深下淋巴结, 也可走侧方入颈深下淋巴结; 后部向外后方,经喉返神经周 围的气管旁淋巴结,汇入颈深 CT平扫淋巴结与血管难以区分,需做增强检查。 MRI淋巴结呈等信号,易与流空的血管鉴别,显然 下淋巴结;少数到达锁骨上淋 优于CT,不过少数慢流的血管仍可能产生混淆。 巴结。


声门上区——假声带上缘
以上、杓会厌襞以内、杓 状软骨之前。
声门区——真假声带之间
的空间。
声门下区 ——声带以下。
韧带、皱襞——杓会厌襞
• 杓会厌襞
将喉上部空间分隔为 喉前庭与梨状窝两部分。 声门上区与声门区之间 的重要淋巴通道。 杓会厌襞和声门下粘膜 有疏松的粘膜下层,易发 生肿胀和水肿。 梨状窝吸气时左右可 不对称或向下延伸,发音 或做Valsalva动作时则应 对称。
2. 声门上癌MRI
3. 声门下癌
• (2-6%) 少见,起 源于真声带至环状软 骨下缘之间,发现时 常已至晚期。 • 声门下区淋巴转移多 至喉前、气管前和气 管周围淋巴结,发生 率在20%以上。 • 原发声门下癌很少见。
3. 声门下癌
• CT如果发现真声带以下气 管与环状软骨间有软组织 影,即应考虑有声门下肿 瘤。 • 一般累及一侧,但少数进 展期肿瘤亦可累及双侧, 导致局部环形增厚。 • 环状软骨下缘出现软组织 肿块表示肿瘤已侵犯气管。 • CT对声门或声门上癌侵犯 声门下区的情况都能很好 地显示。
二、常用影像检查方法及评价
——常规x线检查
侧位片可观察 喉轮廓和喉室腔; 正位片在发音 及平静呼吸各摄一 张,可观察喉部的 活动; 正侧位断层常 用正位,发音及平 静呼吸分别曝光, 对照显示喉室腔内 部形态与声带功能。
评价:由于普通X片密度分辨率较差,
已基本上为CT所取代。
常用影像检查方法及评价 ——CT
1.声门癌MRI
• 表现为双侧声带轻度不对称,但 部分正常人在MRI上也可有类似表 现。MRI T2WI信号明显高于肌肉, 鉴别优于CT。 声门癌侵犯前联合和后联合的 情况在MRI轴位和矢状位上都能很 好地显示, 合的声门上、下侵犯,

• 矢状位有助于显示肿瘤通过前联
• 冠状位则更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经
甲状软骨
为喉部最大软骨, 由左右对称的两块 甲状软骨板合成, 前缘汇合处成角, 男性为喉结。甲状 软骨板后缘有上、 下角,下角与环状 软骨形成环甲关节。 20岁起钙化, 65岁完全钙化,常 不对称。
环状软骨
前窄后宽呈指环形,为喉的主要支撑结构, 如有损伤易造成喉狭窄。
杓状软骨
控制声带的开合。 三角锥形,基底部有两个突起,前为声 带突,附声带后缘;外侧肌突,附环杓肌。 其底与环状软骨上缘连接成环杓关节。 杓状软骨声带突为确定声带层面的最好 标志,杓状软骨顶则相当于假声带层面。 平静呼吸时杓状软骨与甲状软骨间距离 应小于2mm。
吞咽困难明显——发生于喉咽部, 声嘶——声带、环杓关节病变或深部水肿, 咳嗽、呼吸困难——声门下, 咽喉部不适、有异物感——往往喉外, 喉体增大、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喉癌晚期。
• 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可将喉癌分为声门型、 声门上型和声门下型(梨状窝不是真正属于喉
的一部分,但梨状窝癌的临床处理与声门上癌相 似)。
喉癌的CT、MRI诊断
一、喉部解剖
• • • • • • 喉软骨 喉腔 喉前庭 韧带、皱襞 喉室 间隙
(会厌前间隙 声门旁间隙 )
• 血管、神经及淋巴引流
喉软骨
单一软骨 会厌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成对软骨 杓状软骨、 小角软骨、 楔状软骨。
会厌软骨
位于喉的上 部,其形如叶,其 茎附于甲状软骨切 迹的后下方,其体 游离,为普通X片 唯一能显示轮廓的 喉部软骨。不钙化。
• 发音CT或瓦氏呼吸: 1)观察声带的运动情况,帮助确定 声带固定的原因。但声带运动良好者不
能除外声带肌肉、关节的受侵。
2)观察梨状窝前壁受浸润的情况。
1.声门癌CT
• 双侧甲杓软骨 间距不对称, 差异大于l2mm,则提示 肿瘤已侵犯甲 杓间隙。 • 会厌前间隙和 喉旁间隙受侵 时,表现为正 常的低密度脂 肪影被软组织 肿块所取代。
• 各组肿瘤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和生长特点, 其淋巴结转移率及预后亦有差别。 • 各种病理类型的肿瘤影像学表现相似,缺 乏特异性。
五、喉癌的基本影像表现
• x线——局部软组织增厚或肿块。 • CT——等高密度的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密 度可均匀,瘤内有坏死时呈等、低密度混合影, 瘤周可有水肿及软组织浸润,注入造影剂后肿瘤 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 MRI——T1WI等信号,T2WI则高信号,瘤内坏死 区呈更长T1、T2信号,注入Gd-DTPA后肿瘤可 有强化。
喉CT读片几个问题2
• 读片容易混淆的几点
1)声带增厚的原因——扫描体位、炎症、肿瘤、 个体差异 2)声带中部内凹——喉室之容积效应 3)会厌前间隙底部软组织影——甲状会厌韧带; 舌骨层面——舌会厌韧带
四、喉

• 多见40岁以上男性。 • 90%以上鳞癌,其它有癌肉瘤、腺癌、燕麦细胞 癌和转移瘤等。软骨肉瘤和淋巴瘤罕见。 • 早期表现与其发生部位和病期有关:
1.声门癌CT
占50-60%; 约一半起源于真声带,多累及真声带游离缘的前半 部分;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 声门区淋巴组织稀少,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3-10%),预后良好。
• CT声带呈不对称 增厚,前联合的 厚度大于2mm应 考虑有肿瘤。但 继发性出血和反 应性水肿亦可引 起前联合增厚。
1.声门癌CT
优点:具有很高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是喉癌影像检 查中最主要的方法,能准确判断肿向深层组织侵犯的 范围,分期的准确性高于喉镜和常规x线检查。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的应用,能 清楚地显示喉的内部结构和粘膜病变,可作为纤维内 镜的补充。 缺点:1难以确定从假声带至真声带之间的过渡带,不 能显示轻度的粘膜异常,不易发现未骨化软骨的早期 侵犯; 2邻近组织的纤维化和水肿可貌似喉癌的扩散。
3. 声门下癌
• MRI冠状位易于显示肿瘤 及其向上下侵犯的范围。 • T2WI显示肿瘤侵犯颈部 软组织的范围优于CT。 • 起自环状软骨的弹性圆锥 使 粘膜与深部组织隔开, 它对肿瘤有阻挡作用, MRI冠状位可直接显示弹 性圆锥,声门或声门上肿 瘤向下超过弹 性圆锥层面 则表示已侵入声门下区。
跨声门癌
喉旁间隙纵向侵犯的范围;有利于 鉴别假声带被肿瘤推移或被侵犯。 犯显示最佳,表现为高信号的脂肪 组织被等信号的肿瘤组织所替代。 MRI成像时间长,平静呼吸时梨状 窝处于塌陷状态,显示声门癌浸润 梨状窝前壁的情况, MRI不如发音 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