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素试验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PPD)操作流程

结核菌素试验(PPD)护理技术
(一)评估
1.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合作程度、药物过敏史及晕针史等。
2.评估穿刺侧肢体活动程度及穿刺点皮肤状况。
(二)操作要点
1.患者取舒适体位;
2.核对医嘱,用1ml注射器抽取0.1ml PPD(5IU);
3选择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中下段交界处(皮肤颜色最浅、无感染和反应灵敏的部位);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原则;
3、判断结果时必须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被检查者手臂肌肉要充分放松。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家属注射后至看结果前不能用清洁剂清洗注射部位;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痒是PPD注射后的反应;
4.告知患者观察期间禁止在注射部位出现反应的部位抓、擦、挠、揉,禁止注射部位用清洁剂清洗;
5、告知患者48-72小时看结果。
(四)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原则;
2.判断结果时必须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被检查者手臂肌肉要充分放松;
(五)结核菌素试验(PPD)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又称PPD试验,是指通过对人接种旧结核菌素或接种纯结核杆菌蛋白衍生物来测定其对结核菌素有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一种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主要有皮肤接种法和皮内注射法,其结果有以下几种情况:1.阴性(﹣):局部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径<5mm。
2.阳性(﹢):局部硬结平均直径为5~9mm。
3.中度阳性(﹢﹢):局部硬结平均直径为10~19mm。
4.强阳性(﹢﹢﹢):局部硬结平均直径为≧20mm,或硬结平均直径<20mm但局部出现水泡、破溃及淋巴管炎。
结核菌素试验也称为PPD试验,是用来辅助诊断结核病的检查项目之一。
结核菌素试验是需要先在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然后在48~72小时后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是否出现硬结以及出现的硬结大小,来协助判断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检验方法。
通过测量皮试处皮肤硬结直径大小、观察周围皮肤红晕等情况来进行结果判读,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阴性(-):硬结直径<5mm。
阳性(+):硬结直径为5~9 mm。
中度阳性(++):硬结直径为10~19mm。
强阳性(+++):硬结直径≥20mm或虽不足20mm但局部皮肤出现双圈、水疱、坏死及淋巴管炎。
异常情况指标阳性提示机体可能既往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目前存在活动性结核病。
指标阴性多提示机体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但对于处于结核感染早期的患者,PPD试验也表现为阴性,有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注意事项检查结果可能会受到患者病情、精神状态、检查操作等因素的影响。
检查期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检查前检查前注意保持前臂内侧皮肤的清洁,不要涂抹化妆品。
检查前不需要空腹。
如有任何已知的过敏症状(尤其对蛋白质),受过结核疫苗接种,或者曾经被诊断为结核病,都应该及时告诉医生。
检查中医生会在前臂内侧皮肤进行注射,注射时会有轻微的痛感,通常可以忍受。
晕针患者需要有家属陪同,并应提前告知医护人员。
检查后保持注射部位皮肤干燥,切勿挤压或刮擦试验部位。
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是

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是
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结核病诊断方法,也叫做PPD试验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其具体方法如下:
1. 选取适当部位的皮肤,通常在前臂内侧。
2. 清洗皮肤并消毒,保持局部清洁。
3. 使用注射器将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到皮肤的表层。
结核菌素通常使用Tuberculin PPD。
4. 在注射点的皮肤上标记,并等待48-72小时。
5. 患者应避免摩擦、擦洗注射点,以免影响结果。
6. 48-72小时后,观察注射点附近是否有红斑、硬结、水肿等反应。
7. 使用标尺或刻度测量红斑的直径。
一般认为红斑直径大于10mm为阳性反应。
8. 根据红斑直径和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检等综合判断是否结核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如果患者曾经接触过结核杆
菌或注射过卡介苗,可能会发生阳性反应。
因此,在解读结果时,需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结核菌素试验不能用来区分结核病活动性和潜伏感染,只能显示机体对结核菌素的免疫反应。
最终的结核病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以及其他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核菌素试验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结核菌感染的常规方法,也被称为结核菌素皮内试验或结核菌素皮试。
它是通过在皮下注射结核菌素溶液,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来判断个体是否感染结核菌的一种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方法的正确实施对于准确判断结核病的感染情况至关重要。
首先,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结核菌素溶液、注射器、酒精棉球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并且设备的消毒工作做好,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接着,选择注射部位。
通常结核菌素试验注射部位选在前臂内侧,这个部位较为敏感,便于观察注射后的反应情况。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要避免注射在有破损、发炎或其他皮肤病变的部位。
然后,进行注射。
在进行注射前,需要先用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然后将结核菌素溶液注射到皮下。
注射后,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硬结等反应。
通常情况下,注射后的48-72小时内会出现明显的皮肤反应,医务人员需要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反应情况。
最后,根据注射部位的反应情况来判断结核菌感染的情况。
根据国际上的标准,结核菌素试验的判断标准是根据注射部位出现的硬结直径来确定。
硬结直径在5mm以上的被认为是阳性反应,而在10mm以上的则被认为是强阳性反应。
根据这些标准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结核菌。
总的来说,结核菌素试验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结核菌感染检测方法。
正确的实施结核菌素试验对于准确判断结核病的感染情况至关重要。
在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时,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患者在接受结核菌素试验时也需要配合医务人员的观察和记录工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核菌素试验法

【用品】治疗盘,无菌1ml注射器,旧结核菌素(OT)皮试液,无菌生理盐水。
【方法】 1.结核菌素稀释法:用生理盐水将结核菌素稀释成10000倍,1000倍及100倍3种皮试液。
稀释方法:①取旧结核菌素0.1ml加生理盐水至10ml,为1:100稀释液;②取1:100稀释液0.1m1加生理盐水至lml,为1:1000稀释液;②取1:100;稀释液0:1m1,加生理盐水至1ml,为1:10000稀释液;④眼科应用时,可按上法继续稀释至所需浓度。
2.将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处,作好解释,取得合作。
3.以1m1注射器吸取所需皮试液,按皮内注射法,将0.1ml皮试液注入前臂屈侧皮闪。
4.一般先用1:10000稀释液开始试验;如为阴性,改用较高浓度稀释液进行试验;如用至1:100稀释液仍为阴性,则可判定为阴性。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标准化操作流程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标准化操作流程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是一种常用的诊断结核病的方法,通过注射结核菌素到皮下,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来判断个体对结核菌的感染情况。
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进行TST时需要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下面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1. 患者准备,在进行TST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解释测试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反应,获取患者的同意,并了解患者的过往病史,特别是是否曾经接触过结核病患者或者是否有结核病症状。
2. 结核菌素制备,医务人员需要准备好标准浓度的结核菌素溶液,通常是5单位/0.1毫升的浓度。
确保结核菌素的储存和使用符合规定,避免结核菌素的变质和污染。
3. 皮肤注射,在患者的前臂内侧皮肤上清洁并消毒注射部位,然后用注射器将0.1毫升的结核菌素溶液注射到皮下层。
注射后轻轻按压注射部位,确保结核菌素溶液均匀分布。
4. 测试结果记录,在注射结核菌素后,需要记录注射的日期、
时间和注射部位的直径。
通常在注射后48-72小时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测量皮肤硬结的直径。
5. 结果解读,根据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直径,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医务人员可以判断患者的结核病感染状态,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就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遵循这一流程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结核菌素实验

结核菌素实验
一,皮试溶液的配制
取每 1ml 含 50IU 卡介菌蛋白衍化物( BCG-PPD )的稀释制剂一支。
二,试验方法
在前臂内侧皮内注射每 1ml 含 50IU 卡介菌蛋白衍化物 (BCG-PPD )的稀释制剂 0.1ml (5IU ),48-72 小时观察结果。
三,结果观察
48-72 小时,以局部浸润纵横直径大小计算反映强度:
1. 不发红且硬结直径不超过 0.5cm 者,或仅发红而无硬结者为阴性( -) 0.5cm 以下者为可疑阳性( + - )
0.5-0.9cm 者为弱阳性( +)
1-1.9cm 者为阳性( ++)
6. 除红肿及硬结外,有水疱或坏死,或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为超强阳性( ++++) 四,注意事项
1. 阳性反应临床意义:出现于 3 岁以下且未曾接种过卡介苗的婴幼儿时,多表示近期有结 核感染,儿童呈阳性时,表示卡介苗接种后发生免疫反应,否则为受过自然感染,但不 一定有活动病灶,强阳性反应时都表示有潜在的活动病灶。
2.
阴性反应临床意义,多表示未感染过结核病,或表示接种卡介苗后免疫力已消失。
3.
凡有活动性结核病灶者,宜从低浓度做起或不做,以免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4.
正在发热或患其他疾病者,不宜做该实验。
5. 已稀释的溶液可在冰箱内保存 6 周,如发生沉淀或变黄时则不能用。
2.发红且硬结直径为 3. 发红且硬结直径在 5. 红肿且硬结直径在 2cm 以上者为强阳性 +++)。
结核菌素试验操作

结核菌素试验操作一、试验前准备:1.确定被试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
2.了解被试者是否存在对结核菌素过敏的反应,如有过敏史应避免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3.确定被试者是否接受过结核疫苗的接种,以及接种时间。
4.检查被试者的皮肤情况,如有炎症、湿疹等应暂缓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5.携带结核菌素试验所需的工具和药品,如结核菌素液、注射器、酒精棉球等。
二、试验操作:1.清洁被试者的前臂,用酒精棉球擦拭前臂皮肤,使其干净卫生。
2.取出注射器,准备注射结核菌素液。
根据被试者的年龄和历史接种情况来确定注射剂量,一般成人用5TU结核菌素。
3.在前臂内侧的皮肤上,用注射器将结核菌素液注射成一个小丘状,注射的角度为45度。
4.注射完后,用酒精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避免结核菌素液外溢。
5.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是否有创伤或出血,如有需要处理。
三、结果判断:1.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通常在48-72小时后进行判断。
需要被试者在这段时间内避免水洗、彩绘等会干扰结果判断的活动。
2. 在判断结果时,要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根据红肿的直径来判断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
一般来说,阳性反应是指注射部位出现直径≥5mm的红肿。
3.阳性结果可能表示被试者曾经感染过结核菌,或正在患有活动性结核病。
这时需要进一步进行结核病的相关检查,如胸部X光片、痰液检查等。
4.阴性结果可能表示被试者没有感染结核菌,但也有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状态较差或感染疾病导致免疫反应不佳。
需要综合其他临床表现来判断。
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结核菌素试验的阳性结果不能单独用于诊断结核病,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
此外,结核菌素液注射后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不适感,但一般来说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总之,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结核病筛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史资料进行综合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D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方法:
前臂掌侧中下1/3处为最佳或者选择部位在左前臂掌侧上1/3与中1/3交界处,常规消毒后,左手拇指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腕横纹皮纹平行进针刺人皮内,缓缓注入0.1 ml的PPD液(此处皮肤薄嫩,反应敏感易观察)。
避开疤痕,血管和皱褶。
用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以皮内注射法将PPD 0.1ml(含5个结素单位)缓慢注入,注射深度要合适,剂量准确时局部可出现7-8mm大小的圆形橘皮样皮丘(有毛孔出现),不要在注射部位按压揉搓和肥皂刺激,72小时内禁止洗澡,洗脸时尽量避开注射部位,尽可能避免用激素类的药物,如果有其它反应请到有关医院检查处理。
注射后72小时观察结果,用卡尺测量硬结纵横直径,硬结平均直径=(纵径+横径)/2。
二、结素试验后出现异常反应的处理。
局部:出现水泡、溃疡,应保持清洁,涂2%甲紫,必要时可用注射器将水泡液抽除。
全身:①发热,多属热原反应与器具消毒不严有关,一般于数小时内可恢复;
②厥与休克,多与精神紧张、恐惧有关,可嘱其平卧、保温,必要时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0.5~1.0ml;③病灶反应,注后数小时肺部病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侵润渗出,形成变态反应性病灶周围炎,一般不必特殊处理,2~5天可自行消退。
三、禁忌
有下列情况暂不宜作结素试验发热,体温37.5℃以上;传染病恢复期,器质性心脏病、肝肾血管疾病、精神病、癫痫、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丙种球蛋白缺乏和月经期。
四、理论依据:
注意:优先选择部位在左前臂掌侧上1/3与中1/3交界处,常规消毒后,左手拇指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腕横纹皮纹平行进针刺人皮内,缓缓注入0.1 ml的PPD液
1、腕横纹平行进针进行皮试,由于针尖是顺皮纹而进,机械损伤小,无断裂现象,并且药液是顺流,阻力少,所以病人无痛或只有微痛感觉。
2、按人体解剖结构,前臂中、下1/3有桡神经、尺神经的浅支经过,而前臂上1/3位置神经末梢分布少,对疼痛的刺激相对少,疼痛自然相对会少;前臂上1/3位置的浅静脉网较前臂中下1/3处少,从而引起渗血机会相对少;前臂中1/3与上1/3交界处皮肤体表面积大容易注射和固定针头,而且此部位跟踺少,色素相对较浅,容易观察和测量硬结,从而保证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蔡村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