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评一只猫的非常死亡
深度报道背后的多角色转换——从《一只猫的非常死亡》分析出镜记者的角色功毹

出镜 记者 在报 道之 前 ,对 整个 事件 应 该 已经有 了基 本 客观 完整 的出现在 观众 的面前 。 的 了解 和 全 局 的 把握 。但 是 为 了还 原 整 件事 情 的调 查 过
程 ,记者 首先 是 以一名 普通 观 众 的身份 ,把 自己放 在起 点 游 一 样 , 带领 观 众 来 到 虐猫 事 件 的 发 生地 黑龙 江 的 萝 北
现 给观 众 。出镜 记者 则 贯穿 整个 新 闻事件 的 调查和 采访 过 程 中, 穿针 引 线 的带领 观众 进入 到 事件 的 中心 , 根 溯源 , 追
望 ?” 这些 疑 问恰 恰 也是 普 通观 众 所想 要 了解 的 ,因此 而 节 目也 才 能吸 引观众 继 续往 下看 , 记 者一起 探 究事情 的 和
作者简介:郜淅琳 ,女 ,河南大 学新 闻与传播 学院硕 士研 究生,主要从事 电视 电影文化传播研究
13 3
今传媒
2 1年第9 01 期
记者 :利 益会 让一 个人 丧 失感 觉吗 ?
李 某:你 说呢 。
传 媒 实务
萝 北 县对 当事 人进行 采访 , 恰恰 是观 众最 想看 到 的也是 最
想 了解 的事情 核心所 在 。
如果 说这 是一 件正 在法 庭进 行审 理 的案件 , 么记 者 那 恰 恰就 是 一名 主持 公正 的法 官 。原 告 、被 告 、证 人 、辩 护
在 这 个采 访 过程 中,柴 静 所 说 的最 多 的两个 词 是“ 怎
查过程 的见证 者和 亲历 者 , 个 节 目的每 一环 都有 出镜 记 么” 什 么” 整 和“ 。比如 : 你告 诉他 们 的用 意是什 么 呢 ?” “ “ 、 你 者 的参 与 ,而 在 每一环 中,出镜 记者所 扮 演 的角色 和所 起 看 到 的只是 一张 图片 ,毫 无线 索 ,你 怎么 去 找 ?” 你 怎 、与 者 ,对 这次 人 肉搜 索最 有 发 言 作 权 的即 是这三 位 网友 ,而 此刻 的记 者所 要做 的就 是倾 听 ,
小悦悦事件电视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小悦悦事件电视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XX年10月13日,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被2辆车3次碾压,18路人见死不救,引发了国人的震惊和反思,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竞相报道。
司机的凶残、路人的拒救,交织成面色冷漠的众生相。
而阿婆陈贤妹的援手让极度冷漠的社会有了一丝温暖,以朴素的悲悯情怀挽住气若游丝的生机。
个体境遇是世态的微观映射,“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不啻为“冷漠流行症”的再度发作。
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
席卷全国的小悦悦事件报道中,同样也凸显出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少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和收视率,在报道中缺乏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
本文以国内数十家卫视为观察对象,以10月16日至23日这段时间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报道为观察样本,对此试加分析。
1.新闻采访缺少换位意识电视采访最大的特点是在摄像机镜头前进行的。
作为采访记者,职业决定其已经习惯了镜头前的交谈,有的记者就忽略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往往开门见山、劈头盖脸地向对方发问,常常弄得被采访者手足无措、狼狈不堪,根本无暇认真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因此,电视新闻采访学当中提倡换位意识,所谓换位意识就是要求采访记者首先要考虑和尊重被采访对象在镜头前的感受(有些批评或揭露性采访除外)。
综观小悦悦事件中的人物采访,很多记者恰恰缺乏这种换位意识。
在此次事件中,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小悦悦的父母了。
在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新闻》和《米线社区》的新闻画面中一度出现两位哭泣的镜头,特别是作为母亲,曲女士曾敲打自己,长跪不起。
然而,我们的记者却一遍又一遍地提问为什么没有看管好孩子甚至是事发几天后还有记者问她当天的情形,这无异于再次揭开别人的伤疤,在其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曲女士表示已经不愿意回忆当天的情形。
如果不愿开口就不要进行采访,强行采访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还会对受访者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
另外,对陈贤妹老人的采访也有失人文关怀。
他伤心了作文450字关于猫咪撞死了

他伤心了作文450字关于猫咪撞死了示例文章篇一:《他伤心了》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小宇,他是一个特别善良又很喜欢小动物的人。
他家养了一只超级可爱的小猫咪,那小猫咪浑身雪白,就像一个会走动的小雪球,眼睛又大又圆,像两颗晶莹剔透的宝石。
小宇可宝贝这只小猫咪了,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小猫咪玩。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去找小宇玩。
刚到他家门口,就听到一阵哭声。
我心里一惊,赶紧推开门进去。
只见小宇坐在地上,眼睛红红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流着。
他的怀里抱着那只原本活泼可爱的小猫咪,可是现在小猫咪却一动也不动。
我吓坏了,急忙问:“小宇,这是怎么啦?”小宇一边哭一边抽噎着说:“我的小猫咪,它被车撞死了。
”我看着那只小猫咪,心里也很难过。
小宇哭得更厉害了,他紧紧地抱着小猫咪,嘴里不停地说着:“小猫咪,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呀。
你还答应要陪我玩好多好多游戏呢,你怎么就走了呢?”那模样就像失去了最珍贵的宝贝。
我在旁边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才好。
我蹲下来,轻轻拍着他的背说:“小宇,小猫咪已经走了,你这样一直哭也不是办法呀。
”小宇抬起头,眼睛里满是伤心和不舍,他大声地对我说:“你不懂,小猫咪对我来说就像家人一样。
每天早上它会在我床边叫我起床,晚上会陪我一起写作业。
现在它不在了,我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我看着他,突然觉得小猫咪在他心里的位置真的太重要了。
小宇把小猫咪抱到院子里的一棵树下,他找来了一个小盒子,小心翼翼地把小猫咪放进去,就像在放一件易碎的宝贝。
他一边放一边说:“小猫咪,你在这儿会很舒服的。
这棵树会陪着你,就像你以前陪着我一样。
”我能感觉到他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小猫咪的爱和不舍。
他坐在小猫咪的“小坟墓”旁边,默默地流着眼泪。
我在旁边陪着他,心里也不好受。
我想啊,小猫咪对于小宇来说,不只是一只小动物,那是他的小伙伴,是他生活中的一抹温暖的阳光。
现在阳光消失了,他的心肯定像被乌云遮住了一样黑暗。
过了好一会儿,小宇的哭声才慢慢小了一些。
关于我家猫死了伤心的一篇作文

关于我家猫死了伤心的一篇作文Losing a pet can be one of the most heartbreaking experiences a person can go through. My family recently experienced the painful loss of our beloved cat, and the emotions that have come with it are overwhelming.失去一只宠物可能是一个人最心碎的经历之一。
我家最近经历了我们挚爱的猫的痛苦失去,随之而来的情绪令人难以承受。
Our cat, named Whiskers, had been a part of our family for over a decade. He was more than just a pet to us; he was a member of the family. Whiskers had been there for all the milestones in our lives, comforting us in times of need and bringing us joy with his playful antics.我们的猫名叫小胡子,他已经成为我们家庭的一部分超过十年。
他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只宠物;他是家庭的一员。
小胡子一直陪伴我们度过生活中的所有重要时刻,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安慰,并通过他顽皮的把戏给我们带来快乐。
The day that Whiskers passed away was a devastating blow to our family. The house felt emptier without his presence, and his absence left a void in our hearts that we weren't sure how to fill. We found ourselves constantly looking for him in his favorite spots, only to remember that he was no longer with us.小胡子去世的那一天对我们家族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我家的猫死了难过作文

我家的猫死了难过作文
阳光照进猫窝,但那里空荡荡的,再没有那团毛茸茸的小身影和呼噜声了,感觉好冷清啊。
我就坐那儿,默默看着那个角落,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手里拿着它最爱的那个毛线球,已经磨得不成样子了。
它每次看到都扑上去玩,好像找到了什么宝藏似的。
现在球还在,但它却不在了,感觉手里的球也失去了温度。
外面的鸟还在叽叽喳喳地叫,跟家里形成鲜明对比。
我抬头看天,好像看到它在天上跳来跳去,但我知道那只是自己骗自己。
它真的走了,不会再回来了。
家里到处都是它的影子。
那张旧沙发上,它以前总喜欢窝成一团晒太阳;书架下面,我们经常玩捉迷藏,我找它找得满头大汗。
现在这些都只能在回忆里找了,它真的走了。
我摸摸它的照片,它躺在窗台上,看起来好满足、好幸福。
希望它在另一个地方也能过得这么开心吧。
虽然舍不得,但也得接受这个事实了。
猫死了我很难过的作文

猫死了我很难过的作文
English: I am deeply saddened by the death of my cat. He was not just a pet, but a beloved member of our family. His playful antics, gentle purring, and comforting presence brought so much joy and warmth into our lives. His sudden departure has left a void that feels impossible to fill. I miss the sound of his paws pitter-pattering across the floor, the way he would curl up in my lap, and his soft meows demanding attention. The pain of losing him is overwhelming, and I find myself grieving deeply for his loss.
中文翻译: 我对猫的死深感悲痛。
它不仅是一只宠物,更是我们家庭中深爱的一员。
它活泼的举止,温和的呼噜声和安慰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多的快乐和温暖。
它突然离去留下了一个无法填补的空虚。
我怀念它小爪子在地板上嘀嗒的声音,怀念它蜷缩在我腿上的样子,和它温柔的咪咪声讨要注意的方式。
失去它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承受的,我发现自己深深地为它的离去而悲伤。
猫听完也死了

猫听完也死了
描述一下
在一片宁静的夜,淡淡的月光洒下柔和的光线,午夜的梦想开始流淌。
这一刻,很多信仰
的真理似乎都在回响着。
然而,突然间,一个伤心的声音将整个夜晚打破了:一只猫长长地叫着,就像在它内心中
藏着最深的痛苦,它仿佛无可置疑地想要诉说它的悲伤,但却一直憋不出口来哀嚎更深。
经过长时间的叫喊,它最终停止了叫声,伴随着淡淡的萤火虫的舞影,它向前,不再叫喊,但它却倒在了路上,表情带着痛苦与无助,永恒安息,它最终沉入梦乡,安详永恒,不再重现。
无声无息中,一只猫听完梦心中真理,仿佛在说出最后的祷告,它双手慢慢放下,再无生气,最终死了。
它离开甚是温馨,但却令人惋惜,我们应该思考,每个生命都有美好的愿望,每个愿望都
可以用心去开拓,遇到艰难,要有勇气去面对,不要轻言放弃,不要丧失信念,期待生活
能够多一份美丽的祝福,等待能够给心灵以平静宁静。
猫死了我很难过的作文

猫死了我很难过的作文
月光照在窗台,猫窝空荡荡的,时间好像都停住了。
它那柔软
的毛发和独特的花纹,以前我每天回家都盼着能见到,现在却只剩
下冷清。
家里哪哪都是它的脚步声,尤其是晚上安静的时候,我总感觉
还能听到它爪子轻轻敲地板的声音,好像它还在找我玩。
但一转身,啥都没有,真的让人挺难受的。
它最爱的那个玩具球,现在孤零零地躺在角落里,都是灰。
以
前看它玩那个球,眼睛亮亮的,特别开心。
现在球还在,猫没了,
看着就心酸。
吃饭时候也特不习惯,以前它总蹲在我脚边,眼巴巴地看着我,等着我给点好吃的。
现在我把食物摆得满满的,可它再也不过来吃了,心里空落落的。
家里好像还有它的味道,风一吹过来,我就好像能闻到它身上
的味道,暖暖的。
但伸手去摸,啥都没有,这种感觉真的很奇怪。
它走了之后,我才明白生命有多脆弱。
以前跟它一起的日子,
不管开心的、不开心的,现在都成了我最宝贵的回忆。
它虽然走了,但在我心里,它一直都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节目构思与分析课程
题目小评《一只猫的非常死亡》
学生姓名陈婷婷
学号 200901213020
班级 09传播学(媒调)
学生所属学院电视与新闻学院
任课教师方毅华
教师所属学院电视与新闻学院
成绩
小评《新闻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
摘要:《新闻调查》作为央视的一款主打节目,既是同类节目中的佼佼者,同
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从新闻类评论调查节目所要求的“新闻性、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以及主持人的表现五个方面对《一只猫的非常死亡》这一期
节目进行了简要的评论,为节目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新闻性、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出镜记者(主持人)
正文:
从央视的官网上我找到这样的一段话:《新闻调查》栏目是隶属于中央电
视台新闻评论部的深度报道栏目,节目以记者的调查、采访为结构主线,力求
客观、深刻。
想必这个就是节目组对节目的定位了。
老师上课多次提到的《广播电视简明词典》中对“调查报道”的定义为
“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报道”。
相对于一般性
的动态消息,新闻调查被看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报道方式,它侧重于强调运
用新闻五要素中的“为什么(why)”和“发生了什么(what)”,即重在揭示新闻
事实产生的原因,变化发展的来龙去脉,注重分析……
那我们就抓住这几个点,对本期节目进行一个浅层的评价。
首先是节目的新闻性方面。
节目内容是当时在网络上影响巨大的虐猫事件,作为一个引发众人围观的新闻事件,这件事本身就具有了新奇性和显著性的特点。
然而由于网络的浮躁和信息松散等特点,“围观者们”其实很少有人能真
正对事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
所以,节目在对事件的还原和深入剖析上还
是有很大的挖掘空间的。
节目选这个主题,在对新闻性的把握上还是有一定的
敏感度的。
然而,最后把事件归因为心理压力,反而却降低了事件固有的新闻性。
从节目的社会性来看,不管是“虐猫”还是“虐人”,其实都可以更深入
地挖掘到故事背后的社会问题。
本期节目对“背后的故事”的解读是:巨大的
心里压力和人类固有的变态心理——恋足癖。
虽然节目貌似是对事件进行了较
为深入的思考,但是我却认为节目对观众进行的是误导:就虐猫本身来说,本
来是一件很无良的行为,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和对人引以为豪的同情心的挑战,但是节目从采访当事人王某的背景开始转了基调:从不同角度多次强调了王某
的“与人为善,与世无争”。
也许王某在生活中的确是这样的人,但是并不能
因为她对人的好而弱化她对动物的残忍,“发泄”之说我可以接受,但是我却
无法接受节目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同情基调:同事说她是好人,她自己说自己婚
姻危机、是抑郁症患者、内心压抑痛苦,连网友都跟她道歉说对她的生活造成
了影响……对于一个虐待动物的人,敢于把视频放到网上,就不敢于承担事件
带来的后果吗?鲁迅先生说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节目想传达的“可
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也符合人性,但是我却无法接受可恨之人因其可怜而不
被谴责。
错了的就是错了,帮做错事的人找理由就是一种对正义的伤害。
评论
性新闻节目的目标之一是舆论导向,这样的处理导致的结果就是传达给观众一
种“虐猫者本身也好可怜啊”的感叹,却没有起到真正应该做的呼吁大家要保
护动物、尊重生命的目的。
《新闻调查》选题的标准就是:“ 第一要有故事”,在他们看来,“对
故事性的强调是对观众的一种尊重”(方仁:《巨匠在限制中产生——访〈新
闻调查〉制片人张洁》,《传媒观察》,2006年第2期)。
这次的节目也不例外,秉承老师告诉我们的“挑刺”风格,我想说的不是它做得好的故事,而是
这次让我在看节目的过程中好几次笑出来了的镜头问题:电视媒体的特点就是“用画面说话”,所以镜头的运用在电视中是十分重要的,我想这也是传媒大
学之所以专门设立了“电视摄影”这个专业的原因。
但是这期节目里的镜头使
用实在是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范例——声音说什么,镜头给什么:当叙述到王
某冲到洗手间痛哭的时候,镜头模糊了并在左下角滴上了一滴“眼泪”;当说
到视频和帖子的传播时,镜头很配合地从一台计算机摇到了另一台计算机;甚
至在说到网友寻找虐猫者的时候,镜头用的竟然是游戏中搜寻的画面!说猫扑
给猫扑的网页,说天涯给天涯……类似的运用在整集节目不断被用到。
恩,我
只能说,这个摄影机实在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
但我们的电视需要的,真
的只是这种“乖宝宝”式的摄影师么?
最后一个是最具特点的调查性。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在他的
论文《新闻调查类节目的镜头应该属于“有限的叙述者”》中有这样的阐述:“新闻调查类节目的镜头应该属于“有限的叙述者”,也就是说,出镜记者是
用个人的眼光、有限的而并非全知全能的视角来对事实进行呈现,或者说它的
叙述方式应当在接受者那里起到这样的效果。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很难从镜
头中找到调查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听上帝讲故事”感觉:画外音用各种每集
都会出现的模式化的问题来引导我们一步一步跟着他的脚步去找寻事情的真相,但是因为这种声音的强势和主导性,看完之后的我们不禁回想:我们所看到的说完了节目本身,我想要对担任出镜记者同时也是主持人的柴静的表现发
表一些个人看法:我知道很多人很欣赏柴静冷静的风格,但是我本人在看这集
节目时突然很反感这种风格性的冷静,面对本来就是鼓起勇气的当事人王某,
柴静的问题显得很奇怪,是的,我找不出其他的形容词,只好用奇怪这个奇怪
的词。
在这段采访中,我们终于见到了虐猫事件的主人公,她刚开始接受采访
时的情绪表现得相当的稳定,但是柴静一连串咄咄逼人的提问和冷静缓慢得像
是在代表着正义一方质问的口气,特别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你为什么要踩它的
眼睛”这一句让我们明显感觉到了她内心那种想要把王某表现得残忍冷血的意图。
如果说在采访了王某的同事之后,节目的基调转变成为了挖掘施虐者背后
的精神压力而弱化其本身的残忍的话,这时的柴静明显没有理解编导的意图。
而恰恰是这个问题,让我又一次的笑了:当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在你的脚下被踩
踏时,它会哀叫会挣扎,踩着高跟鞋发泄心中郁结的女人如何会注意得到踩的
是猫咪的眼睛还是尾巴。
就算是想要踩,也很难瞄准的吧?这种明显的引导观
众的提问方式,在一个不分级的新闻调查类节目中,明显不是很合适。
潜移默化,我在评论时秉持了一种“挑刺”的态度,但要是让我给这期节
目打一个分数的话,我会给它一个比上次看的《农民连续自杀》高得多的分数(上次那集我只给了60分的及格分,因为他最后“不给力”的结尾),这次的节目我给到了80,因为在我们这些观看者的眼里,上升空间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