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的含义及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听、说、读、写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英语四大技能,其中写作的地位尤其重要,写作不仅在高考中占据了25分的分值,也是衡量学生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尽管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再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却停滞不前。
究其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有教师教学的问题,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低下。
很多教师注重写作速度的训练,只是让学生熟悉一些简单的模板,学生却不能掌握真正的写作技巧,从而造成了学生对写作恐惧、心烦、言之无物的现象。
本文主要探讨将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课的日常教学中。
1.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的关系英语中的图式(schema)一词亦被称作框架、摹本、背景知识等,是个体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
在在图式理论中,普遍认为有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分别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
在写作过程中,两种信息加工方式其实是并行出现的。
在针对某一特定的话题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主题,这就需要我们用到“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首先着眼于整体,利用内容图式来填充文章的主题思想。
而在描写细节的时候,有需要用到“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信息的发散,达到最后整合到一起呼应整体的目的。
例如,在写议论文‘Should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 at school?’这个话题时,学生首先要确定总论点,开门见山的提出“学生应该穿校服”这个观点,再激活已有的内容图式,寻找相关素材,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搜集素材,扩充素材,支持总论点,如学生在校穿校服使得学生有集体荣誉感,方便学生运动等等分论点。
在每个分论点里,每段又有主题句的支撑,也是每小段的一个总论点,最后总结出结论。
所以,在英语写作的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以上图式来处理信息,激活相关图式,用合理的图式来对信息进行加工。
2.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程序应用图式理论进行的写作教学是由教师根据牛津高中英语教材Reading,Task,Project及课后练习所涉及的话题结合语篇的类型事先设计好写作任务,体裁以议论文为主,授课教师有重点地训练学生的内容图式与形式图式。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运用摘要: 本文基于康德提出的图式理论,通过最近几年国内相关文献综述,探讨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运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是否能有效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感,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成绩。
关键词:图式理论,以读促写,写作教学图式概念由康德于1781年提出,他认为图式是一种认知形式结构,是一个在创造过程中实施的规则。
后来,巴特莱将康德的图式理论进一步发展,提示了图式在知识习得中的作用。
皮亚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图式理论与认知论结合起来,提出了发展的图式理论。
他认为图式是认知的结构。
现代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鲁姆哈特发展了图式理论,认为图式理论是关于人的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怎样使知识的表征以特有的方式去应用知识的理论。
(转引自谢秀兰,2015)根据现代图式理论的特点,图式理论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语言图式。
其中,内容图式是指关于现象、物体、思维的概念或其他相关概念,包括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或亚文化等生活方式方面的知识,也包括具体某一学科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专业知识。
形式图式是指文章的结构,如框架排列、结构安排等,也被称为结构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语篇语言结构和形式结构方面的认知。
语言的语义结构和形式结构与哲学、民族、逻辑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联,这是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研究图式理论,在英语学科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听力、翻译还是阅读,词汇,写作等方面,运用图式理论指导,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写作作为检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的载体,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英语写作教学当中运用图式理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图式知识,促进其写作的顺利展开。
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H.G.Winddowson曾在“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中表示,阅读和写作可以贯通在一起进行教学。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区县武清区学校杨村第一中学学科英语姓名李春英陈秀萍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内容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促进写作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师不能再回避的且急需攻克的一个教学难题。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图式理论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是攻克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一、图式理论简介二、图式理论与写作教学三、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三)教学设计:激发已有图式-建立新图式-巩固新建图式-丰富图式-运用图式(四)教学反思四、结束语本文试图说明,如果英语教师将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2008年高考结束了。
从考场出来后的估分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面对高考英语作文的得失只能得到如下的结论:英文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训练,临阵磨枪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也是不可取的,应该重视平时的英语作文训练。
高考英语作文占25分,有着不可忽视的比重,它足可以说明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然而高考现状却不容乐观,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缺乏足够的训练,所以对英语写作要么感到无从下手,充满畏难情绪,胡乱写些英语单词或不着边际的句子充当字数,权作心理慰藉;要么用词不当,构句无章,错误频出,行文不流畅,表达不地道,无写作质量可言。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促进写作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师不能再回避的且急需攻克的一个教学难题。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图式理论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是攻克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一、图式理论简介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
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图式这一概念进行过阐述和定义,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意义可概括为:所谓图式就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中的过程(周相利,2002)。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英语写作作为一种语言综合运用的技能,在英语学习和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课标》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综合运用语言基础知识,清楚、有效、连贯地表达信息,达到输出语言书面交际的目的。
本文旨在结合英语写作的实例,探讨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一、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的关系1.图式和图式理论。
图式(Scheme)一词来源于希腊,原意为形象和外观。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家用来解释对事物理解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新的信息、概念及思想只有在已有的背景知识有关联时才有意义。
2.建立在图式理论上的英语写作。
在英语学习上,图式被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写作中要用到的词汇、语法和习惯搭配等语言基础知识。
内容图式是指写作材料中与主题相关的背景,如社会、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形式图式是指写作的题材、篇章结构和修辞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图式理论,英语写作分为四个步骤:(1)建立语言图式: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语言信息和观点;(2)确定内容图式:按一定逻辑顺序组织信息与观点;(3)形成形式图式:以文字形式组段成章;(4)润色、修饰成稿。
二、高中英语写作常见误区1.选词问题。
一篇好的英文习作,首要问题是选词。
由于受母语影响,中国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不遵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导致在写作中错误百出。
例如:The price of the iPad is pretty cheap.(修改:The price of the iPad is pretty low.)2.句式和结构问题。
英文句子注重形合,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一定的语言结构或者形式手段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汉语句子侧重意合,汉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中国学生因对英语句型和结构不熟悉,倾向于套用汉语句式,导致在作文中出现句型错误、句式结构不完整或者语序混乱等问题。
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教学启示

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教学启示近年来,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本文将从定义图式理论、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以及图式理论在具体教学中的一些启示几个方面来阐述图式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图式理论是一种系统的语言模式理论,它是结构语言学家米兰斯文塞拉蒂(Milan Swain)和拉斐尔卡西尔(Raphael Kasher)在八十年代提出的,它描述了描述语言系统中抽象的模式,可以提供语言使用者一种系统的、有效的方式来建构和表达他们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图式理论强调,语言是可以推演的,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一种有意义的类比,也就是图式,来分析和构造出一种相当复杂的语言系统,在这种系统下,语言使用者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接下来,本文将对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行介绍。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图式理论可以在英语编写过程中影响作者的编写策略:它可以促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更多地考虑文章的结构,让他们更有效地组织文章,更有效地进行语言分析,并获得更好的语言使用效果。
其次,图式理论可以提高作者的写作意识,使作者能够实现语言分析和组织性写作的完整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此外,在具体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图式理论也可以带来几个启示:首先,图式理论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比如准备写作,重新组织写作,提高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运用新知识来改进文章等;其次,教师应该突出强调学生在全面分析和推理过程中的组织性思维,而不是仅仅使用记忆技巧;最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和任务,让学生通过模仿、建模等方式学习更多的句型,以便他们更好地掌握图式理论。
总之,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作者更有效地分析和构建语言系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给老师带来有价值的启示。
希望研究者能够提出更多有关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图式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更多应用,以不断推动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指出人们在接收信息时会依据已有的认知模式(Schema)去理解和处理这些信息,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图式理论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1. 利用图式帮助学生阅读文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式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形成对特定文章类型的预期。
比如,当学生读到一篇讲述人物故事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任务式阅读的方式去找出文章中描述的人物的特征和行为,从而形成对这类文章的图式认知,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2. 利用图式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准确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图式理论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文章中的信息视为一系列连贯的事件,然后根据图式去预测下一步的信息。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专注于文章的核心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和速度。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图式理论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篇章结构。
在学习不同文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来学习文章的组织形式,从而形成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图式认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写作技巧。
2. 利用图式写作时作为框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图式理论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组织自己的写作思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写作内容的整体结构入手,先构建一个基本的图式框架,然后根据这个框架来逐步丰富内容和表达。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地找到文章的重点和要素,提高写作的表达效果和准确性。
总之,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合理运用图式理论,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英语教学服务。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有效运用1. 引言1.1 概述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主要探讨人类如何组织和处理信息以及应对各种认知任务。
在教育领域,图式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高中英语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英语读写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通过本文分析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实例展示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图式理论对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1.2 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对于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仍存在一定的空白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
开展关于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研究,既有助于深化理论研究,也有助于指导实际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提高。
1.3 研究意义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高中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深入探讨图式理论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研究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案例,有助于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策略。
深入探讨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于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研究意义。
2. 正文2.1 图式理论介绍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由巴托洛梅(Bartlett)提出。
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者开始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图式理论是一种有前途的理论,逐渐受到英语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图式(schema)理论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学等领域,可以被描述为一类认知结构,是个体实现学习、记忆和问题解决等认知操作的指导框架(Anderson,1983)。
在语言学中,图式通常被定义为普遍的认知结构,它们包含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情境和事件,并表示出人类对语言和语言使用的一种组织化方式。
这种组织化方式包括我们对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的规则、范例和概念的认识。
简言之,图式是人类语言认知的基础。
二、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根据图式理论,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策略,有意识地利用和增强学生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并为学生提供适应知识结构的新信息。
下面将介绍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词汇学习图式能够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区分、分类和归纳不同的单词。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单词“apple”时,教师可以同时介绍相关的图式,如“水果”、“香蕉”、“橙子”等。
这有助于学生将新单词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记忆和应用。
2.语法学习在语法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呈现有代表性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语法规则。
例如,在学习被动语态时,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一篇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被动语态的运用方式和规则,从而形成记忆。
3.阅读和写作图式理论可用于教授学生阅读和写作。
学生可以通过图式来分析和组织阅读材料,理解文章结构和主题。
此外,在写作中,学生可以利用图式来组织思想,构建篇章结构,并将不同的信息和段落有机地联系起来。
4.语言交际活动图式理论也适用于教学语言交际活动,例如口语和听力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图式理论对提高英语写作发表相关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图式理论的基本要义及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的关系,并探讨了在句型教学、段落教学和语篇教学中激活和构建图式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图式;英语;写作教学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国际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
因此,全社会对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写作能力无疑是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而且,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能够准确、流畅地用英语写文章已成为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
既然英语写作能力如此重要,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寻求一个适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近几十年,图式理论受到了很多英语专家及英语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并已被运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与听力教学。
图式理论同样也能为提高英语写作教学发挥作用。
一、图式的基本要义自从1932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F. C. Barlett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中提出图式概念以来,图式已被不同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冠以不同的定义和形式。
例如,Schank和Abelson(1977)用图式来表示人们常遇到的情景的原型知识( Stereotypical Knowledge); Carrell和Eisterhold(1983)把图式定义为学习者以往习得的知识(即背景知识)的构架(structure); Eysenck和Keane(1990)则认为,图式是被组织起来的一族概念,即图式涉及通用知识,人们可以用它来表示或表征事件、事件系列、格言、情景、关系和物体等。
Cook(1992)将图式定义为话语加工过程中所必需的思想表达(a mental representation essential to discourse processing)[1]。
而鲁梅哈特认为,图式是认知的基石,一切信息加工都要建立在图式的基础之上。
总而言之,“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以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
图式中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档(slot),当新信息和存在的背景知识融合在一起并被放到合适的空档时,图式便形成了。
图式可以大致分为四类:1、语言图式( linguistic schema):指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2、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包括依赖篇章情境的图式和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的图式,也就是语篇内容的背景知识。
3、形式图式( formal or organizational schema):指的是不同语篇关于文章形式、组织结构的知识。
4、策略图式(strategy schema):指的是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技巧等[2]。
二、图式知识与英语写作教学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认为:人们在接受和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在新事物和已知的概念、过去经历等有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即背景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
人们能否理解和接受新事物,取决于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图式结构),输入的信息必须与原有的图式结构相吻合:如果缺乏原有的图式结构,新旧知识之间就存在着鸿沟。
因此,许多的英语专家和英语教学工作者纷纷把“图式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和听力教学中。
笔者认为,“图式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写作教学。
因为写作与阅读和听力有着相似的信息处理过程。
阅读和听力属于信息输入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读者成功的激活自己已具备的图式,从而才能达到成功的理解材料。
而阅读属于输出信息过程。
这个过程也同样需要成功地激活和构建与写作相关的图式知识。
下面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激活和构建图式知识。
1、在句型教学中激活和构建图式知识现在大学生的英语习作中都有一个普遍现象———句法知识欠缺,遣词造句水平低,用汉语思维模式造英文句子等等。
由此可看出学生写作能力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英语句子意识不强,缺乏对英语句子的语感,结果使表达受阻,不能造出地道的英语句子。
所以,英语教师有必要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激活和构建一些与句型有关的图式知识。
在句型教学中,最基本的图式知识就是现代英语的五个基本句型。
基本句型是分句结构的几种基本“格局”,也就是千变万化的句子的结构雏形。
正是这有限的分句结构雏形及其转换形式能够衍生出无限的实际使用的句子。
在写作之前,学生必须有这五种英语基本句型的图式知识在头脑中才能写出正确的英语句子。
为了让学生写出正确的英语句子,教师在教学生写作之前,可先向学生提问:现代英语的基本句型有哪些?经过学生们的一番讨论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复习这五种基本句型,同时把正确答案和例句写在黑板上。
主-动-补(SVC)结构:Theman is a teacher.主-动(SV)结构:Every laughed.主-动-宾(SVO)结构:Iwant a ticket.主-动-宾-宾(SVO)结构:Mary lentme her car.主-动-宾-补(SVOC)结构:They elected him president.[3]通过这样的复习,学生就能根据这五个基本句型造出正确的合乎语法的句子了。
如果有必要,教师还可以对这五种句型进行扩展。
扩展基本句型的重要手段是通过增添不同的修饰语,通过并列连词及从属连词的衔接,从而使句子从短到长,从单调到多变,从只有“主干”到衍生出各种“枝蔓”,从正序到发生各种“移动”。
2、在段落教学中激活和构建图式知识段落是构成章篇的基本单位,是支撑语篇的框架。
若干语段组成一个段落,而若干段落又组成一个语篇。
所以,写好段落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
关于这一点, LeonMones说过:“不管教什么写作,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要他们写大量的段落,因为段落确实是缩小了的文章,它具有一篇文章的一切要素,体现了该篇文章所体现的一切构造原则。
”而从每年两次的四、六级统考中看出,考生作文段落结构松散,衔接不当,布局零乱。
导致了学生得分低。
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段落教学也是一个关键。
因此,在教学生写段落的时候,首先,我们应该给学生构建这样一个图式:通常一个段落由三个部分组成(1)主题句;(2)推展句; (3)结论句,这三种句子的写作和衔接是段落写作的关键。
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一篇范文,如:(Ⅰ)Pollution is becomingmore and more serious all overtheworld. (Ⅱ)Forexample, the poisonous gas given offby facto-ries and automobiles has made the air unhealthy for people tobreathe. (Ⅲ)Furthermore, everywhere we go today,we can findrubbish carelessly disposed o.f (Ⅳ)For another example, wastewater keeps pouring into rivers and lakes; as a result,manywaterspecies are dying out.(Ⅴ)Pollution is, in fact, threatening ourexistence.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分析哪一句是主题句,哪一句是扩展句,而哪一句是结论句。
其中(Ⅰ)为主题句, (Ⅱ)(Ⅲ)(Ⅳ)为扩展句, (Ⅴ)结论句。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头脑中段落写作的图式就会变得更清晰。
如果有必要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语篇材料让学生辨认出主题句,扩展句和结论句,从而巩固学生关于段落写作的图式知识。
其次,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对这个基本的段落写作图式知识进行扩展: (1)写主题句时注意主题的可写性; (2)扩展句是对主题句的详尽论述,每一个扩展句都要支持主题句;(3)结论句是全段最后的浓缩,起到收拢、强调、总结等作用。
这可以通过事先给学生准备的语篇材料进行分析、证明。
最后,组织学生根据已建立起来的图式知识进行段落写作训练。
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激活和构建图式知识过程,学生才能掌握段落写作的技巧,为下一步的篇章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语篇教学中激活和构建图式知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低除了有语言基础知识以及写作技巧欠缺方面的原因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在写作中,语篇知识、语篇思维模式的运用能力较差。
在写作课上,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对语篇的构建起重要作用的知识,通篇了解英语文章的结构,也就是说使学生了解英语语篇的构筑特点。
其中,最基本的是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常用的四种文体(即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和描写文)的基本写作步骤的图式知识。
如英语议论文一般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导言段( introduc-tion),中间段(body),结尾段(conclusion)。
导言段一般指出作者对问题所持的看法和主张。
中间段说明作者所持看法和主张的理由和根据,可从事实和道理两方面来写。
总结段一般是作者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态度。
以《大学英语》精读Book I第一课“How To ImproveYour StudyHabits”为例,文中第一段为导言段,作者在这一段中指出自己的看法:“Even students of average intelligencecan be top studentswithout additionalwork. Here s' how:”。
然后,第二段到第七段为中间段。
在这个部分中,作者指出成为优秀学生几个应具有的好的学习习惯: 1. plan your timecarefully; 2. find a good place to study; 3. skim before you read;4. make good use of your time in class; 5. study regularly;6develop a good attitude about tests。
最后,作者总结:“Thereare other techniques thatmighthelp youwith your studying.Onlya few have beenmentioned.Youwillprobably discovermany oth-ers after you have tried these……”[4]。
另外在以交际为目的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汉语语篇思维模式与英语思维模式的差异又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又一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