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推荐课的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
草房子教学反思

草房子教学反思在进行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高教学质量。
而对于我而言,草房子教学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有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分析和反思我在草房子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首先,我注意到在草房子教学中,我的教学目标并不够明确。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然而,由于对这一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我没有在教学开始前明确地告诉学生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这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对我的教学内容不够专注,无法真正融入到课堂中。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我应该在课前准备中充分考虑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明确告诉学生们,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效果。
同时,我也应该更加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们的反馈和理解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
其次,我在草房子教学中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们的参与度不够高。
课堂上,我虽然提供了一些小组活动和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比较被动,不太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我可以提高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
例如,通过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或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们亲身去实践和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和能动性。
此外,草房子教学还让我思考到了一点,在教学中,我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并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在草房子教学中,由于我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导致了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轻视或者被放弃。
这是我在反思中感到非常震惊和愧疚的地方。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我认为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
只有将学生们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优质的教育。
《草房子》教学反思

《草房子》教学反思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经典名著之一,《草房子》无疑是一本值得学生阅读的好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能够选择这本书作为教学材料,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教学体验。
首先,我选择《草房子》这本书作为教学材料的初衷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
这本书描绘了贫苦农民家庭的生活,展现了真实的社会和人性。
通过主人公贵珠的成长和她与父亲的感人故事,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贫困、温情、亲情等价值观。
通过阅读《草房子》,学生可以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培养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比如预习导引、趣味阅读小组讨论、表演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我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对于《草房子》中经典情节的讲述,我逐渐引导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整体了解,在学生中间创建了一种分享感受和观点的氛围。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我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策略和思维习惯。
在讲解文本时,我常常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拓展思维的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够用更深入的理解来解读小说中的细节和情节。
然而,在教学中我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草房子》这本书的词汇和句式相对较难,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词汇攻关、语境猜测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理解障碍。
其次,由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不同,有些学生对这本书的接受度不够高。
为了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喜爱程度,我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且与他们分享不同的阅读体验。
通过教学过程的反思,我认识到有效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
草房子课堂实录

草房子课堂实录一、波澜起伏的课堂教学草房子课堂始于2015年,在这个充满活力和智慧的地方,学生们经历了一次次知识的探索和心灵的成长。
下面将为大家记录一次令人难忘的实际课堂。
二、灵性的启发这堂课的主题是“感恩”。
老师没有依赖传统的黑板和书本,她选择了一种更具互动的方式来教授这个主题。
首先,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感恩的视频,画面中展现了许多不同的场景和人物,从而引起学生们内心深处对幸福的思考。
三、富有含义的师生对话随后,老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感恩是什么?”学生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踊跃举手。
老师选择了几个学生的回答并与他们进行深入的对话。
这种亲切的师生互动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参与度,也使他们更加理解感恩的真正意义。
四、创意的活动安排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老师设计了一项创意活动。
她请每个学生用彩纸和丝带制作一朵鲜花,并在花瓣上写下他们感激的事物或人。
学生们认真地动手制作,并相互分享自己的感恩之花。
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感恩的重要性。
五、深度思考的思辨课堂接下来,老师请学生们对感恩的主题进行深度思考。
学生们分成小组,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探索感恩的内涵和影响。
每个小组都针对不同的话题进行展示,并给予其他小组宝贵的建议和反馈。
这样的思辨课堂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心灵的触动在本堂课的最后,老师请学生们观看一段让人感动的视频。
视频中展现了一位儿童艺术家从感恩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一幅令人惊叹的画作。
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让他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并愿意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思考与反思在这堂课结束后,学生们被要求写下他们对课堂的思考和感触。
这让学生们有机会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审视。
通过这次反思,学生们深刻感受到感恩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八、结语通过这次草房子课堂实录,我们可以看到草房子课堂的教学方式独特而丰富,让学生们在知识传授的同时体验到了对心灵的呵护和启发。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实践研究”《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学反思【作品分析】《草房子》是曹文轩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又一部扛鼎力作。
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
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
【导读理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就要我们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畅游在书海中。
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恰当的课外阅读指导,不仅有益于学生情感熏陶,良好品德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能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淀。
学生在积淀语言的过程,不断的感悟书本的内涵,让书籍丰富的营养源源不断的流入到学生的心中。
虽然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主的阅读能力,可是从语言的积淀到内涵的感悟,教师的指导都是不可缺少的。
阅读量的增加必须以质作保证,不是随便什么书都能让学生读的。
《草房子》作为一部备受人们关注的儿童小说,给了我们带来学生阅读的新方向。
不仅要在书籍中去感受语言,体会内容,更要去感悟内涵,去感悟童年带来的美好。
即使碰到了苦难、病痛等心也有对美的无限向往。
就想作者曹文轩说的那样“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
一个在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成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美。
”【指导目标】1.通过部分事例,让学生对桑桑这一故事主角有初步的认识,并对他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起学生阅读《草房子》一书的兴趣。
2.品味《草房子》中的部分语言文字,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美。
3.适当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4.通过一步步的引导,教给学生阅读一整本书的方【指导重点】1.由对作品部分片段的关注而产生阅读《草房子》一书的兴趣。
2.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的一些方法,能在自我阅读中循法而读。
【指导过程】一、开篇引言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的作者祈智叔叔和一个小朋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希望。
《草房子》教学反思

《草房子》教学反思《草房子》教学反思一、引言《草房子》是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主人公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度过的六年小学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本文将对《草房子》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草房子》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人性美和情感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作品,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
3. 写作法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写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指导学生如何写好读后感和文学评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草房子》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播放一段关于《草房子》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阅读作品,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 精读课文让学生分组阅读作品,每组选择一个章节进行精读。
组织学生讨论精读章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4. 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让学生思考作品中所表达的人性美和情感美。
5. 总结全文让学生回顾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引导学生总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草房子》课堂实录

《草房子》课堂实录《草房子》课堂实录师:昨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了文章《倾听》,最后一小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帝给了我们耳朵——”生:“是为了让我们听到世间纷杂的声音,而人类给了自己爱心,是让我们把纷杂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
想享受美妙的音乐,就让自己学会用爱倾听。
”师:很想告诉同学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和老师一样,都已经学会了用爱倾听,因此,待会儿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发言不管对与错,在他们听来都是美妙的乐声。
不信,你们看,他们此时露出的微笑就是对大家的鼓励。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吧,“猜猜他是谁?”我来说,你来猜,什么时候猜出来,什么时候举手?第一个,请听题——性别:女;年龄:13岁;爱好:题足球;有句口头禅:老妈,你真烦。
生:《老妈,你真烦》里的林呱呱。
……师:知道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是谁吗?生:桑桑。
[板书:桑桑]师:早晨发下来的资料看了吧?能说说文章里写了桑桑的哪几件“光荣事迹”吗?想一想,再说。
(生略作思考)生1:桑桑看到自己有个好住处,他的鸽子们却还在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觉得它们很可怜,就将自己家里的碗橱改造了一下,做成了鸽笼,给鸽子们住。
师:说得很完整,能不能简单一些呢?生1:桑桑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师:从哪件事情里看出来的?简单一些说。
生1:桑桑用家里的碗橱给鸽子们做了一个窝。
师:鸽子的窝就是——(鸽笼)。
[板书:用碗橱做鸽笼]师:第二件呢?生2:桑桑看到别人用网捕鱼,心里痒痒的,可是他没有网,就三下两下地将家里的蚊帐扯下来,做成了网,去捕鱼,后来还挨了妈妈的揍呢。
师:说得很详细,能像黑板上这样概括地说说吗?生2:桑桑剪掉蚊帐捕鱼。
[板书:用蚊帐捕鱼]师:第三件呢?生3:桑桑在炎炎夏日里穿上棉衣棉裤。
[板书:夏日穿棉衣]师:真不错,才读了一遍就将三件事给概括出来了。
咱们再看这个题目也不完整,能将它补充完整吗?想一想。
生1:惹人喜爱的桑桑。
生2:调皮的桑桑。
生3:异想天开的桑桑。
师:还有这么多手举着,那我把这些都写题目上,写得了吗?生摇头。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理解《草房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1.2 教学内容:(1)第一章:桑桑的草房子(2)第二章:纸月的故事(3)第三章:细马的生日(4)第四章:秃鹤的愿望(5)第五章:杜小康的梦想1.3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
(3)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草房子》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题:成长、友谊、梦想。
2.2 章节阅读与讨论:(1)学生自主阅读每个章节,了解故事情节。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2.3 课堂互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情景再现。
(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教学评价3.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3.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4.1 教师总结课堂上的亮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2 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和交流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4.3 针对学生的反馈,教师调整教学计划,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阅读《草房子》的章节,了解故事的发展。
(2)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内容,积极参与课堂交流。
六、教案设计6.1 教学目标:(1)深化对《草房子》中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和表达能力。
《草房子》教学反思(经典版)

《草房子》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回顾:在本次课程中,我旨在通过讲解和学习《草房子》这篇经典的小说,帮助学生理解农村改革时期的社会变革,培养学生对家庭、友情和奋斗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草房子》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2. 分析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背景和人性困境。
3. 培养学生对于家庭、友情和奋斗精神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过程回顾:1. 导入(5分钟):我通过展示一些农村改革时期的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对农村生活和社会变革的兴趣。
我提出问题:“你知道农村改革时期发生了哪些变化?你对农村生活有何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小说导读(10分钟):我向学生简要介绍了《草房子》这篇小说的背景、作者和主要情节。
我重点强调了小说中蕴含的家庭、友情和奋斗精神等主题,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小组阅读和讨论(20分钟):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课堂上阅读小说的指定章节,并讨论以下问题:★你对小说中的主人公和其他人物有什么印象?★小说中描绘的家庭、友情和奋斗精神给你带来了什么思考和感悟?★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人性困境与我们的生活有何联系?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 总结和深化思考(15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反馈,我对小说的主题和意义进行了总结和深化。
我强调了以下要点:★家庭的重要性:小说中的家庭关系描绘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和关注。
★友情的珍贵:小说中的友情关系展现了朋友间的相互扶持和信任,引导学生思考友情对于个人成长和生活的影响。
★奋斗精神的价值:小说中的主人公通过奋斗克服了困境,展现了奋斗和努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于追求梦想和实现目标的思考。
5. 反思和情感体验(10分钟):我鼓励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个人的反思,并表达他们对小说的情感体验。
我提出问题:“你在小说中看到了哪些让你感动或触动的场景?你对小说中的人物有何评价?你从小说中学到了什么?”通过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并反思自己的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房子》阅读推荐课课堂实录盐城市大冈小学陈小兵课前欣赏歌曲《童年》师:会唱这首歌吗?会唱的跟着唱一唱这首歌叫什么?《童年》是呀,听了这首歌一定会勾起你许多美好的回忆。
边听边欣赏一组图片。
师:童年是一首诗,纯净、甜美;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还是一支童谣,天真、烂漫。
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首童谣。
[课件出示童谣]:师:谁来读一读?有趣吗?从你们的笑容中陈老师也感受到了,把这种趣读出来。
再次指名读。
师:童谣不仅有趣,还很有节奏感,我们一起打着节奏读一读怎么样?知道老师是从哪里学来的吗?对,从一个小男孩那儿学来的,他叫桑桑(板书)你们知道他是哪本书的人物呢?生:《草房子》师根据回答,板书“草房子”师:你想象中的草房子是什么样子的?生:草房子下面是泥土做的,上面是茅草盖成的。
师:很简陋。
生2:草房子又小又矮。
生3:不结实,只要风一吹就会到了。
师:刚才你们用想象的画笔描绘出心目中的草房子,草房子正是40年前我们盐城人居住的最有特色的住所,它冬暖夏凉,想看一看草房子吗?【课件:欣赏图片】(第一幅图: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也住过这样的草房子。
第三幅图:这是曹文轩笔下的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
)师:曹文轩是用怎样优美的文字来描述草房子的呢?[课件出示描写草房子的文字]:①师范读。
②师:这样的草房子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草房子很贵重,它不是……师:老师也感受到了,你真会思考生:草房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
师:多美呀!生:草房子真大,真漂亮!师:(师边说边拿起书介绍)在这美丽的草房子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人,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草房子,了解这些住在草房子里的人们。
板书:走进师:当我们拿到这本新书时侯,你会怎么读呢?生1:我第一眼会看封面,好看的才能吸引我继续读下去。
生2:我会先随意的从头翻到尾,了解大致的内容。
师:这就叫浏览。
生3:我会翻内容提要看一看生4:我会看目录,挑精彩的章节读。
师:这是细读,也叫精读。
生5:我会边读边画一些精彩的句子或段落。
师:你真会读书,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生6:读后也可以写读后感。
)师:我们三(3)班的小朋友真会读书,各有各的读书方法,老师不禁要竖起大拇指。
想知道老师拿到一本新书是怎么读的吗?师拿着书:老师首先会欣赏欣赏美丽的封面或插图,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接着我会翻开书的内容提要,当然有的书上叫内容简要,也有的是内容概述,从这里会很快的了解书的大致讲了什么,再浏览一下目录,看看有哪些精彩的章节,然后在一页一页的读,品一品人物的形象,当然我还会边读边画一些精彩的语句摘录到摘抄本上,读完后还可以写一写读书的感受。
刚才老师说的有点快,老师把它写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读书的方法]:希望对你们读这本书有所启发。
师:请轻轻的从桌角拿起《草房子》这本书,我们先来好好的欣赏欣赏书的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见封面上有曹文轩师:你的目光真敏锐,他就是我们这本书的作者,有同学了解它吗?生:他是我们盐城人。
师:你对他还了解什么?生:曹文轩写过《红瓦黑瓦》、《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师:你真了不起,这些书你都读过吗?生:有的读过,有的没读过师:这些书值得一读。
生:老师我还看过《青铜葵花》呢。
师:这就是曹文轩,说不定他还是我们的老乡,他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年,在他的作品中有许多他小时候生活的影子。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的作品获各种学术奖、文学奖40余种。
就我们手上拿的这本书就曾获得……等六项大奖,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就获得国内、国际大奖四项。
听到这,你有什么感受?生1:曹文轩真了不起呀,生2:读草房子。
生3:……师:在封面上,你还看到了什么?生:我还看到了一幅画,画上有许多小朋友坐在草房子上)师:这些画中的小孩都是《草房子》里的人物,待我们读完了这本书就会认识他们。
师:真了不起,一幅封面就有这么多的收获,读了这本书相信你们的收获会更多,想不想知道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老师也和你们一样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但这本书这么厚怎样很快的了解它讲了什么呢?生:看内容提要[课件出示内容提要]:师:读一读内容提要,从这段文字中你知道这本书写的是谁?写了哪些内容?生1:这本书写了“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师:这是桑桑和她的好朋友纸月之间纯真的友情,书中还有许多有趣、感人的故事呢生2:这本书写了“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师:一位天生秃顶的少年叫秃鹤,许多都喜欢摸他的头喊他秃鹤,但是他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来了尊严,生3:它还写了“不幸少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师:是呀,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油麻地最富有的杜小康,在遭遇了家庭变故,在逆境时是勇敢面对还是被它打败呢?这本书会告诉我们答案。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这六年的小学生活中。
师:是呀,读了主要内容就知道这么多的信息,真了不起,我们知道本文的主人公是桑桑,书中还写了哪些人物呢?我们通过读目录也可以了解一些人物。
课件出示目录:师:猜一猜,目录中哪些是人物的名字?生:秃鹤、纸月、白雀、细马师:你们猜的真准,这些人物都是书中的人物,书中的人物,还有呢!(一起来读一读)生读人物的名字师:现在老师想和你们做一个游戏,老师的描述,猜猜第几幅图是谁?师:听好,第一位,秃鹤,他原名陆鹤,因为是个秃子,被同学们称为秃鹤。
生:第一幅图是秃鹤。
师:你猜得真准,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生:秃鹤是个秃子。
师:抓住人物的特点来才,是个好办法。
第二位,纸月,一个温柔、乖巧,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孩子。
师:恭喜你答对了。
师:杜小康,油麻地最英俊的男孩,他拥有一辆令许多同龄小孩羡慕的自行车,经历了家门的败落,又坚强扛起家庭重担,也被成为油麻地将来最有出息的孩子。
生:第三幅图是杜小康师:再接再厉,第四位,桑桑,一个调皮、有很勇敢地男孩。
生:最后一幅图是桑桑师:油麻地因为有了他们,而有一个个精彩有趣的故事。
师:想知道桑桑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吗?拿出老师课前发的材料一:让我们从文字中走进桑桑的快乐。
交流:桑桑做了什么有趣的事?生1:用蚊帐做渔网。
师:蚊帐是用来遮挡蚊子的,而他却用来做渔网,真是异想天开呀。
继续交流。
生2:用碗柜做高级的鸽子笼。
师:碗柜是用来放碗、筷子的,他却剧了腿用来做碗柜,真调皮呀。
桑桑还做了什么?生:炎热的夏天,穿着爸爸肥大的棉袄,最厚的棉裤,带上大棉帽子。
师:老师这里有这文字的电影片段,想看一看吗?看视频师:有趣吗?好玩吗?文中还有许多许多像这样有趣的故事,作者对这样的趣事描写更精彩。
师:看到你们这么开心、这么高兴,老师不得不佩服曹轩老师笔下的文字魅力。
在他的笔下快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有呢。
(师停顿一下)可是,成长的过程总是快乐与忧伤相伴的。
桑桑也有自己的忧伤。
作家曹文轩仍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凄美的画面。
让我们走进活动二:出示活动要求:[出示课件“桑桑的忧伤”的材料]生1:“桑乔丢下工作,领着桑桑去了苏州城看病。
”师:是呀!桑桑生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
生2:“他给全家人……”师:他的病情牵动着周围所有人的心,他的亲人、朋友都为他的病担心着生3:桑桑就是在这一串串轻松与沉重、欢乐与苦涩、希望与失落相伴的遭遇中长大的师:桑桑的心情本来就很槽糕,再加上好朋友的离去,对桑桑是雪上加霜。
他的心情更加得低落师:不论是刚才的快乐,还是此时的忧伤,作家曹文轩,其实给我们留下的是美的感受,正如作家本人所说: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
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曹文轩师:只有一个东邪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老师读了这本书,被《草房子》中优美的文字感动了,被《草房子》永恒的人性之美感动了,被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爱感动了。
我们只有走进《草房子》的时候才会发现书中更多的美,让我们带着感动去读《草房子》,与油麻地的孩子们一同享受成长,这将会是你最美的收获!桑桑和小伙伴们在《草房子》里等着你们呢!曹文轩叔叔的纯美小说系列中还有很多精彩的作品,每一部都能震撼我们的心灵,它们也等着你们去阅读呢!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段话:《等你》桑桑和它的小伙伴在书中等你,曹文轩叔叔许多精彩的作品在等你【教学反思】今天我上的是一节课外阅读的推荐课,给学生推荐的是曹文轩的《草房子》。
《草房子》是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之一,它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百看不厌的江南水墨画:金色的草房子,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
这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不幸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他们上演了一幕幕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每个人身上都散发出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总之是文美、人美。
在设计时,我主要做到:一、仔细研读,确定教学目标。
阅读推荐课,重在推荐,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去读,愿意读,它不同于课内阅读,它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而不要像课内阅读那样注重分析、讲解。
明确这一宗旨,我确立了“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草房子》这本书,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2、让学生掌握拿到一本新书的读书方法。
3、通过部分事例,让学生对桑桑这一故事主角有初步的认识,并对他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三个目标。
二、以“趣”为主线,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前,我以一曲熟悉的《童年》旋律,以及与孩子生活相关的一组图片:如挤油、拔河、在水中嬉戏、运动会中的精彩瞬间……将学生带入美丽的童年回忆。
上课伊始又以一首有趣的童谣“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爸爸谁在摇篮里,没有奶吃向我哭,记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轿前放爆竹”让学生读出趣,读出童谣的韵味,并告诉他们这首童谣是从一位叫桑桑的小男孩那里学来的,从而引出《草房子》这本书。
接着让学生想象草房子是什么样的,再通过品曹文轩笔下的草房子,让感受到曹文轩的文字魅力,吸引孩子走进《草房子》。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以欣赏封面、阅读内容提要、浏览目录、品味人物形象这四个环节,让学生对《草房子》这本书有初步的了解,知道油麻地因为有了桑桑和小伙伴而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有趣的故事。
同时也教会学生读一本新书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品读主要人物桑桑时,我还是以“趣”入手,设计“活动一”:让学生品读描写桑桑趣事的三段文字,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桑桑的快乐,再播放一段关于盛夏里桑桑穿着肥大的棉衣棉裤耍宝的视频,在让学生感受有趣的同时,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让学生体会成长的过程是“快乐”与“忧伤”相伴的,我又通过“活动二”再次让学生走进文字,从读中感受桑桑的忧伤。
最后,我以《等你》这首小诗结束整节课,告诉学生桑桑在书中等你,曹文轩的精彩作品在等你,让学生课后与书本对话,与文字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