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音乐
亚洲音乐

亚洲地图
印 度 风 光
印度独具特色的乐器西塔尔琴塔布拉鼓和西尔琴印度乐曲 《虔诚》
西塔尔琴颤动的
声音拨动着印度宗教
那神秘的面纱;塔布拉
鼓击的韵律传递着深
西塔尔琴
邃的脉动;朋吉笛悠扬 的声音中间歇夹杂进
那远处飘来的纯朴的
呼唤,带你进入印度人
塔布拉鼓和西塔尔琴 民那真诚的内心世界.
印度歌舞音乐
音乐要素:速度
❖音乐进行的快慢叫做速度。音乐 的速度是用文字来表明的,记在 乐曲或乐章的开端。在乐曲中间 速度有改变时,则需标记新的速 度用语。
常用速度标记
❖ 意 大 利 语速 度 术 语 的 意 义一 分 钟 内 拍 数相 应 的 中 文 术 语 意 义Grave缓慢40庄板、沉重地、 严肃Largo慢速46广板、宽广地Lento慢速52慢板 Adagio慢速56慢板Larghetto徐缓60柔板、从容地 Andante稍缓慢66小广板Andantino稍慢小广板 Moderato比Andante稍快88行板、步行速度、中板 Allegreteo中速108小块板Allegro稍快132快板Vivo 快速 快速有生气Vivace很快160快速有生气Presto 急速184急板Prestissimo极快速208最急板 Andantine 69小行板Sostenuto 76保持Comodo 80 普通速度Maetoso 84庄严Animato 120活泼All vivace 152活泼地快
亚洲音乐文化
❖ 亚洲音乐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东亚、 东南亚、南亚和西亚文化区,各有特色。以 马卡姆为特征的阿拉伯古典音乐;以拉格体 系为代表的印度古典音乐;以主要由各种敲 击乐器组成的大型合奏音乐为代表的东南亚 锣群文化(最著名的是印度尼西亚的佳美兰 音乐);以及吸收自中国传统音乐而加以民 族化了的日本宫廷雅乐、市民琴筝音乐及三 味线音乐和朝鲜的唐乐与乡乐等,都是亚洲 音乐艺术的瑰宝。
高中音乐《亚洲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亚洲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亚洲各个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而体会亚洲各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
2、让学生了解亚洲四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
使学生感受亚洲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与西洋音乐以及其他地区音乐所不同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各个国家所受到音乐文化影响的不同。
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文字和照片及各方面的内容。
2、让学生参与进来,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具:磁带、课件、多媒体设备教材过程:首先,简述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广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地区,人类古代文明大都集中在这个区域。
他们所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对其他大陆音乐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然后分地域来讲解各国的音乐。
一、印度音乐1 、提出提问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对印度音乐有哪些了解?一般都和什么联系在一起?2、点击课件----拉格的定义“拉格”在印度音乐中能够理解为一种具有调式意义的旋律程式,既有调式的功能,又有旋律的特点。
“拉格”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是印度古典音乐的两个基本因素之一。
另一个基本音素是“塔拉”(“塔拉”是节奏、节拍的总称)3 、介绍《早晨的拉格》《早晨的拉格》是一首在清晨时演奏的乐曲。
它表现一种和平,宁静的情绪。
依照印度的传统。
“拉格”的演奏与印度的六个季节(春、雨、夏、秋、凉、冬)和一天中的各个时辰联系在一起。
这个传统可能是受古代宗教的影响。
欣赏:《早晨的拉格》问题:1 哪几种乐器?(西塔尔小提琴)2 感觉?4、介绍乐器(看图)西塔尔是印度乐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既能演奏出如歌的抒情的旋律,也能弹出快速的舞蹈性的节奏,各种装饰音,滑音。
长约一米,共鸣体呈半球状,5、介绍作者拉维·香卡印度著名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世界驰名的西塔尔演奏大师。
他创作和演奏了大量的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音乐作品,继承了印度古典音乐的传统,又大胆的实行创新。
高一音乐鉴赏课件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星星索》欣赏:
作品分析: 《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是一首在托巴湖地区,经常驾船在湖上航行, 在划船时用“星星索”的哼声为划船是船桨起落做节奏 伴衬,歌曲由此得名。 这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的姑娘的深切思 念。曲调徐缓、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 松,唱法柔和、松弛。全曲节奏徐缓而带有摇晃感,歌 声委婉、抒情、深沉、真挚。全曲以固定音型“星星索” 作为伴唱。
《四岁的红鬃马》表现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 侣----马的热爱。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 融,歌声使人的心灵得以纯化和升华,令人进入 一种新的境界。
蒙古音乐欣赏:
《草原恋》蒙古歌曲 《万马奔腾》马头琴曲
•
• • •
小结:蒙古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
蒙古族音乐以与游牧生活相联系的民歌和说唱 为主。 蒙古族音乐基本上是以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构 成,其中每个音都可作为调式主音。 蒙古民族音乐的节奏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节奏比 较清楚,常见的是二拍子或四拍子,虽有复合 拍子,但其性质仍为二拍或四拍。另一类节奏 则很不明显,速度也较缓慢,实际上许多乐曲 的节拍是不能用小节线来划分的。因此可以说, 蒙古民歌是一种“曲调性强,节奏性弱”的歌 曲。 蒙古常用的乐器是马头琴、火不思、四胡、以 及笛子等。
《星星索》欣赏:
1.学习演唱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的
片段,谈谈克隆总歌曲的特点。
2.在欣赏和演唱歌曲时,用固定句型的
“啊,星星索”来作歌曲的伴唱。可用 四声部固定音型合作为歌曲的伴唱。
3.印度民间音乐
印度是世界上人种、宗教、文化和音乐方面种类最为 繁杂的地区之一。印度音乐受波斯、希腊、蒙古、阿拉 伯文化的影响。外来影响与印度原有文化相融合,形成 完整、独特、绚丽多彩、特色鲜明的印度音乐文化。印 度音乐与宗教、神话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古典音乐更 为突出。 “拉格”是一种旋律的程式、框架。“塔拉”是印 度音乐复杂节奏节拍体系的总称。印度音乐的特点之一, 是形成一种装饰性乐句和装饰音体系,而且种类繁多, 音乐的进行很少为直线式,而多为曲线形、波浪式和螺 旋式,形成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如怨如诉,绵延 不断的旋律。 印度音乐有丰富多样的器乐体系,有人称为“弦乐 之国”。印度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多为歌舞 形式。(课本73页)
第二课___亚洲弦歌

• 背景资料—— 印度音乐 一、《摇篮曲》 • 印度是世界上人种、宗教、文化和音乐方面种类 最为繁杂的地区之一。印度音乐受波斯、希腊、 蒙古、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外来影响与印度原有 文化相融合,形成完整、独特的印度音乐文化。 • 歌舞在印度电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乎每部影 片都穿插绚丽多姿、优美动听的歌曲场面,印度 电影音乐吸收了印度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素材, 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风格。如电影《流浪者》中 的《拉兹之歌》《丽达之歌》等。
第二课 亚洲弦歌 欣赏
一、《摇篮曲》
二、《运动会开幕曲》 三、《亚洲民间器乐曲片 段》
你知道亚洲音乐的概念吗?
本单元介绍的“亚洲音乐”,是指除中国以 外的“东方音乐”,也就是指亚洲地区以及 与西亚同属于一个音乐体系的北非阿拉伯地 区的音乐。亚洲地区一般分为东亚、东南亚、 南亚、和西亚。北非虽然在地理上属于非洲, 但是在音乐文化上接近西亚,故放在“亚洲 音乐”单元学习。
歌曲简介: 印度电影音乐吸收了印度古典音乐和民间 音乐的素材,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风格。 印度音乐从古代开始有两个程式,一是 “拉格”,为旋律的程式,另一个是“塔 拉”,为节奏的程式 《两亩地》宁静平和,带有祈祷式的音调, 既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也表达了盼望 生活安宁的愿望。 曲调具有摇篮曲的共同特点和浓郁的民族 风格。
《狮子舞》
《狮子舞》是一首著名的甘美兰乐曲。 根据印尼的神话故事编写的乐曲中的一段。 神话故事的主题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说 的是一个巫师派妖魔,故意放毒,制造瘟 疫,于是国王派人捉拿妖魔,经过激烈战 斗终于战胜了妖魔,人民得到了安宁的生 活。乐曲《狮子舞》是表现战士们英勇战 斗的一种舞蹈,情绪热烈。
同学们这一单元的欣赏 我们就听到这里吧!
亚洲音乐高中教案模板设计

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亚洲音乐,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增强民族自豪感。
2. 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各国的音乐特点,掌握亚洲音乐的基本风格和代表作品。
3.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亚洲音乐的基本风格和代表作品。
2. 各国音乐特点的比较与分析。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亚洲音乐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音乐播放设备、教学用具。
2. 代表亚洲各国音乐风格的曲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亚洲音乐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了解的亚洲音乐知识。
二、新授1. 教师播放亚洲各国音乐风格代表曲目,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曲目所属国家、音乐风格特点。
三、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亚洲国家,收集该国音乐代表作品。
2. 各组进行音乐表演,展示该国音乐特点。
四、总结1. 教师对各组的表演进行点评,总结亚洲音乐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亚洲音乐的喜爱。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第一课时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拓展1. 教师介绍亚洲音乐与其他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亚洲音乐对世界音乐发展的影响。
三、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亚洲国家,创作一首融合该国音乐风格的作品。
2. 各组进行音乐创作,展示作品。
四、总结1. 教师对各组的创作进行点评,总结亚洲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亚洲音乐的热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亚洲音乐的基本风格和代表作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学生对亚洲音乐的热爱和尊重程度。
高中亚洲与非洲音乐教案

高中亚洲与非洲音乐教案第一部分:亚洲音乐概述目标:- 让学生了解亚洲音乐的多样性和特点。
- 引导学生体会亚洲传统音乐的魅力。
内容安排:1. 亚洲音乐概念:介绍亚洲音乐的定义及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
2. 音乐特色分析:探讨亚洲各地区(如东亚、南亚、西亚)音乐的独特之处,包括使用的乐器、节奏、旋律等元素。
3. 代表性音乐作品:播放几个亚洲地区的代表音乐作品,例如中国的古筝曲《高山流水》、印度的古典乐曲《Raga hairavi》等。
4. 互动体验:组织学生尝试演奏亚洲传统乐器或进行简单的歌唱练习。
第二部分:非洲音乐概述目标:- 使学生认识非洲音乐的基本特征。
- 激发学生对非洲音乐节奏感的兴趣。
内容安排:1. 非洲音乐简介:讲述非洲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2. 音乐风格解析:分析非洲音乐中的多层次节奏、打击乐器使用以及即兴演唱等特点。
3. 经典音乐实例:选取典型的非洲音乐如南非的Kwaito、西非的高life等,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节奏和旋律。
4. 创意表现:鼓励学生模仿非洲鼓的节奏,或者编排舞蹈来配合非洲音乐。
第三部分:跨文化音乐交流目标:-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
- 加深学生对音乐在文化交流中作用的认识。
内容安排:1. 音乐融合案例:讨论亚洲音乐和非洲音乐相互影响的例子,如亚洲的流行音乐中融入了非洲节奏元素等。
2. 现代音乐影响:分析亚洲与非洲音乐如何影响现代流行音乐,以及在全球音乐市场中的地位。
3. 小组讨论与展示:分组让学生研究一个亚洲国家和一个非洲国家的音乐,并准备一个简短的展示来分享他们的发现。
4.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创作一个结合亚洲和非洲音乐元素的短曲,促进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四部分:总结与反思在本节课结束时,教师应总结亚洲与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并引导学生反思音乐如何作为一种语言跨越国界,连接不同的文化。
同时,鼓励学生思考他们个人对这两种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感受,以及这些音乐是如何塑造他们自身文化认同的一部分。
《亚洲音乐》教案

《亚洲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亚洲音乐教案目标:1.了解亚洲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探究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3.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对亚洲音乐的了解和体验;2.展示一段亚洲音乐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和欣赏。
第二步:介绍亚洲音乐的历史背景(15分钟)1.介绍亚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与亚洲文化的关系,并讨论亚洲音乐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第三步:介绍亚洲音乐的特点(15分钟)1.分析亚洲音乐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2.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意义;3.展示一些不同国家的亚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第四步:探究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30分钟)1.介绍亚洲各国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如中国的古筝、日本的琴、印度的坦普拉等;2.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亚洲国家,深入研究该国的音乐风格和乐器,并做简短的报告。
第五步:欣赏亚洲音乐作品(20分钟)1.听取学生小组的报告,欣赏他们选择的亚洲音乐作品;2.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所学内容;2.学生个人反思和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资源:1.亚洲音乐视频或音频;2.亚洲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3.亚洲各国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的介绍材料;4.班级计算机或移动设备。
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展览,亲身体验亚洲音乐;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研究亚洲音乐并展开创作。
思考题:2.你对亚洲音乐的哪个国家或风格最感兴趣?为什么?。
5.1节亚洲民族民间音乐(1)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下篇

学科
音乐
课题名称
亚洲民族民间音乐
课型
新课
教师姓名
刘妍
课时
共 1 课时, 本课为第 1 课时
班级
高一
课标描述
内容要求:
亚洲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旋律富有特色,乐器种类繁多,表演形式多样按地域可以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五个音乐文化区。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文化以及宗教信仰不同,音乐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本课安排了三首作品,分别是朝鲜民歌《阿里郎》、日本民歌《拉网小调》、菲律宾民间乐曲《鹦鹉》,意在让学生了解东亚、东南亚的音乐文化特点。
相关概念
子问题
学情分析
学习重难点
重点难点:感受东亚、东南亚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探究其音乐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本课知识
结构导图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教学导入
1.分组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东亚、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做简要介绍。
2.教师总结。出示亚洲地图,请学生找出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并说出其包含的国家。
《阿里郎》是一首著名的朝鲜民谣,具有典型的朝鲜音乐特点。波状起伏的旋律与最具朝鲜音乐特色的三拍子结合,形成了朝鲜音乐抒情、优美、柔和、含蓄的特点。运用了“摇声”的演唱方法,使歌曲更加细腻,表现力更加丰富。
《拉网小调》是一首表现日本北海道渔民劳动生活的民谣。日本音乐深受中国音乐的影响,但也有其固有的特点。其旋律强调旋律型。这首民谣采用了日本传统音乐中的无半音五声音阶,主要运用“下行”的旋律型,生动地描绘了渔民愉悦的劳动场景《鹦鹉》原为一首印度尼西亚的民歌,歌曲轻快活泼,后流传至菲律宾,被改编为安格隆演奏的乐曲,两段体结构。以第二段的材料作为引子,乐曲完整演奏两遍之后第二段加速反复一次直至结束。乐曲以一拍的节奏,平稳与跳跃相间的旋律,使音调更加优美抒情,更富岛国情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岁红鬃马》
1、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 表达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马的热爱。体 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融。各声使人的心灵得 以纯化和升华, 令人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2.乐曲开头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
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 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 —萨朗吉演奏的,这个印 度的“小提琴”,是由硬 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 4根弦,10—20根共鸣弦, 演奏时可坐可站。在印度 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 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 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 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 乐器(出示演奏图)音色 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 “西塔尔”,这些都说明 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 力
二 ·印度 《 欢 迎 》
印度传统舞蹈的特点:
节奏感很强烈,善于用头、肩颈、跨和手夸张地舞动
印度传统音乐的特点: 波浪式、曲线式、螺旋式的音乐进行,如怨如诉、绵延不 断的旋律;蜿蜒曲折的西塔尔、令人肠断的笛声、浓郁带鼻 音的歌声;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多变的鼓声和节 奏;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演奏……这些构成了一幅幅绚丽 多彩的印度音乐画面,使人为之惊叹、迷惑、倾倒和陶醉。
阿拉伯和伊朗等国的民间乐器——卡曼贾
引子 西塔尔、萨朗吉 . 鼓、铃 缓慢、自由
A
西塔尔、萨朗吉、鼓、铃 抒情、柔美
B
西塔尔、萨朗吉、笛子、鼓、铃 抒情、柔美
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和平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蒙古国民歌
呼麦 这是一种叫“呼麦”的歌唱艺术,是蒙古 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 法,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这种方法只有 经过特殊的练习才能掌握,一般传男不传女, 但最近已有女性进入这个领域,也引起了我国 音乐界的重视,现在内蒙古歌舞团的音乐家们 已开始学习“呼麦”。
三 · 印度尼西亚
印尼民间音乐的特色: 委婉、悠长的旋律,长短交替的节奏, 固定的音型以及附点音符、三连音
情绪特点: 曲调缓慢悠扬,有摇晃感,柔和松弛;歌声 委婉抒情,略带哀伤色彩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深 切思念之情
பைடு நூலகம்
四 · 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
独特的旋律小调——木卡姆调式,节奏变化多样,风格 柔和持重,抒情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