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四章教材习题-word版
2014届高一化学必修二每日一练第四章第一节

高一化学每日一练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1班级 姓名1.从金属被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几百年的事。
下列跟这个先后顺序有关的是 ( )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⑤金属的延展性A .①③B .②⑤C .③⑤D .②④ 2.金属冶炼技术随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
下列金属中,最晚实现工业冶炼的是 ( )A .金B .铜C .铁D .铝3.为什么人类使用铁器比使用铜器晚?金属的使用先后顺序与金属的冶炼的难易有关,下列金属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 .Cu 、Fe 、Al 、TiB .Fe 、Al 、Cu 、TiC .Cu 、Fe 、Ti 、AlD .Fe 、Cu 、Al 、Ti4.工业上常采用直接加热分解从化合物还原出金属的方法冶炼的金属是 ( )A .FeB .CuC .NaD .Ag5、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 .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B .MgO +H 2=====高温Mg +H 2OC .Fe 3O 4+4CO=====高温3Fe +4CO 2D .2HgO=====△2Hg +O 2↑6.下列冶炼金属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2HgO △2↑ B .2 NaCl(熔融) 2Na + Cl 2↑ C .2MgO 2Mg+O 2↑ D .3CO+Fe 2O 32Fe+3CO 2 7.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等质量的金属锂能释放出更多的电子,故常用来制造高能量电池。
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下列能冶炼出金属锂的方法是( )A .电解法B .热还原法C .热分解法D .铝热法8.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合金的性质与其组成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制得的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9.下列化工生产原理错误的是( )①可以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钠②可以用钠加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制取镁③在电冶铝时,原料是氯化铝④炼铁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A.②③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10.我国湘黔渝三省交界地区是中国电解锰企业最集中的地区,被称为中国的“锰三角”。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Ⅱ第四章第一节金属矿物开发利用导学案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高一班第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1课时金属矿物开发利用课前预习学案【学习目标】掌握冶炼金属的一般原理,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知道铝热反应。
【温故知新】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及含量的知识。
开心自测:1、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其次是。
2、自然界中金属元素一般以什么形式存在?【我能自学】首先请仔细阅读、思考教材上的相关内容,然后完成下列及步步高学案47页的填空:不明白的地方可与同学讨论。
(一)、金属的冶炼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1)只有等极少数金属以的形式存在。
(2)决大多数金属都以的形式存在。
2、金属元素化合价的特点。
3、金属冶炼的实质和原理4、金属冶炼的方法 (1)热分解法原理:对于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的冶炼。
举例:2HgO ;2Ag2O。
(2)热还原法原理: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适用范围:适用于大多数金属的冶炼。
举例:高炉炼铁:Fe2O3+CO高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钨的制备: WO3+H2高温铝热反应炼铁: Fe2O3+Al高温。
铝热反应:(课本P81实验4-1)概念:铝和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发生剧烈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并放出大量热的化学反应。
原理:铝作还原剂,金属氧化物作氧化剂,用铝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还原出来。
铝热剂:铝粉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2O3、V2O5、Cr2O3等)组成的混合物。
特点:在高温下进行,反应迅速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金属单质呈熔融状态且易与Al2O3分离。
现象:。
注意事项:①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反应装置应远离易燃物;②铝粉要细,要没有被氧化,最好用铝银粉(商业名称);(3)氧化铁粉末要干燥;(4)预先擦去镁带的氧化膜,长度约需10 cm(过短热量不够,影响实验效果。
长白山一高2012-2013下高一化学必修2第四章综合测试(Word有答案)

长白山一高高一化学第四章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进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补充“燃料”。
按照这种说法,你认为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A .淀粉B .水C .脂肪D .蛋白质 2.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A .2Ag 2O=====△4Ag +O 2↑B .4Al +3MnO 2=====高温2Al 2O 3+3MnC .2MgO=====电解2Mg +O 2↑D .CuO +CO=====高温Cu +CO 2 3.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 )A .海水――→NaOH Mg(OH)2――→电解MgB .海水――→HCl MgCl 2溶液―→MgCl 2晶体――→电解MgC .海水――→石灰乳Mg(OH)2――→灼烧MgO ――→电解MgD .海水――→石灰乳Mg(OH)2――→HCl MgCl 2溶液―→MgCl 2晶体(熔融)――→电解Mg4.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 .溶质的质量增加B .溶液的质量不变C .溶剂的质量减少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石油中含有C 5~C 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C .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因为它测的是混合液的温度D .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仍是混合物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石油的裂化 ④铝热反应 ⑤由乙烯制取聚乙烯 ⑥氧气转变为臭氧⑦乙烯催熟果实 ⑧苯遇溴水 ⑨海水蒸馏法制取淡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⑦ C .①⑧⑨ D .①②⑥⑨7.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1.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是 个,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失去 个电子;碱金属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卤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是 个,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得到 个电子;在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2.查阅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 .磷B .钙C .铁D .碘3.下列关于F 、C1、Br 、I 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 .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C .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教的增加而增强D .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4.放射性同位素钬 16667Ho 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 .32B .67C .99D .1665.在63Li 、7 3Li 、23 11Na 、24 12Mg 、14 6C 、14 7N 中:(1) 和 互为同位素;(2) 和 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3) 和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6.查阅元素周期表,从每个方格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以一种元素为例,将你获得的信息用图表示出来。
7.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金、银、铜、铁、锌、钛的位置(周期和族),并指出这些元素的核电荷数。
8.寻找你家中的食品、调味品、药品、化妆品、洗涤剂、清洁剂及杀虫剂等,查阅标签或说明书,看一看其中含有哪些元素,查阅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查阅哪些物品中含有卤族元素。
试着向你的家人说明其中卤素的有关性质。
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锂在空气中燃烧(2)钾与水反应(3)溴与碘化钾反应(4)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10.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如表中所示,从周期表中找出这四种元素。
(1)填写下表(2)写出这几种元素的单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与乙:乙与丙:乙与丁:11.截止到1999年,人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元素,是否可以说我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原子? 为什么?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全套高中化学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DOC

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 1.C2.C3.CD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1.D2.5.6 7.14mL8.n(Ca)9.1)10.40(1.C2.6.(1)(2(3(47.(1)8.9.1.42 g ,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铁粉 过滤Fe 、Cu FeSO 4溶液稀硫酸过滤FeSO 4溶液蒸发结晶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5.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123.C4.8.9.10.(1(3)强酸(5)11金属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第二章第三节1.电子氧化还原失去氧化还原得到还原氧化2.O2KClO3KMnO4HNO3H2O2Fe3+等H2 CCO金属单质等3.氧化S+O2=点燃=SO2还原4.C5.D6.C7.CB8.BC9.(1)还原剂H2氧化剂O2转移电子4e-(2)还原剂P氧化剂O2转移电子20e-(3)K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12e-(4)还原剂H2氧化剂WO3转移电子6e-10.略第二章复习题1.(1)A组CO2;B组非金属单质或气体等;C组O2;D组酸或强电解质等(2)2Cu+O2+H2O+CO2=Cu2(OH)2CO3转移4e-2.还原性3.C;S和KNO34.A5.111212.B3.7.8.6.72L9.Al放出的氢气多。
第三章第二节1.2Na2O2+2H2O=4NaOH+O2转移2e-2Na2O2+2CO2=2Na2CO3+O2转移2e- 2.酸强碱两性两性3.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生成白色沉淀沉淀逐渐消失4.D5.B6.B7.C8.D9.D10.2Fe3++Cu=2Fe2++Cu2+转移2e-11.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基础版)(WORD版含解析)

15.B
【分析】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详解】
①和④虽都有5个碳原子,但结构相同,属于同种物质,而②③⑤都含6个碳原子,且都属于烷烃,分子式相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
答案选B。
16.B
【分析】
【详解】
A.同分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且空间结构不同的一类物质,所以其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而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不一定为同分异构体,如NO和C2H6,故A错误;
D.乙醚的分子式为C4H10O,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两者分子式不同,因此,两者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D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7.C
【详解】
A.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 ,故A不选;
B.CH3CH2OH和CH3O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故B不选;
C.O2和O3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 ,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选;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3.C
【详解】
同位数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的互称,据此分析解题:
A.H2与D2均是H2分子,不是原子,属同一物质,A不合题意;
B.氧气与臭氧是分子,不是原子,属于同素异形体关系,B不合题意;
C.12C与14C是两种碳原子,是C元素的两种同位素,C符合题意;
D.干冰和CO2是同一种物质,故D不选;
故选:C。
8.B
【详解】
A.O2与O3都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不符合题意;
B. 与 是碳元素的两种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B符合题意;
C.H2O与H2O2是氢和氧组成的两种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二选修三四五课后习题答案全套Word版全套高中化学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1~100nm 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
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 熔融状态 电离 阴阳离子 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 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
2 / 71
9.(1) SO42-+Ba2+=BaSO4
10.略
第二章温习题 1.(1)A 组 CO2 ;B 组 非金属单质或气体等; C 组 O2 ; D 组 酸或强电解质等 (2) 2Cu+O2+H2O+CO2=Cu2(OH)2CO3 转移 4e2.还原性 3. C;S 和 KNO3 4.A 5.C 6.D 7.B 8.C 9.A 10.B 11.稀硫酸
(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 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
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 与 SiO2 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 D。)
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 SiO2,熔融烧碱时有:SiO2+2NaOH=Na2SiO3+H2O 反应
第四章三节化学键知识讲解及练习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化学键【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定义。
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3.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4.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的物质及形成过程。
【考点梳理】考点一:化学键1.定义: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化学键。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等。
2.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键型离子键共价键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键方式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成键性质静电作用静电作用形成条件大多数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形成离子键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共价键(稀有气体元素除外)表示方法①电子式如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①电子式,如②结构式,如H—Cl③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存在离子化合物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某些离子化合物考点二: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的比较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定义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
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相同相同成键条件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存在共价化合物,某些离子化合物中非金属单质,某些化合物中实例H—Cl H—H、Cl—Cl共价键一般是在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但某些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间也可能存在共价键,如AlCl3等。
考点三: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概念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粒子间的作用阴离子与阳离子间存在离子键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导电性熔融态或水溶液导电熔融态不导电,溶于水有的导电(如硫酸),有的不导电(如蔗糖)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一定破坏离子键,可能破坏共价键(如NaHCO3)一般不破坏共价键实例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中酸、非金属的氢化物、非金属的氧化物中要点诠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四章教材习题-word版(必2P105-1)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症的政府目标,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
已知在溶液中IO3-和I-可发生反应:IO3-+5I-+6H+=2I2+3H2O。
根据上述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有IO3-。
可供选用的物质有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液;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
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A.③①B.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必2P105-2)一种甲烷水合物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分子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甲烷分子或水分子,若这8个分子笼中有6个容纳的是甲烷分子,另外2个被水分子填充,这种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必2P105-3)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使氨跟其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氮气和水。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必2P105-4)铅丹(Pb2O4)可作为防锈用涂料,呈红褐色。
(1)铅丹可用PbO在空气中加热制备,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铅丹曾用于铁制品防锈,请举例说明铁制品防锈的其他方法(3)铅丹与浓盐酸反应生成PbCl2、Cl2和H2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如何检验反应中有氯气的生成。
(必2P105-5)汽油是常见的车用燃料,若将其用作化工原料开发利用,则其用途会更加广泛。
(1)每升汽油燃烧时能产生约的热量,汽缸只能将其中的部分能量转化为有用功,损耗的能量主要转化成了。
(2)由汽油裂解得到的乙烯、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其反应类型①乙烯→1,2-二氯乙烷②丙烯→聚丙烯(3)乙烯、丙烯既可以分别发生反应生成聚合物,也可按一定的比例相互通有无反应生成聚合物,请写出三种相关聚合物的结构式。
(必2P 105-6)沼气在我国农村有广泛的应用。
在一定的温度、湿度、pH 条件下,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在沼气池经隔绝空气发酵产生沼气。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CH 4含量约为55%~70%,CO 2约为45%~30%。
沼气池中主要发生下列一些变化(过程不以编号为序)(1)沼气细菌将一些有机酸变为甲烷;(2)动、植物废弃物中含有纤维素、蛋白质和脂肪,细菌将它们变成可溶性化合物;(3)成酸细菌将这些可溶性化合物转变成有机酸;(4)发酵池中产生的液体是很好的肥料;(5)发酵池中还产生CO 2、H 2S 等气体。
根据上述,将画线部分的物质填入下图中的合适位置。
动、 纤维素① ② ③ ④ ⑤ ⑥甲烷(必2P 105-8)通过下列方法可以测定金属锡样品的纯度:(1)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如下反应:Sn+2HCl=SnCi 2+H 2↑(2)加入过量的FeCl 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SnCl 2+2FeCl 3= SnCl 4+2FeCl 2(3)用已知浓度的K 2Cr 2O 7溶液滴定生成的Fe 2+,发生如下反应:6FeCl 3+ K 2Cr 2O 7+14HCl=6FeCl 2+2KCl+2CrCl 3+7H 2O 现有锡样0.63g ,经上述各步操作后,共用去0.100mol/L K 2Cr 2O 溶液16.0mL 。
反应求试样中锡的质量分数(假定杂质不参加)。
(必2P 105-9)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 2,此外还含有Fe 2+、Fe 3+和Mn 2+等离子。
若以它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可制得轻质氧化镁。
沉卤溶溶加加加Y ,滤气加沉加水沉轻质灼烧若要求产品不含杂质,而且生产成本较低,根据表1和表2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表1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表2原料价格表物质开始沉淀沉淀完全Fe(OH)3 2.7 3.7 Fe(OH)27.6 9.6 Mn(OH)28.3 9.8 Mg(OH)29.6 11.1(提示:Fe(OH)2不易从溶液中除去,故将其转化为Fe(OH)3除去)(1)在步骤②中加入的试剂X,最佳选择是,其作用是;(2)在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之所以要控制pH=9.8,其目的是;(3)在步骤④中加入的试剂Z应是;(4)在步骤⑤中发生的反应是. (必2P105-10)腈纶织物广泛地用作衣物、床上用品等。
腈纶是由CH2=CH-CN聚合而成的,CH2=CH-CN可由下列反应制得:2CH3-CH=CH2+2NH3+3O2→CH2=CH-CN+6H2OCH3-CH=CH2可由石脑油裂解制得:C10H22→2C3H6+X(1)写出上述反应式中X的名称是,分子式是,结构简式是。
(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腈纶)部分地代替了棉、麻等天然材料,为什么前者作为废弃物易产生污染,而后者不会?(3)生物质中含有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等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绿色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是,写出由二氧化碳和水变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
(必2P102-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的是()A.石油的年产量B.乙烯的年产量C.合成纤维的年产量D.硫酸的年产量(必2P102-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石油的分馏C.石油的裂化D.乙烯聚合(必2P102-3)石油裂化的目的是()A.使长链的烃分子断裂成短链的烃分子B.除去石油中的杂质C.使直链的烃分子转化为芳香烃D.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必2P102-4)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B.含硫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必2P103-5)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类和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份是()A.醇类B.一氧化碳C.氢气D.烃类(必2P103-6)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
旧法合成的反应是:(CH3)2=O+HCN→(CH3)2C(OH)CN(CH3)2C(OH)CN +CH3OH+H2SO4→CH2=C(CH3)COOCH3新法合成的反应是:(CH 3)2C ≡CH+CO+CH 3OH →CH 2=C(CH 3)COOCH 3与旧法相比,新法的突出优点是()A .原料无爆炸危险B .原料都是无毒物质C .没有副主任产品,原料利用率高D .对设备腐蚀性小 (必2P 103-7)空气质量已经是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1)目前,环保部门监测和公布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 ;(2)在汽油中加入某种含铅化合物可以提高汽油的抗爆震性能,但我国已明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3)控制城镇空气污染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举例说明可行的措施。
(必2P 103-8)氯乙烯、苯丙烯分别发生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和聚苯丙烯,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必2P 103-9)以原油为原料生产聚烯烃的几个主要步骤如下: 原聚烯烃 (如聚乙① 烯烃 (如乙② ③ C4~C10的烃(1)请写出含有十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2)第一步得到的烃类混合物中,只含有七种不同物质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3)第三步发生了什么反应?(必2P103-10)做饭时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C3H8)作为燃料。
写出它们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现有一套以煤气为燃料的灶具,欲改为烧液化石油气,应采用的措施是。
(必2P103-11)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继续过分依赖石油作为主要能源,迟早会出现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必须在节约使用的同时,寻找新的替代能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石油为例,请分析归纳?,作为一种较好的能源应该具有哪些优点?(2)如果煤、天然气、氢能、生物质能、核能、风能等来代替石油作为主要能源,这样做可能面临或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怎样做会更好些?(3)煤、天然气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应该作为能源来使用,还是应该作为原料加工成医药、化工产品?对这样有争议的问题,你的看法是什么?(必2P93-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SnO2+C—Sn+CO;WO3+H2——W+H2O;PbS+O2——PbO+SO2UF4+Mg——U+MgF2;Au(CN)2-+Zn——Au+Zn(CN)42-(必2P93-3)蓝铜矿的主要成份为,当它与焦碳一起共热时,可以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必2P93-4)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主要步骤如下:(1)为了使MgSO 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选用 ,要使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的试剂①的量要 ;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沉淀Mg(OH)2的方法是 ;(3)试剂②可选用 ;(4)写出无水氯化镁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的化学方程式: (必2P 93-5)试写出工业上海水提溴、实验室中海带提碘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以上事实,关于H 2O 2、Cl 2、Br 2、I 2、SO 2五种物质的氧化性相对强弱,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哪些?推测下列过程的结果,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将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2) 将溴水加入氟化钠溶液中; 海水(主要无M熔MgMg(O 试溶试(3)将氯气通入碘化钠溶液中;(4)将碘溴加入化溴钠溶液中;(必2P93-6)工业上将铝土矿(主要成份Al2O3•3H2O)为原料生产铝,主要包括下列过程:(1)将粉碎、筛选后的铝土矿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2)通入二氧化碳使(1)所得溶液中析出氢氧化铝;(3)使脱水生成氧化铝;(4)电解熔融氧化铝得到铝。
请写出上述过程中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推测哪一步转化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最大,为什么?(必2P94-7)某种磁铁矿样品中,含Fe3O476.0%,SiO211.0%,其它不含铁的杂质13.0%。
计算这种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必2P93-9)孔雀石的主要成份为CuCO3•Cu(OH)2。
某同学设计从孔雀石中冶炼铜的方案如下:①将孔雀石粉碎后加过量的稀硫酸;②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③向滤液中(1)第①步反应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 第说明理由③步加入的金属粉末是:说明理由。
(3)设计从滤液中获得铜的另一种方案。
(4)(必2P93-10)以金红石(主要成份TiO2•3O)为原料生产金属钛的主要步骤有:(1) 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碳的混合物中通入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2)在稀有气体(如氩)氛围和加热的条件下,用镁与TiCl4反应可得到钛。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方程式,并分析反应(2)时稀有气体氛围的作用。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