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带分析
价格带分析的四种技巧

价格带分析的四种技巧很多零售企业(或门店)在做“价格市调”时,一般都习惯关注同一品牌商品的价格比对,却往往忽略价格带的分析。
实际上,价格带的分析对我们进行经营策略调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什么叫“价格带”?价格带是指在一个类别(通常指一个小类)中,众多商品的价格区间。
比如,某一个小类的商品,最低的售价是5元,最高的售价是48元,那么,这个小类的价格带就是5-48元。
每一个零售企业(或门店)都有各自的经营定位,即根据商圈特性确定的经营范畴(经营档次)。
所以,即使同属于一个公司,地处高档生活小区和位于普通居住区域的两家门店,在定位上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它们所经营的商品范围也会不一样,价格带也有一定的区别。
开设在高档生活小区的门店通常有很多属于高档次的商品,不仅商品价格偏高,而且基本上只有高收入、高消费的人群才会购买。
如果将这些商品放到低档次的门店,即使价格降到很低很低,由于生活习性不同,购买此商品的顾客还是极少,甚至是零销售,进而会使一般顾客望而却步,不敢再次光临。
同样,将档次很低的商品搁在高档次的门店货架上,高消费人群非但不会购买,还可能因此给他们造成一个错觉:该门店的档次在降低,符合需求的商品在减少,如此一来,以后他们也许就不会再光顾这家门店了(如果有同样档次的门店可供选择的话),这样,门店也许就失去这一部分高端消费群体了。
定位高与低,不仅反映在价格上,还会体现在价格带上。
比如位于普通居住区域的门店,某一商品小类的价格带是5-48元,而地处高档生活小区的门店同样小类的价格带可能就是35-80元。
价格带是呈“橄榄”状的,即两头尖、中间大。
中间最大的一块是常态价格,即价格带的实质部分;两端往往只有一两个SKU,低端就是该品类的促销惊爆价,高端则是体现门店形象的“推荐商品”。
千万不要误将两个端点视同常态价格带。
价格带不追求“宽度”,只要符合商圈的消费需求即可,过宽的价格带反而会给顾客一个“定位不明确”的表象,而使顾客选购时无所适从。
淘宝天猫竞品分析表格之1价格带分析

寸电脑包
8
上海
Macbook1 28
2内胆包
pro13保
护套15皮
套11
苹果联想
小米戴尔
13.3/14/
9
江苏苏州
15/15.6 寸13笔记
28
本手提电
脑包女内
胆包
iPad包苹
果笔记本
电脑包
10
浙江杭州
111415.6 寸
28
macbooka
ir13.3pr
o内胆包
适用小米
华硕联想
小新
Air13笔
11
包手提包
女士
苹果笔记
本电脑包
macbook1
8
上海
3air12内 胆包
59
macpro15
手提包14
寸男女
14寸电脑
包女士
13.3手提
9
广东深圳
通用可爱 潮便携斜
59
跨时尚15
寸单肩笔
记本包
笔记本内
胆包男女
air11.61
10
广东深圳
2pro13.3 防震
59
131415.6
寸电脑保
护套
11 12 序号 1 2 3 4
店铺名称
河北邢台 广东东莞 广东深圳
苹果笔记 本电脑包 15.6寸女 手提 MacBook1 2air11pr o13.3内 胆包14寸 戴尔苹果 笔记本电 脑包 macbook1 3.3女13 男14寸 15.6air 手提15内 胆袋 苹果华硕 戴尔笔记 本 macbook 电脑包 air11/13 pro15女 手提包 15.6简约
卡提诺
Mac苹果
Macbook1
《零售数据分析与应用》项目4 商品数据分析

2、动销率
动销率=门店有销售的商品的品种数÷本店经营商品品种数 动销率也有人称之为动销比,是店铺有销售的商品的品种数与本店经营商品 总品种数的比率,是一定时间内考察库存积压情况或各类商品销售情况的一个重要指 标。它反映了进货品种的有效性。动销率越高,有效的进货品种越多;反之,则无效 的进货品种相对较多。 例:已知××店铺销售商品品种数量总计为2900 种,2015 年6 月有销售的 商品种数为2850 种,则该店铺的动销率为: 动销率:2850÷2900=98.28%
深度
二、商品结构的三度与采销匹配度
思考:表4-3 是某卖场的清洁用品和竞争对手的宽度比,红色为高于竞
争对手,蓝色为低于平均宽度比,请问对此作出点评。
低于平均宽度 比
高于竞争对手
二、商品结构的三度与采销匹配度
传统零售店铺由于陈列空间的局限性、资金的局限性、人力管理的局限
性,三度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把三度表示成一个立方体来看,一般来 说它的体积是恒定的。
(1)对方的价格带(5 元~50 元)比我们宽(8 元~30 元); (2)对方的最低价格比我们便宜 (3)如果我们增加4.5 元和45 元规格价格,那就会改变一些我们的品类定位; (4)如果同一种商品我们的价格偏高时,需要查看该商品的销售排名,如果销售不好,就可以考 虑淘汰这种商品,如果销售比较好,消费者也需要,那就可以把它作为赚取高毛利的商品对待。
功能/品牌
功能1 功能2 功能3
低
入选品项1 入选品相2 入选品项1 入选品相2 入选品项1 入选品相2
根据价格分析得出选择方案

根据价格分析得出选择方案1、确定需要进行价格带分析的商品类别,这里一般是小类。
例如超市里的洁面乳类、方便面类,服装店里的休闲短袖T恤、西裤等。
(为什么是小类?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他购买时就是以小类进行计划的,如他想去买方便面……)2、分析价格带宽度。
决定价格带宽度的因素有三个:消费者、竞争对手和供应商。
价格带定位的三种方法:市场调查法(对目标消费者,就某个类别进行调查,了解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最低和最高价)、竞争对手调查法(调查对手的某品类的价格三度、价格点、价格区,然后参考本店的数据进行定位)、销售数据分析法(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去判断目前的价格带是否需要加宽或向上、向下移动)3、确定价格点。
价格点的确定同样可以使用市场调查、竞争对手调查、销售数据分析法。
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可能会有两个价格点,一个是目标价格点(指企业自己制定的价格),另一个是实际销售中产生的价格点,若这两个点重合则是极好的。
如果不重合且差距较大时,则要进一步分析价格点附近的商品组合是否合理,目标价格点是否合理等。
4、确定价格带广度和价格线。
要考虑制定几条价格线,每条价格线对应的价格是多少。
在价格带中的价格线一定要是完整的,最好不要出现大的断档。
例如方便面的价格带是3~15元,但是6~10元之间没有价格线(即没有这个价格段的商品销售),这就出现了一个较大的价格断档,这种情况尽量要避免。
一定要通过价格线体现品种齐全、价格丰富、重点突出的商品形象。
5、确定价格区。
价格区可以有1个,2个,甚至3个。
一般来说,3个价格区就是想同时满足三个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卖场的陈列要为价格区服务,需要突出价格区商品的陈列,千万不能喧宾夺主。
6、确定价格带深度。
对于传统零售卖场来说,陈列空间都是有限的,SKU太多没办法陈列,所以商品的深度基本是一个确定值。
可以调整的是,不同的价格区需要配置多大深度的商品,深度不同给到消费者的影响就不同。
根据以上几点价格分析最终选择方案。
怎样对零售商进行价格带分析讲义

怎样对零售商进行价格带分析讲义价格带是零售商在销售产品时划分的不同价格范围,目的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对于零售商来说,进行价格带分析是重要的市场策略之一,它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定价策略,并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
下面是一份对零售商进行价格带分析的讲义。
一、背景介绍给零售商提供对价格带的分析意义以及如何进行价格带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说明价格带对零售商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和优势,并阐明如何利用价格带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二、价格带分析方法介绍几种常用的价格带分析方法,供零售商选择和运用:1. 竞争对手分析: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产品定位进行分析,了解市场上不同价格带的竞争态势和消费者需求。
2. 市场调研:通过消费者调研、购买力分析等手段,了解目标市场不同群体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找出不同价格带的市场需求。
3. 数据分析:利用历史销售数据和销售业绩数据,对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进行分析,找出不同价格带的销售表现和潜力。
三、价格带划分详细介绍如何对产品价格进行带分,包括以下方面:1. 确定分段标准:根据消费者购买能力、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价格带分段标准。
2. 产品定位: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品牌定位,确定不同价格带的产品组合和定价策略。
3. 定价策略:根据不同价格带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包括养护定价、差异化定价等。
四、价格带策略介绍零售商在制定价格带策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 利润最大化: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制定价格带策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 客户满意度: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确定价格带策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增强品牌忠诚度。
3. 市场份额争夺:根据不同价格带的市场潜力和竞争态势,制定不同价格带的营销策略,争夺市场份额。
五、价格带调整阐述零售商在制定价格带策略后,需要不断进行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并根据市场反馈和竞争情况进行价格带调整的重要性和方法。
超市商品的价格带分析

超市商品的价格带分析商品的价格带是指同一类商品的最低价和最高价之间的区域,例如超市的方便面最低价为3 元,最高的是15 元,则价格带就是3-15 元。
与价格带相关的几个概念是价格带三度(宽度、广度、深度)、价格线、价格点和价格区。
一、价格带宽度价格带宽度就是价格带的差值,上例方便面的宽度就是12 元,价格带的宽度决定了该类别商品满足消费者的层次和数量的多少。
两个超市方便面的价格带宽度都是12 元,但是A 超市的价格带是3-15 元,B超市是2-14元,说明B超市满足的消费层次会低一些。
二、价格带广度价格带广度体现在价格带中的品牌数,宽度同为12 元的方便面,在A 超市可选择的品牌数有10 个,在B 超市却有15 个,说明B 超市的方便面品牌选择余地更大。
三、价格带深度(价格线)价格带深度体现在价格带中的不重复销售价格的数量,每个不重复价格叫着一条价格线。
还是以方便面来举例,宽度同为12 元,广度同为10 个品牌的两个超市,A 超市的价格带深度为12 条价格线,而B 超市的深度只有6 条价格线,说明B 超市有很多品牌的方便面销售价格是重叠的,对消费者来说A 超市的价格选择余地更大。
四、价格点价格点指在价格带中最容易被顾客接受的某一个价格,确定了某个类别商品的价格点后,在此价格附近准备多些商品并且陈列丰满一些,这就会给消费者造成商品丰富、价格便宜的感觉。
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技巧,很多人认为商品越多就代表商品越丰富,其实顾客看到的并不是卖场该品类所有商品的多少,他们看见的只是目标价格即价格点附近商品的多少,所以感觉丰富比实际商品丰富重要得多。
五、价格区价格区是价格带中在卖场陈列量比较多且价格线比较集中的区域,一个卖场可能不止一个价格区,好的卖场会有一个主价格点和1-2 个次价格点,每个价格点对应一个价格区是最优的方案。
如果卖场的价格点和价格区没有重合,这说明该卖场的陈列、产品引进等是失败的。
需要注意的是价格区并不同于价格段,价格带是由几个连续的价格段组成,而价格区是特指主或次价格点附近的价格段。
价格带分析报告

价格带分析报告1. 引言价格带分析是一种市场调研工具,用于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敏感度。
通过分析不同价格区间内的销售数据,企业可以确定最佳的定价策略,以最大化利润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本报告将通过分析一家电子产品公司的销售数据,来展示价格带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2.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价格带分析,我们收集了一家电子产品公司过去一年的销售数据。
数据包括产品名称、销售价格、销售数量和销售额等信息。
这些数据将作为我们分析的基础。
3. 数据清洗和准备在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准备。
这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填充缺失值以及处理异常值。
清洗和准备数据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
4. 数据分析4.1. 价格带划分首先,我们需要将销售数据按照价格带进行划分。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将产品价格分为五个带区间:低价带、中低价带、中价带、中高价带和高价带。
4.2. 销售数量和销售额分析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分析每个价格带内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通过比较不同价格带的销售情况,我们可以了解消费者对不同价格区间的购买偏好。
4.3. 市场份额分析除了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每个价格带的市场份额来了解企业在不同价格区间内的竞争状况。
市场份额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自身在市场上的地位,并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5. 结果与讨论5.1. 销售数量和销售额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中低价带和中价带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最高,说明消费者对这个价格区间的产品更感兴趣。
而高价带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额较低,可能是因为该价格区间的产品较为昂贵,消费者购买意愿较低。
5.2. 市场份额分析结果在市场份额分析中,我们发现公司在中低价带和中价带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在高价带的市场份额较小。
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在中低价带和中价带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高价带上尚未建立起较大的市场份额。
6. 结论通过价格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消费者对中低价带和中价带的产品更感兴趣,销售数量和销售额较高。
产品价格带分析

第四步,判断其价格区(Price Range:价格带中陈列量比较多且价格线比较集中的区域);
第五步,确定商品品类的价格点(Price Point:简称PP点,即价格点是对于该门店或业态的某类商品而言,
品类PP点的反校方法如下: 1.首先从信息系统中查询出该品类商品的销售数据,包括销售金额、销售数量等数据,然后计算该品类商 品的平均销售单价。
2.对比实际商品价格与品类计划的PP点的差距,对离价格带较近的商品进行单品分析观察,寻找真正的顾 客购买力较强的商品,对卖场的促销、陈列等相关方面进行调整;
3.同理,按购物者年龄层进行分析汇总得出主要购物客层,根据客层的定位,客层价格带的定位,来调整 卖场的主力商品结构,进而可以调整主客层适合的商品和品项。
不同的业,不同的门店通常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商品构成计划,通过分析价格带和价格线,就可以把握目 标品类的价格点,然后围绕最恰当价格点开发附近的商品,增加关联价位商品,即俗称的多峰处理。
价格带分析范例 根据关于商品价格带分析的方式,举例说明,下面是某门店的酱油品类的销售和陈列情况:
(1)根据上面的数据,绘制商品构成图:横轴为商品价格,纵轴为陈列排面。针对商品构成图,可以发 现图中整体印象是左高右低平的发展趋势(如下图)。
从目前的品类所涉及的品牌来看,共有8个品牌(巧媳妇、天浩园、德馨斋、恒顺、水塔、海天、灯塔、 珍极),这8个品牌中既有全国性的大品牌海天、恒顺、水塔,又有一些地方品牌巧媳妇,但是由于品牌过多, 分散了各个品牌做大做强的机会。一个零售商品类包括了国际、国内、区域、地方各种层次的品牌是比较正常 的,应当注意各种品牌的开发引入比例和品种选择。在本案例中共有14个单品,其中巧媳妇占有5个,天浩园 和珍极各有2个,剩余的5个品牌各有一个规格。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该零售商主要的顾客群体比较喜欢本地产 品,外来的品牌销售不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释价格带
通过价格带我们能知道 1.商场是目标客层是?2.目标客层所需要的商品选项构成是怎样的?3.价格带的研究是一个辅助工具,在超市的经营定位确定之后,通过价格带的研究可以清楚目前的商品是否符合商场的定位。
什么是价格带?价格带是指一种同类商品中的最低和最高价格的差别,比如说麦片类商品最低价格是3.50元一袋,最高价格是9.90元一袋,那么该门店麦片类商品的价格带就是3.50-9.90元。
价格带的宽度决定了门店所面对的消费者的受众层次和数量。
如何进行价格带分析?1.首先选择分析对象:比如红酒,纸巾等2.展开商品品类中的单品信息,(比如纸巾)罗列其价格点下面我们看一下A超市的纸巾类商品的单品价格表。
纸巾价格带分析
价格区数量
3.50-
4.0元 6
4.0-
5.0元30
5.0-
6.0元38
6.0-
7.0元 6
7.0-8.0元11 9.0-9.9元 5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纸巾各单品的销售数额,销售价格等。
1.A超市中纸巾类商品最低价格是3.5元一袋,最高价格是9.9元一
瓶,那么该门店纸巾类商品的价格带就是3.5-9.9元。
2.判断其价格区,A超市纸巾类商品的价格点主要集中在几个区间:
4.0-
5.0元,5.0-
6.0元。
3.确定商品品类的PP点,PP点是指对于该门店而言,最容易被顾
客接受的价格,确定PP点以后备齐该PP点价位左右的商品,就会
给顾造成商品丰富,价格便宜的印象。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A门
店纸巾品类的PP点为3.50-4.0元、6.0-7.0元
4.将商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做成曲线图或柱形图,通常会得到两
个到三个波峰,通常在波峰周围就是销售相对较好的区域。
一般情况
下会出现一个低位波峰和一个高位波峰。
低位波峰是针对于收入较低
顾客实现的销售,高位波峰是高收入消费群为你创造的。
通过图表我
们就可以知道应该配备什么价位的商品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的分析我们就清楚地知道在安排每个价格线上商品品目(Item)或种类时,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业态或商号的最恰当价格卖点(Price Point),尽量增加在该PP点的商品品目或品种数目。
使PP点价为附近的商品种类最多和最厚,形成该小类上的高峰点(区)。
商家最忌讳以一字排开式的「倒凹型」(即每个价位的商品种类为均等数)。
国外商家一般采用的是「多峰型」,即根据不同消费需求(Needs)或动机(Occasion)选择复数的PP点,增加其附近的商品品种和陈列。
进行价格带分析时首先要注意几个地方:
1.首先要明确门店的经营定位。
如果定位为高档市场,目标顾客
为高收入顾客群,门店则以高档商品支撑。
定位为中档市场,目标顾客为中等,中等偏高收入顾客群,门店应以中高档商品作为主力商品群。
如果定位低档,目标群体为低收入顾客群,那么门店商品的选择则以低价格商品为主。
不过一般门店的定位不会单一的偏向哪一类顾客群,都会同时兼顾几类顾客群,比如中低收入,或中高收入等。
不管针对哪一目标顾客群,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门店必须对自身的定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确定下来就必须坚持下来,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成效。
2.对于商品丰富的理解,我们要准确的明白什么才是商品丰富的概念。
我们常说的商品丰富,指的是我要买的某价格带区的具有同样使
用用途的商品的多寡,而并非在该处所陈列商品单纯叠加得越多越好之意思。
比如:作为40岁所有的白领在购买每天上下班自己带的领带时,如果选择去大卖场购买的话,自己心目中的价格带大概在10元-100元(PZ),其中最希望买的是价位在50元(PP)左右的领带。
如果该店铺在50元一条的领带商品品种和种类很多(备齐度好)的话,我会认为该大卖场的领带商品很丰富。
至于1000元(高档百货店)一条的领带和5元(地摊上)一条的领带,对我来讲则没有吸引力。
总而言之顾客正是根据PP点来判断该店铺是贵还是便宜,是丰富还是贫乏。
这与价格线的种类多少无关,而是通过衡量PP点附近的商品种类多少来判断。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如何反校价格带(方法)
首先从信息系统中查询出该品类商品的销售数据,包括销售金额、销售数量等数据,然后计算该品类商品的平均销售单价。
对比实际商品价格与品类计划的PP点的差距,对离价格带较近的商品进行单品分析观察,寻找真正的顾客购买力较强的商品,对卖场的促销、陈列等相关方面进行调整
同理,按购物者年龄层进行分析汇总得出主要购物客层,根据客层的定位,客层价格带的定位,来调整卖场的主力商品结构,进而可以调整主客层适合的商品和品项
不同的业态,不同的门店通常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商品构成计划,通过分析价格带和价格线,就可以把握目标品类的价格点,然后围绕最
恰当价格点开发附近的商品,增加关联价位商品,即俗称的多峰处理 安排商品构成时除了考虑品类的商品策略外,还要考虑商圈特点,了解家庭人口构成及各个年龄段构成比,然后根据商圈居民特点,对现有的商品构成进行调整,不断修订自己的品类结构,尽量贴近现实的顾客需求,通过销售额检验修正的结果。
(商品政策=企业自身的定位=卖什么和怎么卖=业态)
下面我们来举例比较一下不同业态,不同目标消费群的两家门店的价格带。
大卖场个人用品类商品的价格带表格
便利店个人用品类商品的价格带表格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两个表格,从中领悟到不同业态的价格带的选择的差异。
通过分析两个表格,我们会发现大卖场大部分小分类商品的价格带都要比便利店的价格带要宽。
为什么业态的不同,价格带的宽度会不同呢?这是因为不同的业态的消费群体有所不同,消费需求有所不同,而价格带就是根据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来制定的。
价格带的宽度决定了所面对的消费者的受众层次和数量。
我们来举例分析一下,从上两表格中我们看到大卖场A店牙刷商品的
价格带(1.2-28.8元)要比便利店B店的价格带(2-7元)要宽很多。
大卖场A店的价格比便利店B店便宜,有最低价格为1.2元的。
大卖
场A店的商品品项比便利店B店的品项多。
为什么大卖场的价格带的一般会比便利店的价格大宽呢?我们通过
分析这两种业态的不同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大卖场主要是强调以低廉的价格满足顾客一次性多品种大量的购买需求,会充分去挖掘冲动性购买潜力。
大卖场正是低收入人群生活必需品的主要购买地。
所以一般来说大卖场在各个小分类商品中都会安排几个低价格的商品来满足其低收入消费群体的购物需求。
青年或单身是便利店最亲赖的客层,青年包括中年,都有工作有固定收入,尽可能小的包装是便利店商品的特点。
在便利店价格带表中我们发现在洗发水的价格带是0.5---33.2元,0.5元是袋装洗发水的价格,而在大卖场A店中并不销售袋装洗发水,所以在洗发水类商品中便利店的价格带反而比大卖场的价格带宽,0.5元袋装洗发水是满足便利店消费群体即时性购物需求。
大卖场洗发水的价格带是10.3-59.9元,59.9元为750ML大包装洗发水的价格,大卖场以卖中,大包装商品为主。
大包装商品是满足中年妇女消费群体的家庭消费的购物需求。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价格带的宽度选择是一家门店针对不同消费
者的需求来选择的。
各商家都应该知道自己的店铺(业态)该卖什么,不该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