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有关著作权的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保护作品完整权法律规定(3篇)

保护作品完整权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作品完整权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它保护作者对其作品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独创性的权益。

作品完整权是作者对其作品的一种基本权利,旨在确保作品不受他人篡改、破坏或歪曲,维护作者的创作尊严和作品的原始面貌。

本文将对我国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作品完整权的概念与特征1. 概念作品完整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保持作品完整、不受他人擅自更改、歪曲、篡改等行为的权利。

作品完整权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权利,与著作人身权紧密相关。

2. 特征(1)专属性:作品完整权属于作者,他人未经授权不得侵犯。

(2)绝对性:作品完整权不受地域、时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

(3)独立性:作品完整权不依赖于作品的使用、收益等权利。

(4)不可分割性:作品完整权与著作人身权紧密相关,不可分割。

三、作品完整权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第二十条规定:“作者享有对其作品的完整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权利:(一)决定作品的修改、删节、增删等;(二)决定作品的发表、出版、发行等;(三)决定作品的名称、标题、封面、插图等;(四)决定作品的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五)决定作品的展示、展览、演出等。

”2.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作者对其作品享有完整权,他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修改、歪曲、篡改、删节、增删等。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十条规定:“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修改、歪曲、篡改、删节、增删等,侵害著作权人对其作品的完整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四、作品完整权保护的法律途径1. 请求停止侵害著作权人发现他人侵犯其作品完整权,可以请求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行为。

2. 请求赔偿损失著作权人因他人侵犯其作品完整权而遭受损失,可以请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3. 请求赔礼道歉著作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公开赔礼道歉,以消除侵权行为对作者名誉、声誉的影响。

著作权的归属

著作权的归属

• 改编,是指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 的表现形式或用途,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 eg.将小说改编成电影
• 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 字。eg.将英文翻译成汉文 • 注释,是指对文字作品中的字、词、句进行解释。 注释仅适用于文字作品
• 整理,是指对内容零散、层次不清的已有文字作 品或者材料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加工。eg.古籍 的校点、补遗等。
• 3、两原告从未利用被告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涉案影片的分镜头台本, 原、被告双方就角色造型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也无任何约定。被告所谓 的组织影片主创人员深入生活与“葫芦娃”角色造型美术作品的创作 无关。涉案影片的酬金和获奖奖励分配已收到,但其性质是劳务费, 与涉案美术作品的著作权无关。虽然“葫芦娃”角色造型美术作品的 最终定稿系被告决定,但其创作却是两原告主动而为,应属于职务作 品,而非法人作品。4、虽然“葫芦娃”角色造型美术作品诞生于著 作权法施行之日前,但由于本案涉及的作品仍在保护期内,故著作权 法可回溯适用本案争议。在美术电影中,人物角色表演的载体是由人 创作的美术作品所虚拟的形象造型,其角色造型美术作品先于电影而 存在,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可以独立于影片而由作者即两原告享有 著作权,而且映射在影片中的“葫芦娃”形象的著作权也应归两原告 所有,遂诉至本院,请求法院判令:1、确认《葫芦兄弟》及其续集 《葫芦小金刚》系列剪纸动画电影中“葫芦娃”(即葫芦兄弟和金刚 葫芦娃)角色形象造型原创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归原告胡进庆、吴云初 所有;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五、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 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 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 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 • 电影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 作者有权利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知识产权法法条

知识产权法法条

知识产权法法条知识产权是指人类在创造性思维、智力劳动或者资本投资中,对其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利。

为了保护创新和鼓励创意,各国纷纷制定了知识产权法,用于确保人们的知识产权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知识产权法法条,帮助读者加深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了解。

一、专利法1. 专利权人享有该专利所规定的专利权。

2. 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专利产品,以及进口专利产品。

3. 在专利权期限内,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实施该专利的权利。

4. 专利申请人有权获得专利所涉及的发明创造的专利权。

二、商标法1. 注册的商标享有在注册日起长期有效的专有权。

2. 具有恶意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应承担侵权责任。

3. 商标专用权的范围包括使用该商标在商品上、商品包装上、商品容器上、营业场所的招牌上等。

4.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他人不得以与该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在同一类商品上使用。

三、著作权法1. 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

2. 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得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翻译、汇编等。

3. 著作权人享有对其作品署名的权利。

4. 合理使用著作权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的许可。

四、专利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1. 就专利权的行使而言,不得滥用专利权导致不正当竞争。

2. 拥有专利权的企业不得依赖该专利实施垄断或者导致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3. 知识产权的滥用可能违反反垄断法。

五、域名管理条例1. 注册域名的机构或者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尊重社会公德。

2. 注册域名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3. 注册的域名应当与注册人的合法经营范围或者实际行业相一致。

六、商业秘密法1. 合法权益人对其商业秘密享有保护。

2. 非法获取、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构成侵权,应承担民事责任。

3. 合法权益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责任应履行到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知识产权法条,它们在法律层面上保护了创新成果的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人的侵权行为,鼓励创新和创意的发展。

初级专业基础著作权常识练习题(1)上理内部-出版综合

初级专业基础著作权常识练习题(1)上理内部-出版综合

初级专业基础第四章著作权常识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依据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出版管理条例》2.在以下法律法规中,与著作权有关的是(C)。

A.《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B.《音像制品管理条例》C.《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D.《出版管理条例》3.以下不属于美术作品的是( C )。

A.雕塑B.绘画C.模型D.书法4.以下不适用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保护的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法案例教程》B.《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立法资料选编》C.《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疑难解析》D.《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英文对照)》5.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不适用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原因是( D )。

A.不具有独创性B.不具有合法性C.没有可复制性D.需要广泛使用和传播6.与作品创作无关,但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依法享有作品著作权的著作权人,被称为( C )。

A.原始著作权主体B.原始著作权客体C.继受著作权主体D.继受著作权客体7.X大学为总结教学评估成功经验,责成教务处完成此事,教务处长安排职员刘某负责起草初稿,并提供了有关资料。

初稿写完后交学校领导集体讨论修改,作为上报材料。

对该作品享有著作权的是(B )。

A.刘某B.X大学C.教务处D.教务处长8.某作者X创作了一部作品,生前没有发表,也未表示不发表,在遗嘱中将该作品的著作权赠送给好友Y。

X死后,Y享有( A )。

A. 发表权B. 署名权C. 修改权D. 保护作品完整权9.作者无权在自己的作品上( D )。

A.署真名B.署假名C.不署名1D.署他人姓名10.某电视剧组为吸引观众眼球,在改编《红岩》时将江姐、许云峰、甫志高三人描述成三角恋关系。

这种行为侵犯了作者人身权的( D )。

A.发表权B.署名权C.改编权D.保护作品完整权11.在著作权的财产权中,最基本的权利是( B )。

著作权法律法规

著作权法律法规
者全部著作权的财产权利转让给他人 •第三级
–第二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第四级 • 许可使用:著作权人通过订立合同授权他人以一定的方式 »第五级
在一定期限和一定范围内使用其作品,并依法获得报酬的
行为
2015-5-7
20
20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内容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015-5-7
6
6
目 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著作权法律法规体系 • • 著作权的主体、客体 •第三级 –第四级 • 权利内容及权利的限制
»第五级
–第二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 与著作权有关权益
律责任的,视其为作者
•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为作者
2015-5-7
8
8
著作权的主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其他著作权人:
–第二级
–第四级 律行为而取得著作权的 »第五级
•第三级 通过继承、承受、受遗赠或签订委托合同、劳动合同等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015-5-7
10
10
著作权的客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作品是著作权的客体 •第三级 –第四级 • 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 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第五级
–第二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法律法规大全汇总

法律法规大全汇总

[文档标题]法律法规大全汇总[文档正文]一、总则本文档旨在汇总整理涉及各个领域的法律法规,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本文档内容极为详细,如有未尽之处,请参阅相关法律法规文字。

二、民法典1. 婚姻家庭篇2. 继承篇3. 物权篇4. 债权债务篇5. 侵权责任篇6. 合同篇7. 法定代表人与代理人篇8. 统编三、劳动法律法规1. 个人劳动合同法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3.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4. 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监事会条例5. 国务院关于部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决定6. 集体合同条例7. 社会保险法8. 劳动用工管理条例9. 计时工资方法试行办法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代理条例5.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代理条例6.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代理条例7.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五、企业法律法规1. 公司法2.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3. 外资企业投资法4. 企业破产法5.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6. 外商投资企业批准和登记管理暂行条例7. 合伙企业条例六、税务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七、金融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贷资金监管条例6.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八、网络安全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保护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九、涉外贸易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救济条例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验放规定[文档结尾注释]1、列举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1. 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共分为8个篇章及总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01年10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修改决定》)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施行。

《著作权法修改决定》共53项,其中,对原法律条文的修改36项,删除5项,增加规定11项。

从原《著作权法》共56条,新法共60条来看,《著作权法修改决定》对原《著作权法》的修改非常之大,基本从整体上改建了原有的著作权法律制度,其重点是:第一,《著作权法修改决定》对著作权之财产权属性的法律内涵予以进一步扩展和明确,界定了著作权的13项财产权利内容,细化了种类,因而使得围绕著作权财产权利的取得、许可、转让等法律制度的运作,更具有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其中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出租权等权利的设定或者重新表述,解决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为著作权保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著作权法》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在较大程度上调整了作品合理使用范围,重新划分了著作权人与公众的利益,使之符合有关国际公约规定的要求。

调整后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朝向更有利于鼓励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的方向确定,提高了对著作权的保护水平。

第三,加强了著作权执法措施,增设或者补充了诉前临时措施(包括诉前停止侵犯著作权措施和证据保全措施)、法定赔偿、行政处罚和民事制裁等制度。

此外,《著作权法修改决定》在许多方面对原法律作了重新调整,使其更趋合理。

《著作权法》修改后,最高人民法院面临着几个迫切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对增设的临时措施等制度的实施,制定程序上相应的配套规定;二是要对《著作权法》中涉及管辖、举证责任和《著作权法》修改前后的时间效力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便于审判中具体操作;三是要及时将已有的审判经验,根据法律的修改,总结上升为明确的司法解释,以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便于人民法院高效优质地审判案件。

著作权常识

著作权常识

第四章著作权常识1. 出版活动的前提是由作者创作的作品。

2.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处于著作权权利范围核心的,是作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也是这两类权利。

此外,由作品的传播者(如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出版者、广播组织等)所享有的邻接权,也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3. 著作权属于一种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实践性、地域性和可复制性特征。

4. 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 我国著作权法立法的两项根本原则:一是保护作品创作者和传播者的利益;一是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

我国著作权法立法中的另一项原则是:尊重国际著作权保护惯例,积极参加国际性的著作权保护。

6. 我国有关著作权法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及与《著作权法》相配套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一些司法解释,也是我国著作权法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7. 作品是著作权所指向的对象,又称为“著作权的客体”。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具有独创性、合法性,同时还需要考虑该作品的作者身份和出版地等条件。

前两个具有普遍意义,第三个条件主要涉及对外国人的作品是否予以保护的问题。

8.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有:(1)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2)时事新闻;(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9. 著作权人通常称为“著作权的主体”。

著作权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始著作权主体”,一类是“继受著作权主体”。

10. 原始著作权主体就是作者,他既享受人身权,又享有财产权。

作者分为两种:(1)直接意义上的作者;(2)视为作者的组织。

11. 继受著作权主体,是指通过继承、遗赠、转让等方式或者在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依法取得著作权的自然人或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商标的部门规章
版权-法律法规
1.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2014-09-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2003-03-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录) 2003-03-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010-04-15
5.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2009-12-11
6.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 2007-01-09
7.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2004) 2007-01-09·
8.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 2007-01-09
9.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1992) 2007-01-0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2002) 2007-01-0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 2007-01-09
版权-司法解释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
2003-07-25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
2003-07-25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
2007-01-09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
版权-国际条约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1996)
· 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1996)
· 3.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1994)
· 4.避免对版权使用费双重征税多边公约的附加议定书(1979)
· 5.避免对版权使用费双重征税的双边协定范本(1979)
· 6.避免对版权使用费双重征税的多边公约(1979)
· 7.关于播送由人造卫星传播载有节目的信号的公约(1974)
· 8.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1971)
· 9.世界版权公约(1971)
· 10.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1971)
· 11.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1961)
第1页共2页
有关专利的部门规章
版权-部门规章
教科书法定许可使用作品支付报酬办法2013-10-29
· 著作权质权登记办法
· 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办法
· 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 国家版权局废止第三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 关于在打击侵犯著作权违法犯罪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2006)·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2005)
· 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2003)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2002)
·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1999)
· 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1997)
· 国外著作权认证机构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管理办法(1996)
· 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办法(1996)
· 著作权涉外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996)
· 关于对出版境外音像制品合同进行登记的通知(1995)
· 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1994)
· 录音法定许可付酬标准暂行规定(1993)
· 演出法定许可付酬标准暂行规定(1993)
· 报刊转载、摘编法定许可付酬标准暂行规定(1993)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收费项目和标准(1992)
· 计算机软件登记分类编码指南(1992)
第2页共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