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二x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备课教案-第2单元-第2单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备课教案-第2单元-第2单元

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单元学习目标总览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这十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一个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以及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基础上展开。

本章将系统地讲解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小学的初步渗透,难度要大于“用数对确定位置”(直角坐标在小学的初步渗透)。

学习了本章的知识就能打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

1.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平面直角坐标系。

4.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位置与方向(二)3课时1.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个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的方法。

2.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好的问题,是驱动学生思维的最佳载体。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问题情境,通过这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怎样利用给出的信息确定位置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真正实现了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的教学理念。

3.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运动与健康(2020秋)-代方梅版 2020答案XT

运动与健康(2020秋)-代方梅版 2020答案XT

``````````````````````````````````````````````````````````````````````````````````````````````````````````````````````````` 第一章单元测试问题:健康就是指没有疾病。

( )答案:×问题:研究表明:人的心率与寿命成正比答案:错问题:一个运动能力强的人其身体一定健康答案:错答案:√问题:身体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运动锻炼得到提高的答案:对问题:社会适应能力不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答案:错问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适度发挥个性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答案:对问题:有积极向上的信仰是道德健康的基本特征之一。

答案:正确问题: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属于身体亚健康答案:对问题:经过长期运动训练的人,其安静时的心率一般维持在60次/分左右答案:对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包括答案:社会适应良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问题:衡量人体身体形态最基本的三项指标是?答案:身高胸围问题:以下反映人体生理机能指标的是()答案:C.肺活量B.血压A.心率问题:以下反映人体身体素质的指标是答案:速度灵敏力量柔韧问题:下列属于亚健康状态的是_____困倦、健忘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答案: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第二单元章节测试问题:若人体体重处于标准体重的正负10%均为不正常答案:错问题:BMI值的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答案:√问题:肥胖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但不包括糖尿病答案:×问题:若BMI值小于18.5为偏瘦答案:√问题:若BMI值大于30才算得上肥胖答案:√问题:BMI值越小越好答案:×问题:检测是否患有中心性肥胖的指标是腰臀比答案:×问题:检测是否患有向心性肥胖的指标是腰围答案:×问题:肥胖不是单纯的健康负担问题,而是能否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战略问题,甚至会导致我们整个民族的灾难答案:√问题: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肥胖、缺乏运动、高度紧张等答案:√问题:运动可以缓解紧张情绪答案:√问题:国际通用的肥胖检测指标为答案:BMI值问题:正常范围的BMI值为多少?答案:18.5-23.9答案:身高(厘米)-105问题:在全盘自动化时代,人们体力支出与脑力支出之比约为多少?答案:1:9问题:现代文明病是一种由于生活上的压力与紧张以及缺乏运动,长期积累而成的一类疾病答案:√问题:肥胖症是发达国家的一种流行性疾病,不包括中国答案:×问题:在中国,男性腰围若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若大于80厘米则为中心性肥胖答案:√问题:在亚洲,男性腰臀比若大于0.95,女性若大于0.85则为向心性肥胖。

高等代数二次型单元测验答案

高等代数二次型单元测验答案

( A)卷
2017-2018 学年第 1 学期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四、证明题(40 分) 1、设 A , B 都是 n 阶矩阵,且 AB 0,则 r(A) r(B) n .
设 B 的列向量组为 B1, B2 ,, Bn ,则 AB A(B1, B2,, Bn ) ( AB1, AB2,, ABn ) 0 故有 AB1 AB2 ABn 0 , 即方程组 AX 0有 n 组解 B1, B2,, Bn . 若 r( A) r ,则 B1, B2,, Bn 可由 AX 0的基础解系线性表出,于是 r(B) n r .因此 r( A) r(B) r (n r) n 2、设 A 是一个实矩阵,证明: r(AT A) r(A) .
从而 AX T AX 0 ,又因为 AX 是一个 n 维实列向量, 推出 AX 0
即证 AX 0 与 AT AX 0 同解,故 r AT A r A
3、 设 A , B 都是 n 阶正定矩阵,证明: A1 , A B 都是正定矩阵 (1) 因为 A 正定,存在可逆矩阵 C , 使得 A CT C , 从而 A1 (CTC)1 C1(CT )1 C1(C1)T , 推出 A1 正定 (2) 任取 X 0 , X T (A B)X X T AX X T BX 0 , 推出 A B 是正定矩阵.
0 6 3 6 6 0 0 2 1 2 2 0
1 2


0
1
0 0
2 2 3

4 2 2 1 2 2

六下。第二单元比和比例能力提高题和奥数题(附答案)

六下。第二单元比和比例能力提高题和奥数题(附答案)

六下。

第二单元比和比例能力提高题和奥数题(附答案)在北京课改版六年级下册同步奥数中,第二单元是关于比和比例能力提升的题目和奥数题。

其中,板块一主要涉及比的概念和应用,如例题1中的求解已读页数和未读页数比例的问题。

练1则涉及甲、乙两袋糖果的质量比,通过拿出一部分糖果来使两袋糖果的质量比相等。

例题2和练2则涉及数的比例关系,如求解甲数是乙数的多少倍,以及三人参加百米赛跑的速度比例问题。

例题3和练3则是关于学生人数和货物质量比例的问题,如求解从一个学校转入另一个学校的学生人数,或者从一个仓库向另一个仓库转移货物的质量比例问题。

在例题4和练4中,涉及到收费标准和人数比例的问题,如求解不同类型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数量,或者学生和老师体检的人数比例问题。

例题5和练5则是关于合买和购物的问题,如求解三人合买电视机的价格,或者三人在商场购物的花费比例问题。

最后,例题6和练6涉及到捐款的问题,如求解四人捐款的比例和总金额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存在一些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删除或者修改。

同时,对于每段话,可以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得表述更加清晰明了。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下册同步奥数第二单元是关于比和比例的能力提升、思维突破和挑战极限的练。

下面是一些例题和练。

例题1:用2、4、8和16组成不同的比例。

练1:用6、12、15再加上一个数组成比例。

例题2:用2,3.6,4.5和x组成比例,求x的值。

练2:用4,4.8,12和a组成比例,求a的值。

例题3:XXX在100米赛跑中领先XXX10米,领先XXX15米。

如果XXX和XXX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冲向终点,那么当XXX到达终点时,XXX还差多少米到达终点?例题4:甲、乙两个圆柱形,底面积的比为4∶3,甲中水深7厘米,乙中水深3厘米,再往两个中注入同样多的水,直到水深相等,甲中的水面应上升多少厘米?练4:甲、乙两个长方体,底面积的比是4∶5,甲中水深8厘米,乙中水深12厘米,再往两个中注入同样多的水,直到水深相等,甲中的水面应上升多少厘米?例题1:某车队运一堆煤,第一天运走这堆煤的1/6,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30吨,这时已运走6/11的煤与余下煤吨数比是7:5,这堆煤共有多少吨?练1:有一桶油,桶重与油重的比是2:23,用了44千克油后,剩下油的重量是桶重的桶内原有油的多少千克?例题2:甲、乙两运输队同时合运一批货物,甲队每天比乙队每天多运3/4的物品,当甲队运了全部货物的4/11时,就比乙队多运了138吨。

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2单元复习课件

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2单元复习课件
M★ilwliaen:t toDdoosetsh.L=iwHouuldalhikae vtoedao sdthre.想a要m做?某事 Simon:Yes. He wants ___to__pl_ay___(play) in t1h. eI wnaentx_tt_oW__g_oo_r_ld(goC)ushpo.pping with my mother . I23h.. JBoeepnnnewywha_na_itsn_s_tsd__A_r__te_o_a_s_moli_sm_tcee_no_mm(u想se要ics听bto)ic.
3. Mum looks _h_a_p_p__y_ ( happy ) every day. 4. Mum looks _h_a_p_p__il_y_ ( happy ) at her son.
Face To Face
Millie:What does he do in his free time? S在im他o的n空:闲H时e间s里tudies English. H1e. Daalsnoielelinkejsopylsayliinsgtceonminpugtetrogammuessic.
Let’s have an interview with LI Hua:
eg: A: Excuse me, Mr Li . How old are you? B: … A: Where do you come from ? B: …. A: …
• 要求: 1.组内1号和3号,2号和4号,5号和6号分角色编对话 2.展示时声音响亮,语言清晰﹑流利 3.时间:4分钟
He is my favorite football star.He is my hero.
1. 我最喜欢的足球运动员 2. 看起来强壮 3. 足球踢得非常好 4. 在他的空闲时间里 5. 喜欢做某事 6. 喜欢听音乐

第二单元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数学模型

第二单元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数学模型

第二单元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数学模型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台容量为20MV A的115.5kV/10.5kV的降压变压器高压侧一次侧电流为()。

A.100A B.171.9A C.1.004A D.1.719A2.取基准容量为100MV A,110kV线路一次阻抗为40Ω,如果采用近似计算法,其标幺值()。

A.0.302 B.0.330 C.5290 D.48403.取基准容量为100MV A,容量为20MV A的110kV/11kV降压变压器,其短路电压百分数为10.5%,如采用近似计算法,其短路电抗标幺值为()。

A.0.525 B.0.021 C.1.004 D.1.7194.取基准容量为100MV A,一台600MW发电机的功率因数为0.85,额定电压为20kV,次暂态电抗值为0.112,如采用近似计算法,其标幺值为()。

A.0.01587 B.0.672 C.0.01877 D.0.79065.描述线路中储存磁场能量的参数()。

A.电阻B.电感C.电源D.电容6.在三相对称电路中,基准值通常取()。

A.线电压B.相电压C.三相视在功率D.三相有功功率7.变压器等效电路中的电纳与线路等效电路中的的电纳性质不同,具体的说就是()。

A.线路消耗的是容性无功B.变压器消耗的是感性无功C.变压器的电纳是感性的D.线路的电纳是容性的8.三绕组变压器的结构,通常将高压绕组放在()。

A.内层B.中间层C.外层D.独立设置9.三相导线的几何均距越大,则导线的电抗()。

A.越大B.越小C.不变D.无法确定10.变压器的电导参数G T,主要决定于哪一个实验数据()。

A.∆P0B.∆P K C.U K% D.I0%11.当功率的有名值为时(功率因数角为φ)取基准功率为S n,则有功功率的标幺值为()。

A.B.C.D.12.相同截面的导线,使用的电压等级越高,其电阻()。

A.一样B.越大C.越小D.都不对13.在变压器的等值电路中,其导纳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1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图中点的个数、位置与形状;
–熟练掌握用坐标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对位置的直观感知;
–通过游戏、趣味研究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实践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图中点的位置关系;
•用坐标描述物体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坐标描述位置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班级黑板
•学生练习册
•学生教材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通过地图、教室布局等实例来回顾描述位置的基本方法。

二、新课讲解
1.引入坐标系的概念,讲解坐标系的构成和作用。

2.带领学生学习如何通过给定的坐标,在平面上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课堂练习
1.讲解基本坐标系,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坐标的基本表示形式。

2.出示几个简单的示例,让学生在坐标系上标注相应的点。

四、课堂讨论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

五、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强调坐标描述位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册相关题目。

2.观察周围环境,尝试用坐标描述几个物体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于位置的描述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位置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位置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位置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位置的相对性,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运用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位置的相对性2.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位置的相对性,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难点:位置的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位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位置的相对性a. 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物体,让学生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b. 学生举例说明位置的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座位,理解列和行的概念。

b. 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c. 教师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强调先列后行的顺序。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5页的练习题。

(2)学生互相提问,用数对表示对方的位置。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位置相对性和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第26页的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位置问题,尝试用数对表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这个细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对这个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

补充和说明如下:1. 数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数对是由两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的,通常表示为(a, b)。

在数学中,数对可以用来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点,其中第一个数表示横坐标,第二个数表示纵坐标。

在表示物体的位置时,我们通常使用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其中第一个数表示物体所在的列,第二个数表示物体所在的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二 正弦交流电流一、填空题1.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压(或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

2.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有效值、频率和初相位。

ω与f 、T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22f Tπωπ==。

3.交流电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

4.为简化计算,工程上采用数学中的复数来表示同频率的正弦量,并将它们称为相量。

5.三相对称交流电源的特点是:最大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度。

6.电感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其值与频率成正 比,流过纯电感线圈中的电流比它两端的电压在相位上滞后90°。

7.电容元件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容抗,电容对低频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对高频电流的阻碍作用小。

8.电工技术中,把复数)1(CL j R Z ωω-+=,叫做复阻抗,复数的模叫做 阻抗。

阻抗角ϕ>0,电路呈感性;ϕ<0,电路呈容性;ϕ=0,电路呈阻性,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时,电路则发生了谐振。

9.在电工技术中,把电路端口电压有效值U 与端口电流有效值I 的乘积,称为二端网络的视在功率。

10.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是: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电能在线路上的损失。

11.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并联电容器和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并联后,负载上的电压和有功功率均保持不变。

12.在RLC 串联电路中,可以用调节电源频率和改变电路参数 的方法使电路谐振。

13.若三相负载对称,则不论星形联接还是角形联接,其三相有功功率都可用公式 3cos l l P U I φ=来计算。

14.三相对称电动势的特点是最大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

15.对称三相四线制电源,可提供两种电压:线电压和相电压 ,p l U U 3=,相位关系是线电压超前相应的相电压30° 。

16.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接入三相对称电源,线电流是相电流的3倍。

17.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是使不对称的三相负载的 相电压对称;中线上不准许安装熔断器和开关。

二、选择题1.已知两个正弦量分别为 124sin(10060)A,4sin(10060)A i t i t =-+︒=+︒ ,则 1i 与 2i 的相位差为(A )。

A .180︒B .0︒C .90︒D .90-︒2.已知两个同频率的相量分别为 15030V U =∠︒,2100150V U =-∠-︒,则其对应的正弦电压1u 与 2u 的相位差为(A )。

A .0︒B .90︒C .120︒D .120-︒3.某正弦电流 100sin(31415)A i t =+︒,则其周期和有效值为(D )。

A .0.01s,100AB .0.02s,100AC .0.01s,70.7AD .0.02s,70.7A4.相量1A j =-的幅角为(D )。

A .4π B .43π C .43π- D .4π- 5.某正弦电压 11sin(3)V m u U t ωπ=-,2u 超前 31πu ,则 2u 的初相角为(A )。

A .︒0B .32πC .32π-D .π6.三相四线供电线路,已知做星形连接的三相负载中 A 相负载为纯电阻,B 相为纯电感, C 相为纯电容,通过三相负载的电流均为10 A ,则中线电流为(C )A .30B .10C .7.32D .07.在电源对称的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若三相负载不对称,则该负载各相电压( )。

A .不对称B .仍然对称C .不一定对称8.三相发电机绕组接成三相四线制,测得三个相电压220A B C U U U V ===,三个线电压380AB U V =,220BC C A U U V ==,这说明(C )。

A .A 相绕组接反了B .B 相绕组接反了C .C 相绕组接反了9.三相对称电路是指(C )。

A .三相电源对称的电路B .三相负载对称的电路C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都对称的电路。

10.三相四线制中,中线的作用是(C )。

A.保证三相负载对称 B 保证三相功率对称C.保证三相电压对称D.保证三相电流对称。

三、分析计算1.我国民用照明电压的频率和周期、有效值和幅值分别是多少?写出初相为零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画出波形图,并计算当t =5ms 时,电压的瞬时值。

周期0.02s ,频率50Hz,有效值220V ,t u 314sin 311=V,幅值311V2.有一加热器,用万用表测出其阻值为80Ω,现接到311sin314u tV = 的交流电源上,写出加热器流过的电流瞬时值表达式,并计算每天使用1小时,30天消耗多少度电?解 311sin 31480i tA = 222013018.180W =⨯⨯=度 3.一个额定功率为220V/500W 的电熨斗,接在220V 的工频电源上,求电熨斗的电流。

如每天使用1小时,30天共耗多少度电?如果电源频率改为60Hz ,上述计算值是否有变化?解:500 2.27220P I A U === 0.513015W =⨯⨯=度 4.写出2202s i n 314A u t = V ,220sin(314120)O B u t V =-和220sin(314120)O C u t V =+的相量表达式,并画出相量图。

5.在电视机的电源滤波电路中有一个电感为0.6mH 的线圈,试计算它对50Hz 的电源感抗和对100kHz 的微波干扰信号的感抗。

解:323140.6100.188L X L fL ωπ-===⨯⨯=Ω3322 3.14100100.610376.8L X L fL ωπ-===⨯⨯⨯⨯⨯=Ω6.已知相量A =8+j 6,。

求 (1)A +B ;(2)A -B ;(3)A ×B ;(4)A /B 。

解:A+B=12-j 0.93, A-B=4+j 12.93,A ×B=80 3.23-∠, 7.9625.1∠=BA 。

7.有一电扇电机的电感为0.1H ,电阻忽略不计,接在工频220V 电源上,求电机电流和无功功率,并画出以电流为参考量的电压与电流相量图。

解:22 3.14500.131.4L X L fL ωπ===⨯⨯⨯=ΩL Q U I = =22220154131.4L U Var X == 8.为了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将一个250V/4.7μF 无极性电容与感性负载并联接在工频220V 的电源上,求电容支路的电流和电容的无功功率。

并以电压为参考量,画出电容的电压与电容电流的相量图。

解:6111677.622 3.1450 4.710C X C fC ωπ-====Ω⨯⨯⨯⨯ 2200.325677.6C C U I A X === 2200.32571.5C C Q UI Var ==⨯=9.图 2-33 所示电路中,已知R =50Ω,L =31.8mH ,C =318μF 。

求电源电压为220V ,频率分别为50Hz 和1kHz 两种情况下各元件所流过的电流,并以电源电压为参考量,画出的相量图。

图2-33题2-10图解:当f=50Hz 322 3.145031.81010L X L fL ωπ-===⨯⨯⨯⨯=Ω611102 3.145031810C X C ω-===Ω⨯⨯⨯⨯ 所以220 4.450R I A == 2202210L I A == 2202210C I A == 当1000f = Hz 时322 3.14100031.810200L X L fL ωπ-===⨯⨯⨯⨯=Ω6110.52 3.14100031810C X C ω-===Ω⨯⨯⨯⨯ 220 4.450R I A == 220 1.1200L I A == 2204400.5C I A == 10.图2-34所示电路中,A 、B 、C 三个照明灯相同,三种元件R =X C =X L ,试问接于交流电源上时,照明灯的亮度有什么不同?若改接到电压相同的直流电源上,稳定后,与接交流电源时相比,各照明灯亮度有什么变化?图2-34题2-11图解:参考相量图11102R U U V == 2155.62D C L U U U U V ==== 所以B 比A 亮,C 比A 亮。

若是直流电源,A 不变,B 灯灭,C 比A 亮。

11.将一个电感线圈接在12V 直流电源上,通过的电流为0.8A ,改接在1kHz 、12V 的交流电源上,通过的电流为0.6A ,求此线圈的电阻和电感。

15R =ΩL =2.1 mH12.已知R =30Ω,L =127 mH ,C =40μF 串联,流过电流为 4.42sin 314i t = A 。

求:(1)感抗、容抗和阻抗;(2)各元件上电压的有效值及总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3)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4)作出电压相量图。

解:(1)322 3.14501271040L X L fL ωπ-===⨯⨯⨯⨯=Ω611802 3.14504010C X C ω-===Ω⨯⨯⨯⨯ 50Z =Ω 4.4U I A Z== 2202sin(31453.1)u t =-V (2)R U =132VL U =176VC U =352V(3) P =R U I ⨯=581W()774C L Q U U I Var =-=220 4.4968S UI VA ==⨯=13.调幅半导体收音机的中频变压器电感为0.6 mH ,问应并联多大的电容才能谐振在465 kHz 的中频频率上。

195PF 解:6232311195.610195.6(2)(2 3.1446510)0.610C pF f L π--===⨯=⨯⨯⨯⨯⨯ 14.某收音机的输入电路如图2-19 所示,如果天线回路中的电感为0.33 mH ,可变电容C 应在多大范围内可调才能收听到530~1600 kHz 的中波段广播。

273pF15.有一日光灯电路如图2-35所示,灯管与镇流器串联接在工频220V 的交流电源上,灯管的电阻R 1=300Ω,镇流器的线圈电感L =1.5H 电阻R =20Ω。

试求(1)电路中的电流I ;(2)灯管两端的电压1R U 、镇流器两端的电压LR U ;(3)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P 和无功功率L Q 及功率因数cos ϕ。

(4)画出以电流为参考相量的、和。

(5)如要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应并联多大的电容?图2-35题2-16图(1) Z=569 8.55∠Ω,0.39A,(2)117 8.55-∠V,184V 8.31∠(3)48.7W,71var,0.56 ; (5)3.66F μ (1)221()56955.8LZ R R X ∙=++=∠Ω 22000.955.856955.8U I A Z ∙∙∠===∠-∠ (2) 113000.39117R U R I V ==⨯=(3) 221()(30020)0.3948.7P R R I W =+=+⨯=(5) 12(tan tan )P C U ϕϕω=-=3.66F μ 16.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如相电压2202sin A u t ω= ,试写出B u 和C u 的表达式,并求出l U 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