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框架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框架

在编
[1]1.3.1.11
[1] 1.3.1.12
[1] 1.3.1.13
[1] 1.3.1.14
[1] 1.3.1.15
[1] 1.3.1.16
[1] 1.3.1.17
[1]1.3.1.18
[1] 1.3.1.19
[1] 1.3.1.20
[1] 1.3.1.21
[1] 1.3.1.22
[1]1.3.1.23
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估技术标准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
城市快速公交(BItT)规划规范
GB 50437—2007
GB 50282—98
GB 50318—2000
GB 50293—1999
GB 50201—94
GB 50220-95
GB 50220—95
CJJ 75-97
在编
在编
在编
在编
变更
变更
在编
在编
[1] 1.2.1.6
[1] 1.2.1.7
[1] 1.2.1.8
[1] 1.2.1.9
[1] 1.2.1.10
[1] 1.2.2
[1] 1.2.2.1
[1] 1.2..2.2
[1] 1.2.2.3
城市规划通用标准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
城市用地评定标准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规范
城市能源规划规范
城市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1]1.3.1.24
[1] 1.3.1.25
[1] 1.3.1.26
[1]1.3.1.27
[1] 1.3.1.28
[1]1.3.1.29
[1]1.3.1.30
[1] 1.3.1.31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城乡规划体制

四、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
五、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
一、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城乡规划体制是通过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 规划技术系统,以及规划运作系统来共同构建的。
1、规划法规系统
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 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法规系统又构成了整个规划的 基础。
规划体制的产生与发展常常是以法规体系的重大变化
(一)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二)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 (三)建立城乡规划体系 (四)严格城乡规划修改程序
(五)完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
(六)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 (七)明确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要求
(八)强化法律责任
3、从属法规与专项法规
作为一个法律体系,《城乡规划法》必然有一系列 从属的法规和专项的法规作为落实和补充。 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从属法规和专项法规的主要形 式。
2、规划行政体系
规划行政系统是指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 划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以及各个层面上机构全责的界定。 各国和地区的规划行政体系可以分为两种基本体制, 分别是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其代表分别为英国和美国。
3、规划技术系统
规划技术系统是指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 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也包 括个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它可以包括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空间战略规 划和建设控制规划等多个层面。
2、主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城乡领域的主干法。 《城乡规划法》是约束城乡规划行为的准绳,是我国各级城 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的法律依据;也是城乡规划编制和
各项建设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城乡规划法》涵盖了城乡规划行政的各个维度,对其内容 有全面的阐释和定义。
2023年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精选样卷及答案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精选样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100分)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不涉及绿线划定的是()。
A、城市总体规划B、近期建设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D、修建性详细规划2、根据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 )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B、乡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根据《物权法》,使用权期间届满,自动续期的建设用地的是()。
A、餐饮用地B、一类工业用地C、社会停车场用地D、住宅用地4、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在大、中城市的繁华商务区规划新建的变电所,宜采用()结构。
A、全户外式B、箱体式C、附属式D、小型户内式5、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D)。
A、建设控制地带B、历史文化保护区C、核心保护地带D、风貌协调区6、《防震减灾法》规定,国家鼓励、扶持()、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A、地震应急B、应急预案C、通信设备D、运输工具7、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A、抗震设防标准B、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C、抗震防灾措施D、抗震防灾规划目标8、根据城乡规划管理需要,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区、拟进行土地储备或者土地出让的地区,应当优先组织编制()。
A、战略规划B、分区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D、修建性详细规划9、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的是( )。
A、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B、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C、申请人认为有正当理由强烈要求停止执行的D、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10、根据《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实行预防为主、平灾结合的方针B、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降低抗灾设防标准C、对抗震设防区超过500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工程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组织专家进行抗震专项论证D、灾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进行恢复重建时,应当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原则11、根据《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中心区、()、近期建设地区,以及拟进行土地储备或者土地出让的地区,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我国法律效益等级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B.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C.宪法、行政法规、法律、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法规【答案】 A2、以新建、扩建、改建的方式所进行的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热力、专用管线等建设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建设是()。
A.建筑工程B.市政工程C.环境保护工程D.道路交通工程【答案】 B3、根据《城乡规划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 )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监督检查。
A.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城乡规划主管部门C.建设行政主管部门D.行政执法部门【答案】 B4、《城乡规划法》规定,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不包括( )A.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避免给交通、市容、安全等带来影响B.考虑周边环境要求,妥善解决矛盾、影响和利益问题C.保证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D.结合实际,促使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合理的进行【答案】 D5、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体系中,下列属于司法机关监督的是()。
A.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通过行政诉讼等手段,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审判、检察的活动B.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的一种不具有法律效力,却有重要意义的监督C.行政检察机关对特定范围内的行政行为的监督D.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日常行政监督【答案】 A6、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范围不包括()。
(2017年真题)A.有大量历史文物古迹林区B.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口C.典型自然地理区域D.具有特殊保护价值海域、岛屿【答案】 A7、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分区规划内容是( )。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预测试题12(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根据行政法律关系的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居于主导地位B.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双方权利义务是平等的C.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居于主导地位D.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相对人处于相对“弱者”的地位E.行政相对人有权通过监督主体而获得行政救济正确答案:B、C、D本题解析: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居于主导地位,公民、组织处于相对“弱者”的地位,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
与此相反,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监督主体通常居于主导地位,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只是被监督的对象,公民、组织有权通过监督主体撤销或者变更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而获得救济。
2.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规定,不属于城市用电负荷分类的是( )A.第一产业用电B.第二产业用电C.第三产业用电D.综合用电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城市用电负荷可分为第一产业用电、第二产业用电、第三产业用电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等四类。
3.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时间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恢复或组织耕种。
A.两年内;该幅耕地的集体或个人B.1年内;该幅耕地集体的C.两年内;用地单位D.1年内;原该幅耕地的集体或个人或用地单位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土地管理法》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
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
4.从事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中的( ),并经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1、法律
➢ 《公路法》 ➢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人民防空法》 ➢ 《防灾减灾法》 ➢ 《消防法》 ➢ 《军事设施保护法》 ➢ 《保守国家秘密法》 ➢ 《物权法》 ➢ 《循环经济法》
20
1、法律
➢ 《立法法》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处罚法》 ➢ 《国家赔偿法》 ➢ 《公务员法》
地方规章:有权发布规章的省、市以政府 令的形式发布的,《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 法》、《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10
➢ 第六等级:规范性文件
规范性文件: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制 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调整行政机关与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关系的规范性文 件,如《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规定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 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 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有法律、法规、 规章、规范性文件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4
➢ 第二等级:法律
法律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我国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委会制定、颁布 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法律都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颁布,法律 效力和地位仅次于宪法,如《城乡规划法》、 《行政许可法》、《土地管理法》、《文物 保护法》等,
30
➢ 规划实施管理的基本依据
➢ 城乡规划 ➢ 法律法规 ➢ 技术规范 ➢ 方针政策 ➢ 建设计划
31
规划实施管理重要条款
➢ 《城乡规划法》
➢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
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1、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是规划实
施管理的规划依据, 案例:无法定规划,规划未批准、规划未经
2、行政法规 国务院
1城乡规划法解读

——老法重规划的编制和审批,新法则重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新法与老法最大的区别。
第五 老法强调规划部门的作用,新法则强调公众参与和
社会监督。
第六 新法完善了对违章建筑的处理机制。
第七 新法更具有动态性,也重视规划的修改.
《城市规划法》、《村
第十六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 的原则。
邻接 关系
经费
第五条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 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 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 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七条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和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 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相协调。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 的基本依据,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温家 宝,2001.7 )
城市规划内涵的演变
现阶段: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
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 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第十三条 编制城市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城 市远景发展的需要;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 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开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 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十四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 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 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 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
第三章 城乡规划法
一、立法指导思想、背景和重要意义 二、《城乡规划法》基本框架 三、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问题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框架

⾃《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后,经过20多年的努⼒,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框架。
《城乡规划法》⾃2008年1⽉1⽇起施⾏,它是在总结《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需要所制定的。
这就要求我国已建⽴的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应当以《城乡规划法》为核⼼,进⾏调整、补充、修改和逐步完善。
现将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含省、⾃治区、直辖市和较⼤的市的地⽅性法规和地⽅政府规章)所构成的法规体系框架,列表如表2—1、表2—2。
表2-1 我国现⾏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框架(2008年)类别法律法规和规章名称颁布⽇期施⾏⽇期法律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2008.1.1⾏政法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6.291993.11.1历史⽂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4.222008.7.1类别法律法规和规章名称颁布⽇期施⾏⽇期部门规章城市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12.312006.4.1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8.151994.9.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2000.4.62000.4.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2000.2.142000.2.1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6.81995.6.8历史⽂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1994.9.51994.9.5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11.41994.1.1近期建设规划⼯作暂⾏办法20022002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规定20022002城市规划审批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8.151994.9.1城市总体规划审查⼯作规划1999.4.51999.4.5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建设项⽬选址规划管理办法1991.8.231991.8.23城市国有⼟地使⽤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1992.12.41993.1.1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1995.6.11995.7.1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1995.6.291995.7.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管理规定1997.10.71998.1.1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2003.9.192003.11.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9.92002.11.1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3.11.152004.2.1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5.11.282006.3.1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5.11.82006.3.1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规定1988.10.31989.1.1城市规划监督检查城建监察规定1996.9.221996.9.22城市规划⾏业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2001.1.232001.3.1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规定1999.4.71999.4.7 表2-2 我国现⾏城乡规划相关法规(2008)内容法律⾏政法规部门规章⼟地利⽤与农⽥保护⼟地管理法⼟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城镇国有⼟地使⽤权出让和转让暂⾏条例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地暂⾏管理办法基本农⽥保护条例⾃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然保护区条例城市地下⽔开发利⽤保护规定⾃然与⽂化遗产保护⽂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然保护区条例⽂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城镇建设⼯程管理建筑法公路法测绘法⼴告法标准化法中外合作设计⼯程项⽬暂⾏规定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城市供⽔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管理条例公共⽂化体育设施条例⼯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城市地下⽔开发利⽤保护规定城市排⽔许可管理办法城市⽣活垃圾管理办法房地产开发管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城镇个⼈建造住宅管理办法城市新建住宅⼩区管理办法城乡防灾减灾⼈民防空法防灾减灾法消防法军事与保密管理军事设施保护法保守国家秘密法⾏政法律关系⽴法法⾏政许可法⾏政复议法⾏政诉讼法⾏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公务员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名称
现行标准
备注
[1]1.1.1
[1]1.1.1.1
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术语标准
GB/T50280—98
[1]1.1.2
[1]1.1.2.1
图形标准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CJJ/T97—2003
[1]1.1.3
[1] 1.1.3.1
[1] 1.1.3.2
[1] 1.1.3.3
[1] 1.1.3.4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城市防地质灾害规划规范
城市消防规划规范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城市岸线规划规范
区域风景与绿色系统规划规范
GB 50180-93
GB 50442—2008
GB 50337—2003
GB 50420-2007
GB 50298—1999
在编
在编
[1]1.3.1.11
[1] 1.3.1.12
[1] 1.3.2.2
[1] 1.3.2.3
[1] 1.3.2.4
[1] 1.3.2.5
[1] 1.3.2.6
[1] 1.3.2.7
[1] 1.3.2.8
村镇规划专用标准
村镇居住用地规划规范
村镇生产与仓储用地规划规范
村镇公共建筑用地规划规范
村镇绿地规划规范
村镇环境保护规划规范
村镇道路交通规划规范
村镇公用工程规划规范
1988.10.3
1989.1.1
城市规划监督检查
城建监察规定
1996.9.22
1996.9.22
城市规划行业管理
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
20Hale Waihona Puke 1.1.232001.3.1
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1999.4.7
1999.4.7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相关法规(2008)
内容
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城市加油(汽)站规划规范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标准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规范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规范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及广场交通规划规范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步行交通规划规范
城市自行车交通规划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估技术标准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
[1] 1.3.1.13
[1] 1.3.1.14
[1] 1.3.1.15
[1] 1.3.1.16
[1] 1.3.1.17
[1]1.3.1.18
[1] 1.3.1.19
[1] 1.3.1.20
[1] 1.3.1.21
[1] 1.3.1.22
[1]1.3.1.23
[1]1.3.1.24
[1] 1.3.1.25
村镇防灾规划规范
CJJ/T 87—2000
房地产开发管理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
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
城乡防灾减灾
人民防空法
防灾减灾法
消防法
军事与保密
管理
军事设施保护法
保守国家秘密法
行政法律关系
立法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诉讼法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公务员法
我国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颁布日期
施行日期
部
门
规
章
城
市
规
划
编
制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5.12.31
2006.4.1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994.8.15
1994.9.1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2000.4.6
2000.4.6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2000.2.14
2000.2.1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1995.6.8
[1]1.3.1.1
[1] 1.3.1.2
[1] 1.3.1.3
[1] 1.3.1.4
[1] 1.3.1.5
[1] 1.3.1.6
[1] 1.3.1.7
[1]1.3.1.8
[1] 1.3.1.9
[1] 1.3.1.10
城市规划专用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工业用地规划规范
城市仓储用地规划规范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土地利用与农田保护
土地管理法
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法
矿产资源法
森林法
水法
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自然保护区条例
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规定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
文物保护法
风景名胜区条例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规范
村镇规划通用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
村镇体系规划规范
村镇用地评定标准
GB50357—2005
CJJ83-99
GB50289—98
GB50188-93
在编
批报
在编
变更
在编
在编
新增
专用标准
体系编码
标准名称
现行标准
备注
[1] 1.3.1
[1] 1.2.1.8
[1] 1.2.1.9
[1] 1.2.1.10
[1] 1.2.2
[1] 1.2.2.1
[1] 1.2..2.2
[1] 1.2.2.3
城市规划通用标准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
城市用地评定标准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规范
城市能源规划规范
城市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
1999.4.5
1999.4.5
城
市
规
划
实
施
管
理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1991.8.23
1991.8.23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1992.12.4
1993.1.1
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
1995.6.1
1995.7.1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1995.6.29
1995.7.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框架(2008年)
类 别
法律法规和规章名称
颁布日期
施行日期
法 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10.28
2008.1.1
行政法规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3.6.29
1993.11.1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4.22
2008.7.1
类 别
法律法规和规章名称
1995.6.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1994.9.5
1994.9.5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1993.11.4
1994.1.1
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2002
2002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2002
2002
城市规划审批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994.8.15
1994.9.1
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划
城市快速公交(BItT)规划规范
GB 50437—2007
GB 50282—98
GB 50318—2000
GB 50293—1999
GB 50201—94
GB 50220-95
GB 50220—95
CJJ 75-97
在编
在编
在编
在编
变更
变更
在编
在编
变更
在编
新增
新增
在编
在编
新增
[1] 1.3.2
[1] 1.3.2.1
1997.10.7
1998.1.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2003.9.19
2003.11.1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2002.9.9
2002.11.1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2003.11.15
2004.2.1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2005.11.28
2006.3.1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2005.11.8
2006.3.1
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
[1] 1.3.1.26
[1]1.3.1.27
[1] 1.3.1.28
[1]1.3.1.29
[1]1.3.1.30
[1] 1.3.1.31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城市通讯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
城市照明规划规范
分类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代码
城市规划基础资料搜集规程与分类代码
村镇规划基础资料搜集规程
GBJ 137—90
CJJ46—91
[1]1.2.1
[1]1.2.1.1
[1] 1.2.1.2
[1]1.2.1.3
[1] 1.2.1.4
[1] 1.2.1.5
[1] 1.2.1.6
[1]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