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技巧性计算精编

合集下载

初中中考化学技巧型计算

初中中考化学技巧型计算

初中中考化学技巧型计算化学技巧型计算是指在化学学科中,涉及到以计算为主要内容的题目,主要包括化学计量、化学反应平衡、溶液配制和浓度计算等方面的计算题目。

掌握这些计算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和解答相关题目的准确性。

本文将针对初中中考化学技巧型计算进行讲解,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化学计量计算化学计量计算是基于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原理进行计算的一种技巧。

它主要涉及到物质的量、质量和体积之间的计算关系。

下面以一些典型题目为例,介绍相应的计算技巧。

1.给出物质的量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量或质量。

例如:已知甲烷(CH4)和氧气(O2)按完全反应所得到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题目:如果甲烷的物质的量为2mol,求氧气的物质的量和质量。

解题思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甲烷和氧气的摩尔比为1:2、所以氧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根据氧气和甲烷的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氧气的质量。

2.根据始末物质的量或质量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中消耗或生成的物质的量或质量。

例如:已知铁与硫按完全反应所得到的化学方程式是:Fe+S→FeS题目:如果铁的质量为10g,硫的质量为20g,求反应中生成的硫化铁的质量。

解题思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铁和硫的摩尔比为1:1,所以铁的物质的量为铁的质量除以铁的摩尔质量,即10g / 56g/mol =0.1786mol;硫的物质的量为硫的质量除以硫的摩尔质量,即20g /32g/mol = 0.625mol。

根据摩尔比可以求得生成的硫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1786mol,再根据硫化铁的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硫化铁的质量。

二、化学反应平衡计算化学反应平衡计算是基于化学反应平衡原理进行计算的一种技巧。

它主要涉及到不同物质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下面以一些典型题目为例,介绍相应的计算技巧。

1.根据给定的化学方程式和部分物质的量,计算其他物质的量。

例如:已知二氧化硫(SO2)与氧气(O2)按完全反应所得到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O2→2SO3题目:如果已知SO2的质量为10g,求SO3的物质的量。

(完整版)初中化学几类巧妙计算方法

(完整版)初中化学几类巧妙计算方法

初中化学几类巧妙计算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要尽量避免繁杂的计算过程,巧妙利用简捷的解题方法提高初中化学解题效率. 一、差量法差量法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一,它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或气体体积、物质的量等)的变化,利用差量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量一样,受反应体系的控制,与其他量一样有正比例的关系来解题.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例题1有NaCl 和NaBr 的混合物16. 14g,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3AgNO 溶液,得到33.14g 沉淀,则原混合物中的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8.5%B.50%C.52.8%D.82.5%思路点拨 该反应涉及两个反应:33NaCl+AgNO AgCl +NaNO →↓,33NaBr+AgNO AgBr +NaNO →↓ .即NaCl AgCl →,NaBr AgBr →中的银元素替换成了钠元素,因此沉淀相比原混合物的增重部分就是银元素相比钠元素的增重部分.设Na 元素的质量为aNa → Ag m V23 108 1082385-=a 33.1416.1417g g g -=238517a =解得 4.6a g = 所以Na% 4.6=100%=28.5%16.14⨯ 答案:A二、极值法(极端分析法)所谓极值法,就是对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的组成的判断,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者极端假设恰好为完全反应,以确定混合物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解题方法.运用此方法解题,可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例题2 8.1g 碱金属R 及其氧化物2R O 组成的混合物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发反应后的溶液得到12g 无水晶体,通过计算确定该金属的名称.思路点拨该题若用常规方法很难完成,而用极端分析法则可以事半功倍. 设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假设8. l g 全为碱金属或全为氧化物,有如下关系:→+↑222R+2H O 2ROH H →22R O+H O 2ROH2M 2(17)M + 216M + 2(17)M +8.1g 12g 8.1g 12g得35.3M =,10.7M =因为混合物由碱金属和其氧化物组成,故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介于10.7和35.3之间,因此该金属是钠. 三、平均值法平均值法是依据12M M M <<,只要求出(或已知)平均值M ,就可以判断1M 和2M 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且快速的解出答案.混合物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常见的比较复杂的题型,有些混合物的计算用平均值法,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体积平均值、组成平均值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则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例题3 铝、锌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0. 25g ,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A.2gB.4gC.8.5gD.10g思路点拨 这是典型的平均值法题型,一定要注意方法.分别计算出生成0. 25g 氢气需要单独的铝、锌各多少,最后选两个数值的平均值.3→+↑322Al+6HCl 2AlCl H →+↑222Zn+2HCl ZnCl H54 6 65 2x 0.25g y 0.25g解得 2.25x g =,8.125y g =,则混合物的质量为2.25~8.125g g 四、整体法所谓整体法,是指将化学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对问题的整体结构、形式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构成问题的各个子因素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及他们在整体中的作用,对题设进行变形、转代,以达到简化思维程序、简化答题过程的目的.例题4已知酸式盐可以和碱发生化学反应+→↓2332Ca(OH)NaHCO CaCO +NaOH+H O ,由23Na CO 、3NaHCO 、CaO 和NaOH 组成的混合物27.2g ,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2+Ca 、2-3CO 、-3HCO 均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的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29g ,则原混合物中含23Na CO 的质量是( ).A.10.6gB.5.3gC.15.9gD.无法确定思路点拨 本题涉及的反应多,题目所提供的数据都是混合物的量,如果逐一分析每个反应显得非常复杂,若从整体分析则一目了然.从整个反应的过程看,生成的白色固体质量比反应前的混合物质量多了(2927.2) 1.8g g g -=,多出来的1.8g 物质恰好为参与反应的水的质量.分析3NaHCO 反应的原理:①(+→22CaO H O Ca OH)②+→↓2332Ca(OH)NaHCO CaCO +NaOH+H O把①+②得+→↓33CaO NaHCO CaCO +NaOH ,可知3NaHCO 转化为沉淀最终和1.8g 水无关.同样分析23Na CO 反应的原理:③(+→22CaO H O Ca OH),④+→↓2233Ca(OH)Na CO CaCO +2NaOH .③+④得→↓2233CaO+H O+Na CO CaCO +2NaOH ,可知23Na CO 转化为沉淀正好消耗1.8g 水.设混合物中含23Na CO 的质量为x2H O ~ 23Na CO18 106 1.8g x106x=181.8,解得10.6x g =。

2024年中考化学技巧性计算分类训练+

2024年中考化学技巧性计算分类训练+

技巧性计算分类汇编 (2024)一、 元素守恒法(一)多个反应元素守恒的有关计算【方法指导】找出守恒元素,分析来龙去脉,与已知量建立关系式进行求解。

1.有一包Mg和MgO的混合物共12.8g,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2g 。

2.一定质量氧化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与100gl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19g固体,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 。

3.将9.6g镁、锌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加入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干燥,得到38.4g 固体。

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A.0.4gB.0.5gC.0.6gD.0.7g4.将20g镁、铁的金属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经测定溶液质量增加了19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 )A.39gB.60gC.68gD.73g5.将镁、铝混合物20g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称得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16g,则同样的20g混合物与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干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A.91gB.93gC.116gD.162g6. 在CO和(CO₂₂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 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 10gB. 20gC. 30gD. 10g7. 【2020·三门峡一模】取一定量Fe₂O₃和Al₂O₃的混合物,加入含溶质质量为 19.6 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A. 1.6gB. 1.8gC. 3.2gD. 3.6g8. 【2020·平顶山一模】用NaCl、CaCl₂、AlCl₂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AgNO₃溶液反应,生成等质量的 AgCl,则它们所需.AgNO₃溶液的质量比是 ( )A. 1∶1∶1B. 1:2:3C. 6:3:2D. 117∶222∶2679. 【2018·河南】碱式碳酸铜[[Cu₂(OH)₂CO₃]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g。

专题04 技巧性计算(课件)-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04 技巧性计算(课件)-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Cu2O > CuO > CuS
D
方法六:图像法
类型3.多种碳酸盐与酸反应比较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例.相等质量的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固体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其中正确的是( )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 ②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钾 ③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 ④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钾 ⑤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钾A.①② B.①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FeO>Fe3O4>Fe2O3
1.比较CuS、Cu2O、CuO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 。
【解析】硫元素(32)与氧元素(16)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可将以上化学式变形为:CuO2、CuO1/2、CuO,若三种物质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氧元素质量越大,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小。故三种物质中铜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为Cu2O > CuO > CuS。
7
方法三:凑数法
例1. 工业锻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现有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其中Ca与C的质量比为10∶1,则该混合物中Ca与O的质量比为( )A.2∶3 B.3∶2 C.1∶2 D.3∶1
【解析】Ca与C的质量比为10∶1,设C的质量为12,则m钙:m碳=120∶12=(40×3)∶(12∶1),即Ca与C的原子个数比为3∶1,只有CaCO3中含有碳元素,所以CaCO3的个数为1,CaO的个数为2,Ca与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5,Ca与O的质量比为:(3×40)∶(16∶5)=120∶80=3∶2。
0.69g
方法四:差值法
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Na2CO3+H2O+CO2↑,充分加热24.8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九年级化学计算— 技巧性计算题 课件(20张PPT)

九年级化学计算— 技巧性计算题 课件(20张PPT)

2CO+O2 2CO2 56 88 z 2.2 g 56 z z = 1.4 g 88 2.2g
故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4 g : 1.4 g=12 : 7
点燃
6. 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 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该气 体的组成成分中( C ) A. 一定含有C2H4 C. 可能含有C2H2 D. 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 B. 一定没有CH4
208g-48g=160g,则反应前CH4和O2的质量
5. 将一定质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在
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
有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实验
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5.4克;装有氢
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增重8.8克。混合气体中
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23 46 10.6 g× ×100%+8 g× ×100%=9.2 g 40 106
2.(2017河南)现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2.2 g ,溶于水并加入过量AgNO3溶液后,生成 AgCl和AgBr沉淀共4.75g,则原混合物的含钠 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解析】由于NaCl和NaBr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 生成AgCl和AgBr沉淀,故反应前后氯和溴元素的 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是钠转化为银所 致(即Na与Ag的质量差),设 Na质量为x,则有 Na~~Ag 质量差 23 108 108-23=85 x 4.75g-2.2g=2.55g
由于二氧化碳和水质量比为22∶9,则碳元素和
12 2 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2× ) : (9× )=6 : 1, 44 18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四技巧性计算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四技巧性计算

锌的质量为 6.5 g,铜与酸不反应,不能产生氢气,因此可判断铁样品中的两种金属杂
质为金属铝、镁中的一种与金属锌、铜中的一种。
类型 4 假设法
题目中未给出物质质量的具体数据,可将其质量假设为某一特定数据,从 而简化计算。如“等质量的多种物质”通常将其质量都假设为1 g;“等 质量的同一种物质”或“等质量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多种物质”通常 假设其质量数值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的质量是
( C)
例4 [2021河南B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C_H__4_+_2_O_2_点__燃___C_O__2_+_2_H_2_O____;现 有46 g乙醇,燃烧时生成CO2和CO的质量比为33∶7,要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至少需 要补充O2的质量为___8___g。
类型 2 守恒法
粉和CaCO3的质量,进而求出二者的质量比。
类型 7 无数据计算
例11 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充分
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用各碳酸盐表示)的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其中
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D)
A.CaCO3>Na2CO3>K2CO3
B.CaCO3=Na2CO3=K2CO3
算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另外,通过计算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 、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部分内容是河南中考的必考内容, 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巧性计算快速解题的前提是审题时将方法审出来,常用的是关键词法: 质量变化→差量法 始终态→守恒法 混合物中的计算→极值法 等质量的一种或多种物质→假设法 多步反应→关系式法 注:有些题可能会用到两种或多种方法。

化学式计算技巧

化学式计算技巧

1、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对应的原子个数之比。

已知其中任意两个量,都可求出第三个量。

技巧一:关系式法就是寻求题中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表达在相互关联的两个化学式之间,达到简化解题步骤,节约解题时间的目的。

例1:求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析:化合物中,物质的质量可用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物质质量等即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等。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在SO2和SO3前配上适当的系数,以保证他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相等。

解答:80SO2~64SO3 氧元素的质量比即为80×16×2:64×16×3=5:6技巧二:平均值法在数学上,我们算过求平均数的题目,可表达为:m=(a+b)/2,且a>b>0时,a>m>b。

我们把它引入化学计算中,能使很多题目转繁为简,化难为易。

例2:由氧化铁(Fe2O3)和杂质R组成的混合物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8%,则R可能是()A、FeB、FeOC、Fe3O4D、FeCO3E、Cu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推断题。

由题可知,68%为Fe2O3和R中铁元素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法的解题思路,“中”为分界点,“大”找“小”,“小”找“大”。

题中已知的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68%,所以R中所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应该小于68%,根据选项中各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即可确定正确答案。

一、逆向思维化为基本题型例1在氮的一种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N2O (B)N2O3 (C)NO2 (D)N2O5分析:若逆向思维,则已知化学式,求各元素质量比,即类型二。

可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

14x∶16y=7∶20,解得,x∶y=2∶5。

解:选(D)。

例2.实验室分析某氮的氧化物,已知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3%,则正确表示这种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NO2 (B)NO (C)N2O5 (D)N2O3分析:若逆向思维,则化为类型三,即已知化学式,求某元素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技巧性计算(精心整理)

初中化学技巧性计算(精心整理)

1.将一定量的镁粉、铝粉、锌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4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 )A.4.8g B.5.4g C.9.2g D.13.0g2.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40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共放出2g氢气。

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A.Zn和Fe B.Fe和Mg C.Zn和Mg D.Al和Cu二、元素守恒法1.将3.0g表面有一层氧化薄膜的镁条放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原镁条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A.0.4gB.0.6gC.0.8gD.1.0g2.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充分加热24.8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完全反应后剩余的质量为18.6g,则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 g;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3.将17.6g含有CuO、ZnO、Al2O3、Fe3O4四种氧化物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5.4g,则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总质量为()A.12.8g B.9.6g C.4.8g D.无法确定4.取镁、碳酸镁组成的固体混合物20.4g,放入325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5.4g气体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A.4.8g B.9.6g C.13.6g D.16.8g5.把氢气通过灼热的过量氧化铜粉末时,生成7.2g水,则反应后固态物质比原来减少了_____g。

6.碳酸钙高温分解,可得到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为;取一定量氧化钙与碳酸钙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73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是g。

1.电解食盐水可得到烧碱、氯气(Cl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若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读数(其他操作正确),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现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4.4g,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后,生成AgCl和AgBr沉淀共6.lg,则沉淀物中银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2.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4%B.46%C.50%D.55%3.质量为5g的Mg、Zn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4.8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得到的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A.14.6g B.18.4g C.19.6g D.25g四、其他法1.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灼烧后,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ag,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一定质量的铁和锌与bg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仍为bg,则所加铁和锌的质量比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技巧性计算精编
一、守恒法
例1、某纯净物4.6g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由此可判断该纯净物中()A.只有碳、氢两种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只有碳元素D.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 : 6 : 1
变式1、某有机物32 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入装有浓H2SO4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假设生成物全部被吸收),装有浓H2SO4装置质量增加了36 g,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质量增加了
44 g,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下列中的( )
A.C2H2B.CH4 C.CH3OH D.C2H5OH
攻坚1、密闭容器中盛有CH4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CH4全部转化为CO、CO2和H2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

则反应前CH4和O2的质量比为( )
A.4∶13 B.3∶10 C.2∶7 D.1∶4
例2、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份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A.0.15g B.0.20g C.0.30g D.0.45g
变式2、取一定量Fe2O3与Al2O3的混合物,加入含溶质9.8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0.8g B.1.6g C.3.2g D.6.4g
攻坚2、取4.65g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跟36.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理论上会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二、极值法(或平均值法)
(双选)例3、有Zn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4.5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所氢气0.2克,则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A.Al B.Mg C.Fe D.Cu
变式3、有100g混合固体中含有Na2CO3和另外一种杂质,向该固体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CO2的质量为44g,则该杂质可能是()
A.BaCO3B.K2CO3C.MgCO3 D.CaCO3
(双选)攻坚3、两种氧化物的混合物共5.6克跟足7.3%的盐酸100克完全反应,则混合物可能是( ) A. MgO和ZnO B.ZnO和CuO C. MgO和CuO D. CaO和MgO
三、差量法
例4、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变式4、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
攻坚4、把CO通过2克加热的赤铁矿矿石,待反应完成后,测得固体物质净重1.52克。

则该赤铁矿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 ( )
A.40% B.60% C.80% D.160%
四、无数据计算
例5、将某Ba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可恰好完全反应,滤出沉淀后的滤液与原BaCl2溶液的质量相等。

求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变式5、一定量的AgNO3溶液可与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滤出沉淀后的滤液与原硝酸银溶液的质量相等,求加入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五、巩固练习
1、(双选)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H4B.C2H6C.CH3OH D.C2H5OH
2、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2.8%、含K2CO3 37.3%。

取1g该样品
投入25ml 7.3%的稀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5.6%的KOH溶液30.8ml恰好完全中和。

(盐酸和KOH 溶液的密度均按1g/ml计算)。

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
A.1g B.3.725g C.0.797g D.2.836g
3、(双选)一块质量为4克的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2克氢气。

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为( )
A.Fe Mg B. Fe Al C.Fe Zn D.Mg Al
4、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原混合气体
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5、向含有H2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称量,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没有变化,
原混合物H2SO4和CuSO4的质量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