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拟题精选: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单选题

1.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该诏书()

A.保留了溥仪的“皇帝”尊号和待遇B.标志着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C.任命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D.表明了袁世凯与革命派达成和解2.《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B.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D.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荣光

3.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B.袁世凯上台实现了政局稳定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4.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各省份。这表明()A.民族危机空前的严重B.辛亥革命的时机趋于成熟

C.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5.1912年,同盟会会员陈时募捐银元3.9万元,在武昌创办“中华大学”,取“振兴中华”之意。陈时自述其办学动机是:“民国成立,以教育为陶冶共和国要图。”在其校歌中又说:“武昌首义放出五千年历史的光芒,中华大学随中华民国同年诞降。达材成德,三民大同,与河山俱永,与国族人类以无疆。”据此可知,中华大学的创建()

A.为辛亥革命储备人才 B.将教育与爱国相结合

C.以开启民智作为目标 D.引领了民间力量办学

6.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把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会舆论空前活跃。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宣传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C.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7.《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剪断一些枝叶”的表现之一是建立近代企业

B.“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C.“树墩还在”指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五四运动是“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表现

8.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这里所说的“失败”是指()

A.《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孙中山的革命斗争不断受挫D.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

9.《郑超麟回忆录》中说:“今人不满意于辛亥革命,认为革得不彻底。事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还不是照样统治着中国?可是现在,七十多年以后,回顾看看,我们不能不说,辛亥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以后彻底的革命,就是从那次不彻底的革命发展下来的。形式上、称谓上的改变,孕育着后来实质上的改变”。作者强调的是()

A.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B.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C.辛亥革命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D.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10.梁启超说:当光绪宣统之间,全国有知识、有血性的人,可算没有一个不算革命党。但主义虽算不同,手段却有小小差异。一派注重种族革命,说是只要把满洲人撵跑了,不愁政治不清明;一派注重政治革命,说是把民治机关建设起来,不愁满洲人不跑。两派人各自进行,表面上虽象是分歧,目的总是归着到一点。此处梁启超要说明的是辛亥革命()

A.成功的原因B.失败的原因C.发生的背景D.蕴含的启示

1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

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B.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仍然激烈C.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D.专制独裁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任何冲击12.“中国政治现代化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进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进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A.辛亥革命、《共同纲领》、改革开放

B.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共同纲领》

C.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13.1921年,梁启超在演讲中说:“任凭什么人,尧舜呢,桀纣呢,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呢,王莽、朱温、袁世凯呢,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也不会有的事了。”下如此断语,是因为他()

A.认识到帝制的危害 B.经历时帝制的腐朽

C.正确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D.片面地夸大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14.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

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B.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C.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D.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15.宣统年间,卢彤编绘了一套《中国历史战争形势全图》,图中战争英雄以黄帝、岳飞等汉族英雄为主。民国初年,作者修改全图,超越单纯汉族英雄叙述,转以历史上开疆拓土、扬威异域、增进国家光荣、促进国民进步者为依归。从这一变化可以推知当时部分知识分子()

A.期望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B.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C.摆脱偶像崇拜的思想束缚D.认同多民族国家建国模式

1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7.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的状况)。”这种“状况”说明()

A.革命的领导人多是南方人B.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有斗争精神D.北方社会矛盾比南方缓和

18.梁启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说:“从今以后,任凭他那种导--歌美咧,独占明,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平做不到。任凭什么...者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提高了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中国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C.推动了人治向法治的转变D.其爆发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9.“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上述材料应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在制订《临时约法》时,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表明()

A.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B.辛亥革命已经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认识到了发展实业的重要性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贞观政要》卷一材料二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得宣告大赦、特赦、减刑,但大赦须经参议院之同意。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结合所学,指出唐初中书、门下两省的职能。根据材料一,分析两省对当时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中立法权是如何限制行政权的?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临时约法》的进步性。

答案

1.B2.A3.A4.B5.C6.B7.A8.B9.C10.C11.B12.C13.C14.D15.D16.B17.B 18.A19.A20.C

21.(1)职能: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封驳。影响:提高行政效率:有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

(2)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职员、大赦、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等领经参议院同意:参议院可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

阐述: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