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中的反演问题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及优劣分析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及优劣分析地球物理反演是一种通过观测地球物理场的响应来推断地下介质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地球物理反演在地质勘探、环境研究、灾害预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劣势。
1. 重力法重力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物体潜在能的分布来推断地下密度结构的方法。
重力法具有简单、直观、非侵入性的优点,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可应用。
然而,重力法对密度分布变化较小的地下构造敏感性不高,精度受地形影响。
此外,重力法对地下界面的分辨率较低,难以分辨细小结构。
2. 震电阻抗法震电阻抗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速度和衰减来推断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结构的方法。
震电阻抗法在勘探深层、辨析地下岩石类型等方面具有优势。
然而,震电阻抗法对电阻率界面明显的区域辨识度较高,但对电阻率变化较小的结构分辨率较低。
此外,震电阻抗法对最低频率的信号需高信噪比,仪器设备较为复杂。
3. 电法电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下电场、电位差和电流等信息来推断地下的电阻率结构的方法。
电法具有分辨率较高、不受地形影响的优势,适用于地下水、矿产资源、环境污染等的勘探。
然而,电法在复杂多层介质的情况下存在解耦问题,且对电阻率的分辨率随探测深度增加而下降。
4. 磁法磁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变化来推测地下岩石磁性结构的方法。
磁法适用于勘探地下矿产、火山活动等。
磁法对磁性较强的物质敏感,但对非磁性物质的响应较弱。
此外,磁法的解释也受到磁化方向不明确和磁异常的干扰。
5. 地震反射法地震反射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之间反射和折射的现象来推断地下介质结构的方法。
地震反射法是勘探石油和地表下岩石结构的常用方法。
地震反射法具有高分辨率、多参数的优势,可以提供地层的结构、速度、岩性等信息。
然而,地震反射法对地下介质的反射界面明显的要求较高,且受到地震波传播路径的限制。
总的来说,每种地球物理反演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局限性。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逆问题求解方法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逆问题求解方法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是研究地球物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包括重力、磁力、电磁、地震等多种探测技术。
在实际探测中,我们需要根据地球物理数据来推断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这就涉及到逆问题,也称为地球物理反演问题。
而逆问题求解方法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逆问题的基本概念逆问题是指根据观测数据推算出源的性质、位置、形态等参数的问题。
反之,若知道源的性质、位置、形态等参数,可以根据已知物理规律计算出对应的观测数据,这就是正问题。
逆问题和正问题相比,通常来说要更加困难,因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误差。
在地球物理领域,逆问题通常以物理量为载体,如地球物理探测中的电阻率、磁场强度、地震波传播速度等等。
而逆问题求解的目标则是通过计算模型来找出最能解释观测数据的物质分布方式。
二、逆问题求解方法常见的逆问题求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正则化方法正则化方法是指通过正则化函数来约束求解算法,使得求得的解更满足真实情况或物理规律。
其中最常见的正则化函数有Tikhonov正则化和全变分正则化。
Tikhonov正则化是通过在问题的目标函数中加入参数范数对求解结果进行约束,使得求得的解更平滑,更符合物理规律。
全变分正则化则是将问题转换成最小化一个带全变分约束的函数,以达到类似Tikhonov正则化的平滑效果。
2. 反演方法反演方法是指将观测数据与地下物质的模型联系起来,通过反演算法来求解地下物质的分布。
常用的反演方法有直接反演法、反投影法、渐进反演法、反射波反演法等。
直接反演法是指直接解逆问题的方程,求解地下物质的分布。
反投影法则是在雷达、X射线等测量中常用的反演方法,利用某些几何属性进行反投影操作,逐步重建地下物质分布。
渐进反演法则是指在目标函数中加入一阶和二阶导数的惩罚项,以达到平滑效果并避免出现振荡现象。
反射波反演法则是利用反射波的信息进行反演,适用于地震、地电等探测技术。
3.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指将逆问题转化为概率分布,通过概率方法来求解逆问题。
地球物理反演总结

地球物理反演总结一、名词解释(30)二、简答(30)三、综述(40)第一章正问题:给定一个问题,寻找答案反问题:给定一个答案,寻找问题适定性问题:解一定存在;解的唯一性;问题发生一些小的变动仅导致问题的解发生小的变动非适定性问题:解不一定存在;解可能不唯一;问题中小的变动导致问题解较大变动正演问题(正问题):已知模型m,求解数据d的过程反演问题(反问题):已知数据d,求解模型参数m的过程地震反演(SeismicInversion):把常规的界面型反射剖面转换成岩层型的测井剖面,将地震资料变成可与测井资料直接对比的形式,实现这种转换的处理过程叫地震反演。
地震反演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1、微构造识别;2、岩性预测;3、储层参数评价4、流体识别(烃类检测)地球物理反演:根据各种位场、地震波、地球自由振荡、交变电磁场、以及热学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去推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形态及物质成分,定量计算各种有关的物理参数地震勘探中应用最广的反演问题是地震波阻抗反演,地震波阻抗反演是储层地球物理研究的最基本的处理技术之一,通过地震波阻抗反演把常规的界面型地震反射剖面转换成岩层型的伪测井剖面,因而使地震资料转变成可以与钻井资料直接对比的剖面形式,可以说波阻抗反演是地震资料处理的最终处理结果。
地震反演的目的:根据地震资料,反推出地下介质的波阻抗、速度和密度等岩石地球物理参数的分布,估算储层参数,并进行储层预测,以便为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第二章地震正演定义:地震正演是根据设计的地质模型,选择速度、密度、波松比等地层参数,用某种方法求得地震响应,通过与实际剖面对比,合理解释复杂的地质现象。
地质模型:物理模型、数值模型算法原理:褶积模型、绕射迭加模型、射线追踪模型、波动方程模型地震物理模拟:在实验室内将野外的地质构造和地质体按照一定的模拟相似比制作成物理模型,并用超声波或激光超声波等方法对野外地震勘探方法进行模拟的一种地震模拟方法。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分析与评价地球物理反演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并运用数学模型来推断地下结构的一种技术。
为了获得准确的地下信息,科学家们不断改进和发展不同的反演方法。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1. 介电常数反演方法介电常数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磁场数据来推断地下介电常数分布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
通过分析电磁场数据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的介电常数分布情况,进而了解地下的岩石性质和地形特征。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2. 地震波反演方法地震波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震波数据来推断地下介质的方法。
地震波波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路径都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地震波数据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地震波反演方法适用于地震勘探、地震灾害预测等领域。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地下结构和地质信息。
3. 重力反演方法重力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数据来推断地下密度分布的方法。
地下的密度分布会对地球重力场产生影响,通过分析重力场数据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的密度分布情况。
重力反演方法适用于矿产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等领域。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4. 电磁法反演方法电磁法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下电磁场数据来推断地下电导率分布的方法。
地下的电导率分布与地下的水分、岩石性质等因素有关,通过分析电磁场数据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的电导率分布情况。
电磁法反演方法适用于水资源调查、矿产勘探等领域。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地下电导率信息。
5. 时间域反演方法时间域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数据的时间变化来推断地下结构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地壳运动监测、地震预测等领域。
通过分析地球物理场数据的时间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的结构和变化情况。
时间域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地球物理反演方法是研究地下结构和物性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反演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问题。
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与方法

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与方法地球物理反演是一种通过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来推断地下介质性质和结构的方法,它在地球科学研究、资源勘探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和常用的反演方法。
一、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基于地球物理学中的物理规律和数学原理,通过分析和处理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来推断地下介质属性。
主要涉及的物理量包括地震波传播速度、电磁波传播速度、重力场和磁场等。
1. 地震波原理:地震波是在地震或人工激发下,传播到地下并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现象。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下介质的密度、速度、衰减等有关,通过地震波的观测数据可以反演地下介质的速度结构。
2. 电磁波原理: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波动现象。
地下介质的电磁性质会对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造成影响。
通过电磁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可以反演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磁导率等物理属性。
3. 重力场原理:重力场是由地球引力场和地壳、岩石体积密度变化所引起的。
重力场的测量数据可以反演地下介质的密度分布和构造特征。
4. 磁场原理: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受到地下岩石体磁性和磁化程度的影响。
通过采集和处理地磁场观测数据,可以反演地下介质的磁性特征。
二、地球物理反演的方法地球物理反演的方法主要包括正问题和反问题。
正问题是在已知地下介质模型的情况下,计算预测地球物理观测数据。
反问题则是根据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反推出地下介质模型及其属性。
1. 正问题方法正问题方法是在已知地下介质模型的情况下,通过物理规律和数学计算,推导出对应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
常用的正问题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射线追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模拟地震波、电磁波、重力场和磁场等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2. 反问题方法反问题方法是通过分析和处理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推断地下介质的属性。
反问题的核心是求解最优化问题,即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来获得最佳的地下介质模型。
常用的反问题方法包括反演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
地球科学中的正反问题

一、什么是正演问题和反演问题在地球科学中,有两大问题是离不开的,正演问题和反演问题。
由物理定律根据给定物理模型的参数计算出数据的问题是正演问题。
而由观测数据通过适当的方法计算物理模型参数来重建物理模型的问题是反演问题。
由卫星云图预报天气、由遥感影像估计粮食产量都是正演问题。
从思路上而言,正演问题比较简单。
如果给定物理模型的系数,由物理定律能够计算出与观测数据相比对的理论数据。
在模型比较精确的情况下,正演一般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当然,反演问题也在多个领域有应用,这里可以给出很多实例,比如太阳的内部结构探测、储油层厚度的估计、莫霍面深度的推断、核幔边界形态的分析等等。
由于我们不单对模型系数不清楚,甚至有时对物理模型本身都不甚清楚,所以我们可以断言反演比正演问题将面临更多更大的困难。
根据百度百科,正演问题(direct problem)定义:在地球物理磁法勘探的理论研究中,根据磁性体的形状、产状和磁性数据,通过理论计算、模拟计算或模型实验等方法,得到磁异常的理论数值或理论曲线,统称为正演问题。
反演问题(inversed problem)在磁法勘探理论研究和解释磁测成果时,根据磁异常特征,确定磁性体的形状、产状及其磁性等,称为“反演问题”。
这个概念给的范围太狭隘,就简单的地磁勘探而已,所以仅作为参考。
二、哪个先提出来现在有一个逻辑问题,是先有正演问题还是先有反演问题?似乎直观上先有前者,然而我认为,对大多数问题,尤其是系统复杂的问题,应当是先有后者。
科学研究的先驱们没有今天的人有这么好的条件,不可能通过课堂学习系统地掌握成体系的知识,也没有条件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更不用说利用检索工具搜集信息了,他们掌握的资料和信息是极其的贫乏的。
当先驱们涉足新的研究领域时,是没有经验可循的,也没有什么物理模型可以利用。
他们看到的是规律或者说模型所呈现出来的现象,他们的任务是找出规律、建立模型,这个任务本身就是反演问题。
地球物理反演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地球物理反演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地球物理反演是一种通过观测和分析地球物理现象来推断地下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反演研究的目标是揭示地下地球的内部构造,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以及地质过程。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和技术,包括重磁法、地震波形反演、物性反演和电磁法反演。
一、重磁法反演重磁法反演是利用地球重力和地磁场的测量数据来推断地下物质分布和性质。
地球重力和地磁场是地下物质分布的重要指示器。
通过收集地面上的重力和磁场测量数据,可以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反演算法推断地下物质的密度分布和磁性特征。
重磁法反演的关键是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和有效的数学算法。
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球重力和地磁场的多种因素对测量数据的影响,例如地形起伏、地表岩石性质、地下岩性边界等。
反演算法的选取也是关键,常用的反演算法包括正则化方法、模型约束方法和优化算法等。
二、地震波形反演地震波形反演是利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测量到的数据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通过记录地震波的到达时间、振幅和频谱等信息,可以重建地下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模型。
地震波形反演的核心是通过正演模拟和反演算法来寻找最优的地下模型。
正演模拟是利用地球物理波动方程对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进行模拟,通过比较模拟波形和实际观测波形的差异来获得地下介质的模型参数。
反演算法的选择取决于地下介质的复杂程度和数据的可靠性,常用的反演算法包括全波形反演、走时反演和频率反演等。
三、物性反演物性反演是指根据物理计量描述地下介质性质的参数,如电阻率、介电常数、磁化率等,通过测量数据推断地下介质的物性分布。
常见的物性反演方法包括电法、电磁法和磁法等。
在电法反演中,通过测量电场和电流数据,利用欧姆定律推断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分布。
电磁法反演是利用地球磁场和电磁感应现象推断地下介质的导电性和磁化性。
磁法反演是利用地磁场测量数据推断地下介质的磁性特征。
物性反演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和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反演算法研究

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反演算法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在地下探测物质成分、构造和性质的一种地质勘探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等。
而反演算法则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其通过观测数据悟出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成为地球内部结构解释、发现矿区的方法之一。
地球物理勘探和反演算法的目的在于获取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但这一过程的实现却非常困难。
地球物理探测数据通常是以空-时点的形式提供,或者说只能提供一些带有噪声的“片段”,比如在地震勘探中,我们只能从地震波的传播带上获取有限的数据,而在电磁勘探中,我们只能从局部地面上获取时变电场和磁场数据等等。
如何从这些数据中解决地球内部物理性质的反演问题,是反演算法研究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反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已有数据(观测值),推导未知量(成像结果)。
具体地说,它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步骤:正演建模、反演算法选择和反演结果解释。
正演建模是指根据已知的介质模型和物理方程,求解出理论数据;反演算法选择是指从已知的反演算法中选取最佳方法,使得反演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最优;反演结果解释则是指对反演后得到的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判断其有效性和可靠性程度。
在反演算法选择的层面上,反演的数学模型通常为非线性模型,而非线性开创了大量的难题,使得在反演算法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诸多问题。
比如,我们需要选择符合数据精度要求、在数据不完备时有合理的鲁棒性的算法,在探测范围内没有便宜与偏差,并且在计算量上要有所考虑等等。
除此之外,反演算法的选择与具体的数据类型、数据精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反演算法分类,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下选取适合的算法。
目前工程中经典的反演算法包括梯度算法、全波形反演算法、射线追踪算法等,而约束反演和辅助反演算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梯度算法中,我们通过梯度向量对模型进行迭代,不断地优化目标函数。
通常情况下,梯度算法需要经过重复的反演步骤,直至达到预定的目标函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4)根据公式(2-24),其解为
(2-25)
M
m1
m m2
GTG
1GT d
xi
m3
yi
xi xi2 xi yi
1
yi di
xi
yi
xi
di
yi2
yi
di
2.2.2 适定与超定问题的求解
例:趋势平面拟合问题 假设有一组观测数据di (i=1,2,…,M),它们与模型参数m1,m2,m3满足方程
其中,xi,yi为已知空间坐标,试求模型参数m1,m2,m3
解:(1) 正演方程 Gm = d 可表示为
(2-25)
1 1
x1 x2
1 xM
y1 y2
yM
m1 m2 m3
d1 d2
dM
2.2.2 适定与超定问题的求解
例:趋势平面拟合问题 假设有一组观测数据di (i=1,2,…,M),它们与模型参数m1,m2,m3满足方程
di m1 m2xi m3 yi i 1,2,...,M, M 3
其中,xi,yi为已知空间坐标,试求模型参数m1,m2,m3
解:这个解构造了一个最小二乘拟合平面 d=m1+m2x+m3y
yi
xi yi
yi2
2.2.2 适定与超定问题的求解
例:趋势平面拟合问题 假设有一组观测数据di (i=1,2,…,M),它们与模型参数m1,m2,m3满足方程
di m1 m2xi m3 yi i 1,2,...,M, M 3
其中,xi,yi为已知空间坐标,试求模型参数m1,m2,m3
E eTe (d Gm)T (d Gm) min
(2-18)
E
eT
e
M
(di
N
Gijm j ) (di
N
Gikmk ) min (2-19)
i1
j1
k 1
考虑到这是一个多元函数的极小问题,因此,可令其偏导数为0进行求解,即 令
E mq 0 q 1,2, , N
2.2.2 适定与超定问题的求解
地球物理反演
1 第一章 地球物理反演的一般理论
2
2 第二章 线性反演理论及方法
12
3 第三章非线性反演问题的线性化解法 10
4 第四章 完全非线性反演方法
6
5 第五章 位场勘探中的反演问题
2
6 第六章 电法勘探中的反演问题
2
7 第七章 地震勘探中的反演问题
2
2
课堂小结+ 作
2
课堂小结+ 作业
课堂小结+ 作业
第二章:线性反演理论与方法
主要内容:
(1)线性反演理论的一般论述 (2)线性反演问题求解的一般原理 (3)离散线性反演问题的解法
第四讲: 线性反演问题求解的一般原理
?
2.2.2 适定与超定问题的求解
GMNmN1 dM1
(M > N = r )
2.2.2 适定与超定问题的求解
Gm d
由于存在着观测误差及问题的不稳定性,求解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精确解毫无 意义。
解:(3) 形成向量GTd
(2-25)
1
x1
y1
1 x2 y2
1 xM
d1 d2
di
xi
di
yM
dM
yi
di
2.2.2 适定与超定问题的求解
例:趋势平面拟合问题 假设有一组观测数据di (i=1,2,…,M),它们与模型参数m1,m2,m3满足方程
di m1 m2xi m3 yi i 1,2,...,M, M 3
NN
M
( m jmk GijGik
j 1k 1
i1
NM
2 mj Gijdi
j1 i1
M
di di ) 0
i1
第一项偏导数
第二项偏导数
第三项偏导数
mq
(
NN
m jmk
j1k 1
M
GijGik
i1
2
mq
NM
( m j Gijdi
j1 i1
)
mq
M
( di
i1
di
)
NN
M
( jqmk kqm j ) GijGik
E eTe (d Gm)T (d Gm) min (2-18)
GTGm GTd
(2-24)
m (GTG)1GTd
2.2.2 适定与超定问题的求解
例:趋势平面拟合问题 假设有一组观测数据di (i=1,2,…,M),它们与模型参数m1,m2,m3满足方程
di m1 m2xi m3 yi i 1,2,...,M, M 3
期望得到一组与观测数据之间误差平方和为最小的预测数据所对应的模型参数, 即使得误差E为最小的解,其形式为
这称样最的小E解二是乘在法e范。T e数L2极(d小的条G件m下)T求(得d的,G因m此)称这种m方i法n为最小(L22解-1法8),也
2.2.2 适定与超定问题的求解
不失一般性,我们先假设观测数据d为M维向量,模型参数m为N维向量,且M > N,则(2-18)式的求解可转化为一个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即
j1k 1
i1
NM
2 jq Gijdi
j1 i1
NM
2 mk GiqGik
k 1 i1
M
2 Giqdi
i1
0
GTGm GTd
E mq
NM
M
2 mk GiqGik 2Giqdi
k1 i1
i1
0
GTGm GTd 0
2.2.2 适定与超定问题的求解
Gm d
(M > N = r )
考评及考试 (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40% (2)考试方式:闭卷
教材名称 : 地球物理反演 编者 姚姚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第一讲: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 一般理论
主要内容:
(1) 反演问题的一般概念 (2)地球物理中的反演问题 (3)地球物理反演中的数学物理模型 (4)地球物理反演问题解的非唯一性 (5)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不稳定性与正则化概念 (6)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求解
di m1 m2xi m3 yi i 1,2,...,M, M 3
其中,xi,yi为已知空间坐标,试求模型参数m1,பைடு நூலகம்2,m3
解:(2) 形成矩阵GTG
(2-25)
1
1
1 1
x1
y1
M
xi
yi
x1
x2
xM
1
x2
y2
xi
xi2
xi
yi
y1
y2
yM
1
xM
yM
E
eT e
M
(di
N
Gijm j )
(di
N
Gikmk ) min
i1
j1
k 1
E mq 0 q 1,2, , N
E mq
mq
NN
M
( m jmk GijGik
j 1k 1
i1
NM
2 mj Gijdi
j1 i1
M
di di ) 0
i1
2.2.2 适定与超定问题的求解
E mq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