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高级口译经验分享 2012年上半年
高级口译经验

口译考试不到10%的通过率仍没有改变,所以口试部分就成了大部分考生心中“永远的痛”。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人大有人在。
有一个朋友,她从大一一入校就开始关注口译考试,笔试虽一次就过了,但口试奋斗了四次还是败走麦城,她总是笑称自己把大学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口译考试,想起中的痛苦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要想顺利通过口试,实力心理都不能忽视。
在上外的小教室里等上一两个小时只为了不到十分钟的考试,面对两个面无表情的考官和一台冰冷冷的录音机不是每个考生都可以轻松面对的。
我就听说一考生在听完第一段英译汉,就收拾好东西对考官说了句:See you next time就出去了。
所以,在口试切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松。
当然,最重要的当数实力。
中级口译口试英译汉汉译英各两篇,每篇四段,共有16段,每段有10—25个单词,后有15—30秒的停顿时间,时间比较充裕。
很多考生在听完记完笔记后马上就翻,生怕时间不够,结果往往语无伦次,译文毫无逻辑可言,有时甚至连自己的笔记都辨认不出来,造成漏译。
其实远不需要这么急,在听完后,花5秒左右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效果要好很多,时间仍是绰绰有余。
关于题型方面,我在前两年考口译时,大部分的题目截取自书上的内容,只要把书背得滚瓜烂熟自是没有问题,我就认识一些考生愣是闭门足足背了两个月通过了考试,可谓苦尽甘来,可是究竟是否学到了东西不得而知。
最近两年,口译考试大改革,一般不出现书上的内容,以实用为主。
就中口来说,题型涉及最多的是国家介绍,国际经济会议,国际关系及上海发展,比如最新11月的口试(南京部分)就考到了东亚关系。
除这些以外,有时还会考到一些比较偏的拉开档次,比如这次口试(上海部分)就考到了关于京剧的内容,令众考生纷纷落马。
但是不用担心,口试16段译对11段就可以通过。
所以,针对这个政策,我建议考生立足最重要的,尽量覆盖多方面内容,即首先把国家介绍,国际经济会议,国际关系及上海发展这三个方面的词汇句型多多加强,考试决逃不出一些套路。
高级口译经验贴

高级口译经验贴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一、本文所做,不敢自我表扬,只盼各位阅文有感,并从中有所收获;若能发现问题并加以指正,不吝赐教,余当感激涕零。
当里个当,闲言少叙,接下来听俺说端详。
鄙人首先要说明一点,你想做什么,得给自己确立信心,要是没有信心,那就已经失败一半了。
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没有信心就是没有成功,因为没有信心你就不敢做。
我这个人从高中起就给自己弄了个名言:“别这么颓废,干点嘛。
”看别人在那里玩来玩去的我心里很不舒服,但是我自己其实也非常贪玩。
有时候在图书馆看书学习什么的看不下去了,就回宿舍玩电脑,而且经常玩到半夜两点左右,然后早上六点爬起来去学习。
现在想来,自己大一大二成绩没有提高就是因为玩这个习惯没有撇掉……其实不能说撇掉,毕竟人生在世就应该快乐一点,但是我却玩得有点过火,于是我连专四都没过。
在备考专四的过程中,我还整天消沉,浑浑噩噩,最后考专四的时候听力理解是在半睡半醒中听完的,基本听不懂。
后来大二结束,暑假回家,心中还是不服气,于是一狠心回了学校,在武汉的热浪中过了激情英语的两个月。
总算有点收获吧,我听完了一本何其莘教授编写的Listen toThis 1,背了四十篇新概念英语3的课文,看了几遍专四单词,再加上以前因为语法问题太懊恼看过几遍语法教程,所以这两个月收获还是挺大的,最起码我现在敢张嘴说英语了。
而且在这期间,我还看到了一些关于翻译培训的信息,心里忽然一下子就敞亮起来了,因为专业既然是英语,咱们干嘛不把专业弄个牛逼出来呢于是我就报名参加了一个口译培训班。
我这人就是做事情了就不喜欢别人多嘴,一来是怕关心我的人对我说什么,二来是不喜欢有些人在那里什么也不明白就瞎说。
当时我在报名口译的时候,有个人看到我桌上的口译材料,就问我:“你在学口译了啊”我说是。
他就很牛逼很渊博地来了一句:“笔译还不行呢,还学什么口译!”当时我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因为这种人你是和他没道理可讲的,他还会破坏你的心情,干脆敬而远之。
通过了高级口译的经验分享

通过了高级口译的经验分享
刚刚收到通知,说高口过了,很高兴,因为是第一次考,以下是一点小小经验,供大家分享:1,关于听力,高口听力比起中口最大的改变就是gap-filling,以前可以凭记忆做完中口听力multiple choice和translation的朋友估计在高口沿用老办法是不行的,记笔记我个人的体会是你爱怎么记就怎么记,随便是用字母缩写还是画图或是只记辅音什么的通通都可以,但关键是要自己用着舒服,找准自己的路子再加上一些注意事项,如数字一定要记,多记一些关键词,记住不要记在一堆,要分行,有段落感等等估计就差不多了,还有就是听懂最关键,宁愿少记一些也要听懂文章,像gap-filling有时你懂了文章大意自己估摸着添个词进去老师也会算你对的,至于听力练习的材料,我觉得你把历年全真全部听过做到听懂有印象已经很了不起了,有空做做word by word的dictation也很有帮助,最后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一点,历年translation部分都会或多或少地有听力课本中的内容,所以照偶老师的话,就是你不听起码也要把script都看一遍,偶就是这么做的,考试确实考到了。
2,关于阅读,高口的阅读历来都是让大家很头疼的,时间紧,难度大,这一点偶也做得不是很好,直到现在还觉得阅读是偶的弱项,但考试时可以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把握时间,每篇7-8分钟自己控制好,实在看不懂就猜吧,反正其实没几分,要是真的空在那里影响考试心情就得不偿失了,另外,阅读材料和听力一样,历年全真题能搞明白已经很了不起了。
3,关于翻译,自己觉得高口的翻译并没有比中口难太多,时间的因素除。
日语翻译技巧分析

2012 年日语口笔译翻译资格考试经验谈我是参加了今年 5 月的口译三级和笔译二级,之前查了分。
口译综合能力 70+,实务 62, 笔译两门都是 75 左右,按照往年的合格线来看,应当差不多过了。
翻译考试题目请参考:2012 年日语口笔译翻译资格证考试 实战经验 分享上面帖子的这位仁兄应当是一考完就发的, 题目记得非常清楚。
我现在已经快忘得差不 多了, 所以只能一边看这个帖子, 一边拍大腿说そうだったね!我不知道大家都参加过几次 考试,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 2008 年还参加过一次。
那时我刚毕业,初生牛犊不怕虎,口 笔译都报的二级。
两门考试都败了, 但是可能是因为刚考过专八那个复习的劲头还没有过去, 综合能力远比现在考得高。
印象已经很模糊了, 我记得我当时二级的口笔译综合能力应该是 一门 80+一门 90+来的,汗,不大确定。
但是实务考试都是 50+,双双惨败。
之后由于工 作关系在日本呆了两年,工作关系需要用日语说很多话,其实大部分也不是翻译。
回来以后 心想卷土重来吧,但口译方面想想还是报了三级。
关于考试考什么题目,我觉得上面那个帖 子写的很清楚了,不重复。
我就写写我感觉过与不过,2008 年和 2012 年的我差在哪里。
2008 年我刚毕业不久,语法什么的都还记得清楚,基本功非常扎实。
2012 年的我,语法 神马的早就成了浮云,也很久没有考试经验,JTEST 裸考也没到 900 分。
但是日语远比四 年前流利,表达完整度很高。
顺便说虽然 3 月就买好书打算看看,但结果这次依然还是裸 考……羞愧面壁。
一、口译综合能力考试 我在大学时听力就非常优秀,所以始终觉得综合能力是小菜。
N1 听力能拿到 80%以上分 数的同学应该都不会觉得有太大问题。
我觉得很简单,特别客观选择题部分,我做完感觉自 己肯定是全对。
JTEST 后面的变态难题要简单的。
比 多年前那场二级综合能力记得也不难, 我依稀记得当年出考场我就觉得有了。
[高口笔试分值]我的高口笔试经历
![[高口笔试分值]我的高口笔试经历](https://img.taocdn.com/s3/m/de72557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e.png)
[高口笔试分值]我的高口笔试经历我发现每当在我生命的转折关头,父亲总能充当参谋的角色,而且绝对是一个好参谋。
就像这次,我本来已经做好不去考高级口译的笔试的准备了,但在他的鼓励下,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了。
但是考完回来,我还是好好感谢了他,因为我又抓住了一次机会。
这是我有史以来的第一场无准备之战,不能说对高口一无所知,但绝对可以称的上是知之甚少。
连什么题型都不是很清楚,更不用说完整地做真题了。
但整场考试下来,就一个字爽。
但不是每个人都会这种感觉的,为了让大家避免少走弯路,所以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试经验。
我是网上报的名,因为那时身在山西,所以还是借的同学的招商银行的卡网上支付的报名费。
考前一周可以领准考证,因为回学校考专八,故而在考前一天才领的。
领证的时候,当你发现还有与爸爸妈妈们年龄相当的人在领中级口译的准考证时,心里的感觉两个字——呵呵。
我有幸被分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那是传说中拥有高翻学院的地方。
只是我的考场在它的出国留学部。
而且我被分到一个一百多人的大考场。
上外监考老师很慈祥。
开考前的感觉就是,没白来,体验了一把——值了!考试是我从未有过的一种考试,至少我是第一回碰到,因为它有中场休息时间。
上半场考试是8:20到10:00,前四十分钟是听力,又分为spot dictation和listening prehension.听力通过收音机接收,由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统一播放,整个长三角都能收听。
九点开始做阅读,二十个选项,但阅读量十分大。
紧接着是一篇英译汉,难度不大,时间很紧。
感觉——手酸。
十点,上半场考试结束,收卷。
可以吃东西和上厕所,但不许出考场。
(有厕所)。
10:10,下半场考试开始,还是先四十分钟听力。
听力分为三个部分:1、相当于八级程度的gap-filling,二十个空,先发稿纸,听完发试卷!2、听译。
五个句子,两段文章。
阅读:十道主观题。
翻译:中译英。
我还算比较幸运,因为翻译内容是讲朱家角的发展史,我还算知道点背景,起码不至于慌到那是个什么地方也不知道。
成为日语口译专家掌握高级口译技巧和技巧

成为日语口译专家掌握高级口译技巧和技巧成为日语口译专家掌握高级口译技巧和技巧日语口译是一项高级的语言技能,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口译技巧和技巧才能达到高水平。
本文将介绍成为日语口译专家所需的技能和技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你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
一、语言基础成为日语口译专家的第一步是建立坚实的语言基础。
除了熟练掌握日语的语法、词汇和发音之外,还需要了解日本文化和习惯用语。
这些知识将使你在口译过程中更具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笔译能力作为一个口译专家,你需要具备出色的笔译能力。
这包括理解并准确地翻译文本,以及熟练地运用各种翻译工具和资源。
掌握一些常见的词汇和短语翻译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听力与口语技巧听力是口译的基本要素,掌握良好的听力技巧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日语口译专家至关重要。
在日本语音快速且连续的情况下,你需要训练自己的耳朵以捕捉并理解每一个语音的细微差别。
同时,你的口语表达能力也需要达到高水平,以便能够流利地传达所听到的内容。
四、专业素养成为一名专业的日语口译专家,你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这包括对相关行业的了解和知识储备,对口译行业的规范和道德要求的遵守,以及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良好沟通能力。
五、实践与经验提高口译水平的最好方法就是实践和积累经验。
参加口译培训班、翻译比赛和实习机会,向资深口译专家请教经验,积极参与实际的口译项目,都可以帮助你锻炼和提高口译技能。
六、跨文化交流日语口译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技能,还涉及到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你需要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遵守各种文化礼仪和规矩。
这样,你在进行口译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达背后的文化含义。
总结起来,成为一名日语口译专家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听力与口语表达技巧、笔译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了解相关行业的知识和规范,以及不断积累实际的口译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这些技巧和建议能够帮助你成为一名优秀的日语口译专家。
日语口译总结(全)

日语口译考试总结(全)官网(上海外语口译的简写-shwyky)考试报名时间每年3月9月考试笔试,报名时间是12月(考3月的)和6月(考9月的),,听说读写译面面俱到。
分为笔试和口试,笔试过了才能考口试(后一个月参加)。
笔试成绩2年内有效,过了笔试的话2年之内可以有4次机会去考口试。
PS:这个考试是07年改革后才分为中高级口译,原来之前的只有一个级别,由于难得非常的大,通过的人数极低,所以07年才改革,现在中级口译的难度大大降低。
(如果1级是应试出来的话那肯定无法通过)考试内容一般来说笔试比较容易(最多就翻译有点难度,但不是很多),口试比较难,录音机给出一段话后立刻进行翻译,中译日日译中都有。
然后还要抽个题目,稍微准备个10分钟然后上台即兴演讲3-5分钟左右。
(话题各种各样,有世博,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日本老龄少子化,奥林匹克等等热门话题)笔试通过后有2年时间也就是4次机会考口试都通过之后才能拿到中口证书。
另外日语高级口译是视译,看段视频后立刻进行翻译,没有笔试只有口试。
跨的行业很大,专业词汇要求很高。
这是个难点.口译最大的特点是,有不少题目都是从书中出的,所以要考的话,最好把5本书看熟都是他们自己出的书籍考试费用英语高级笔试210元、英语中级笔试180元、日语高级口试390元、日语中级笔试180元、英语基础能力(笔试+口试)200元。
另附:(一)网上报名另加手续费:3—6元左右,详见网上导航栏“友情提示”。
(二)外省市考试报名点另收代办费:1、长三角地区代办费:20元。
2、长三角以外其他省市代办费:30元。
(三)上海考试报名点一律不收代办费。
南京属于三角洲地区所以就是210+20=230咯考试教材中级口译:笔试阶段主要是用《中级翻译教程》、《中级阅读教程》、《中级听力教程》。
口试的话用《中级口语教程》、《中级口译教程》。
日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全套教程优惠套餐(另赠MP3光盘)该套餐包括以上五本书和一套2003到2007的真题购买网址:/p3998/沪江给我的两张光盘是重复的,因此没有给我听力教程的mp3,然后土豆上都有,或者去百度上要。
高级口译考试经验分享合集一篇

高级口译考试经验分享合集一篇高级口译考试经验分享 1笔试出成绩发现自己过线了之后,大家也不要太兴奋,因为这时你只成功了一半(或者说只成功了三分之一,因为口试才是真正卡人的地方)。
笔试成绩出来后,马上就要进行口试的报名,口试报完名两个星期左右,口试就要开始了,所以大家不要等到笔试成绩出来后才开始准备口试,这样是绝对来不及的,要是觉得笔试考的还不错,觉得笔试能过的话,笔试考完后休整一两个礼拜后,就可以着手开始准备口试了。
口试是报名去的越早,口试号越前,但并不一定越早考,因为口试考试是按照1,11,21,31。
2,12,22,32。
这样的规律喊号考试的。
把握了这规律之后,大家在口试报名时也可以稍微钻钻空子啦,我的建议是尽量早点考掉,因为考过的同学也是知道的,坐在上外三号楼焦急等待考试是一件令人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看到身边一批批的同学走掉,那还不如早赴战场早死早超生呢。
口试真题和模拟真题全方位做好准备至于如何准备口试呢,我的'建议是你手头一定要有两种教材,一是高级口译指定的那本官方教材,二是你手头必须要有历年的口试真题,或是模拟真题,而且题量要够多,足够你考前的模拟练习。
要是你准备口试的时间够多,你可以先慢慢看高口指定的那本官方教材。
这本官方教材是按单元分的,每个单元有不同的主题,文章篇幅都很长,建议在刷这本书时,可以每周刷两三个单元,大家可以将这本书的音频装到自己的手机或是MP3里,在听长篇幅的段落时,自行按照高口口试段落的长度进行停顿,拿张纸出来,模拟口试的模式,进行听、记、口译的练习,最后再翻看答案,该记的记,该背的背(但这本教材上的译文几乎都是笔译的水准了,大家不用记得太精细,看一下自己不会翻的就可以了)。
大家千万不能小看这本官方指定教材,因为几乎每次口试的题目都会从这本书中汲取材料,往往会有1至2小段的题目和这本教材上的内容一模一样。
要是有同学发现自己准备口试的时间有限,那么我也不建议你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刷官方教材了,但是官方教材后的八套模拟练习,这是你必须练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昨天查了一下成绩竟然过了,感觉很不可思议。
我考的是上海的日语高级口译(2012-4-15日考的,我记的还蛮牢的,因为我16日就去北京玩了:-D),能在大四的最后一学期考完也算画上一个句号了。
在我考试前,我就深刻地知道了翻译不是有多少证书就可以说明问题的。
知道我通过之后,也没有改变过这种想法。
论坛里已经有一些讲高口流程的,我这里就简单讲一下。
到了考场以后先在大教室候考,手机在进候考室之前会被封在一个信封里,开封就算作弊。
进去先看下黑板,自己的口试号如果出现在黑板上,那就按照黑板上的位置坐,如果没有就做到第二排之后去。
如果不想等很久才考试的话,就早点报名。
我是第二批进考场的,等了大概20分钟吧,11人一批,统一先进一个小教室,桌上有一篇中译日,一篇日译中,一共10分钟给你看,不能记笔记,看其他资料。
10分钟到了以后,会被领到考场去,1对2加个大录音机,然后考试就正式开始了。
按照磁带里的指示做就可以了。
先报姓名,准考证号然后是翻译刚刚看好的两篇文章,肯定是翻不完的,所以翻到多少都不要紧,只要准确率高,通顺就可以了。
之后是5句中译日,和5句日译中,翻完就结束了。
我觉得两句之间停顿的时间非常充分,一般我都会提前,要等比较长的时间,所以不要太紧张着急,一般都来的急。
句子是很长,要做笔记。
结束后就说句“お疲れさまです。
”就可以出来了。
我考的时候就觉得翻译的不怎么样,总觉得对着两个大活人考试很奇怪,词汇也有些不会,我还时不时在翻译完一句话之后自己摇摇头,,我还想着如果要想考过,我至少还要花个一年苦练才行,因为在复习的时候我知道了一点,就是口译的范围太大了,没有积累,其他的什么翻译技巧什么办法都没有用。
而且对记忆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验,我是属于瞬时记忆差,中期记忆比较好的人,也就是考试前一两周抱佛脚而考试前一两天开始放假的类型,所以一长串信息过来的时候,储存率比较低,如果反复2到3次,我可以基本记住,而且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所以我考试之前还在纠结我做翻译合不合适这个问题。
但是知道我通过之后,很奇怪的一点,就是我觉得我运气还蛮好的,其他就没神马感觉了。
其实这次考试给我的益处不在于这张证书,而是在考试前的复习过程中,我发现了翻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因为当我拿到中口证书的时候,我就出去招摇撞市了,去展会做口译啦各种折腾,结果都不尽人意,甚至还被人鄙视“你是大学本科的吗?还是专科?”因为我翻不出一个蔬菜的名字,至于是什么我到有点忘记了,还有起订量这个词。
所以啊,你有证书只能给你参加活动或者工作的机会,但不会给你别人的肯定和必然的成功,因为两者实在是太不对等了,这其实也是个概率的问题,考试中的12句句子和现实工作中会碰到的各种林林总总的句子来,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你有着一张证书不代表你会什么东西,所以如果你天真地觉得我有了一级、中口、或高口就什么都不怕了,那你要的不是考个不及格来让你清醒而是去世面上多逛逛吧,帮中国人做做翻译去,因为中国人一般对翻译不满意都会很直接的说,日本人一般不会。
所以我还是比较羡慕去过日本的人,因为生活会强迫自己记一些必须用的词汇比较普遍的词汇,而为了考试学习只能记住考试会考到的词汇,而不是工作中、生活中会用到的词汇。
现在我已经找到工作了,所以这张证书对我的就业也没多大好处。
不过,身在中国还是通过考试来提高自己吧,由于我对日语口译的难度(特指通过的难度不是内容的难度)产生了一定的怀疑,所以我还是打算去参加全国的那个翻译考试的,因为我买过配套的辅导书,面更广,可以督促我继续学习,不过我现在不急,可以慢慢来。
翻译要放下脚步慢慢来。
证书不代表什么。
PS:现在很想要汽车行业的日语词汇但是米有豆豆,以后要多来咖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