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标识中出现的问题及与建议
浅谈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作者:暂无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2012年第1期郭红云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西部分中心摘要: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除保证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外,最主要的是应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也会对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制,企业始终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做到企业讲诚信、行业要自律,这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主题词: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应对措施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现代人类食品的加工过程就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过程,食品添加剂为我们带来了食品口感和外观上的改变,使食品在流通和运输过程中保持色香、味美。
同时,正是因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才使得食品丰富多彩,且易于被接受。
在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除保证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外,最重要的是应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近年来各国因滥用食品添加剂而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对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 纵观目前食品生产现状,食品添加剂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1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规滥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为了改善食品的组织形态及色、香、味等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所谓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剂量超出了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所规定的最大使用量,使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超出了允许使用种类和范围;二是为了使食品具有更有效的功能、更经济的加工条件、更长的货架期和保质期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是用低档次人工合成的劣质添加剂冒充天然品,用工业级添加剂冒充食品添加剂;三是有的企业因使用上游供应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辅材料而使自己产品中食品添加剂含量违规;四是少数食品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不了解,误认为食品添加剂可以运用于任何食品中,从而造成了食品添加剂的滥用。
食品添加剂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食品添加剂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增加食品保质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等目的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虽然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为了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各国都设立了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机构,然而,食品添加剂监管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食品添加剂监管存在的问题1. 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监管难度大。
目前,国内外有数千种食品添加剂,而且每年还有新的食品添加剂问世。
由于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监管难度大,监管机构难以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进行详细的监管和管理。
2. 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标准不完善。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是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标准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漏洞。
例如,有些食品添加剂的长期安全性数据缺乏,有些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方法不够科学可靠。
3. 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不规范。
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是消费者了解食品添加剂信息的重要途径。
然而,目前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不规范,很多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上的信息不够明确,消费者难以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4. 食品添加剂使用量过多。
为了追求食品的口感、色泽、营养等方面的改善,有些生产者会在食品中添加过量的食品添加剂,这样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二、食品添加剂监管的建议1. 完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标准。
为了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标准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应该建立科学可靠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对于长期安全性数据缺乏的食品添加剂,应该禁止使用。
2. 加强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的规范化。
为了让消费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应该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化,标签标识上的信息应该更加明确。
3. 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量的限制。
为了防止生产者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量的限制,对于超过限制的生产者应该进行处罚。
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近年来,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当今食品加工行业的“秘密武器”。
食品添加剂不仅改善了衡品的色、香味,丰富了食品的种类、增强了衡品的方便性,还对食品的保质、保鲜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开始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不可缺少的质改剂,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缺少日常管理。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特别是小微生产企业和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在食品添加剂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粗放管理的现象,对食品添加剂的采购、验收、贮存、领用没形成系统性管理,食品添加剂进出库的记录,车间使用剩余量的贮存、退还及帐实核对工作不到位。
二是缺乏过程监管。
一些食品生产单位对于食品添加剂添加过程缺少精细化管理监督,添加过程中添加用量、搅拌过程控制不精细都极有可能出现问题。
比如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在选择称量防腐剂等GB 2760 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时,使用是的电子秤称量误差过大,导致GB 2760 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含量超标,还有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是在食品添加剂在添加搅拌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控制搅拌方式、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等,也会发生食品添加剂超标的问题。
三是技术水平欠缺。
在市场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食品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不完全理解。
比如一些企业生产技术人员不知道同时使用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相同色泽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没注意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是否超过1,还有些食品企业生产技术人员用在液体产品时没有关注用量是否应按固体产品时使用量倍数折算。
这些问题都反映出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缺乏应有的认知,企业生产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二、对策建议一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标签标识常见的问题

食品标签标识常见的问题一、基本问题1、产品商品名称与真实属性字号不同,如某一饮料产品“氨基酸”比“营养素饮料”字号大、突出明显;2、宣传选用“名贵佐料”、“珍贵调料”“五谷杂粮”但配料表中未有体现。
产品中有芝麻,但其配料表中并无标示“芝麻”。
宣称使用富硒米和东北大米实际为普通糯米;注:应真实、准确,不得以虚假、夸大、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
3、产品中没有添加某种食品配料,仅添加了相关风味的香精香料,在产品标签上标示该种食品实物图案误导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注:不应直接或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误导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4、宣传疗效、保健,如声称:“提神、补脑”“清热解毒”;注: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5、部分茶叶产品标签内容写在合格证上;注:标签不应与食品或者其包装物(容器)分离。
6、标签单一标示繁体字,繁体字不属于规范汉字;注: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商标除外)。
具有装饰作用的各种艺术字,应书写正确,易于辨认。
7、使用了外文但没有标示对应的中文;注:可以同时使用外文,但应与中文有对应关系。
8、拼音、外文字体大于相应的中文字体;注:可以同时使用拼音或少数民族文字,拼音不得大于相应汉字。
9、强制标示内容的字体高度小于1.8mm;注: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大于35cm2时,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mm。
10、内外包装标示内容不一致。
如生产日期标示不同:一个标180天,一个标半年;注:个销售单元的包装中含有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可单独销售的食品,每件独立包装的食品标识应当分别标注。
11、外包装未易开启识别或透过外包装物能清晰地识别的礼盒包装,外包装未标示所有强制标示内容。
注:若外包装易于开启识别或透过外包装物能清晰地识别内包装物(容器)上的所有强制标示内容或部分强制标示内容,可不在外包装物上重复标示相应的内容;否则应在外包装物上按要求标示所有强制标示内容。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No. 6. 2004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于江虹(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510075)摘要: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目前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诸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问题,根据国家和地方食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结果,违规使用合成色素、防腐剂、甜味剂、面粉处理剂等食品添加剂的现象比较严重。
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动机,并提出六方面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9989(2004)06-0001-06Application issues of food additive in China and solution strategiesYU Jiang-hong(Masson Group Company Ltd., Guangzhou, 510075)Abstract: Food additiv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food industry and has an active pushing effect on the rapid progresses of China food industry. But there are some application problem in current food processing, such as over permitted range and dosage. The illicit uses of segment, preservatives, sweeteners, flour treatment agents, etc are serious according to the bulletins from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China and local authoriti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re analysed and six items of countermeasures are suggested.Key words: food additive; application problem; administration; solution strategy0 前言近年来,国际、国内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引起消费者极大不安,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摘要:现代在实际进行食品生产的过程中,食品添加剂是应用概率较高的一种化学物质,安全适当地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够有效优化食品的口感,但是,如果过度使用的情况之下则会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针对上述情况,做好针对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做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对策;分析前言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会对人民的生命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此加大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力度则十分有必要。
而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而针对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一、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一)食品添加剂的标识模糊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食品添加剂使用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曝光数量呈现出了逐渐增长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认可度,甚至有消费者会出现拒绝购买配料表中含有食品添加剂食品的行为[1]。
而一旦出现过度防范的现象,则会影响食品企业的销量,这也导致很多食品企业在销售以及生产制作食品的过程中忽视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对于食品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模糊标识,这不仅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还会给食品安全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
(二)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从食品生产的角度来讲,适度使用添加剂能够使得食品的保质期进一步延长,减少食品浪费的现象。
同时,还能够对于食品产业链个相关主体的经济效益进行保证。
因此,国家也规定在标准的范围之内,食品生产企业可以选择性的添加食品添加剂,但是,一些食品生产单位却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出现了过度以及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食品出现亚硝酸盐超标以及甜味剂使用超标等方面的问题,增加人体癌变的概率。
因此,食品添加剂的超量使用行为也是严重程度较高的食品安全问题。
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小常识

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小常识作者:办公室时间:2011-5-12一、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的相关规定《食品安全法》GB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9年第123号令结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对102号令进行了修订)二、调味品(一)定义在饮食、烹调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
(二)调味品标签标识的相关规定及易出现的问题1、标签标识应具备的内容或要素(1)名称应在标签的醒目位置,表明食品的真实属性。
(2)净含量、规格定量包装食品标识应当标注净含量,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标注。
①净含量的标示应由净含量、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
示例:净含量450g,或净含量450克等。
②法定计量单位:a、液态食品,用体积L(l)(升)、mL(ml)(毫升);b、固态食品,用质量g(克),kg(千克);c、半固态或粘性食品,用质量或体积均可。
③净含量应当与食品名称排在食品包装的同一展示版面。
④规格:《食品安全法》要求标注。
而GB7718中规定是同一预包装内如果含有相互独立的几件相同的预包装食品时,在标示净含量的同时还应标示食品的数量或件数(如××个*××克,××克*××包,××粒等),不包括大包装内非单件销售最小包装,如小块糖果。
(3)成分或配料表①各种配料是按照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的,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②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如食品添加剂:甜蜜素、苯甲酸钠、日落黄等。
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按GB2760的规定标示具体名称或种类名称。
如调味品中添加增味剂L-丙氨酸,标示L-丙氨酸或增味剂均可。
食品添加剂在我国食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界定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为改善食品品质的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随着世界食品产业的高速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也飞速增多。
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众多,大概可以分为23个类别、2000余品种,类目多样的食品添加剂不断满足着人们对食品外观、风味的需求,同时也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定位、安全等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但是,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滥用、乱用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食品安全问题是随时危害人群生面健康的,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是重中之重。
购买人群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还只停留在食品包装上,但许多厂商为了食品外包装的美观并没有详细标明,因此消费者不能完全了解自己购买的包装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后期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也无从追溯。
所以完善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制度,食品外包装明确标注各种食品添加剂种类剂量,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让无良厂家无缝可钻,让消费者可以行使自身知情权,根据自身需求作出合理选择。
同时,许多不法厂家企业通过使用违法食品添加剂减低生产成本,扰乱市场秩序,获取高额利润。
完善食品添加剂监管制度,加强食品监管部门执法力度,打击不法商贩,坚决抵制违法添加行为,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我国食品生产、销售的健康发展。
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案例,应用多学科、多角度的手段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和食品产业的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剖析,探索不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问题,着重于对食品添加剂的具体监管制度的分析,提出食品添加剂问题的解决对策,规范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展望食品添加剂的发展与前景。
1.1 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的界定说法不一。
国际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将食品添加剂有意识地添加到食品中。
非营养物质,以改善食品的外观、味道、质地或存储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标识中出现的问题及与建议
【摘要】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就在“瘦肉精”事件还没有退出人们的视线的时候,有色馒头、牛肉膏、等接踵而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月28日下发紧急通知,严打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要求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的餐饮单位备案并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政府面临的严峻问题。
而这些问题都是造成严重后果后才被媒体曝光和政府制裁,但是一些违反食品法规的其他问题却还没得到真正的重视。
在日常生产的食品中其标识除具有普通的商品所标识的基本标识外,还应该特别注意食品成分的标注,大部分厂家只是在商品标签中只是含有某种大类的添加剂如防腐剂等,却未标注清楚是何种成分,有些隐藏其所添加的物质,更有甚者添加一些非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物质,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①国家颁布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配料清单。
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标注具体名称、种类或者代码。
而很多企业却知法犯法,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也不明确,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标识;政府监管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以及食品添加剂在标识中存在问题
根据最新的报告显示,近7成人对中国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
②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等,不断打击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同时在国际出口食品中,也发生了众多问题。
2004年6月,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布,在抽验从内地进口的133个食物样本防腐剂、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的化验中,有7个样本的化学品含量超过了香港的法定标准;2010年,我国17柜腌渍肠衣因外包装标签和唛头标记不符合欧盟要求而在荷兰鹿特丹港被扣留。
出口食品标签问题再次引起高度重视。
这里并不排除欧美国家利用高超的检测食品安全的手段,给发展中国家向其出口
农副产品筑起了“软壁垒”。
③但是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有关食品问题来看,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相当严峻。
在此我们讨论的不近是那些滥用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还有那些在食品标识中违法现象,比如添加剂的表明不明确,欺骗消费者并且违反了《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想法法规所规定的条款。
根据《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我们可以把食品标识的内容总结如下:1、食品或者其包装上应当附加标识,但是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不附加标识的食品除外。
2、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名称。
3、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产地。
4、食品标识应当标注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
5、定量包装食品标识应当标注净含量。
6、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配料清单。
7、食品标识应当标注企业所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号或者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号。
8、食品执行的标准明确要求标注食品的质量等级、加工工艺的,应当相应地予以标明。
9、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及QS标志。
10、混装非食用产品易造成误食,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应当在其标识上标注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④可是在我们身边往往看到的食品配料中通常只是模糊的概念--防腐剂、着色剂等,商家并没有明确告知食品中含有的成分,但是消费者却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已经受到侵害。
中国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美联邦食品法规制定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食品标签做出了基本要求和强制性、非强制性内容。
但各国家对于食品标签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
强制标注内容一般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沥干物、厂商名址、原产国、批次标识、食用方法、贮存指南、保质期和保存期等。
强制标注内容一定给予标注,否则会被进口国判定食品标签不合格。
关注各国对食品标签文字语种的具体要求。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同意采用本国法定文字,另外可以同时使用原产国的文字语种.我们以美国的对食品标签的要求为例。
美国对于食品标签的要求比较严格。
它要求食品在信息版面处应该注明食品名称、净含量、标注单位、配料表、制造商、包装商、经销商的名称及地址,(营养标签),每一项具体又可分为很多细致的方面。
⑤如果了解了各出口国家的相应标准,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食品标识的监督管理
目前国内出现这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政府是责无旁贷的。
政府采取一系列制裁措施均是在媒体曝光和已经出现严重事故之后,这说明政府的监管是失职的。
相关部
门在食品的生产以及销售的过程中并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
某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就是以一种“养鱼”态度来对待不法商贩,这是他们的经济和分红来源,政府不会把不法之徒全部打死,而是让他们养着自己。
各种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反而使不法行为有了可趁之机。
工商、卫生局、公安等相关部门玩踢皮球游戏,一旦出现问题便纷纷找对方的问题。
我们现在应该架起那个食品的监管的力度,培养自己的前瞻性思维,防患于未然。
食品标识中的问题是今后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我们既然已经制定了法律法规,就应该去实践,而不是让其成为一纸空文。
对于食品中的违法行为应严肃处理。
同时加强对生产商的道德和法律教育。
现在广泛存在的问题是很多食品企业和作坊的管理者并不是食品专业的相关人才,管理者并不具有一种前瞻性思维,只以利益为目的而泯灭了自己的良心。
加强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和确保专业的就业率
食品标识的未来发展以及新内容的加入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食品业的发展,患过敏性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现在,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法国国家食品安全局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法国有将近4%的人对某些食品过敏,而在法国未成年人中,这个比例高至8%;美国大约有700万人对不同食物有过敏反应,其中14%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自食品过敏或过敏性反应网络(简称FAAN)的数据显示,8%的3岁以下儿童和3%的成年人都有食品过敏反应疾病。
虽然这些公布的数字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患食品过敏性疾病的人呈上升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状况,不能不引起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⑥据FAAN说,大约有90%的过敏反应是由8类食品引起的,它们是花生、果仁、鱼、贝类、鸡蛋、牛奶、大豆和小麦。
其中对花生过敏最为严重,例如美国,有5%的儿童对花生过敏,每年因食品过敏而死亡的人当中,有60%是因食用了花生而造成的。
不过,除了这八类食物外,根据文献纪录,有170多种食物会引起食品过敏。
由于患食品过敏病症的人越来越多,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改变了以前较为轻视食品过敏的态度,已经非常重视起这个问题。
尤其近年来,一些国家政府先后通过严密的科学调查和立法论证,相继修改和出台规范食品中过敏物质标示的法律法案,对食品标签上过敏成分的标注作出严格规定,尤其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我国对食品过敏原的研究和关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这突出地表现在国内
关于这类的研究和报道较少,而消费者对由此引发的过敏反应更是知之甚少.并且在我国《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7718-1994)中,没有提及食品过敏的内容,更没有强制性地要求食品生产厂家对食品过敏原予以标示。
另外,由于信息上的不及时和国内外对食品过敏成分标注的要求不一致,致使我国食品出口企业经常因为食品上过敏原标注的不正确而遭遇退货或作另行处理。
2005年,我国因为食品标签不符合要求或者提供的信息不全面而被美国FDA 通报的产品数量约占我输美动植物类产品被通报总数的1/4,食品标签问题已成为输美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1.加强对我们的食品过敏现状的研究;2.完善原来的食品标签法规;3.政府及时提供国外有关过敏标签的标注规定;⑦我们在今后在食品标识中除了标明法规中要求的基本内容外,还应该像药品的说明书一样将过敏人群、不适宜人群标示出来,2011-04-19,据台湾媒体报道,对人工色素的安全性始终扞卫有加的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正就是否须对添加人工色素的食品加上警告标签进行评估。
因为越来越多研究指出人工色素与儿童的行为改变有关,至少已引起了FDA重视。
⑧今后FDA可能会要求在食品添加剂标识中加入警告标志。
这对中国食品界也发出了一种信号,食品添加剂在标识中会更多要求食品成分的透明化和潜在危险警示化。
我国在今后的食品标识问题中应该更加注重食品添加剂的标识和其在未来的发展,并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制定出更具有安全性和全球适应性的食品标识法规。
参考文献
①张伟王海瑛鞠鹏,《我国食品标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2008年.
②张晓林,《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小康》,求是出版社,2011.
③李寿崧,《食品安全信息》,2004 年第16 期.
④《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10月22日.
⑤《主要贸易国家对食品标签的相关要求》,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009年09月22日.
⑥⑦周淑红,《国外关于食品过敏标签的现状及启示》,《世界农业》,2007第六期.
⑧贾云,《食品安全与检验》,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