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该模式罗列了计划提供的治疗项目,相应的治疗结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进度表。
临床路径是一种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其范围涉及调查报告、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护理措施和患者教育。
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或是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或不同的治疗疗程,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治疗时间(发病时间)、不同的治疗地点甚至同一地点不同的治疗组间出现不同的治疗结局,治疗方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其费用、预后具有的不可评估性。
依据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疾病临床路径管理,是由组织内成员根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制定的一种治疗模式,让患者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接受治疗。
路径完成后,组织内成员再根据临床路径的结果分析和评价每一例患者的差异,以避免下一例患者住院时发生同样的差异或错误,依此方式来控制整个医疗成本并维持或改进医疗质量。
临床路径包含以下内容或执行流程:疾病的治疗进度表;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项目的时间、流程;治疗目标;有关的治疗计划和预后目标的调整;有效的监控组织与程序。
临床路径的具体执行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患者病历及病程记录,以日为单位的各种医疗活动多学科记录,治疗护理及相关医疗执行成员执行相关医疗活动后签字栏,变异记录表,分开的特殊协议内容。
临床路径所设立的内容应当不断更新,与疾病的最新治疗标准或治疗指南保持一致,同时临床路径也是整个治疗过程的行之有效的记录模式,该模式允许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
临床路径概念及其操作

填报患者信息
临床路径联络员上报数据查询方法
临床路径联络员上报数据查询方法 1、通过路径分析查询
选择“路径监控”——“路径分析”,按路径或专业选择需要查询的路径信息
临床路径联络员上报数据查询方法 1、通过路径分析查询
出现如下界面,核对科室,导出Excel。注意:通过路径分析查询的数据为实时数 据,建议月底统计
临床路径联络员上报数据查询方法 路径监控——病历分析(费用)
其他操作同前,选择一个患者,双击——“基本情况”,查看费用
会诊签到
医生站---综合管理---会诊签到
双击弹出会诊请求票---在签到人员处写上音位码---签 到存盘
THANKS
以数据分析为依据
病种的选择、文本的制定、过程的控制和结果评价均以临床 路径管理的相关数据为基础。
基于循证医学的理念
04 Part
临床路径的实施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
一、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成员
二、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职责 三、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职责 四、临床路径工作流程 五、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 六、临床路径实施各级医师职责 七、科室临床路径培训 八、临床路径信息报表(每月一次) 九、科室临床路径评估改进分析及会议记录(每季度一次)
变异的操作
7.1、节点超时
变异原因填好之后,提交即可。
变异的操作
7.2、必做项 未做
执行下一节点时,当前节点存在必做未做的医嘱项,必须要填写医嘱原因
变异原因分类从下方的下拉菜单选择,选择好以后点击应用到选择,然 后点变异原因列填写变异原因,提交,方可执行下一节点。
退出的操作
8、变异退出路径
点击“退出路径”按钮,需要填写路径便已退出原因,如下图所示,填 好之后,提交本患者就从所属的路径退出了。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临床路径是指医院为某一疾病建立的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与程序,它根据疾病的诊断依据和疾病的演变规律,制定出最合理的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以减少医疗差错,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临床路径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整改。
一、临床路径实施存在的问题1. 临床路径设计标准不明确:一些医院自行设计临床路径,由于资源不匹配,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
有的医院为了减少药品在医疗过程中的消费比例,增加了多项服务内容,使得单病种医疗消费反而增加。
2. 医疗费用控制不理想:实施效果无法评价,很多医护人员为完成医院交给的任务,只是在病员出院时一并打印出来,医护人员在相应栏签名。
根本就没有达到国家要实行临床路径的真正目的。
3. 重视程度不够,普及范围小,开发病种少: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多以手术处置的外科疾病为主,病种数量少、相对单一,慢性疾病中临床路径应用的报道罕见,仅停留相对单一病种上。
4. 医务人员的自主权与标准化的冲突:部分医生认为,临床路径是一种有限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完善的实施需相当长时间的磨合和一定的经费投入,治疗方案僵化,会减少医生的自主权,对患者的治疗产生消极影响,限制了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
5. 可能引起相关的医疗纠纷及其法律问题:临床路径实施中可能引起相关的医疗纠纷及其法律问题,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与传统医疗模式不同的结果,可能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理解,导致医疗纠纷。
二、整改措施1. 明确临床路径设计标准:医院应根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临床路径设计标准,以保证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
2. 加强医疗费用控制: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制定出合理的医疗费用控制措施,以保证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
3. 加强临床路径的普及和推广:医院应加强对临床路径的普及和推广,使更多的病种和科室能够参与到临床路径的实施中来,以提高医疗质量。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简版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概述:临床路径是指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全程服务的一种管理方式,旨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临床路径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临床路径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正文内容:一、临床路径制定不合理1.1 缺乏多学科合作:临床路径制定过程中,医生、护士、药师等多个学科的合作不足,导致路径制定不够全面和科学。
1.2 忽视患者个体差异:临床路径往往忽视患者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患者在路径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或不适。
整改措施:1.1 加强多学科合作:在临床路径制定过程中,应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与,共同制定全面、科学的路径。
1.2 强调个体化护理:在制定临床路径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2.1 缺乏标准化培训:由于缺乏标准化培训,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影响了路径的贯彻执行。
2.2 缺乏监督和评估:临床路径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路径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整改措施:2.1 加强培训:建立标准化的培训体系,确保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理解和执行达到一致。
2.2 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临床路径执行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三、信息化建设不足3.1 缺乏信息共享平台:临床路径执行中,医疗信息无法实时共享,导致路径执行的协同性不足。
3.2 信息系统不完善:部分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不完善,无法提供临床路径执行所需的数据支持。
整改措施:3.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管理。
3.2 完善信息系统:加强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临床路径执行所需的数据支持。
四、患者参与度不高4.1 缺乏患者教育:部分患者对临床路径的理解和参与度不高,导致路径执行效果不佳。
4.2 缺乏患者反馈机制:患者对临床路径的反馈意见无法及时传达给医务人员,无法及时调整路径执行。
临床路径(精选干货)

临床路径的变异处理
• 1.变异的定义 • 变异是假设的标准临床路经与实际过程出现了偏离,与任何预期
的决定相比有所变化的称为变异。
25
临床路径的变异处理
• 2.变异的分类 • 变异即任何不同于临床路径的偏差,有正负之分。 • 负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没有进行(或结果没有产生),或推迟
完成,如延迟出院、CT检查延迟; • 正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或结果提前进行或完成,如提前出院、
28
目前路径存在的问题
• 1.对路径认识不足 • 2.路径实施流于形式(医嘱单与路径完全脱节) • 3. 应依据我院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路径内容
29
建议及整改措施
• 各科室重新审视目前已经制定的临床路径,结合疾病诊疗指南修 改路径表单;
• 各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员每月对科室临床路径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汇 总上报医务科;
5
临床路径—医疗管理模式
•
传统 --------- 现代
•
经验 --------- 科学
•
粗放 --------- 精细
6
2.为什么要实施临床路径
7
实施临床路径目的和目标
• 规范诊疗行为 • 寻找高质量、高效率并符合成本-效益的最佳治疗护理模式 • 合理使用医疗成本,掌控医疗费用 • 加快患者康复过程,缩短住院时间
CT检查提前等。 • 变异可分为病人/家庭的变异、医院/系统的变异、临床工作者/服
务提供者的变异。
26
临床路径的变异处理
• 3.应对变异的措施包括 • 收集、记录变异,在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上记录与病人有关的变
异,其他变异记录在科室的变异记录本上; • 分析变异,确定是不是变异,引起变异的原因。
27
临床路径ppt课件

对医务人员的建议和要求
加强学习和培训
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提高自 己的专业素养和临床能力。
注重团队协作
积极参与多学科协作,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 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关注患者需求
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 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路径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临床路径概述 • 临床路径核心内容 • 临床路径实施步骤 • 临床路径在各类疾病中的应用举例 •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 • 总结与展望
01
临床路径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临床路径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或手术 制定的、标准化的诊疗流程,旨在确 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接受正确的治疗 ,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03
临床路径实施步骤
明确目标人群和病种选择
确定目标人群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 选择适合开展临床路径的目标人 群,如某一特定年龄段、性别、 疾病类型等。
病种选择
选择发病率高、诊疗过程相对明 确、治疗效果可评估的病种作为 临床路径的实施对象。
制定详细诊疗计划
诊疗流程梳理
对目标病种的诊疗流程进行详细梳理,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各个环 节。
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 疗及靶向治疗等个体化治疗方案的 制定和实施。
结直肠癌临床路径
规范手术、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 等综合治疗措施的管理和评估。
其他常见疾病临床路径
脑梗死临床路径
01
包括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及康复治疗等关键环节的规
范化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概述与管理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第十八条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 退出临床路径: (一)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需改变原治疗方案的; (二)患者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实施的;
(三)对入院第一诊断进行修正的;
(四)因合并症或检查发现其他疾病,需转科治疗的; (五)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主观因素
临床医师对临床路径开展缺乏热情
1.部份科室科主任不重视,认为增加医师工作量。 2.部份医师认为进入临床路径改变了其一贯以来工 作方式,不利于其工作开展。 以上两种情况皆因他们对临床路径工作的错误认识。
临床路径推进难点及原因
主观因素
患者因素
患者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不遵医嘱行为,偏离路径。
•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的有力举措
• 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有益尝试
临床路径的重要性
1.深入到病种进行管理 • 医疗行为有所遵循
• 随意诊疗有所约束
2.防止或限制过度检查、治疗和用药 • 医疗过程更加清楚、透明 • 医疗服务成本测算更加精细科学 3.为下一步医疗服务付费方式的改革和医保费用支 付奠定基础
临床路径的起源、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新英 格兰医疗中心的护士Karen Zander第一个运用临床路径, 这种方法被证实既可缩短住院天数,节约护理费用,又可 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新英格兰医学中心是公认的美国 最早采用临床路径概念和在临床上应用的医院。此后,该 模式受到了美国医学界的重视,许多机构纷纷效仿,并不 断发展,逐渐成为即能贯彻质量保证法以及持续质量改进 法(CQI),又能节约资源的治疗标准化模式,较为普遍地被 称为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目的和意义

临床路径目的和意义临床路径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经过研究和实践得出的一种标准化的、可操作的治疗流程。
其目的是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临床路径的意义在于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误区,提高医疗质量。
临床路径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统一治疗方案:临床路径通过研究和实践,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这些方案是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得出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统一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医疗误区,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2. 提高医疗效果:临床路径的制定是基于大量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临床路径的推行,可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和及时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路径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 优化医疗资源利用:在现实情况下,医疗资源有限,临床路径的制定可以帮助医院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通过临床路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同时,临床路径还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
4.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路径通过提供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
同时,临床路径还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包括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路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医疗行为:临床路径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可以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减少医疗误区,提高医疗质量。
同时,临床路径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2. 提高医疗质量:临床路径的制定是基于大量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临床路径的推行,可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和及时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路径实施益处
对主治及以上医师:临床路径管理,可腾出更多时间和精 力应对疑难复杂病症 对住院医师:作为临床规范培训教学指引,掌握诊疗流程 和规范
对护理人员:预先得知对患者应提供的护理服务,使护理 活动更具规范性
对患者:得到高品质的医疗照护、缩短住院日、减轻医疗 费用负担、降低并发症
12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流程实施图
变异
未作部分术前常规检查 类风湿因子阳性 周日不办理出院
提前出院
推迟出院 HBAg(+)
改变治疗方式 双休不作检查
放射检查未做 双休不排手术
病人需求
退出
系统
个案管理者每日检查CP符合情况
符合
◇
是否可微调 否 重新制定诊疗方案 (CP正常变异)
不符合
完全循证实践CP(优)
经治或主任医师判定 是否为正常变异
50%的三甲综合医院(420家)、20%的二甲综合医院(986家)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目标医院计划达1406家) 三甲综合医院要选取不少于10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其中至少 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和骨关节植入治疗各1个病种 二甲综合医院不少于5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其中至少 包括骨关节植入治疗1个病种 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达到入组率不低于50%, 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的目标
所在区域
Region
医院数量
Number of hospitals
百分比
Percentage
累计百分比
Cumulative percentage
华北地区North China 东北地区Northeast 华东地区East China 华中地区Central China 西南地区Southwest 西北地区Northwest 华南地区South China
变异管理是CP管理重点,对变异纪录和分析的过程就 是为临床管理制定医疗护理计划以及改进路径表单等工 作提供信息反馈的过程
变异分类
可控变异
不可控变异
系统变异
医务人员变异
病人变异
临床路径管理变异因素分析(正、负变异)
医护人员
疾病转归
术后使用止痛药 术前使用抗生素 关节肿胀推迟出院 术后静滴抗生素>3D 术后检查超过常规范围 增加化验检查 增加换药 病历书写未及时完成 未开放射检查单 医师未及时完成入院接诊 检查单未及时归档 术后未及时换药 提前准备手术 提前安排手术 未及时安排手术
临床路径管理综合评估机制
依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卫办医政发„2010‟56号), 建立以质量、安全、服务、满意度、效率和费用控制等内容的综合评估机制
重点考核指标: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卫生经济学指标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1.效率指标:CP管理病种平均住院日较前缩短或持平,有延长需分析说明
计划准备
1.评估主体 2.评估内容 3.反馈改进
评估 与 反馈
实施 控制
变异分析 与控制
The Deming (PDCA) Cycle
品质
A
P
C
D
Quality
时间(3个月总结一次)
临床路径变异分析与质量控制
பைடு நூலகம்
变异(Variance)是反馈任何病人的结果或医务人员 的医疗护理行为不符合路径预期要求的情况
—— wikipedia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起源与发展
US,20世纪80年代中期
Medicare Medicaid
DRGs-PPS(以诊断相关分组为付款基础的定额预付款制)
DRGs-PPS制度对医院影响
同一种DRGs病人均按同样标准付费,与医院实际服务成本无关 经济风险:所提供服务成本低于DRGs-PPS标准,医院才能盈利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概念
•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or Clinical Paths)是指“由医疗、护理
和相关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
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 强调:医疗活动的标准化 确保正确时间、正确地点、正确的诊疗服务
标准 程序表
整合
中国应用临床路径情况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s management in China
2003年~2009年中国不同区域开展临床路径医院分布
The hospitals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areas carried out of clinical pathways in 2003 to 2009
2.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 □ CP管理病种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率、再住院率、非 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前下降或持平,有升高需说明 □ CP管理病种治愈及好转率较前升高或持平,如有下降需分析说明原因 3.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较前下降或持平,如 有升高需分析说明原因
儿外4
肿瘤4
妇科5 产科3
中国应用临床路径情况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s management in China
召开22个专业,共24次 CP审核定稿会,制定112个病种的CP
2009年,100种常见CP,102家医院开展
2011年6月17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 试点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政函„2011‟574号
临床路径管理综合评估机制
重点考核指标: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卫生经济学指标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卫生经济学指标
1.加强对单病种总费用的监控:CP管理病种单病种总费用较前下降或持平, 如有升高需分析说明原因
2.加强对重点科室医疗费用的监控。对心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肿瘤、 骨科等重点科室医疗费用加强监控,尤其是对高值耗材的使用进行管理,规范 诊疗行为,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各单病种总费用较前下降或持平,费用增长 率较前下降,如有升高需分析说明原因
中国应用临床路径情况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s management in China
制定下发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内科
呼吸6
消化6 心血管7 血液2 肾脏4 内分泌5 神内6
外科
普外10 泌尿5 胸外4
儿内4 眼科5
心外5 骨外7 脑外6
ENT4 口腔6 皮肤4
29 15 69 38 10 7 24
15.1 7.8 35.9 19.8 5.2 3.6 12.5
15.1 22.9 58.9 78.6 83.9 87.5 100.0
资料来源:MOH“临床路径课题组”资料 Source: MOH clinical pathways research program
实施CP微调(良)
可
是
◇
否
是否可纠正
是
CP返回实施(差) 采取纠正措施 上报院级主管部门 (CP非正常变异)
◇
否
图: 变异处理程序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起源与发展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 the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NEMC
尝试以护理为主的临床路径服务计划,将路径应用于医院急救护理
临床路径的形成
护理人员完善医嘱所发起
加上时间 形成CP 逐项核对 补遗完善
医嘱 收集 医嘱表 核对
临床路径
王 华 huawang@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概念
•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医生、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 针对某个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提高医疗质量 和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所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 间要求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诊疗计划,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 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 tool based o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for a specific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 predictable clinical course, in which the different tasks (interventions) by the professionals involved in the patient care are defined, optimized and sequenced either by hour (ED), day (acute care) or visit (homecare). Outcomes are tied to specific interventions.
责权利确立 组织体系 病历资料收集、整理与循证分析
制定标准
病种与 路径选择
制定文本
预期目标
•诊疗项目 •时间顺序 •资源策划
试点
过程评价 实施过程、控制 变异分析与处理 统计
•经费预算
循 证 研 究
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
主要关键环节
1.可行分析 2.组织管理 3.病种选择 4.文本制定 5.培训计划 6.评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