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机构利率定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合集下载

试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试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试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07051402022中文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中,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普遍采取了利率管制措施。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起,利率管制的弊端在积累之中暴露得日益充分,到八十年代以来利率市场化成为世界性潮流。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利率水平在全球范围呈上升趋势。

在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早有呼声,其研讨也久有时日,但由于种种因素掣肘,尤其担心利率市场化导致利率失控,以至迟迟未能付诸实施。

然而,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或迟或早终归要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本文就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问题对策建议Abstract: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for a long time in most countries have generally adopted the interest rate controls. Early seventies of last century,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accumulation of interest rate control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being fully exposed to interest rate market since the eighties to become a global trend. With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interest rates rise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 around the world, there are success stories, there are also failures. In China,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has long been the voice of a long and sometimes also at the seminar, but due to constraints of various factors, in particular, leads to worry about interest rates market interest rates out of control, as well as delays in implementation. However,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is the trend, the people, sooner or later, after all, the market interest rate to be achieved. In this paper,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interest rat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number of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interest rates market-oriented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suggest前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专门谈到金融体制改革。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以及所采取的对策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以及所采取的对策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以及所采取的对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上,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来获得收入。

然而,随着市场化利率的引入,商业银行将无法完全依靠差异化的存款利率来吸引资金,并且面临着贷款利率透明化带来的盈利压力。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加强资金运营能力。

在市场化利率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将更加敏感,因此需要更加严密的资金运营管理,以确保利润的稳定。

银行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存款和贷款结构,优化资金运作,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分散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并且通过证券市场来获取更高的收益。

其次,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利率市场化将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的敏感度监测与管理,及时应对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其次,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通过提高贷款审查和风险评估能力,降低贷款违约风险。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市场风险管理,通过有效的风险对冲和风险分散,降低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

第三,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创新能力。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存款和贷款业务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产品创新,开发更加灵活、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通过线上平台和科技手段来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盈利空间。

最后,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合规能力。

利率市场化将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和约束。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部合规控制,规范业务操作,确保合规运营。

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等方面的合规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保护企业和个人客户的资金安全。

综上所述,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商业银行需要加强资金运营能力,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创新能力,加强合规能力。

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来稿摘聲/行业2020.12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进行了解,规定对高风险客户的金融交易活动加强监测分析、了解其资金来源和用途的具体措施Q因中&'(金融)*价管理中123I45678建:;<=>?(中国人民银行霍林郭勒市支行霍林郭勒市029200)(中国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通辽市028000)一、主要问题(一)缺乏定价调整机制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LPR推行后,贷款利率定价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X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基点,结合各项贷款风险程度、目标利润和经营策略等因素,在一定加减点范围内确定贷款利率。

而法人机构受自身定位影响,主要客户群多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户,贷款特点一般是“金额少、笔数多、风险高、利润低”,只能以较高的贷款利率水平来保持经营发展,贷款利率定价缺乏弹性。

加之受自身资本金、规模等因素限制,不能根据市场利率水平变化、业务发展和同业竞争策略对贷款定价进行灵活调整,致使可供客户选择的价格种类少、范围窄,在应对市场变化或政策调整时,难以迅速制定应对措施,缺乏灵活的贷款定价管理模式。

如霍市村镇银行目前贷款利率主要以10.5%的农户贷款和9.24%的小微企业贷款为主,只有极少数贷款执行差异化利率,信贷产&少,创新力不足。

(二)自主定价能力不足,缺乏科学定价管理机制。

一是与大中型及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定价技术水平较低,相关定价工具与体系欠缺,法人机构尚不能根据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市场变化等特点进行匹配定价,仍以人为决策定价为主,在传统产品与创新产品之间、资产负债产品相互之间缺乏定价的联动性。

二是法人机构利率系统建设较为滞后,无论是利率定价的软件建设还是硬件配套措施,均跟不上业务发展及利率市场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对科学定价机制的形成产生制约。

三是尽管个别金融机构建立了定价管理组织架构,但运行流于形式化,作用不明显。

例如霍市农信社虽建立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机制,但由于对利率定价、流动性管理等仍停留在在相对粗放的层面,加之人员专业能力不足、资金实力有限,对使用FTP的意愿不强,尚未做到真正意义上运用FTP。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参照LPR定价存在的问题思考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参照LPR定价存在的问题思考

2019年8月17日人民银行改革贷款利率定价形成机制,要求新发放贷款参照LPR定价。

随后又要求在2020年3-8月将存量贷款定价之锚逐步由贷款基准利率切换至LPR,信贷市场定价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面对LPR定价的新形势,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从组织机构、内控制度、基础设施等方面配套LPR定价,并稳步推进贷款参照LPR定价,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一、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参照LPR 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机构和人员的缺位影响了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入深水区,资金特别是贷款定价越来越重要,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的经营管理能力,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但目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的机构和人员却与这种形势相差较远相形见绌。

一是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委员会这种贷款利率定价机构的设置,虽然能够集思广益步调一致,但其多部门参与的责任不明确,研究不专一,工作不深入的缺陷比较明显,不利于贷款利率定价工作的专业化、市场化。

尤其是有的机构仅将最接近市场的资金运营部门作为定价的普通一份子,有的甚至不是定价部门,不利于及时、真切的将MLF、TMLF、Shibor、隔夜利率、七天拆借利率等金融市场利率真正运用到贷款利率定价中,也不利于贷款定价的市场化。

同时定价委员会将定价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或信贷部门,而没有设立专门的利率定价部门,财务部门重点关注的是财务开支及盈利考核,信贷部门重点关注的是实际执行利率和风险覆盖情况,都不能专注定价,关注市场,不能将资金市场上的利率和本行贷款利率相挂钩,没有因资金市场利率变动而相应调整贷款利率,也没有形成短期市场利率转换中长期贷款利率的机制,市场利率有效传导机制并没有形成,不利于做好做实做专贷款利率定价工作。

二是贷款利率定价需要有既懂信贷及金融市场业务,又懂财务分析及计算机信息技术、还懂英语及模型等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严重缺乏这种人才,并且现在的这种机构设置也不能为这种人才的培养、成长提供有利的环境,使贷款利率定价说是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其实并没有具体人负责、具体人操作、具体人管理,这也影响了贷款利率定价的市场化和专业化。

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辉(中大期货公司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3)一、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利率风险管理观念的滞后和人才的匮乏一是由于受长期利率管制的影响,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动反应较为迟钝,对利率风险较为陌生,各家银行的竞争观念也比较单一,虽然存贷款竞争已从过去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上升到追求效益,但在价格等深层次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还十分肤浅。

而只有价格竞争才能真正体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竞争,它综合反映了一家银行的人才、营销、规模、质量、服务和效益。

二是商业银行各个经营层面认识不同,部分人认为利率市场化是国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入WTO的客观需要,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会太快,坐等观望气氛较浓。

三是由于现行各商业银行利率管理基础工作较弱,如利率定价模型中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数据和资料等体系问题尚未解决,所以认为市场化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难以控制,只能被动应付。

四是具备利率风险管理要求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操作经验的人才较少,不能很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

2.缺乏完备高效的利率管理机构。

一是利率决策机构缺位。

目前各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完整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

如在利率风险的管理、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内部资金定价方面,缺少具体的审议、操作程序。

二是利率确定、执行主体错位。

如基准利率的制定应由商业银行利率决策机构来统一制定,对本行信贷客户和金融产品具体定价应由各业务部门根据基准利率,综合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来制定。

而目前商业银行所有的资金定价职能基本由计划处或计划财务部行使。

三是利率体系构成中重要决策因素缺失。

近几年,对优质贷款客户的营销,价格竞争成为主要手段,而银行在对金融产品的定价需要考虑的因素、遵循的原则、操作的程序、定价的技术等方面经验相对缺乏。

3.利率风险衡量、评估和规避机制尚未建立。

该机制是指,通过建立风险指标体系,衡量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度,评估利率风险损失值,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及时调整,以规避风险。

法人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700字

法人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700字

法人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700字随着商业银行产品的不断丰富、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特别是银行账户利率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此,本文对天津辖内法人银行――A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进行调研,针对该行在利率管理上存在重交易账户利率管理、轻银行账户利率管理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法人银行利率风险对策建议一、利率风险管理现状(一)搭建市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A银行建立了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风险控制委员会)→具体实施部门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明确各部门市场风险管理职责,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全行利率风险管理工作。

(二)制定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制定了《A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A银行风险偏好策略框架》,内容涵盖利率风险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风险限额及内部控制等方面。

(三)上线利率风险管理系统上线运行资金交易系统,实现交易类和可供出售类债券资产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并定期形成包括交易账户利率风险在内的市场风险管理报告。

(四)定期披露利率风险管理情况该行依托非现场监管报表实现对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全部资产在内的利率风险重新定价;年度报告中对利率风险定量和定性信息及控制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利率风险所采取的措施等内容进行披露。

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该行在交易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上逐步完善、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利率风险管理尚不全面,特别是银行账户利率管理存在不足。

一是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目前该行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遵循《A 银行利率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中对于利率管理更多的是基于市场管制利率和存款、贷款占主导的资产负债结构制定。

但随着A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不断调整,新业务、新产品的不断增多,实行市场化利率的同业资金以及非存贷款的资产负债业务比重不断增加以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背景下,原有的利率管理模式难以为继。

二是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利率市场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利率市场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nbsp;要:利率市场化是国家随着国际金融发展的必然条件,本文主要针对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以及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经济造成的影响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利率市场化后对我国的金融发展造成的影响,再结合相应的对策解决利率市场化后出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发展;相应对策0 &nbsp;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在欧美的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利率市场的发展,其中美国、荷兰、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的发展都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的政治体制,由于政府部门对利率的管制与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形势看来还是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1 &nbsp;利率市场化发展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的必然条件,随着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决定将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以后,为优化我国的资金分配,提高资金利用率,利率作为重要的资金价格,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基础的调节作用,利率市场化发展有助于我国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效分配资金,加上我国加入了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全球接轨,对我国的金融环境造成影响,推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

2 &nbsp;利率市场化的作用(1)金融机构的权力得到体现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使市场中各商家的市场价值得到体现,将市场的业务结构联系得更加紧密,随着利率市场化,通过对于市场的资金价格的宏观调控,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且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实行以后国家支持企业有效的实行企业的自主权,尊重企业的自由定价。

(2)调高客户的选择权通过利率的市场化发展,由于市场的变化较多,市场经济的竞争也随之加强,客户在选择相应的投资上也更加谨慎,金融机构的自主权得到有效提高之后,同时也加强了客户选择权的提高,客户拥有更多金融机构的权力,并且也能评价出金融机构质量,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将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发展出更有质量的产品供客户的选择。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1 我 国利率 市场化 改 革 回顾
利 率市 场化 是指 政府 或货 币当局放 松对 利率 的直 接管 制 ,将 利率 的决 定权 交给市 场 ,根 据各 种市 场因 素主要 是
资金供 求关 系 ,通 过 一 定 的定 价 机 制 自主 地 确 定 资 金 价
格 。利率 市场 化是 一个 国家 金融 深化 的标 志 ,是提 高金 融
够影 响政 府决 策 的各 种利 益集 团为 了维护 自身利 益有 时会 抵制 改革 ,使 改革进 程 受 阻。
( ) 中国利 率市 场化 改革 涉 及 多个 金 融领 域 的改 革 , 2 因此需 要这 些 改革方 案 和进程 相协 调 。中 国利率 市场 化改
革不 是单 独 的 、孤立 的改 革 ,而 是伴 随着对 整个 金融 系统
贺叶 :我 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 采
金 融镞 域
我 国 利 率 市 场 化 进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和解 决对 策
贺 叶
( 南 财 经 大 学 会 计 学院 , 四川 成 都 6 13 ) 西 1率市 场化 改革进 行 了简要 的 回顾 ,然后 总 结 了利 率 市 场化进 程 中存在 的一 些 问题和 解 决
[ 键词 ] 利 率 市场化 ;商业银行 ;利 率风 险 关 [ 中图分 类号 ] F 7 24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0 6 3 ( 0 1 0 5— 4 2 2 1 )5—0 5 0 0 9— l 革 的动力 和决 心很 大 。当前 改革 进入 了攻 坚 阶段 ,市 场化 改革 必定 会使 大部 分人 收益 ,而 部分 人利 益受损 。因此 能
率 市场化 。利 率市 场化 最关 键 的一步 是 完全放 开 金融 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机构利率定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大。

从2012年6月8日,央行发布消息,允许金融机构将其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正式开启,2013年7月20日,贷款利率上限取消,这对金融机构自身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探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定价管理非常必要,以不断提高其利率定价能力。

一、利率定价现状
(一)利率定价管理体系建设
1、组织架构。

目前,各商业银行普遍以“扁平化垂直管理”和“条线化专业经营”的核心组织架构。

首先业务经营上形成了条线化架构,突出业务条线的集约化经营和集成化管理;其次内部管理构建垂直化专业化的架构,突出管理和运营上的集中化、专业化。

2、定价机制。

据调查,各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一般由其资产负债部门及财会部门组成,共同制定产品定价政策;建立了分级授权体系,业务部门以及分支机构允许在总行授权范围内执行利率定价政策。

3、利率管理。

在央行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后,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利率管理仍没有大的变化,均执行总行统一制度的利率管理办法和贷款定价管理办法,具备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利率管理方面实行“分类指导、科学定价、分级授权、灵活调整”的原则。

(二)利率定价方法
据调查,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可以上浮10%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利率上浮到底,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上浮9.6%、8.9%和8.3%;农村商业银行将各期限存款利率均上浮到顶,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

对于目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存款品种,商业银行在考虑定价策略时参考不同的基准利率,比如同业活期存款主要考虑市场利率、
同业竞争和客户综合贡献率,在此基础上实行差别化定价;同业定期存款则一般采用SHI-BOR加减点方式定价。

二、商业银行定价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利率定价机制尚存在缺陷。

一是利率定价流程管理较薄弱,定价授权较为粗放,虽建立分级授权体系,但授权未精细化,未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定价人员的定议价能力实行差别授权;二是各项业务之间的定价缺乏互相联动,随着信贷服务以及创新产品不断丰富,客户需求不断综合化、个性化,各项业务定价如传统产品与创新产品之间、资产负债产品之间只有建立了联动性,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合理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三是定价调整机制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不足,在应对市场变化或政策调整时,难以迅速制定应对措施。

(二)贷款风险定价能力偏弱。

以前贷款利率处于管制状态,商业银行一直按照既定的存贷款利差生存。

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后,由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长期追求资产高质量、贷款低风险,风险偏好和风险定价能力依然偏低,贷款利率变化仍就主要受货币政策调整影响,其利率定价和成本控制受风险管理能力有限。

(三)对产品价格执行情况的后续评估薄弱。

商业银行在对产品或客户完成了定价活动后,整个定价管理工作即宣告中止,定价管理人员较少在后期判定其定价的合理性,更无法对日后的定价管理工作作出前瞻性指导与改变。

(四)存款定价精细化程度较低。

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虽初步形成了分层定价的格局,但由于缺乏量化定价模型,定价的精细化程度还远远不够。

加之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吸收存款压力、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带来的压力,以及承担效益、合规和流动性等多重职责的压力,其存款定价精细化显得更加被动、曲折。

(五)利率定价人才缺乏。

调查中发现,贷款利率放开后,各商业银行普遍反映,基层行精通或熟悉利率定价原理、模型开发、科学操作,把握议价事项操作的人才太少,难以适应利率改革后,贷款利率灵活定价、议价的需要。

三、相关建议
(一)完善贷款定价模型和系统。

一是进一步完善其贷款定价模型,并在完善基础上加大应用,商业银行还应关注贷款的经济周期特性,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以避免模型风。

二是综合内部评级系统、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定价体系三大技术支持系统完善定价体系的开发和运用。

(二)合理进行贷款风险量化。

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客户的不同违约风险,结合定价客户的资产负债情况、经营情况、市场风险及精英团队的素质和能力等,建立一套复核其标准的量化评估体系。

同时,在贷款定价中,必须考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采取“互惠互利、区别对待、综合权衡”的原则。

(三)完善贷后信息反馈系统。

一是结合央行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环境、国际经济形势等影响利率的因素,运用动态分析模型对利率走势进行预测与分析,增强对市场化利率走势的科学预测和快速反应。

二是加强对以往定价情况的后续跟踪和评估,及时判断该定价合理性,并做出合理调整。

(四)提高存贷款定价精细化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应针对各自不同的业务特点与服务对象,精细化制定利率标准,对于不同规模客户的不同种类存款与其风险分类,实行区别化多维度的定价标准,丰富存款利率体系。

(五)加快利率定价人才的培养。

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推进,建议各商业银行要加快利率定价人才的培养,加强利率定价队伍建设:一是组织各级行信贷业务管理人员,参加人民银行及中介培训机构专家的利率定价培训;二是设计本系统的信贷经营策略和目标,开发适合本系统的利率定价参数模型,并适应下放贷款定价灵活调整的权限,并培训信贷业务人员能够熟炼的操作,不断提高利率定价能力。

(作者单位:郑州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