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AFP说明书-化学发光法
AFP项目性能验证方案

甲胎蛋白(AFP) 检测方法学性能验证评价报告验证内容:正确度、重复精密度、中间精密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及参考区间的确认验证人员:王绮华、杨俊一检测系统信息项目:甲胎蛋白(AFP)仪器名称: 雅培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仪器型号: I2000SR试剂及厂商:雅培公司检测方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二厂商提供的相关参数三验证过程1 正确度1.1 目的:评价仪器测试结果与接受参考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通过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偏倚从而评价和验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2 评价方法: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本组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一律用回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最近一次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卫生部质控值。
1.3 结果判断方式:<1/2 CLIA’88正确度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2 精密度2.1 重复精密度2.1.1 目的:考察仪器检测方法的随机误差2.1.2 原理:在检测系统处于优良的条件下,连续测定20个结果,判断这20个独立结果间的一致程度2.1.3 评价方法:选择新鲜混合血清标本(病人高值、低值)各20份,测量前先定标,再做质控,质控结果在控制范围内,连续重复测定20次,计算SD,CV,得到重复性精密度。
2.1.4 标本来源:高、低值标本均为混合血清。
2.1.5 结果判断方式:<1/4C LIA’ 88 6.25%重复性精密度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2.2 中间精密度:2.2.1 目的:考察目前实验室检测方法中间精密度。
2.2.2 原理:在检测系统处于优良的条件下,连续测定20天,取得20个结果,判断这20个独立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2.2.3 评价方法:取一个月的室内质控值(高值、低值)计算CV、SD,得到批间精密度。
2.2.4 结果判断方式:<1/3 CLIA’ 88 8.33%中间精密度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3 线性范围(Linearity range, AMR)3.1 目的:在确定某项目检测上限的同时检测其上下限是否呈线性关系,从而保证该浓度范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雅培ARCHITECTi2000化学发光仪测定6种肿瘤标记物项目的方法学性能评价

DOI: 10. 3969/ j. issn. 1673 4130. 2011. 04. 0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4130( 2011) 04 0488 03
随 着 ISO 15189 实验 室认 证工作 在国 内大中 型医 院的 开 展, 使生化、免疫和血细胞等 检验仪 器检验项 目测定 的重要 性 日趋突出, 关于检验项目的方法学性能评价问 题已提到日程上 来, 特别是肿瘤标志物测 定的灵 敏度问 题特别 突出, 现在就 本 科室采用雅培 A RCHI T ECT i2000 型 化 学发 光仪 测 定 AF P、 CEA 、t PSA 、CA125、CA 153 和 CA19 9XR 等 6 种肿瘤 标志 物 的方法学性能评价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仪器与试剂 雅 培 A RCH IT ECT i2000 型 化学发 光仪, 配套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 1. 2 评价方案和实验方法[ 1 4] 1. 2. 1 精密度评价实验 按照仪器的作业指导书对仪器进 行 维护保养, 选择雅培 公司生产的 综合质控血 清的低、高 2 个 质 控品( 批号: 2221 11258A ) 作 为 精密 度评 价 的样 本, 按 照 NC CL S EP 5 A [ 1] , 常规 IQ C 在控后按标本 检测程 序进行 测定, 分 别进行批内、批间精密度, 计算均值( x ) 、标准差( s) 和变异系 数 ( C V) 。 1. 2. 2 准 确度评价实 验 按照 方法比对 试验[2] 完成: 用校 准 品校准 检 测 系 统, 6 种 肿 瘤 标 志 物 校 准 品 的 批 号 为 A FP ( 75454L F00) ; CEA ( 62370L F00) ; t P SA ( 73273L F00) ; CA125 ( 42K14209) ; CA153( 41K 14209) 和 CA 19 9XR( 43K 15308) ; 再 对同一批号和不同批号的校准品进行检测, 对 各自检测结果与 靶值进行比对, 计算检测值与靶值的相对偏倚( % ) , 计算公式: Bias= ( 测定值- 靶值) / 靶值 100% 。 1. 2. 3 分 析 测 量 线 性 范 围 ( 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 AM R) 评价 实验 按 照 N CCL S EP6 P2[ 3] 文 件, 选 择 低 浓 度 ( L ) 和高浓度( H) 患者标 本各 1 份, 浓度覆盖 仪器给 定的线 性 范围, H 和 L 按 5L 、4L + 1H, 3L + 2H, 2. 5L + 2. 5H , 2L + 3H, 1L + 4H , 5H 的关系配制成 7 个 浓度系 列血清, 将实 测值与 预 期值 作 比 较, 计 算 回 归 方 程 Y = bX + a, 确 定 检 测 项 目 的 AM R。 1. 2. 4 生物参考区间的验证 按照 N CCLS EP 6 P2[ 3] 推荐 方 法要求进行验证。采取经体检排除血压异常, 肝、胆疾病, 溶 血 性疾病和各种原因所致疾病, 肝胆 B 超, 肝、肾 功能检 验, 乙 肝 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和抗 H IV 均阴性的血 清标本。CEA 需要找部 分吸烟检 测者。采 取常规 条件测 定 6 项检验项目, 要求 20 个检测 数据只允 许有 1 个数 据在给定 的
甲胎蛋白(AFP)测定(化学发光法)

4 操作步骤
1 开机前检查
a 察看电源是否正常安全通电
b 推主机下部的前门,打开后检查洗净水与分注液的用量是否满足当日
用量废试样杯与废吸嘴是否丢弃
2 开机
a更换75%酒精,放置基质液
b 打开电脑主机及AIA-1800电源, 点击主业面进入root
c 试样吸嘴的设置及酶标识试剂,检体稀释液的设置,按主机操作版面
Reagent/Tip键,LED指示灯变为绿色,打开试剂吸嘴护罩,将酶
标识试剂,检体稀释液设置在试剂托架上,将条形码
标识面朝前
d 试剂杯的设置,按主机操作版面的Cup Sorter键,LED指示灯
变为绿色,拉开分类器抽屉将试剂托盘设置在分类器托盘上,将分类器
抽屉推到底
3 开机日检
4 日检通过后,进行标本检测,在树形菜单上进入界面设置标
本检测项目,Assay键点击开始测定
5 测定完毕后,按主机操作版面的Cup Sorter及Reagent/Tip键,LED指
示灯变为绿色,打开试剂吸嘴护罩及分类器抽屉,收集试剂放入冰箱,
更换基质液,放置75%酒精
6 点击关机,待窗口消失,关闭AIA-1800电源,在关闭电脑及主电
源
5 质量控制:
每批试剂都要使用东曹公司标准品作质量控制,请参见AIA-1800仪器操作手册。
人甲胎蛋白(AFP)说明书

人甲胎蛋白(AFP)说明书人甲胎蛋白(AFP)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甲胎蛋白(AFP)的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甲胎蛋白(AFP)水平。
用纯化的人甲胎蛋白(AFP)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甲胎蛋白(AFP),再与HRP标记的甲胎蛋白(AFP)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甲胎蛋白(AFP)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甲胎蛋白(AFP)浓度。
试剂盒组成:试剂盒组成48孔配置96孔配置保存说明书1份1份封板膜2片(48)2片(96)密封袋1个1个酶标包被板1×481×962-8℃保存标准品:45μg/L0.5ml×1瓶0.5m l×1瓶2-8℃保存标准品稀释液1.5ml×1瓶1.5ml×1瓶2-8℃保存酶标试剂3ml×1瓶6ml×1瓶2-8℃保存样品稀释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A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B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终止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浓缩洗涤液(20ml×20倍)×1瓶(20ml×30倍)×1瓶2-8℃保存样本处理及要求:1.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甲胎蛋白(AFP)ELISA试剂盒说明书

甲胎蛋白(AFP)ELISA试剂盒说明书甲胎蛋白(AFP)ELISA试剂盒说明书Elisa kit规格:48孔配置/96孔配置标准品稀释液:1.5ml×1瓶酶标试剂:3 ml×1瓶(48)/6 ml×1瓶(96)用途:科研实验等领域科学研究,不得用于临床诊断。
供应商:上海樊克生物有限公司甲胎蛋白(AFP)ELISA试剂盒说明书甲胎蛋白(AFP)ELISA试剂盒说明书试剂盒操作步骤: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配液:将30(48T的20倍)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48T的20倍)倍稀释后备用。
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试剂盒样品的采集和存储血清-使用血清分离管,使样品在室温下或凝块一夜之间两个小时在大约1000×4oC G.测定新鲜制备的血清离心20分钟立即或存放样品在-20°C或稀释后使用80oC。
避免反复冻融循环。
血浆采集血浆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
15分钟,离心样品×G在2到8摄氏度范围内采集30分钟。
去除血浆和即刻检测或者储存样品液体类标本:包括血清、血浆、尿液、胸腹水、脑脊液、细胞培养上清等。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柠檬酸钠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尿液:用无菌管收集。
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胸腹水、脑脊液参照此实行。
)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
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 分)。
化学发光SOP

第 1 页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标准化操作规程第1版第 1次修改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标题一. 封面雅培I 1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标准化操作规程(SOP)文件编号01是否受控是/否持有人签字XXXXXXXX医院2010年3月1日批准人质量负责人编写人生效日期第 2 页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标准化操作规程第1版第 1次修改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标题二 . 目录一 . 封面 1二 . 目录 2三.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3四. 检验标准化操作规程 4五. 各项试剂 10批准人质量负责人编写人生效日期第 3 页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标准化操作规程第1版第 1次修改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标题三.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一、标本的采集及保存1.1 原始样本类型血清(真空干燥采血试管或带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分离的血清)、血浆或全血(应用抗凝剂为EDTA-K3)1.2 样本量单次全套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需全血样本5ml1.3 患者准备•严禁使用接受过鼠单克隆抗体诊断或治疗的病人样品,因其体内含有人抗鼠抗体(HAMA),当这些样品在使用含鼠单克隆抗体分析试剂进行测试时会引起值假的升高或降低。
•对于一些有药物干扰的分析,注意避免(详情参阅试剂说明书)1.4 标本采集方法一般采用静脉采血1.5 标本采集要求•避免过度溶血,必须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确保离心的速度(10000转/分钟)和时间(10分钟),避免颗粒物质的干扰•避免样品的反复冻融,融解后的样品需低速震荡或轻轻颠倒混匀以获得稳定的结果,当样品中有颗粒物质,红血球或浑浊物时必须离心使其澄清后再进行测试1.6 样品的稳定期和保存•上机3小时内完成检测•2︒C —8︒C ,标本可保存1~14天•如长期保存,必须将血清分离出来,冷冻保存(-10︒C或更冷)•-20︒C可稳定3个月。
标本可冻融5次。
•注意:冻融过的标本、有沉淀的标本、反复测定过的标本使用前需离心。
雅培标准操作检测程序

雅培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标准化操作规程一、标本的采集及保存1.1 原始样本类型血清(真空干燥采血试管或带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分离的血清)、血浆或全血(应用抗凝剂为EDTA-K3)1.2 样本量单次全套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需全血样本5ml1.3 患者准备•严禁使用接受过鼠单克隆抗体诊断或治疗的病人样品,因其体内含有人抗鼠抗体(HAMA),当这些样品在使用含鼠单克隆抗体分析试剂进行测试时会引起值假的升高或降低。
•对于一些有药物干扰的分析,注意避免(详情参阅试剂说明书)1.4 标本采集方法一般采用静脉采血1.5 标本采集要求•避免过度溶血,必须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确保离心的速度(10000转/分钟)和时间(10分钟),避免颗粒物质的干扰•避免样品的反复冻融,融解后的样品需低速震荡或轻轻颠倒混匀以获得稳定的结果,当样品中有颗粒物质,红血球或浑浊物时必须离心使其澄清后再进行测试1.6 样品的稳定期和保存•上机3小时内完成检测•2︒C —8︒C ,标本可保存1~14天•如长期保存,必须将血清分离出来,冷冻保存(-10︒C或更冷)•-20︒C可稳定3个月。
标本可冻融5次。
•注意:冻融过的标本、有沉淀的标本、反复测定过的标本使用前需离心。
加热灭活的标本可使用。
1.7 试剂保存条件试剂盒,标准品,质控品、激发液和预激发液在2~8℃保存二、实验条件环境温度:15~30℃相对湿度:10~85%在25℃电源要求:47-63Hz、200-240V AC(自动选择)三、检验标准化操作规程1. 开机前准备1.1 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1.2 检查环境温度是否符合要求1.3 检查打印机连接线是否连接2. 开机2.1 打开打印机开关2.2 打开系统控制中心电源开关(必须确保此时运行模块的电源是关闭的)2.3 当Snapshot屏幕出现在显示屏幕上之后,打开运行中心电源开关2.4 当Snapshot屏幕上运行中心和样品处理中心的状态显示为Stop,选择两中心图标,按F5-STARTUP键启动仪器3. 试剂准备与检查3.1 检查仪器上原有试剂量3.2 如原有试剂量不足,取所需试剂放入仪器3.2.1检查试剂瓶是否齐全,批号和效期,确保试剂瓶没有漏液3.3 检查所有试剂、激发液、预激发液或缓冲液是否在效期之内3.4 检查所有试剂、激发液、预激发液或缓冲液量是否足够3.5 检查所有消耗品(反应杯)是否足够,废物是否清空4. 定标4.1 定标试剂:根据不同项目,定标试剂和类型分为2种,并全部为即用型标准品:4.1.1 校正曲线(2点定标)4.1.2 INDEX曲线(INDEX CAL 定性定标)4.2 定标步骤4.2.1 输入校正曲线(工厂定标)1.标准曲线的详细资料全部在试剂瓶上的条码中,当仪器扫描试剂瓶时,可自动将标准曲线保存起来4.2.2定标申请1.在Snapshot上选择ORDER2.选择Calibration order3.选择要定标的分析项目4.输入样品架及位置5.输入标准品的批号和效期6.选择运行模块(可选择)7.选择F2-Add order确认定标申请8. 选择以下一种:*重复2~7步骤申请新的项目定标*选择F1-EXIT返回Snapshot屏幕9.打印申请报告单4.2.3 定标运行1.按定标申请清单放置标准品的量和位置2.放置消耗品3.检查库存(缓冲液,激发液,预激发液和废物等)4.按RUN键运行,运行结束后浏览定标情况4.2.4浏览标准曲线1.从Snapshot选择QC-Cal,选择Calibration Status2.选择想要查看的项目3.选择F5-Detail,浏览所选项目标准曲线的详细参数4.返回Snapshot4.2.5 定标要求1.每一个新的批号试剂2.新版本软件随同试剂要求重新定标3.系统更换配件或执行系统重新定标后4.质控结果超范围后5. 质控5.1 质控品:根据不同项目分为定性,定量和混合质控品,并全部为即用型质控品:5.1.1 定性质控品:分为阴性和阳性二种5.1.2 定量质控品:分为低,中,高三种5.1.3 混合质控品:分为低,中,高三种,同时含多个项目5.2 质控步骤:5.2.1 质控定义1.从Order图标选择2.从定义屏幕中选择CONTROL3.选择一个需要定义质控的项目4.输入质控名(每个质控名带一个质控水平,如:低,中,高或阴,阳性)5.选择F2-ADD CONTROL6.重复4~5步骤输入每一个水平的质控输入质控信息1.选择一个或多个水平的质控2.选择F6-CONTROL DETAILS3.选择数据区域(一般按2个SD的范围)4.输入质控信息5.按ENTER键6.重复3~5步骤输入每个质控的信息7.选择F6-SAVE保存质控信息8.按EXIT键5.2.2 质控申请1.从Order图标选择Control order2.输入样品架的位置3.选择要分析的项目4.选定检测批号5.选择要分析的质控品的水平(高,中,低或阴,阳性)6.选择F2-Add order认可质控品申请7.选择以下一种:*重复2~6步骤申请新的质控品*选择F1-EXIT 返回Snapshot5.2.3 质控运行1.按质控申请清单放置质控品的量和位置2.检查检测试剂盒和消耗品3.检查库存(缓冲液,激发液,预激发液和废物等)4.按RUN键运行,运行结束后浏览质控结果情况5.2.4 质控浏览5.2.4.1 单个质控结果的浏览1.从Snapshot选择QC-Cal2.选择QC results review3.选择所需浏览的质控结果4.选择F5-DETAILS5.或选择F8-Release,释放被选结果6.返回Snapshot5.2.4.2 浏览质控图(LEVERY-JENNINGS图)1.从Snapshot选择QC-Cal,选择Levery-Jennings graph2.选择分析项目3.选择质控水平4.选择Done浏览质控图5.返回Snapshot5.3 质控结果的判定所有质控水平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按试剂说明书要求在2SD范围内)5.4 质控的要求1.每新批号试剂定标通过后运行各水平质控2.每24小时运行一个水平质控6. 常规标准操作6.1 基本操作步骤--申请病人样品测试6.1.1 单个病人样品的申请1.从Snapshot选择Patient order2.输入样品架的位置编号3.输入样品编号4.如要输入病人信息,选择F2-Sample details,完成后Done返回5.如选择稀释模式,F5-Assay option , 完成后Done返回6.选择该样品要测的项目(或项目组合)7.选择F3-Add order认可病人样品申请8.选择以下一种:*重复2~7步骤申请新的病人样品*选择F1-EXIT 返回病人项目申请表9.返回Snapshot6.1.2病人样品测试的批处理申请1.从Snapshot选择Patient order2.选择Batch3.输入起始样品架的位置4.输入起始样品编号5.输入要测试的样品数6.选择该样品要测的项目(或项目组合)注:在此可选择稀释模式,测试次数7.选择F6-Add order认可病人样品申请8.选择以下一种:*重复3~7步骤申请新的批处理病人样品*选择F1-EXIT 返回病人项目申请表9.返回Snapshot6.1.3 病人测试运行1.按病人测试申请清单放置样品的量和位置2.放置检测试剂盒和消耗品3.检查库存(缓冲液,激发液,预激发液和废物等)4.按RUN键运行,运行结束后浏览病人测试结果情况6.2 检测结果查看6.2.1 浏览病人报告1.从Snapshot选择Results2.选择Results review3.选择所需浏览的病人编号4.选择F5-DETAILS5.返回Snapshot6.2.2浏览储存结果1.从Snapshot选择Results2.选择Stored review3.选择所需浏览的结果4.选择F5-DETAILS5.返回Snapshot6.3 检测结果的重检6.3.1 检测结果的稀释后重检1.从Snapshot中选择Result2.选择Results review3.选择需进行自动稀释的样品4.选择稀释模式5.选择稀释次数6.Done7.返回Snapshot6.3.2检测结果的重运行测试1.进入结果和EXCEPTION屏幕*从Snapshot中选择Result*从Snapshot中选择Exception2.选择要重运行的申请*选择一个或多个申请*选择F2-SELECT ALL 所有申请3.选择F5-DETIAlS(可选择)4.选择F6-RERUN6.4 检测结果的打印按需可选择两种打印方式:•实验室清单式打印•病人结果详情单打印6.5 检测结果的保存按需可选择三种保存或传输方式:•仪器硬盘保存•光盘保存•RS232输出端子、ASTM双向交流口传输至Host保存7. 关机•更新库存(倾倒废物)•进行每日保养•按F2键做仪器SHUTDOWN程序•关闭主机电源•关闭打印机电源四、各检测项目分析原理及参考值范围项目:乙肝表面抗原(HBsAg)1.实验原理和检验目的Architect i2000SR HBsAg是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hemilumines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 CMIA)技术,双抗体夹心两步法对待测样品中的乙肝表面抗原进行定量检测HBsAg定量检测常用来协助对乙肝感染患者的诊断及对感染情况的监测。
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的比较

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的比较发表时间:2013-05-09T17:14:22.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黄海深陈志通唐光定江伟河[导读]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灵敏度,精密度均优于酶联免疫法黄海深陈志通唐光定江伟河(广东省阳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513100)【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125-02 【摘要】目的对甲胎蛋白(AFP)试验进行方法学探讨。
方法①对比实验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测定88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甲胎蛋白(AFP)的含量。
②线性实验将标准液按不同的浓度稀释后做线性实验。
③精密度实验用两法对低、中、高值质控品分别进行精密度实验。
结果①结果表明,两法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系数r=0.995,提示两法呈良好相关性。
②线性实验显示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在5~400 ng/ml和2~9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③精密度实验表明化学发光重复性好于酶联免疫法,特别是病理高值化学发光明显优于酶联免疫法。
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均优于酶联免疫法。
【关键词】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甲胎蛋白比较【Abstract】 Object: The methodology investigate of Alpha-fetoprotein (AFP) test. Methods: ①Comparative experiments: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serum samples of 88 patients censorship alpha-fetoprotein (AFP) levels by ELISA and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②Linear experiments: the standard solution is diluted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then doing linear experiments.③Precision experiments: Doing precision experiments on low, medium and high-value quality control materials with the two methods. Results: ①The results show tha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wo methods(P>0.05).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r = 0.995, these two methods showed a good correlation. ②The linear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nge in 5~400ng/ml and 2~900ng/ml.③Precis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repeatability of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is better than th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specifically at the pathological high value. Conclusion: 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the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are better than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Key words】 ELISA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Alpha-fetoprotein Comparison 甲胎蛋白(AFP)是哺乳动物胚胎期肝脏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是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用的检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