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子分析法和EVA法在我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因子分析和EVA在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因子分析和EVA在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因子分析和EV A在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运用基于因子分析法和EV A两个视角,选取2011年年报的数据,对我国21家传媒娱乐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对各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比较以期为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相关建议。

标签:因子分析;EV A;传媒娱乐业1 引言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传媒娱乐业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其包括了娱乐、传媒以及兼具娱乐和传媒性质的子行业,涵盖的细分行业跨越了传统媒体、互联网媒体以及移动媒体三大块。

无论从最初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到今天的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媒体信息传播的载体日渐多元化,也在人们日常生活扮演重要角色。

传媒娱乐的发展有目共睹,但面对近几年来不稳定的股市波动,投资者们在选择股票投资时将会愈来愈慎重,因此本文根据21家传媒娱乐企业2011年度财务信息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全面客观的股评参考。

本文结构如下:以我国传媒娱乐行业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对象,首先在传统财务指标里确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将我国传媒娱乐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排名;再根据EV A计算公式算出样本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并进行排名;最后将两种方法的排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

2 因子分析2.1 指标体系的确定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旨在对各职能部门实现其职能绩效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它取决于诸多因素。

本文围绕财务利润的不同层面,根据传统财务分析上反映盈利、偿债、成长、运营四大能力的指标体系,选取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X1净资产收益率、X2营业利润率、X3销售毛利率、X4销售净利率、X5总资产增长率、X6营业收入增长率、X7总资产周转率、X8存货周转率、X9流动比率、X10速动比率、X11资产负债率、X12每股收益。

2.2 数据的来源与筛选本文研究对象是我国传媒娱乐业的上市公司,数据来源于新浪财经网公布的2011年年报,样本的指标数据均可直接获取。

基于EVA业绩评价文献综述

基于EVA业绩评价文献综述

基于EV A业绩评价文献综述EV A作为一种体现企业经营目标及进行经营业绩考核的工具,已经广泛被加以运用。

自引入我国,便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及研究。

但由于大量的国外文献及中国本土相关研究文献,很难系统的对EV A业绩评价进行整体把握。

因此,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方面论述EV A业绩评价相关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EV A业绩评价指标在我国的适用性奠定理论基础及应用思路指引。

标签:EV A;业绩评价;理论基础;思路EV A用于对企业业绩评价被全球各大企业广泛应用,帮助管理者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

2010年,EV A业绩评价指标被运用于我国中央企业。

与此同时,更多性质的企业将EV A业绩评价指标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

总归,无论从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EV A指标及其业绩评价体系均进行了大量研究。

因此,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大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分析。

1理论研究1.1EV A理论研究国外理论界有关EV A理论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建立了相关研究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企业的广泛采用,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评价指标。

而针对EV A理论的起源,普遍认可的是美国学者弗兰克在MertonMillerher和FrancoModigliani 两者研究(1958—1961)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公司价值模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的财务管理及战略已经不适应全球环境的急剧变化和组织变革,加上传统财务指标存在着忽略股权资本成本、容易造假舞弊等缺陷,为了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必须创造股东财富,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1975年Jensen和Meckling提出代理理论,明确指出股东和债权人要想保护自身利益需向企业管理者支付必要报酬。

这些都进一步奠定了EV A的理论基础。

直至1989年,EV A由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注册并正式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行了推广并开始得到各界认可。

相比较国外,国内对于EV A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关于EVA在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关于EVA在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关于EVA在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关于EVA在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一、EVA的概念、意义与计算方法分析EVA是企业价值创造力的衡量标准,是指企业经营管理对于投资者投资收益所做的贡献。

这种衡量标准有助于衡量公司是否在实现股东财富增值方面取得了成功。

通过对企业投入、收入两个关键因素的衡量,EVA还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的优劣状况。

计算EVA的方法通常是净利润减去投资资本成本,或净资产收益率减去资本负债率乘以资本成本。

二、EVA在高质量盈利中的应用分析高质量盈利是指具有中长期发展潜力、能够长期获得稳定盈利并形成持续性经营优势的企业盈利。

EVA可以帮助企业筛选高质量盈利,因为EVA具有衡量企业利润质量的能力。

通过对EVA值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具有持续性盈利能力,该企业是否可以持续增长,从而确定该企业的高质量盈利能力。

三、EVA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分析EVA是企业在制定经营决策时,在考虑股东利益时非常重要的指标。

通过对EVA值的计算和比较,企业可以判断某一决策对股东利益的贡献,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在决策是否购买新设备或者开拓新市场时,通过分析该决策对EVA值的影响,可以判断该决策是否有利于股东利益。

四、EVA在债券评级中的应用分析债券评级是对债券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

通过EVA值的计算,债券评级机构可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债券的风险。

具有较高EVA值的企业将具有较高的债券评级。

因此,EVA可以成为债券评级的重要指标,提高债券评级机构对债券的信用评级正确性。

五、EVA在股价预测中的应用分析EVA值与股票价格是有密切关联的,因为EVA值直接影响了企业股东收益的水平。

通过对EVA值和过去股价的对比,可以通过回归分析得出EVA对股票价格的预测模型。

该模型可以预测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的依据。

案例一:宝钢集团宝钢集团是中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其EVA值一直在上升。

宝钢的EVA值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进一步上升。

因子分析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因子分析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因子分析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因子分析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基于万科公司年报数据的案例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崔刚【摘要】因子分析法作为一种把众多指标和变量综合成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以万科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为题材,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公司近六年来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重点检验了公司在过去一年经营管理中所处的不利局面,并据以对公司整体绩效进行客观而公允的评价。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万科公司财务绩效如同前两年那样,2009年3月9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公布的2008年年报照例以生动的语言开篇:“回顾2008并非易事——这一年有如此众多的事件发生,这一年与2007的反差如此强烈。

无论对中国住宅行业还是万科而言,2008显然无法以辉煌载入史册。

但惟其如此,它带来了更多引人深思的内容,而这或许是我们得以在2008收获的最大财富。

”相信这个耐人寻味的开头段,不能不让那些充满期待的读者的激动心情有所收敛。

其实,凭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直觉判断,这位中国地产业大佬的最新年报似乎早已料定不会太好看。

那么我们又如何客观而精确地验证这一点?有没有一种简约而不失有效的科学方法对一家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总体评价?无论是投资者、中介机构还是上市公司自身,大都会习以为常地设计一套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其基本做法就是选取多项财务指标,并根据行业平均水准对各个财务指标打分,再给每个考核指标设置一个权重,计算出综合评分。

而这种方法依赖于分析者的偏好和经验,指标选取和权重设置带有较强主观性,且难以解决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问题。

本文倡导的因子分析方法就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它把众多指标综合为少数几个基本不相关的综合因子,以实现“用变量子集来解释整个问题”的目的。

特别是在上市公司报表中,财务指标名目繁多,并可以进行大量的变换组合,这不但增加了问题分析的复杂性,而且由于每一指标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财务绩效的某些信息,所以各个指标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因子分析EVA在股票评价中应用

因子分析EVA在股票评价中应用

因子分析与EVA在股票评价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和eva计算方法,对中国汽车制造业20家上市公司2010年年终财务报表的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通过实证研究,综合分析所选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从而对其股票进行评价并为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因子分析股票评价一、引言:近几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股市跌入低谷。

从2009年开始,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市场信心回升,股票指数上涨到3000点,并在此上下波动。

面对不稳定的股价波动,越来越多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投资时变得更加慎重,希望获取更多公司的信息。

本文根据20家汽车制造业企业2010年度财务信息进行实证分析,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全面的股票评价参考。

对于公司营运状况、绩效评价、股票评价公司所有者以及投资者往往采取财务报表、财务比率分析。

随着多元统计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财务分析,使大量的财务信息、财务比率得以综合考虑。

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因子分析。

将因子分析应用于财务分析至少有以下两个优点:首先,在没有大量信息损失的情况下,少量的因子能够替代大量的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财务解释。

其次,因子分析的结果能给决策者提供定性与定量的投资参考。

作为对传统财务分析的补充,eva在估计企业经济利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主要贡献在于,在估计利润的时候考虑了债务和权益资本的成本相对真实的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纠正了传统财务分析对于利润估计的不足,最终达到对公司股票的评价目的。

近四十年来,运用统计方法在公司财务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

博柔(beaver.w.h)1966年引入单变量对公司财务进行统计分析。

1968年,阿特曼(altman.e.i)提出的非金融机构财务预警模型中应用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我国学者王学民2004年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股票进行评估,从而得出股票评价的准则。

eva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并由美国著名的思腾思图尔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 & co.)注册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

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研究

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研究

硕士论文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研究中文摘要EVA业绩评价体系自诞生以来,在国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对于一直为业绩评价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所困扰的中国上市公司而言,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与该评价体系的适用环境之间存在差异,理论界对于该评价体系能否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争论不休。

本文是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两个方面,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在理论分析部分,论文首先通过将我国上市公司现有的业绩评价指标体及激励机制与EVA业绩评价体系相关部分的比较,肯定了EVA业绩评价体系在理论上的优越性;进而通过将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与EVA体系适用环境的比较,分别指出了EVA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难点。

在实证分析部分,论文通过对((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富创造和毁灭排行榜》的相关数据的分析,验证了现阶段EVA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还不适用于我国全部上市公司的结论;最后,论文对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渐进过程中该业绩评价体系“中国化”的相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EVA;业绩评价;薪酬激励;适用性;上市公司硕士论文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研究ABSTRACTEVA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hasmadeenormousSuccessinabroadSinceitwasborn.ItshouldbeagoodchoicetothelistedcompaniesofChinawhoareperplexedbytheproMemofperformanceevaluationbecausethecurrent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cannotmeettheirdemands.ChinesetheorycircledebatesendlesslyonwhetherthesystemcallbeusedtothelistedcompanyofChinabecauseofthedifferencebetweenourcurrenteconomicenvironmentandthesuitableenvkonmentofEVA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ForprovidingoneusefuljudgmenttolistedcompaniesofChina,thepaperdiscussedtheproblemintworespectthesis:performanceevaluationindexsystemandsalaryincentivesysteminmethodoftheoryanalysisandrealexampleanalysis.‘Duringthetheoryanalysis,firstlythepaperaffirmedEVA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ssuperiorityintheorythrou曲therelevantcompanion、vitlltheexistingperformanceevaluationindexsystemandsalaryincentivesysteminthelistedcompaniesofChina.Andthen,thepaperanalyzedonrmarketingeconomicenvironmentandpointedoutthereisinadaptabilitybetweenthesystemandthecurrenteconomicenvironment.Finally,thepaperdrewtheconclusion:EVA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hassuperiorityintheory,butitisdifficulttoapplyittothelistedcompanyofCbjuainthepresentstage.Inthepartoftherealexampleanalysis,thepaperverifiedtheconclusionthroughtheanalysistotherelevantdatain《mebillboardsofChinese1istedcompaniesinwealthcreatinganddestroyingin2003》.Inthelastpart,thepaperforecastedthesystem’suseinthelistedcompaniesofChinaandgaverelevantthinkingandcoBntermeas㈣Onthesystem’sproposingtoChina..Keywords:EVA;PerformanceEvaluation;SalaryIncentive;Suitability;ListedCompaniesofChinaY73≯,U16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研究II本论文是作者在参加以下科研课题基础上完成的,属于以下科研课题的一部分:课题名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兰州地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问题研究课题来源:兰州市科技局2003年软科学项目项目号:03—1.56课题负责人:汪慧玲教授校内帐号:403.041219硕j一论文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我国l‘f竹公刮的适用性研究二、EVA理论分析(一)EVA的含义简单地讲,EVA(EconomicValueAdded,经济增加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税后经营利润与投入资本(债务和股本)成本的差额,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Residualincome)。

EVA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

EVA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1. 绪论 (1)1.1 选题背景 (2)1.2 选题意义 (2)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4)1.3.1 研究内容 (4)1.3.2 研究方法 (5)2. 综述:企业业绩评价理论及主要评价方法 (7)2.1 企业价值概念界定 (7)2.1.1 企业价值的一般概念及特征 (7)2.1.2 本文中上市公司价值的含义界定 (8)2.2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概述 (9)2.2.1 艾尔文.费雪尔的资本预算评估理论 (9)2.2.2 莫迪里安尼-米勒的价值评估理论 (12)2.2.3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意义 (13)2.3 企业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 (14)2.3.1 账面价值调整法——资产法 (14)2.3.2 比较估价法——市场法 (16)2.3.3 现金流量折现法——收益法 (20)2.3.4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综合比较 (22)3. EVA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25)3.1 EVA的理论基础 (25)3.1.1 EVA的理论雏形——剩余收入 (26)3.1.2 资本成本 (29)3.2 EVA的具体测算方法 (30)3.2.1 EVA的计算公式 (30)3.2.2 EVA的计算变量 (31)3.2.3 EVA对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调整 (32)3.2.4 我国所采用的EVA测算方法 (36)4. EVA价值评估实证模型 (38)4.1 基于经济增加值理论的公司价值模型推导 (38)4.1.1 一般EVA价值模型(EVA零增长价值模型) (38)4.1.2 按常数增长的EVA价值模型 (39)4.2 模型的假设条件 (41)4.3 EVA估价模型在企业价值计算中的应用 (42)4.3.1 使用分段EVA预测法来计算成长型企业的当前经营价值 (42)4.3.2 使用EVA零增长价值模型来计算企业的当前持续经营价值 (43)4.3.3 使用有限经营年度EVA法来计算企业的当前持续经营价值 (44)4.3.4 经济增加值为负值(毁灭价值)公司的价值分析 (44)4.4 经济增加值EVA价值评估模型与其他价值评估模型的比较分析 (45)4.4.1 股利价值模型 (45)4.4.2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价值模型 (46)4.4.3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价值模型 (46)4.4.4 经济增加值(EVA)价值模型 (46)4.4.5 经济增加值价值模型和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价值模型计算案例 (46)5. 我国上市公司EVA价值评估的实证分析 (48)5.1 实证方案设计 (48)5.2 数据样本的选取和变量说明 (49)5.2.1 数据样本选取 (49)5.2.2 研究变量说明 (49)5.3 研究过程及分析结果 (50)5.3.1 基本变量特征统计 (50)5.3.2 实证分析 (51)5.3.3 通过有效性检验的EVA指标在微观和宏观评价中的具体表现 (54)5.4 小结 (57)6. 结论 (58)致谢 (60)参考文献 (60)附录 (63)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可编辑)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可编辑)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可编辑)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越来越受到其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这就要求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能准确反映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EVA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衡量企业业绩时必须考虑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机会成本,经营收益只有在补偿了经营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之后的余额才是企业真正创造的利润。

它克服了传统评价指标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真正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因而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探讨。

目前EVA在发达国家己经取代利润指标成为最准确的公司绩效衡量标准。

但由于我国尚不完善的资本市场,EVA理论在企业中的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在当前引进EVA理念和相关的运作办法,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EVA的定义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是由美国思腾思特公司于1982年提出的管理评价概念。

它是指经过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企业全部资本成本后的净值。

这里所指的资本成本不仅包括债务资本成本,而且包括股权资本成本。

EVA的计算公式为: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资本加权平均成本EVA与传统利润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将股权资本成本也计入资本成本。

EVA的基本思路是:公司所有资本,其来源无论是股权资本还是债务资本,他们都是有机会成本的。

因此,投资者从公司至少应获得其投资的机会成本。

也就是说,从经营利润中扣除按权益的经济价值计算的资本的机会成本后,才是股东从经营活动中得到的增值收益。

由此可见,EVA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目标公司的过去和现在是否创造了真正的价值,实现了对投资者高于资本成本的超额回报,更为重要的是EVA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经营现状并应用EVA分析和管理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关于因子分析法和EV A法在我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的文献综述前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这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直接影响到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已有股东的投资风险和收益水平,构建和使用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对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可以帮助投资者选择适当的投资对象,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收益水平,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从而体现企业的投资价值。

[1]随着人们对其关注度的提升,诸多学者在探究企业业绩评价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文献,相关研究已趋于成熟,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财务学方法(EV A 方法、平衡积分卡等)[2],但哪一种方法更适合于在业绩评价中运用,各学者众说纷纭。

本综述围绕因子分析模型和EVA模型及其应用于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研究进行具体展开,对因子分析模型和EVA模型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从而更好的为即将研究的课题做铺垫。

一、业绩评价研究概述(一)国外业绩评价理论发展回顾业绩评价机制是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指挥棒和监督器。

西方国家对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已出现100多年[3],业绩评价体系大体上经历了成本模式、财务模式、平衡模式等三种模式以及六个阶段。

[4]从他们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每一阶段都是互相影响、交叉并存的。

1.成本控制业绩评价阶段19世纪初,出现的成本评价体现了以盈利为目的管理思想.这一阶段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就是成本控制,标志是哈瑞(HarrelL,1911)设计的标准成本制度,其主要功能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2.财务会计业绩评价阶段20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Alexander Wole,1928)首次提出了多项财务评价指标。

此外,唐纳德森·布朗(Donaldson Brown,1960)建立的杜邦财务分析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企业财务业绩评价系统研究的深化。

[5]加里·阿什沃思(Gary Ashworth,1999)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建立以每股收益(EPS)及每股收益增加值等为核心的财务指标。

[6]可见,这一阶段的业绩目标已从成本控制转向利润最大化。

3.经济价值基础业绩评价阶段20世纪 90年代,思腾恩特咨询公司(Stem&Stewart Co,1990)对剩余收益评价进行改造并提出经济增加值(EV A)。

Jeffrey (1997)提出用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fined Economic V alne Added,REV A)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7]可见,企业已开始避免短期业绩,追求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引入非财务指标的战略综合评价阶段卡普兰和诺顿(Kapland and Norton.1992)的平衡计分卡(BSC)首次将平衡的思想引入业绩评价。

BSC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因素划分为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

[8]与此同时,凯文·克罗斯和理查德·林奇(Kelvin Cross and Richard Lynch,1990)提出业绩金字塔模型;霍尔(Robert Hill,1991)提出“四尺度”论等。

[9]可见,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企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的增加。

5.引入相关利益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阶段进入 21世纪后,安迪·尼利(Andy Neely,2002)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业绩测量和管理框架——业绩三棱镜(Performance Prism),开始逐步关心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主体。

[10]埃尔金顿(EIkington,1998)提出了“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的概念,认为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满足经济繁荣、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三方面的平衡发展。

可见这一阶段,商业伦理、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紧缺等问题的出现,企业注意到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6.基于预期的绩效评价阶段汤姆·科普兰和亚伦·多戈夫 (Tom Copeland and Aaron Dolgoff,2005)提出的基于预期的绩效管理(EBM),其基本思想是认为绩效评价方法应该与公司所有者创造的财富具有最强的关联性。

[4]可见,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以及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国内业绩评价发展历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成为政府监管部门和理论研究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公司业绩评价主要是在政府部门制定的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的评价体系和理论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1] 1992年,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6项考核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和净产值率,并根据相对重要程度对各项指标赋权。

[14]1993年,财政部颁布《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八项指标组成: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方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1999年,由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共同印发《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包括8项基本指标,16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将部分非财务指标纳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1]2006年,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颁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行业评价标准,对企业特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的综合评判。

[15]可见,我国的业绩评价方法主要是参照了国外的业绩评价模式,在社会主义中国的背景下,做了相应调整,使业绩评价方法更适合国内企业的运用。

二、因子分析法研究概述(一)因子分析法模型及其应用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最早源于20世纪早期Karl Pearson&Charles Spearson 及其他一些学者为定义和测定智力所作的统计分析。

[16]这种分析方法的特点是避开多个变量间的相互干扰及其在多元量化模型分析上的不适,根据相关性大小对变量进行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间相关性较强,不同组的变量间相关性较弱,每组变量代表的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用这些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个分量,然后再用旋转的方法使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

[11]国内关于因子分析法对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应用有:刘绍新(2010)《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分析——以广西2006年21家上市公司为例》[11]: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数据本身得到各个指标在综合评分中的权重,很好地体现了经营业绩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允性。

李桂玲(2009)《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因子分析法》[17]: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将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综合为三个公共因子,分别为经营能力因子、货款流动速度因子和盈利能力因子,为财务状况判断和投资决策提供便利。

李秀珠,张春萍(2010)《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以家电行业为例》[12]: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信息,同时对于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自身总结经验、改进管理、优化决策、提高效益等提供一定的帮助等。

在这些实例中,因子分析法的运用都帮助学者更好地分析了各公司经营状况、竞争优劣势等情况。

(二)因子分析法特点刘绍新(2010)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分析——以广西2006年21家上市公司为例》[11]中提到:因子分析法的优点是利用数据本身得到各个指标在综合评分中的权重,很好地体现了经营业绩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允性。

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根据各因子的得分及排名情况,找出公司的优势和不足,为公司的治理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张伟和袁显平(2011)在《因子分析在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中的应用》[2]中提到:因子分析法的主旨在于指标降维、浓缩信息、简化结构,在尽可能少损失主要信息的前提下,使指标体系的分析更加简单有效。

可见,每个因子具有各自的独特含义、数量较少、具有随机性、互不相关、不可观测并且保留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三)因子分析法不足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业绩有其科学的一面,但也有不足之处。

张晶(2010)在《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优化问题研究》[1]中提到:因子分析法不足之处在于因子分析法假设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为线性关系,在实际应用时,如果指标之间的关系并非为线性关系,那么就有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偏差。

刘绍新(2010)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分析——以广西2006年21家上市公司为例》[11]中提到:因子分析法的缺点是在指标的选取上,一些公司无法量化的资源和能力在因子分析法中无法得到体现,分析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金融经济大环境。

同时,在单项指标的选取上也难以确定哪个指标更能反映实际情况、更适合做因子分析。

因此,因子分析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客观提供公司业绩的有效信息,但如果要更科学地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应与其他方法有效结合使用,并充分考实际情况。

三、EV A法研究概述(一)EV A模型及其应用1982年,美国的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美国思腾思特公司提出了经济增加值的概念。

经济增加值(EVA)是指税后净营运利润扣除全部投入资本 (包括股权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其本质是经济利润而不再是传统的会计利润。

[13]当EVA值为正时,则表现企业的资本收益高于为获此收益而投入的资本的成本,企业为股东创造了新的价值;反之,当EV A为负时,则表示股东财富在减少。

[18]EVA不仅是一个业绩评价指标,也是一个集业绩衡量(Measurement)、业绩管理(Management)、薪酬激励(Motivation)和价值理念(Mindset)为一体的业绩评价体系。

[19]国内关于EVA法对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应用有:刘丹(2011)《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实证研究——以我国煤炭上市公司为例》[13]:选取了沪市17家具有代表意义的煤炭业上市公司2009年的财务数据为依据,进行经营业绩评价,实证分析了经济增加值(EV A)、传统会计利润指标与公司市场增加值(MVA)之间的相关性,探讨EVA作为煤炭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合理程度;江伟斌,王涌和曹孟德(2011)《供电分公司实施EVA考评探析(系列一)》[20]:运用EV A 方法,对供电分公司组织实施业绩评价体系,并对在供电分公司应用EVA业绩评价体系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