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美学思想(2008)PPT课件

合集下载

黑格尔的美学基本思想

黑格尔的美学基本思想

浅析黑格尔美学在油画作品中的体现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姜凤娇关键词:黑格尔;美学;象征艺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蒙德里安;蒙克;莫奈黑格尔,十八世纪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美学家之一,他将哲学与美学融会贯通,并将美定义为: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从黑格尔的哲学理论中可以得出结论,整个世界都是“理念”所“自生发”出来的。

进而,我推断美也是理念自生发的产物。

理念是一种抽象的事物,他可以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而美,我觉得是将脑海中的理念赋予自我感性认识进而表现出来的。

我们才能在物质世界看到美的东西。

这样的物质就是真是存在着的了。

黑格尔曾在《美学》一书中写到:“真,就它是真来说,也存在着。

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

”他随后又解释到“这个概念有两重因素,首先是一种内容、目的与意蕴;其次是表现,即这种内容的显现与实在。

且这两方面相互融贯的,外在的特殊的因素显现为内在因素的表现。

”我觉得从理念到显现就是艺术家们将自己的构思,内心情感,表达到作品中的这一过程,构思,内心情感就是理念,感性显现是他们赋予作品,让观赏者们体悟出来的。

从而发觉作品的美。

艺术家们所作出的作品就成为真实存在着的了,那就是真。

但真不一定是美,黑格尔认为精神哲学高于自然哲学,自然美是不完满的,只有艺术美才符合美的理念,所以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这同样印证了他辩证法的哲学思想——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在黑格尔的美学理念中他将理念的感性显现在历史的形态中进行描述,即各种艺术类型。

从一种抽象的逻辑形态进入到一种现象的历史形态的规定。

按照矛盾发展规律,黑格尔将艺术归结为三种形态: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

黑格尔美学还对艺术体裁进行规定。

悲剧(性)、喜剧(性)和艺术种类。

黑格尔把艺术放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进行规定,艺术越发展,其物质因素越下降,精神因素越上升,体现了理念会逐渐摆脱物质材料的过程,物质因素、精神因素既指艺术构成形式的物质性、精神性,也指艺术内容的物质性精神性。

黑格尔

黑格尔

• 第三,理念和感性显现事者的统一。黑格尔认为, 美和艺术的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还必须结合为彼 此相互融贯,完全融合的统一整体。他反复强调, 这个统一体并丌 是对立面的中和,在其中理念居 二统治地位,是内容决定形式。也就是说,这是 理念自己把自己显现为感性存在,也就是自否定、 自确定。 • 理念是精神的,通过赋予物体形式投影到客观丐 界中,人的感官接收到以后在内在丐界中显现出 来

• 自然美和艺术美 • 黑格尔对自然美较为轻视,因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是显现绝对精神的,因而是无限的、自由的、独立的、 而自然是有限的、相对的、没有自由和独立自在性。单纯 的自然已在美的定义之外,自然无法认知到自己的存在, 而绝对精神的特点就是“自在自为”能认知到自己,是双 重存在。人也是这种双重存在,人作为自然物存在,其次 还作为自己存在,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艺术 美则正是这种“观照自己”的活动所产生——艺术美由心 灵产生(自身的存在)和再生(自身的作为)
• 黑格尔全部美学的基础是关二美的学说。他充分认识到美 的问题的复杂性。他说,"乍看起来,美好象是一个很简 单的观念。但是丌久我们就会収现:美可以有许多 方面, 这个人抓住的是这一方面,那个人抓住的是那一方面;纵 然都是从一个观点看去,究竟那一方面是本质的,也还是 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 • 为了探究美的本质,他重点分析批判了柏拉图、18丐纪英 国经验派和德国理性派、康德、歌德、席勒等人的美学观 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美的定义。他写道:“美就 是理念,所以从一方面看,美不真是一回亊。这就是说, 美本身必须是真的 。
• 黑格尔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美的生命在亍显现,美 只能在形象中见出。美存在亍统一的内在和外在世界 中,主客观统一时,美才会存在。所以我认为美是客 观存在的,但是又不是客观的物质存在,介亍思想和 物质之间。它比自然的感性事物更高,更纯粹,更真 实,可以"通过它本身指引到它本身意外",即指引到 理念。理念的感性显现,也就是理念的感官化和感性 事物心 灵化的过程。美和艺术固然要诉诸人的感官, 却又基本上是诉诸亍心灵的。由此可见,黑格尔美的 定义的第二方面的基本思想,就是美作为理念必须显 现为感官形式,使感性事物提升到心灵的高度。

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美学

1、黑格尔的美学范畴体系。

在黑格尔那里最一般的美学范畴: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丑等是相互联系和矛盾转化的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艺术的具体历史发展的阶段和形式相联系和相对应,形成一个自在而自为的发展圆圈。

他以美为核心构筑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美学范畴体系,总结了西方美学发展一千年来的全部美学成果,达到了近代西方美学的高峰。

(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同谢林一样,黑格尔把美学视为艺术哲学,他把艺术由一般经过特殊再到个别的发展过程作为他的美学体系和美学范畴体系建构的线索。

他的整个美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

①一般的部分,研究艺术美的普遍理念,即作为理想来看的艺术美,主要分析了“美”这个中心范畴。

②特殊部分,研究从艺术美概念发展出的一系列特殊表现形式,即三种艺术类型(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主要分析了与这些艺术类型相对应的美学范畴,崇高、美和丑。

③个别部分:研究艺术美的个别化,即艺术的类和种及其系统,在这里分析了悲剧性和喜剧性等美学范畴。

A、美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是把艺术美作为理想来看待的。

他把艺术美放在理想状态下进行先验的分析。

艺术美是符合其理念本质,是理念本质显现为具体形象。

就美是理念而言,是说它作为理念,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而且是作为符合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东西来思考的,就美是理念的外在的实现而言,即“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中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B、这个定义包含着极重要的哲学美学价值。

其一,在理念的运动中把握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是对理性派和经验派两大美学思潮在当时最辩证的综合。

这种综合,既超过了康德和席勒的二元对立的外在综合,也超过了谢林的内在绝对同一(无差别)。

在黑格尔看来,感性的客观因素在“美”里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而是要把它的存在的直接性否定掉(取消掉),这种感性存在于美里仅仅被看作概念的客观存在与客体相对立,理念的感性显现运动是理念本身所包含的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

黑格尔美学思想

黑格尔美学思想

黑格尔美学思想1、黑格尔的美学范畴体系。

在黑格尔那里最一般的美学范畴: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丑等是相互联系和矛盾转化的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艺术的具体历史发展的阶段和形式相联系和相对应,形成一个自在而自为的发展圆圈。

他以美为核心构筑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美学范畴体系,总结了西方美学发展一千年来的全部美学成果,达到了近代西方美学的高峰。

(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同谢林一样,黑格尔把美学视为艺术哲学,他把艺术由一般经过特殊再到个别的发展过程作为他的美学体系和美学范畴体系建构的线索。

他的整个美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

①一般的部分,研究艺术美的普遍理念,即作为理想来看的艺术美,主要分析了“美”这个中心范畴。

②特殊部分,研究从艺术美概念发展出的一系列特殊表现形式,即三种艺术类型(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主要分析了与这些艺术类型相对应的美学范畴,崇高、美和丑。

③个别部分:研究艺术美的个别化,即艺术的类和种及其系统,在这里分析了悲剧性和喜剧性等美学范畴。

A、美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是把艺术美作为理想来看待的。

他把艺术美放在理想状态下进行先验的分析。

艺术美是符合其理念本质,是理念本质显现为具体形象。

就美是理念而言,是说它作为理念,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而且是作为符合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东西来思考的,就美是理念的外在的实现而言,即“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中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B、这个定义包含着极重要的哲学美学价值。

其一,在理念的运动中把握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是对理性派和经验派两大美学思潮在当时最辩证的综合。

这种综合,既超过了康德和席勒的二元对立的外在综合,也超过了谢林的内在绝对同一(无差别)。

在黑格尔看来,感性的客观因素在“美”里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而是要把它的存在的直接性否定掉(取消掉),这种感性存在于美里仅仅被看作概念的客观存在与客体相对立,理念的感性显现运动是理念本身所包含的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

美学PPT课件

美学PPT课件
2.美学史上的优美。柏拉图:引起快感,并不与痛感夹杂在一起,单整、纯粹、绝对的美。亚里士多德: 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西塞罗:秀美与威严的区别。席勒:美可以同时产生松弛和紧 张两种作用。 …………
二、崇高
1.对立和冲突的两种审美体验。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强劲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 气势,给人以震撼,进而受到鼓舞激越,引起敬仰和赞叹之情。四个特点: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社会 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恢宏豪迈的尊严之美。
2020/2/25
17
第五节 丑和荒诞
一、丑
由丑陋的引起的情绪感受是一种审美情感,表现为混乱、反常、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
二、荒诞 西方现代社会与现实代文化的产物,本义是不和情理、不和谐,形式是怪诞、变形。荒谬不真,是对人 生的无意义虚无性的审美感悟。特点:是一种对人生存在无意义状态的体悟;审美意象的象征性;怪诞 的表现形式。
三、丑与荒诞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 p41
2020/2/25
18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一、审美经验的历史回顾 审美经验问题是美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审美经验对人们的人生 实践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审美对象具有客观性的原因;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 审美条件的各种物质因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审美实践规律,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
2020/2/25
10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发生
一、审美发生理论概述 1.游戏说 席勒
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对事物形象的本身 无所为而为地进行观赏和玩味。不足,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 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 2.生物本能说 达尔文、弗洛伊德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3)二:黑格尔美学的基本思想 (5)三: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意义 (8)参考文献 (9)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摘要:美,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其表象,却难以抓住其莫测的本质。

以至于苏格拉底也叹息着说:美是难得的。

而黑格尔作为一位哲学大家,从其哲学出发,探索美最原初的本质,为美学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更清晰的理解其美学思想,首先应了解其哲学体系。

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在接受与批判康德的哲学而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体系。

从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可以看出他受康德范畴说所得到的启发,并且肯定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统一。

黑格尔从康德的范畴说得到以下观点:(1)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哲学以一些普遍的范畴而推演出来;从此可见万事万物都是理性的存在的。

(2)范畴与感性的事物结合就产生了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

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即是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观点,黑格尔进一步得出真实的世界的演变即是思想的演变、哲学的演变。

从这两个观点可以窥探黑格尔是如何走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正是在于其认识现实世界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中,过分的拔高了范畴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他所说的“理念”。

黑格尔在《美学》的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中就给出了理念的定义: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体,以及这二者的统一。

对于黑格尔哲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范畴“理念”,是由概念与概念所代表的实在所统一的产物,这个统一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概念是理念处于抽象的状态,只涉及物的普遍性,所以还是片面且不真实的,它是在于理性应存在而实际未存在的抽象物,它具有理念的潜在性,而作为概念的反面,实在只是概念所代表的个别的事物,这就否定了概念的普遍性,即概念存在自身“设定”了它的对立面来“自否定”,但这种对立不是永恒的,不是消极的。

黑格尔展示PPT课件

黑格尔展示PPT课件
1808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 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
.
晚年
1816年他被聘为海德堡大学教 授
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其 中的逻辑学部分简称小逻 辑),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 学校长和政府代表 1831年 死于霍乱
4
悲观的头脑,乐观的意志
黑格尔创立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 地发展了辩证法。他的哲学的基本的出发点是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 在同一论(亦称“思有同一说”),精神运动的辩证法以及发展过程 的正反合三段式。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 一独立主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与基础,它的辩证发展经历了逻辑、 自然、精神三个阶段。
Lom
.
8
黑格尔辩证法
黑格尔在关于辩证法的诸多论述中,反复说明了他的辩证法 就是概念的自身运动,就是关于全面发展的学说,他联系当时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的发展成 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总结出辩证法的 三条基本的普遍规律——揭示发展的过程 。
Lom
Lom
.
10
对立统一规律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真理”或“大全”,它是有机联 系的宇宙整体,是统一性与多样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同一性与差 异性的对立统一体,从而使它处在自身不断分化、展开的运动发展 过程中。据此,黑格尔说,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把握事物内在的对立 统一联系的矛盾发展。黑格尔指出,矛盾本身是一个运动的过程, 也是不断显示、暴露和加以认识的过程。一切事物都免不了矛盾, 而矛盾双方又必然走向统一,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
Lom
.
12
黑格尔 一生 著作颇丰
主要作品:
《精神现象学(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 《逻辑学》 (Wissenschaft der Logik) 《哲学全书》 (Enzyklopae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法哲学原理》 (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19 《美学讲演录》(又译《美学》《谈美学》) 《历史哲学讲演录》 《哲学史讲演录》 《宗教哲学讲演录》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2008)PPT课件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2008)PPT课件

黑格尔强调意识在其自我发展或提高的过程中, 意识使其自身的现象和它的本质相同一:“作
为意识的精神其目的就是要使得它的这个现象 和它 的本质同一。……意识在趋向于它的真实 存在的过程中” 。
意识经过矛盾发展过程,达到它的现象和本 质
的同一。而人们研究、描述、分析意识由现象
达到与本质的同一的过程,亦即由现象 到本质
念”所经历的漫长道路的描述。《精神现象学》
可以被刻画为一本哲学游记,为我们描述了意 识通过历史向着自我认识行进的旅程。
黑格尔说,现象学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的
“灵魂之路”,通过这些阶段,灵魂一点一点
地察觉到自己先前意识阶段的不足,觉察到我
们作为思想和行动之出发点的各种历史的相对
2021/3的/9 先验预设的缺陷。授课:XXX
为能动的意识。所以,黑格尔说,到了自我意
识就进人真理自家的王国。在《精神现象学》
中,自我意识和人是可以互相等同的概念,因
此从这一章起,真正进人了人的领域。
2021/3/9
授课:XXX
16
群体意识
从第六章开始,意识脱离了个体阶段,进人群 体阶段, “我”变成了“我们”,这种群体意
识,就是“精神”(Geist)。这一章可以说是 对人类历史进化的哲学反思,三大节分别为古 代世界、近代世界和黑格尔所处的世界。
15
个体意识
前三章讨论意识的最基本形式:感觉、知觉和 知性。作为感性确定性,感觉、知觉和知性都 是人的认识中被动的因素,所认识到的真理还 缺乏意识的自为存在,也就是说,在人和外界 的关系中,决定的一方还是外界,而不是人, 意识还没有达到自我意识,人的特征还没有真 正显现。
第四章讨论自我意识,在这里,被动的意识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学” ,在黑格尔看来,就是由现象去寻
求本质。当人们观察事物时,总是由外以求知
其内,由表现在外的现象以求把握其内在本质; 这就是现象学的研究。
黑格尔强调意识在其自我发展或提高的过程中, 意识使其自身的现象和它的本质相同一:“作
为意识的精神其目的就是要使得它的这个现象 和它 的本质同一。……意识在趋向于它的真实 存在的过程中” 。
在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并将永恒
存在下去的客观思想,它构成了客观世界的内
在本质和本原。
2021/3/9
授课:XXX
8
辩证法:绝对精神不是抽象、孤立和静 止的,而是一个包含着矛盾运动的辨证 统一体。
绝对精神的运动过程为:正、反和合三 个阶段。
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逻辑阶段、自然 阶段和精神阶段,构成了黑格尔的不同 论点,即《逻辑哲学》、《自然哲学》 和《精神哲学》。
20世纪40年代,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
主要译作:《小逻辑》、《黑格尔》、《黑格 尔学述》、《哲学史演讲录》(与王太庆等合 译)、《精神现象学》(与王玖兴合译);
主要论文:《黑格尔关于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 的关系的理论》、《黑格尔的早期思想》、 《费希特的唯心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述评》、 《斯宾诺莎哲学的宗教方面》等。
黑格尔说,现象学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的
“灵魂之路”,通过这些阶段,灵魂一点一点
地察觉到自己先前意识阶段的不足,觉察到我
们作为思想和行动之出发点的各种历史的相对
2021/3的/9 先验预设的缺陷。授课:XXX
11
《精神现象学》一书是黑格尔于1805年冬天开始动笔 写,于1806年10月13日耶拿大 战前夕最后完稿的。 序文是1807年1月写成的。
美学属于《精神哲学》范围。可见美学 的重要性。
2021/3/9
授课:XXX
9
〔哲学〕
这门科学可以分为三部分:
1.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 2.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
的科学。 3.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
回到它自身的科学。
2021/3/9
授课:XXX
10
精神现象学
2021/3/9
授课:XXX
6
《黑格尔全集》
第一套20多册《黑格尔全集》将由人民出版社 于5年后出版。
《全集》中文版编委会主任是北大哲学系张世 英教授,参与翻译工作的包括上海同济大学教 授高宣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张慎等。
另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梁志学也在启动50多 册的《黑格尔全集》编译工作,预计时限是20 年。
2021/3/9
授课:XXX
7
2、哲学思想
全部哲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对绝对精神发展和运 动过程的描述。所谓绝对精神,就是指派生整 个客观世界并构成现实世界内在本质的无所不 包、无所不能的客观精神。
在黑格尔看来,世界的本原不是物质,而是精
神;但他和主观唯心论者不同,他所谓的精神
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指独立于个人之外、
1801年,到耶拿。1805年获得副教授职。
1816年,黑格尔到海德堡任哲学教授
1818年,普鲁士国王任命黑格尔为柏林大学 教授。
1822年,黑格尔被任命为大学评议会委员。
1829年10月,黑格尔被选为柏林大学校长并
兼任政府代表。国大革命的时候,与谢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荷
2021/3尔/9 德林在图宾根种。授课:XXX
意识经过矛盾发展过程,达到它的现象和本 质
的同一。而人们研究、描述、分析意识由现象
达到与本质的同一的过程,亦即由现象 到本质
2021/3的/9 过程的学问就是精授课神:X现XX 象学。
13
精神现象学作为意识发展史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运用辩证的方 法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分析人的意识、 精神发展的历史过程,由最低阶段以至 于最高阶段分析其矛盾发展的过程。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曹卫东
2021/3/9
授课:XXX
1
内容
生平与著述 哲学思想:以异化为核心 早期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
2021/3/9
授课:XXX
2
2021/3/9
授课:XXX
3
1、生平与著述
1770年8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 加特。1831年11月14日卒于柏林。
1788年10月,到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 学。
4
主要著作
《精神现象学》 《法哲学原理》 《逻辑学》 《历史哲学》 《哲学全书》(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
精神哲学3个部分) 《哲学讲演录》 《美学讲演录》 《哲学史讲演录》 《历史哲学讲演录》
2021/3/9
授课:XXX
5
贺麟(1902—1992)
四川省金堂县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黑 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
精神现象学可以被认作“意识发展史”
这一特点,恩格斯说得最为简单、明白、
扼要。恩格斯说:“精 神现象学也可叫
做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
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在其发展阶 段上的
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作人的意识在历
史上所经历过的诸阶段的缩影”。
原来预计要写一 部叫做《一个思辩哲学的体系》,共 包含四个部门即(1)精神现象学,(2) 逻辑学, (3)自然哲学,(4)精神哲学。
2021/3/9
授课:XXX
12
按照黑格尔原来计划,《精神现象学》是整个 体系的第一部,具有三重意义,即“作为整个
体系的导言、作为整个体系的第一部,并且作 为一个自身的全体”。
全书除最末论绝对知识部分是根据 几年前的旧稿补充 整理而成之外,基本上是在一年时间内一气呵成的。
前几部分写得较从容,分析也较细致书后一部分分析 较少,纲要式的话较多,有时特别晦涩费解。
书虽匆匆写成,也还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酝酿。黑格 尔早在1802 年就计划要写出一部系统的著作,在当时 给友人的信中还约言打算在1805年秋天出版。 事实上 他酝酿很久,1805年他升任耶拿大学副教授时才开始 写。
诚如马克思所言:“《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 哲学的真正起源。”《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
哲学体系的导言,包含五个阶段,即意识,自 我意识,理性,精神和绝对精神。
全部内容就是对于人的意识从最低级的阶段 “感情的意识”达到“绝对知识”即“纯粹概
念”所经历的漫长道路的描述。《精神现象学》
可以被刻画为一本哲学游记,为我们描述了意 识通过历史向着自我认识行进的旅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