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旅游活动的利弊

合集下载

敦煌旅游分析报告

敦煌旅游分析报告

敦煌旅游分析报告背景介绍敦煌是中国甘肃省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砂漠之一”的莫高窟位于敦煌市区附近,是中国最重要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还因其独特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本报告将对敦煌旅游进行分析,探讨其吸引力、旅游活动、旅游市场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敦煌旅游的吸引力敦煌以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首先,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石窟艺术爱好者和文化古迹探索者。

其次,敦煌拥有独特的戈壁沙漠风光,游客可以在这片广袤的沙漠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宁静。

此外,敦煌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美食,各种传统艺术表演和节日活动吸引着游客。

敦煌旅游的主要活动在敦煌旅游中,游客可以参与多种有趣的活动。

首先是参观莫高窟,游客可以欣赏到壁画、佛像和历史的珍贵文物。

其次是骑骆驼在戈壁沙漠上漫步,体验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敦煌研究院,了解更多关于敦煌文化和历史的知识。

其他活动还包括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观赏民间艺术表演和参与传统节日庆祝等。

敦煌旅游市场的分析敦煌旅游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敦煌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逐年增加。

其中,国内游客占比较大,但随着海外游客对中国旅游感兴趣度的提高,海外游客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改善,敦煌旅游的服务设施也得到了提升,游客的满意度逐渐提高。

敦煌旅游市场的竞争也相对较大。

除了中国其他旅游城市的竞争外,敦煌还面临着其他国家和地区旅游景点的竞争。

因此,敦煌需要通过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合作和专业化的推广策略来提升其竞争力。

敦煌旅游的发展趋势敦煌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独特而有意义的旅行体验。

敦煌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未来,敦煌旅游可以通过深化文化挖掘,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独特性,吸引更多的游客。

敦煌莫高窟审美体验报告

敦煌莫高窟审美体验报告

敦煌莫高窟审美体验报告引言敦煌莫高窟是一座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的石窟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瑰宝之一。

我有幸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亲身去体验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下面将分享我在敦煌莫高窟的审美体验。

艺术氛围的烘托敦煌莫高窟位于戈壁沙漠边缘,四周荒无人烟,一片宁静。

我到达莫高窟时,已是晨曦初露,阳光洒在山野之间,映衬着林立的窟头。

早晨的莫高窟尚未被游客们踏入,宛如一个纯净的世界。

这样的环境无疑为我们带来了一种一览无余的独特氛围。

石窟壁画的绚丽进入莫高窟内,就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一个艺术殿堂。

壁画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题材引人入胜。

当我站在壁画前,细细观察时,壁画上的形象仿佛活动起来,宛如一幅幅动态的画卷展现在我眼前。

壁画中,我看到了佛教的各种故事和神话传说。

有的壁画是描述佛陀的生平事迹,有的壁画是描绘佛教徒修行的场景,有的是表现佛教教义的内容。

这些壁画不仅艺术性很强,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和思想意义。

壁画的艺术语言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使用了丰富多样的艺术语言,包括线描、色彩、造型等。

线描用来表现人物形象和画面的结构,线条粗细、弯曲的程度也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壁画中的色彩丰富多样,使用鲜明的色彩营造出绚丽的画面效果,同时也代表了佛教信仰中的吉祥和纯净之意。

此外,壁画中的人物形象造型各异,有圆润可爱的佛陀形象,也有高大威严的菩萨形象,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给人以震撼与美的双重感受。

这种多样的艺术语言使得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修复与保护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岁月的长河,壁画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腐蚀。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相关部门进行了修复与保护工作。

在参观过程中,我注意到许多壁画已经过专业修复,使得原本破损的部分焕然一新。

这种修复工作使得莫高窟的壁画得以延续下去,向后世传承。

同时,为了避免游客的人为破坏,敦煌莫高窟实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在保护与开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方面,敦煌莫高窟可以被视为一个经典案例。

作为世界遗产之一,莫高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然而,如何在旅游开发中兼顾文化保护,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始建于公元4世纪,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莫高窟内保存有大量的壁画、雕塑和经卷等文化遗产,展示了千年前的中国佛教文化和艺术风格。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自然灾害和人为盗窃等原因,莫高窟的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危险。

为了保护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了对莫高窟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文物犯罪行为。

同时,对莫高窟进行了维修和保养工作,对已经损坏的壁画进行了修复和保护。

此外,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研究,为文物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保护的同时,敦煌莫高窟也积极开展旅游开发工作。

通过旅游开发,提高了莫高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文物保护筹集了资金。

敦煌市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建设了相关的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同时,规定了莫高窟的游览时间和人数限制,以减少游客对文物遗产的损害。

然而,在旅游开发中保护文化遗产并非易事。

由于莫高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过多的游客不可避免地会对狭小的洞窟内壁画造成磨损和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敦煌莫高窟采取了分流游客的策略,将游客分成几个时间段进行游览。

此外,还加强了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和保护意识。

除了保护与开发的问题,敦煌莫高窟还面临着其他挑战。

例如,如何平衡景区商业化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如何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目前,敦煌莫高窟在商业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商业化、收费合理性等,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调整。

总之,保护与开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敦煌市旅游的合理化建议

敦煌市旅游的合理化建议

敦煌市旅游的合理化建议敦煌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以著名的敦煌莫高窟而闻名于世,是一座充满着历史文化和自然奇观的城市。

为了更好地体验敦煌的独特魅力,游客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使旅程更为愉悦和充实。

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对敦煌的游客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1. 合理安排时间感受莫高窟的艺术瑰宝:莫高窟是敦煌的一颗明珠,内含丰富的佛教艺术瑰宝。

游客在规划行程时应合理安排时间,深入莫高窟,欣赏那些千年的壁画、雕塑,感受艺术与宗教的融合之美。

2. 探访鸣沙山和月牙泉的自然奇迹:敦煌的鸣沙山和月牙泉是自然之美的代表,鸣沙山上的沙漠奇观和月牙泉清澈的湖水形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

游客可以花时间登顶鸣沙山,欣赏沙漠的壮美,然后漫步月牙泉畔,感受自然的神奇之处。

3. 品味敦煌的当地美食文化:敦煌的美食文化汇聚了丰富的西域风味和中原特色,游客可以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如敦煌羊肉串、酥油茶等,品味敦煌独有的饮食文化。

4. 参与丝绸之路文化活动: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敦煌有着丰富的丝绸之路文化。

游客可以参与一些丝绸之路主题的文化活动,如丝绸展览、演出等,更好地了解这段古老贸易路线的历史和文化。

5. 融入敦煌当地生活,感受宗教氛围:敦煌是佛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游客可以选择融入当地生活,参与一些寺庙的宗教活动,感受敦煌特有的宗教氛围,了解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总结:在敦煌旅游时,合理安排时间感受莫高窟的艺术之美、探访鸣沙山和月牙泉的自然奇迹、品味当地美食、参与丝绸之路文化活动以及融入敦煌生活,都是使游客更好地领略这座城市独特之美的有效方法。

通过这些建议,游客将能够在敦煌的旅程中留下美好的回忆,深刻体验这座城市的丰富魅力。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游客在敦煌的旅行中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古丝绸之路上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影响

古丝绸之路上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影响

古丝绸之路上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影响首先,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敦煌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观光游览。

据统计,2024年敦煌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50亿元。

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带动了敦煌当地的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得敦煌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

敦煌以莫高窟著名,莫高窟是中国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艺术遗址之一、旅游的兴盛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流量,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当地政府和社会的重要任务。

大量的投资用于修复和保护莫高窟,使其得以面向公众开放,并且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敦煌的历史文化。

同时,旅游的发展也使得相关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发展,如出版社出版了各种介绍敦煌文化的书籍,音像制品等,为敦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贡献。

再次,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理解。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接待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游客们通过游览敦煌的文化遗产,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将他们的文化和见解带到了敦煌。

这种文化交流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得以加强,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和互利共赢。

最后,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对于推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丝绸之路作为一条重要的经济贸易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敦煌文化旅游息息相关。

敦煌的旅游业兴旺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例如,当地的农民可以通过农家乐、农产品等与旅游业相结合,增加收入。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契机,如交通、酒店、服务等,从而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生活条件。

总之,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对于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浅析敦煌莫高窟旅游

浅析敦煌莫高窟旅游
7
水汽的67%,约21克水, 呼出二氧化碳的52.3%,约 4.7升,在离开洞窟后将留在 窟内。大量二氧化碳和水汽 所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引起 颜料的变色。 2.旅游活动的开展使当 地固有文化舞台化、商品化 和庸俗化:莫高窟是世界遗 产,有其特殊性,但是在旅 游开发观念冲击下,敦煌莫 高窟被开发为旅游产品,被 当作纯经济对象而遭到破坏。 由于政府控制不力,景区内 部部门经济迅速蔓延,旅游 业及相配套的餐饮、住宿和
9
而有的人盲目跟从,照抄 照搬,从而引发媚外或排外 情绪,这对莫高窟社会文化 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4.扭曲旅游接待地的道 德标准,促成或加剧了接待 地的社会问题:旅游资源的 开发与发展,游客的日益增 多,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 规律,对其活动造成一定的 不良影响,游客大声喧哗, 或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不理解 或破坏,加剧了游客与当地 居民之间的矛盾,一系列的 社会问题应运而生,比如治 安不理想,当地居民人们的 正常休息时间被打乱等。
1
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 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 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 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 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 窟之一,四大石窟还有:龙 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 石窟。
2
二、积极影响
1.促进了当地传统民族 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敦煌莫 高窟是在继承中原汉族文化 和西域少数民族艺术优良传 统的基础之上,吸收并融化 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 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 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旅游 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敦煌文 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 传统民族文化的宣传和保护, 1900年农历5月26日,在窟 内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 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 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
四经贞汉敦而东以北故古 方此观武煌接经至靠曰有 商中风初者河峙于北之商 贾西华年,西峰中塞敦屯 之文,,始走岩西山煌, 云明古张于廊突亚,,博 集之丝骞夏。兀 西位大 。交绸饮, 之南经河而 汇之缰而 三枕二西昌 ,路,兴 危祁 连关走繁 ,出于 山山趋廊, 使汉 , 戈之 可壁西 西唐 达 域, 端 汉滩 。 ,, 中 ; ;

甘肃敦煌景区旅游发展的SWOT研究

甘肃敦煌景区旅游发展的SWOT研究

甘肃敦煌景区旅游发展的SWOT研究作者:丁玉梅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12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

甘肃敦煌景区由于自身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凝重的文化历史,促使其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去观光游览。

本文将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去展开对甘肃敦煌景区旅游发展的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并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建议。

引言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敦煌景区旅游业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敦煌作为我国丝绸路上的咽喉锁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基于近几年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大力发展环境下,敦煌旅游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敦煌景区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使其成为了全世界最有文化价值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为了最大化挖掘出敦煌的旅游文化价值,就要通过利用STWO分析去总结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机会以及威胁。

一、甘肃敦煌旅游业SWOT分析(一)敦煌旅游业的优势分析敦煌旅游业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

敦煌作为丝绸路上的重要枢纽,地处新疆、敦煌、青海三省的交汇处,地貌类型多种多样,为当地发展旅游文化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交通行业发达,各种出行方式都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2.旅游形象突出。

敦煌景区的莫高窟作为世界上保存至今最伟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被人们广泛成为“世界画廊”、“形象历史博物馆”,各个时代的壁画具备了鲜明的个性色彩,详细记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具有珍贵的文化研究价值。

(二)敦煌旅游业的劣势分析当前敦煌旅游业发展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过于追求眼前效益,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敦煌景区不仅仅一个旅游场地,更是一个文化集中地,其所包含的旅游文化不仅仅体现在景观文化内涵,还涵盖了各个层次游客的审美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景区缺乏对游客的引导介绍,游客难以充分理解这座凝重的历史文化丰碑;2.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旅游时间短暂。

关于敦煌旅游的几个问题

关于敦煌旅游的几个问题

敦煌旅游的一些问题及建议如下:
1. 莫高窟的参观:
* 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但仍然值得一看。

建议在参观前预习相关知识,观看敦煌研究院的《云游莫高窟》短视频或《敦煌》纪录片,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 去莫高窟前先到数字展示中心取票和观看电影,然后再乘坐景区大巴去洞窟。

门票有几种类型,适合不同需求的游客。

A类票适合初次参观的人群,B类票适合行程较紧、只参观洞窟的人群,C类票适合只观影、不参观洞窟的人群。

* 参观时请注意保护文物,不要触摸壁画和塑像,也不可以在洞窟内拍照或录像。

每个洞窟门口都有一个门牌,上面有二维码,可以扫描查看文字版讲解。

* 参观完莫高窟后,可以前往与莫高窟隔河相望的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里面有八个复制洞窟。

2. 交通问题:
* 敦煌的交通位置较为尴尬,不是特别便利。

单独去敦煌的代价可能较高,建议将其作为旅游的中转站。

* 敦煌市区的公交车系统不太发达,市政府为了养活当地出租车司机,迟迟不开通市区到各景点的公交车。

因此,对于单身背包客来说,这里的旅游环境不太友好,可能需要找旅行社解决交通问题。

* 去莫高窟的旅行社车费大约是30元往返,月牙泉20元,雅丹是150元(一般叫价200元或更高)。

飞天宾馆的价格较为公道。

* 敦煌机场离市区有近50公里的路程,打车较为方便,价格一般在30元左右。

从机场到市区可以选择乘坐机场大巴,票价为每人20元。

总的来说,敦煌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其旅游资源丰富。

但在游玩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文物、遵守当地规定、合理安排行程和交通工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敦煌莫高窟旅游对其社会文化的影响
摘要: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随着
改革开放和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莫高窟旅游活动日益丰富,旅游业的开展,一方面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复兴、宣传、交流和现代化,但同时也使当地的历史文
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使当地文化不断商品化、庸俗化,影响当地社会文化的
健康发展。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社会文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敦煌莫高窟的旅游事
业步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积极影响
主要表现在:
1.促进了当地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敦煌莫高窟是在继承中原汉族文化和西域少数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
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

旅游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敦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传统民族文化的宣传和保护,1900年农历5月26日,在窟内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为敦煌社会文化的复兴做出很大的贡献。

2.促进了当地的对外文化交流:莫高窟是以精美的壁画和彩塑闻名世界的,各个时代的壁
画和塑像,表现着它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民族关系、中外交往
和人民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旅游活动的开展,使莫高窟开始迈向世界,各个
国家、各个民族的人民会聚在一起,共同用莫高窟的历史去了解和交流中国各族人民
之间、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长期和睦相处,友好交往的历史,即以窟论史。

有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让大家共同看到,展示在人们眼前的不只是虚幻
的佛国世界,而且是一千年敦煌和河西的形象历史,是一千年丰富多彩的古代社会生活,是一千年内涵博大的文化,是一千年壁画和彩塑艺术的发展史。

3.促进了当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当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建成开通了新华网“中国·敦煌网”;成功举办了省内档次高、规模大的“中国·敦煌
飞天文化旅游节”。

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人们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旅游活动的开展对当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旅游接待地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
的推行,新一轮的”敦煌旅游热”逐步升温,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众多游客的涌入给莫高窟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莫高窟超负荷旅游承载力出现危机,游客在洞内所发出的“ 三气” (热气、湿气、废气 ) 严重破坏洞窟内的小环境 ,使洞窟陷于“ 环境疲劳”状态 , 导致洞窟“体质恶环化” 。

据监测表明,每个游客每小时呼出水汽的67%,约21克水,呼出二氧化碳的52.3%,约4.7升,在离开洞窟后将留在窟内。

大量二氧化碳和水汽所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引起颜料的变色。

2.旅游活动的开展使当地固有文化舞台化、商品化和庸俗化:莫高窟是世界遗产,
有其特殊性,但是在旅游开发观念冲击下 , 敦煌莫高窟被开发为旅游产品 , 被当作纯经济对象而遭到破坏。

由于政府控制不力 , 景区内部部门经济迅
速蔓延,旅游业及相配套的餐饮、住宿和交通业在景区内过度发展 , 破坏了莫高窟本身文化的审美价值和资源品位 , 对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及其周围
生态环境带来极大伤害,造成景区内的“ 城市化”和景区外围的“ 孤岛化” ,这将可能使莫高窟历史文化遗产地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3.引发媚外或排外情绪,影响旅游接待地文化的健康发展:旅游资源的不
断发展,促使世界各地游客纷纷前来,进行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在莫高窟佛教文化艺术创造和交流发展的过程中,有的人对外来文化艺术排斥、抵制,而有的人盲目跟从,照抄照搬,从而引发媚外或排外情绪,这对莫高窟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4.扭曲旅游接待地的道德标准,促成或加剧了接待地的社会问题: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游客的日益增多,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规律,对其活动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游客大声喧哗,或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不理解或破坏,加剧了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应运而生,比如治安不理想,当地居民人们的正常休息时间被打乱等。

灿烂的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它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对于当地社会文化来说是把双刃剑,我们应继续保持并改善其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对其不利影响应该加以改进,使莫高窟艺术文明能够用就传承,与现代世界同行。

参考文献
《敦煌考古大揭秘》敦煌研究院彭金章樊锦诗 2007年7月第一版
《丝绸明珠—敦煌》三秦出版社殷光林 2003年11月第一版
《甘肃》旅游教育出版社熊江宁 2001年2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