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附表

合集下载

混凝土水泥搅拌站规章制度

混凝土水泥搅拌站规章制度

混凝土水泥搅拌站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混凝土水泥搅拌站的管理和生产秩序,保障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规章制度适用于混凝土水泥搅拌站的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等。

第三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的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益为纲”的原则,确保生产过程安全、质量稳定、效益可观。

第四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的员工应遵守本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爱岗敬业,服从管理,维护公司形象,共同维护公司的利益。

第五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提高生产工艺,保证混凝土水泥质量。

第七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推动绿色生产。

第八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九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保所有员工都具备安全生产意识。

第十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督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设备和场地的安全。

第十一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指导员工正确使用生产设备,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第十二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应建立安全生产记录档案,及时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件,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十三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应加强对生产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预防设备故障,避免影响生产进度。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十四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实施全员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第十五条混凝土水泥搅拌站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生产混凝土水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标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暂行)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暂行)
第七条:及时掌握搅拌站的现场使用情况,为施工生产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发挥搅拌站的使用效率。
第三章 搅拌站管理制度
第八条:混凝土生产机具计量管理制度
1、搅拌站在生产混凝土前必须对其机具进行计量校准,搅拌站试验员负责做好计量器具校准记录和台帐。
2、对混凝土生产的小型机具,必须配置相应的计量器具且有计量部门出具的合格标定证书。其标定证书原件报送试验室统一编号管理。
2、混凝土运输车辆在到达施工现场后工区试验员必须先检测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坍落度必须在允许范围内,在混凝土灌注前必须对混凝土进行适时的搅拌,以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工作性。运至现场后的混凝土禁止加水。混凝土到达现场后须在一小时内用完。
第十一条:混凝土试件的管理
1、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搅拌站试验员必须根据相关验收标准请监理工程师见证,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制作留置。
10、在混凝土发料过程中,发料单的时间、方量必须与电脑打印小票、电脑记录保持一致。严禁混凝土还未搅拌而发料单已经开出。每次砼浇筑完毕后操作人员必须及时统计,保证发料单、电脑小票、电脑记录保持一致,不得擅自进行修改。
11、如因机械故障等原因,致使自动投料无法进行,必须手动投料时,各种原材料必须在第一时间严格按照实际用量做好记录,由搅拌站站长、试验员、材料员共同签字确认。
第二条:工区经理部设物机部,配专(兼)职机械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搅拌站的管理工作。搅拌站设搅拌站站长,配备专职操作、维修人员,配套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定期组织对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培训,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条:搅拌站站长,业务上受工区经理部物机部指导,行政上受工区经理部管理,具体负责搅拌站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对搅拌站的人员(包括操作员、维修人员、试验员等)进行管理。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Q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以下简称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实施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预拌混凝土系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施工现场卸料点的混凝土拌合物(以下简称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系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预拌混凝土专业企业资质,并在资质核定的承包工程范围及地点内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的企业。

混凝土专项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是指企业内部专门负责原材料质量、混凝土性能等相关检测工作的部门。

第四条省建设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对全省预拌混凝土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预拌混凝土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对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实施具体监督管理.第五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预拌砂浆的生产。

第六条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水及粉尘的处理应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法规。

第七条对企业生产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投诉或举报。

接到投诉或举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应按有关程序和规定进行调查取证,并根据查实的情况进行处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八条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的企业必须按《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闽建筑〔2007〕51号)向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相应的资质。

未取得资质的不得生产销售。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理企业资质申请后,应组织对企业试验室进行现场核查,核查试验室是否符合下列要求:(一)管理制度:应编制试验室的质量手册,建立健全试验室的管理制度。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1)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1)

混凝土集中搅拌站管理办法编制:审核:审批:年月目录1总则 (5)2 管理模式 (5)2.1基本管理程序 (6)3搅拌站的质量管理 (11)3.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11)3.2质量保证体系 (12)3.3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14)3.4配合比的管理 (16)3.5搅拌、运输、泵送过程的质量管理 (18)3.6设备的质量管理 (23)3.7技术资料和档案的管理 (24)4搅拌站人员的管理 (24)4.1搅拌站人员组成 (24)5.1设备的验收 (45)5.2搅拌站设备的检定和保管 (46)5.3搅拌站设备台帐及档案 (46)5.4搅拌站设备的使用和保养 (47)5.5搅拌站设备检修制度 (50)5.6搅拌站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52)5.7搅拌站设备操作规程 (52)6.1搅拌站安全管理制度 (62)6.2混凝土搅拌站安全检测制度 (63)6.4搅拌站防火安全措施 (75)6.5搅拌站治安防盗管理措施 (78)6.6 事故分析与处理制度 (79)7搅拌站环境管理 (81)7.1搅拌站环境管理制度 (81)7.2搅拌站卫生管理制度 (82)7.3搅拌站环境检测制度 (82)8搅拌站文明施工管理 (83)混凝土集中搅拌站管理办法1总则搅拌站的设备状况、维护的好坏、人员的组成、分工与合作,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和混凝土质量的可靠性。

因此制定有效的搅拌站管理措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提高工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关键。

针对S26新建工程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搅拌站管理,提高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满足业主工程质量标准;同时为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砼生产效率,有效降低成本,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以及《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特制定本管理办法,并严格遵照执行。

2 管理模式结合本公司特点,搅拌站混凝土生产、运输及泵送入模由搅拌站负责,混凝土原材料(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减水剂等)由项目部指定供应商,搅拌站负责收方管理,物资室监控材料数量,试验室监控质量,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负责提供,项目部对以上各单位进行考核。

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办法

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办法

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提高混凝土产品质量,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活动,包括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和验收等环节。

第三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质量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确保混凝土产品质量。

第四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混凝土生产效率和质量。

第五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加强与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沟通与合作,确保混凝土产品质量满足工程需求。

第六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对混凝土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混凝土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第七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追溯和处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工程使用。

第八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定期进行质量评估,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第九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计划、质量目标、质量职责、质量流程、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

第十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制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混凝土产品质量。

第十一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明确质量职责,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质量职责。

第十二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制定质量流程,包括采购、生产、检验、运输、浇筑、验收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流程。

第十三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等。

第十四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建立质量改进制度,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混凝土产品质量。

第三章原材料质量控制第十五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对原材料进行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第十六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建立供应商名录,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搅拌站管理制度

搅拌站管理制度

搅拌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搅拌站管理制度是为加强公司搅拌站的管理,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规范生产秩序,促进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制订的。

第二条搅拌站是公司生产加工产品的重要设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做好原材料的储存和生产过程的监控。

第三条搅拌站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搅拌站的管理工作,所有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提高责任意识,保证生产安全。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四条搅拌站的生产管理应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

第五条搅拌站生产人员必须熟悉操作流程,做到熟练操作,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第六条搅拌站的原材料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采购和储存,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第七条搅拌站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第八条搅拌站生产完成后,必须做好生产记录和产品标识,确保产品追溯和质量控制。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九条搅拌站的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基础,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第十条搅拌站必须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搅拌站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到安全生产。

第十二条搅拌站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确保生产安全。

第四章管理制度第十三条搅拌站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管理制度,做到言行一致,作风正派。

第十四条搅拌站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团队合作,做好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管理水平。

第十五条搅拌站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公司政策,做好管理记录和报表,提高管理效率。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须经公司领导同意,并向全体员工进行通知。

第十七条搅拌站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制度的规定,如有违反者,将按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以上为搅拌站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所有员工认真遵守,确保生产安全和质量。

混泥土搅拌场各种规章制度

混泥土搅拌场各种规章制度

混泥土搅拌场各种规章制度一、搅拌站设施管理1、搅拌站必须配备完整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安全警示标志、通风设施等。

2、搅拌站应该定期进行安全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搅拌站应该做好设施的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发生故障。

4、搅拌站应该做好设施的清洁工作,保持工作环境整洁,防止因为脏乱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搅拌操作规定1、搅拌站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不得擅自操作混凝土搅拌设备。

2、搅拌站操作人员必须穿着符合规定的工作服装,佩戴好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相关防护用具。

3、搅拌站搅拌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方法或操作程序。

4、搅拌站操作人员要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第一。

三、混凝土质量管理1、搅拌站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和质量要求,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

2、搅拌站必须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抽检,检测结果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

3、搅拌站应定期更换搅拌设备中的易损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若发现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调整或更换材料,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四、安全生产管理1、搅拌站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值班人员,确保工作时安全生产。

2、搅拌站必须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搅拌站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工地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确保工地安全生产。

4、搅拌站必须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演练,提高员工应急避险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环境保护管理1、搅拌站必须遵守国家的环保法规,做好废水、废气等的处理工作,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搅拌站应采取措施减少噪音、粉尘等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保护周围环境。

3、搅拌站应做好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保证废水达标排放。

4、搅拌站应加强对于废弃物的管理,做好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混泥土搅拌场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工地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规定范本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规定范本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规定范本一、搅拌站基本情况1. 搅拌站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应完整准确,以方便管理和客户沟通。

2. 搅拌站应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和环境保护许可证,严禁无证经营。

3. 搅拌站必须按照建筑用混凝土搅拌站技术规程要求,设置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设施和管理制度。

4. 严格执行混凝土质量标准,确保生产的混凝土达到使用要求。

二、搅拌站安全管理1. 搅拌站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人和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到位。

2. 搅拌站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采取防火、防爆、防污染等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3. 搅拌站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搅拌站应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生产管理1. 搅拌站应根据客户需求和工程要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按时供货。

2. 搅拌站应建立完善的原材料供应渠道,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

3. 合理配置搅拌设备,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搅拌和质量稳定。

4. 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废水,严禁乱排乱放,做到环保合规。

四、质量管理1. 搅拌站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监督人员和工作职责。

2. 搅拌站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验证,确保生产的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3. 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停止生产,并进行整改和追溯。

4. 搅拌站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质量追溯可行。

五、环境保护管理1. 搅拌站应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要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措施。

2. 做好噪音、粉尘、废水、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搅拌站应定期组织环境监测,确保环境指标符合要求。

4. 对环境污染问题要及时整改和报告,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六、设备管理1. 搅拌站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情况、使用记录和维护情况等。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3. 做好备品备件的储备和管理,及时更换和修复损坏的零部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附表附表1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考察一览表附表2 用于XXX工程的混凝土理论配合比统计表附表3XXX项目部搅拌站质量监督检查记录(一)附表4XXX项目部搅拌站质量监督检查记录(二)附件1预拌搅拌站供应合同之技术协议标准版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技术协议书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对混凝土的各项要求,签订如下技术协议: 、编制依据1、结构设计图纸(图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说明书(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3、规范、标准3.1设计类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2施工类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4、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5、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6、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7、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20108、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 2004)9、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 90)10、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04:9)11、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 2006)12、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B1仃464-2007)13、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QB-059-20043.3原材料类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3、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4、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5、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GB1344-1999)6、《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7、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与CECS48:9合订)(CECS53:938、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DBJ01-11-2004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DBJ01-61-200210、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DBJ/T01-64-200211、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DBJ01-95-20053.4评定、检测类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2、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3、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 88)4、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 88)5、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 92)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CECS220 2007)7、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DBJ01-78-20033.5管理类1、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DB11385-2006)2、预拌混凝土生产管理规程(DB11642-2009)注:1、规范、标准的选用可根据工程设计具体内容,用不上的可删除;2、此处诜用的地标以北京地标为例,以“斜体字”注明,北京以外地区可诜用当地地标进行替换。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各项控制指标:为了确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混凝土结构_________ 年的耐久性要求,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确保混凝土配合比满足如下要求:胎中建一局集团公司总承包公司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2、确保混凝土28天试配强度满足不低于设计强度的115%:3、施工前精心准备试配工作,验证混凝土3天、7天、14天、28天强度,冬季施工时,验证混凝土56天抗渗强度,并确保试验结果的可追溯性。

4、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记录(附后)二、原材料控制(一)水泥1、使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的 ____________ 硅酸盐水泥。

此工程采用 _________________ 厂生产的________ 牌P.O42.5水泥,其中水泥的碱含量小于,其他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若确实需要调整品种,必须提前45天提出申请,并做好相应的试配。

2、除对进场水泥的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进行检查外,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出厂编号的每一不超过500T检验批的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为必须进行复试;。

3、加强对进场水泥的性能监控,如进厂温度的检测。

4、严格杜绝不同品牌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用于同一部位的情况发生。

水泥存储超过三个月后,重新进行物理性能检测,并按复检的结果使用,同时保证不用于结构的重要部位。

(二)骨料1、加强对骨料性能、产地、生产厂家、检测报告的控制,确保骨料性能、来源的稳定性。

2、粗骨料采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53)中各项技术指标要求的石子。

细骨料采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52)中各项技术指标要求的水洗砂。

3、严格控制粗、细骨料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使用中、粗砂;确保粗、细骨料级配连续。

4、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程部位选择粗、细骨料的种类。

5、骨料的碱活性指标除满足国家标准外,还满足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DBJ01-95-2005)的要求,确保粗细骨料均为低碱活性或非碱活性骨料,同时放射性能指标满足规定要求。

6骨料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

(三)掺和料尽量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中规定的I级粉煤灰,并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C)及北京市地方性标准《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DBJ/T01-64-2002)设计配合比。

若经见证取样复试为U级,应按U级设计配合比,直至再次见证取样复试为I级时,才可按I级进行设计,并且应随时接受驻站人员的抽查。

(四)外加剂1、采用在国家建委备案的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剂》(JC473)中一等品技术要求的泵送剂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中一等品技术要求的高效减水剂,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中一等品技术要求的膨胀剂。

冬季施工时,采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防冻剂》(JC475)中一等品技术要求的防冻剂。

2、外加剂使用前,严格进行适应性试验。

3、确保外加剂中氨含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释放氨限量》GB18588的相关规定。

4、严格控制外加剂中的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2003中规定的相关要求(五)水拌和用水全部采用饮用水。

(六)确保各类原材料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七)确保各类原材料分类存放,标识明确。

三、混凝土生产、供应过程控制1定期检定计量器具,保证计量正确。

2、每一工作班正式开盘称量前,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

3、生产供应过程中,严格监控砂石含水,每工作班砂石含水抽检次数不少于一次,如遇阴雨天,增加检测频次。

4、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和累计偏差满足规范规定,确保胶凝材料计量为正误差,砂石单项调整幅度不超过土2%砂率调整范围为土1%允许开盘质检员调整水量为2kg/ m3,当超过允许调整量时,应由试验室重新测定砂石含水率后确定。

6严格控制水胶比、水灰比。

7、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确保坍落度在土2cm范围内,满足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不分层。

8、做好搅拌记录和调度发车记录,运输小票内容填写齐全,确保搅拌记录、小票出站时间与调度发车记录时间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9、同部位、同标号混凝土每100 m3,留置3天、7天、28天试块,有其他要求的按规范规定留置试块。

混凝土出站坍落度按每车做一次实测。

10、加强运输过程控制,严禁运输途中随意添加外加剂和水。

如需在施工现场二次添加外加剂,外加剂必须随砂浆车到达施工现场,并限定每车混凝土外加剂添加量不超过5公斤,外加剂的添加在现场技术人员及监理的指导和确定下进行。

11、配备现场质检,确保24小时连续监控管理。

12、加强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现场监理、中建一局总承包公司技术人员的沟通,确保供应的连续性。

13、施工配合比、原材料发生变化时,提前报批,批准后投入使用。

14、保证不将退回的混凝土再次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

四、附件3 出读书小报:活动目的: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二、活动目标:1 、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 、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 、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 小!习惯。

4、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实施的计划1 、 做好读书登记簿(1) 每个学生结合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实现时间、好词佳句集锦、心得体会等栏目,高年级可适当作读书笔记。

(2) 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 中队会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 、 举办读书展览: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 “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 ____ ” 、“好书推荐”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记录 2010年读书节活动方案,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