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亲情——卡夫卡《变形记》论文
变形记主题作文卡夫卡

变形记主题作文卡夫卡“嘭!”一声巨响,我从睡梦中惊醒。
迷迷糊糊中,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无比沉重,仿佛被一座大山压着。
我试图伸展四肢,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
我费力地睁开眼睛,眼前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
原本熟悉的房间变得异常巨大,我的床就像一片广阔的平原,而我,竟然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我的身体覆盖着坚硬的甲壳,一节一节的,像个会移动的盔甲。
六条细长的腿,此刻也变得粗壮有力,却完全不听我的使唤。
我的脑袋上长着两根长长的触角,不停地晃动着,仿佛在探索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
我试图从床上爬起来,可是我的身体太笨重了,每动一下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
好不容易翻了个身,却“砰”的一声掉到了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这一摔,让我头晕目眩,眼冒金星。
“哎呀,这可怎么办呀?”我心里焦急地想着。
我望着那高高的床,感觉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山峰。
我尝试着用我的六条腿往上爬,可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那床腿就像光滑的柱子,我根本找不到着力点。
无奈之下,我只能在地上慢慢地蠕动。
我发现自己的视力也变得很差,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
我费力地朝着门口爬去,一路上磕磕绊绊,不是撞到了椅子腿,就是被地上的杂物挡住了去路。
“哎呀,我的妈呀!这是造了什么孽呀!”我一边爬一边嘟囔着。
好不容易爬到了门口,却发现门是关着的。
我用头顶着门,试图把它推开,可是那门却纹丝不动。
我又用我的腿不停地踢打着门,希望能引起外面人的注意,可是除了发出一些微弱的声响,什么用都没有。
就在我感到绝望的时候,我听到了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我的心里顿时燃起了一丝希望,我大声地呼喊着:“救命啊!快开门!”可是从我嘴里发出的,却是一阵奇怪的嘶鸣声。
门开了,是妈妈。
她看到我变成了这副模样,吓得尖叫起来:“啊!这是什么东西!”然后“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妈妈,是我呀!我是你的儿子!”我拼命地喊着,可是妈妈根本听不见。
我沮丧地瘫倒在地上,心里充满了失落和恐惧。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也不知道该如何变回原来的样子。
卡夫卡的《变形记》作文400字(10篇)

卡夫卡的《变形记》作文400字(10篇)卡夫卡的《变形记》作文400字(篇1)《变形记》是卡夫卡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卜公格雷高尔是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长年累月到处奔波。
在一个普通的早晨,他从不安的睡眠中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更令他感到不安的是自己没能够按时起床赶火车上班。
他的父母和妹妹看到他没能按时走出自己的房间,都感到极度的惊讶。
然而,尽管他竭尽全力,也没能成功起床。
随后,公司的经理亲自登门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并且威胁他说,如果再不立即去上班就开除他。
在家人和公司经理的催促下,他挣扎着起床去开门。
可是,他的身体变化越来越大,起初还可以说话,但终于完全丧失了人的声音,整个人彻底的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他的新形象吓跑了经理,几乎吓昏了母亲,于是被父亲粗鲁的用手杖赶回自己的房间。
从此格雷高尔成为家庭中的丑闻,成为亲人们的累赘,与他最亲近的妹妹都不再理解他,并且成了对他误解最深的人。
终于,家人不能够容忍他了,妹妹公然宣布人不能和动物生活在一起而他也由于长期不吃东西,最后悄然死去。
有人说,格雷高尔之所以会变形,就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个人受到迫害,不再可能作为真正的人而存在,因此发生了异化,变成了非人。
其实,我们从细节上可以看出,格雷高尔的变形仅仅是表面上的,他真正的内心仍然执著于以往的一切,没有大的改变。
换言之。
格雷高尔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异化”。
《变形记》中反复提到的是社会主义和家人对格雷高尔的误解,他的“真实形象”——一只巨大的甲虫一再让人们惊恐并遭到无情的拒绝。
在这些心酸的文字下面,潜伏着的是卡夫卡对于“绝对孤独”的体验和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之匮乏的痛苦描述。
卡夫卡笔下的“公司”和“家人”都不能够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他们绝不仅仅单纯指代他的单位领导或者他自己的父母和妹妹,因为卡夫卡所深切渴望的并不是宽容温暖的情感。
而且,事实上他的生活中视乎并不真正的缺少他们。
卡夫卡《变形记》反映的家庭伦理问题

卡夫卡《变形记》反映的家庭伦理问题摘要: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家庭伦理观和黑格尔的家庭伦理观来探讨《变形记》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家庭经济;物化;格里高尔《变形记》一共有四位重要角色:格里高尔、格里高尔的妹妹格里蕾特、父亲、母亲。
表面上这是一个和睦的家庭,儿子格里高尔有着稳定的工作,父亲和母亲生活舒适,生活起居都有女仆照顾,女儿乖巧善良懂事,还颇具音乐才华。
这样应该让人人羡慕的一家,却在格里高尔变成大型跳蚤后剧变。
而正是这剧变之后,才使这个家庭的不为人知的真相浮出水面。
黑格尔认为,人们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及实践中,产生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在《变形记》里面虽然并没有具体的提到社会大背景,但是根据描述大致才看出格里高尔处在资本主义相对完善的阶段,已经有火车的出现,还有闹钟等较为现代的工具。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类容易成为赚取金钱的工具,而格里高尔很不幸地承担了这样的角色,全家都靠他一个人微薄的薪资维持生活。
但从格里高尔的自述中可以知道,格里高尔父亲的债务其实是可以还清的,家里有个保险箱,那里有着一笔可观的财产,然而父亲却没有拿去还债,反而把这笔债务转移到儿子格里高尔的身上。
黑格尔曾经说过,“家庭是一个伦理实体,家庭是人类文明和伦理关系的起点。
家庭人伦关系主要包含了两种关系,即夫妻之间的关系和亲子之间的关系,其他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等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格里高尔的父亲母亲关系并没有提到很多但从格里高尔对父亲的恐惧来看,父亲一直都是家里的威严所在,这样的威严并没有带给格里高尔什么温情,“父亲对他总是最为严厉,并且把这看成是理所应当的”。
同样的,格里蕾特在这样的影响下,对于哥哥格里高尔对自己好也会理所当然,甚至在格里高尔变形后逐渐成为了父亲那样的角色。
马克思的家庭伦理研究严格遵循唯物辩证法。
在第一版的《家庭》中,他强调的关键要素是直接生产和再生产,人类可以自行生产各种生活资料和繁殖。
在《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格里高尔的形象是一个兢兢业业,对家庭充满热爱的推销员,他辛苦工作,每天凌晨五点,家人都在睡觉的时候他就已经起床去赶车上班。
变形记论文3000字

变形记论文3000字篇一:变形记论文《外国文学史》期中论文班级:新闻092 姓名:金添学号:070912210格里高尔一家人的“变形”金添(文学院新闻092,070912210)摘要: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变形记》企图规避现实表面,挖掘指向心灵痛苦的。
小说通过“变形”手法,表现十九世纪西方现代文明掩盖下的种种弊端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心灵创痛,表现众多劳动个体的异化状态。
《变形记》中“变形”的真正指向绝不是人变成虫的意象,而是在格里高尔变形之后给这个家庭每个人带来的生活上思想上的变形,对这些人生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观、存在主义的变化扭曲的透视。
关键词:变形记;思想;变形《变形记》这一短篇小说,以一种平淡而绝望的笔调开头。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这是小说的第一句话。
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好梦之后,他的世界顿时走了样。
在小说中变成甲虫前的格里高尔是一个为替家人还清债务而兢兢业业、忍气吞声工作的青年。
他的全部生活不外乎工作、责任、爱、家庭。
然而终有一天,他身体的形状的变异导致他的生活形状也随之发生变异。
躯体变成了甲虫但仍然有着人的思维和灵魂的格里高尔,躲在沙发底下,狭窄的空间里,观察和聆听着人们的行动和言语。
透过一扇扇“门”,格力高尔看到的只有人性的麻痹,自私冷漠,这让格力高尔更加的痛苦无助与孤独。
他挣扎,乞求聆听,但没有人能懂他,最后格力高尔被世界无情的抛弃,最终干瘪。
小说中,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虫之后,家人对他的态度是小说的主要冲突线索。
他的家人从最初的恐惧到爱恨交加,直到最后他们完全对他感到羞耻仇恨,以至于要驱逐他。
表面上变形指的是格里高尔由人变为甲虫,但实际上,在整个过程中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三个成员都经历着起伏的“思想变形”。
一、失去赚钱能力的格里高尔的悲剧在故事的一开始,主人公格里高尔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试论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异化的主题

试论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异化的主题一、本文概述《试论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异化的主题》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弗朗茨·卡夫卡经典作品《变形记》中异化主题的学术论文。
本文将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变形记》的简要介绍、异化主题的提出、以及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可以对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其异化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一部重要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而闻名。
该作品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由人变成甲虫的荒诞经历,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生存的困境。
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一异化主题,探讨卡夫卡如何通过这一主题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卡夫卡及其作品《变形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背景知识。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异化主题在《变形记》中的具体表现,包括主人公萨姆沙的异化过程、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以及人性的异化等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异化现象,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卡夫卡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总结《变形记》中异化主题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出卡夫卡通过这一主题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类困境的普遍性。
本文还将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卡夫卡作品和异化主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二、《变形记》概述《变形记》是卡夫卡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15年。
这部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寓言,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变成甲虫后的荒诞遭遇。
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一个旅行推销员,他忠诚于工作,勤勉于家庭,然而突如其来的身体异化使他从一个有社会地位和职责的人变成了一只无法被社会接纳的甲虫。
这一转变不仅是对个人身份的颠覆,更是对整个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的讽刺。
在这部小说中,卡夫卡巧妙地运用了现实与幻想、荒诞与逻辑的结合,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2024年变形记读书心得范文(三篇)

2024年变形记读书心得范文近期,我阅读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它描绘了一个名叫格里高尔·萨姆莎的小职员,他在一个清晨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壳虫。
起初,我预期他会极度恐慌,然而他首要的忧虑却是如何在变形的情况下准时上班,以免引起老板的不满。
他出身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因此将家庭的重担内化为自己的责任,这种观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然而,格里高尔的家人对他的态度却令人深感震惊。
他的父亲在整个事件中似乎从未真正关心过儿子的生死,甚至有一次试图以苹果将他打死,表现出极度的冷漠。
母亲则在恐惧和担忧中默默关注,随着时间推移,当格里高尔没有恢复原状的迹象,加上经济压力,他们一致认为他只是个令人厌恶的、只会拖累他们的生物。
他的妹妹起初表现出关爱,是唯一与他保持亲近的人,我原本期望她能带来改变,但最终提出驱逐“大甲壳虫”的决定也是她。
这反映出人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人性的敏感和善良可能逐渐麻木,转而变得只关注自我利益。
而家人对格里高尔的厌恶在几位租客的推波助澜下加剧,他们找借口离开,没有留下任何经济支持,这进一步恶化了家庭对格里高尔的看法。
当清洁女工告知他们格里高尔已死并已被清理出去时,他们如释重负,原本的困扰瞬间消散。
尽管格里高尔曾竭尽全力为家庭付出,但他的命运却如此悲惨。
这不禁让人质疑是人性的残酷还是命运的无常。
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看清了周围人的真面目。
这究竟是人性的丑陋,还是命运的无情,令人深思。
最后,随着格里高尔的离去,他的家人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他们开始享受快乐和幸福。
这样的结局出乎我意料,它并非童话般的美好,却更引人深思。
2024年变形记读书心得范文(二)在暑假期间,我在线上接触到了湖南卫视制作的一档大型实境生活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记》。
该节目设计独特,将生活于都市之中,享受着较为富裕条件,但性格上存在叛逆倾向的孩子,与那些在山区或黄土高原,生活条件艰苦,却坚韧不屈的孩子进行人生角色的互换,让他们进入对方的生活环境,进行为期七天的体验。
变形记读后感例文

变形记读后感例文
变形记读后感。
《变形记》是法国作家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
上的经典之一。
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变形,揭示了人性
的扭曲和社会的残酷。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不禁陷入了深思。
格里高尔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但他却突然变成了一只巨大
的昆虫。
这种变形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改变,更是内心的扭曲和孤独。
在家人和社会的排斥下,他渐渐沦为了一个被遗忘的存在。
这种孤
独和绝望让人心痛,也让人深思。
小说中的格里高尔,其实代表了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挣扎。
我们都曾经历过被排斥和孤独的时刻,而格里高尔则是这种孤
独的极端表现。
他的变形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
残酷是如此可怕,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在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对他人
的关爱和理解。
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温暖,而不是排斥和冷漠。
读完《变形记》,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读完《变形记》让我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人类内心深处的一次探索和思考。
希望每个人都能读一读这部小说,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让我们更加关心他人,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被遗忘的亲情——卡夫卡《变形记》论文

走失的的亲情——卡夫卡《变形记》中关于亲情的探讨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字变形、亲情、伤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正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缺失的亲情:亲情不是一味的付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奇怪的陌生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隔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你注定将被抛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灾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伤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失的的亲情
——卡夫卡《变形记》中关于亲情的探讨
摘要: (1)
关键字变形、亲情、伤害 (2)
正文 (2)
一、缺失的亲情:亲情不是一味的付出 (2)
(一)、奇怪的陌生感 (2)
(二)、隔阂 (3)
二、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你注定将被抛弃 (3)
(一)、灾难 (3)
(二)、伤害 (4)
(三)、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 (5)
结语: (5)
参考文献: (6)
摘要:
一个荒诞的故事,有着一个荒诞的开始,一个痛苦的过程,一个悲伤的结局这四个一个拼凑成了卡夫卡的经典之作《变形记》。
卡夫卡的变形记讲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变成虫子以后发生的一些匪夷所思的事,其中在格里高尔变成虫以后他的家人对他的态度上的变化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本文主要是对格里高尔和他的家人之间的亲情进行分析,思考格里高尔的父母、妹妹对格里高尔虫化前后的反应,探讨卡夫卡创作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变形、亲情、伤害
正文
一、缺失的亲情:亲情不是一味的付出
(一)、奇怪的陌生感
卡夫卡笔下格里高尔在一个非常平常的清晨毫无征兆的“变形”成了一只大甲虫,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
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
这可不是梦。
”1对于这种“变形”毫无疑问的格里高尔感到非常的陌生,甚至他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只以为这是一个梦,但是现实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一切都是真的不是梦。
熟悉的房间熟悉的事物只有这具躯体是自己所不熟悉的。
他的心情也变得忧郁了,现在的格里高尔已经不是过去的格里高尔了,但是现在他还不知道今后他将面对怎样的生活。
那时他还在想再过五分钟火车就将要开走了,他必须要起来,因为他的家庭还需要他来支撑,他还要继续为了他的父母而委曲求全谨小慎微的活着,他还要为了妹妹的梦想和未来去奋斗着。
这样的怪身体是他所不熟悉的,这样的的陌生感让他恐惧,当然这样的恐惧不只是格里高尔有。
格里高尔可能永远也想不到他的父母和妹妹在看到他这副怪样子之后会是那样的反应,因为他是这样的为了整个家庭着想至少是他所认为是那样的。
(二)、隔阂
在《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形”以后和父母的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格里高尔用尽了全身的力量打开了房门第一个看到他的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一个不相干的人。
格里高尔的父母在这期间的一系列表情也非常值得人深思。
先是他的母亲,也许是为格里高尔担心使她并没有注意自己的仪表,当她看见自己的儿子变成了一只虫的时候她双手合掌瞧了瞧格里高尔的父亲,从这可以看出格里高尔的母亲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但是至少到现在为止她还是爱着格里高尔的,面对已经变成虫子的儿子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转身就跑,至少她还有向她的儿子迈出那两步,虽然只有两步。
但是母亲还是已经从内心深处抛弃了他,在母亲晕倒醒来以后吓得大叫起来,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扑到父亲的怀里。
其实我们可以从格里高尔母亲之前的表现看出最后格里高尔被所有人抛弃的命运,因为他不仅有一个残忍蛮横的父亲,还有一个怯懦胆小的母亲。
格里高尔的父亲则是更加的冷血无情,当他看见变成虫的格里高尔以后
“他父亲握紧拳头,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仿佛要把格里高尔打回到房间里去,接着他又犹豫不定地向起坐室扫了一眼,然后把双手遮住眼睛,哭泣起来,连他那宽阔的胸膛都在起伏不定2”
可能只有格里高尔才会想父亲是在因为自己的遭遇哭泣吧!他没有注意到父亲是在看到起坐室中的秘书主任以后才松开拳头的,心里的那种羞耻感可能让格里高尔的父亲不想承认眼前的怪物是自己的儿子。
更过分的是当格里高尔准备去追秘书主任的时候他竟然紧握着手杖,仿佛每时每刻都会用手杖将他往死里打,最后格里高尔还是被父亲踢回了房间。
二、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你注定将被抛弃
(一)、灾难
对于格里高尔变成虫这件事无论是对格里高尔还是对他的家庭来说无疑都是一场灾难,他只能整日呆在他那狭小阴暗的房间里,当他的妹妹给他送吃的
东西时、打扫房间时,他就会躲在那长沙发下面。
尽管受着压迫,头抬不起来,身子不能舒展,他也耐心和充分体谅着家人,尽量的表现得安静些,不惊扰他们。
他把一切的原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他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在惦记着自己给父母和整个家庭带来的不便。
可是,格里高尔的委曲求全还是没能让家人满意,生活上的艰苦让他们把矛头指向了格里高尔。
而对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格里高尔他的家人们也不再用心照顾,开始妹妹还会为格里高尔细心的准备些什么虽然她同样的恐惧格里高尔,但是后来妹妹也只是被逼无奈才来给自己打扫,每天的食物也是用脚踢进来了事,甚至到最后她竟然说出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这样的话,真的很难为格里高尔一直在为他们的作为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来说服自己父母和妹妹有多爱他,这也是格里高尔命运悲剧的一个原因吧!自欺欺人的固执的相信家人永远不会抛弃自己,但是他已经忘了他与家人已经不是同一类人了,他们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渐行渐远。
(二)、伤害
在整篇文章中格里高尔不断的就在被伤害中成长,开始无论是格里高尔自己还是父亲、妹妹甚至母亲都或多或少的对格里高尔身体或者心里造成过伤害。
格里高尔对自己可能更多是心灵上的绝望,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个不能自我主宰的可怜虫,他的一切梦想都破灭了,虽然他的梦想一个也不属于他自己。
当然最后亲人的冷漠残忍是造成格里高尔命运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他心心念念的家人已经视他为累赘想抛弃他时格里高尔唯一能做的也许就只有死去了。
亲情的缺失是导致格里高尔死亡的重要一击,没有了家的温暖那无论到哪里生或者死不都是一个样子么。
格里高尔的父亲在不得不结束养尊处优生活,当了银行杂役后,渐渐厌恶儿子,以至有一天决心要轰炸他了。
他把碗橱上盘子里的水果装满了衣袋,也没有好好地瞄准,只是把苹果一只接一只地扔出来。
其中一只正好打中了儿子的背并且陷了进去。
这致命的一击最终结束了儿子的生命。
依然“怀着温柔的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的格里高尔的死去,给家人带来轻松的心情,“让我们感谢上帝吧”;家人如释重负,因而到郊外去的旅途中感受到了“充满温暖的阳光”
的爱抚。
(三)、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
格里高尔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他的命运不禁关系着自己也关系着整个家庭,本应他应该是有很大的自主权的至少他在这个家里应该是受到重视的,至少在他不能为这个家做些什么的时候亲人们也能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他。
但是没有,当格里高尔失去了他的价值以后他就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完全充当了一个累赘的角色,理所当然的被嫌弃甚至被抛弃。
这一切都和格里高尔的自身性格有关,我们不得不承认格里高尔最后的悲剧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他的软弱、退让已经没有底线,甚至在家人无情的对待他时他也自欺欺人的为他们找各种借口。
随着他的“变形”,整个家庭、他的言行习惯、饮食起居和生理器官的变化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而他的待遇也是每况愈下。
发展到后来,他的房间变成了堆放杂物的地方,与那些或是垃圾或是本来该扔却还舍不得扔掉的东西呆在一起,这其实也暗示了格里高尔的地位:在家人眼里,他已经没有成为人的可能,他已经是可有可无或者说没有价值的存在。
结语:
在整篇文章中格里高尔和亲人之间的互动是最大的看点,其中的种种惹人深思。
父亲弄伤了他,母亲畏惧他,甚至连他一心爱护的妹妹最后都成了最仇视他的人,在格里高尔这个人物中作者卡夫卡对亲情的失望表露无疑。
在致奥斯卡•波拉克的信中他更明确地说:“我们像一群在森林中迷路的孩子一样感到孤独”。
甚至, 在自己家中他也感到陌生和孤独, 他曾说“现在我在我的家庭里, 在那些最好的、最亲爱的人们中间, 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
1”
参考文献:
杨华娟异化的人群绝望的生存——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A] 谢莹莹;卡夫卡的作品与现实[N];文艺报;2011年
叶廷芳:《卡夫卡散文》,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