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 本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本体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2008年10月

◎第二讲,本体论(3周:10月7、23日;10月28、30日、11月4日、6日)

一、西方形而上学(本体论)及其发展史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

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马哲诞生之后西方本体论哲学的进展

四、中国哲学(老子、易学)对本体论问题的解决

五、人类新哲学本体论建设任务

从幻灯片“渺小”中,我们能体会到我们人在宇宙中是如何的渺小。《苏菲的世界》:“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们而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这是哲学家与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你可以说,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个孩子一样敏感。而大多数成人都把这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

一、西方形而上学(本体论)发展史简介

(一)概念。“形而上学”与“本体论”等概念及其关系

◎“形而上学”这个词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第一指对终极实在(ultimate reality)本性、本源、和存在状态的理性思考,形而上学即本体论,与价值论、认识论并列相对而言(狭义)。这里我们是在狭义上使用“形而上学”这个词的。

对于本体论的误解。1,从本体论是关于超验或先验的原理的系统,导出“这种哲学当然应归入客观唯心主义”的推论。(上海俞宣孟《本体论研究》);2,将研究经验存在具体内容的学问,冠之以“本体论”之名。这与20世纪语言哲学的强势崛起有关。

“形而上学”的第二种用法是广义的用法,与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一书中开创

的哲学传统一致,是指用高度抽象的概念去把握超验的,比经验知识更为深刻、更为普遍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内容。在此意义上,形而上学就是大哲学,被理解为包括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第三种用法是从黑格尔之后,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出来的,即相对于辩证思维方式的一种机械主义的思维方式,即在方法论意义上使用这个词。

◎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词起源于公元前70年的罗马,希腊漫游哲学家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在亚里士多德逝世300年后编纂他的著作时,把他归为“第一哲学”的论著放在了物理学论著之后,叫“meta (ta) physica”, or “following (the) Physics”,后来简化成Metaphysics,“meta”既有“后”的意思,又有“超”的意思,更由于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内容使这个词渐渐地明确地有了“超越可感觉经验实在的内容”这样一种内涵。

◎本体论ONTOLOGY(《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在西方哲学中,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来自拉丁文ON(存在、有、是)和ONTOS(存在物)。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1547-1628)在其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本体论”一词,将其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

◎(二)历史。1)古代。西方哲学起始于问: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原),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质)。开始形成的回答:水、气、火等等某种具体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后来德谟克利特提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是实在论的、同时也是还原论的、分析的思路。◎“分析”一词有狭义与广义、或逻辑与生活两种。狭义地或逻辑地,分析与综合相对而言,广义或生活的用法等同于研究探讨,包括了辩证地研究、探讨。

◎还原论是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被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性质。

◎公理化是指通过运用公理方法的研究,建立起由公理表述的理论系统。其方法主要是:1)从它的诸多的概念中挑选出一组初始概念,即不加定义的概念,该理论中的其余概念,都由初始概念通过定义引入,即都用初始概念定义,其余为导出概念。2)从它的一系列命题中挑选出一组公理,即不加证明的命题,而其余的命题,都应用逻辑规则从公理推演出来,称为定理。应用逻辑规则从公理推演定理的过程称为一个证明,每一个定理都是经由证明而予以肯定的。由初始概念、导出概念、公理以及定理构成的演绎体系,称为公理系统。中学几何。

◎古希腊哲学发展到巴门尼德(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将“存在”或“是”确立为哲学的对象,他区分了“非存在”和“存在”。非存在只是变动不居的感觉对象,存在是由思想才能把握的事物不变的共相或本质。认为理性把握的本质逻辑在先。确定时间在先回答的是起源问题,而确定逻辑在先则是要回答本质或本原问题。

◎中国哲学对世界本体的把握思路完全不同,我们可在《易传》中看到。《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它是实在论、和合论的,是综合的、整体的、肯定变化为真实的思维模式。

◎从巴门尼德开始,西方哲学开始有了从理性认识的角度追问事物存在的本质、共相的基本思路。

苏格拉底的追问,要求达到反映它的本质规定性的一般定义、概念。认为反映本质的抽象概念才是知识的对象,或哲学的对象。

柏拉图提出理念论,把形而上学这门学问提高一个层次,同时也更加理性而自觉地完成了一般与特殊的二分。“理念”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却是个别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实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个别事物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的、相对的、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个别事物可感而不可知,理念则可知不可感。理念是事物的共相、根据、模型和目的。个别事物只是分有了理念,它才成为某事物。

亚里士多德确立了第一哲学是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或关于存在在其最一般最抽象的意义上的本质、关系、规定性、内涵的学问。亚氏把柏拉图赋予“理念”的重要性都赋予了“实体”的概念。

◎实体(substance与此相对应的是偶性accident)概念为亚里士多德首创,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事物本原的东西,它指“这个”而不指“这类”。每个事物的实体都是它所特有的东西,不属于任何别的事物。但是它又高度抽象,“实体”是“是其所是”的东西,是生成变化的基础。仅指“这个”而不涉及“如此”。

◎实体存在要有四种原因,形式因(桌Array子的概念)、质料因(如构成桌子的材

料)、动力因(比如工匠制造桌子)、

目的因(比如桌子的实际用途),它才

能够存在。对其中形式因与质料因关

系的论述就是著名的亚氏的“形质

论”。由此也涉及了事物从无到有的产

生过程。质料是具有桌子的潜能,要

成为桌子而不成为床需要有桌子的形

式去规定质料。但这还只是桌子形成

的内因,桌子要成为现实的存在还需

要目的因和动力因作外因。邬昆如的图如左。

◎这是一个实体存在的原因。而在整个存在领域,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实体,一般会是更高级别的实体的质料。比如砖石之于墙,墙之于屋,屋之于宅,宅之于区;或脏器之于人

的肉体,人的肉体之于人的实体,人的个体之于一个民族。等等。形成像金字塔一般的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