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20讲

合集下载

雅量《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

雅量《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
享 , 譬


《 = 世囊
最 = 》 奏
亚 攫
《 世 说新 语 》里 很 多小 故事 ,记 载 了魏晋 人 的风 度 与雅 量 :辱而 不 怒 ,宠而 不 惊 ;不 急不 躁 ,淡 定从 容 ;不 因物 喜 ,不 因 己悲 ;不 患得 患 失 ,不 急功 近利 … …这 些表 现 ,得 到 后世 读书 人 的赞 扬 ,更值 得 我们 当
【 f迁】顾 和 当初任 扬 州州 府 从事 的 时候 ,到 初一 该进 见 长官 了 , 他还 没 有进 府 ,暂 时在 州府 门外停 下 车 。这 时武城 侯 周颇 ( y I )也到 丞 相 王导 那里 去 ,从 顾和 的 车子 旁边 经 过 ,颐和 正 在抓 虱 子 ,安 闲 自在 ,
坐 小船往 西边逃 去 。这 时 叛乱 的 士兵 正抢 劫 百姓 ,小 船 上 的人 用箭 射贼
兵 , 失手 射 中舵 工 ,舵 工 随 即倒 下 了 ,全 船 的 人 都 吓 得 脸色 发 白想逃 散 。庾亮 神 色 自若 ,慢 慢 说道 : “ 这 样 的手 怎么 可 以用 来杀 贼 !”大 家
令或 仆射 的人 才 。 ”
( 2 ) 庾 太尉与 苏峻 战,败,率左右十余人 乘小船 西奔。乱兵相 剥 掠,射 ,误 中舵工 ,应弦而倒 ,举船上成 失色分散。亮不动容,徐 日:
“ 此手那可使着贼!”众乃安。
“币文 】太 尉 庾 亮 率 军 和 苏 峻 作 战 ,被 打 败 了, 带着 十几 个 随从
【 艾】太傅 谢 安在 东 山居 留期 间 ,时 常和 孙 兴公 等人 坐船 到海 上 游 玩 。有 一 次起 了风 ,浪涛 汹 涌 ,孙兴 公 、王 羲之 等 人 一齐 惊恐 失 色 , 便 提议 掉 转船 头 回去 。谢安 这 时精 神振 奋 ,兴 致 正高 , 又是 吟诗 又是 吹

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

玄学趣味
“玄”出自《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 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 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本义是黑色,作为《老子》思想体系中的 重要观念,有微妙深远、看不透的神秘意思。魏 晋思想家奉《老子》、《庄子》和《周易》为 “三玄”,崇尚以老、庄学说为依据而辨析名理 的“玄谈”,因此其思想学说被称作玄学。
阮籍的脱俗,不仅被时人所认识也被世人所接 受。脱俗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追求与道相契、与自 然一体的“大人”境界:
夫大人者,乃与造物通体,天地并 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 不常其形。(《大人先生传》)
(四)尚美——活得要有品味
王仲祖有好仪形,每览镜自照曰:“王文开那得生 如馨儿?”时人谓之达也。又酷贫,帽败,自以形 美,乃及帽肆,就帽妪戏,而得新帽。 —— 《裴启语林》一二七卷
(五)口吐莲花,才华横溢——活得要有用 清谈分为口谈和笔谈 自问自答
嵇康《声无哀乐论》 欧阳建《言尽意论》 嵇康作《养生论》 向秀作《难养生论》 嵇康又作《答难养生论》
张辽叔作《自然好学论》,嵇康持不同意见,便作《难自然好 学论》;时人有《宅无吉凶摄生论》,嵇康便作《难宅无吉凶摄生 论》,对方又作《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嵇康复作《答释难宅无 吉凶摄生论》。学术气氛非常浓厚。
(五)口吐莲花,才华横溢——活得要有用
(一)注重养生,珍视生命——首先要活着
王东亭与谢公交恶。王在东闻谢丧,便出 都,……王于是往哭。督帅刁约不听前,曰: “官平生在时,不见此客。”王亦不与语,直 前哭,甚恸,不执末婢手而退。——《世说新 语· 伤逝篇十五》
……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 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 —— 《晋书阮籍传》

魏晋风度和魏晋服装讲解

魏晋风度和魏晋服装讲解

魏晋风度的第三重境界
淡装 服饰风格:自然平朴,返璞归真 代表人物:陶渊明
*1、裤褶 上衣下裤的服饰形制,这时候 的裤叫做“裤褶”,和裆裤,实 为赵武灵王引进的胡服之一种, 经几百年的演变、改进,不断 完善而形成。 裤脚有大小口之分,大口在裤 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史称 “缚裤”
裲襠
《释名 ·释衣服》称: “裲襠,其一当胸, 其一当背也。”即 今之背心。
裲襠 缚裤
魏晋南北朝两裆铠 魏晋北 朝时期的铠甲主要有窄袖
因此他们的衣着不拘仪表礼俗,随意放荡, 甚至往往褴褛肮脏
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所示竹林七贤,都穿 着宽敞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着胸怀,七人全赤 足;其中一人散发,三人梳丫髻,四人裹幅巾,这 反映了当时玄者的典型衣着。由于玄者轻蔑礼法, 放纵高傲, 因此他们的衣着不拘仪表礼俗,随意 放荡,甚至往往褴褛肮脏。他们大多隐居山中,相 互讲话谈玄以求超脱,还时常过度饮酒和吃药,吃 后药性发作,周身发热和发痒,所以他们的衫子多 肥大得出奇,抓起痒来倒是十分方便。
一、男子的衫、巾与漆纱茏冠
*1、大袖长衫
魏、晋男服以长衫为尚。衫 与袍的区别在于袍有祛,而衫为宽 大敞袖。衫也有单、夹二式,质料 有纱、绢、布等,上至王公贵族下 至黎民百姓,均以宽衣大袖为尚。 褒衣博带为文人雅士普遍服式。史 载“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行 相仿,舆台成俗”。
大袖长衫和漆纱茏冠
北方民族的裤褶与裲襠
它裙式。
女子的衫、襦与华饰
2、深衣下摆与华饰
深衣仍在妇女中流行。 其变化主要在下摆,通常将下摆
裁制成三角,上宽下尖,层层相叠, 围裳中伸出两条或数条飘带,走起路 来随风起,如燕子飞舞,煞煞是迷人。 也称杂裾。
3、帔
始于晋朝,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 于领前自然垂下。

《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一、引言《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所编撰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全书共十卷,记录了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的人物逸事、言谈风尚和社会风俗。

其中,魏晋风度作为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在《世说新语》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魏晋时期人们的生活态度、审美观念和思想文化。

二、魏晋风度的背景与内涵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们对于生死、名利等问题的思考逐渐深化,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魏晋风度即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强调个体内在的审美追求和精神世界,崇尚自然、超脱和自由。

这种风度既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上,也体现在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

三、《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表现1.个性自由:在《世说新语》中,许多人物形象都展现了个性自由的精神风貌。

如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既体现了他的豪放不羁的性格,又展示了他在审美追求上的自由精神。

2.淡泊名利:魏晋时期,名利场上的追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世说新语》中却有许多故事表现了人们对名利的淡泊和超脱。

如嵇康拒绝入仕,钟会拜访嵇康的故事,就展示了他们对于名利的轻视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3.才情横溢:《世说新语》中记录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才情和逸事。

这些人物形象既体现了他们的艺术才华,也展示了他们在审美追求和精神世界上的独特见解。

如王羲之写《兰亭序》,谢安与王羲之的交往等故事,都展现了他们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

4.自然洒脱:《世说新语》中还记录了许多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故事。

如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的故事,就表现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此外,还有一些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于生死、名利等问题的豁达态度,如王羲之的临终遗嘱等。

四、结论通过对《世说新语》中魏晋风度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态度、审美观念和思想文化。

这种自由、超脱和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后世也具有重要意义。

魏晋风度故事

魏晋风度故事

魏晋风度故事魏晋风度故事: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近日,关于魏晋风度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这些故事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也传承了千年的文化精髓。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些脍炙人口的魏晋风度故事。

故事一:嵇康的豪情壮志嵇康,字叔夜,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其豪情壮志而闻名。

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坚持自己的理念。

据说有一次,他和几位好友在山间采茶,突然遇到了一队豪华车马,车上坐着一位权贵之人。

嵇康毫不畏惧地上前质问,对方愣了一下,随后恼羞成怒地下车出拳。

嵇康却依然站在原地,高声说道:“用拳头来解决问题,这不过是一个小人的行径!”他的豪情壮志,以及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令人敬佩。

故事二:王羲之的墨香浓郁王羲之,字逸少,是魏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墨香浓郁、气韵生动而著称。

有一次,他在家中写字,突然看到窗外有一只鹿在奔跑。

他迅速拿起笔,以极快的速度写下了“鹿乱长风,山河动摇”的四个字。

这四个字生动地表现了鹿奔逐风的景象,令人心生敬畏。

王羲之通过书法将自然景观融入字里行间,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的高尚情操和独特审美。

故事三:陶渊明的田园诗意陶渊明,字元亮,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田园诗意。

据说有一年,陶渊明在家中种植了一片桃花林。

当春风吹来,桃花盛开,他便乘船在桃花林中游荡,边游边吟诗。

他的诗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引发了许多人对美好生活的思考。

故事四:孙绰的绝世之才孙绰,字文广,是魏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绝世之才而闻名于世。

据传他年少时曾被问及如何能够成为杰出的人才,他回答道:“不学无术,岂能成大器?不虚心求教,又如何有所成就?”这句简洁而深刻的话语,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谦虚好学的品质。

他的故事鼓舞了许多人勇于学习和不断进取。

故事五:曹操的智勇双全曹操,字孟德,是魏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智勇双全而闻名于世。

据说有一次,曹操在战场上遭遇敌军的围攻,形势十分危急。

美的历程—魏晋风度ppt课件

美的历程—魏晋风度ppt课件
12
文的自觉
“文的自觉”不仅是指文学,更是一个美学概念。 绘画与书法艺术也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 绘画:谢赫“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 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 五曰经营位置,六曰 传移模写。” 书法:“线的艺术”——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
13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统一 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人的觉醒
内在标准和外在要求:内在标准(个人内心对自己的道德标准、行为要求)、 外在要求(社会和他人对个人的道德标准、行为要求) 审美表现: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言不尽意
7
人的主题
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统一 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人的觉醒
17
阮籍与陶潜
陶潜:超然事外,平淡冲和 阮籍:忧愤无端,慷慨任气 他们两人才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李泽厚个人观 点)
18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 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 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 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七子"的创作各有个 性,各有独特的风貌。"七子"的创作风格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 也就是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
内在标准和外在要求:内在标准(个人内心对自己的 道德标准、行为要求)、外在要求(社会和他人对个 人的道德标准、行为要求) 审美表现: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言不尽意
8
人的主题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人文经典讲座报告“魏晋风流”

人文经典讲座报告“魏晋风流”

人文经典讲座报告魏晋士人有一个特定的群体。

他们颖悟、旷达、真率,他们玄心、洞见、妙赏、深情,他们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文人士大夫的言谈举止。

他们的潇洒风流,他们的雅量高才,他们的喜怒哀乐,乃至他们的病态与疯狂全都是在执著甚至张扬“宁做我”的个性: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

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桓温与刘道真同品东晋名士,桓问:“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魏晋玄学的形成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时尚、价值观念。

真正反映“魏晋风流”的精神特质的,是不为外物所累,率性而为的言行风范: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斟酒。

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晋书·阮籍传》称:“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颜色。

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临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犹好老庄。

嗜酒能啸,善弹琴。

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

”礼教的设防上,有诸如“男女授受不亲”、“叔嫂不通问”等等,阮籍却无视这些戒律:其嫂归宁时,“籍相与见别”;“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阮籍不拘俗礼,不崇礼制,他所追求的是发乎内心,发乎自然的礼:居母丧,饮酒二斗之后是“举声一号,吐血数升”;为母送葬,食豚饮酒之后,“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如此两号两呕,以至于“毁瘠骨立,殆至灭性”。

阮籍醉在酒店老板娘身旁,其“夫始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魏晋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追求心灵与精神的自由,醉酒佯狂是他们对抗司马氏立名教治天下的一种手段。

魏晋之风,可谓人文自觉之肇始,思想解放之发端。

在今天看来,魏晋风流似乎成了中国古代史中抽象的一个部分,“邺下放歌”、“竹林酣畅”、“曲水流觞”、“东篱采菊”之类的风流故事,这种回归自然、超然洒脱的生活方式,总是令人“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世说新语魏晋风度的特点

世说新语魏晋风度的特点

世说新语魏晋风度的特点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名著,主要记录了魏晋时期的历史典故、人物轶事和文化风俗。

这部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了研究魏晋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到魏晋时期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魏晋风度。

一、魏晋风度的概念1.1 魏晋风度的含义魏晋风度是指魏晋时期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它包括了当时社会中人们所崇尚和追求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审美标准等方面。

同时,魏晋风度还涉及到当时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礼仪习惯、服装打扮等方面。

1.2 魏晋风度与其他历史时期的区别相比于其他历史时期,魏晋时期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差异。

首先,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这也导致了魏晋时期文化的独特性。

其次,由于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自我表达,在文化、艺术等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二、魏晋风度的主要特点2.1 以文学为代表的审美趣味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作家。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独特的审美趣味。

他们崇尚自然、追求真实、注重细节描写,并且喜欢通过对话和言语来表达情感。

同时,在诗歌创作方面,魏晋时期也形成了以“清新”、“淡泊”、“超脱”为主要特征的文学风格。

2.2 以礼仪为代表的社交习惯在魏晋时期,礼仪成为了社交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注重礼节和仪式,尤其是对于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礼节更是必不可少。

同时,魏晋时期的社交活动也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盛行的就是诗会、酒宴和游戏等。

2.3 以个性为代表的价值观念在魏晋时期,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自我表达。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才华,在生活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同时,他们也强调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观念,认为追求物质财富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并且符合道德准则就可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李泽厚《魏晋风度:人的主题》
二余英时《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
三顾农《七贤林下之游的时间与方式》
四高华平《评东晋的风流宰相——谢安》
五罗宗强《陶渊明:玄学人生观的一个句号》
六张三夕《魏晋风度何为》
七樊树志《魏晋风度与玄学的产生》
八王永平《魏晋任诞风气的先声——略论汉末逸民戴良之“诞节”及其与魏晋风度之关系》九姜广辉《汉末魏晋的名士风度》
十牟发松《说“达”——以魏晋士风问题为中心》
十一宁稼雨《〈世说新语〉中的裸袒之风》
十二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十三王瑶《文人与酒》
十四冯友兰《论风流》
十五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十六宗白华《清谈与析理》
十七陈寅恪《清谈误国》
十八唐长孺《清谈与清议》
十九白化文《麈尾与魏晋名士清谈》
二十孙机《魏晋时代的“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