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黄瓜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生物化学实验黄瓜论文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论文题目:黄瓜中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的测定1.摘要: (2)2.前言: (3)3.论文正文 (7)4.感谢: (10)5.参考文献: (10)1.摘要:黄瓜中有许多的营养素。
【营养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0.6~0.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1.6~2.0克,灰分O.4~0.5克,钙15~19毫克,磷29~33毫克,铁0.2一1.1毫克,胡萝卜素0.2~0.3毫克,硫胺素0.02~0.04毫克,核黄素0.04~0.4毫克,尼克酸0.2~0.3毫克,抗坏血酸4~11毫克。
此外,还含有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米糖、果糖、咖啡酸、绿原酸、多种游离氨基酸以及挥发油、葫芦素、黄瓜酶等。
关键词:蛋白质抗坏血酸(维生素C)葡萄糖,半乳糖,果糖(还原糖)2.前言:蛋白质(protein)是生活细胞内含量最丰富,功能最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并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和生命过程。
因此,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始终是生命科学最基本的命题。
生命体是主要的的特征是生命活动,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党的体现者:(1)生物催化剂(2)结构组分(3)激素(4)运动蛋白(5)防御功能(6)运输功能(7)信号传递与识别(8)调节基因表达和细胞周期控制(9)储存作用(10)糖蛋白维生素C(Vitamin C),又称抗坏血酸。
这是一种己糖酸内脂,有L型和D型两种异构体,自有L型有生理作用。
其分子中2位3为碳原子的两个烯醇式羟基易解离,释放出H+,故有酸性。
抗坏血酸是一种强还原剂,其氧化形式脱氧抗坏血酸可被多种还原剂如谷胱甘肽(GSH)还原。
所以两种类型的抗坏血酸课组成一个可逆的氧化还原系统。
在植物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和NADP+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偶联。
在动物中,在胶原形成时抗坏血酸起着外源还原剂的作用,使脯氨酸转化成羟脯氨酸,而与动物中的羟基化作用有关,促使胶原蛋白的合成。
已知许多含琉基的酶,在体内需要自由——SH才能发挥羟基化活性,而抗坏血酸能使这些酶分子中的琉基处于还原状态。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是
一种重要的氧化酶,负责在植物体内催化抗坏血酸(维生
素C)与过氧化氢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该酶可以将有害的过氧化氢转化为水和氧气,起到清除细胞内部过氧化氢的
作用。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尤其在叶片和
根部等活跃代谢组织中含量较高。
它是维持植物细胞内氧
化还原平衡的关键酶之一。
在植物遭受各种逆境胁迫时,
如高温、干旱、盐碱等,会导致植物体内产生过量的过氧
化氢,进而引发氧化应激反应。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
性会得到显著增强,从而帮助植物对抗逆境胁迫。
此外,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还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控。
研究发现,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缺失或突变会导致植物
叶片发生病斑、失绿、畸形生长等异常现象,甚至影响到
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因此,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在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调控作用。
1。
激素配比对黄瓜子叶再生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 0 , :6~ 8 082 3 3
S a dn gi l r cecs h no gA r ut a S i e c ul n
激素配 比对黄瓜子叶再生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朱妍妍 张卫华 , , 于玉梅 王志峰 曹齐卫 王秀峰 孙小镭 , , , ,
2 Vgtb st eo h n ogA a e yo g ̄ . ee l I tu a e n it fS ad n cdm fA r
, c ne, i n2 0 0 , i m Si s Jn 10 C n e c a 5 h a;
3 C lg H r ut ea adnn Hua . oeeo o i u n G rei l f t lr d c g, n nA
U i rt, h nsa4 02 , i ) nvs y C a gh 1 18 C n ei h a
Ab t a t Af ra hih e c e tc c mb rc tl d n r g n r to yse wa sa ls d,t e e e to sr c t g f in u u e oy e o e e e a n s t m s e t b ihe e i i h f c f h r ne c mb n t n o h ci i e fSOD,CAT nd POD r t d e u i g t e c c m e e e e a o o mo o i a o n t e a t t so i vi a we e su id d rn u u h b rr g n r t n i fo c t ld ns r m oye o .Th e u t n ia e a e r s ls i d c td t tABA nd Ad s c u d n tb y ic e s e c c m e e e e ain h a e o l oa l n r a e t u u h b r r g n r to fe ue c h e g nea in r t st e h g e ti e me i m r q n y:t e r t a e wa ih s n t d u MS+6一BA /L+ABA mg o h h 1 mg 1 /L +Ad s4 e 0 mg L ABA d Ad sc ud a s nc e s e c n e to OD n t e e pl t ,a e me whi c e s e / n a e o l o i r a e t o t n fS l h i x a s tt a h n h n l de r a e t e h c n e to o tn fPOD rn e e ry s g fc u e e e e a in;SOD a o iie wh l du i g t a l t e o uc m rr g n r t h a b o h d p st iePOD a e a ie r — v h d n g t e v lt n t u u a i o c c mbe e e e to . o rr g n t in a Ke wo d Cu u e ; v nt o sbu n c o Ho o e c m ia in; to i a e a t i y r s c m r Ad e i u d i du t n; r n o b i t i m b nt o An ix d s c i t山东 泰安 2 1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70 8 2
植物源诱导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酶活性的影响

园艺与种苗,Horticulture &Seed 2012(2):43-46作者简介:王玉全(1965-),男,辽宁丹东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科研和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1-11-14王玉全(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科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目的]利用植物源诱导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酶活性影响进行研究。
[方法]以黄瓜主栽品种津优2号为材料,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及盆栽试验,对黄瓜霜霉病的预防效果进行研究。
[结果]中草药制剂(ZY)苯丙噻二唑(BTH)和侧柏叶提取液(CB)处理对甜瓜霜霉菌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CB 效果最为显著,该处理对黄瓜霜霉病菌的防效达到61.6%;BTH 和ZY 分别为58.6%和29.4%。
[结论]3种植物源诱导剂均能有效降低黄瓜染病植株叶片中MDA 含量,ZY 和BTH 的施用能显著提高黄瓜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2个浓度的CB 处理均可诱导黄瓜植株中POD 和SOD 活性上升,通过减缓细胞膜质的受损程度来提高黄瓜植株对霜霉病菌的抵抗能力。
关键词:黄瓜;植物源诱导剂;诱导抗性;霜霉病;酶活性中图分类号:S64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96(2012)02-043-04WANG Yu-quan (Shen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enyang,Liaoning 110034)Abstract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derived inducers on pathogen inhibition and activities of antioxidative enzyme of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Method]With main cultivars Jinyou 2as the test material,the effect of plant-derived inducers (ZY,BTH,CB)on cucumber seedling infected by pathogen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was studied by pot in greenhouse.[Result]The fungi of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was inhibited by 3plant-derived inducers,especially for the CB.About 61.6%pathogen was inhibited of the CB treatment,and about 58.6%and 29.4%pathogen was inhibited by BTH and ZY separately.[Conclusion]The contents of MDA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all the treatments.The contents of soluble protein were increased by ZY and BTH,while POD and SOD was increased on CB treatment in cucumber seedlings.The defense system of cucumber was induced and strengthened by these three plant-derived inducers while the plant was attacked by pathogen of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Key words Cucumber;Plant-derived inducers;Induced resistance;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Enzyme activity植物源诱导剂可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激活植物体内防御酶系统启动,从而增强植物对病原菌侵染的抵抗能力。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黄瓜采后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园 艺 学 报 2006,33(2):289~293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外源茉莉酸甲酯对黄瓜采后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韩 晋1,2 田世平13(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 要:以对低温敏感的黄瓜‘神农5号’果实为材料,研究了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的果实有关抗冷性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结果表明,该处理减缓了黄瓜果实冷害症状的发展,降低了细胞膜电解质渗出率、脯氨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处理后,黄瓜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
此外,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对黄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
因此,茉莉酸甲酯可能通过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降低黄瓜冷害。
关键词:黄瓜;茉莉酸甲酯;果实;冷害;抗氧化酶;叶绿素含量中图分类号:S64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32353X(2006)022*******Effects of Exogenous M ethyl Ja s m ona te on Ch illi n g I n jury and Physi ology and B i oche m istry i n Postharvest Cucu m berHan J in1,2and Tian Shi p ing13(1Institute of B otany,Ch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s,B eijing100093,China;2Graduate School,Ch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s, B eijing100039,China)Abstract: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methyl jas monate(MJ)on physi ol ogical and bi oche m ical attributes of cucumber(Cucum is sa tivus L.‘Shennong5’)under l ow te mperature stres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2 per.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y mp t om s of chilling injury in the cucu mber treated with MJ devel oped sl owly, electr olyte leakage of cell me mbrane,p r oline content and s oluble s olids content decreased after the treat m ent. MJ treat m ent could increase catalase activity,decrease per oxidase activity,but it could not affect significantly super oxide dis mutase activity.Additi onally,the concentrati on of MJ significantly affected chl or ophyll content in cucu mber.Theref ore,the effect ofMJ on enhancing resistance of cucumber fruits t o chilling stress may at2 tribute t o altering its physi ol ogical path ways.Key words:Cucu mber;Methyl jas monate;Fruit;Chilling injury;Anti oxidant enzy mes;Chl or ophyll content低温贮藏是延缓园艺作物采后成熟、抑制病原菌生长和保持品质的最普遍手段。
内源GSH参与低温胁迫下外源NO调控黄瓜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体抗氧化的作用

内源GSH参与低温胁迫下外源NO调控黄瓜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体抗氧化的作用低温胁迫是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环境压力因素之一,会造成叶片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进而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低温胁迫下,植物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导致叶绿体受到氧化损伤,从而增加细胞膜的透性和丧失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因此,研究低温胁迫下调控黄瓜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体抗氧化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氮氧化物(NO)作为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
已有研究表明,外源NO处理可以改善植物对低温胁迫的适应能力,并通过调节叶片光合特性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来缓解低温胁迫对黄瓜植株的不利影响。
首先,外源NO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黄瓜叶片的光合特性。
研究发现,外源NO处理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增强光合底物供应和光合产物转运能力。
这主要是由于外源NO能够促进叶片中氯化物离子通道的开启,增强CO2的进入和O2的排出,从而改善低温胁迫下的气体交换过程。
其次,外源NO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黄瓜叶片的抗氧化能力。
低温胁迫会导致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减少,进而导致活性氧的积累和细胞的氧化损伤。
而外源NO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黄瓜叶片的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SOD、POD、APX等抗氧化酶活性的积累。
这主要是由于外源NO能够通过激活S-亚硝酸还原酶(GSNOR)和内源GSH合成酶(GGT)等相关酶的活性,促进内源GSH的合成和抗氧化酶的表达,从而增强低温胁迫下的抗氧化能力。
总结起来,外源NO处理可以通过提高低温胁迫下黄瓜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低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外源NO参与调控植物抗低温胁迫机制以及优化农田种植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低钾胁迫对黄瓜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 1 品种 及 ) C cms av 品种 为津 春 2 tu L 号 。种子 经消 毒 处 理后 播 于湿 润 的基 质 中 , 片 两
真 叶时挑 选生 长一致 的幼苗 移栽 到 装有 6L营养
增产效果都很明显。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普遍 缺钾 , 严重缺钾和一般缺钾的土壤 约 占全 国耕地
JANG Yo g—to ,L U C u n—ln ,MA o g ,DO I n a I h a a Y n2 NG a Xin—y i
( . i yn stt o edi c ne N ny n 74 0 hn ; . i y n stt 1Nn agI tuefSel gSi c, /ga g2 10 ,C / 2 Nn agI tu o s ni n e a g n i e fS& TI omai ee p et n r t nDvl m n, f o o Nn yn 7 40, hn ; 。 i y n gid ̄a ueu N ny n 74 0 C /a / ag2 10 C / 3 N n agA r t l r , iga g2 10 , hn ) g a g ct B a
c e sng o oa su c mp r d wil t e n r l oa su te t n . r a i fp ts i m o a e t o ma p ts i m r ame t lh
Ke r s L w p ts i m t s ;C c m e ;M D ;A t xd n n y y wo d o a su s e s o r uu b r A n i i a te z me o
3 .宁阳县农业 局 , 山东 宁阳 2 10 ) 74 0
摘
叶绿酸铁对硝酸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叶绿酸铁对硝酸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张蒙;王秀峰;魏珉;杨凤娟;史庆华;李岩【摘要】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硝酸盐胁迫下喷施10mg·L-1叶绿酸铁溶液对黄瓜幼苗生长、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硝酸盐胁迫下叶面喷施叶绿酸铁可以缓解硝酸盐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减少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
喷施叶绿酸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硝酸盐胁迫下叶片中活性氧的积累,抑制膜脂过氧化,从而缓解硝酸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
%A solution cultur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xogenous spraying 10 mg·L-1 chlorophyllin-iron solution at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seedling leaves on the plant growth,contents of proline,soluble sugar,MDA and activity of peroxidase under nitrate str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ogenous spraying chlorophyllin-iron solution at leaves could relieve the inhibition of nitrate on cucumber seedling growth, decrease the contents ofproline,soluble sugar,MDA,and increase the activities of SOD,POD,CAT and APX. Eexogenous spraying chlorophyllin-iron could to certain extent reduce the accumulation of active oxygen in leaves under nitrate stress, restrain lipid peroxidation,and therefore relieve the damage of nitrate stress on cucumber seedlings.【期刊名称】《中国蔬菜》【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14-18)【关键词】叶绿酸铁;硝酸盐胁迫;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作者】张蒙;王秀峰;魏珉;杨凤娟;史庆华;李岩【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 农业部黄淮海设施农业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我国设施栽培生产发展迅速,但设施内特有的小气候特点,如地温高、蒸发旺盛、无雨水冲淋,以及施肥量过大且偏施化肥等不当的栽培管理,导致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限制了我国设施农业的生产(童有为和陈淡飞,1991;张真和和李建伟,2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四)噪声环境中采后黄瓜抗坏血奠氯化酶活性与呼吸强度的关系
黄瓜采摘后若常温无噪声环境中
贮藏,如图2对照组所示,其呼吸强
1:
度首先在短时间内略有减弱,原因可 能是黄瓜遭受到被采摘所引起的损伤 后,表现出自我保护机制,以减弱呼 吸强度的方式来减少有机营养物质的 分解与消耗。随着贮藏期的延长,黄 瓜的呼吸强度会逐渐上升,形成了采
四、结 论
1.在正常条件下,黄瓜在采摘初期其组织生理活动由于受到脱离母体的伤害而发生紊乱,抗坏 血酸氧化酶活性略呈上升趋势,随着采后新生理机理的建立,该酶活性受到抑制,逐渐降低至低谷; 但随着果实内糖类等有机物质的大量损耗,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再次升高,直至达到标志其丧失食用
型
中国岔剪与营养II
价值的酶活性第二高峰值;最后,黄瓜进入衰老腐败阶段,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 2.噪声的影响作用能够使黄瓜内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值在整体效果上高于对照组,加速果实
摘要以采摘后的黄瓜为试验材料,选择不同分贝的噪声剂量对其进行赴理,研究了噪 声对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袁明,噪音套激化和提高采君黄瓜组织中抗坏血 酸氧化酶活性,但噪声刺量超过95dB后,在作用初期会对该酶起到一定程度的钝化作用。 在三种噪声剂量中,85dB的噪声对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影响较为显著。
that the noise treatment can promote the activities of ascorbic oxidative enzyme in cucumbers.But the noise treatment beyond 95 decibel may passivity the activities of aseorbic oxidative enzyme to a certain
而85dB的噪声处理黄瓜样品时,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一直高于对照组,见图1所示。所以,超过
95dB剂量的噪声处理黄瓜样品时,处理初期噪声会在一定程度上钝化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通过
对比分析可以看出,85dB剂量的噪声处理对黄瓜果实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醇活性不存在钝化阶段,会
一直激化提高该酶的活性,说明85dB剂量的噪声对黄瓜采摘后的生化指标的影响最大。
受噪声处理的对照样进行比较。重复测定三次。
(四)实验方法
*国家自拣科学基盒资助理目课题号t 39870190
』到
中茸赍静与营养l J
1-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在该酶的最适PH值(PH6.O)和适宜的温度(20"C)下,向 反应瓶中加入以一定量的反应底物(抗坏血酸)及酶提取液,作用一段时间后,用碘液漓定法测定底 物被消耗的数量来计算酶活性。
关量词噪音黄瓜抗坏血酸氧化酶
就温度、湿度和储藏场所气体组成等因素对果蔬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和成 熟。但是关于噪声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至今仍少见国内外资料报道。由于在我们生活与工作 的环境中,噪声无时不存在。如农产品采收后的运输、储藏和加工环节中,果树接受噪声暴露的机会 越来越多,尤其是2—4kHz,80—1lOdB范围内的噪声是果蔬在这些环节中常接触的噪声,那么噪声 能否在这些环节中加速采后果蔬的衰老进程,本文选择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作为指标,对以上同题进 行了研究。
P
6.69士O.02 6.60士0.OO 6.54士O.01 6.48士0.02 6.08士O.01
>0.05 >0.05 <0.0S <0.05
lI生星童塑皇查壅
(三)不同噪声剂量对黄瓜组织中抗坏血酸氯化酶活性的影响
95和102dlj噪声下处理的两个实验周期中,处理初期黄瓜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略低于对照组。
噪声对采后黄瓜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Influences of Noise on the Activities of Ascorbic Oxidative Enzyme Enzyme Post Harvest Cucumber
云霞张或朱蓓薇杨红
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系 大连116001
圈2鲁膏强下采后黄瓜呼吸强度变化趋势
作用加速,使黄瓜组织中有机物质分解损耗加快(图2)。通过对85dB,95dB和102dB噪声处理黄瓜
呼吸强度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呼吸高峰值分别于第4天,第6天和第8天到达,高峰过后黄瓜便进^
衰老阶段,失去食用价值。可见85dB剂量的噪声对采后黄瓜的贮藏影响较大,与不同剂量的噪声对
学学报,1959;2(1):23—29 5.吕忠恕.皋村生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982
INFLUENCES oF NOISE 0N THE ACTIVITIES oF ASCoRBIC
oXIDATIVE ENZYME ENZYME PoST HARVEST CUCUMBER
Yun Xia,Zhang Yu,Zhu Beiwei,and Yang Hong (Dalian Light Industry Institute,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4.试验结果再次证明,噪生对采后果蔬的生理生化指标确实存在负面影响,采后果蔬的噪声暴
露不利于果蔬的贮存和保鲜。作为果品蔬菜贮运加工中的不利因素,噪声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张明明,绦恒玖.果蔬保鲜实用知识,北京:中国商业出版杜t 1994 2.宋百成,王禹清,刘永宏等.果品蘸菜贮藏保鲜与加工,北京:科学出版杜,1988 3.李正国,曾凯芳,黄琼珍等.农产品贮藏运销学实验教程,西南农业大学自编教材,1997 4.吕忠恕,赵述文.贮藏期中梨的抗坏血酸氧化醇、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酵活性的改变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兰州大
degree in its early stage.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oise treatment of 85 dB has the most obvious
effeet on the activities of aseorbic oxidative enzyme of cucumbers. Key Words:Noise;Cucumber;Ascorbic oxidative enzyme
6.40士0.01
>0.05
6.60士0.02
>0 05
4
6.60士0.01
6.38士O.02
>0.05
6.52士0.00
>0.05
6
6.63土0.02
6.38士0.00
>O.05
6.35士0.01
<0.05
8
6.45土0 0l
6.30士0.01
>O.05
6.28士0.0l
<O.05
1吡棚l量
Vc(m2/10咖I
采后黄瓜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分析结果相一致。即85dB的噪声剂量不但会使呼吸高峰提前到达,
而且还能激活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使其自始至终高于对照值。
三、讨 论
在通常情况下,抗坏血酸氧化酶与其它末端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酚氧化酶、乙醇酸氧化 酶、交替氧化酶)相互交替、相互调节和制约,促进呼吸代谢水平。它还与呼吸的多条途径相一致。 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以保证采后果蔬正常的生命活动“3。在噪音环境中,抗坏血酸氧化酶可通 过谷胱甘肽与某些脱氢酶相偶联,扩大末端氧化作用,即在抗坏血酸氧化酶催化下,使分子氧活化, 促进抗坏血酸(vc)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同时氧与氢形成水,使果蔬衰老加速,不利于采后果蔬 的贮存。吕忠恕啪等曾认为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改变与呼吸作用有关系,不耐藏果蔬品种的酶活性 较高。抗坏血酸氧化酶不仅与果实的衰老有关系而且也与果实的揭变有关系01。总之,噪音作为果品 蔬菜贮运加工中的不利因素,其影响程度不容忽视。
内Vc的氧化消耗,不利于黄瓜采摘后贮运加工过程中品质的保持。但噪声组黄瓜抗坏血酸氧化酶活 性的低谷和高峰值的到来时间与对照组基本相同。
3.95dB以上的噪声剂量会在作用初期钝化黄瓜组织中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但随后样品中的 该酶活性便迅速升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f而85dB左右的噪声作用则不会对黄瓜果实内德抗坏血酸氧 化酶活性产生钝化,在全过程中均提高该酶活性,使样品中抗坏血酸痒化酶活性一直高于对照组,而 且85dB的噪生作用对该酶活性的提高幅度也最大。
z.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用2,6一二氯靛酚法测定。 3-呼吸强度测定采用气流法进行测定。用过量碱液吸收黄瓜在一定时间内呼吸所释放出二氧 化碳的量,再用草酸滴定剩余的碱量,便可计算出每千克黄瓜每小时呼吸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即 为黄瓜的呼吸强度。
二、结果与分析
《一)常温贮藏黄瓜组织中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变化趋势
如图l对照所示,黄瓜组织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在采摘初期略有升高趋势,随后逐渐下降达
到酶活性低谷,接着再次上升至第二个酶活性高峰值,最后果实进入衰老阶段,酶活性也随之逐渐降
低。其变化过程机理尚未见有
啷
关资料论述。作者认为可能是黄
瓜采摘初期,由于生长条件的突
¨
然变化,使组织生理活动发生紊 乱,破坏了抗坏血酸氧化酶原有 的平衡,从而出现类似于动物体 的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 表现为酶活性的升高。之后,黄 瓜通过自身调整建立起不同于生
高,促进了VC由还原型向氧化型转变,更快的除低了VC的含量。
\U薯{∞) 时闻\(夭)\
衰1接受■声●■的采后黄瓜中VB量
Vc【m∥100霉I vc【m8/Io衄l
P
’5∞曩
vC C-I/1舯g】
O
6.69士0.02
6.69士0.02
6 60土0 0Z
2
6.63士0.02
噪声对采后黄瓜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 作者单位:
云霞, 张(), 朱蓓薇, 杨红 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系(大连)
也再次开始升高,到达酶活性第二高峰值时黄瓜已经基本丧失食用价值。最后,黄瓜进入腐败衰老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