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与重症医学
乳酸水平和APACHEⅢ对ICU危重患者预后临床评价的应用比较

评 估乳酸 水平 与AP HE AC m评分 对于I U患者 预后的关 系 。 C 结果 : 乳酸 正常 ( .mmo/ 的危重 患者 <2O lL) 死亡 率为 3%, 3 乳酸 增高 ( .mmo/ 的危 重 患者死 亡率 为 7%。 显著 差异 ( <00 )乳 酸升 高与 >2O lL) 2 有 尸 . 1。 乳酸正 常危重 患者 的评分相 比较 有统计 学方面 的差异 。 结论 : 乳酸水 平可作 为相对 独立 的判断 危重 患 血
发展 为心肌 炎后 心肌 病 。 过长期 随 访笔者 发现 , 情 通 病 轻重 , 治及时与否 , 体免疫功 能状态 , 诊 机 医生和 患者 对
义[]临床荟萃 ,0 5 2 ()9 1 J. 2 0 ,0 1:一l .
[】 周琪 , 2 蔡纪平 , 陶物华 , . 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等 1 例 5
等提 供依 据【 本文 未作相 关 比较 , 相对其 他检查 , 4 ] 。 但 超 声 心动 图是能 对 心脏结 构和 功能 作 出直 观判 断 的最 经
本文4 例患者 超声提示 结构功能 异常 的2例 中 , 0 4 心 脏结构恢复正 常的2例 (33 ,例发 展为扩张型心 肌 0 8 .%)3 病样 改变 ,1 .%) 亡 l ( .% )首诊心脏 结构功 能 (2 5 死 例 42 。
[】 于小华 , 1 李双杰 , 国华 , . 唐 等 柯萨奇一 病毒受体在 腺 病 毒性 扩 张型 心肌 病外 周血 白细胞 中的 表达及 意
乳酸代谢及乳酸清除率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乳酸代谢及乳酸清除率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俞建峰;刘文明;蒋建红;杨巧云;谈铁武【摘要】目的探讨乳酸代谢及乳酸清除率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本院68例重症中暑患者,入科时测定动脉血乳酸,治疗6h后再测定动脉血乳酸,计算乳酸清除率.同时以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限,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分析2组APACEHⅡ评分、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按乳酸水平分层(<2 mmol/L;≥2~<4mmol/L;≥4~<10 mmol/L;≥10 mmol/L),其对应的死亡率分别为0%,0%,14.29%,66.77%.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间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总住院时间等无显著差异,但高乳酸清除率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低.乳酸水平与APACEHⅡ评分呈正相关(r=0.508,P=0.000),乳酸清除率与ICU住院时间呈负相关(r=-0.422,P=0.01).结论动态监测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重症中暑患者具有重要价值,对评价病情变化趋势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5(019)023【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血乳酸;6h乳酸清除率;重症中暑【作者】俞建峰;刘文明;蒋建红;杨巧云;谈铁武【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ICU,江苏常州,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ICU,江苏常州,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ICU,江苏常州,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ICU,江苏常州,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ICU,江苏常州,21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4.1重症中暑病情危急,即便得到有效治疗,病死率仍高达10%~50%[1], 随着对重症中暑的深入研究,其病理生理学过程并不完全是由热暴露直接损伤引起的,而更多是继发于热损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引发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早期可导致微循环障碍,产生类似于感染性休克的表现。
乳酸在心脏重症患者中的价值

与乳酸升高相关的是hypotension, higher heart rate ,TIMI-flow 0 to 1 , diabetes and nonsmoking
For patients with lactate levels >4.0 mmol/L,mortality showed a marked increase
Distribution of lactates in the study population (n =237).
103 (43%) patients had elevated lactate concentrations (≥2mmol/L)
入院AST,ALT水平与 Lactate水平呈正相关
乳酸在心脏重症患者中的价值
背景
心脏重症是病人群体最大,资源最多的一个有显著特点的亚专科。心血管病占 疾病死因(40%),心脏重症患者每年达3000 万之多,包括原发心脏病严重到影 响生命的心功能不全、原发心脏病同时合并其他脏器的功能障碍,以及各种介 入手术后、心脏外科手术后集中看护。
• 急性冠脉综合征
乳酸与院内死亡相关
乳酸与长期生存率相关
乳酸&Cardiac Arrest
Association of lactate levels with outcome after 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
乳酸清除率
乳酸清除率=(复苏前乳酸浓度-复苏后乳酸浓度)/复苏 前乳酸浓度X100%
乳酸&ACS
• 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 1,176名诊断为 STEMI 并行急诊PCI的患者 • 股动脉置管后抽取血标本测量乳酸 • 主要结局终点: 30天全因死亡
Vermeulen, R. P.; Hoekstra, M.; Nijsten, M. W.; van der Horst, I. C.; van Pelt, L. J.; Jessurun, G. A.; Jaarsma, T.; Zijlstra, F.; van den Heuvel, A. F., Clinical correlates of arterial lactat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t admission: a descriptive study. Critical care (London, England) 2010, 14 (5), R164.
血乳酸及6h乳酸清除率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Ap p l i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o f bl o o d l a c t i c a c i d a n d 6 ho u r s o f l a c t i c a c i d c l e a r a n c e r a t e i n t h e I CU pa t i e n t s
2 01 3 年1 月第 3 卷第1 期
・
医学检验 ・
血乳酸及6 h 乳酸清除率在I C U
重 症患 者 中的应用研究
林 炜 葛凯杰 王化 强 河南省许 昌市中心医院 i c u , 河南许 昌 4 6 1 0 0 0 【 摘 要 】目的 研究血乳酸 、 6 h 乳酸清 除率 在评估重 症患者病情及 预后 中的临床价 值 。 方 法 收集 在 I C U住 院的重
【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b l o o d l a c t i c a c i d a n d 6 h o u r s o f 1 a c t i c a c i d c l e a r a n c e r a t e a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症患者 l 1 5例 , 入科时测 定动脉 血乳酸 , 6 h 后 再测定 动脉血 乳酸 , 计算 6 h乳酸 清除率 , 并行 A P A C H E I I 评分, 按
A P A C H E I I 评 分分值分 为三组 , 分值 < 2 0 分 的为 A组 , 2 1~3 O 分为 B 组, >3 0 分 为 C组 ; 按预后分 为存活组及 死亡组 , 分析不 同分组 之间动脉血 乳酸 、 6 h 乳酸清 除率的差异 , 研究其 与患者预后相关性 。 结果 . B组及 C 组 的动 脉血乳酸 明显 高于 A组 , 6 h 乳酸清 除率低 于 A组 , C 组 的动脉血乳 酸高于 B组 , 6 h 乳 酸清除率低 于 B组 , B组 的 动脉血乳 酸高于 A组 , 6 h 乳酸 清除率低于 A组 。动 脉血乳酸及 6 h 乳 酸清除率 与 A P A C H E I I 评分 相关 。死亡组 动脉血乳 酸水 平明显高 于存活 组 , 6 h 乳 酸清 除率低 于存活组 。 结论 动脉血乳 酸水 平随着 A P A C H EⅡ 评 分增高
血乳酸在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血乳酸在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16-07-25T10:57:53.0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作者:肖利飞[导读] 重症感染患者易出现缺氧现象,致使体内糖代谢功能出现障碍,增强无氧酵解能力。
肖利飞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人民医院 422200【摘要】目的:分析血乳酸在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9例重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对入院时、入住6、24、72h后患者血乳酸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观察其预后影响及病死率情况。
结果:患者入院时乳酸水平(5.86±0.42)、清除率(0.85±0.07)%、SOFA(8.54±4.25)分,随着治疗时间推移,其由6h、24h至72h后乳酸水平、SOF均呈下降趋势,清除率则增加;当乳酸清除率≥10%,其好转率为64.71%、死亡率35.29%,清除率<10%,则分别为60.00%、40.00%,患者总好转率为63.27%、死亡率36.73%。
结论:通过血乳酸检测能够快速发现重症感染患者病情发展程度并进行有效清除,提高乳酸清除效率以增加患者生存质量,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感染;血乳酸;疗效重症感染患者易出现缺氧现象,致使体内糖代谢功能出现障碍,增强无氧酵解能力,增加乳酸分泌含量,从而影响三羧酸平衡,阻碍其循环功能的正常运行,乳酸是体内代谢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最基础能量代谢密切联系,因此可有效控制乳酸水平稳定对机体代谢及能量运转有积极意义[1-2]。
目前,临床常采用乳酸清除率检测方法作为乳酸及重症患者病情诊断的重要依据,对此,本研究现就其取得的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9例重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排除因药物中毒、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以及其他代谢疾病而引发的乳酸水平上升患者,其中,所有患者乳酸水平均≥4mmol/L,男女比例28:21,年龄19-75岁,平均(47.61±5.43)岁;感染类型:血源感染6例、泌尿感染13例、呼吸感染19例、妇科感染11例。
对ICU患者实施血乳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对ICU患者实施血乳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付 蓉(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济宁 272100)【摘要】目的 探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危重程度进行血乳酸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2月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ICU救治的危重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组患者进行血乳酸水平测定,结合病案室资料,分析ICU患者血乳酸浓度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结果 患者出ICU时血乳酸浓度相比入ICU时有显著下降(P<0.05),患者入ICU时与死亡时血乳酸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
危重患者入ICU时,随着血清乳酸浓度的降低,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
结论 动态监测危重患者体内的血乳酸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及时准确的掌握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为有效判断危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医生合理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血乳酸水平;1CU患者;危重程度;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8.60.02研究表明,对于危重患者的监测,血乳酸水平测定是极为有用的一种指标,对于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提出客观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
乳酸对于患者外周组织灌注和缺氧来说是良好的标志物,其动态变化与体内环境密切相关。
血乳酸浓度升高被认为是组织缺氧的标志[2]。
本研究对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于近年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2例危重患者进行血乳酸及相关代谢指标监测,旨在进一步探讨血乳酸与危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现将有关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2月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ICU 救治的危重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26例,年龄11~78岁,平均48.9岁。
入选病例中包含多种危重疾病,如冠心病、恶性肿瘤、重型颅脑外伤、重症肺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手术后发生感染、急性心肌梗死等。
重症脓毒症患者动态监测血乳酸的预后价值

【 sr c]0bet e T net a l i lv u f h e e o r r at c n h aeo caecern ei Ab ta t jci : oiv sg t ci c a eo el l fati lci a i a d tert f att laa c n v i e na l t v ea l c d l
・
医学 检 验 ・
21 1 第 卷 3 0 年O 8 第O 1 月 期
重症脓毒症 患者 动态 监测 血乳酸 的预后价值
韦 志 炜
南 宁市 中 医院检 验科 , 西南 宁 广
5 0 0 301
【 要】目的 : 讨 动脉 乳 酸及 乳酸 清 除率 动态 监 测在 重症 脓 毒症 患 者预 后 的 临床应 用 价 值 。方 法 : 患 者 预后 分 为 摘 探 据
W ElZ i i h we
De at n o a oaoy Ta io a C iee Me iieHopt fNann i ,G a giZ u n uo o o sR , n p r t fL b rtr, rdt n l hn s dc s i o n igCt u n x h a gA tn m u e o , me i n l a y
p e it g te p o n sso te t t e ee spss M eho s r dci h r g oi fpain swi sv r e i. n h t d :Ac o dn o te p o n sso ain s t epainswee c r i gt h rg o i fp t t, h te t r e
人 I U存 活 组 和死 亡 组 , C 比较 两 组动 脉 乳酸 及 6h乳 酸 清 除率 , A AC EⅡ分 为 ≤2 据 P H 0分 组及 > 0分组 . 2 比较 两 组
重症医学监测指标

重症医学监测指标在重症监护室中,医生们通过对患者的监测指标进行观察与分析,以确保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重症医学监测指标,包括生命体征、代谢指标、呼吸功能评估和血液循环参数等。
一、生命体征监测1. 血压:血压是判断患者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血压监测方法包括非侵入式血压监测和动脉插管测压。
在重症监护室中,动脉插管测压的准确度更高,能够提供连续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等数据。
2. 心率:心率反映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周期,是体内能量供给与代谢状况的一种间接指标。
通过心电监护仪或脉搏测量,可以获得患者的心率数据,监测心律是否规整,评估心脏功能。
3.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一个反映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观察胸部起伏、听诊呼吸音或使用呼吸监测仪等方法进行测量。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2-20次之间。
二、代谢指标监测1.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通常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进行测量。
正常情况下,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5%以上。
2. 血糖:血糖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基础,也是糖尿病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指标。
在重症监护室中,经常进行血糖水平的监测,以调整胰岛素治疗和预防高血糖的并发症。
3. 血乳酸:血乳酸水平是评估组织灌注和体内乳酸代谢的指标,常用于判断休克和缺氧状态。
重症患者血乳酸水平的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可能的组织缺氧和代谢紊乱。
三、呼吸功能评估1. 动脉血气分析:通过动脉血样本的化学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氧合情况、酸碱平衡和呼吸功能等。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提供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酸碱平衡的数据,帮助医生调整氧疗和通气参数。
2.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是监测患者呼吸通畅性和肺通气的指标之一。
通过将呼吸机与呼吸回路连接,可以连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评估患者的通气状况和碳酸血症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测的意义
提示存在组织缺氧或 代谢紊乱 判断病人预后 监测复苏治疗效果
乳酸清除率 高乳酸时间
• 乳酸清除率=(复苏前乳酸浓度一复苏后乳酸浓度)/复苏前 乳酸浓度x100%
• 高乳酸时间:( lactime)乳酸> 2mmol/L所持续时间
• 李文雄等对脓毒性休克病人存活组和死亡组初始血乳酸浓度比较,发 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态观察则发现存活组血乳 酸值逐步降低到正常,而死亡组则持续升高。
低血容量பைடு நூலகம்克复苏指南(2007)
• 动脉血乳酸监测 动脉血乳酸浓度是反映组织缺氧的 高度敏感的指标之一,动脉血乳酸增高常较其他休 克征象先出现。
• 持续动态的动脉血乳酸以及乳酸清除率监测对休克 的早期诊断、判定组织缺氧情况、指导液体复苏及 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在创伤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乳酸初始水平及高 乳酸持续时间与器官功能障碍的程度及死亡率相关 。
丙酮酸激酶
氨基酸
丙酮酸 羧化酶
丙酮酸脱氢酶 脂肪酸
复合体
三羧酸
草酸循环
乙酰辅酶A
乳酸盐的代谢
1、乳酸盐氧化为水,CO2 2、糖异生 3、参加脂肪酸、蛋白质代谢 4、尿液排出 主要通过肝(60%)、肾(30%)转化为葡萄糖
• 正常机体每日产生约1500mmol/L乳酸盐. • 乳酸的最大生成率可达到3500mmol/d, • 乳酸的最大转化能力: • 肝脏就达4400mmol/d • 肾脏 • 乳酸水平反映组织氧供和代谢状态以及灌注量
乙醇中毒和乳酸酸中毒
• 直接通过增加乳酸生成----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 进一步氧化为乙酸,从而有利于丙酮酸转向乳酸 ;
• 间接抑制乳酸清除----抑制丙酮酸向葡萄糖异生、 肝脏的损害,
糖尿病和乳酸酸中毒
• 苯乙双胍----乳酸氧化减少和生成增加 • 胰岛素缺乏(绝对或相对),糖酵解增强 • 酮体抑制肝脏摄取 • 循环血容量降低 • 肝肾功能减退
硝普钠中毒和乳酸酸中毒
• 硝普钠过量----氰化物----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生物氧化过程中断----丙酮酸的转化抑制----乳 酸
• 低血容量休克的监测应重视血乳酸以及碱缺失水平 与持续时间(C级)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2007)
• 血乳酸的水平、持续时间与低血容量休克病人的预后密切相 关,持续高水平的血乳酸(>4mmol/L)预示病人的预后不佳 。
• 推荐意见21:动脉血乳酸恢复正常的时间和血乳酸清除率与 低血容量休克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复苏效果的评估应参考 这两项指标(C级)。
• 乳酸生成过多 • 乳酸代谢障碍
血乳酸的危害
• 酸中毒?
血乳酸水平与预后
血乳酸在1.4 ~4.4 mmol/L时病死率20%, 血乳酸4.5~8.9mmol/L时病死率增至74%, 血乳酸达到9.0~13mmol/L时病死率达90%, 血乳酸>13mmol/L时病死率高达98% 当血乳酸水平超过25mmol/L时,罕见存活 乳酸性酸中毒总死亡率约为50%,
• 王东浩分析了247例重度脓毒症病人的初始血乳酸浓度和入ICU 12h 后乳酸清除率与最终转归的关系,发现存活组与死亡组的初始血乳酸 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活组的乳酸清除率 明显高于死亡组[(31.86±16.34)% vs (14.77±10.35)%,P<0.01] ,高乳酸清除率组脓毒症休克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 率组(29.45% vs 90.48%、30.67% vs 85.71%, P均<0.01)。
A型乳酸性酸中毒
缺氧性肌肉活动:剧烈运动、惊厥 组织低灌注:休克(败血症、心源性、低容量性)、急
性心衰、局部低灌流(肠系膜缺血) 组织氧的传送减少: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低氧血 症
B型乳酸性酸中毒:
B1:糖尿病、白血病、淋巴瘤、AIDS 、 肝硬化 B2:降糖灵、氰化物、B-激动剂、甲醇、输注硝普 钠、酒精中毒、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卡因 B3:各种酶的缺陷,如丙酮酸脱氢酶缺陷
• SCVO2 • APACHE Ⅱ
• 6小时乳酸清除率 :10%、15%、40%
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 测与支持指南
• 血乳酸 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时组织缺氧使乳酸 生成增加。
• 血乳酸持续升高与APACHE Ⅱ评分密切相关,感染性 休克病人如血乳酸> 4mmol/L,病死率80% ,因此乳酸 可作为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 Levraut等前瞻性观察了56例血乳酸正常或轻度增高的脓毒症病人, 分析其乳酸清除率与28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存活者的乳酸清除 率明显高于死亡者[(0.86±0.32) vs (0.58±0.18)L/(h·kg) ,P<0.005],说明乳酸清除率低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 乳酸清除率而不是初始血乳酸浓度对评估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 支持指南
• 仅以血乳酸浓度尚不能充分反映组织的氧合状态,如 合并肝功能不全的病人,血乳酸浓度明显升高。
• 动态监测乳酸浓度变化或计算乳酸清除率可能是更 好的监测指标
• 高乳酸时间( lactime)的概念,即乳酸> 2mmol/L所 持续时间。
• 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时应该监测动脉血及乳酸清 除率的变化(C级)
乳酸监测
乳酸盐的产生
• 葡萄糖<==>丙酮酸<==>乳酸 • 丙酮酸盐+NADH+H+<==>乳酸盐+NAD+ • 产生于骨骼、肌肉、脑、红细胞
糖原 葡萄糖
丙酮酸的代谢
6-磷酸果糖 1果二,糖 磷-酸61酶二,6磷酸磷果酸果糖糖激酶
丙酮酸
丙氨酸
乳酸脱氢酶
乳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羧基激酶 草酰乙酸
高乳酸血症 乳酸性酸中毒
正常血浆乳酸盐的浓度为1mmol/L 高乳酸血症:血浆乳酸盐浓度2-5mmol/L 乳酸性酸中毒:血浆PH< 7. 25 ,血浆乳酸盐浓度
>4mmol/L
乳酸酸中毒的分型(Cohen 和Wood,1976)
• A型乳酸性酸中毒:伴有组织低灌流或缺氧 • B型乳酸性酸中毒:不伴有组织低灌流或缺氧,分3型 • B1:伴基础疾病 • B2:药物或中毒所致 • B3:先天代谢缺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