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检查项目信息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宫颈癌制度

宫颈癌制度

宫颈癌检查工作制度一、成立项目检查领导小组及技术小组。

二、按照实施方案,落实项目分配任务。

三、培训子宫颈癌检查项目人员。

四、做好宣传发动、健康教育工作,所有工作都留有原始材料存档、照片存留。

五、做好项目检查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项目现场检查有序、安全开展,保证检查质量。

六、各项登记表均需按规定填写、保存完整,保证数据准确可查。

七、检查中严格执行无菌观念和技术操作规程。

八、报表按规定及时上报,数据真实可查,留档完整。

九、按相关要求做好高危人员的转诊、随访工作。

药品管理制度一、各级项目单位要设立专人,负责项目叶酸的验收、管理、发放和保存工作。

二、各级项目单位收到药物后要仔细核对验收,若发现数量不符或包装破损等问题应在收到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向上一级发放部门汇报并保留相关证据。

尽快查清原因加以解决。

三、叶酸出库要本着先入先出的原则,确保药物有效期,杜绝发放过期药物现象发生。

四、储存叶酸的库房不得堆放可能对叶酸产生污染的试剂、药物等,确保服用者的用药安全。

五、严格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执行。

储存库房要有药品架,药物摆放整齐并经常开窗通风,掌握控制药库湿、温度,保证药库安全,防火防盗,杜绝受潮霉变和丢失现象发生。

叶酸发放、随访管理制度①建立高危待孕妇女登记,根据既往高危孕产妇管理记录以及各村上报的信息,对既往生育神经管缺陷胎儿或服用抗癫痫药物的高危待孕妇女进行登记。

②通知待孕妇女到乡镇(街道)卫生院领取叶酸片,同时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签订知情同意书。

③按每人每天4毫克剂量给高危待孕妇女发放叶酸,保证孕前3个月~孕早期3个月服用量。

④登记领取叶酸的高危待孕妇女情况,记录领取叶酸的时间、剂量以及妇女的相关信息。

⑤向妇女所在村村医反馈领取叶酸的高危待孕妇女名单,通知实施随访。

⑥收集叶酸发放、随访信息,定期向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叶酸发放随访工作情况。

乳腺癌检查工作制度一、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端正服务态度,明确乳腺癌检查的公共卫生性质,杜绝任何形式的有偿服务。

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

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

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引言概述: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为确保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检测的准确性,建立一套完善的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的内容。

一、人员培训与认证1.1 建立宫颈癌检查人员培训机制,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

1.2 设立宫颈癌检查人员认证制度,通过考核评估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1.3 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保证宫颈癌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的持续提升。

二、设备与试剂管理2.1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宫颈癌检查设备和试剂,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建立试剂的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试剂的质量和有效期。

三、标本采集与处理3.1 培训宫颈癌检查人员标本采集的技能,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3.2 规范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流程,避免标本的污染和损坏。

3.3 建立标本的质量评估制度,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评估,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结果解读与报告4.1 建立宫颈癌检查结果的解读标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2 培训宫颈癌检查人员对结果进行解读和判断的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4.3 确保宫颈癌检查结果的及时报告和追踪,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五、质量评估与改进5.1 建立宫颈癌检查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5.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宫颈癌检查质量,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5.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的经验,不断完善制度。

结论:建立完善的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对于提高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过人员培训与认证、设备与试剂管理、标本采集与处理、结果解读与报告以及质量评估与改进等五个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检查的质量,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宫颈癌筛查服务管理制度

宫颈癌筛查服务管理制度

宫颈癌筛查服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宫颈癌筛查服务,提高筛查效率和质量,保障女性健康,制定本制度。

二、服务对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

三、服务内容1. 宫颈癌筛查服务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HPV病毒检测和宫颈疫苗接种等项目。

2. 宫颈细胞学检查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统一规定进行。

检查结果应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给服务对象。

3. HPV病毒检测应在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行,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检测。

4. 宫颈疫苗接种应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医务人员应遵守相关规定操作。

四、服务流程1. 预约:服务对象可提前电话或在线预约服务时间。

2. 到达:服务对象按照预约时间到达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筛查。

3. 登记:服务对象到达医疗机构后,由工作人员进行登记,核对个人信息。

4. 宫颈细胞学检查:服务对象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检查结束后由医务人员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服务对象。

5. HPV病毒检测:若需要进行HPV病毒检测,服务对象按照医务人员指引完成相应操作。

6. 宫颈疫苗接种:若需要接种宫颈疫苗,服务对象按照医务人员指引完成接种程序。

7. 结束:服务对象完成全部筛查项目后,可离开医疗机构。

五、服务管理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宫颈癌筛查服务档案,确保服务对象信息的及时、准确。

2. 医疗机构应保障宫颈癌筛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不得出现违规操作或事故。

3. 医务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知宫颈癌筛查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4. 医务人员应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6、服务评估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宫颈癌筛查服务进行评估,检查服务质量和效果。

2. 服务对象可对宫颈癌筛查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医疗机构应根据评价结果优化服务。

3. 监管部门可对医疗机构的宫颈癌筛查服务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疗机构负责执行,如有违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归医疗机构所有。

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

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

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宫颈癌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检查流程1. 预约与登记患者在预约宫颈癌检查时,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并将其登记在病历系统中,包括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等。

2. 患者告知与同意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宫颈癌检查的目的、方法、可能的风险和不适,确保患者充分了解并同意进行检查。

3. 检查准备在进行宫颈癌检查前,医务人员应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同时,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隐私,应提供适当的隐私保护措施。

4. 采集标本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采集方法,采集宫颈细胞标本,并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采集完成后,应将标本妥善保存,并按照规定的程序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5. 分析与诊断实验室人员应按照标准的分析方法,对宫颈细胞标本进行细胞学分析。

分析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给临床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6. 结果解读与告知临床医生应仔细阅读分析报告,对结果进行准确的解读,并及时告知患者。

如果结果异常或存在疑点,应进一步进行检查或转诊,以确保患者的健康。

三、质量控制要求1. 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医务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宫颈癌检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应定期进行资质认证,以确保其能够胜任工作。

2. 设备维护与质控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宫颈癌检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同时,应建立设备质控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校准和质量评估。

3. 标本采集与保存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标本采集方法进行操作,确保采集的标本质量良好。

同时,应建立标本保存制度,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 分析方法与质量控制实验室应采用标准的分析方法进行宫颈细胞的细胞学分析,并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质量控制样本的分析。

宫颈癌项目信息管理制度

宫颈癌项目信息管理制度

宫颈癌项目信息管理制度第一篇:宫颈癌项目信息管理制度项目信息管理制度(一)宫颈癌信息制度一、初筛机构(乡镇卫生院)1、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负责每月将本机构筛查人数,准确上报原州区妇幼保健所,并将各种登记记录完整(登记册,个案登记、知情同意书、知识问卷等)。

2、每月将保健所反馈回来的Ⅱb、阴道镜和活检数据记录个案中,以备录入个案。

3、按时上报数据:每月30号之前上报月报表,每年1、4、7、10月10号之前上报季度报表。

4、实查人数以结案人数为主。

二、保健机构:1、检验科每月30号之前,以乡镇为单位上报Ⅱb数据至保健科。

季度报表时间同乡镇上报时间。

2、阴道镜室每月30号之前,以乡镇为单位上报阴道镜、活检数据至保健科。

季度报表时间同乡镇上报时间。

3、保健科每月负责将化验室、阴道镜室反馈来的Ⅱb、阴道镜和活检结果人员名单、数据记录,并反馈至初筛机构。

4、保健科每月30号之前将各乡镇、及本检验科、阴道镜室上报数据整理、汇总按时上报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5、按时上报季度报表:每年1、4、7、10月15号之前上报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第二篇:2010宫颈癌项目总结2010年敦煌市宫颈癌检查项目工作总结为提高我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全市农村妇女健康水平,根据《敦煌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敦煌市的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免费检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制定方案,加强领导,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为了确保宫颈癌检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并达到预期目标,市卫生局下发了《敦煌市宫颈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和《敦煌市宫颈癌检查项目培训会的通知》,成立了宫颈癌检查项目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明确了项目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实施步骤和考核办法,规定了各乡镇检查的任务数。

市卫生局组织召开了项目启动会,落实了工作责任和任务。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是我市宫颈癌检查项目工作迅速启动和顺利实施的前提保障。

宫颈癌筛查服务管理制度

宫颈癌筛查服务管理制度

宫颈癌筛查服务管理制度
一、免费“两癌”筛查服务机构要在当地技术服务管理机构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基础信息资料登记、相关技术检查和服务对象信息录入及数据上报等工作。

二、从事免费“两癌”筛查服务人员必须经过省市级组织的相关知识培训,通过考核,并获得从事“两癌”筛查服务筛查技术的技术培训合格证书。

三、认真收集服务对象病史信息,填写《免费宫颈癌筛查服务个案登记表》,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检查。

四、初筛机构将宫颈脱落细胞涂片固定后,24小时内将涂片送至接诊机构。

五、接诊机构在5日内出具检查结果,录入信息系统,7日内将检查结果反馈至初筛机构。

六、初筛机构收集结果,及时告知服务对象,录入信息系统,对初筛结果异常/可疑者开具转诊单,督促其到接诊机构接受阴道镜检查。

七、接诊服务。

对初筛结果异常/可疑病例服务对象进行阴道镜检查,将阴道镜检查结果录入信息系统,并反馈至服务对象。

对阴道镜检查结果怀疑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2)、Ⅲ级(CIN3)或宫颈浸润癌者,进一步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在10日内出具结果,及时反馈给服务对象,并录入信息系统。

八、随访服务。

初筛机构设专人负责筛查结果异常/可疑病例进行随访,填写异常/可疑病例随访登记表,督促其治疗,并进行定期
随访。

子宫颈癌筛查工作制度(3篇)

子宫颈癌筛查工作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加强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子宫颈癌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率,降低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2. 加强子宫颈癌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3. 完善子宫颈癌筛查体系,确保筛查工作有序、高效、规范进行。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子宫颈癌筛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子宫颈癌筛查工作。

2.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辖区内的子宫颈癌筛查工作。

3.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子宫颈癌筛查工作。

四、筛查对象及范围1. 筛查对象: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女性。

2. 筛查范围:本辖区内的各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企事业单位、学校等。

五、筛查方法及流程1. 筛查方法: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等方法。

2. 筛查流程:(1)宣传发动: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子宫颈癌防治知识,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2)预约登记:符合条件的妇女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预约登记。

(3)筛查实施: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对预约登记的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等。

(4)结果反馈:对筛查结果进行审核,对阳性病例进行跟踪管理。

(5)异常病例转诊:对筛查结果异常的病例,按照规定程序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

六、异常病例管理1. 对筛查结果异常的病例,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跟踪管理,包括:(1)电话随访,了解病情变化;(2)指导患者及时就诊;(3)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2. 对疑似子宫颈癌病例,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程序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

七、宣传教育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开展子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2. 利用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普及子宫颈癌防治知识。

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

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

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宫颈癌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一套完善的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宫颈癌检查过程中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效果,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宫颈癌检查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四、术语和定义1. 宫颈癌:指宫颈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肿瘤。

2. 宫颈癌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涂片)、HPV病毒检测、宫颈组织活检等方法。

3. 质量控制:通过规范检查操作流程、监测检查结果和定期进行质量评估,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的要求1. 检查操作流程的规范化a. 检查前准备:包括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b. 采集标本:确保标本采集的技术规范,避免污染和损伤。

c. 标本处理: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相应的标本处理,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d. 结果录入和报告:将检查结果准确录入系统,并及时向患者提供结果报告。

2. 质量监测和评估a. 内部质量控制: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包括对检查操作流程、标本处理和结果录入等环节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b. 外部质量评估:参加宫颈癌检查的外部质量评估活动,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比对,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3. 培训和教育a. 定期组织宫颈癌检查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包括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b. 建立宫颈癌检查操作规范和培训手册,确保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检查操作。

4. 质量问题处理和改进a. 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质量问题反馈。

b. 对于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改进措施,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六、责任与监督1. 医疗机构负责人:负责制定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检查项目信息管理制度
一、项目办公室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每个宫颈癌筛查单位明确专人负责宫颈癌检查项目信息管理工作。

二、检查流程中的每位工作人员应严格按项目方案进行检查和结果填写,完成各类检查表中的每项内容。

三、在工作实施现场完成各种表(册)的初步审核,以保证基本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严格按要求进行知识知晓率和疾病统计,并做好统计报表,每月5日前上报至安化县妇幼保健院相应信息专干,由县专干每月10日前上报至益阳市妇幼保健院。

五、数据质量控制:由初筛单位信息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上月3-5%的各类表册进行复核,并在检查完成后对个案表及统计数据等进行复核,错漏项率应小于5%,完整率应达到95%。

六、各项原始资料、个案登记和汇总报表记录完整,保存完好。

七、保证服务对象隐私,不泄露服务对象个人疾病及基本情况信息,保证信息安全。

八、信息管理负责人: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