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教材分析二教学案例反思
赵州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篇)

篇一:赵州桥教学设计《赵州桥》教学设计洛城街道中心小学王莉教学目标:1、会认“济、匠、砌、雕、抵、智、慧”等7个生字;会写“爪、贵、参、案”等14个生字,理解“创举、横跨”等词语2、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3、理解总起句和过渡句的形式和作用4、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5、学会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既·····又······”、“有的······有的······”等关联词造句。
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课前准备:图片、ppt、生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1、利用学生的固有的对桥的认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你们见过桥没有?见过哪些桥呢?那些桥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2、介绍中外现代比较有名的桥。
(ppt, 图片,简单介绍金门大桥、悉尼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虎门大桥等)3、设疑,引入文本学习。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赵州桥》,一座建造在中国古代的石拱桥。
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课本不说金门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又或者虎门大桥,不介绍精钢做的桥、木头做的桥,而偏偏介绍一座石头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什么课文不介绍其他桥而介绍赵州桥。
)(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桥)2、学习生字词。
(1)(过渡)师:刚才我们读课文的时候,感受到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桥吗?如果感觉不到的话,有很大原因是我们的生字词还没有学会。
《赵州桥》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赵州桥》第二课时教案

赵州桥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2.学习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结构形式;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1.赵州桥的历史背景介绍;2.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结构形式分析;3.学生团队合作完成小组作品:赵州桥模型设计。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赵州桥的照片,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座桥吗?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吗?2.引导学生回答并补充相关信息。
第二步:赵州桥的历史背景介绍1.向学生简要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包括建造年代、建造目的以及历经的风雨等。
2.利用多媒体资料辅助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相关内容。
第三步: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结构形式分析1.通过多媒体展示赵州桥的不同角度照片,引导学生观察桥的形状、结构等特点。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角度仔细观察并记录桥的特点。
3.让每个小组报告他们观察到的赵州桥的特点,并互相交流讨论。
第四步:小组作品设计活动1.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根据赵州桥的特点进行设计,制作一座赵州桥的模型。
2.提供一定的材料和工具,并分发给每个小组。
3.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合作完成模型的建造。
4.每个小组完成后,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反思与展望本节课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旨在通过赵州桥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对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通过小组作品设计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赵州桥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研究。
同时,可以设计更多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赵州桥》教学设计及反思

《赵州桥》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会写“赵、省”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3.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特点。
2.教学难点: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赵州桥的了解。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圈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纠正字音。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精读课文
(1)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等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赵州桥的魅力。
4.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古建筑。
(2)引导学生保护古建筑。
5.书写指导
(1)观察“赵、省”等字的结构和笔画。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教学反思:图片导入直观形象,但在讲解赵州桥特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画图,加深理解。
在拓展环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建筑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赵州桥课后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

赵州桥课后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赵州桥课后的教学反思篇一一、以文本为支点,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此刻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这篇课文段落总―分的写作结构清晰,对于学生写作起步有较强的指引作用。
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紧紧抓住段落“总―分”结构这一特点展开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一次次地渗透“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表达方法,学生对课文这一表达方法便了然于心。
二、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在实现本节课“围绕一个资料写一段话”的教学目标时,能够逐层深入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句、重点词句,如“雄伟、坚固、美观”“既……又……”排比句“有的……有的……还有的”,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运用关联词造句,再到打写时运用排比句式,学生对文本的表达方法、语言有了深刻的感受,并能够出色的完成写作的任务。
三、借助思维导图,注重读写结合要更充分发挥文本对学生的范例作用,我借助思维导图帮忙学生梳理文本的表达方法,学生很快就明晰了文本的写作思路。
由于资源库的拓展阅读资源只是提升本单元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没能体现本课时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我对扩展阅读作了补充,自我写下水文,再现“总―分”结构的段落,对于学生进行课文理解更加深入,对于扩展写作的环节起到铺垫作用。
需要改善的地方:1、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可向学生供给学习方法的支架,总结前面“雄伟”“坚固”的学习方法,先读课文,体会哪些词语说出这个特点,再进行感悟。
使学生清晰地明白该如何进行小组学习。
2、在扩展写作环节,做到对于不一样层次学生的关注,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积累的语言(关联词)表达方法(如排比句式、过渡句的运用),可供给更加开放的写作题目,让层次更高的学生能够进行更加自由的表达。
《赵州桥》教学反思(通用29篇)

《赵州桥》教学反思《赵州桥》教学反思(通用29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赵州桥》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赵州桥》教学反思篇1《赵州桥》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我确定了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确立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一、以读为主,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阅读是现在读文教学中的一个主旋律,本课教学中,我也把朗读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从读中感悟”。
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获取新的知识和感受。
我先让学生回忆18课中最后一句话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找出本课中哪句话也有这样的作用,这样学生就找到了最后一个自然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你从哪里看出来呢?这样学生读书的欲望被激发了,他们都想知道作者这样说的理由,读书就顺理成章了。
例如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
我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这一段,并说一说有几句话,都介绍些什么?(初读)这样学生很快便知道这段话有2句话,他们知道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和建造的年代。
“那为什么要介绍这些呢?除此之外你还读到了什么?”(再读)“作者是想给我们一个大体的介绍,我还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很好,那有谁能告诉我世界闻名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座桥十分的有名!”“哦?有这么多的桥,为什么这座石拱桥举世闻名呢?”(读一读,划一划)“因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了。
”“这是一句句子,其中包括了建造时间和设计者,那么是否因为这是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而使它出名还是因为其它什么原因呢?请找出一些词语概括。
《赵州桥》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

《赵州桥》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赵州桥》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赵州桥》优秀教学反思篇1《赵州桥》一课着重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为了切实落实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渗透到每科的教学中去,配合我校开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我一改往日传统的逐段分析、讲授的教学模式,在《赵州桥》一课上大胆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达到多方位训练的目的。
一、收集资料,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学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让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赵州桥或其它一些桥梁的资料。
可查找课外书籍,上网查询等,并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以待上课教学时用。
这一次的课前预习,我一改往日的让学生做单调的查字、组词等练习,而是尽可能地去收集自己所需的材料。
看科普书、上网等都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于是,我就投其所好,通过这些渠道将资料收集好,并加以整理、归纳,无形中就给了他们课外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的锻炼。
二、质疑解疑,轻轻松松学习课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教学时,一开课,我就说要带他们到赵州桥去玩玩,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赵州桥的全景,这样马上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完课文后,都知道了什么?待学生七嘴八舌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后,我又提了一个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提出,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同学们纷纷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纳。
随后,我就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将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看看能用自己现有的资料解决哪些问题。
在学习小组中,同学们相互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同时也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
《赵州桥》教案与课后反思

《赵州桥》教案与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学会欣赏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智慧和美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感受赵州桥的宏伟壮观。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造技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兴趣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赵州桥在桥梁建筑领域的创新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赵州桥的结构原理和建造技术。
(2)如何评价赵州桥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赵州桥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讲解赵州桥的PPT或教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赵州桥的相关知识。
(2)准备记录笔记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赵州桥的壮观景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简要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赵州桥的结构原理和建造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其创新之处。
(2)分析赵州桥在桥梁建筑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赵州桥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5. 总结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赵州桥的重要性和价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进行课后反思。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深入了解赵州桥的建造背景和历史意义。
2. 选取一座中国古代桥梁,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其结构和特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赵州桥的宏伟壮观。
在课堂讲解环节,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的结构原理和建造技术,让他们了解到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智慧和美感。
《赵州桥》教案与课后反思

《赵州桥》教案与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和历史地位。
(2)学会欣赏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艺术风格。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赵州桥的特点。
(2)学会运用互联网资源,了解赵州桥的相关背景资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及其在我国桥梁史上的地位。
(2)学会欣赏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艺术风格。
2. 教学难点:(1)赵州桥的创新设计与施工技术。
(2)如何运用互联网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
(2)学生分享课前预习成果,介绍赵州桥的相关知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赵州桥的创新之处。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赵州桥在我国桥梁史上的地位。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评价:(1)教师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其艺术风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评价赵州桥的美学价值。
5. 课后实践:(1)学生运用互联网资源,了解赵州桥的施工技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及其在我国桥梁史上的地位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代桥梁建筑艺术风格的欣赏能力。
3. 学生运用互联网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能力。
4. 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课后反思意识。
五、课后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3. 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话题,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其他著名的桥梁,如南京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等,与赵州桥在设计、建筑技术、历史地位等方面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州桥教材分析二教学案例反思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赵州桥教材分析二_教学案例反思_实录,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重点生字匠:jiàng有手艺的人:匠人。
木匠。
画匠。
能工巧匠。
灵巧,巧妙:独具匠心。
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但平庸板滞,缺乏独到之处:匠气。
笔画数:6;部首:匚;笔顺编号:133125造句:全文布局合理,匠心独运,具有感人的艺术效果伟:(偉)wěi大,伟大。
伟人。
伟力。
伟业。
伟岸。
宏伟。
魁伟。
丰功伟绩。
笔画数:6;部首:亻;笔顺编号:321152造句:金字塔是世界上伟大的建筑奇迹砌:qì建筑时垒砖石,用泥灰粘合:砌墙。
堆砌(亦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台阶:雕栏玉砌。
砌qiè〔砌末〕中国元曲中称戏曲舞台上所用的简单布景和特制的器物。
亦作“切末”(“末”均读轻声)。
笔画数:9;部首:石;笔顺编号:132511553砌qiè组词:砌末qièmò〖qiemo〗(元杂剧演出中所用简单布景和道具。
也作“切末”)造句:长城是由千千万万数不清的砖石砌垒起来的。
跨:kuà抬腿向前或向旁移动越过,迈过:跨进。
跨入。
跨度。
骑,两脚分在器物的两边坐着或立着:跨马。
小孩跨着门槛。
超过时间或地区之间的界限:跨越。
跨年度。
跨国公司。
附在旁边:跨院。
古同“胯”。
笔画数:13;部首:足;笔顺编号:2512121134115造句: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
创:(創)chuàng开始,开始做:创造。
创制。
首创。
开创。
创立。
创演。
创议。
创(創)chuāng伤:创伤。
创口。
创巨痛深(喻遭受重大的损失)。
笔画数:6;部首:刂;笔顺编号:345522chuàng造句:劳动人民创造了奇迹。
chuāng造句:那是我们心头的创伤。
既:jì动作已经完了:既往不咎。
既而。
已经:既成事实。
既定。
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既快又好。
笔画数:9;部首:旡笔顺编号:511541535造句:既然已经开始了,我们就不应该放弃。
击:(擊)jī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击打。
击鼓。
击中(zh恘g )。
击破。
击毙。
击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
旁敲侧击。
攻打:击败。
击毁。
打击。
声东击西。
碰,接触:撞击。
目击。
肩摩毂(g?)击(亦作“摩肩击毂”)。
打笔画数:5;部首:凵笔顺编号:11252造句:经过激烈的战斗,我军彻底击败了敌人。
毁:huǐ破坏损害:毁灭。
毁害。
毁弃。
销毁。
烧掉:烧毁。
焚毁。
把成件的旧东西改造成别的东西:一张旧桌子毁成两个小凳子。
诽谤,说别人的坏话:毁谤。
毁誉。
诋毁。
誉笔画数:13;部首:殳;笔顺编号:3215111213554造句:这场战争毁灭了多个国家。
坚:(堅)jiān牢固,结实,硬:坚固。
坚实。
坚如磐石。
不动摇,不改变:坚决。
坚信。
牢固、结实的东西或阵地:中坚。
攻坚。
披坚执锐。
姓。
脆笔画数:7;部首:土笔顺编号:2254121造句:只要你坚持持之以恒的学习,就一定会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固:gù结实,牢靠:坚固。
稳固。
巩固。
凝固。
加固。
坚定,不变动:固执。
固定。
固本。
本,原来:固有。
固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鄙陋(见识浅少)。
姓。
笔画数:8;部首:囗;笔顺编号:25122511造句: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且:qiě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且大。
尚且。
况且。
表示暂时:苟且偷安。
姑且。
表示将要、将近:城且拔矣。
年且九十。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且走且说。
表示经久:这双鞋且穿呢!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且说。
姓。
且,jū文言助词,用在句末,与“啊”相似。
多的样子。
农历六月的别称。
敬慎的样子:“有萋有且”。
古同“趄”,趑趄。
笔画数:5;部首:一;笔顺编号:25111造句:他不但语文学得好,而且擅长绘画音乐。
案:àn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案子。
案板。
书案。
条案。
拍案而起。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案。
备案。
议案。
提案。
方案。
有案可查。
案卷。
案牍。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案。
血案。
案件。
案例。
案犯。
破案。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
同“按”⑤笔画数:10;部首:木;笔顺编号:4455311234造句:五星红旗上的图案都有其特殊的含义。
智:zhì聪明,见识:智力。
智慧。
智商。
智育。
智能。
智谋。
才智。
机智。
理智。
明智(a.考虑问题周到、严密;b.有远见)。
足智多谋。
利令智昏。
愚笔画数:12;部首:日;笔顺编号:311342512511造句:他的机智勇敢受到全村人的赞誉。
慧:huì聪明,有才智:聪慧。
智慧。
颖慧。
慧黠(聪明而狡猾)。
慧心。
笔画数:15;部首:心;笔顺编号:111211125114544造句:每个孩子都有聪慧过人的一面。
重点词语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心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学习目标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说明文。
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
通过对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赵州桥在中国乃至世界建桥史上都是一个创举,它优美的造型和非常实用的设计让世人赞叹。
课文主要从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等方面写了桥设计上的特点。
作者把说明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领悟语言描写的特色,积累语言;二是要学生认识赵州桥的建造特点,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课文重点课文对赵州桥各部分的设计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让学生认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以及设计上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以及设计上的特点。
第二自然段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是用它的具体长度和宽度来说明的。
“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是对桥宽的描写和进一步说明。
接着介绍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两个特点:1.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2.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然后说明大小桥洞的作用和这种设计的优点。
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是个长句子。
“既……又……”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这种设计的优点:一是坚固,二是节省石料。
这种高超巧妙的设计称得上“世界之最”。
因此,说它是建桥史上的创举。
相关知识1、探究性学习。
学生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多读多想,在自读中动脑思考,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比如,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应当由学生主动思考后提出,学生之间展开讨论、研究,而不要由教师提问,讲解。
还可以让学生注意收集资料,把赵州桥与一般的桥相比较,从而体会赵州桥的设计特色。
2、理清思路、认识特点。
理清思路认识赵州桥的雄伟、设计独特和美观等特点。
写桥的雄伟,运用了几个数字,应启发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写桥的独特设计,主要是抓住桥洞的特点来描述的。
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弄清桥的几个主要特点及作用:没有桥墩,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4个小桥洞,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理解这个重点句子,要注意两点:一是句子中的“建桥史”,需要弄明白;二是在这基础上,联系第一自然段中的“1400多年”。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创举”的含义,从而便于对课文最后那段话加以理解。
写桥的美观,课文主要描写了桥面两侧栏杆上精美的图案。
教学时运用挂图、投影等直观手段,结合朗读课文,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赵州桥简介》《赵州桥传说》见综合知识)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赵州桥》教材分析二,赵州桥,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