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手术体位及入路

合集下载

常用的手术体位(一)2024

常用的手术体位(一)2024

常用的手术体位(一)引言概述:手术体位是在手术操作中患者采取的特定姿势,旨在为医生提供最佳的视野和操作空间,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手术体位(一),包括卧位、坐位、立位、仰卧位和俯卧位。

每种体位都有其适用的手术类型,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卧位:1. 仰卧位:患者仰卧平躺于手术台上,常用于心血管手术、胸腹部手术等。

2. 侧卧位:患者侧身躺于手术台上,常用于脊柱手术、关节手术等。

3. 俯卧位:患者面朝下躺在手术台上,常用于背部手术、肛肠手术等。

二、坐位:1. 半坐位:患者上身半坐半卧,常用于头部手术、眼科手术等。

2. 直坐位:患者身体直立坐在手术台上,常用于胸部手术、脑部手术等。

三、立位:1. 直立站立位:患者直立站立在手术台上,常用于下肢手术、骨科手术等。

2. 倒立位:患者头朝下悬挂在手术台上,常用于眼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等。

四、仰卧位:1. 头高仰卧位:患者仰卧,头部稍高抬,常用于颅内手术、颈部手术等。

2. 胸高仰卧位:患者仰卧,上半身高抬,常用于胸部手术、胃肠手术等。

五、俯卧位:1. 头低俯卧位:患者俯卧,头部低垂,常用于眼部手术、耳鼻喉科手术等。

2. 胸低俯卧位:患者俯卧,上半身低垂,常用于胸部手术、颈椎手术等。

总结:手术体位对手术操作至关重要,选择适当的体位有助于提供良好的视野和操作空间。

常用的手术体位包括卧位、坐位、立位、仰卧位和俯卧位。

每种体位都有其适用的手术类型,医生在选择体位时需根据手术部位和目的进行综合考虑。

正确的手术体位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颅脑手术入路选择的相关原则

颅脑手术入路选择的相关原则

颅脑手术入路选择的相关原则大脑是人体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器官之一,若大脑受损,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无论是脑卒中、颅脑外伤还是脑肿瘤、功能性疾病等,都需要通过颅脑手术进行治疗。

而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的要素众多,其中手术入路是保证体位正确安置的必要前提,手术入路的选择可以决定手术损伤、手术路径以及手术质量。

那么颅脑手术入路该如何选择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常见手术入路1.1额部入路若颅脑手术部位主要在于额叶底部、额叶前部、鞍区、颅前窝底等部位,通常情况需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使用头架固定头颅后,选择双额发际内冠状切口,仅须切开病变侧单侧骨瓣。

在眼眶上中线附近钻孔时,应当避免在上矢状窦及额窦。

1.2翼点入路若颅脑手术部位主要在于鞍上、鞍旁、蝶骨嵴、海绵窦等处,患者需要保持仰卧位,将其头部进行对侧旋转、后伸,同时使用头架固定,选择翼点入路,采用额项部弧形切口,常适用于前循环动脉瘤、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手术。

1.3颞部入路若患者手术部位在额叶、海马、颅中窝底等处,可选择颞部入路,采取“马蹄形”切口,患者需取侧卧位,保证病侧向上。

1.4项枕部入路若患者手术部项叶、枕叶、大脑镰中后部等,可选择项枕部入路,多采用侧卧位,“马蹄形”或直线切口。

1.5经枕小脑入路经枕小脑入路适用于中脑及松果体区手术,患者需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在头皮做“马蹄形”切口。

1.6枕下后正中及旁正中入路枕下后正中入路多用于小脑蚓部、第四脑室、脑干背侧及枕下减压手术,患者需呈侧卧、俯卧位,并使用头架对头部进行固定,拔针颈部能够伸展,做直切口。

而枕下旁正中入路适用于脑桥小脑三角、脑干外侧及小脑外侧等部位的手术,患者可保持侧卧或仰卧位,头部需转向病变对侧,做与中线平行的直切口。

2手术入路选择原则首先,颅脑手术入路与普通外科手术入路具有相同的选择原则,即需要保证距离最近且手术视野暴露充分,需要特殊注意的一点为颅脑手术需避开患者脑功能区。

理想的手术入路,是能够在严格保护患者正常脑血管结构的同时,保证没有手术盲点,使病变能够经手术得到彻底的处理。

颅腔内肿瘤切除手术记录

颅腔内肿瘤切除手术记录

颅腔内肿瘤切除手术记录患者信息:姓名:XXX性别:XXX年龄:XXX手术记录:手术日期:XXX手术医生:XXX一助:XXX二助:XXX术前准备:在手术前进行了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保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术前给予患者充分的解释和告知,患者及家属理解并同意进行手术。

手术过程:1. 麻醉方式:采用全麻,由麻醉科医生负责,患者麻醉安全平稳。

2. 体位:将患者置于XXX侧卧位,头低足高。

3. 消毒:采用严格的无菌操作,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

4. 骨瓣切割:用XXX钻进行骨瓣切割,开颅XXXxcm,保护好脑组织。

5. 颅内探查:术者、一助援助下,逐层进行颅内探查,发现位于XXX位置的肿瘤,约XXX大小。

6. 肿瘤切除:细致切除肿瘤,注意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操作中有辅助器械协助。

7. 出血控制:肿瘤切除过程中,出血较多,采用电凝、生物胶、缝扎等方式进行出血控制。

8. 遗留腔内注射:术后在腔内注射XXX药物,以防止肿瘤复发。

9. 清理手术物:彻底清理手术区域,保持洁净。

10. 骨瓣复位:用XXX钢板复位固定。

11. 皮肤缝合:采用XXX方式进行皮肤缝合。

12. 愈合处理:手术完成后,对伤口进行敷料处理,加压包扎。

术后恢复:1. 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观察,注意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变化等情况。

2. 术后监测:进行常规的血液检查、头颅CT/MRI等检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和术后情况。

3.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记录。

4. 饮食与活动:根据患者病情,逐步增加饮食和活动量。

5. 术后用药:根据需要,给予患者必要的止痛、抗感染、促进愈合等药物治疗。

6. 术后随访:安排术后随访计划,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手术效果与患者康复情况。

术后并发症:1. 术中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

2. 术后X天,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对症处理,症状缓解。

3. 术后X天,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见感染迹象。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根据对患者的评估和肿瘤所在位置选择合适手术体位。

摆放体位时,头放置不能过低,避免脑淤血和颅内压升高,减少手术野的出血量,防止脑水肿。

(一)仰卧位1.仰卧侧头位:适用于额、颗、顶部及颅前窝手术(眶上一翼点联合入路,鞍上、鞍旁及鞍后以及伸展至海绵窦、沿天幕切迹和眶内的大型病变、前交通动脉夹闭术等)。

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患侧肩部下置一垫,手术床前部向上抬高15度-20度,头向下倾斜20度,并向对侧旋转45度,头架固定头部或枕下垫头圈。

颈部避免过度扭曲,以免影响气管导管的通畅,引起颈部肌肉损伤和颈静脉受压而使颅内压升高。

2.垂头仰卧位:适用于经口鼻蝶或单鼻孔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即头后仰15度-20度,肩下垫一个软方枕,头下枕头圈。

(二)侧卧位侧卧位适用于桥小脑角病变(听神经瘤、胆脂瘤、脑膜瘤、囊肿)、小脑病变、四脑室病变、后颅凹病变、颈椎病变:患侧向上,用神经外科专用头架或头圈固定,患侧肩膀用一长宽约束带加软枕牵拉固定于手术床两旁,牵拉力度要适宜,防止过度牵拉引起颈部神经、组织的损伤。

(三)俯卧位俯卧位适用于脊髓手术、脑干(中脑)肿瘤切除术(中脑胶质瘤、中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先天性肿瘤)。

使用神经外科专用头架固定。

1.俯卧位时注意勿使患者胸、腹部受压,以保持其呼吸通畅及下肢静脉回流正常。

男性患者尤应注意勿使生殖器受压。

2.保持深静脉穿刺管及导尿管通畅。

3.俯卧位时使用头架前,应注意涂抹红霉素眼药膏于结膜囊,并覆盖护肤帖膜,避免头架损伤眼睛。

因可能由于手术造成头部于头架位置偏区,术中定时观察患者头架压迫区域,并加以按摩。

(四)坐位坐位适用于幕下后颅窝开颅术I.为患者双下肢缠绷带时,要松紧适度,减少下肢血液淤积。

2.使用坐位架时,保持头、颈在同一轴线,头部以适宜方法固定于坐位椅的头架上。

患者胸前与坐位椅之间放一软方枕,背部加衬垫,并用约束带从患者背部将其固定于坐位椅上,双下肢置于长脚蹬上,保持功能位。

颅内肿瘤手术的麻醉

颅内肿瘤手术的麻醉

颅内肿瘤手术的麻醉病例一一般情况患儿,女,11岁,46kg。

患儿因头痛、头晕半年,乏力伴行走不稳4个月,喷射性呕吐半个月余就诊,患儿慢性起病,上述症状逐渐加重。

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双瞳孔等大等圆,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指鼻试验、闭目难立征(+),步态不稳,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偶闻期前收缩,未及杂音,近3个月体重减轻9kg。

头颅MR示: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髓母细胞瘤可能性大,幕上脑积水并间质脑水肿。

ECG可见偶发单个室早,余无特殊。

诊断为后颅窝占位,完善术前准备择期手术。

麻醉过程患儿入手术室后HR80次/分,BP120/65mmHg,SpO2 100%。

静脉滴注舒芬太尼15μg,注射2%利多卡因40mg,丙泊酚100mg,罗库溴铵25mg,戊乙奎醚0.5mg,面罩给氧加压通气,胸廓起伏良好,肌松完全后经口气管内插管,6.5mm(ID),插管深度18cm,听诊双侧呼吸音对称后胶布妥善固定导管,转换为机械通气模式,设置压力控制模式PC16mmHg,I∶E= 1∶2,RR 16~22次/分,控制PETCO2在28~35mmHg范围内。

行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ABP。

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6mg/(kg·h)及瑞芬太尼0.20~0.25μg/(kg·min)维持麻醉,术中严密监护,根据手术进程和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患儿的电解质平衡和血液管理,体征大致平稳。

手术历时4.5小时,出血约400ml,术中补充晶体液1300ml,胶体液500ml,输入RBC 2U,FFP100ml。

术毕前查血气示:pH7.38;PCO236mmHg;21.0mmol/L;BE- 4mmol/L;HCT28%;电解质大致正常。

患儿体征大致平稳,手术医师考虑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患儿带管送至ICU继续观察治疗。

给予患儿术后镇痛,PCA配方:舒芬太尼90μg,生理盐水100ml,昂丹司琼8mg,泵速2ml/h。

颅内占位手术手术指引

颅内占位手术手术指引

颅内肿瘤切除术手术指引1.概念:(1)人脑由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等部分组成。

(2)每一侧半球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及枕叶。

(3)大脑包括左右半球及中间的上、下蚓部,以上中下脚与脑干相连。

间脑位于大脑两半球之间,其外侧面与大脑两半球之内侧面相连,其间有深而窄的垂直正中裂隙,称为第三脑室。

(4)脑干是由中脑、桥脑、延髓组成,它们相互连接,背后连接小脑,头端连接间脑,尾端连接脑干与小脑之间有第四脑室。

颅内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20~50岁的青壮年。

颅内肿瘤发生于大脑半球的机会最多,其后依次为蝶鞍区、小脑(包括小脑蚓部)、桥小脑角、脑室内、脑干。

其治疗方式仍以手术切除为主。

2.手术方式:颅内肿瘤切除术3.手术体位:(1)仰卧位:适用于额部、前颅底、颞部、鞍区、中颅窝、顶前部、纵裂等(2)俯卧位:适用于后颅窝或脊髓4.麻醉方式:全身麻醉5.仪器设备:脑外科动力系统,电刀,吸引器,显微镜,6.物品准备:(1)器械准备:辅料包、手术衣、治疗碗、新脑包、电钻包、脑外科四件套(2)一次性物品准备:1/4/7缝线、阑尾针、电刀、23#/11#刀片、双极电凝(长细型)、输液器、吸引器、头皮夹、骨蜡、医用薄膜、脑外科薄膜、明胶海绵、脑棉、冲洗球、显微镜套。

7.手术配合:洗手护士配合:(1)提前30min洗手上台,整理器械台,准备手术用物,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棉片、缝针及其他敷料数目。

(2)手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巾,贴神经外科专用贴膜。

用艾力斯分别固定好电刀、双极电凝、滴水管及吸引管。

(3)常规切开皮肤、皮下及帽状腱膜层,翻开皮瓣。

1)递手术刀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2)递头皮夹钳上头皮夹,头皮止血3)递双极电凝止血,递手术刀或脑膜剥离器,钝性或锐性分离,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层,向皮瓣基底部翻转4)用双极电凝于皮肤腱膜瓣内面止血5)用盐水纱布垫于基底部外面,递湿的盐水纱布覆盖于其内面,头皮勾牵引固定皮瓣(4)去骨瓣后,暴露硬膜,将硬脑膜悬吊于骨窗边缘。

显微镜下颅内肿瘤摘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显微镜下颅内肿瘤摘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体护理计划 , 特别是对视力 和听力有 障碍的病人更要体贴入微 ,
ta r na tmO u d r o n e ta t n 极 电凝 ; r c a iI u r n e g ig xr ci o 特殊敷料 : 如不同规格 的脑棉片 、 止血纱布 、 明胶 海绵 把
u d i r s op n erm o c e c
n u io— e r —ma— ombn d s b c ii la d ifaa y i hn p ra h n —c ie u ocpt n n tlb rn tie a po c a
ui rt al ha drJ .N hnd( ,9 6 1 7 :8 s ga a b edbi [ ] oS i n ot e e k 池 18 ,4( ) 8 7—
位, 以及头部皮肤准备情 况 ; 帮助视力和 听力有 障碍的病人稳妥 的躺 在手术 床上 , 注意保 暖 ; 建立 静脉通 路 , 别选择上肢 桡静 分 脉和右 _肢 的踝静 脉 , 连接 三通 固定好 , F 并 以保证 术中补液 、 输 血通 畅 ; ②合理摆 放体 位, 以病 人舒适 、 全 、 安 无损 伤为原则 _ , 3 J
r i [] S r e t ,9 8 27 2 8 e o J . ugN u l 8 , — 9 . gn o1 9 [ ] 符利 君, 5 吴怀 兰, 张南南 , . 等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中特殊体位 的安置 及护理[ ]中华 护理杂志 , 0 ,0 6 :6 — 7 . J. 2 5 4 ( )4 9 4 0 0 作者简介 : 包纯纯(9 8 ) 女 , 1 7一 , 护师 , 大专, 工作单位 :2 0 0 温州医学 3 50 , 院附属第一医院 ; 茜 、 叶瑶 、 卫红工作单位 ;2 0 0 温州 医学 院附属 林 350 ,

脑瘤手术实施方案

脑瘤手术实施方案

脑瘤手术实施方案脑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脑瘤手术是治疗脑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介绍脑瘤手术的实施方案。

一、手术前准备1.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包括头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脑瘤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的情况。

2.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清洁手术部位、心理护理等。

二、手术操作1. 麻醉: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2. 头部定位:在确定手术部位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定位,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3. 切口:根据脑瘤的位置和大小确定切口位置,并进行皮肤消毒,切开头皮和颅骨。

4. 穿刺:在确定脑瘤位置后,进行脑实质穿刺,达到脑瘤的部位。

5. 切除:根据脑瘤的性质和位置,进行脑瘤的切除,尽量保护周围正常脑组织,避免损伤。

三、术后护理1. 监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监护,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神经系统监测等。

2. 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3. 恢复训练: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语言康复、运动康复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四、术后随访1. 复查: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包括头部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功能评估等。

2. 术后指导:对术后患者进行术后指导,包括饮食指导、生活方式指导等,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脑瘤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需要严密的术前评估、精准的手术操作和细致的术后护理。

只有全面的护理措施和科学的操作方法,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脑瘤手术实施方案进行操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rinsic Cerebral Tumor Operative Approach and Patient PositionsThe surgical approach and patient positioning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location of the intrinsic cerebral tumor and will be described separately.Frontal Lobe TumorsFrontal lobe tumors can essentially be divided into two different locations, depending on the proximity of the lesion to the midline. For those lesions that are found within 4 cm of the midline, the head of the patient can essentially be positioned straight up or turned slightly to the contralateral side after fixation with the three-point Mayfield head holder device. This also applies to tumors that are situated deeply within the anterior portion of the cingulated gyrus in front of the rolandic cortex. The incision extends from above the zygomatic arch to the anterior hairline and may be extended down onto the forehead slightly if the tumor is situated very far anteriorly. Should that be necessary, this incision is closed with subcuticular sutures and Steri-Strips (3M, St. Paul, MN) in that portion that involves the forehead (Fig. 1). For tumors situated more than 4 cm from the midline, positioning is facilitated by turning the head nearly 60 degrees toward the contralateral side, with a roll placed under the ipsilateral shoulder (Fig.2). The incision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and, when this is done on the dominant hemisphere side, the scalp is infiltrated around the incision extending from the zygomatic arch above the ear and forward along the forehead in a circumferential pattern. When the tumor is within 1 to 2 cm of the rolandic cortex, it will be necessary to either expose the motor tract to facilitate stimulation-induced mapping or to stimulate the motor cortex with a subdural strip electrode should this area not be exposed because of an anteriorly placed craniotomy.额叶肿瘤额叶肿瘤依据病变距中线的距离基本上可分为2个不同的位置。

对于距中线4cm 内的病变,患者的头位可在Mayfield头架固定后垂直或向对侧轻度偏斜摆放。

这个头位同样可应用于rolandic皮层(即中央区)前的扣带回前部的深处肿瘤。

手术切口自颧弓至前发际,如果肿瘤非常靠前,则切口可向前额轻度延长。

如果必要的话,切口术后采用皮内缝合或创可贴(3M, St. Paul, MN)粘合,包括前额部(图1)。

对于距中线4cm之外的肿瘤,患者头部向对侧旋转约60°,同侧肩下垫圆枕(图2)。

当这是在优势半球端操作时,切口基本上是相同的,头皮切口周围浸润是从颧弓到耳朵上方再到前额部的圆周形式。

对于在rolandic皮层1-2cm内的肿瘤,有必要暴露运动束以诱导刺激定位,如果因为先前开颅而未能得到充分暴露,可以用硬膜下电极片刺激运动皮层而获得暴露。

FIGURE 1. Illustration showing the surgical position and scalp incision for frontal tumors within 4 cm of the midline.FIGURE 2. Illustration showing the surgical position and scalp incison for frontal tumors lateral to 4 cm of the midline.Temporal TumorsFor tumors involving the anterior half of the temporal lobe, the head is turned nearly 90 degrees contralateral to the lesion, with the head remaining parallel to the floor. When the lesion extends very far mesially near the cerebral peduncle and above the uncus, the head should be flexed toward the floor by 10 degrees. The incision extends from the zygomatic arch just above the pinna of the ear, and then superiorly toward the anterior hairline (Fig. 3, A and B). Should the tumor be located on the dominant hemisphere, the anesthetic scalp block again parallels the incision in a circumferential fashion (Fig. 4, A–C).。

When the tumor involves the posterior half of the temporal lobe, the head positioning remains the same but the incision extends from the zygomatic arch superiorly and thenposteriorly to end well behind the pinna of the ear in a horseshoe-type fashion. Again, should the exposure be on the dominant hemisphere side, the area of the incision is circumferentially infiltrated with local anesthetic.颞叶肿瘤对于前半颞叶内的肿瘤,病变侧头需向病变对侧旋转近90度,整个头部保持与地面平行。

当病变延伸很远,邻近中线附近的大脑脚及钩回之上,此时头部应向地板弯曲10度。

切口从颧弓延伸,沿耳廓上方,超越前发际线(图3,A和B)。

如果肿瘤位于优势半球,先行头皮阻滞麻醉,再以圆周形式平行延伸切口。

当肿瘤位于颞叶的后半部,头部定位仍然同前,但切口从颧弓上方开始,向后延伸,以马蹄形形式结束于耳廓后方。

同时,如果肿瘤位于优势半球侧,切口范围需用药物行局部浸润麻醉。

(图4,A-C)FIGURE 3. Illustrations showing the surgical position and scalp incision for anterior (A) and posterior (B) temporal lobe tumors.FIGURE 4. Illustrations showing the scalp incision and local anesthetic infusion for parietal tumor resection (A), frontotemporoinsular tumors (B), and anterior temporal tumors (C) under awake mapping conditions.Insular TumorInsular-based tumors provide a special challenge to the surgeon; thus, positioning must be adequat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s of the surgical exposure and resection, depending on the location of the lesion above or below the sylvian fissure. For insular tumors in which the majority of the lesion is above the sylvian fissure, the patient’s head is turned a minimum of 60 degrees contralateral to the tumor, with the head extended nearly 15 degrees superiorly in relation to the floor. This allows for the resection to parallel the insular vessels, which are slanted toward the temporal lobe (Fig. 5A). When the majority of the insular tumor is located inferior to the sylvian fissure, the head should be turned nearly 90 degrees contralaterally and flexed inferiorly toward the floor nearly 15 degrees (Fig. 5B). This allows for direct visualization into the inferior aspect of the insula once the superior middle temporal gyrus is resected or retracted. This also provides access to the inferior portion of the uncinate fasciculus, which is facilitated by thehead-down position. If the lesion extends very far posteriorly, at least to the end of the posterior limb of the internal capsule, the head should not be turned 90 degrees but should remain 60 degrees from the straight up position to facilitate access to the posterior portion of the lesion. Should the insula be approached in the dominant hemisphere, the anesthetic block will again encompass in a circumferential fashion the incision, which typically extends from the zygomatic arch above the pinna of the ear and forward to the anterior hairline.岛叶肿瘤岛叶肿瘤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挑战,正因如此,体位的摆放必须适于获得理想的视野暴露和手术切除,取决于病变在外侧裂上还是外侧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