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足石刻的思想与艺术

合集下载

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内涵及研究思路分析

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内涵及研究思路分析

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内涵及研究思路分析【摘要】大足石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探讨大足石刻的历史背景和道德文化的体现,分析了其中所包含的优良道德文化,阐述了研究这些道德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结合研究方法和途径,探讨了如何深入挖掘大足石刻的优良道德文化内涵。

结论部分总结了对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大足石刻的优良道德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大足石刻所蕴含的道德智慧,为传承和发扬优良道德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历史背景、体现、重要性、借鉴、当代社会、意义、方法、途径、探究、结论、总结、展望、研究方向1. 引言1.1 大足石刻的历史背景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代,历经南宋、明、清各代的修复和增补,形成了规模宏大、题材丰富、工艺精湛的独特艺术风格。

大足石刻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匠人的敬业精神和艺术才华,也可以体会到古代人民的崇德向善之风。

大足石刻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这里曾是巴国的一部分,秦汉时期为巴国守将所治。

后来,大足成为了佛教的重要发展地区,留下了大量的佛教文化遗产。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足石刻见证了巴蜀文化的繁荣与兴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对大足石刻的历史背景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大足石刻的优良道德文化内涵。

.1.2 道德文化在大足石刻中的体现在大足石刻中,道德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大足石刻作为中国石刻艺术的代表,其雕刻内容多为佛教故事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佛教所倡导的慈悲、善良、忍耐等道德观念。

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内涵及研究思路分析

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内涵及研究思路分析

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内涵及研究思路分析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大型石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精湛的雕刻工艺,使得大足石刻成为了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

对于大足石刻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其艺术价值,更要探索其中所蕴含的优良道德文化内涵,这将对我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甚至整个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大足石刻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其石刻云集了近千年的佛教造像、题记和石刻艺术品,它们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石刻艺术传统的杰出代表。

大足石刻以其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内涵而著称,其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佛教教义和道教观念。

在大足石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儒家的仁爱精神、佛家的舍己为人和道家的清静无为。

这种蕴含在石刻中的道德内涵,让人们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大足石刻还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正义、公平、忠诚等道德观念的追求。

石刻中的题记和雕像,往往表现了古代人们对于忠君爱国、诚信守义等道德品质的颂扬和弘扬,这些道德观念不仅是古代人们对生活态度的反映,更是对后人的道德启迪和教育。

在当今社会,这些优良的道德观念依然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大足石刻还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美”、“大善”、“大爱”等思想内涵。

这些思想内涵在石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佛家的慈悲心肠、儒家的仁爱精神、道家的无为而治等,这些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将我们引向了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和价值取向。

1. 从题记及造像入手,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道德内涵。

大足石刻中的题记和雕像往往是古代人们对道德品质和美好生活的设想和表达,通过对这些题记和雕像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大足石刻所传承的优良道德文化。

2.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揭示大足石刻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文化内涵。

大足石刻所反映的道德观念和文化内涵,受到了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影响,通过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大足石刻中蕴含的道德文化内涵。

大足石刻的匠心工艺

大足石刻的匠心工艺

大足石刻的匠心工艺大足石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其匠心工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精湛的雕刻技艺大足石刻出色的匠心工艺首先表现在其精湛的雕刻技艺上。

大足石刻的刻工细腻、精细,无论是线条还是纹饰,都显得十分清晰。

大足石刻刻得十分细腻,线条流畅,充分表现了雕刻师对细节的敏感和掌握。

同时,大足石刻还注重墨线的准确描绘,使得刻画的形象栩栩如生。

二、独特的艺术风格大足石刻的匠心工艺还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上。

大足石刻融合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包括佛教艺术、宫廷艺术和民间艺术等。

大足石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摹拟了真实世界中的各个群体。

佛教造像尤为突出,大足石刻的佛像形态优美,气势雄浑。

另外,大足石刻中的花鸟纹饰,也充满了生动的艺术表达。

三、雄浑的艺术气质大足石刻的匠心工艺还体现在雕刻作品所呈现的雄浑的艺术气质上。

大足石刻以其巍峨雄伟的建筑气势和雕刻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示了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大足石刻中的佛像、神像等作品,造型巧妙,线条流畅,呈现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气质。

而大足石刻中的山水纹样,却更加自然恬静,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

四、丰富的文化内涵大足石刻的匠心工艺还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上。

大足石刻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佛教故事、历史传说、文学名篇等。

这些丰富的内容使得大足石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大足石刻中的佛教造像和壁画,生动展现了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式;而历史传说和文学名篇的题材,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展示。

总之,大足石刻的匠心工艺体现在其精湛的雕刻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雄浑的艺术气质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上。

在千百年的岁月中,大足石刻通过雕刻师们的匠心工艺,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幅精美的艺术画卷,展示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卓越成就,也为人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古代艺术与文化的窗口。

大足石刻的介绍

大足石刻的介绍

大足石刻的介绍一、大足石刻的历史背景1. 起源大足石刻位于中国重庆市大足区,是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但其鼎盛时期是在晚唐、南宋和明代。

此处的石刻艺术作品以典型的唐代风格为主,展现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2. 艺术风格大足石刻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佛教艺术、道教艺术和儒教艺术,形成了独特的综合艺术风格。

它以佛教题材为主,但在细节上兼容并蓄了其他宗教和哲学思想。

作品中的雕刻技法精湛,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感觉。

二、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1. 世界级艺术遗产大足石刻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于199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巅峰成就,对研究古代雕刻技法和宗教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2. 雄浑壮丽的造型大足石刻的造型规模庞大,规模之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它的雕刻题材广泛,涵盖了佛教故事、历史传说、民俗传说等。

不论是大型雕像还是细节雕刻,都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精湛技巧和雄浑壮丽的造型。

三、大足石刻的文化意义1. 宗教信仰的传播大足石刻作为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对佛教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雕刻佛像和佛经故事,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佛教教义,增加了人们对佛教宗教信仰的认同感。

2. 历史文化的传承大足石刻表达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作为历史的见证,它记录并传承了唐朝、宋朝和明代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

通过对大足石刻的研究和欣赏,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大足石刻的保护与研究1. 文物保护大足石刻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精心的保护和修复。

相关保护措施包括建立文物保护区、定期检测和修复石刻、加强对游客的监管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石刻的完整性和原始面貌。

2. 学术研究大足石刻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和宗教文化的重要贡献。

学者们通过对石刻的图像、题材和技法的研究,揭示了石刻背后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探讨大足石刻观音菩萨造像的人文情怀

探讨大足石刻观音菩萨造像的人文情怀

探讨大足石刻观音菩萨造像的人文情怀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西南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观音菩萨造像。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的慈悲主义者,被广大信众所崇拜,而大足石刻中的观音菩萨造像更是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和人文情怀。

本文将从艺术价值、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等角度来探讨大足石刻观音菩萨造像的人文情怀。

大足石刻观音菩萨造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石刻观音菩萨造像不仅在数量上达到了惊人的规模,更是在工艺和雕刻技术上堪称艺术之精品。

在这些造像中,观音菩萨形态各异,神态各异,表现出了不同的形体和情感,展现了古代雕刻艺术的魅力。

这些造像的雕刻技法精湛,栩栩如生,无论是观音菩萨的微笑、眼神、手势还是衣纹、花纹、装饰,无一不展现出匠人们的高超技艺和匠心独运。

这些观音菩萨造像不仅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作,更是世界雕刻艺术的珍品,对于艺术史研究和雕塑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足石刻观音菩萨造像承载了深厚的宗教信仰。

在佛教中,观音菩萨是慈悲主义者,被信众视为救苦救难的神明。

大足石刻中的观音菩萨造像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形态各异,每一尊造像都是信仰者们心灵的寄托和凭借。

这些造像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神明的化身,是佛教信仰者祈愿的目标和寄托。

每一尊观音菩萨造像都承载着无数人的虔诚信仰和祈愿祝福,在信众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而这种信仰的情感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个来到大足石刻的人,使人们对这些观音菩萨造像充满了敬畏之情和虔诚之心。

大足石刻观音菩萨造像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些观音菩萨造像兴建的时间跨度广泛,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朝代,使得它们不仅成为了当时艺术和宗教的结晶,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和载体。

在这些观音菩萨造像上,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政治、宗教、文化、风俗等方方面面,是历史的活字典。

这些石刻造像承载着古代文化的记忆,见证了古代社会的兴衰变迁,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而这些历史文化的内涵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个来到大足石刻的人,使人们对这些观音菩萨造像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渴望。

探讨大足石刻观音菩萨造像的人文情怀

探讨大足石刻观音菩萨造像的人文情怀

探讨大足石刻观音菩萨造像的人文情怀大足石刻观音菩萨造像,是中华文化珍贵的遗产之一,更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川南民间信仰的重要体现。

在这座石刻造像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文情怀的精髓,这种情感沉淀在刻石中的每一寸细节之中。

首先,这座石刻造像代表了中国大唐时期的川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发展,体现了人民文化信仰、精神内涵。

在当时,大唐国家的繁荣和安定,为文化的兴盛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这座造像的刻制,表达了川南地区人民虔诚的佛教信仰和对菩萨的崇敬之情。

这是一种人民文化信仰的表现,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特有现象。

其次,这座石刻造像的造型艺术精湛华丽,给人以视觉的震撼。

观音菩萨的神态,宛如一个仙女、一个母亲,娴静而亲和,充满了对人类的慈爱和怜悯。

神态庄严肃穆,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而整座造像的布局,也依据佛教的“三观”、十八罗汉等概念,在大自然的背景中,展现了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的美妙关系。

这种艺术造型,非常符合民间文化,强调的是大自然和人类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最后,这座石刻造像记录了多年岁月的历史变迁,彰显了中国古代雕刻技艺的卓越成就。

在石刻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历史人物的雕像,这是对当时的文化和艺术浓重的记录。

然而,这座石刻在千多年中也经历了洪水、地震和战乱等多种自然和人为的考验,但它仍不倒塌,仍屹立着,见证着岁月的轨迹。

这也正是中国雕刻艺术的真正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是一件美好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明成果。

总之,探讨大足石刻观音菩萨造像的人文情怀,意味着认识中国民间文化的不同层面,是认识中国历史和文明的必由之路。

这座石刻造像不仅仅是一件静态的文化展品,更是活生生地联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它蕴含着深沉的人文情怀,值得每个文化爱好者和旅游者去品味和体验,为我们带来精神和文化上的洗礼。

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内涵及研究思路分析

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内涵及研究思路分析

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内涵及研究思路分析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较高的历史价值使得大足石刻成为中国文化传统和文明的一部分。

在大足石刻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优良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

本文将从大足石刻的优良道德文化内涵和研究思路进行分析,探讨大足石刻蕴含的道德文化内涵及其研究思路。

1. 佛教道德观念大足石刻是中国最为著名的佛教艺术之一,其石刻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佛教教义和道德观念。

在大足石刻中,可以看到佛陀的形象以及佛教经典中的故事和教导。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佛教的美学艺术,更深刻地体现了佛教的慈悲、智慧和慈爱的道德观念。

2. 礼仪文化内涵大足石刻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历史人物、传统节日和礼仪文化为题材,展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和传统习俗。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传统礼仪与道德规范,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 道德教育内涵大足石刻中有许多以儒家经典、历史典故和圣贤教导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承载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内涵。

它们通过石刻的形式,向后人传递了儒家的道德理念,教育人们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4. 历史文化内涵大足石刻所受到的历史文化影响较大,其作品源远流长,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历史事件和人文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研究思路分析1. 历史文献研究对于大足石刻中所蕴含的道德文化内涵,可以进行历史文献的研究。

通过查阅古代经典文献和历史文献,了解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从而解读大足石刻中所体现的优良道德文化内涵。

2. 艺术形式研究大足石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对其艺术形式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德文化内涵。

可以从雕刻技艺、构图设计、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其中蕴含的道德意蕴。

大足宝顶山石刻观后感

大足宝顶山石刻观后感

大足宝顶山石刻观后感摘要:一、引言二、大足宝顶山石刻简介三、石刻的艺术价值四、石刻的历史背景五、个人观后感六、总结正文:【引言】在中国博大精深的石刻艺术中,大足宝顶山石刻无疑是一部璀璨的瑰宝。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一石刻群,深感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非凡。

本文将结合我的观后感,对大足宝顶山石刻进行简要介绍和探讨。

【大足宝顶山石刻简介】大足宝顶山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总计有70多处,造像总数超过5万尊。

这些石刻的创作时间跨越了五代、宋、元等历史时期,历经约400年。

宝顶山石刻的主题内容以佛教造像为主,同时也包含道教、儒家等相关题材,以及当时社会生活、劳动生产等方面的反映。

【石刻的艺术价值】大足宝顶山石刻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石刻艺术家们巧妙地运用了山体自然形态,将造像与地貌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石刻人物的表情、衣纹、肌肉等细节处理得十分精细,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石刻的历史背景】大足宝顶山石刻的创作背景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在五代至宋元时期,我国石刻艺术逐渐成熟,宗教信仰盛行,为石刻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大足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浓厚的艺术传统,为石刻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个人观后感】参观大足宝顶山石刻,我深感震撼。

面对这些千年石刻,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石刻艺术家们倾注心血的创作,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艺,更传递出对信仰的虔诚。

在这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

【总结】大足宝顶山石刻是我国石刻艺术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次参观让我深刻领略到了石刻艺术的魅力,更激发了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足石刻的思想与艺术
摘要: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为唐、五代、宋
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
石刻因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石刻艺术;宗教;思想内涵
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
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上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也是人类石窟艺术上的最后一座丰碑。

从唐朝开始开凿,主要石窟是宋朝开凿完成的。

作为一个宗教造像群,大足石刻能在石窟艺术
之林中独树一帜的原因不光是其高超的石刻技艺以及宏大的造像群,更是由于其
融合了“道”、“释”、“儒”这三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三个宗教,这是中华民族包容
思想的具体体现。

纵观世界上各种宗教的斗争,多数是血腥与残酷的,即便是同
样信仰基督的基督教,他们分为“东正“、”天主“、”科普特“以及更多的分支,互
相视之为异端,对其他教派进行残酷的镇压与斗争。

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宗教最
和平的国家,即便有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斗争。

从大足石刻这种宗教相融
能真切可以看到中国的宗教的和谐与包容。

现存的大足石刻主要以宝顶山与北山石刻为主,宝顶山的石刻更多的是“释“、”儒“相融的体现,而北山更多的是”道“、”释“两家的相融。

每年的农历二月一
十九,大足会浓重地举行香会节,人们多会到宝顶山去争得子时香以求得平安与
吉祥,这一习俗延续千年,人们在朝圣的时候一样对三大宗教的各路神灵一视同
仁共同祭拜,在农历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也会有类似于香会节的祭拜活动,这三
个日子都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大足人最为信仰的就是观音菩萨,很多事情都会请
观音菩萨庇佑。

这是大足所独有的文化现象与习俗,这寄托着大足人民对平安幸
福的追求的淳朴民风。

与其他大多宗教的礼拜祭祀不同,这种祭拜并没有这么正式,无论是否信教无论男女老少甚至是否相信这一切都能参与,没有任何传教之
倾向。

我家就在南山脚下,这些节日的主要地点就在宝顶与北山,自打小时候到
高中在市里面读书前,每逢这些日子全家人都会上北山烧香拜佛,每逢这些日子,山上专供烧香蜡纸烛总是烈火不灭,鞭炮声不绝,好不热闹,除了祈祷之外,这
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更是增进家人感情的大好时机。

无论如何,虽然石刻是宗教融合的良好体现,但终究是以佛教为主,佛教也
有众多分支,有些更多地倡导通过个人修行以接近佛之境界,有些更倡导通过念
佛等形式普渡众生。

大足的佛家思想更加倾向于后者,这也是整个中国佛教的主
流思想,就算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也是积攒功德,它更淡化了“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这一佛家思想,而更加强化了因果报应的这一观念倡导人们行善,积攒功德,
以得到一个美好的来生的思想。

大足石刻以“密宗”为主,但也将禅宗,净土宗,
华严宗等派的思想融入其中。

大足石刻集“三教”造像之大成而别具一格。

是不可
多得的中国三教融合的研究参考资料。

大足石刻不仅有规模巨大的佛教总爱想和
体系完整的道教造像,还有石窟造像中罕见的纯儒家造像,而且有为数众多的两教,三教合一的雕塑。

大足石刻的这钟文化现象作为实物例证,反映出在中国文
化史上儒、道、释三家长期以来的既斗争有融合,到宋代“孔,老,释迦皆至圣”,
“惩恶助善,同归于治,三教皆可通行”的“三教合流”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已经巩固。

[1]
不过大足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对一个思想不好的人称之为“你个倒教”,这与“道教”谐音,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有类似的事情。

不过现在由于道教的形式与思想体系,其在中国越发式微,国家如今较为重视儒家思想,我认为道家思想也应当收到相同的重视,它们类似于宗教却和宗教完全不同,它们是一种思想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中的缺陷可以弥补,但是由于外来文化入侵以及中国近代的历史造成中国的文化不自信,全盘西化是不可取的,仅仅着力扶持儒家思想更是不可取的。

大足石刻的思想内涵如此丰富,它的艺术成就更是辉煌。

“人类石窟艺术上的最后一座丰碑”,“最后“这个词可以说有些悲伤,因为大足石刻之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不过这个绝唱是如此美丽动人,中国石窟艺术,也算是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大足石刻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而且保存完整。

它集中国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许多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对大足石刻宠爱倍加。

[2]
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保存最完好的之一,再日常的维护之中,大足石刻严格遵守了“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在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方面均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现在去看大足石刻依旧能领略到当时原汁原味的中国石窟艺术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大足石刻拥有世界上唯一一座真正的千手观音,共1007只手,这个精确的结果是在修复过程精确统计出来的。

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龛窟密如蜂房,被誉为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间的"石窟艺术陈列馆“。

宝顶山大佛湾造像长达500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变相与变文并举,图文并茂;布局构图谨严,教义体系完备,是世界上罕见的有总体构思、历经七十余年建造的一座大型石窟密宗道场。

造像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内容的准确表达。

其所显示的故事内容和宗教、生活哲理对世人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

大足石刻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达到了中国石窟艺术的顶尖水平,如今的保护情况也是令人欣慰的。

前几年千手观音并不对外开放,修复完成后,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千手观音像呈现在大家眼前,其他的修复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不同的地方选材更是讲究,力求还原原貌,展现原汁原味的石刻艺术。

随着修复工作不断完善,大足石刻的壮美终会完美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参考文献
[1]大足石刻详解高密网
[2]重庆大足石刻: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搜狐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