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

合集下载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故事二则》优质课件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故事二则》优质课件
结合课文想一想,纪昌为什么能成为百 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7 故事二则
课后小结
27 故事二则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 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 叶圣陶
27 故事二则
谢谢观看
27 故事二则
简要复述比赛评价标准:
故事发展先后顺序
主要信息不遗漏
人物对话要转述
27 故事二则
同学们,小学是我们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将来 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希望大家
从现在起练好我们的基本功,如语文中的听、说 、读、写都是基本功。同时也预祝大家将来能够
成功。
27 故事二则
思考交流:
时间
病情
治法
第一次
皮肤 热水敷烫可治
过了十天 皮肉之间 针灸可治
十天后 肠胃里 服几剂汤药可治
又过了十天 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27 故事二则


老百姓对那些贪官污吏恨入骨髓。 这篇文章的精髓之处是对西湖的描写。
27 故事二则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好学的纪昌在名师 飞卫 的指导下,经过 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 射箭高手。
部27编故版事版二则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7 故事二则第二课时 Nhomakorabea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27 故事二则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医学
家,约生于公元前407年,卒于前310年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 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 、妇、儿、五官等科,被尊为医祖。
27 故事二则


他生在王侯之家,生活优渥。

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

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

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课文《故事二则》中的两则故事分别是《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

以下是两篇故事的原文内容:1. 《扁鹊治病》: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2. 《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故事二则》的全部内容,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教辅材料或咨询教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的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题和内容概述:
本课讲述了两个故事,分别是《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讲述的是扁鹊四次拜见蔡桓公,指出蔡桓公的病在肌肤、肠胃、血脉和心脏,并劝告其早点治疗,但蔡桓公不愿治疗,最终病入膏肓而死的故事。

《纪昌学射》讲述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先练好眼力,再学习开弓和射箭,最终成为射箭能手的故事。

重点词句解释:
重点词语:
病在肌肤:疾病在皮肤表面。

病入膏肓:疾病深入到内脏。

拜师学艺:向有技艺的人学习。

百发百中:每次射击都能命中目标。

重点句子: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吾问之他人也,不问之君也:我问别人了,没有问你的意思。

人物形象分析:
扁鹊:医术高超,善于观察和诊断病情,但面对蔡桓公的固执和自以为是,缺乏有效的说服手段。

蔡桓公:自以为是,不听劝告,对自己的病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治疗的态度。

飞卫:有高尚的武德,对徒弟要求严格,善于指导徒弟练习。

纪昌:学习刻苦,有恒心和毅力,不畏艰险和挫折。

写作特色和艺术手法:
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紧凑。

通过对话和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

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四年级上册语文27课故事二则

四年级上册语文27课故事二则

四年级上册语文27课故事二则
四年级上册语文27课的故事二则分别是《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讲述的是名医扁鹊连续四次拜见蔡恒公,劝诫他早点请医治疗,但蔡恒公不听,认为扁鹊在骗他。

直到蔡恒公病重,才想起扁鹊的话,但此时已经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纪昌学射》讲述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

纪昌一一照做。

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学好真本领,就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这两则故事都是以古代名医和射箭能手为主人公,通过他们的故事来传达深刻的道理。

四年级上册27课的批注

四年级上册27课的批注

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批注课文题目:《故事二则》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两则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课文内容及批注:第一则故事:《叶公好龙》1.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尽以写龙。

批注:描述叶公对龙的喜爱,体现在他日常生活中各种与龙相关的装饰和物品上。

2.原文: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批注:叶公如此喜欢龙,以至于真正的龙从天上下来,出现在他的家中。

3.原文: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批注:当叶公真正面对龙时,他的反应却是恐惧和逃避,与之前的喜爱形成鲜明对比。

4.原文: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批注:点明叶公所爱的并不是真正的龙,而是像龙但不是龙的物品或形象。

第二则故事:《自相矛盾》5.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批注:描述楚人卖盾时的自我宣传。

6.原文: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批注:描述楚人卖矛时的自我宣传。

7.原文: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批注:对楚人的宣传提出质疑,揭示了他的言论自相矛盾。

8.原文: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批注:总结楚人言论的矛盾性,说明不能同时拥有无法被攻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

学习要点笔记:1.《叶公好龙》通过叶公对龙的喜爱和真实见到龙时的恐惧,告诉我们不能只喜欢事物的外表,而要真正了解和接受它的本质。

2.《自相矛盾》则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或前后矛盾。

否则会被人质疑和揭穿。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27课 故事二则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27课 故事二则

27.故事二则(一)扁鹊三兄弟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

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魏王大悟。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

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二)扁鹊见秦武王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

”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砭石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道的人一道讨论,干扰治疗,就凭这,可以了解到秦国的内政有多混乱,如此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三)虢国太子起死回生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到那里的百姓都在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就问是谁病了,宫中术士说,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

扁鹊问明了详细情况,认为太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样,便亲去察看诊治。

他让弟子磨研针石,刺百会穴,又做了药力能入体五分的药,用八减方的药混合使用之后,太子竟然坐了起来,和常人无异。

继续调补阴阳,两天以后,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优质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
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2
01.课前导入 02.字词学习 03.诗词浅析 04.诗词赏析 05.课堂拓展
目 录
3
01 课前导入
4
趣味引入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 名越人,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诊视疾病中, 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 总结的四诊法:望、闻、问、切,当时扁鹊称 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他精于望色, 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
蔡桓侯的话说明并不信任扁鹊,自以为是地认 为扁鹊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
品读言行——体会内心——感悟性格
21
诗词详解
时间 第一次 过了十天 十天后 又过了十天
病在 皮肤 皮肉之间 肠胃里 深入骨髓
治法 热水敷烫可治
针灸可治 服几剂汤药可治
只能等死
22
诗词详解
学习《扁鹊治病》第6自然段,说一说,蔡桓侯不听劝说,结果怎样?
33
同学们,下节课见!
34
27 故事二则
纪昌学射
35
01.课前导入 02.字词学习 03.诗词浅析 04.诗词赏析 05.课堂拓展
目 录
36
01 课前导入
37
趣味引入
射箭,即箭术,是指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 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精准度的体育运动,别称射 箭运动。
射箭最初用于打猎和战争,现代射箭运动最 早开始于英国,英格兰约克郡自1673年起举行方 斯科顿银箭赛。1844年,第1届全英射箭锦标赛 在英国举办。1861年英国射箭协会成立,统一竞赛规程。1900年,第2届奥运会射箭就 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6年中国开始将射箭列为比赛项目。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笔记第一则故事:杨伯伯的竹竿故事梗概:杨伯伯是一个勤劳的农民,他家的竹林里长满了高高的竹子。

有一天,杨伯伯决定用这些竹子做一根竹竿,用来钓鱼。

他选了一根最长最直的竹子,锯去了两头的竹节,然后细心地将竹竿上面的小竹节都刮掉,最后又把竹竿用沙子打磨得很光滑。

杨伯伯非常满意自己的竹竿,带着它去了江边钓鱼。

在渔船上,他不断地抛竿,收线,用竹竿钓到了很多鱼。

杨伯伯为自己的聪明和勤劳感到非常骄傲。

故事细节:杨伯伯是一个非常勤劳和细心的人,在制作竹竿的过程中,他一丝不苟地进行每一个步骤,从选择竹子到锯掉竹节,再到刮去小竹节,最后打磨光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努力和细心,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第二则故事:小雪人的心愿故事梗概: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冬天,一个小男孩用雪堆了一个小雪人。

小雪人非常开心,但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能够看到春天的来临。

小男孩答应了他的愿望,他说:“等春天来了,我会带你去花海里。

”小雪人非常期待春天的到来。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雪人越来越担心春天会不会真的来临。

直到有一天,阳光照耀在他的身上,把他完全融化了。

小雪人终于实现了他的心愿,他也将永远留在了春天的花海里。

故事细节:小雪人的心愿虽然简单,但他内心的渴望却是非常真实的。

他和小男孩之间的承诺,也告诉我们要相互帮助和珍惜。

同时,这个故事也表达了希望和寄托,即使最简单的愿望,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得到实现。

这两则故事充满了童趣和温暖,通过小人物的努力和愿望,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和希望的力量。

在这些故事中,勤劳和细心变成了一种美好的品质,希望和帮助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故事,孩子们可以从中汲取正能量,提升他们的思维、观察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让他们明白,生活中最简单的幸福往往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细微之处,我们只需用心去感受和珍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人语文部编版课课练
27 故事二则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蔡桓.侯(héng huán)敷.烫(fūáo)
拜.见(pài bài)拴.住(shuān quán)
二、用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1.蔡桓侯()不听扁鹊的劝告,()还在背后说扁鹊的坏话。

2.()纪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飞卫还觉得他的眼力不行。

3.扁鹊告诉蔡桓侯,()蔡桓侯的病不治,()会愈来愈重。

4.( )纪昌勤学苦练,()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5.病已入蔡桓侯骨髓,()扁鹊不逃往秦国,()治不了他的病。

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候………十天后,篇物再一次来拜访……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几个句子中都有表示的短语,隐含蔡桓侯病情的发展,告诉
我们要的道理。

不管蔡桓侯的态度如何,扁鹊还是一次次地提醒他,可见扁鹊。

(2)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刺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能不眨一下。

①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B.标示话题的转换
C.标示声音的延长
D.标示话语的中断
②从纪昌练习看织布机的踏板用了两年时间,可以看出他。

从中可以体会到学习技能要的道理。

【参考答案】
一. huán fūbài shuān
二、1、不但……而且……2、虽然……但是……3、如果……就……
4、因为……所以……
5、即使……也……
三.(1)时间变化防微杜渐医德高尚
(2)①A 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练好基本功并长期坚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