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美国华盛顿国际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治疗指南》主要内容: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的管理(全文)

美国华盛顿国际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治疗指南》主要内容: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的管理(全文)

美国华盛顿国际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治疗指南》主要内容: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的管理(全文)摘要急性胃肠炎是儿童常见疾病,通常患儿在门诊接受治疗。

尽管建议轻度或中度脱水急性胃肠炎患儿以口服补液为主要治疗,但仍有许多患儿被给予不必要的检查及静脉输液。

2016年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际儿童医学中心制定了《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治疗指南》,阐述了病情评估和管理的基本原则。

我国尚未制定儿童急性胃肠炎诊疗指南。

为方便国内临床医师借鉴和参考,现将华盛顿指南进行介绍。

急性胃肠炎(AGE)是儿童常见病。

美国急诊患儿中约16%为AGE。

常见症状为有3次及以上的腹泻、呕吐,并可能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恶心、腹痛[1]。

治疗病毒性AGE患儿的主要方法是补液,预防进行性腹泻、呕吐丢失液体导致脱水引起的并发症[2]。

一般认为,目前治疗AGE 的主要方法是口服补液疗法(ORT),应避免不必要的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及药物治疗[3,4]。

大部分AGE患儿仅有轻度或中度脱水,ORT治疗的成功率约为96%[5]。

尽管建议轻度或中度脱水AGE患儿以口服补液作为主要治疗,但仍有许多患儿被给予不必要的检查及静脉输液[6]。

针对这一现状,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际儿童医学中心Carson等[7]制定了《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治疗指南》(简称华盛顿指南),阐述了病情评估和管理的基本原则。

2009年我国发布了《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但尚未制定儿童AGE诊疗指南。

为方便国内临床医师借鉴和参考,现将华盛顿指南进行整理和介绍。

1 指南的适用人群指南适用于AGE症状持续时间少于7 d、年龄为6个月以上的患儿。

6个月以下的AGE患儿则应评估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及引起症状的可能原因。

对于仅有呕吐的患儿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尤其是呕吐物为血性或含有胆汁、有严重腹痛或中毒症状严重时。

AGE的常规治疗并不适用于有免疫缺陷病或慢性疾病的患儿。

如果发现或怀疑有电解质及代谢紊乱,也不宜采用常规治疗。

婴幼儿腹泻病补充锌制剂临床观察

婴幼儿腹泻病补充锌制剂临床观察

婴幼儿腹泻病补充锌制剂临床观察作者:段炼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9期【摘要】目的观察补充锌制剂对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把11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口服锌制剂,观察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婴幼儿;腹泻;锌制剂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s)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1]。

以大便性状改变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为特点。

在我国腹泻病仍是常见病之一,也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

近年来,腹泻病的治疗取得两项重要的成果,其中补充锌有利于缩短腹泻病程、减轻病情[2]。

本文的112例腹泻病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部分患儿补充锌制剂,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诊断为腹泻病的婴幼儿112例,全部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3]的诊断标准。

年龄6月至3岁,病程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口服思密达、金双岐,静脉注射病毒唑,维生素,轻度脱水给口服ORS液,中度以上脱水给予静脉输液。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补充元素锌20 mg/d(=葡萄糖酸锌140 mg),分3次口服,共10~14 d。

1.3 疗效标准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3]判定,显效:治疗24~48 h,大便次数明显减少1.4 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平均腹泻停止时间比较用(x±s)表示,t检验。

2 结果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2,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58,P3 讨论婴幼儿发生腹泻病时,机体处于缺锌的状态,国内报道[4]腹泻患儿的血清锌低于正常儿,锌制剂针对腹泻病的辅助治疗作用并非锌本身的药理作用,而是补充锌制剂后,纠正了缺锌的状态,从而激发和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多种途径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或防止液体丢失[5]。

本组治疗显示:治疗组疗效、腹泻停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腹泻病患儿补充锌制剂能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

甘草锌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中的应用

甘草锌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中的应用

甘草锌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甘草锌颗粒在轮状病毒腹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6例年龄在6—36个月,大便检验确诊轮状病毒抗体阳性的腹泻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

均给以蒙脱石散,对症,口服补液盐(ORS液)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甘草锌颗粒,比较两组的效果。

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5.58%,与治疗组83.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P<0.05)。

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5±1.09)天,短于对照组(6±1.0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甘草锌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腹泻,具有提高治愈率,缩短腹泻时间的临床效用。

建议基层儿科推广使用。

【关键词】甘草锌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为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将严重影响小儿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本资料主要探讨甘草锌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中的应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楚雄州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136例,年龄在6—36月,并经大便检验确诊为轮状病毒抗体阳性的腹泻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

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在6月至12月36例,13月至24月20例,25月至36月12例,平均年龄为13.6个月。

伴有发热者30例,呕吐者36例。

治疗组男37例,女31例。

年龄在6月至12月34例,13月至24月的20例,25月至36月的14例,平均年龄为13.9个月。

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病例均常规服蒙脱石散,(3g/袋);6月至12月,1g/次,13月至24月,2g/次,25月至36月,3g/次;每日3次。

儿童腹泻治疗共识资料

儿童腹泻治疗共识资料

儿童腹泻病诊治专家共识摘自《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8期一•概述腹泻病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自解放后,尤其自80年代以来,经济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仍属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卫生部防疫司(现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占3亿人次,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5岁以下小儿的年发病率平均为1.9次/人。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1980年正式实施,1 991年推出第一版《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这些规划和指南的实施,尤其是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对于减少腹泻儿童的死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到2005年,全球5岁以下小儿因急性腹泻年死亡人数已从1979年的450万降至160万。

在我国,1992年卫生部委托全国有关专家制订《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该方案在全国的实施对提高我国腹泻病的诊治水平和降低腹泻病的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腹泻病仍为常见病,而且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腹泻的治疗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过多使用静脉补液等问题。

近年来,对于腹泻病治疗的研究中有两项重要的成果:①将钠浓度降到75mmol/L、葡萄糖浓度降低到75mmol/L、总的渗透压降低到245mOsm/l的"低渗” ORS( hypoosmolarity OR S)配方有助于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大便的量以及减少静脉补液;②补充锌有利于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未来两三个月内的腹泻复发。

为了完善在腹泻治疗管理中的综合治疗策略,大幅降低腹泻儿童的死亡数,实现到2015年五岁以下小儿因腹泻死亡数比1990年减少三分之二的新千年目标,WH(和UNICEF在2005年联合发表了新修订的腹泻管理推荐指南,该指南得到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全世界许多专家的协助支持。

解读《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专家共识》

解读《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专家共识》
27
二、低渗ORS
“改良ORS”目的: 1、新配方在防治腹泻脱水方面至少与标准ORS同样有效, 2、能减少大便排出量:20-36%, 3、或有其他重要的临床效果:缩短腹泻病程、减少呕吐次数、
减少ORT失败。
Choice Study Group. randomized.double blind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icacy and safety of a reduced osmolarity oral rehydration salts solu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watery diarrhoea. Pediatrcs.200l,107:613.
3
一、发表《共识》目的

我国自解放后,尤其自80年代以来,经济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
改善,但仍属发展中国家,
1988年由卫生部防疫司组织21省市入户调查,采用8月调查一 天,所得结果推算全年的方法。估计我国每年约有8.36亿人次患腹 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约有2.98亿人次,平均为每年2.5次/人。
解读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专家共识》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 叶礼燕

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感染学组和《中华儿科
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组织有关专家经过一年多的反复酝酿讨
论,制订的《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专家共识》将在《中华儿
科杂志》 第6期发表。
2
一、发表《共识》目的
1、腹泻病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 :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腹泻病仍为5岁以下儿童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
15
一、发表《共识》目的
共识强调:
1、尽早口服补液,推荐应用新ORS配方(即WHO 低渗ORS),

医师综合课后练习答案-2024年度德州市三基三严培训

医师综合课后练习答案-2024年度德州市三基三严培训

2024年度德州市三基三严培训医师综合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儿童慢性腹泻的诊治思路(二) (1)二、儿童慢性腹泻的诊治思路(一) (3)三、腹痛的问诊 (4)四、腹泻的问诊 (4)五、发热的问诊 (5)六、呼吸困难的问诊 (6)七、咳嗽与咳痰的问诊 (6)八、徒手单人法成人心肺复苏术 (7)九、常用急救技术-鼻饲法、洗胃法 (8)十、社区常用神经系统检查 (9)十一、高血压药物治疗 (10)十二、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 (11)十三、浅谈视神经及相关疾病分析 (14)十四、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17)十五、高血压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 (18)十六、产前筛查与诊断(一) (21)十七、腹部检查 (24)十八、常用急救技术-给氧、面罩气囊通气 (25)十九、常用急救技术-环甲膜穿刺术和气管切开术 (27)二十、吸氧、吸痰、换药、清创、缝合 (28)二十一、血糖测量的方法 (30)二十二、血糖仪使用和胰岛素注射操作方法 (32)二十三、老年运动功能评估 (33)一、儿童慢性腹泻的诊治思路(二)1.以下哪种疾病表现脂肪泻()A.乳糜泻B.炎症性肠病C.肠易激综合征D.细菌性肠炎E.先天性失钠性腹泻参考答案:A2.以下哪一项不是渗透性腹泻的特点()A.水样便B.禁食后腹泻无好转C.大便PH值小于5.5D.离子间隙大于100mOsm/kgE.大便量中等参考答案:B3.以下哪种腹泻病理机制以渗透性腹泻为主()A.先天性失钠性腹泻B.先天性失氯性腹泻C.微绒毛包涵体病D.原发性胆汁酸腹泻E.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参考答案:E4.腹泻病是5岁以下儿童第二大死亡病因,仅次于肺炎。

参考答案:Y二、儿童慢性腹泻的诊治思路(一)1.关于先天性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缺乏,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单纯母乳喂养期间大便正常,添加米糊开始出现腹泻。

B.服蔗糖后血糖升高水平<1.1mmol/L,服葡萄糖后血糖升高水平>1.4mmol/L可以协助诊断。

儿童腹泻诊断标准

儿童腹泻诊断标准

儿童腹泻诊断标准
儿童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水分增加等症状。

为了确保儿童的健康,我们需要准确
诊断儿童腹泻,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以下是儿童腹泻的诊断标准:
1. 病史和症状:儿童出现腹泻症状,如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水分增加等。

同时,儿童可能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

2. 临床检查:医生会对儿童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
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和量。

此外,医生还会
对儿童的腹部进行触诊,以了解是否有肠鸣音亢进、腹部压痛等异
常表现。

3. 实验室检查:医生会对儿童的大便进行常规检查,以了解
大便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脂肪滴等成分。

同时,医生还会进行粪
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引起腹泻的病原菌类型和敏感药物。

4. 诊断标准:
a) 急性腹泻:病程在3个月内; b) 慢性腹泻:病程超过2
周或反复发作的腹泻; c) 严重腹泻: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酸
碱平衡失调等并发症; d) 特殊类型腹泻:如食物过敏引起的腹泻等。

根据以上诊断标准,医生可以对儿童腹泻进行初步诊断。

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可能需要行肠镜、钡剂灌肠等特殊检查。

同时,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确保儿童的健康。

总之,儿童腹泻的诊断标准包括病史和症状、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特殊类型的腹泻。

家长在发现儿童出现腹泻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结合指南和共识谈腹泻病的规范化治疗

结合指南和共识谈腹泻病的规范化治疗

我国腹泻治疗目前存在的问题
欧美使用率为80%
1、过度使用静脉输液
2、过多使用止泻药
3、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全球普及率约为55%
中国使用率低于20%
规范腹泻的治疗刻不容缓
叶礼燕.口服补液疗法的历史与现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7):558-560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预防和治疗脱水是关键
1、预防脱水
关于婴幼儿腹泻治疗新算法的国际共识报告
Lo Vecchio A,et al.An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port on a new algorithm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fant diarrhoea [R].Acta Paediatr,2016.
血 5%
间质 25%
细胞内 40%
体液比例高
水需求量大 水分代谢快
~1岁70%
--
间质 血 10~ 5% 15%
细胞内 40~45%
调节功能差 易水盐紊乱
成人55~60%
胃肠液中含有大量的电解质,失去大量肠液时,损失过多的HCO3-、 Na+,故多发生酸中毒,低钠血症,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缺钾。
指南
腹泻病的治疗——ORS带来新“拐点”
ORT给腹泻病的死亡率带来“拐点”
口服补液盐是腹泻病治疗史上的重大成就
“口服补液盐的推出和运用是当代 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
被《The lancet》评为20世 纪最伟大的医学进展
WHO前总干事Gro Harlem Brundtland博士
WHO高度评价口服补液盐
标准ORS
口服补液盐Ⅰ 1975年 口服补液盐Ⅱ 1985年
低渗OR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儿童腹泻病诊治专家共识
摘自《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8期
一.概述
腹泻病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自解放后,尤其自80年代以来,经济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仍属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卫生部防疫司(现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占3亿人次,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5岁以下小儿的年发病率平均为1.9次/人。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1980年正式实施,1991年推出第一版《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这些规划和指南的实施,尤其是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对于减少腹泻儿童的死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到2005年,全球5岁以下小儿因急性腹泻年死亡人数已从1979年的450万降至160万。

在我国,1992年卫生部委托全国有关专家制订《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该方
案在全国的实施对提高我国腹泻病的诊治水平和降低腹泻病的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腹泻病仍为常见病,而且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腹泻的治疗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过多使用静脉补液等问题。

河南省中医院儿科董志巧
近年来,对于腹泻病治疗的研究中有两项重要的成果:①将钠浓度降到75mmol/L、葡萄糖浓度降低到75mmol/L、总的渗透压降低到245mOsm/l的“低渗”ORS(hypoosmolarity ORS)配方有助于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大便的量以及减少静脉补液;②补充锌有利于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未来两三个月内的腹泻复发。

为了完善在腹泻治疗管理中的综合治疗策略,大幅降低腹泻儿童的死亡数,实现到2015年五岁以下小儿因腹泻死亡数比1990年减少三分之二的新千年目标,WHO和UNICEF在2005年联合发表了新修订的腹泻管理推荐指南,该指南得到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全世界许多专家的协助支持。

新指南中仍强调口服补液重要性,推荐使用新ORS(“低渗”ORS)配方取代以前的ORS 配方,并且强调所有患儿在腹泻发生时及早补充锌。

新ORS 的配方和组成见表1.
表1. 新ORS配方和组成配方
g/L
组成
mmol/L氯化钠无水葡萄糖
氯化钾
柠檬酸钠
2.6
13.5
1.5
2.9


葡萄糖

柠檬酸
75
65
75
20
10
渗透压
245 mOs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