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审评
乌龙茶审评标准

乌龙茶审评标准
乌龙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因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备受喜爱。
在市场上,乌龙茶的品种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对乌龙茶的审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外形、香气、口感和汤色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乌龙茶的审评标准。
首先,外形。
乌龙茶的外形应该整齐、匀整,叶片完整,有光泽,色泽翠绿,有一定的透亮度。
叶片的大小、形状和完整度都是衡量外形的重要指标。
另外,外形还包括了乌龙茶的干茶条形态,应该整齐、紧结,有弹性,如果是卷曲的乌龙茶,还要求卷曲程度适中,不可过紧或过松。
其次,香气。
乌龙茶的香气应该纯正、持久,没有任何异味。
不同种类的乌龙茶具有不同的香气特点,有些带有花香,有些带有果香,有些带有木香,而有些带有兰香。
无论是何种香气,都应该清新怡人,不刺鼻,不过于浓烈,不过于淡薄。
再次,口感。
乌龙茶的口感应该醇厚、回甘,有一定的润滑感和喉韵。
在饮用乌龙茶时,应该能够感受到茶汤在口腔中的变化,从入口到咽下,应该有持续的回甘感。
同时,口感还包括了茶汤的
清爽度,不应该有涩味或苦味,应该顺滑清爽。
最后,汤色。
乌龙茶的汤色应该清澈明亮,通透明净,色泽金黄。
不同种类的乌龙茶,汤色会有所不同,但都应该是清澈透亮的,不应该有浑浊或混浊的情况。
总的来说,乌龙茶的审评标准包括了外形、香气、口感和汤色
四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只有在这四个方面都达
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算得上是一款优质的乌龙茶。
希望通过这些标准,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辨别和品鉴乌龙茶,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
乌龙茶审评技术

嗅闻:嗅闻茶叶的香气, 判断其香型和品质
品尝:品尝茶叶的滋味, 判断其口感和品质
综合评价:根据观察、嗅 闻和品尝的结果,对茶叶
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记录:将审评结果记录 下来,供进一步分析和
研究使用
2 乌龙茶审评要素
外形审评
04
茶叶净度:干净、 杂质、异物等
03
茶叶整碎:完整、 破碎、粉末等
02
茶叶色泽:绿、 黄、褐等
乌龙茶审评技术
演讲人
目录
01. 乌龙茶审评概述
02. 乌龙茶审评要素
03. 乌龙茶审评技巧
04. 乌龙茶审评实例
1 乌龙茶审评概述
乌龙茶审评的重要性
保证茶叶品质:通过审评,可以及时发现茶叶品
01
质问题,确保茶叶品质符合标准。
指导生产:审评结果可以指导茶叶生产,帮助生
02
产者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茶叶品质。
综合评价:大红袍品质优 良,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 感,是乌龙茶中的珍品。
单丛茶审评
外形:条索紧 结,色泽乌褐
香气:花香浓 郁,带有独特 的山韵
汤色:橙黄明 亮,清澈见底
滋味:醇厚甘 爽,回甘持久
叶底:柔软肥 厚,有弹性
总体评价:单 丛茶品质优良, 具有独特的地 域特色和口感。
谢谢
促进销售:审评结果可以作为茶叶销售的重要依
03
据,帮助消费者了解茶叶品质,促进茶叶销售。
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审评,可以确保茶叶品质
04
符合国家标准,保护消费者权益。
乌龙茶审评的基本原则
客观公正:审评人员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 主观臆断和偏见。
标准统一:采用统一的审评标准和评分方法,确保 审评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青茶(乌龙茶)审评之理论准备(高级评茶员)

青茶(乌龙茶)审评之理论准备第一节概述青茶亦称乌龙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工艺最为复杂因而也最为精致的一类茶。
其品质特点独具特色,花香馥郁,兼具绿茶的清香与红茶的甜醇,属半发酵茶类。
青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也是六大茶类中其产品多以品种命名的一类茶。
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
近年来云南、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一、乌龙茶与青茶的概念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乌龙茶是青茶当中最大的一类茶,不论闽南、还是闽北,乌龙茶的产量在众多品种中都占有优势,因而,民间也有用乌龙茶来代称青茶。
随着时代变迁,各种新兴的品种出现并大面积推广,乌龙茶做为青茶的一个品种在大陆却逐渐萎缩。
乌龙茶在产量上绝对优势的慢慢消失,其代称青茶的说法却在不断普及。
如今,一提乌龙茶,要么是特指台湾乌龙,要么就是指整个青茶类了。
因而,本课程以下都用乌龙来代指青茶。
二、历史溯源与传说(略)三、青茶的分类根据产地,我国青茶分为以下四类,即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及台湾乌龙。
各类之下又根据产地、品种、品质(香型、滋味及火功等)有更细的划分。
本课程在概述之后即根据以上四类的划分一一对乌龙茶进行介绍。
四、基本工艺虽然上述四类青类品质有很大差别,各具特色,但其基本工艺相同,都有做青的关键工序。
其工艺包括:萎凋(包括晒青及晾青)、做青(包括摇青与静置)、炒青、揉捻与干燥等工艺。
不同青茶除了在品种上的差异,在各个工序上度的把握也各有不同,造成在发酵及焙火程度上的不同,因而在整体品质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别。
五、青茶的品质特征(在各章中分述)六、市场概况市场的内容是不断变动的。
青茶除了有较多的出口,在国内市场也长期是继绿茶之后第二大茶类。
近十年来虽然受普洱、红茶的冲击,市场份额仍然较高。
其中以闽南乌龙中安溪铁观音推广程度最大。
近年来,台湾乌龙在大陆的推广开始加强。
另外,自台湾乌龙在工艺上向轻发酵转变开始,不同青茶为迎合市场在工艺上也在不断变化,继十年以前铁观音走“清香”路线以后,武夷岩茶甚至凤凰单枞的市场导向也往“清香型”转变;与此同时,“清香型”走过一段时间的产品,比如铁观音,又开始向“传统”回归。
中级评茶员题库(凤仪唐茶文化培训中心)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复习提纲级评茶员福建省茶业协会凤仪唐茶文化培训中心2023年06月中级评茶员题库一、单选题1.某批乌龙茶对样审评,加权平均后外形92分,内质95分,应定(B)级。
A.特级B.一级C.二级D.三级2.下列术语,D—属于对样评语。
A.馥郁B.浓郁C.清高D.稍低3.香气审评,纯正香气应注意区别…D—oA,高山低山洲地之别 B.品种香产地香季节香C.春茶夏暑茶秋茶之分D.茶类音地域香附加香4.根据评档法升降处理办法,外形内质都有一项主要因子低于标准样,应作一B__处理。
A,升半个档B.降半个档 C.降一个档D.升一个档5.绿茶评茶计价,如外形评二级,内质评四等,应以B__计价。
A.二等B.三等C.四等D.五等6.一级铁观音的品质权分为—CoA.71-80B.81-90C.91-100D.101以上7.乌龙茶审评,若内质得分低于该级最低分数标准,均作_B处理A.酎情处理B.降级C.按外形定级D.按内质定级8. B__素质是职业素质的核心。
A.思想政治素B.职业道德素质C.专业技能素质D.科学文化素质9.茶汤清澈明亮,黄中带红,似橙子颜色,称为_B。
A.金黄B.橙黄C.清黄D.清红10.根据评分方法,对照标准样“稍低”,应给_C 分。
A.+1分B.+2 分C.-1 分D. -2分11.乌龙茶对样评茶,如外形评一等,内质评二等,应以—B—给价。
A.-等B.二等C.三等D.四等12.某批茶叶品质总分为80分,根据等级评分标准,应定为—C一一级。
A.•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3.根据评茶室条件要求,湿看台工作面照度应不低于—A―IxA.7501xB.IOOO1xC.15001xD.2000Ix14.常用…A—描述一级色种的外形。
A.紧细B.紧结C.壮结D.粗松15.—―C—特征可作为识别水仙名茶的主要依据。
A.芽亳显露B.枝梗似“竹子节”C.枝壮大略有棱角D.色泽黄绿具光泽16.铁观音与色种区别的主要标志—C_A.鲜甜B.涩味C.音韵D.酸味17.乌龙茶湿评的程序是一B18.新茶的汤色•般是—AA.橙黄明亮B.深红昏暗C.冷后浑D.色黄绿19.红茶审评,冲泡最佳时间为CA.2minB.3minC.5minD.7min20.有一外销茶定级评分时,品质因子评分有一项“较低”(-2分),一项“稍低”(T 分),应—D―评定。
乌龙茶和茉莉花茶感官审评方法及技术要点

---------------------------------------------------------------最新资料推荐------------------------------------------------------ 乌龙茶和茉莉花茶感官审评方法及技术要点乌龙茶和茉莉花茶感官审评方法及技术要点点中国茶叶加2]22019,(2)44 ?岛恭蔼窗画窗魏 ?龚淑英 ?(浙江大学茶学系杭州310029) ?1 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及技术要点 ?乌龙茶主产于我国的福建省,广东省和台湾省, ?是我国的特种茶类.以前,乌龙茶的消费主要在产地 ?和港澳地区,近几年来,乌龙茶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 ?爱,其它地方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步扩大,如何正确地 ?认识和评判乌龙茶的品质特征是消费者热切希望了 ?解的知识,下面介绍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及技术要 ?点. ?1-1 感官审评方法 ?1.1.1 对审评场所及设备与用具的要求 ?审评乌龙茶对评茶场所的要求与审评绿茶相同 ?(见《中国茶叶加工》2019,(1):44),评茶杯碗根据所 ?采用的冲泡方法不同选用不同的杯碗,一种采用乌龙 ?茶专用审评杯碗,其形状为倒钟形,白色,容量为 ?1lOml,另一种采用红,绿精制茶审评杯碗,白色,容量 ?为 15Oral.叶底盘用白色搪瓷漂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O.1g 感量,计时钟要精确到秒. ?1.2 审评的程序 ?1.2.1 评茶用水 ?水质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这是最低标准),每 ?次审评时同一批茶的泡茶用水必需一致,否则会产生 ?误差.水温应达到 IO0~C,做到现沸现泡. ?1.2.2 评茶程序 ?方法一:采用乌龙茶专用审评杯碗,其评茶的基 ?本程序为:扦取有代表性的茶样 250~35%放入白色评 ?茶盘中一审看外形一准确称取有代表性的茶样 5.Og ?置于1lOml 干净审评杯中一用沸水冲泡至 1lOml(满 ?杯),加盖一静止二1 / 8分钟一揭盖,带汤闻杯盖的香气一 ?将茶水倒入审评碗中,看碗中汤色一尝碗中茶汤的滋 ?味一再用沸水冲泡至 llOml,加盖一静止三分钟一揭 ?盖,带汤闻杯盖的香气一将茶水倒入审评碗中,看碗 ?中汤色一再尝碗中茶汤的滋味一第三次用沸水冲泡?收稿日期:2019-0523 ?至 1lOml(满杯),加盖一静止五分钟一揭盖,带汤闻杯 ?盖的香气一将茶水倒入审评碗中,看碗中汤色一尝碗 ?中茶汤的滋味一如认为有必要,可进行第四次,第五 ?次冲泡,判其耐泡性,最后将评过香气的叶底全部倒 ?人白色搪瓷漂盘评叶底. ?方法二:采用红,绿精制茶审评杯碗,其评茶的基 ?本程序为:扦取有代表性的茶样 250~350g 放入白色评 ?茶盘中一审看外形一准确称取有代表性的茶样 3.Og ?置于150ml 干净审评杯中一用沸水冲泡至150ml(满 ?杯),加盖一静止五分钟一将茶水倒入审评碗中(倒茶 ?的顺序和速度应与冲泡的顺序与速度一致,其目的是 ?保证每杯茶的冲泡时间都是五分钟)一看碗中汤色一 ?嗅杯中茶的香气一尝碗中茶汤的滋味一将评过香气 ?的叶底全部倒入白色搪瓷漂盘评叶底. ?1.3 审评方法与技术要点 ?1.3.1 干看外形 ?评审乌龙茶的外形,主要评其形状(风格),色泽, ?嫩度与品种特征. ?乌龙茶的外形由于产地不同,加工工艺也不一 ?样,因此,其风格差异较大.一般说来,福建南部乌龙 ?茶,如安溪铁观音,其外形呈拳曲形,似紧握的拳 ?头.也有的地方称其为蝌蚪形,因为它有一个圆圆 ?的头并拖着一条尾巴,这是由于用于闽南乌龙茶加工 ?的鲜叶有一定的成熟度且在加工过程中有一个包揉 ?的工序所形成的.闽北乌龙茶,如武夷岩茶,其外形呈 ?---------------------------------------------------------------最新资料推荐------------------------------------------------------ 条状,且比较松散,称其为浓眉形,单位重量体积较 ?大,这是由于用于加工闽北乌龙茶的鲜叶原料成熟度 ?较高,而揉捻程度较轻的原因.广东乌龙茶的外形也 ?呈条形,但它比闽北乌龙茶的外形稍紧而肥壮.台湾 ?乌龙茶,大部分呈球形(或称颗粒形),由于其原料采 ?摘细嫩,包揉程度重而次数多,因此其体形较小,比重 ?较大.评茶师根据其形状判断其产地,并根据各类茶 ?所应有的风格判断外形是否符合要求. ?乌龙茶的干茶色泽主要是受加工工艺和原料嫩 ?度的影响.乌龙茶为半发酵茶,由于发酵程度不一,颜 ? ?龚淑英:乌龙茶和茉莉花茶感官审评方法及技术要点 45 ?色差异很大,如发酵较重的武夷岩茶颜色较深,呈乌 ?润或乌褐(蟮皮色)色;广东乌龙茶颜色比武夷岩茶稍 ?浅,呈黄褐色或青褐色;闽南乌龙茶因发酵较轻,色以 ?绿为主,呈砂绿色带红点;台湾乌龙茶大多为轻发酵 ?乌龙茶,干茶呈绿色,无红点.颜色的鲜润程度与原料 ?的嫩度和加工技术相关,鲜活油润红点明是色泽好品 ?质高的表现,干枯暗红是原料粗老加工差的表现.不 ?同的鲜叶的嫩度和加工方法会产生不同的色泽,评茶 ?师应准确判断所审评茶样的色泽是否是该茶应有的 ?色泽. ?嫩度是判断茶叶级别的主要依据,干看乌龙茶的 ?嫩度.主要是掂其身骨的轻重,观其色泽鲜活和光润 ?度,一般来说,身骨重,鲜活,光润是优质茶的表现,身 ?骨轻,干枯是低档茶的特征. ?乌龙茶的商品茶如用茶树品种命名,就应审评其 ?品种特征.品种特征的判断主要是根据鲜叶的品种特 ?征进行判别,如铁观音的外形肥壮,结实,沉重,有腰 ?鼓筷(梗壮3 / 8如鼓槌),粽叶蒂(柄肥宽叶背卷)之称;黄 ?木炎叶薄色黄,身骨轻,梗叶细小尖梭;水仙具有四方 ?梗等. ?1-3.2 湿评内质 ?1-3.2.1 审评香气 ?在乌龙茶的审评过程中,香气的审评非常重要, ?在评判乌龙茶质量时,香气的分数占 30%-35%(见表 ?1).香气审评主要是根据香气的类型,浓度与持久性, ?综合判别香气质量.高档乌龙茶的香型应具浓郁的花 ?果香.香气类型因茶树品种和加工工艺不同有别,如 ?铁观音有似兰花香的音韵,黄金桂的香气似水蜜桃 ?香,黄枝香具有桅子花香,等等.这些优异的香气浓度 ?越高越持久,品质越好,乌龙茶常以七,八泡后仍有余 ?香而称道.中档的乌龙茶有花果香,但香气比较淡且 ?带有轻微的老火香.低档茶主要以老火香为主,更差 ?的则是老火带粗气.这是因为在乌龙茶的加工过程 ?中,有一特殊的工艺叫吃火,即长时间的烘焙,原料 ?档次越低,吃火时间越长,老火气越重.只有老火气的 ?乌龙茶是品质较低的表现. ?表 1 乌龙茶品质感官审评各因子所占比例% ?注:1,福建省茶叶质量检验中心站 2,农业部茶叶质量监测中心 ?采用多次冲泡审评乌龙茶的香气,一般第一泡辨 ?香气的纯异,第二泡辨别香气的浓度与类型,第三,四 ?泡辨别香气的持久性.采用一次冲泡审评乌龙茶的香 ?气,一般分热嗅,温嗅和冷嗅,热嗅易辨香气的纯异, ?温嗅辨别香气的浓度与类型,冷嗅辨持久性,方法同 ?绿茶.乌龙茶的香气种类比绿茶多,香型更为复杂,要 ?求评茶师有敏锐的嗅觉,丰富的评茶经验和制茶经 ?验,熟悉各种茶的香气类型与风格,熟悉各种茶的加 ?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1-3.2.2 审评汤色:审评乌龙茶的汤色主要从汤色---------------------------------------------------------------最新资料推荐------------------------------------------------------ 的 ?透明度和沉淀物二个方面去判断,沉淀物多,透明性 ?差是品质不好的表现.乌龙茶汤色的类型与深浅主要 ?受发酵的程度影响与吃火程度的影响,与品质相关性 ?不大,因此有的地方把乌龙茶的汤色作为参考,不计 ?分.乌龙茶汤色的类型根据发酵从轻到重有蜜绿,蜜 ?黄,金黄,橙黄,橙红等种类. ?1-3.2-3 尝评滋味 ?审评乌龙茶滋味的方法基本同绿茶,但乌龙茶评 ?审滋味除辨别滋味的浓淡,爽涩,甘苦,鲜滞和纯异 ?外,还要注意辨别茶汤在口中的韵味与从口腔到鼻腔 ?的香味,浓爽甘鲜带韵味是高档乌龙茶的品质. ?1-3.2.4 审评叶底 ?采用多次冲泡审评乌龙茶在审评叶底时,包括嗅 ?叶底香和查看叶底二个步骤.因为该方法审评香气时 ?只带汤闻香,因此评叶底时要补评叶底的香气,进一 ?步辨别香型,强弱,持久性,异杂,焦味等,不良的气味 ?更易在叶底上表露出来.叶底香气的评审作为带汤闻 ?香审评的补充.经冲泡后展开的叶子更能反应出该茶 ?叶的嫩度和一些鲜叶特征,并留下一些;~n-v 的痕迹, ?评茶师要从叶形,色泽,叶质的柔软性,叶脉的平滑, ?叶张的肥厚程度,发酵程度和红点的明亮度,嫩度及 ?整碎度等,通过眼看,手摸的方法来判别品种纯度和 ?品质高低.一次冲泡审评叶底时只需通过眼看,手摸 ?的方法,从叶底的色泽,发酵程度,品种纯度,叶子肥 ?厚度,嫩度,整碎度等方面去辨别茶叶质量的高低. ?2 茉莉花茶感官审评方法及技术要点 ?茉莉花茶是我国内销的主要茶类,它是用各种茶 ?坯同茉莉鲜花窨制而成.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评判茉莉 ?花茶的品质特征是消费者希望了解5 / 8的知识,下面介绍 ?茉莉花茶感官审评方法及技术要点. ?2.1 感官审评方法 ?2.1.1 对审评场所及设备与用具的要求 ?审评茉莉花茶对评茶场所和用具的要求与审评 ?绿茶相同(见《中国茶叶加工》,2019,(1):44). ?2.2 审评的程序 ?单杯法:扦取有代表性的茶样 250-350g 放入白 ? ?46 中国茶叶加工 2019,(2) ?色评茶盘中一审看外形一取 lOg 左右茶捡去花的成 ?分,准确称取有代表性的茶样 3.0g 置于 150ml 干净审 ?评杯中一用沸水冲泡至 150ml(满杯),加盖一静止五 ?分钟一将茶水倒入审评碗中(倒茶的顺序和速度应与 ?冲泡的顺序与速度一致,其目的是保证每杯茶的冲泡 ?时间都是五分钟)一看碗中汤色一嗅杯中茶的香气一 ?尝碗中茶汤的滋味一将评过香气的叶底全部倒入白 ?色搪瓷漂盘评叶底. ?双杯法:扦取有代表性的茶样 250~350g 放入白 ?色评茶盘中一审看外形一取两份lOg 左右茶捡去花 ?的成分,准确称取两份有代表性的茶样 3.0g 分别置 ?于 150ml 干净审评杯中一用沸水冲泡至 150ml(满 ?杯),加盖.其中一杯静止三分钟一将茶水倒出一嗅杯 ?中香气鲜灵度与纯度一再续水冲泡五分钟一将茶水 ?倒出一嗅杯中香气浓度.另一杯静止五分钟一将茶水 ?倒入审评碗中(倒茶的顺序和速度应与冲泡的顺序与 ?速度一致,其目的是保证每杯茶的冲泡时间都是五分 ?钟)一看碗中汤色一尝碗中茶汤的滋味一将叶底全部 ?倒入叶底盘中评叶底. ?2.3 审评方法与技术要点 ?2.3.1 干看外形 ?茉莉花茶的外形,应与其所采用的茶坯相似,但 ?因多次窨制加工,干茶的色泽与整碎度变化较大,绿 ?茶色泽变黄,其它茶色泽变深茉莉花茶外形的审评 ?---------------------------------------------------------------最新资料推荐------------------------------------------------------ 与茶坯相似,主要评其形状(风格),色泽,嫩度与匀整 ?性. ?湿评内质的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其中茉莉花 ?茶香气的审评是评审茉莉花茶质量的关键,在评判茉 ?莉花茶质量时,香气的分数占 40%(见表2).茉莉花 ?茶香气的审评从香气的浓度,纯度和鲜灵度三个方面 ?去判别.纯度是指茉莉花茶香气的纯正度,茉莉花茶 ?的香气要求只有花香而不能有茶香,否则,称为透 ?素;而茉莉花茶的花香只能是茉莉花香,如闻出打 ?底的玉兰花香,则称为透兰,透素和透兰都是香气 ?纯度不好的表现.透素是下花量不足(主要在中低档 ?茶中出现)或茶香太浓(大多为高档茶坯中出现)之 ?故,透兰是打底所用玉兰花太多或窨制技术欠佳所 ?形成的,现在中低档茶中出现透兰的情况比较多,这 ?与有的茶叶加工者为了提高中低档茶的香气浓度而 ?放弃纯度有关.浓度是指茉莉花茶香气浓烈的程度, ?它与茉莉花茶加工时所用的茉莉花量密切相关,下花 ?量越大,花香越浓,有经验的评茶师根据香气的浓度 ?可以判别用花量的多少.鲜灵度是指茉莉花茶香气的 ?清鲜程度,鲜灵度好,说明窨制茉莉花茶的鲜花质量 ?高,加工技术好.加工时通花,起花和复火不及时,都 ?会影响香气的鲜灵度. ?表 2 茉莉花茶品质感官审评各因子所占比例% ?注:1,出 13 检验 2,农业部茶叶质量监测中?L- ?有经验的评茶师一般采用单杯法审评香气,热嗅 ?时评香气的纯度与鲜灵度,辨别是否有其它不良气味 ?存在,温嗅和冷嗅评香气的浓度与持久性,最后综合 ?评定香气质量.初评者一般采用双杯法,其中一杯专 ?用于香气审评,第一次冲泡三分7 / 8钟审评香气的纯度与 ?鲜灵度,第二次冲泡五分钟审评香气的浓度,二次综 ?合评判香气质量.在香气评定时,一般说来,香气的浓 ?度和鲜灵度同等重要,各为 l6%,纯度为 8%. ?茉莉花茶的汤色和滋味审评与茶坯同,但汤的色度 ?会有所加深.滋味审评除辨别浓淡,爽涩,甘苦,鲜滞和 ?纯异外,还要注意辨别茶汤的香气浓度,满口生香,浓醇 ?鲜爽是高档茉莉花茶的滋味特征. ?茉莉花茶的叶底审评同茶坯,如茶坯是烘青绿 ?茶,审评方法同绿茶,如茶坯是乌龙茶,审评方法同乌 ?龙茶.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 ?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现已 ?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 ?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 ?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 ?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在来稿中注明.本 ?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 ?付.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是国家九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刊全文内容按照统一格式?制作,读者可上网查询浏览本刊内容,并征订本?刊. ?http:www.wanfangdata.eom.ca ?E-mail:teains@mail.hz.zj. ca. ?《中国茶叶加工》编辑部 ?2019 年 6 月 ? ?。
茶叶审评技术:乌龙茶审评

二、柱形杯审评法
审评用具
谢 谢 观 赏
乌龙茶审评
根据GB/T 23776-2018 《茶 叶感官审评方法》的要求,乌龙茶
序
的审评方法有两种。一是盖碗审评 法,一是柱形杯审评法。
一、盖碗审评法
盖碗审评法是当前乌龙茶审评工作中 最为常见的一种审评方法。
一、盖碗审评法
审评流程
沸水烫杯 碗
3min:出汤, 评汤色、滋 味,嗅叶底
香
扦样5.0g 加入审评
杯中
1~2min: 嗅盖香
加满沸水
2~3min: 嗅盖香
加满沸水min:出汤, 评汤色、滋 味,比较耐 泡程度,嗅
叶底香
2min:出 汤,评汤 色、滋味, 嗅叶底香
评叶底
一、盖碗审评法
审评用具
一、盖碗审评法
审评要点
茶量 水量 时间
5g 110ml 2min、 3min、 5min
这方法冲泡一次完成香气、汤色和滋味的审评,台湾省及目前我国一 些全国性名优茶评比时采用这一方法审评乌龙茶。
二、柱形杯审评法
审评流程
扦样3.0g
注满沸水
出汤
热嗅香气
冷嗅香气
尝滋味
温嗅香气
看汤色
评叶底
二、柱形杯审评法
审评要点
茶量 水量 时间
3g/5g
150ml/250ml
5/6min
?
注意:条型、卷曲型乌龙茶冲泡时间为5min, 圆结型、拳曲型、颗粒型乌龙茶冲泡时间为6min。
一、盖碗审评法
注意事项
1、所用杯碗与其它不一样。在此方法中,乌龙茶审评用有盖的倒钟形盖 碗,与以之配套的碗。容量均为110ml。 2、乌龙茶审评茶多水少,茶样5g,沸水110ml,茶水比1︰22。
乌龙茶品质与审评

主要山场
吴三地 地理位置:武夷山景区的西北边高山地区
海拔高度:807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奇兰、丹桂
主要山场
悟源涧 地理位置:武夷山风景区内马头岩南麓
海拔高度:342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
主要山场
九龙窠 地理位置:大红袍景区内
海拔高度:326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大红袍
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
A.大红袍
A.大红袍:分特级、一级、二级。
B.名枞
B.名枞:不分等级。 品质特征:外形紧结、壮实,色泽带宝
色或油润,香气较锐、浓长或幽、清远,滋味 岩韵明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汤色 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叶底软亮匀齐、红边 或带朱砂色。
C.肉桂
C.肉桂:由肉桂茶树品种鲜叶加工 而成,分特级、一级、二级。肉桂是武
主要山场
流香涧 地理位置:玉柱峰与飞来峰的西麓,毗
邻慧苑坑 海拔高度:280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
大坑口 地理位置:天心寺的东南边
海拔高度:243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肉桂、名丛
主要山场
慧苑坑 地理位置:玉柱峰北麓,慧苑寺所在处
海拔高度:262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铁罗汉
漳平水仙茶饼
福建省漳平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乌龙 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极具浓 郁的传统风味,香气清高幽长,具有如兰气质的天然 花香,滋味醇爽细润,鲜灵活泼,经久藏,耐冲泡, 茶色赤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喉润好,有回甘,更有
久饮多饮而不伤胃的特点
8.金观音
福建省茶科所从铁观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后代 中选育而成的无性系新良种,遗传性状偏向母本铁
红茶,白茶,乌龙茶的审评术语

红茶评语1.干茶形状评语毫尖:金黄色茸毫的嫩芽。
细紧:条索细长挺直而紧卷,有锋毫。
用于上档条红茶细嫩:条细紧,金黄色芽毫显。
多见于小叶种高档春季产的工夫红茶如祁门红茶细长:细紧匀齐,形态秀丽。
多用于高档条红茶,如祁门红茶紧结:碎茶颗粒卷紧而结实紧卷:碎茶颗粒卷得很紧皱缩:颗粒虽卷的不紧,但边缘折皱,是片型茶德较好形状毛衣:茶叶中的细筋毛,红碎茶中含量较多筋皮:嫩茎和茶梗揉破碎的皮肥嫩:芽叶肥壮。
常用于滇红功夫匀称:大小一致,不含梗,杂。
短碎:功夫红茶的碎片,梗朴粗老:老茶粗壮:重实。
嫩度中等工夫红茶毛糙:粗老。
大多是筋皮毛衣或未经精制的毛红茶老嫩混杂:嫩茶,老茶不分清规格乱:多用于精茶中分档不清花杂:大小不匀,正茶中含老片及梗,杂轻松:颗粒松,身骨轻2干茶色泽评语乌润:乌黑而光泽,有活力。
多见于嫩度好的中小叶种高档红茶乌黑:乌黑色,稍有活力。
用于嫩度良好的中小叶种红茶的干茶色泽黑褐:色黑而褐,有光泽栗褐:褐中带深棕色,似成熟栗壳色栗红:红中带深棕色,似嫩栗壳色泛红:色带红而无光泽枯红:色红而枯燥灰枯:色灰红而无光泽3汤色评语红艳:汤色红而鲜艳,似琥珀色,金圈厚而艳。
红亮:红而透明光亮。
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色泽。
红明:红而透明,亮度次于“红亮〞。
深红:汤色红而深,而无光泽。
此术语也适用于压制茶汤色。
浅红:泛红,深度缺乏。
红暗:汤色深红而显暗。
冷后浑:茶汤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浊现象,为优质红茶象征之一。
姜黄: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呈姜黄亮堂。
多见于茶多酚和茶黄素含量较低的小叶种红碎茶加奶审评时表现的汤色。
棕红,粉红: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汤色呈棕红亮堂类似咖啡色的称为棕红,呈粉红亮堂似玫瑰色的成为粉红。
棕黄:汤色色泽浅棕带黄。
多见于发小成都轻的大叶种红碎茶。
灰白: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呈灰暗混浊的乳白色。
是汤质淡薄的标志。
金黄:有黄金般的光泽。
常见于发酵轻的茶汤。
乳白:参加牛奶后,红茶茶汤呈乳白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龙茶审评:干看条色湿品香味
发表于:2009-8-31
乌龙茶审评:干看条色湿品香味
乌龙茶是福建省特种茶类,其初制工艺精细,品质表现因子很多,茶叶审评也较为复杂。
目前,乌龙茶感官审评仍作为判别茶叶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分为毛茶审评和精茶审评。
毛茶是指鲜叶经初制形成一定规格的茶叶初级产品。
闽南乌龙茶毛茶是指鲜叶经做青、杀青、揉烘等十大工序初步制成的茶叶。
乌龙茶毛茶审评分干看和湿看,其中干看以条索色泽为主,适当结合净度;湿看以香气滋味为主,适当结合叶底“做青”程度与“柔软”程度。
干评乌龙茶:卷曲条形,呈“宝色”者为上品
条索是指各类干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闽南乌龙茶要求卷曲的条形,它主要是在包揉工艺中形成,目前大部分是手工包揉,也有机器整形。
包揉除破碎叶细胞,使毛茶色泽油亮增加冲泡美观外,还使条形卷曲,增加茶叶外形的美观,这也是闽南乌龙茶外形的传统风格。
因制作工艺不同,条形有卷曲、扁直、螺状等不同形态。
乌龙茶毛茶鲜叶中存在各种有色物质,如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花青素等。
由于含量不同及工艺程度不同,毛茶色泽多种多样,如香蕉色、象牙色、青褐色、乌油润、青绿色、墨褐色等。
其中,香蕉色茶叶香气高,乌润色茶香味醇耐泡,这两种是高级茶色。
闽南乌龙茶春、夏暑、秋茶色泽有明显的不同。
春季温度逐渐上升,日照适度、水湿适宜,茶树累积养分时间长,新梢上下叶嫩度相近、持柔性好,蛋白质、黄酮类含量高,春茶色泽都比较油润,滋味较醇和。
夏暑茶温高、日照强,茶叶生长快,易老化,芽头小,新梢上下叶老嫩差异大,多酚类及花青素含量高,而蛋白质、黄酮类含量低,所以夏茶色泽都比较枯燥、苦涩味浓。
秋茶生长季节温度逐渐降低,日照较短,雨水少,天气干燥,茶树生长受到阻碍,容易形成对夹叶,毛茶色泽灰杂,赤片多,嫩度适当的秋茶呈“绿豆色”。
秋茶香气较高,稍带青气,不耐泡。
乌龙茶色泽红点明、润亮,呈“宝色”者(意为色如珍宝令人喜爱,主要指乌龙茶色泽沙绿油润,并带有鲜活的光泽感)为高级茶,反之则较次。
湿评乌龙茶:三泡闻香,味走醇厚
鲜叶中芳香物质是形成香气的物质基础。
鲜叶中芳香物质主要是芳香油,但蛋白质、氨基酸及多酚类等在制茶中的变化,对香气有较大的作用。
乌龙茶的每个品种,都有特殊的香气。
即使同一个品种,由于地理环境、手摘标准、肥培管理、季节的不同,而香气亦有所差异。
这与鲜叶中各种芳香物质成分比例和含量不同有关。
乌龙茶的香气与做青发酵程度关系最大,杀青、烘焙等对香气也有很大影响。
我们在鉴别香气时主要是比纯异、高低、长短。
乌龙茶在审评香气时,主要是嗅杯盖的香气,第一泡嗅香气高低,有无异气;第二泡嗅香气的类型,分析大类或品种的香,注意香气的特点,粗幼、长短、鲜爽程度以及有无异气;第三泡嗅香气的持久程度。
闽南乌龙茶产区,品种多,每个品种都有特殊的香气、滋味。
而同一个品种在高山、平地,因气候和土质不同,香味的特点也不一样。
因此,只有熟悉本地区品种分布和各品种香味特点,对地域香才能进一步了解。
如黄旦长在罗岩、城关、长坑、剑斗不同地方,其毛茶色泽、香味的风格都有差异。
铁观音长在虎邱石皮坑和祥华的风格就不大一样。
茶叶是饮料,滋味的优劣体现茶叶经济价值的高低。
乌龙茶有浓淡、醇苦、爽涩之分,不同的滋味一方面是与鲜叶中有味物质的含量和比例有关,另一方面与茶叶初制中叶内物质的变化是否适当有关。
其中做青是形成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关键工艺。
乌龙茶滋味,以醇厚、醇浓、甜醇、清醇、醇和、清淡、苦涩、青浊、红浊等来形容。
高级茶要求醇厚、甜醇、耐泡。
铁观音有独特风格。
铁观音独特的品种味俗称“音韵”,通常用“显、明”来表达。
高级铁观音要求音韵显,入口微觉苦后回甘鲜爽。
乌龙茶香气和滋味,不可能全用术语来说明茶叶品质的好坏,因此往往以“微、略、稍、较、欠、尚”等副词来表达程度的不同。
乌龙茶汤色要求金黄明亮清澈,忌浑浊。
乌龙茶叶底则要求柔软明亮。
把茶叶倒在盛水的叶底盘中,根据茶叶老嫩、均匀程度、叶质瘦肥情况、色泽亮暗、红边深度、叶态形状、叶张展开程度可以分析手制上许多原因,也可以看出品种纯度、收购和进厂验收等级分类情况,这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审评因素。
文章来源:陆羽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