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圆专题经典(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初三数学圆试题及答案

初中初三数学圆试题及答案

初中初三数学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圆的半径是10,那么圆的直径是()A. 5B. 20C. 15D. 252. 已知圆心为O,点A在圆上,OA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那么点A()A. 在圆内B. 在圆上C. 在圆外D. 不存在3. 圆的周长公式是()A. C = πdB. C = 2πrC. C = πrD. C = 4r4. 圆的面积公式是()A. S = πr²B. S = πd²C. S = 2πrD. S = πd5.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增加1cm,那么它的面积将增加多少平方厘米?(π取3.14)A. 3.14B. 6.28C. 2πD. π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半径为r的圆的周长是______。

2. 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是______。

3. 如果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30°,半径为5cm,那么它的弧长是______。

4. 一个圆的直径是20cm,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

5. 圆周角定理指出,圆周上一点到圆心的两条半径所夹的角是圆心角的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已知圆O的半径为5cm,点P在圆O上,求OP的长度。

答案:OP的长度为5cm。

2. 一个圆的周长是44cm,求这个圆的半径。

答案:设半径为r,根据周长公式C = 2πr,44 = 2 × 3.14 × r,解得r = 7cm。

3. 一个圆的面积是78.5平方厘米,求这个圆的半径。

答案:设半径为r,根据面积公式S = πr²,78.5 = 3.14 × r²,解得r = √(78.5 / 3.14) ≈ 5cm。

4. 已知圆心角为60°,半径为10cm的扇形,求这个扇形的弧长。

答案:弧长= (60/360) × 2π × 10 = π × 10 = 31.4cm。

初三数学圆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圆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圆的半径为5,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3,则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B. 相切C. 相交D. 内含2. 已知圆的周长为6π,求圆的直径。

A. 3B. 6C. 9D. 123. 圆的半径为2,圆心到圆上一点的距离为2,则该点位于()。

A. 圆内B. 圆上C. 圆外D. 不能确定二、填空题4. 圆的直径为10,求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5. 已知圆的半径为3,求圆的周长。

6.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等于半径,这个性质称为圆的()。

三、解答题7. 已知圆的半径为5,求圆的面积。

解:根据圆的面积公式,面积A=πr²,其中r为半径。

将半径r=5代入公式,得:A = π × 5² = 25π所以,圆的面积为25π。

8. 已知圆的周长为12π,求圆的半径。

解: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周长C=2πr,其中r为半径。

将周长C=12π代入公式,得:12π = 2πr解得:r = 6所以,圆的半径为6。

9. 已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4,求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

解:根据圆的性质,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时,直线与圆相交。

由于题目中未给出半径,无法确定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

需要更多信息才能解答此题。

答案:1. C2. B3. B4. 25π5. 6π6. 对称性7. 25π8. 6。

初三数学圆精选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圆精选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圆精选练习题及答案1.正确答案为C。

圆的切线垂直于圆的半径。

2.正确答案为A。

AB>2CD。

3.图中能用字母表示的直角共有4个。

4.正确答案为B。

CD-AB=4c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与CD的距离为14cm。

5.正确答案为120°。

圆周角等于弧所对圆心角的两倍,2×60°=120°。

6.正确答案为130°。

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两倍,2×100°=200°,而∠ACB为圆周角减去弧所对圆心角,200°-70°=130°。

7.正确答案为B。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S AOB=(1/2)×20×20×sin120°=503cm2.8.正确答案为D。

由于OA=AB,所以∠OAB=∠OBA=30°,而∠BCO=90°-∠OAB=60°,所以∠BOC=2∠BCO=120°。

又因为∠XXX∠OCA=30°,所以∠AOC=120°,所以∠BOD=60°-∠OAB=30°,∠XXX∠OED=∠XXX°。

9.正确答案为A。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20√3,所以R2=(d/2)2+202=400,r2=(d/2)2+102=100,所以R=20,r=10,两圆内切。

10.正确答案为225°。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个扇形,圆心角为360°-2arctan(5/3),约为225°。

11.若一条弦把圆分成1:3两部分,则劣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120^\circ$。

12.在圆 $\odot O$ 中,若直径 $AB=10$ cm,弦$CD=6$ cm,则圆心 $O$ 到弦 $CD$ 的距离为 $2\sqrt{19}$ cm。

13.在圆 $\odot O$ 中,弦 $AB$ 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其所在圆周的一半。

中考数学复习《圆》专题训练-附带有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圆》专题训练-附带有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圆》专题训练-附带有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圆的一些结论:①平分弧的直径垂直于弧所对的弦;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③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④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弦相等,其中正确的有()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在同一平面内,已知⊙O的半径为3cm,OP=4cm,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圆外B.点P在⊙O上C.点P在⊙O内D.无法确定3.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若∠BOC=66°()A.66°B.33°C.24°D.30°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CD与⊙O相切于点D,若∠CDA=118°,则∠C的度数为()A.32°B.33°C.34°D.44°5.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DC切⊙O于点C,若∠A=26°,则∠D等于()A.26°B.48°C.38°D.52°6.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C=100°,那么∠A是()A.60°B.50°C.80°D.100°7.如图,AB为⊙O的直径,C是⊙O上的一点,若∠BCO=35°,AO=2,则AC⌢的长度为()A.29πB.59πC.πD.79π8.如图,点A、B、C、D、E都是⊙O上的点AC⌢=AE⌢,∠D=130°则∠B的度数为()A.130°B.128°C.115°D.116°二、填空题9.半径为6的圆上,一段圆弧的长度为3π,则该弧的度数为°.10.如图,在△ABC中,∠ACB= 130°,∠BAC=20°,BC=2.以C为圆心,CB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则BD的长为.11.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是⊙O的直径,AB=AC.∠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交⊙O于点E,连结CE.若CE= √2,则BD的长为.12.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若∠ADC=85°,则∠B=.13.如图,在△ABC中∠ACB=90°,O为BC边上一点CO=2.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半圆与AB边交π,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于E,且OE⊥AB.若弧CE的长为43三、解答题14.如图,AB是⊙O的直径,四边形ABCD内接于⊙O,OD交AC于点E,OD∥BC(1)求证:AD=CD;(2)若AC=8,DE=2,求BC的长.15.如图,AB是⊙O的直径,F为⊙O上一点,AC平分∠FAB交⊙O于点C.过点C作CD⊥AF交AF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DC=3,AD=9,求⊙O半径.⌢上一点,AG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16.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G是AC(1)如CD=8,BE=2,求⊙O的半径长;(2)求证:∠FGC=∠AGD.17.如图,在△ABC中AB=AC,以底边BC为直径的⊙O交两腰于点D,E .(1)求证:BD=CE;⌢的长.(2)当△ABC是等边三角形,且BC=4时,求DE18.如图,在△ABC中,经过A,B两点的⊙O与边BC交于点E,圆心O在BC上,过点O作OD⊥BC交⊙O 于点D,连接AD交BC于点F,且AC=FC.(1)试判断A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FC=√3,CE=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参考答案1.A2.A3.B4.C5.C6.C7.D8.C9.9010.2√311.2√212.95°π13.4√3−4314.(1)证明:∵AB是⊙O的直径∴∠ACB=90°∵OD∥BC∴∠AEO=∠ACB=90°⌢=CD⌢∴AD∴AD=CD;(2)解:∵OD⊥AC,AC=8AC=4∴AE=12设⊙O的半径为r∵DE=2∴OE=OD﹣DE=r﹣2在Rt△AEO中,AE2+OE2=AO2∴16+(r﹣2)2=r2解得:r=5∴AB=2r=10在Rt△ACB中,BC=√AB2−AC2=√102−82=6∴BC的长为6.15.(1)证明:连接OC∵AC平分∠FAB∴∠FAC=∠CAO∵AO=CO∴∠ACO=∠CAO∴∠FAC=∠ACO∴AD∥OC∵CD⊥AF∴CD⊥OC∵OC为半径∴CD是⊙O的切线;(2)解:过点O作OE⊥AF于EAF,∠OED=∠EDC=∠OCD=90°∴AE=EF=12∴四边形OEDC为矩形∴CD=OE=3,DE=OC设⊙O的半径为r,则OA=OC=DE=r∴AE=9﹣r∵OA2﹣AE2=OE2∴r2﹣(9﹣r)2=32解得r=5.∴⊙O半径为5.16.(1)解:连接OC.设⊙O的半径为R.∵CD⊥AB∴DE=EC=4在Rt △OEC中,∵OC2=OE2+EC2∴R2=(R−2)2+42解得R=5.(2)解:连接AD∵弦CD⊥AB̂ = AĈ∴AD∴∠ADC=∠AGD∵四边形ADCG是圆内接四边形∴∠ADC=∠FGC∴∠FGC=∠AGD.17.(1)证明:∵AB=AC∴∠B=∠C⌢=BE⌢∴CD⌢=CE⌢∴BD∴BD=CE;(2)解:连接OD、OE∵△ABC 是等边三角形∴∠B =∠C =60°∴∠COD =120°∴∠COD +∠BOE =∠COE +∠DOE +∠BOD +∠DOE =240° ∴∠DOE =240°−180°=60°∵BC =4∴⊙O 的半径为 2∴DE ⌢ 的长 =60π×2180=2π3 .18.(1)解:AC 与⊙O 的相切,理由如下∵AO =DO∴∠D =∠OAD∵CF =CA∴∠CAF =∠CFA又∵∠CFA =∠OFD∴∠CAF =∠OFD∵OD ⊥BC∴∠OFD +∠ODF =90°∴∠CAF +∠OAF =90°∴OA ⊥AC∵OA 是半径∴AC 是⊙O 的切线∴ AC 与⊙O 的相切;(2)解:过A 作AM ⊥BC 于M ,如图设OA=OE=r∵FC=√3,CE=1在Rt△CAO中AO=r,AC=FC=√3,OC=OE+EC=r+1AO2+AC2=OC2∴r2+(√3)2=(r+1)2解得r=1∴OC=OE+EC=2∴AO=12 OC∴∠C=30°∴∠AOC=60°∴∠AOB=180−∠AOC=120°在Rt△CAM中AM=12AC=12FC=√32∴S△AOB=12⋅OB⋅AM=12×1×√32=√34∴S扇形AOB=120360π×1=π3∴S阴影部分=S△AOB−S扇形AOB=π3−√34.。

初中数学圆形专题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圆形专题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圆形专题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A ,B ,C 是⊙O 上的三点,且⊙ACB =35°,则⊙AOB 的度数是( )A .35°B .65°C .70°D .90°【答案】C 【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详解】解:由圆周角定理得:223570AOB ACB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2.如图,在半径为R 的圆内作一个内接正方形,⊙然后作这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又在这个内切圆中作内接正方形,依此作到第n 个内切圆,它的半径是( )A .RB .(12)RC .(12)n -1RD .n R3.如图,在ABC中,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 BD AB+<B.AD一定经过ABC的重心C.BAD CAD∠=∠D.AD一定经过ABC的外心【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易得AD平分⊙BA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及三边关系可排除选项.【详解】解:⊙AD平分⊙BAC,⊙BAD CAD∠=∠,故C正确;在⊙ABD中,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AD BD AB+>,故A错误;由三角形的重心可知是由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所以AD不一定经过ABC的重心,故B选项错误;由三角形的外心可知是由三角形三条边的中垂线的交点,所以AD不一定经过ABC的外心,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及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及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过⊙O上一点C作⊙O的切线,交⊙O直径AB的延长线于点D.若⊙D=40°,则⊙A的度数为()A.20°B.25°C.30°D.4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正确得出⊙DOC =50°是解题关键.5.如图,点A ,B ,C 在圆O 上,65∠=︒ABO ,则ACB ∠的度数是( )A .50︒B .25︒C .35︒D .20︒6.如图4,在Rt ABC △中,90C =∠,3AC =.将其绕B 点顺时针旋转一周,则分别以BA ,BC 为半径的圆形成一圆环.该圆环的面积为( )AB .3πC .3πD .3π 【答案】C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得两圆的半径的平方差即是AC 的平方.再根据圆环的面积计算方法: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即9π.【详解】解:圆环的面积为πAB 2-πBC 2,=π(AB 2-BC 2),=πAC 2,=32π,=9π.故选C.7.已知水平放置半径为6cm的球形容器中装有溶液,容器内液面的面积为27πcm2,如图,是该球体的一个最大纵截面,则该截面O中阴影部分的弧长为()A.2πcm B.4πcm C.6πcm D.8πcm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如图,点A,B,C都在圆O上,若⊙C=34°,则⊙AOB为()A.34⊙B.56⊙C.60⊙D.68⊙【答案】D【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圆周角定理中同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进行分析即可求解.【详解】解:⊙⊙C=34°,⊙⊙AOB=2⊙C=6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注意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同位角相等⊙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详解】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错误;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错误;在同圆或等圆中,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错误;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10.AB是⊙O的直径,PB、PC分别切⊙O于点B、C,弦CD AB∥,若PB=AB=10,则CD的长为()A .6B C .D .3 OCF CPE ,四边形12BE OF OF ==,【详解】解:过点⊙OCF CPE , OF OC CE PC =, PB 、PC 分别切⊙O PB PC =,10PB AB ==,11.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D 是O 的内接三角形,若6AB =,105ADC ∠=︒,则BC 的长为( )A .8πB .4πC .2πD .π【答案】C【分析】连接OC 、BC ,根据四边形ABCD 是圆的内接四边形和⊙D 的度数,即可求出303602π=,【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以及弧长公式等知识,根据圆12.将一把直尺、一个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一个光盘按如图所示摆放,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AD 与直尺的一边重合,光盘与直尺相切于点B ,与直角三角板相切于点C ,且3AB =,则光盘的直径是( )A .6B .C .3D .【答案】D13.如图,正五边形ABCDE,则⊙DAC的度数为()A.30°B.36°C.60°D.72°【答案】B【分析】根据正五边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在正五边形ABCDE中,AE=DE=AB=BC,⊙E=⊙B=⊙EAB=108°,⊙⊙EAD=⊙BAC=36°,⊙⊙DAC=108°﹣36°﹣36°=36°,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正多边形和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菱形对角线的交点为O,以O为圆心,以O到菱形一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与其他几边的关系为()A.相交B.相切C.相离D.不能确定【答案】B【分析】首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菱形的对角线将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故四个三角形面积相等且斜边相等,然后根据等面积法得出斜边的高相等,这样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详解】如图:⊙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AO=CO,BO=DO,AB=BC=CD=DA.⊙⊙ABO⊙⊙BCO⊙⊙CDO⊙⊙DAO.⊙⊙ABO、△BCO、△CDO、△DAO的面积相等.又⊙AB=BC=CD=DA,⊙⊙ABO、△BCO、△CDO、△DAO斜边上的高相等.即O到AB、BC、CD、DA的距离相等.⊙O到菱形一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与另三边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画出图形进行分析.15.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G是弧AB的中点,连接AD,AG ,CD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CE =DEB .⊙ADG =⊙GABC .⊙AGD =⊙ADC D .⊙GDC =⊙BAD 【答案】D 【详解】⊙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CE =DE ,A 成立;⊙G 是AB 的中点,⊙AG BG =,⊙⊙ADG =⊙GAB ,B 成立;⊙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AC AD =,⊙⊙AGD =⊙ADC ,C 成立;⊙GDC =⊙BAD 不成立,D 不成立,故选D .16.如图1是一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扇面宣传展板,该展板的部分示意图如图2所示,它是以O 为圆心,OA ,OB 长分别为半径,圆心角120O ∠=︒形成的扇面,若3m OA =, 1.5m OB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24.25m πB .23.25m πC .23m πD .22.25m π【答案】D 【分析】根据S 阴影=S 扇形AOD -S 扇形BOC 求解即可.17.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同旁内角互补B .三角形的外心是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 .若甲、乙两组数据中,20.8S =甲,2 1.4S =乙,则乙组数据较稳定【答案】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外心性质,方差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两平行线被第三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原命题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B 、三角形的外心是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原命题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符合题意;D 、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3,S 甲2=0.8,S 乙2=1.4,则甲组数据较稳定,原命题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外心性质,方差解答.18.如图,C 为⊙O 直径AB 上一动点,过点C 的直线交⊙O 于D ,E 两点,且⊙ACD=45°,DF⊙AB 于点F ,EG⊙AB 于点G ,当点C 在AB 上运动时,设AF=x ,DE=y ,下列中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大致是( )A.B.C.D.19.如图,AB为⊙O的直径,AB=AC,AC交⊙O于点E,BC交⊙O于点D,F为CE 的中点,连接D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BD=DC;⊙AD=2DF;⊙BD DE;⊙DF是⊙O的切线.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B.3C.2D.1【答案】B【详解】连接AD,OD,⊙AB是直径,⊙⊙ADB=⊙AEB=90°,又⊙AB=AC,⊙BD=DC,故⊙正确;⊙F是CE中点,BD=CD,⊙BE//DF,BE=2DF,但没有办法证明AD与BE相等,故⊙错误;⊙AB=AC,BD=CD,⊙⊙BAD=⊙CAD,⊙BD=DE,⊙BD=DE,故⊙正确;⊙⊙AEB=90°,⊙⊙BEC=180°-⊙AEB=90°,⊙BE//DF,⊙⊙DFC=⊙BEC=90°,⊙O为AB的中点,D为BC的中点,⊙OD//AC,⊙⊙ODF=⊙DFC=90°,⊙OD是半径,⊙DF是⊙O的切线,故⊙正确,所以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等,能根据具体的图形选择和灵活运用相关性质解题是关键.二、填空题20.如图,若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有一边重合,则⊙BAC=_____.【答案】132°##132度【详解】解:⊙正五边形的内角=180°-360°÷5=108°,正六边形的内角=180°-360°÷6=120°,⊙⊙BAC=360°-108°-120°=132°.故答案为132°.21.已知直角⊙ABC中,⊙C=90°,BC=3,AC=4,那么它的内切圆半径为_______.【答案】1【分析】O分别与BC、AC、AB切于点D、E、F,连接OD、OE、OF,由切线的性质可得:⊙ODC=⊙OEC=90°,设OD=OE=r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即可证出四边形OECD是正方形,从而得出:EC=CD=OD=OE=r,再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BF=BD =3-r,AF=AE =4-r,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利用AB的长列方程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O分别与BC、AC、AB切于点D、E、F,连接OD、OE、OF⊙⊙ODC=⊙OEC=90°22.如图,AB ,BC ,CD 分别与⊙O 相切于E ,F ,G ,BE =4,CG =6,则BC =_______.【答案】10【分析】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B ,BC ,CD 分别与⊙O 相切于E ,F ,G ,BE =4,CG =6,⊙BF =BE =4,CF =CG =6,⊙BC =BF +FC =10,故填:10.【点睛】此题主要是综合运用了切线长定理和切线的性质定理.23.若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60︒,面积为26cm π,则这个扇形的弧长为__________ cm(结果保留π)24.如图,在O 中,弦AC =B 是圆上一点,且=45ABC ∠︒,则O 的半径R =_____.25.如图,⊙O 的内接四边形ABCD 中,⊙A =45°,则⊙C 的度数 _____________ .【答案】135°【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可得结论.【详解】∵⊙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45°,⊙⊙C=135°.故答案为135°.【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关键是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①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②圆内接四边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就是和它相邻的内角的对角).26.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E是BC延长线上一点,若⊙BAD=105°,则⊙DCE的度数是________°.【答案】105【详解】⊙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DAB+⊙DCB=180°,⊙⊙BAD=105°,⊙⊙DCB=180°﹣⊙DAB=180°﹣105°=75°,⊙⊙DCB+⊙DCE=180°,⊙⊙DCE=⊙DAB=105°.故答案为10527.如图,圆O的半径OA=5cm,弦AB=8cm,点P为弦AB上一动点,则点P到圆心O的最短距离是____cm.【答案】3【分析】由当OP⊙AB时,OP最短,根据垂径定理,可求得AP的长,然后由勾股定28.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a ,BC b =,点P 是B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 ,把PAB 沿着AP 翻折到⊙PB C '(点B '在矩形的内部),连接B C ',B D '.点P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若存在唯一的位置使得⊙B CD 为直角三角形,则a ,b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__.为直径作O ,当点为直角三角形且唯一,在Rt ADO 中,根据22OD OA ,可得,计算可得答案. 为直径作O ,当点到O 的最小距离等于得B CD '为直角三角形且唯一,Rt ADO 中,2AD OD +22211())22b a a +=+,整理得22b =,a>,∴=2b29.尺规作图特有的魅力曾使无数人沉湎其中,传说拿破仑通过下列尺规作图考他的大臣:⊙将半径2的⊙O六等分,依次得到A,B,C,D,E,F六个分点;⊙分别以点A,D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G是两弧的一个交点;⊙连结OG.问:OG的长是多少?大臣给出的正确答案是_________2222OA,(23)222.【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30.半径为O是锐角三角形ABC的外接圆,AB=AC,连接OB、OC,延长CO交弦AB于点D.若⊙OBD是直角三角形,则弦BC的长为_______________.31.如图,P A,PB是⊙O的切线,A,B是切点,点C是⊙O上异于A、B的一点,若⊙P=40°,则⊙ACB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0°【分析】连接OA,OB,在优弧AB上任取一点D(不与A、B重合),连接BD,AD,如图所示,由PA与PB都为圆O的切线,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到OA与AP垂直,OB与BP垂直,在四边形APBO中,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AOB的度数,再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所对圆心角的一半求出⊙ADB的度数,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即可求出⊙ACB的度数.【详解】连接OA,OB,在优弧AB上任取一点D(不与A、B重合),连接BD,AD,如图所示:⊙PA、PB是⊙O的切线,⊙OA⊙AP,OB⊙BP,⊙⊙OAP=⊙OBP=90°,又⊙⊙P=40°,⊙⊙AOB=360°-(⊙OAP+⊙OBP+⊙P)=140°,32.如图,矩形ABCD 中,6AB =,9BC =.将矩形沿EF 折叠,使点A 落在CD 边中点M 处,点B 落在N 处.连接EM ,以矩形对称中心O 为圆心的圆与EM 相切于点P ,则圆的半径为________.33.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线段MN在对角线BD上运动,若⊙O的面积为2π,MN=1,则AMN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34.如图所示,在⊙O 中,AB 是⊙O 的直径,⊙ACB 的角平分线CD 交⊙O 于D ,则⊙ABD=_________ 度.【答案】45.【详解】试题解析:⊙CD 平分⊙ACB⊙⊙ACD=⊙BCD=45°⊙⊙ABD=⊙ACD=45°.考点:圆周角定理.35.如图,在平面直接坐标系xOy 中,()40A ,,()03B ,,()43C ,,I 是ABC ∆的内心,将ABC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后,I 的对应点'I 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2,3)【分析】直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其内切圆半径,进而得出I点坐标,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详解】解:过点作IF⊙AC于点F,IE⊙OA于点E,⊙A(4,0),B(0,3),C(4,3),⊙BC=4,AC=3,则AB=5,⊙I是⊙ABC的内心,⊙I到⊙ABC各边距离相等,等于其内切圆的半径,⊙IF=1,故I到BC的距离也为1,则AE=1,故IE=3-1=2,OE=4-1=3,则I(3,2),⊙⊙ABC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I的对应点I'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其内切圆半径是解题关键.36.一个半径为4cm的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cm2.S=ABC⊙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是故答案是:37.圆心角为40°,半径为2的扇形面积为________.38.如图,在半圆O中,直径AE=1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顶点A、B、C在半圆上,点D在直径AE上,连接CE,若AD=8,则CE长为_____【答案】【详解】连接OC,过O点作BC垂线,设垂足为F,根据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可以得到OC=5,CF=4,OF=3,在等腰三角形CDE中,高=OF=3,底边长DE=10-8=2,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CE.解:连接OC,过O点作OF⊙BC,垂足为F,交半圆与点H,⊙OC=5,BC=8,⊙根据垂径定理CF=4,点H为弧BC的中点,且为半圆AE的中点,⊙由勾股定理得OF=3,且弧AB=弧CE⊙AB=CE,又⊙ABCD为平行四边形,⊙AB=CD,⊙CE=CD,⊙⊙CDE为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CDE中,DE边上的高CM=OF=3,⊙DE=10-8=2,⊙由勾股定理得,CE2=OF2+(DE)2,⊙CE=,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39.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连接OB、OC,若OB=BC,则⊙BAC的度数是_____.三、解答题40.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半圆上的一点,CD是⊙O的切线,AD⊙CD于点D,交⊙O于点E.(1)求证:AC平分⊙DAB;(2)若点E为弧AC的中点,⊙O的半径为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41.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E位于⊙O上AB两侧.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D,使⊙ACD=⊙B.(1)求证:DC是⊙O的切线;(2)当BC=EC时,求证:AC2=AE•AD;(3)在(2)的条件下,若BC=AD:AE=5:9,求⊙O的半径.【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2.如图,已知、是⊙的切线,、为切点.直径的延长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1)求证:;(2)若,.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与).【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详解】试题分析:(1)连接,根据是⊙的切线,由切线长定理得到AP=BP,OP平分⊙AP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得到OP⊙AB,再根据AC是⊙O的直径,得到⊙ABC=90°,即AB⊙BC,BC⊙OB,得到内错角相等,由等量代换得到结果.(2)根据切线长定理和三角形全等,S△OPA=S△OPB,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得到OB,PB,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和扇形的面积推出结论.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 1分⊙是⊙的切线,⊙平分. 2分.⊙是⊙的直径,⊙, 即:. 3分⊙.⊙. 4分,⊙. 5分(2) 连接.⊙,⊙⊙、是⊙的切线,⊙,,又⊙⊙⊙⊙.⊙. 6分在中,,. 7分在中,,⊙. 8分⊙.⊙,.⊙. 9分⊙所求的阴影面积:. 10分考点:1.切线的性质;2.扇形面积的计算.43.数学课上,王老师画好图后并出示如下内容:“已知AB为O的直径,O过AC 的中点D.DE为O的切线.(1)求证:DE BC ⊥(2)王老师说:如果添加条件“1DE =,1tan 2C =”,则能求出O 的直径.请你写出求解过程.DE 为O 的切线,OD DE ∴⊥,即∠AB 为O 的直径,OA OB ∴=,即点点D 为AC 的中点,OD BC ∴∥,CED ODE ∴∠=∠=BC .DE BC ⊥1tan DE CE ∴=O∴的直径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44.如图,点A、B、C分别是⊙O上的点,⊙B=60°,AC=3,CD是⊙O的直径,P是C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P=AC.(1)求证:AP是⊙O的切线;(2)求PD的长.45.如图,在O 中,弦AB 与CD 相交于点E ,AB CD =,连接AD BC ,,25ADC ∠=︒.(1)求证:AD BC =;(2)求证:AE CE =;(3)若弦BD 经过点O ,求BEC ∠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65︒【分析】(1)由AB CD =,推出AB CD =,推出BC AD =;(2)证明AED CEB ≌可得结论;(3)先求出90BCD ︒∠=,再求出25CBE,即可得答案. 【详解】(1)解:AB CD =,C ABD ∴=, AB AC CD AC ∴-=-,BC AD ∴=;(2)BC AD ,BC AD ∴=,ADE ∠和CBE ∠都是AC 的圆周角,ADE CBE ∴∠=∠,AED CEB ,AED CEB ∴≌,AE CE ∴=;(3)25ADC ,25CBE ,弦BD 经过点O ,BD ∴是O 的直径,90BCD ︒∴∠=,⊙在CEB 中,18065BEC BCD CBE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三角形的内角和,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46.如图,在ABC 中,90ABC ∠=,O 是AB 上一点,以O 为圆心OB 为半径的圆与AB 交于点E ,与AC 交于点D ,连接DE 、DE 、OC ,且//DE OC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若8DE OC ⋅=,求O 的半径.【答案】(1)证明见解析;(2)2. 【分析】(1)先由OD=OE ,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2=⊙3,再利用DE⊙OC ;进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4,⊙1=⊙2,等量代换可得⊙1=⊙4;再结合OB=OD ,OC=OC ,利用SAS 可证△DOC⊙⊙BOC ,那么⊙CDO=⊙CBO ,而⊙ABC=90°,于是⊙CDO=90°,即CD 是 O 的切线;(2)由(1)可知⊙2=⊙4,而⊙CDO=⊙BDE=90°,易证△CDO⊙⊙BDE ,可得比例线段,OD :DE=OC :BE ,又BE=2OD ,可求OD .【详解】()1证明:连接OD ,⊙OE OD =,⊙23∠=∠,又⊙//DE OC ,⊙12∠=∠,34∠=∠,⊙14∠=∠;在DOC 和BOC 中,OD OB =,14∠=∠,OC OC =,⊙DOC BOC ≅,⊙CDO CBO ∠=∠;⊙90ABC ∠=,⊙90CDO ∠=,⊙CD 是O 的切线;()2⊙BE 是直径,⊙90BDE ∠=,在COD 和BED 中,24∠=∠,90EDB ODC ∠=∠=,⊙COD BED ∽,⊙::OD DE OC BE =;又⊙2BE OD =,⊙22OD DE OC =⋅,⊙2OD =.【点睛】考查了等边对等角,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判定,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 47.已知: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和O ,O 的半径为4,交x 轴于点A ,B ,对于点P 给出如下定义:过点C 的直线与O 交于点M ,N ,点P 为线段MN 的中点,我们把这样的点P 叫做关于MN 的“折弦点”.(1)若()2,0C -⊙点()10,0P ,()21,1P -,()32,2P中是关于MN 的“折弦点”的是______;⊙若直线y kx =0k ≠)上只存在一个关于MN 的“折弦点”,求k 的值;(2)点C 在线段AB 上,直线y x b =+上存在关于MN 的“折弦点”,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与D相交或相切,分两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详解】(1))与D相切,与D相交或相切,=+垂直直线y xy轴交于点重合时,b有最大值,此时48.如图1,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连接CB ,过C 作CD AB ⊥于点D ,过点C 作BCE ∠,使BCE BCD ∠=∠,其中CE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CE 是O 的切线.(2)如图2,点F 在O 上,且满足2FCE ABC ∠=∠,连接AF 并延长交EC 的延长线于点G .若4CD =,3BD =,求线段FG 的长.CD OB ⊥DCB ∴∠+∠BCE ∠=∠OC OB=OCB∴∠=OCB∴∠+即:OC⊥CE∴是O的切线.(2)过点O作OHFCE∠=FCE∴∠=FCE∠=FCO∴∠OC CE⊥DCO∴∠+DCO∴∠=DCO∴∠=CDO∠=OCH∴∆≅CH CD∴=8CF∴=设OB OC=2OC OD=2(x x∴=解得:256 x.256OB OC∴==.CDB中,OC CG ⊥GCF ∴∠GCF ∴∠AFCB 是圆的内接四边形,GFC ∴∠GFC∴∆∽∴GF CF BC OC=GF =49.问题探究:(1)如图⊙,已知在⊙ABC 中,BC =4,⊙BAC =45°,则AB 的最大值是 . (2)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ABC =90°,AB =BC ,D 为⊙ABC 内一点,且AD=BD =2.,CD =6,请求出⊙ADB 的度数.问题解决:(3)如图⊙,某户外拓展基地计划在一处空地上修建一个新的拓展游戏区⊙ABC ,且AB =A C .⊙BAC =120°,点A 、B 、C 分别是三个任务点,点P 是⊙ABC 内一个打卡点.按照设计要求,CP =30米,打卡点P 对任务点A 、B 的张角为120°,即⊙APB =120°.为保证游戏效果,需要A 、P 的距离与B 、P 的距离和尽可能大,试求出AP +BP 的最大值.的外接圆O,连接)如图⊙,作⊙的外接圆O,连接BAC=90°,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O,连接AKC=⊙APB 是等边三角形。

初三有关圆的解答题及答案

初三有关圆的解答题及答案

初三有关圆的解答题及答案初三数学教学中,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经常考察的一道题型。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初三有关圆的解答题及其答案。

一、相切问题问题:两个圆相切,半径分别为$r_1$和$r_2$,求它们的公切线的长度$L$。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r_1 + r_2)^2 = L^2 + (r_1 - r_2)^2$化简得:$L = 2\sqrt{r_1r_2}$答案:$L = 2\sqrt{r_1r_2}$二、切线问题问题:已知一个圆心坐标$(a, b)$,与一直线$y=k$相切,求这个圆的方程。

解析:由于圆与直线相切,所以该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直线$y=k$与圆的距离为$|b-k|$,因此圆的方程为:$(x-a)^2 + (y-b)^2 = (b-k)^2$答案:$(x-a)^2 + (y-b)^2 = (b-k)^2$三、垂直问题问题:已知直线$y=k$和圆$(x-a)^2+(y-b)^2=r^2$相交于点$P(x_0,y_0)$,求直线$OP$的斜率,其中$O(a,b)$为圆心。

解析:首先,求点$P$的坐标。

因为$P$是圆和直线的交点,所以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组:$\begin{cases} y=k \\ (x-a)^2 + (y-b)^2 = r^2 \end{cases}$将$y=k$代入第二个方程,可得:$(x-a)^2 + (k-b)^2 = r^2$将$(x,y)$代入,得到:$(x_0-a)^2 + (k-b)^2 = r^2$整理可得:$x_0 = a\pm \sqrt{r^2-(k-b)^2}$由于直线$OP$与$x$轴垂直,所以直线$OP$的斜率为$-\frac{1}{\frac{y_0-b}{x_0-a}}$。

代入$x_0$和$y_0$,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frac{1}{\frac{y_0-b}{x_0-a}}$四、分割问题问题:一个圆$O$被圆弧$AB$和直径$CD$所分割,分别为弧$AB$和弧$BCD$。

初三数学圆精选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圆精选练习题及答案

圆精选练习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共8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题3分,共24 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B. 经过三点一定可以作圆C.圆的切线垂直于圆的半径D. 每个三角形都有一个内切圆2.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AB = 2CD ,则AB与CD的关系是()(A)AB > 2CD (B)AB = 2CD (C)AB V 2CD (D)AB = CD3. 如图(1),已知PA切O O于B,OP交AB于C,则图中能用字母表示的直角共有()个A.3B.4C.5D.6⑵4. 已知O O的半径为10cm,弦AB// CD,AB=12cm,CD=16cr则AB和CD的距离为()A.2cmB.14cmC.2cm 或14cmD.10cm 或20cm5. 在半径为6cm的圆中,长为2 - cm的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A.30 °B.100C.120°D.130 °6. 如图(2),已知圆心角/ AOB勺度数为100° ,则圆周角/ ACB的度数是()A.80 °B.100 °C.120°D.130 °7. O O的半径是20cm,圆心角/ AOB=120 ,AB是O O弦,则S. AOB等于()A.25 .3 cmB.50 、3 cnfC.100 \ 3 cn iD.200 、3 cnf8. 如图(3),半径0A 等于弦AB,过B 作O 0的切线BC,取BC=AB,O 交O 0于E,AC 交O 0于点D,则BD 和DE 的度数分别为()、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 一条弦把圆分成1 :3两部分,贝U 劣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12. 如果O O 的直径为10cm,弦AB=6cm 那么圆心O 到弦AB 的距离为 13. 在O O 中,弦AB 所对的圆周角之间的关系为 14. 如图(4), 。

中考数学圆经典压轴题(带答案)

中考数学圆经典压轴题(带答案)

1.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B 是⊙O 的直径,AC 和BD 相交于点E ,且DC 2=CE •CA .(1)求证:BC =CD ;(2)分别延长AB ,DC 交于点P ,过点A 作AF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若PB =OB ,CD=,求DF 的长.4. 5.已知:如图,在半径为4的⊙O 中,AB ,CD 是两条直径,M 为OB 的中点,CM 的延长线交⊙O 于点E ,且EM >MC ,连结DE ,DE=。

2.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H ,过CD 延长线上一点E 作⊙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F .切点为G ,连接AG 交CD 于K .(1)求证:KE=GE ;(2)若=KD ·GE ,试判断AC 与E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 在(2)的条件下,若sinE=,AK=,求FG 的长.(1)求证:AM·MB=EM·MC;(2)求EM的长;(3)求sin∠EOB的值。

6.如图,AE切⊙O于点E,AT交⊙O于点M,N,线段OE交AT于点C,OB⊥AT于点B,已知∠EAT=30°,AE=3,MN=2.(1)求∠COB的度数;(2)求⊙O的半径R;(3)点F在⊙O上(是劣弧),且EF=5,把△OBC经过平移、旋转和相似变换后,使它的两个顶点分别与点E,F重合.在EF的同一侧,这样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你能在其中找出另一个顶点在⊙O上的三角形吗?请在图中画出这个三角形,并求出这个三角形与△OBC的周长之比.7.如图,AB是半径O的直径,AB=2.射线AM、BN为半圆O的切线.在AM上取一点D,连接BD交半圆于点C,连接AC.过O点作BC的垂线OE,垂足为点E,与BN相交于点F.过D点作半圆O的切线DP,切点为P,与BN相交于点Q.(1)求证:△ABC∽△OFB;(2)当△ABD与△BFO的面枳相等时,求BQ的长;(3)求证:当D在AM上移动时(A点除外),点Q始终是线段BF的中点8.如图,在⊙O的内接△ABC中,∠ACB=90°,AC=2BC,过C作AB的垂线l交⊙O于另一点D,垂足为E.设P是上异于A,C的一个动点,射线AP交l于点F,连接PC与PD,PD交AB于点G.9.(1)求证:△PAC∽△PDF;10.(2)若AB=5,,求PD的长;11.(3)在点P运动过程中,设,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的取值范围)=,=,===2解:(1)如答图1,连接OG.∵EG为切线,∴∠KGE+∠OGA=90°,∵CD⊥AB,∴∠AKH+∠OAG=90°,又OA=OG,∴∠OGA=∠OAG,∴∠KGE=∠AKH=∠GKE,∴KE=GE.(2)AC∥EF,理由为:连接GD,如答图2所示.∵KG2=KD GE,即=,∴=,又∠KGE=∠GKE,∴△GKD∽△EGK,∴∠E=∠AGD,又∠C=∠AGD,∴∠E=∠C,∴AC∥EF;(3)连接OG,OC,如答图3所示.sinE=sin∠ACH=,设AH=3t,则AC=5t,CH=4t,∵KE=GE,AC∥EF,∴CK=AC=5t,∴HK=CK﹣CH=t.在Rt△AHK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H2+HK2=AK2,即(3t)2+t2=()2,解得t=.设⊙O半径为r,在Rt△OCH中,OC=r,OH=r﹣3t,CH=4t,由勾股定理得:OH2+CH2=OC2,即(r﹣3t)2+(4t)2=r2,解得r=t=.∵EF为切线,∴△OGF为直角三角形,在Rt△OGF中,OG=r=,tan∠OFG=tan∠CAH==,∴FG===..45.6.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2005·资阳)若⊙O 所在平面内一点P 到⊙O 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a ,最小距离为b (a>b ),则此圆的半径为( ) A .2b a + B .2ba - C .22ba b a -+或D .b a b a -+或 2.(2005·浙江)如图24—A —1,⊙O 的直径为10,圆心O 到弦AB 的距离OM 的长为3,则弦AB 的长是( ) A .4 B .6 C .7 D .83.已知点O 为△ABC 的外心,若∠A=80°,则∠BOC 的度数为( ) A .40° B .80° C .160° D .120°4.如图24—A —2,△ABC 内接于⊙O ,若∠A=40°,则∠OBC 的度数为( ) A .20° B .40° C .50° D .70°图24—A5.如图24—A —3,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圆直径的工具,标有刻度的尺子OA 、OB 在O 点钉在一起,并使它们保持垂直,在测直径时,把O 点靠在圆周上,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 ) A .12个单位 B .10个单位 C .1个单位 D .15个单位6.如图24—A —4,AB 为⊙O 的直径,点C 在⊙O 上,若∠B=60°,则∠A 等于( )A .80°B .50°C .40°D .30°7.如图24—A —5,P 为⊙O 外一点,PA 、PB 分别切⊙O 于A 、B ,CD 切⊙O 于点E ,分别交PA 、PB 于点C 、D ,若PA=5,则△PCD 的周长为( ) A .5 B .7 C .8 D .108.若粮仓顶部是圆锥形,且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为4m ,母线长为3m ,为防雨需在粮仓顶部铺上油毡,则这块油毡的面积是( ) A .26m B .26m π C .212m D .212m π 9.如图24—A —6,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 与小圆相切于点P ,大圆的弦CD 经过点P ,且CD=13,PC=4,则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A .16πB .36πC .52πD .81π10.已知在△ABC 中,AB=AC=13,BC=10,那么△ABC 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 A .310 B .512C .2D .3 11.如图24—A —7,两个半径都是4cm 的圆外切于点C ,一只蚂蚁由点A 开始依A 、B 、C 、D 、E 、F 、C 、G 、A 的顺序沿着圆周上的8段长度相等的路径绕行,蚂蚁在这8段路径上不断爬行,直到行走2006πcm 后才停下来,则蚂蚁停的那一个点为( )A .D 点B .E 点C .F 点D .G 点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如图24—A —8,在⊙O 中,弦AB 等于⊙O 的半径,OC ⊥AB 交⊙O 于点C ,则∠AOC= 。

13.如图24—A —9,AB 、AC 与⊙O 相切于点B 、C ,∠A=50゜,P 为⊙O 上异于B 、C 的一个动点,则∠BPC 的度数为 。

14.已知⊙O的半径为2,点P为⊙O外一点,OP长为3,那么以P为圆心且与⊙O相切的圆的半径为。

15.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高为4,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16.扇形的弧长为20πcm,面积为240πcm2,则扇形的半径为 cm。

17.如图24—A—10,半径为2的圆形纸片,沿半径OA、OB裁成1:3两部分,用得到的扇形围成圆锥的侧面,则圆锥的底面半径分别为。

18.在Rt△ABC中,∠C=90゜,AC=5,BC=12,以C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与斜边AB相切,则R的值为。

19.已知等腰△ABC的三个顶点都在半径为5的⊙O上,如果底边BC的长为8,那么BC边上的高为。

20.已知扇形的周长为20cm,面积为16cm2,那么扇形的半径为。

21.如图24—A—11,AB为半圆直径,O 为圆心,C为半圆上一点,E是弧AC的中点,OE交弦AC于点D。

若AC=8cm,DE=2cm,则OD的长为 cm。

三、作图题(7分)22.如图24—A—12,扇形OAB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⑴请用尺规作出扇形的对称轴(不写做法,保留作图痕迹).⑵若将此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不计接缝),求圆锥的底面积.四.解答题24.如图24—A—14,已知⊙O的半径为8cm,点A为半径8,OB的延长线上一点,射线AC切⊙O于点C,BC的长为cm3求线段AB的长。

25.已知:△ABC内接于⊙O,过点A作直线EF。

(1)如图24—A—15,AB为直径,要使EF为⊙O的切线,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写出三种情况):①;②;③。

(2)如图24—A—16,AB是非直径的弦,∠CAE=∠B,求证:EF是⊙O的切线。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B)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O的半径为4cm,A为线段OP的中点,当OP=7cm时,点A与⊙O 的位置关系是()A.点A在⊙O内 B.点A在⊙O上C.点A在⊙O外 D.不能确定2.过⊙O内一点M的最长弦为10 cm,最短弦长为8cm,则OM的长为()A.9cm B.6cm C.3cm D.cm413.在△ABC中,I是内心,∠ BIC=130°,则∠A的度数为()A.40° B.50° C.65° D.80°4.如图24—B—1,⊙O的直径AB与AC的夹角为30°,切线CD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D,若⊙O的半径为3,则CD的长为()A.6 B.3 C.3 D.336.如图24—B —3,⊙M 与x 轴相切于原点,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圆于P 、Q 两点,P 点在Q 点的下方,若P 点的坐标是(2,1),则圆心M 的坐标是( )A .(0,3)B .(0,25) C .(0,2) D .(0,23) 7.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15πcm 2,母线长是5cm ,则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A .cm 23 B .3cm C .4cm D .6cm8.如图24—B —4,⊙O 1和⊙O 2内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3和1,过O 1作⊙O 2的切线,切点为A ,则O 1A 的长是( ) A .2 B .4 C .3 D .59.如图24—B —5,⊙O 的直径为AB ,周长为P 1,在⊙O 内的n 个圆心在AB 上且依次相外切的等圆,且其中左、右两侧的等圆分别与⊙O 内切于A 、B ,若这n 个等圆的周长之和为P 2,则P 1和P 2的大小关系是( )A .P 1< P 2B .P 1= P 2C .P 1> P 2D .不能确定10.若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 1、S 2、S 3,则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A .S 1=S 2=S 3B .S 1>S 2>S 3C .S 1<S 2<S 3D .S 2>S 3>S 1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如图24—B—6,AB是⊙O的直径, BC=BD,∠A=25°,则∠BOD= 。

12.如图24—B—7,AB是⊙O的直径,OD⊥AC于点D,BC=6cm,则OD= cm.13.如图24—B—8,D、E分别是⊙O 的半径OA、OB上的点,CD⊥OA,CE ⊥OB,CD=CE,则AC与BC弧长的大小关系是。

14.如图24—B—9,OB、OC是⊙O的半径,A是⊙O上一点,若已知∠B=20°, ∠C=30°,则∠BOC= .15.(2005·江苏南通)如图24—B—10,正方形ABCD内接于⊙O,点P在AD 上,则∠BPC= .16.(2005·山西)如图24—B—11,已知∠AOB=30°,M为OB边上一点,以M为圆心,2cm长为半径作⊙M,若点M在OB边上运动,则当OM= cm 时,⊙M与OA相切。

17.如图24—B—12,在⊙O中,弦AB=3cm,圆周角∠ACB=60°,则⊙O的直径等于 cm。

18.如图24—B—13,A、B、C是⊙O上三点,当BC平分∠ABO时,能得出结论:(任写一个)。

19.如图24—B—14,在⊙O中,直径CD与弦AB相交于点E,若BE=3,AE=4,DE=2,则⊙O的半径是。

20.(2005·潍坊)如图24—B—15,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为AB 的中点,以E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分别交AD、BC于M、N两点,与DC 切于点P,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三、作图题(8分)21.如图24—B—16,已知在△⊙ABC中,∠ A=90°,请用圆规和直尺作⊙P,使圆心P在AC上,且与AB、BC两边都相切。

(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和证明)五、如图24—A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 与y 轴相切,且C 点坐标为(1,0),直线l 过点A (—1,0),与⊙C 相切于点D ,求直线l 的解析式。

第二十四章圆(A ) 一、选择题1.D 2.D 3.C 4.C 5.B 6.D 7.D 8.B 9.B 10.A 11.A 二、填空题12.30゜ 13.65゜或115゜ 14.1或5 15.15π 16.24 17.2321或 18.136019.8 20.2或8 21.3 三、作图题22.(1)提示:作∠AOB 的角平分线,延长成为直线即可; (2)∵扇形的弧长为)(41806120cm ππ=⨯,∴底面的半径为cm 224=ππ,∴圆锥的底面积为π42cm 。

23.证明:∵AD=BC ,∴AD=BC ,∴AD+BD=BC+BD ,即AB=CD ,∴AB=CD 。

24.解:设∠AOC=︒n ,∵BC 的长为cm π38,∴180838⨯=ππn ,解得︒=60n 。

∵AC为⊙O的切线,∴△AOC为直角三角形,∴OA=2OC=16cm,∴AB=OA-OB=8cm。

25.(1)①BA⊥EF;②∠CAE=∠B;③∠BAF=90°。

(2)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CD,则AD为⊙O的直径,∴∠D+∠DAC=90°。

∵∠D与∠B同对弧AC,∴∠D=∠B,又∵∠CAE=∠B,∴∠D=∠CAE,∴∠DAC+∠EAC=90°,∴EF是⊙O的切线。

第二十四章圆(B)一、选择题1.A 2.C 3.D 4.D 5.A 6.B 7.B 8.C 9.B 10.C二、填空题11.50° 12.3 13.相等 14.100° 15.45° 16.4 17.3218.AB 6431π--COD ∠21COD ∠21l 2121=CD 23=DE 212123l b kx y +=3333l 3333 0= —k+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