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方法论大集

合集下载

第九章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论与模型(新)

第九章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论与模型(新)

第四,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
度 第五,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 史观察的功能
(四)模型对于公共政策分析的作用
就政策模型来说对政策分析中的作用来 说它起到一个从实际政策问题到实际政策方 案转化的中介桥梁
(五)政策模型的分类 1、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理论模型中,有一 部分主要是在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决策科学中 建构起来的,注重于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 认识论本质;另一部分则和政治科学有着极 密切的联系,注重于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 社会本质。
9.4 利益分析(经济分析的一种) 9.5 系统方法与系统分析
9.1 现代科学方法论与模型方法 一、方法与方法论 (一)方法(method):起源于希 腊的“沿着”与“道路”两个词
一、方法与方法论
(二)方法论(methodology):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方法论有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 论的区别;同时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又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 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
(五)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
3.个案研究的步骤一般包括: (1)明确个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2)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个案研究(如收集资料、访谈、观察、 测量等) (4)整理分析材料,形成结论 (5)起草研究报告
(五)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
4.个案研究主要特点:

5.个案研究的优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 与典型性
2、定量比较分析
大体上都遵循以下程序:
(1)确定目标 (2)设计指标 (3)参比方案的同一化。在费用、收益等方面使方案具有可比性 (4)参比方案的分析。找出方案的差异、原因、差异的大小以及对目标 的影响等 (5)对政策方案进行评估

第十二章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二)

第十二章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二)

2
公共政策分析
(1)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无意 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无意 识地形成的,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 识地形成的,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 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 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 (2)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 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 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 造的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包括社会规则、 造的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包括社会规则、政治 规则、经济规则等。 规则、经济规则等。 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 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 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 特别是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 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 特别是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
3
公共政策分析
2.制度规定了政治体系是如何运转的,因此它占据了政治学 制度规定了政治体系是如何运转的, 制度规定了政治体系是如何运转的 研究的中心位置。从古至今, 研究的中心位置。从古至今,政治学者一贯重视对制度的研究和 分析。 分析。 (1)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运用制度分析研究城邦政体。 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时期 亚里士多德运用制度分析研究城邦政体。 (2)在近代,制度分析一直是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在近代,制度分析一直是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在近代 (3)到20世纪 年代至 年代,行为主义成为政治学研究 世纪20年代至 年代, 到 世纪 年代至50年代 的主流方法论。 的主流方法论。 (4)到了 世纪 年代,由于行为主义自身的缺陷以及新 到了20世纪 年代, 到了 世纪80年代 制度经济学的冲击,政治学家开始重新关注制度问题, 制度经济学的冲击,政治学家开始重新关注制度问题,把制度纳 入了当代主流政治学理论的视野。新制度主义的“ 入了当代主流政治学理论的视野。新制度主义的“新”体现在既 关注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又吸收行为主义的动态、过程、 关注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又吸收行为主义的动态、过程、 定量化的研究方法。这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 定量化的研究方法。这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

政策分析方法

政策分析方法


四、政策监测的方法
• 监测是用来提供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的信息的政策分析程序。 • 监测在政策分析中至少有四个主要作用: • 1、 监察 • 2、 审计 • 3、 核算 • 4、 解释
• 政策监测的方法
监测方式
社会系统核算
监 测 社方会实式验
社会审计
综合实例研究
社会系统核算
政策监测的方式
政策监测的方式
不可计算
不确定 不可计算
不可计算 无无限 限
冲突
未冲知 突
不可计算
未知
不可计算
• 构建政策问题的方法
• 第三类错误 • 问题构建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实质及规范问题在多大程度上与原先
的问题情势相符合。如果多数问题情势在实际上都包括整个问题系 统,那么对政策分析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对问题的实质的界定 和规范性陈述。以充分地表现这种复杂性。在这里分析人员都可能 犯第三类错误。 • 第三类错误是指,当应当正确阐述一个问题时,却对问题的实质或 规范表达做出了错误的阐述。 • 有一种说法是,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错误的问题。 • 没有正确的问题哪里来正确的方法?
控制类型
所需信息类型
定量
任何可获得的/最新的信息
直接控控制和制定量 类最新型信息
所需信息类型
定量和/或定性 最新信息
定量和/或定性 可获得的信息
定量
任何可获得的/最新的信息
社会实验
直接控制和定量
最新信息
社会审计
定量和/或定性
最新信息
综合实例研究
定量和/或定性
可获得的信息
五、政策效果评估
• 作用: • 1、提供关于政策效果是否真实可靠的信息。 • 2、有助于作为目标选择的基础的价值取向的阐明和评判。 • 3、有助于其它政策方法的应用。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1部分政策分析的方法论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1部分政策分析的方法论

第1部分政策分析的方法论·第2章政策分析的历史背景 (39)2.1早期起源.................。

(40)汉漠拉比法典 (40)符号专家...,..,......,......,..........。

.....,. (41)中世纪社会的专门知识 (42)工业革命 (43)2.2 19世纪的历史背景 (44)经验研究的发展 (44)政治稳定性的提高..........., (46)专门知识的现实基础 (47)2.3 20世纪......,.. (48)社会科学的职业化 (49)政策科学运动...。

.. (51)一种“分析中心论”观点的发展··············一532.4面向后工业社会 (55)政策建议的制度化..........., (55)后工业社会的政策分析.........................,. (56)专家指导论与专家建议论 (57)通过对社会进步建议的批判,或者更准确地说,通过为获知某些经济或政治的行为是否能产生预期结果而进行的尝试,社会科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卡尔·R·波普(Karl R . Popper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60年) 正如我们在第1章中所见,政策分析可以被理解为提供政策过程和政策过程中的知识的过程。

川从这一宽泛意义看,政策分析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它包括多种探询形式,从神秘主义和超自然的形式到现代科学。

这种笼统的表达的好处是能让我们探究过去这一提供政策相关知识的过程(即政策分析)在含义上的变化。

从词源上看,“政策”一词是从希腊语、梵文和拉丁语借鉴来的。

希腊语和梵文的post polis(城邦)和pur(城市)演化成拉T语的politic(国家),后来又演化成中世纪英语的policie,指政府的管理或公共事务的指导。

教育政策分析的方法论

教育政策分析的方法论

教育政策分析的方法論壹、教育政策分析的比較原理(袁振國,2001).教育政策分析的實質作法,就是在充分論證方案的基礎上,對各種備選方案進行比較與鑑別,從中選出最佳方案,因此,比較的思想是教育政策分析法的基本指導思想是。

.實施教育政策方案的比較,必須考慮兩個基本問題:1.比較的標準,亦即政策評估的準則;2.比較的方法,一般認為政策分析應包括定性的分析方法,如專家判斷法、腳本寫作法、運籌博奕法、德爾菲法等,以及定量的分析方法,如馬爾可夫預測法、貼現率法、排隊理論法、線性規劃法、數值分析法、決策樹法、成本-收益法等。

貳、教育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袁振國,2001).根據教育政策的特殊性,選擇介紹以下三種基本分析方法:一、司法式分析方法.20世紀70年代初期,由R.L.Wolf提出。

.司法式分析方法產生的原因,一方面由於教育決策者希望對一項複雜的政策方案能夠聽到兩種截然相反的解釋,以便使決策建立在更加可靠的基礎之上,並能夠反映出顯然對立的兩種觀點,於是借用法律領域中的訴訟程序和行政聽證的方法(作了些修改)。

另一方面,是出於分析的政治考慮,通過司法式分析程序,使得出的證據在形式上更加規範化,並且激發公眾參與教育政策制定的熱情,使其制定的教育政策更加民主化。

.司法式分析方法將現場深入調查的嚴格性與廣泛分析證據的公開展開結合在一起,常用在教育政策方案的預測中,並在相當多的形成性評估、政策的回顧與分析中得到應用。

.實施步驟:1.問題的提出(Issue Generation)。

2.問題的選擇(Issue Selection)。

3.辯論的準備(Preparation of Arguments)。

4.聽證討論會(Clarification Forum)。

.關鍵角色(Key Roles):1.調查小組(Investigative Teams)。

2.案件分析者(Case Analyst)。

3.案件提出者(Case Presenter)。

政策分析方法论-第一章

政策分析方法论-第一章
deliberative turn)”等学术研究焦点的转换,这些转向的共同特 征是强调语言或话语等符号性、象征性因素之于公共政策及其研究的重 要性。
“公共政策是由语言所构成的,不论是书写或口头表达的形式,论 证都是政策过程所有阶段的核心”
—— Majone,1989
※话语性政策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现代主义
(1)对科学和技术的压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 (2)推崇技术的正面效果; (3)认为发展是必然的,是现代思维希望的结果。 后现代主义 (1)反理性主义 (2)反基础主义 (3)反进步主义 (4)反思批判性 (5)情感与价值 (6)对话和交流
2.关键词
(1)话语
“话语”,指的是一个由概念 ( concepts) 、措辞 (terms) 、范畴 (categorizations) 、观念 (ideas)、 框架 (frameworks)) 或原则 (principles) 等所构成的 集合体,它们作为一种“意义媒介”而存在,个人据以理 解和体验社会现实,并在特定的历史与社会情境中展开各 种实践活动。
2.相关概念 理性,rationality,即合理性。
经济学:理性“经济人”中的理性是指“经济人”有意识有目的地 追求利润或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韦伯:理性指的是组织对目标的自觉适应性,以及组织的运转不受 组织成员或个人目标的有害影响,而是靠规章制度这种非人格化措施 来运转。官僚制。
林德布洛姆:一项行动是理性的,就是说,对于指定目标及其真实 处境来说,该行动被“正确地”设计成为一种能够谋求最大成功的行 动。
听到。 用参与式民主取代自由式民主。 ➢ 政策分享(policy sharing)
在政策讨论和决策中分享各参与者的知识、意愿、技能、信息、 经验等资源,通过分享实现信息共享、价值共享,甚至是意识形态共 享,而政策分享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参与过程。 ➢ 政策专家的社会责任

政策分析方法论-第三章PPT学习教案

政策分析方法论-第三章PPT学习教案
第22页/共25页
政策分享(policy sharing) 1.普通民众的“政治无能力 (political incompetence) 2.多元价值冲突 (conflicts of interests)
第23页/共25页
政策专家的社会责任 "对话和授权的推动者"
第24页/共25页
政治分析
博拉·斯通:《政策悖论》
第20页/共25页
规范性政策分析(normative policy analysis) 后实证主义政策分析重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
结合,只不过更强调规范分析的复兴。 建立价值偏好的输入机制
第21页/共25页
参与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 “要有助于普通公民而不是官员独自的需求” ——林德布洛姆 票决与协商
➢ 替代效应:税收这么高,像以前一样多地工作实在不值得。 ➢ 收入效应:税收这么高,只有更多地工作,才能维持原有的生
活水平。
第12页/共25页
经验实证分析的基本方法: 面谈 实验(社会实验、实验室实验) 计量研究
第13页/共25页
规范分析
1.提出标准,分清是非 “应该怎样”
“为什么要这样” “好的或坏的”
化供给? ➢ 为什么在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比消极财政政策更可取?
第16页/共25页
“好的或坏的”
➢ 撤销这个政府部门对吗? ➢ 政府向富人征重税可取吗? ➢ 政府将公共服务外包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 紧缩银根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吗?
第17页/共25页
2.价值判断是规范分析的前提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来 分析研究经济社会活动“应该怎样”“应 该是什么”,回答诸如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 题“应该怎样来处理或解决”、什么方案是 “好的”、什么方案是“不好的”、“为什 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第。18页/共25页

政策分析方法论

政策分析方法论

两个联盟的信念差异:
(1)政策核心信念差异,包括在强制还是自愿的政策工具选 择上即由政府主导还是公民自主的认知上的差异、基本价值优先性上 的差异即婚检与否所涉及的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取舍、不同层级政府权 威性的认知差异等;
(2)次要方面信念的差异,主要是指在婚检率与新生儿出生 缺陷率之间的相关性、婚检费用的合理性等方面。
4.理性政策分析: 特定的政策主体为着一定的目的,利用一切可能收集的资讯,经过
客观和准确的计算或度量,以寻得最佳的政策手段和最大值的政策结 果。——伍启元
5.理性政策分析的基本假设 (1)目标取向;(2)知道所有可能的选择方案;(3)偏好明确; (4)偏好持续不变;(5)没有时间或成本的限制;(6)最后的抉 择将使结果最大化。
2.相关概念 理性,rationality,即合理性。
经济学:理性“经济人”中的理性是指“经济人”有意识有目的地 追求利润或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韦伯:理性指的是组织对目标的自觉适应性,以及组织的运转不受 组织成员或个人目标的有害影响,而是靠规章制度这种非人格化措施 来运转。官僚制。
林德布洛姆:一项行动是理性的,就是说,对于指定目标及其真实 处境来说,该行动被“正确地”设计成为一种能够谋求最大成功的行 动。
政策变迁途径:
(1)由于婚检政策论争中大量专家学者的参与以及技术信息的影响 ,如一些研究 表明婚检与新生儿缺陷没有直接关系,从而挑战了强制婚检联盟的信念而增强了自愿 婚检联盟的信念由于导致了政策学习尤其是跨联盟学习的发生,一些原来主张强制婚 检的参与者也通过学习转为支持“自愿婚检”。
(2)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自主性的提升,政府对于社会领域的干预逐渐减少,公 民权利意识不断凸显,都表明了子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正是由于自愿婚检联盟在很 大程度上获得了社会公共舆论的支持,从而帮助其顺利实现了政策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分析方法论大集第四章论证的标准及模式标准:完全一致内聚运作的规范运作的简单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第五章构建问题之方法三类政策问题问题构建之方法第六章预测政策未来的方法预测的根据是一套假设或数据,用来对现行政策或新政策的结果、新政策的内容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合理性进行估计。

趋势外推,用过去观察到的趋势推测未来,这种方法假设在没有新政策出台或不存在不可预测的其他事件来干预事件的发生过程的条件下,过去发生的事情在将来也会发生。

合理的未来。

以归纳逻辑为基础,即从个别的观察如时间序列值进行推理,从而形成一般的结论或看法。

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持续性。

过去观察到的模式会在将来持续出现,如果能源消耗在过去是增长的,将来也会如此。

规律性,过去的趋势变动会在将来定期出现。

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如果违背其中任何一个假设,就可能产生不准确甚至误导的结果。

理论假设:被系统地构造并在经验上是可以测试的一套规律或建议,以一个事件为基础来预测另一个事件的发生。

理论假设在形式上是因果关系,它们的具体作用是解释和预测。

是一种演绎逻辑,即从一般的陈述、规律或议题再到具体的信息和主张。

有见地的判断。

以经验和洞察力为基础的,而非以演绎或归纳推理为基础的认识。

这些判断通常由专家或有识之士来表述,在理论或政府数据缺乏或不充分的情况下使用。

这种方法以逆向逻辑为基础,即从对未来的看法入手,逆向推理,取得支持这一看法的信息和假设。

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将任何时间序列看成四个组成部分:长期趋势。

在时间序列里是一种平滑的长期增长和下降。

如美国的犯罪。

季节性变动。

一年或少于一年的时间内定期重复的一种变动。

如供暖。

周期性波动,也是定期的,但却可能出人意料地拖到若干年后。

其解释是由于不规则变动,即时间序列内不可预测的、不遵循一定规律的变动的出现而变得困难重重。

不规则变动可能是许多因素的结果,如政府的变动、罢工或自然灾害。

只要这些因素不被考虑,它们就会被当作随机的错误,即影响变动的未知原因,而不能用长期趋势、季节性变动或周期性变化来解释。

线性趋势估计以时间序列里的观察值为基础,利用回归分析来取得对未来社会状态的精确的数学估计。

线性回归法以持续性、规律性或数据的可靠性为基础。

当使用线性回归估计趋势时,时间序列里的观察值应该不是曲线性的,这非常关键。

因为任何直线的重大偏离都会产生重大的预测失误。

此外,线性回归法还可用于从表现季节性或高峰期性变动的时间序列里挑出线性趋势部分。

回归分析有两个重要属性:消除偏差。

时间序列里的观察值与被计算的直线趋势(称为回归线)上的值有一些差异,这些差的总和为零。

因此,如果将回归线上的值与其在时间序列上各年的实际观察值相减,得到一些差,这些差异的总和,称为为偏差,等于零。

当某年的实际值在回归线之下时,偏差是负数,当实际值位于回归线上方,偏差为正。

这些正负偏差相互抵消,使=0平方差最小。

将每个偏差的平方相加,这些平方之和是最小的。

这意味着线性回归缩小了回归线与实际Y值的距离。

换句话说,通过一系列观察到的数据点画出一条趋势线,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Y = a +b(x)A=∑y/nB =∑xy/∑xx非线性序列不满足线性、持续性和规律性条件的时间序列可以归入以下五类:摆动。

只在几个年度、季度、月份或数天内偏离回归线。

摆动可以是持续的、周期的,但在观察期内并不表现出固定的增减变化。

数年内的摆动可以与数年间的长期趋势一同发生。

如失业的季节性变动,政府机构工作负荷的每月变动和污染物水平的每日变动。

周期。

周期是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发生的非线性波动,它可以是不可预测的,也可以持续性和规律性的发生。

虽然周期的总体模式是非线性的,但其局部却可以是线性或曲线性的。

如商业周期和学术领域、科学出版物及文化的生命周期。

增长曲线。

对线性的偏离发生于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段。

增长曲线可以表现出按增长率累积增加,也可按增长累积减少,或两者结合在一起。

其中最后一个S形,用来预测工业、城区、人口、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尽管增长曲线不是线性的,但它们却是持续的和规律的。

衰减曲线。

这种情况下,对线性的偏离仍然发生在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段。

实际上,衰减曲线是增长曲线的对应物。

在时间序列内按衰减率表现出累积的增长或减少。

不是线性的,但却是有规律的、持续的,剧变法。

剧变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主要特征在于它们表现出突如其来的剧烈中断。

由法国数学家勒内汤姆创立的剧变分析研究,不只涉及沿时间发生的非线性变化,也涉及中断的变化模式。

增长和衰减曲线可能被认为是直线的趋势。

增长或衰减模式并未或者很少表现出周期波动,这种趋势称为幂的增长或衰减,即某些数量的增减值是按递增的比率来变化的。

银行利率的计算S=(1+r) s将线性等式变为非线性,即幂的加权和数据转换。

数据加权包括取平方根和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理论图形化是帮助分析人员把一项理论或因果推论的关键假设明确并排列的技术。

它能帮助揭示四种因果推论:收敛的、发散的、序列的和循环的推论。

收敛推论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因假设来支持一个结论或意见。

发散推论是使用单一的假设来支持一个或多个结论。

序列推论是将一个结论作为假设来支持一系列的结论或意见。

循环推论是一种序列推论,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结论与最初的结论相连。

其结果是肯定或否定的自我强化。

理论模式化指用一系列技术和假设来建立简化的理论表达形式。

制作模型是理论预测中一个关键的部分,因为分析人员很少能直接用理论来预测。

即使分析人员从理论出发进行分析,在能够实际预测未来事件之前,他们必须为这些理论建立模型。

因为理论常常很复杂,在应用于政策问题之前必须对它们进行简化。

也因为评价合理性的数据分析过程涉及理论模型而不是理论本身的建立和测试,所以,理论模型化是十分重要的。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有许多标准的符号模型帮助我们进行理论预测,因果模型、线性规划模型、投入-产出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微观经济模型、系统动态模型。

因果模型。

用来解释和预测公共政策因果关系的简化的理念表达形式。

其基本假设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变动,是潜在的原因和结果的反映。

在理论和模型中包含着规律和意见,它们表达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回到政策选择的例子上来,管理活动中投入努力的比例取决于公共机构的规模,这是一个理论建议,可用模型y=a+bx表示,其中Y是管理和非管理人员的比率,ab是常数,X为不同规模的公共机构中的雇员总数。

其长处在于它们迫使分析人员将因果假设明确化,局限在于分析人员有将通过统计分析揭示的相关变动与因果推理混淆起来的趋势。

因果模型广泛用于交通、健康、教育和福利等问题领域,来确定经济、社会和政策结构的差异。

因果关系的一个标准方式是路径图。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与线性趋势分析的区别在于:回归是用于两个实际变量,而线性趋势分析中,其中一个变量是时间。

在回归分析中,我们并不使用Y的原始数值以及X的代码值,而是使用平均偏差。

相关分析德尔菲法一种获取、交流并形成对未来事件的充分意见的方法。

以位于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来命名,在那里,希腊预言家试图预测未来。

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在1948年发明。

从那时起,被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运用在成百上千个预测活动中。

原先运用于军事战略,后来才逐步拓展到其他领域。

德尔菲法的采用源于对委员会、专家小组及其他群体方法的无效性的关注,它的产生就是为了避免在小组工作中常常出现的对信息交流的扭曲:一个人或几个人支配整个小组;压力迫使人们遵从地位或年龄相近的人组成的群体的意见;个性差异和人际冲突及公共反对权威的困难。

为此,德尔菲法强调五个原则:匿名巡回反馈控制统计学意义上的反馈;专家达成一致意见。

政策德尔菲法的原则:巡回和反馈制不变,选择性匿名;有见地的多种倡议两极分化构建冲突使用计算机召开会议。

程序:明确问题;选择参与人问卷设计分析第一轮结果设计出后续问卷召开小组会议准备最终报告。

交叉影响分析同样由兰德公司使用常规德尔菲法的研究人员发明,是根据相关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来对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判断。

其目的在于,对那些促进或阻碍其他相关事件发生的条件加以确认。

是作为常规德尔菲法的补充而设计的。

德尔菲法和其他预测方法的一个缺点在于,它们可能忽略了被预测事件之间的关系,预测中可能包括相互加强或相互排斥的项。

比较适合来研究一素列相互依赖的事件。

、交叉影响包括三个方面的联系:联系的模式即方向,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联系的强度,是加强模式还是约束模式?联系的时间间隔,其局限性:不能保证在分析中将所有潜在的相互关联的事件都包括进去;费时费力;矩阵中存在技术困难;不现实地强调专家意见的一致性。

可行性评价指帮助分析人员预测利益相关者在支持或反对不同政策方案的采纳或执行时的可能影响。

在权力和其他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条件下,可行性评价特别适合这些问题,即要求对将政策方案合法化的结果进行估计的问题。

可行性评价也可以用来预测利益相关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任何阶段的行为。

是对以下问题的一些关注的回应,即政策分析中缺乏对政治可行性和政策实施的关注。

可行性评价关注的如下几个方面:立场;现有资源;相对资源排序。

优点:可以迫使分析人员做出明确的主观判断,而不是以随意或武断的方式处理政治问题和组织问题。

也可以使分析人员系统地评价政策立场和现有资源对政策方案变动的敏感性。

缺点:并不能系统地发现支持主观判断的那些假设或意见。

也许,解决这个困难的最佳办法就是采用政策德尔菲法或假设分析法。

另外,假设利益相关者的立场是独立的,并且它们都发生在同一时点。

这些假设是不现实的,因为它们忽略了随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融合的过程,以及一个利益相关者的立场常常取决于另一个人的立场变化这一事实。

像其他判断预测法一样,可行性分析在使用常规理论或经验数据无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条件下是最有效的。

所以,当我们试图概括其局限性时,也应该了解它们作为创造性洞察力和反直觉性发现的源泉的潜力。

第七章建议政策行动的方法成本---收益和成本---效益分析进行政策建议,有很多方法和技术。

将利润、净收益和机会成本等概念运用于公共选择问题存在的困难:多个合法的利益相关者。

集体和准集体物品。

收入计量的有限可比性。

对社会成本和收益的公共责任。

成本---收益是一种进行政策建议的方法,分析人员通过将政策的货币成本和总的货币收益量化来进行比较和提出政策建议。

既可前瞻性的使用,也可回溯性的使用。

其特征如下:1、它试图衡量一个公共项目可能对社会产生的所有成本和收益包括很多难用货币成本和收益来计量的无形部分。

2、传统的成本---收益集中体现了经济理性,因为它通常运用的标准是全面经济效率。

如一项政策或项目的净收益大于零并高于其他公共或私人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时,它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3、传统的成本---收益使用私人市场作为公共项目建议的出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