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工业流程题解题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工业流程题解题技巧

工业流程题解题技巧

工业流程题解题技巧工业流程题是工程类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涉及到工业生产中的各种流程和技术,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解题技巧。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工业流程题的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工业流程题,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工业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这包括了各种化工、机械、电子、材料等方面的生产流程。

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注重积累这些基本知识,了解各种工业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生产流程,这样才能在解题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其次,工业流程题通常涉及到一些参数和数据的计算。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和方法,比如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等。

这些知识点是解决工业流程题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在解题时得心应手。

另外,工业流程题还可能涉及到一些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分析能力,能够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对工艺流程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需要我们对工业生产过程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最后,工业流程题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细节,严谨认真地进行分析和计算。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为粗心大意而导致的错误。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条件,确保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没有偏差,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工业流程题是工程类考试中的重要题型,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解题技巧。

通过平时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希望本文所述的解题技巧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析工业流程题解题策略

浅析工业流程题解题策略

浅析工业流程题解题策略工业流程题是工程类、机械类、化工类等专业中经常出现的考题。

工业流程题往往涉及到多个物理量,涉及到多个环节,考生需要全面地掌握各个环节间的关系,灵活运用相关物理知识,进行综合性思考和分析。

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工业流程题:一、注意流程分析工业流程题中往往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各环节的物理量和关系,了解各环节中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理清各流程之间的因果关系。

缺乏流程分析能力的考生容易出现错漏,甚至导致答案完全错误。

在解答工业流程题的过程中,建议考生首先认真分析题目,将题目中涉及到的各种物理量和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张流程图。

通过这张流程图,帮助自己更好地理清思路,并制定相应的解题策略。

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工业流程题往往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多种物理知识,如热力学、机械学、电学、化学等等。

因此,考生在解答工业流程题时,需要熟练掌握多种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够将不同知识领域的内容进行融合,进行综合性思考。

对于不同的工业流程题,需要考生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物理知识,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入手,寻找解题的切入口和思路。

三、细致计算,注意单位转换工业流程题涉及到多个物理量,考生需要熟练地进行单位转换,并保证精度,避免计算错误。

一些具体答案的计算过程虽然比较繁琐,但这一步骤做得越细致,答案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就越高。

同时,计算过程的排版应该清晰、简洁,方便阅读和审阅。

总结起来,解答工业流程题需要考生整体思维,发挥多种物理知识的协同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力求准确、简洁、清晰地呈现答案。

掌握这些策略,将有助于考生更好地解答工业流程题,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化学流程图题答题方法

初中化学流程图题答题方法

初中化学流程图题答题方法初中化学流程图题答题方法初中化学流程图题答题方法,各位同学在做初中化学工业流程题的时候都有哪些解题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初中化学流程题解答的方法吧!一、解题思路与方法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流程图和问题三部分。

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流程图部分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问题部分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制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不妨按这三部分进行分析:1、明确目的,提取有用信息通过阅读题头,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进而明确生产目的——制备什么物质,找到制备物质时所需的原料及所含杂质,提取出所给的相关信息——物质反应方程式、物质稳定性、物质溶解性等。

2、分析流程,弄清各步作用首先对比分析生产流程示意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流程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的过程中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是否要除去,采用什么操作方法除去?3、看清问题,准确规范作答这一步很关键,历年高考评卷分析都指出学生的简述能力比较差,特别是化学用语的表述存在很大的偏差。

所以答题时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如不能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方程式要配平、分清实验操作名称还是具体操作步骤。

二、例题分析例: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

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胆矾和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见下表。

(1)红棕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2)写出浸出过程中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3)操作I的操作温度应该控制在℃左右;(4)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II应为、洗涤、干燥;(5)反应产物中的NO可以循环使用,试仅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NO转化为HNO3。

工业流程题解题策略

工业流程题解题策略

化工流程图题复习策略一、化学工业流程图题解题常考知识点总结如下:1.了解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了解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考题中经常会出现化学与STSE、绿色化学、工业三废的处理、副产品的循环使用、能源的节约利用等。

2.在理解工业流程的基础上,书写流程中涉及反应得化学方程式或者离子方程式。

3.以物质的量作为桥梁,产量、产率的计算。

4.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考察,氧化剂、还原剂等基本概念的判断。

5.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热点。

6.电化学原理。

包括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

电极反应方程式以及总反应式的书写。

7.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从速率、平衡两个角度讨论化工生产的条件。

8.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计算是热点。

以及调节溶液的pH以分离和除杂。

9.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应用。

10.化学实验。

包括基本操作,如沉淀的洗涤、结晶等。

离子的检验,设计、评价以及改进实验方案。

懂得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分析处理数据二、应试方法与策略一般来讲,我们可以讲化学工业流程图题分为三个部分,包括题头、题干、题尾。

题头往往包含整个工艺流程的目的、所用的原料以及其他一些有用的信息。

题干是由方框的箭头组成的工艺流程,在箭头的上方可能注明工艺流程所涉及反应物、反应条件等重要信息。

题尾则是设置的化学问题,而问题所涉及知识点可以是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实验的问题。

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包括原料、工艺生产目的等。

审题时,学生可随时用笔标注题头中重要的信息。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

认真分析一个方框到下一个方框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以及主要的操作。

有时候相邻的两个方框并不能很容易被看出所发生的过程,可以先继续往后看,再回头与前面联系。

解题时,并没有严格的顺序,可以从前往后,也可以从后往前,也可中间开始,也可两边同时往中间。

巧用推理模式解中考化学工业流程题

巧用推理模式解中考化学工业流程题

工业流程题已成为全国较多省市中考命题的热点题型之一,这类题具有题意新,难度大的特点。

学生对这类题的解答很棘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用推理法巧解工业流程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工业流程题的主要步骤(见图1)图1二、工业流程题的常见命题要点1.原料预先处理阶段:研磨(或粉碎),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原料的转化率大大增强。

有时原料采用水浸(或水溶),即加水溶解,使原料中的可溶物溶于水,使反应更充分。

2.核心反应阶段:酸溶即物质能与酸发生反应而溶解;碱溶即物质能与碱反应而溶解。

有时还需温控。

3.产品的分离与提纯:过滤法或结晶法。

(1)过滤后所得晶体(或滤渣)需要洗涤、干燥,使所得晶体(或滤渣)表面无杂质离子。

(2)怎样证明沉淀或滤渣已经洗涤干净?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一般洗涤3次)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某试剂,若未出现特征反应现象,则表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4.物质的循环利用:一般为副产品作为反应物的原料再次进入核心反应,从而提高主产品的转化率。

三、典型例题分析例1 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可用于制造钱币、机器零件等。

利用黄铜制造各种物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黄铜渣,主要含有Zn、Cu、ZnO、CuO.一种利用黄铜渣获取金属铜和硫酸锌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

图2(1)下列关于黄铜的说法错误的是__。

a.黄铜的硬度比铜大b.黄铜的熔点比锌高c.铜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氧气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因而黄铜能被腐蚀。

(2)“酸溶”过程中有何气体生成?(3)“置换”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Zn?(4)怎样检验流程中的“滤渣”含有锌?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并掌握工业流程题的生产过程、反应原理,如本题中“酸溶”是指Zn、ZnO、CuO能与酸反应而溶解,还需思考稀硫酸是否需要过量?“酸溶”后,过滤,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加入Zn又发生什么反应?当理清这些问题后,再运用所学知识把工业流程“翻译”成思路清晰、简洁明了的推理模式,如图3所示。

工业流程知识+答题技巧(很好用)

工业流程知识+答题技巧(很好用)

2、截段分析法:用截断分析法解工艺流程题是一种主流解题方法・因为当前的化工生产,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增加效益,大都设计成综合利用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的工艺生产线.为此这种工艺流程题很多•用截断分析法解工艺流程题关键在于选对属型和如何截段,截几段更合理・一•般截段以生产的产品为准点.但也不一定,特殊情况也很多,必须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规律方法]:一、应对策略:1、认真读题:首先将题目从头到尾粗读一遍,初步了解大意。

2、仔细分析:理清下列关系:①、原料与产品:从某原料出发,要得到最终产品,必须除去什么元素、引进什么元素?。

②、步骤与目的:加入某种试剂,采取这样的方法,其目的是什么?一般只考虑后面提问有关的步骤,其他不必清楚。

③、感觉与结果:有的步骤不能读懂,这时主要看这一步的结果,“跟着感觉走”、“顺藤摸瓜”,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圆”这个结果,“难得糊涂”。

④、信息与迁移:所给信息一定有用,而且一定用到,有时还需分解、重组、迁移到本题中来。

3、大胆回答:大多数提问用所学知识便可直接回答,但个别地方往往有悖所学知识,这时就要考虑产物、环保、产量、成本等等。

二、注意外界条件对工艺流程的影响在很多流程图的题目屮,我们经常会看到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出现,不同的工艺对物质反应的温度或压强有不同的要求,它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但却都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的关键所在,也是命题专家们经常要考察学生的地方。

这里主要说一说温度的影响,归纳总结之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形式来考察学生:①趁热过滤(或冰水洗涤)的目的: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或升温时会溶解)而带入新的杂质;②冰水屮反应或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③反应中采取加热措施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或加速某固体的溶解:④如题目中要求温度控制在某温度范围内(可用水浴或油浴来控制):一般有以下几个目的:A、防止某种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也可能是为了使某物质达到沸点挥发出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化学工业流程题解题技巧

化学工业流程题解题技巧

化学工业流程题解题技巧
1. 嘿,仔细审题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哦!就像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看清地图怎么行呢?比如这道题,“从矿石中提取铜”,那你就得先搞清楚涉及哪些步骤、有什么条件。

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呀!
2. 分析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呀,可别小瞧这一点!这就好比搭积木,每一块都要放对位置。

像“这个反应为什么会发生”“产物又会去哪里”,搞懂这些,你就离成功不远啦!比如那道题里的精馏过程。

3. 一定要留意各种物质的变化呀,这可太关键啦!就如同看一场魔术表演,你得盯着那些东西是怎么变的。

比如说“氢气还原氧化铜”,你得清楚铜是怎么出来的呀!
4. 注意反应条件也很重要啊!这就好像开车,速度快慢、路况好坏都有影响。

比如“高温高压下的反应”,这条件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哦!想想那道合成氨的题目吧。

5. 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可不能少呀!就像是在一堆沙子里找金子,得有双敏锐的眼睛。

像“哪些是有用的数据,哪些是干扰项”,要分得清哦!比如给定一堆参数的那道题。

6. 前后联系起来看也非常必要呢!这就好像串珠子,要把一颗颗珠子串成漂亮的项链。

像从前面的步骤能推断出后面会发生什么。

想想看那道酸碱中和的流程题。

7. 多做练习题来巩固呀,这还用说吗?就和运动员训练一样,不练习怎么能厉害呢!做各种不同的题目,让自己越来越熟练。

加油吧!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解题技巧,化学工业流程题就不再那么可怕啦,大家一定能轻松应对!。

中考化学题型解法系列六--工业流程图题的解法技巧

中考化学题型解法系列六--工业流程图题的解法技巧

中考化学题型解法系列六工业流程图题的解法技巧工业流程图题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从题干部分看一般都是采取流程图的模式。

解题方法是阅读完流程图后结合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流程图的形式各异,有的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有的以物质作框,有的以设备作框。

从近几年的试题看常见的一种形式是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发生变化。

2.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且实验一般为制备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

专题归纳一、考查内容和特点1.考查内容(1)化学反应原理。

(2)元素化合物知识。

(3)实验操作及名称。

(4)物质除杂、分离。

(5)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

2.特点(1)情境真实。

(2)框图信息新颖。

(3)问题设计广泛。

(4)综合性强。

(5)思维容量大。

二、解题思路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①反应物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反应;③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3.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多数试题重点考查利用题干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物质的制备,考查有关化学实验操作,同时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关键: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三结合。

三、与初中内容有关的化学工业1.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和氯化镁等)。

2.金属回收工业:Mg、Fe、Cu等。

3.工业废水处理。

4.氯碱工业。

四、工业流程图题题型的结构、解题方法和思路1.题型结构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2.解题方法和思路3.具体操作(1)关注“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2)关注方框内所指。

(3)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如下图)。

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流程题
一、考查内容
(1)化学反应原理;
(2)元素化合物知识;
(3)实验操作及名称;
(4)物质除杂、分离;
(5)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

二、题型特点和结构
(1)特点:情境真实、框图信息新颖、问题设计广泛、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

(2)结构: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三、解题方法和思路:
(2)解题方法
1、推断流程图中的某种物质。

这就要求分析流程图中的每一个步骤,了解每一步操作中进出的物质,发生了什么反应,该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对制造或提纯产品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

①要判断所加的试剂,可以从加入试剂的目的、反应的产物入手进行分析。

②要判断流程图中某一步中的物质可以从上一步操作中反应物可能发生的反应入手进行分析,同时需注意所加试剂是否有剩余。

例1、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图。

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X为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X的化学式。

2、书写化学方程式。

可分为两类:
①依据信息书写未学过的化学方程式:首先要从流程图中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若从已知信息中找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上水,然后进行配平,还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有关信息;若在空气中煅烧或通入空气则还需考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②根据流程图书写其中某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首先要找出进入该步操作中的物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可能发生的反应,然后写出产物,并进行配平。

例2: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

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如图:
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物、产物、可循环物质的判断
(1)关注“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2)关注方框内所指。

(3)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如下图)。

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

例3、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4、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操作及所需仪器的判断。

①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过滤。

其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

②沸点不同的几种液体的分离:蒸馏
③从物质的溶液中得到该物质的晶体常用的方法:
a.蒸发结晶,具体操作见粗盐的提纯。

b.降温结晶,操作过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例4、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和重要操作流程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试剂A的名称是。

巩固练习:
1.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

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如图:
(1)过筛的目的是拦截(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2)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把混合气体点燃
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是
(4)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1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得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 CO+H2,CO+H2O CO2+H2,上述两个化
学方程式中表现氧化性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原料中N2、H2中常含有CO2和水蒸气,反应前要净化,净化的过程
是。

(4)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

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

根据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物质H2N2O2NH3
沸点-252℃-195.8℃-183℃-33.35℃
4.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

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和重要操作流程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试剂A的名称是。

(2)一氯氨(NH2Cl)也是一种新型饮用消毒剂,用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为
NH2Cl+X 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

(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镁离子,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以选用鉴别硬水和软水。

6.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图。

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为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X的化学式。

(2)图中分离出X和Y气体的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该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所需的反应物为。

7.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也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下面归纳了初中化学有关铁的知识。

(1)比较生铁和纯铁,其中硬度较大的是。

(2)焦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在生铁冶炼过程中,焦炭参与了下列反应:
①C+O2CO2②C+CO22CO
其中为冶炼生铁提供热量的反应是(填序号)。

(3)物质甲的阳离子符号是。

(4)若铁与物质乙反应时,火星四射,则生成物中固体的化学式是。

(5)若固体为红色单质,则铁与物质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任写一个)。

8.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某些单质,其中Cu约占10.3%、Zn约占5.0%、S约占1.2%。

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步骤①产生的废气A中,会造成酸雨的是。

(2)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有人认为若步骤①中空气不足量,会导致锌的回收率降低,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出你的理由:。

9.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是。

(2)在操作b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

(3)写出流程中固体的成分(写化学式),写出加入过量A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加入适量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