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康复训练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语言表达、理解、交流等方面发育迟缓,不能按照同龄儿童的语言能力水平进行交流。
这种情况可能会对儿童的社交、学习和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
一、康复训练的原则1.个体化: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训练,因为每个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和程度都不同。
2.全面性:康复训练需要全面地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包括语言表达、理解、交流等方面。
3.系统性:康复训练需要有系统的计划和步骤,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进行训练。
4.积极性:康复训练需要积极地引导儿童参与训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增强训练效果。
5.家庭参与:康复训练需要家长积极参与,与康复师共同制定训练计划,监督训练效果,增强训练效果。
二、康复训练的方法1.口语训练:通过模仿、朗读、背诵等方式,提高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2.听力训练:通过听力游戏、听力测试等方式,提高儿童的听力理解能力。
3.交流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提高儿童的交流能力。
4.阅读训练:通过阅读故事、绘本等方式,提高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
5.书写训练:通过写字、填字、连线等方式,提高儿童的书写能力,促进语言发育。
三、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训练时间:康复训练需要持续进行,每天至少30分钟,保证训练的效果。
2.训练环境:康复训练需要在安静、舒适、无干扰的环境中进行,保证儿童的注意力集中。
3.训练内容:康复训练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训练,不能一刀切。
4.家长参与:康复训练需要家长积极参与,与康复师共同制定训练计划,监督训练效果,增强训练效果。
5.训练评估:康复训练需要定期进行评估,了解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总之,儿童语言发育迟缓需要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口语、听力、交流、阅读、书写等多种方式,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
康复训练需要个体化、全面性、系统性、积极性和家庭参与,同时需要注意训练时间、环境、内容、家长参与和训练评估。
儿童语言康复方法

儿童语言康复方法:
儿童语言康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听多说: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特别是那些由于脑损伤导致控制语言发育中枢异常的儿童,需要多听多说,加
强语言锻炼,刺激语言中枢功能的恢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坚持不懈地与儿童交谈,描述家庭生活中所见到的一切,与他们谈论碰巧发生的事,为他们创造一个既有来言又有去语的交流锻炼机会。
2.矫正发音:部分儿童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发音不准确。
这种情况下,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矫正发音,并多做语言
锻炼,如多读文章、多听以及多练习诗歌等,有助于正确发音。
3.听力纠正:部分儿童语言发育异常与听力障碍有关。
对于这部分儿童,应及时纠正听力,如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
这有助于他们的语言发育。
4.口腔训练:口腔训练包括唇部练习、舌部练习、口腔外按摩等,这些训练可以增强儿童口腔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从而更容易发出清晰的声音和词语。
5.理解力训练:可以通过与儿童进行抛接球、扔沙包等游戏,或者以打电话的形式与儿童交流,提问题让他们回答,以
及给他们讲故事并提问等方式进行。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理解力和注意力。
6.表达训练:可以通过口语表达、看图画和儿童一起讲故事等方式进行。
在口语表达训练中,家长可以与儿童轮流出示
手中图片并说出图片名称,让儿童模仿发音,按照单音节词、幼儿语、双音节词、词组、短句、句子的阶梯难度依次展开。
语言发育迟缓的5个阶段训练方法

语言发育迟缓的5个阶段训练方法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语言能力上的发展较为缓慢或困难。
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一问题,针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五个阶段的训练方法。
1. 感知训练: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帮助儿童加强对语音和语言的听觉感知能力。
可以使用各种感官刺激,如音乐、声音、图像等,让儿童对不同的声音进行感知,并与相应的物体、行为或观念连接起来。
2. 语音训练:在这一阶段,重点是帮助儿童正确发音。
可以使用语音训练工具,如发音卡片、音频录音等,引导儿童模仿正确的发音,并进行反复练习。
3. 词汇训练:通过词汇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扩展词汇量,并提供与词汇相关的视觉和语言刺激。
可以使用图片卡片、故事书、游戏等教具,让儿童学习和使用不同的词汇。
4. 语句训练: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帮助儿童构建和理解简单的语句。
可以使用简单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引导儿童进行语句构建和语法理解的练习。
同时,可以通过阅读故事书、听说话录音等方式,培养儿童的语句理解能力。
5. 沟通训练:在这一阶段,重点是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对话和交流技巧。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方式,让儿童实践和应用所学的语言技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这些训练方法在实施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和持续跟踪,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的语言发育。
此外,家长和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提供额外的语言刺激和情感支持,帮助儿童克服语言发育迟缓带来的困难。
如何进行语言发育迟缓的康复训练方法分享

如何进行语言发育迟缓的康复训练方法分享如何进行语言发育迟缓的康复训练方法共享语言发育迟缓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疾病,会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关心孩子尽早恢复语言力量,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下面将从康复训练的四个方面来共享相关的方法。
目标的明确和共性化康复训练中,第一步要明确目标。
依据孩子的状况和需求设置一个详细的目标是特别重要的。
一般来说,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力量。
但是每个孩子的状况不同,他们的语言障碍类型、严峻程度、时间长短都不同。
因此,需要为每个孩子设置共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其次步是针对详细的目标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
比如,假如孩子缺乏字汇量,可以通过阅读、听讲、讲故事、识别图片等课外活动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
假如孩子的语言极度单调,缺乏语音语调的变化,可以开展练习语音、仿照语调、儿唱歌跳等活动。
嬉戏化教学小伴侣的留意力很难集中,他们往往对枯燥的康复训练很不感爱好。
为了让他们更开心地学习,康复训练可以采纳嬉戏化教学的方式。
比如,通过嬉戏训练来关心孩子理解和把握语言规章,通过情境教学来让孩子通过感官的呈现来理解和把握学问。
比如:在训练句子理解的时候,可以采纳通话橱窗仿照嬉戏,通过对话模式来关心孩子更快地记住句子。
家庭的协作和鼓舞家长在康复训练中也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
除了定期跟进孩子的进展以外,家长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一些小技巧来帮助孩子的康复训练。
比如,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乐观关心孩子,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渐渐熬炼孩子的口语表达力量。
在关心孩子练习时,多给孩子进行鼓舞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这个过程的乐趣。
长期的跟进和辅导语言发育迟缓需要长期的跟进和辅导。
家长要对孩子的康复训练进行长期的跟踪和指导,通过日常谈天等方式定期检查孩子的语言运用力量。
在训练过程中有些孩子会遇到挫折导致失去信念,遇到这样的状况家长要发挥支持和劝慰的作用,关心孩子克服困难。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方法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方法一、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的训练(一)阶段1的训练此阶段的儿童对外界的刺激尚不能充分理解,训练时要利用各种方法、玩具等感兴趣的教具,使儿童能充分注意外界的人与物的存在。
1.注意力的训练在儿童经常接触的环境中,给予足够的感官刺激,鼓励和引导儿童用多种感官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如用能发出声音的微型玩具车等先引起儿童的注视,然后训练其对活动事物的持续注意能力。
2.对事物持续记忆的训练建立事物恒存的概念,如将儿童正在玩的玩具放在毛巾下或箱子中,让其寻找。
3.促进视线接触的游戏如举高、团团转、逗笑等,通过游戏,增加儿童与他人的视线接触,促进意识传递方法的学习。
4.事物的操作学习对外界的事物进行某种操作而引起变化的过程。
从触摸、抓握等单一的操作发展到敲、拿出等复杂的操作,可利用各种玩具,如搭积木、投环、击鼓等。
最初可使用帮助的手法,逐渐让儿童对事物能做出相应合适用途的操作。
(二)阶段2的训练此阶段的儿童要训练其能对日常事物有基本的理解,具有事物的匹配、选择能力,并能听懂事物的名称和要求。
1.事物基础概念的学习训练通过模仿让儿童懂得身边日常用品(帽、杯、电话等)的用途。
训练应与家庭指导同时进行,让儿童能做到操作场面的扩大,即在训练室、家庭和幼儿园等均能做。
2.多种事物的辨别学习训练(1)以形式特性为基础的操作课题:通过分类游戏,学习认识事物的外部属性(颜色、大小等)。
如将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分组。
(2)以功能特性为基础的操作课题:即认识事物的特性和用途,建立事物类别的概念,如将混放的人物、水果的图片分开。
可有以下两种课题:①匹配:呈现2个以上示范项,儿童就手上的1个物品与示范项中的某一个相关物品进行匹配;②选择:呈现1个示范项,给儿童2个以上选择项物品,针对示范项,让儿童在选择项中做出合适的选择。
(三)阶段3的训练此阶段的儿童为事物的符号形式形成阶段。
训练顺序为:符号形式形成一言语理解一言语表达。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训练方法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训练方法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语言能力方面的发育迟缓,表现为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能力的发展不如同龄儿童。
这对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及早进行有效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方法,希望对家长和老师们有所帮助。
首先,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儿童足够的语言输入,多和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接触到丰富的语言材料。
可以通过和儿童一起讲故事、唱儿歌、玩语言游戏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
其次,针对儿童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比如,对于儿童的语音发育迟缓,可以通过模仿、朗读、练习发音等方式来进行训练;对于词汇和语法能力较弱的儿童,可以通过词汇练习、语法操练等方式来进行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训练。
此外,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训练。
启发式教学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激发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最后,要注重训练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需要长期的训练和指导,家长和老师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同时,训练方法要有系统性,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总之,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一个需要及早干预的问题,家长和老师要重视起来,及时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
通过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有针对性的训练、启发式教学以及持续性和系统性的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语言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言语治疗技术8种语言发育迟缓训练技巧

言语治疗技术8种语言发育迟缓训练技巧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语言和交流方面的发展较为缓慢,表现为词汇量不足、语法错误、听写困难等问题。
为了帮助这些儿童提高语言能力,言语治疗师可以采用多种训练技巧。
以下是8种常用的语言发育迟缓训练技巧:1.舌音训练:舌音是语音发音的基础,训练时可以使用镜子观察舌头的位置,帮助儿童正确发音。
可以通过模仿、练习舌头的运动、使用字卡等方式进行舌音训练。
2.语音辅助技术:使用带有音频输出的设备,如语音增强器、电子辅助通讯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听力和语音产出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视觉辅助技术:使用图表、图片、插图等视觉辅助材料,通过观察和理解图像来帮助儿童学习和记忆词汇。
这些视觉辅助材料可以使儿童更容易理解和使用语言。
4.句子构建:教授儿童句子构建的规则和技巧,如主谓宾结构、时态变化、语序等。
通过练习句子构建,儿童可以提高语法和句子理解能力。
5.语义训练:通过启发式教学、实际体验等方式,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词汇的意义。
可以进行类别划分、关联记忆、语义连结等语义训练活动,提高儿童的词汇理解能力。
6.听力辅助技术:使用音频材料、听力训练游戏等方式,帮助儿童提高听力能力。
可以逐渐增加听力难度,让儿童逐步适应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7.口语表达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等方式,提高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些简单的话题,让他们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口语流利度和表达准确性。
8.阅读训练:通过阅读练习,提高儿童的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故事书、图书、杂志等材料,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训练技巧,言语治疗师还应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与儿童及其家长合作进行训练。
定期评估和调整训练计划,及时反馈儿童的进展和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儿童发育迟缓的训练方法

儿童发育迟缓的训练方法
儿童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各个方面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上存在滞后和延迟的情况。
针对儿童发育迟缓,有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加强各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1. 物理训练:儿童发育迟缓通常伴随着肌肉力量和运动技能的不足。
物理训练包括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和运动,如爬行、滚动、站立、行走等,帮助儿童增强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2. 言语训练:对于有言语发展迟缓的儿童,可以通过语言训练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通过与儿童进行正面互动、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使用图片和图示进行交流等方法,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3. 社交训练:儿童发育迟缓可能存在社交能力不足的情况。
社交训练可以通过模拟社交场景、角色扮演、情感表达和言语交流的练习等方式,帮助儿童提高与他人的互动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4. 学习训练:儿童发育迟缓可能在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滞后。
通过提供适合儿童认知水平的学习材料、使用视觉辅助工具、采用多感官教学法等方法,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5. 情绪调适训练:由于发育迟缓可能会导致儿童情绪上的困扰和不适应。
情绪调控训练可以通过情绪管理技巧的教导、情绪
认知和表达的训练等方法,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综上所述,针对儿童发育迟缓的训练方法包括物理训练、言语训练、社交训练、学习训练和情绪调适训练。
家长和专业人士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结合这些训练方法,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帮助儿童克服发育迟缓问题,促进全面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语言训练方法很多,有的可以由家长完成,有的则要由专业的语言治疗师来进行。
1、构音障碍的训练构音障碍又称运动性构音障碍,指与发声有关的呼吸器官如喉头、口腔、下颌、舌、口唇等功能障碍,所以语言障碍的治疗首先是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训练,具体的训练方法如下:(1)呼吸训练因为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想要说话时,往往由于肌肉紧张而引起发音困难,手足徐动型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表现得最明显,所以放松疗法的目的就是降低与发音有关肌肉的紧张性,消除全身的过度紧张状态,使不随意肌松弛,利于呼吸与发音。
正确控制呼吸之间的气流量是发音的基础,而且控制呼吸又可减轻咽喉肌的紧张性利于发声。
正确的发声和构音,必须靠呼吸做动力,当形成一定的气流压力时,才可以发声,所以傲语言训练前必须先进行呼吸训练,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不能只单独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与理学疗、作业疗共同进行综合训练治疗,患儿全身机能得到改善,呼吸机能也会相应得到改善。
抗重力肌的发育对于呼吸机能有重要的作用。
A.口唇与下颌的运动训练活动发育迟缓患儿下颌活动发育障碍,口唇难以正常地开闭,因而也就无法构音,所以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刺激下颌及口唇四周的肌群,使之收缩而达到口唇闭台的目的。
对智力较好的患儿可以用语言指示做张口、闭口、撅嘴、露齿、咧嘴、圆唇,鼓腮、吮颊、微笑的动作,反复进行,直到熟练为止。
用压舌板刺激当患儿张口不闭合时,可用压舌板伸人患儿口腔内稍加压力,当向外拉压舌板时,患儿则出现闭唇动作,防止压舌板被拉出。
冰块刺激法可用冰块在口唇或口唇周围进行摩擦,用冷刺激促进口唇闭合、张开的连续动作。
B.毛刷法用软毛刷在口唇及口唇周围快速地以每秒5次的速度刺激局部皮肤,也可以起到闭唇的作用。
C.拍打下颌法用手拍打下颌及下颌关节附近的皮肤,可促进口唇闭合。
训练人员一手放在患儿的头部上方,一手放在患儿下颌处,用力帮助患者的下颌动作,促进下领上抬,促进口唇闭合动作。
可用吸管回吸,用奶嘴吸吮,在口中放上食物,都可促进口唇的闭合动作。
利用吹气泡、吹羽毛,大的患儿照着镜子吹泡泡糖,都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
双唇的训练对发声十分重要,口唇与下颌的协调活动为发音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2)舌的训练A.舌运动训练包括舌的前伸和后缩、舌上举抵上腭、向后卷舌,以及舌向两侧活动。
利用品味活动、吸吮动作,使舌与口唇动作协调,增加舌的搅拌动作。
舌向前伸阶段,使患儿口张开,用食物或玩具或小勺放在口唇前方,使患儿出现舌伸出舔物的动作,并能自行控制。
舌向前,后、左、右动作阶段,用蜂蜜涂在口周,勉励患儿呈现伸舌舔糖的动作。
此外也可以用压舌板做被动抵抗训练。
如用压舌板压舌尖,使患儿舌尖用力上抬等,对舌的运动都有促进作用。
B.改善口腔感觉正常小儿常常把物品放在口内,通过口腔能感觉物体的形状和特性,而活动发育迟缓患儿由于口腔的感觉功能障碍,不克不及判袂口内物体的形状,所以要改善口腔感觉,常用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硬度的物体放在口腔内进行刺激,使之获得感觉的经验。
医治师常用洗净的手指在患儿口腔内进行不同部位的按摩,这对于调动口唇、舌、软腭的动作十分有利,对发育也会起到积极感化。
C.对伴有不随意活动的训练利用拮抗肌互相抵抗作用调节其相互间平衡,如调节舌的上下运动时,可让患儿伸舌,用压舌板向上抬舌和向下压舌,给舌肌以交替抵抗作用,使舌肌主动肌与拮抗肌平衡,使舌运动稳定。
轻触法:当令患儿作噘嘴和咧嘴的随意动作时,语言疗可用手指轻触口唇或用手指轻触患儿的两腮,如许可以抑制其不随意活动,缓解口唇口角的抽动,并逐步达到自我控制的能力。
D.发音训练活动发育迟缓儿童的构音障碍个体差异很大,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训练打算时既要有近期目标,又要有远期目标。
构音训练要依照语言发育的规律,并与视觉、听觉、触觉等功能密切配合,利用患儿已能发出的音,先从容易构音的音开始,如唇音b、p、m等,然后再进行较难的发音训练,如软腭音k、g等,齿音及舌齿音t、d、n等。
也可按先训练发元音,如a、u等,然后训练发辅音,如b、p、m等,再将已掌握的辅音与元音相联合,如ba、pa、ma、fa等。
训练时要让患儿用眼睛看着训练师发音的口形,反复模仿,熟练掌握以后,就采用元音+辅音+元音的形式,如ama、apa等继续训练,最后过渡到单词和句子的练。
在训练发音清晰的同时,也要注意音量,语调和韵律的控制。
E.发声训练先发双唇音p、b、m,发双唇音时,患儿可通过视觉、听觉作用,听着训练师发出的音,用跟睛看着训练师发音的口形,反复模仿,在训练中不断地鼓励练口唇的张开闭合动作,每秒要求达到3~4次以上。
如果达不到以上的要求时,语言训练师可用手指帮助患儿闭合口唇,帮助发音。
其次要进行软腭音k、g的训练,要求舌头不触及上腭,进行发音训练,患儿可采用仰卧位,两腿向胸部屈曲,稍后仰或者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头稍后仰,躯干稍后倾,治疗师可用指腹轻压舌根或用压舌板限制舌尖触及上腭或用手指轻压下颌处(相当舌根部),同时鼓励患儿发音,当手指或压舌板从舌根拿掉时则发出k、g音。
最后进行齿音、舌齿音t、d、n的训练,训练时患儿的姿式很重要,可以采用患儿仰卧位,四肢伸展,医治师托起患儿的头部,略向前屈,或患几取俯卧位,双肘支撑,使头部前屈或头与躯干里一条直线,或患儿取坐位,两手支撑躯干,头略前屈。
总之岂论取哪种姿式,都必需使头前屈,头前屈时才能使下颌受到由下至上的压迫,使下颌被动地上推,训练师发音的同时令患儿模仿,或用手指固定舌,然后进行发音训练,当呼气经过鼻腔时发出n音。
发音训练从双唇音开始,如p、b、m,再与元音联合,形成pa、ba、ma,最后是元音、辅音、元音联合形成apa、ABA、ama等,逐步过渡到单词与句子或短文。
F.持续发音构音训练时吸一口气,尽可能延长发音时间,由单个元音过渡到2—3个元音,逐渐增加,反复练,持续发音。
在训练时要求患儿做鼓腮、吹气、吸入、呼出的动作,对发音很有帮助。
G.做克服鼻音化的训练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由于软腭运动减弱,发音时咽腭部不能闭合,将非鼻音发成鼻音。
这种鼻音化的构音明显影响语音的清晰度而难以听清楚,影响语言的交流。
所以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时必须做克服鼻音化的训练。
方法是引导气流通过口腔,如吹笛子、吹蜡烛、吹小喇叭,或者训练患儿用力发“啊”音或发“卡”音,这样可促进软腭肌收缩和上举,增强软腭肌张力及运动机能,促进咽腭部正常闭合,克服鼻音。
H.训练患儿控制音量、音调与韵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由于运动性构音障碍,发音的音量小、音调低,没有重音变化,缺少抑扬顿挫的变化,所以要训练患儿控制音量,变换音量,如由小变大,由大变小,一大一小交替进行,扩大音调范围,从低、中、高三种不同的音调进行训练。
同时可用声控玩具、电子琴、钢琴等配合训练,调节音量及音调。
为培养一定的韵律感,可用节拍器配合调节发音的韵律。
2、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治疗(1)语言发育迟缓的类型A.语言符号障碍主要是未掌握语言符号,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各种语言符号、手势、儿语使患儿掌握语言符号,建立人际交流的基础,然后再做理解符号的训练。
B.语言表达障碍患儿不能用语言表达意愿,这部分患儿训练的目的要以表达为目标,在训练时与语言的理解能力相配合,有手势语、语言的实地训练,使患儿获得语言表达能力。
C.语言水平落后于同龄儿这一局部患儿占活动发育迟缓患儿的大多半、表现语言水平落伍,符号理解障碍,表达障碍,所以要增强训练,增强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促进语言发育。
D.理解语言符号但不能表达对这一局部患儿训练的目标是在增强语言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开始可采用手势语训练,然后再进行表达训练。
E.语言交流立场障碍这局部患者可以理解语言符号,有一定表达能力,但是有交流的立场障碍,性格孤僻,怕人,不克不及与人交流,训练时要重点从交流立场上下工夫。
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多数全身的运动功能也落后或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存在,因此在进行语言疗法的同时,要配合做理学疗法、作业疗法的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会有更大的帮助。
(2)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活动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必需根据其所处的阶段制定具体的病愈打算和训练方法。
训练中要注意双向开展,即先横向扩展,再纵向提高。
如学说名词“帽子”、“手套”、“裤子”等(横向开展),进一步增加词汇“黄帽子”、“红手套”、“蓝裤子”(纵向提高)。
A.游戏疗法对于年龄较小的运动发育迟缓儿童,要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研究语言,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加入不同的游戏内容,使患儿在游戏时应用自己学过的词汇和语句,促进交流行为的发展。
B.手势符号的训练手势符号是利用本人的手势作为一定意义的示意符号,可通过手势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与他人进行非语言的交流。
对中、重度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或语言符号未掌握的儿童以及表达困难的儿童均可将手势语作为表达训练的导人方式,逐步过渡到用幼儿语、口语进行表达的目标。
C.文字训练正常儿童的文字研究是在全面掌握了语言的基础上再进行的研究。
但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言语研究困难时,如果将文字符号作为语言行为形成的媒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
另外还可以作为言语的暂时代替手段。
文字训练适用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发育均迟缓的儿童;言语理解好而表达困难的儿童;既有以上原因又伴有构音障碍、说话清晰度低下的儿童。
文字训练的顺序为文字形状的辨别一文字符号与意义的结合一文字符号与音声的结合一文字符号与意义、音声的构造性对应的结合。
D.交流训练。